贝多芬既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

贝多芬既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第1张

  对于贝多芬的艺术造诣评价不能仅用简单的流派进行区分

  对于贝多芬(1770-1827),我们似乎已经非常熟悉。辞世一百八十周年以来,贝多芬早已被公认是整个(西方)音乐史中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伟人巨匠。汉语世界中对贝多芬的认识,可用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颇富文采的话语来作概括——所谓“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另一句解释贝多芬作品内涵的口号式箴言是——“从痛苦走向欢乐”,同样极富感召力。一般而论,我们好像满足于这样的界定,不再作深究。

  众所周知,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可被划分为早、中、晚三期。而人们最熟悉、上演频率最高的贝多芬作品是他的中期创作。音乐界已经达成共识,1802年之前可被看作是贝多芬的早期。此时的贝多芬虽已在维也纳显露才华,站稳脚跟,但创作内涵和风格尚显稚嫩。1802年至1803年间,贝多芬因患耳疾而经历了痛苦的精神危机——他几近崩溃,并写下一份《海立根施塔特遗嘱》。令后人感佩不已的是,凭借艺术力量贝多芬战胜了自我,并由此步入创作成熟期:也即贝多芬的中期。而标志这场精神胜利的一个物质性结晶,就是那部极为著名的《第三交响曲》(“英雄”)。

  自此至1812年,贝多芬在近十年的时间中,创作了一大批彪炳史册的杰作。目前在音乐会中频繁亮相的贝多芬曲目,许多都出自这一时期:包括《“华尔斯坦”钢琴奏鸣曲》、《“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拉祖莫夫斯基四重奏三首》作品59、《小提琴协奏曲》、《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等等。这些作品不仅上演率极高,而且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可以推断,鉴于贝多芬的高度艺术成就,即便他在42岁中年时辍笔,他也完全有资格成为整个音乐史中处于最高等级的大师之一。

  为此就不难理解,人们往往习惯于从中期风格的角度领会和认识贝多芬。总括而论,中期的贝多芬,典型体现了“英雄”风格。在音乐技术上,贝多芬的追求集中体现为“扩展”:他全方位开掘了当时音乐语言的各种潜能,具体做法如曲体上的大规模扩张,篇幅和长度的超常规扩充,主题/动机乐思的高密度运作,和声张力的大幅度提升,以及节奏冲力的高强度处理,等等。在精神内涵上,这一时期的贝多芬创作,不妨用“人定胜天”来定位。这里的“人”,不仅指集体的人,更是特指个体的人。贝多芬的中期作品,明确体现出强烈的个人主动性和个人英雄主义,从而对人的积极力量作出了全面肯定。这种带有强烈现代感的个人意识,正是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思想遗产。贝多芬经由自己独特的个人(生平和艺术)体验,通过声音的特别方式抓住了时代脉搏,发出了时代最强音。这也就是后人每每听到贝多芬的中期作品,依然会感到心潮澎湃乃至热血沸腾的原因。

  1812年之后,贝多芬的创作陷入低潮。随后,其作品风格与表达内涵发生了明显转向。“贝多芬的晚期风格”从中艰难浮现,最终在1817年至1818年间成型,并保持至去世。贝多芬最后十年的创作,由此成为独立的风格单位,标志着崭新的艺术境界。

  这是怎样一种境界?在贝多芬中期如此壮观的景象之后,如何还能想像更为卓绝的艺术景观?

  这正是贝多芬晚期创作所要给出的回答。一个对世界、对人生、对艺术怀有坚定自信并取得全面成功的音乐家,随着暮年来临,重新开启自省之路,通过透彻的再次思索和体察,终于修炼成为洞悉世界、并达至涅盘的智慧哲人。如果说中期的贝多芬体现了“人定胜天”的宏伟气概,晚期的贝多芬就达至“天人合一”的悠远境界。在前者,“人”与“天”对峙,经过硝烟弥漫的抗争,“人”最终胜出;在后者,“人”不再看重外在的胜负得失,而是与“天”求得和解,并最终与“天”达成一致,从而获得内心宁静。20世纪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贝多芬的晚年创作是该作曲家最伟大的艺术结晶,其晚期风格是他最伟大的艺术创造。

  针对贝多芬晚期创作的特殊性,倒是一位深谙音乐理路的文学家道出了其中的一丝真谛。捷克作家昆德拉在《帷幕》一书中写道:“在最后十年中……他(贝多芬)已经达到他艺术的巅峰;他的奏鸣曲和四重奏与其他任何作曲家的都不同;由于它们结构上的复杂性,它们都远离古典主义,同时又不因此而接近于年轻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们说来就来的泉涌才思:在音乐的演变中,他走上了一条没有人追随的路;没有弟子,没有从者,他那暮年自由的作品是一个奇迹,一座孤岛。”

  这段话精确规定了贝多芬晚期创作及其风格的历史地位。然而,在国内音乐界文化界,对贝多芬晚期创作的理解深度仍嫌不足。这自然造成对贝多芬整体认识的扭曲。回过头再仔细检视“通过痛苦走向欢乐”和“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的表述,不免会发现其中存在问题。“通过痛苦走向欢乐”这个说法实际上无法涵盖贝多芬晚期创作的精神实质。而“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的表述则基本没有考虑贝多芬晚期的艺术追求。我们将看到,针对古典主义的音乐语言和艺术理想,贝多芬的晚期创作实际上是非常个人化的创造性转型,而且没有任何后人跟进,因而决不是“集大成”。针对浪漫主义的音乐理念和手法,贝多芬的晚期风格其实是一次彻底背离,因而也决不是“开先河”。贝多芬在其晚年,似乎悄然站到了历史之外,进入了似乎难以让后人理解的“孤岛”。

  这一过程是怎样发生的?为何发生?让我们将镜头切回到历史的原境中。二、外部生活:时代状况与个人境遇

  1812年的贝多芬,已是“人到中年”。因为创作了众多杰作,他在当时就已被公认是最伟大的在世作曲家。他受到维也纳所有政要和贵族的尊重,事业如日中天。

  正因为如此,他的下一步艺术方向反而成为问题。贝多芬不时感到困惑不安。

  似乎是巧合。欧洲的政治局势与精神气候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与贝多芬的内心困惑相呼应;贝多芬的内心困惑正是欧洲精神氛围的真实写照。就在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遭遇失败,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开始走向末路。这一事件中暗含某种象征意味——法国大革命所代表的启蒙思想开始遭到怀疑乃至抵制。反启蒙的保守思潮开始萌动并逐渐弥漫。此时,理性主义的乐观信念开始动摇。对人性的根本看法与启蒙时代相比,色调开始趋于暗淡。

  与此相对应,在音乐艺术中,浪漫主义的观念正在聚集力量,古典主义的理想则面临瓦解。与古典主义讲求比例、平衡的大型结构思维不同,浪漫主义的抒情旋律开始走向前台,局部的色彩成为音乐主旨。韦伯、舒伯特等浪漫主义新人崭露头角。面对这样的局面,贝多芬有些无所适从。总体上说,他不喜欢年轻一代的创作。例如,他看不起罗西尼(认为他写得太快,创作不严肃),对施波尔、韦伯等评价也不高(觉得他们过于花里胡哨,华而不实)。尽管他这时越来越出名,但在音乐趣味上他自觉越来越不为人理解。音乐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贝多芬正处在重要的风格转折十字路口。这一阶段中,他的创作数量急剧下降。某些作品中还隐约透露出了准浪漫主义的情怀。如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1816年)、以及《A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1(1816年)。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甚至能够感到某种舒曼式的流动性和抒情趣味。他在投石问路,但还没有决断。

  就在艺术风格转折的关口,个人生活中的三个重大事件,对以后的贝多芬具有极为深刻的心理影响,并促使他改变艺术走向乃至人生态度。

  第一个事件是写给神秘的“永恒爱人”的一封著名情书。此事刚巧也发生在1812年。这一年6月,贝多芬给一位神秘的女性写了一封极为热烈真挚的情书,在信中称其为心目中的“永恒爱人”。贝多芬身后很长一段时间,关于这位女性是谁,曾有各种猜测。这也成为贝多芬传记研究的著名课题。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美国的贝多芬权威学者梅纳德•所罗门在1977年撰文证明,这位女性是安东尼•布伦塔诺。她比贝多芬小十岁,出身于维也纳的贵族世家,丈夫是法兰克福商人。她和贝多芬都曾认真地考虑过婚娶成家的可能。但后来的事实是,出于各种原因,贝多芬未能如愿与她终成眷属。从此,贝多芬再也没有与任何女性产生恋情。不难想像贝多芬的内心痛苦和挣扎,尽管他非常渴望人间的美好爱情,他却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现实:他不可能得到正常的爱情生活。

  第二个事件是贝多芬的耳疾越来越严重,到1818年,他终于完全听不到外界声音,所以只能启用“谈话簿”来保持与外界的交往(别人问贝多芬的问题,需要写在“谈话簿”上,贝多芬在看到文字后,再作出口头回答)。由于完全失聪,进一步加剧了他的内心孤独和与世隔绝。可以想像,这必定影响到他的艺术创作和人生态度取向。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生平事件是那场著名的官司——争夺侄子卡尔的监护权。贝多芬的一个弟弟在1815年因病去世,身后留下一个未成年的儿子卡尔。贝多芬对弟弟遗孀的品格和能力心存疑虑,非常希望亲自抚养侄子。但是,弟媳妇并不认同贝多芬的意愿。贝多芬与弟媳妇为争夺卡尔的监护权对簿公堂,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诉讼。这场官司对卷入其中的所有人都是精神折磨。贝多芬对弟媳妇无端猜疑,弟媳妇也反过来恶意诽谤。更糟的是,由于贝多芬对卡尔管教过严又拙于沟通,导致卡尔产生抵触和反感,最终卡尔在1826年夏因绝望而开枪自杀(未遂)。此事对晚年体弱多病的贝多芬不啻是极为沉重的精神打击。虽然弟媳妇和卡尔在整个过程中有诸多不是,但不可否认,贝多芬也暴露出性格缺陷,以及他与常人很难正常沟通的行为缺憾。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状况和生活境遇中,贝多芬走向了他的“晚期”。 三、艺术发现:风格路线与精神境界

  1817-1818年,贝多芬在“令人烦恼的境况中”(如他自己在给出版商的信中所说)中,艰难完成了《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6。这是贝多芬的晚期风格宣言——他终于作出了抉择。这首作品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或许是所有钢琴奏鸣曲)中最困难、最艰涩、最庞大、最深奥和最险峻的巨作。在音乐风格上,它断然拒绝了浪漫主义的散乱放任,不仅坚决回复到古典主义大型曲式的刚正严谨,而且在对音响材料的深刻挖掘和抽象提炼上,甚至体现出某种义无反顾和一意孤行的极端性格。堪称“天籁之音”的慢乐章特别值得一提,在此,贝多芬平生第一次升腾到人迹罕至的璀璨星空,用纯粹音响营造出真正“天人合一”的悠远意境。或许,唯一勉强可与此曲相匹配的人类语言描述,只能是康德的那句名言——“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通过作品106,贝多芬确定了今后的艺术方向,从而进入晚期创作高峰。至1827年去世约十年时间,他写出了最后的十多部杰作[大致按创作年代顺序,包括晚期钢琴奏鸣曲四部(作品106、109、110、111),《迪亚贝利主题变奏曲》作品120,《庄严弥撒曲》作品123,《第九交响曲》作品125,晚期弦乐四重奏五部(作品127、130、131、132、135),以及《大赋格》作品133],几乎每一部都是里程碑式的作品,其艺术质量之高妙和音乐创意之独特,至今仍让人惊叹不已。

  这是“已知天命”的贝多芬留给世界的声音密令和精神遗嘱。这里面说了什么?又是如何诉说的?

  从技术风格看,贝多芬的晚期作品之所以不同凡响,那是因为贝多芬对音乐语言的根本性质和运作方式进行了带有强烈“德国式”的透彻反思性处理,并以此在很多方面干脆越过19世纪,直接预示了20世纪现代音乐的理念和精神。例如,针对音乐的主题-动机发展手法,贝多芬一改传统的完整旋律性思维模式,往往将中心的动机构思为一种“细胞式”的、乃至是“基因式”的抽象结构,从而使音乐的运行高度集中,并使音乐的结构极端严密。像《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6的第一乐章和末乐章,或者《大赋格》作品133这样的音乐,由于结构的高密度压缩,以至于会让人觉得,这种音乐如果事先没有仔细阅读乐谱并作精致分析,就不可能仅凭听觉真正完全理解其中的艺术匠心。又如,聆听贝多芬的晚期作品,很快就会察觉作曲家对复调手法的大面积运用。如果说在他的中期作品中,复调手法仅仅是一种特别手法,用于特殊效果,那么在晚期创作中,复调就成为全方位渗透的常态。尤其是,赋格——这个复调音乐的代表性象征,这个从巴赫那里传承下来的前辈衣钵,在贝多芬手中一变为既有巴洛克遗风、又有古典式创意的音响建筑。几乎每一部贝多芬的晚期作品都有作为结构重心的赋格曲,它们的功能和意义各不相同,但在属性和写法上又彼此呼应。站在当下立场,对前人的艺术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并使之融入当下语境,贝多芬在此所呈现的理念和做法,几乎是文化创造的一种典型的(但又是不可模仿的)示范。再如,在《升C小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31中,我们看到了对奏鸣曲式最为大胆但又最为老成的运用:外在的架构似乎被抛弃,但内在的精髓却全部保留;而在《迪亚贝利主题变奏曲》作品120中,当那首俗不可耐的圆舞曲主题响起时,听者可能难以想像,贝多芬会针对这个主题将进行怎样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加工和讽刺性嘲弄:这首全部音乐史中性格变奏曲的皇冠明珠,称得上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最佳范例。

  虽然应该对音乐进行上述技术和风格层面的解释,但我以为,对于任何音乐,这都是不够的,而对于贝多芬晚期,尤其不够。贝多芬晚期之所以伟大,不仅是因为他在音乐风格上的探索和成就,更为重要的是,他在音乐性格上的开拓和音乐意境上的创造。

  在此,需要引入一些有关音乐的根本性美学和哲学思考。贝多芬自己曾有一句名言:“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难道音乐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音乐如何能够像哲学和智慧一样给接受者以人生启示和指引?贝多芬的这句话究竟是随意的戏言,还是认真的思考?笔者以为,贝多芬的晚期创作是一份最高质量的例证说明——音乐确乎可以独特的音响方式,显现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贝多芬的晚期音乐,在绝对的意义上,直接就“是”人生至高境界的音响肉身——也就是说,世界某种最深刻的本源和人生某种最深邃的境界,只有通过贝多芬的声音构造,才第一次而且永恒地显现出来并达到存在,我们由此才能够看(听)到并领悟如此这般的世界本质和人生况味。贝多芬的晚期创作证明,音乐和艺术不仅仅是生活的消遣和装饰,而且在最严肃的意义上,是一种回答人生命题和探索世界本源的途径和方式。

  贝多芬的晚期创作究竟给出了怎样一种人生态度乃至世界哲学?我在前面已经谈到,与贝多芬中期相比,贝多芬晚期是从“人定胜天”转变为“天人合一”。在这里,“小我”让位于“大我”。或者说,从“有我之境”转变为“无我之境”。中期的“从痛苦走向欢乐”深化为晚期的“通过磨砺抵达星辰”。怒不可遏的成分明显减少,超然达观的态度占据上风。内省式的深思和超越性的宁静成为基调。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冲力依然存在(如《第九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谐谑曲),但在很多时候却平添了几分犹豫和退让(如《升C小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31和《A小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32的末乐章)。有意思的是,与莫扎特(晚期)境界的宽容、明净、祥和与甘美不太相同,贝多芬晚期的意境更多是深沉、苍劲、敬畏、升腾、欣喜、幽默与和解。考虑到贝多芬当时与侄子和弟媳妇的困难关系,以及耳聋失聪、体弱多病、年老孤独等外在不利因素,他必定对常态的凡俗生活感到深深的无助乃至失望。但同时,他又竭力挣脱尘世俗务的干扰,沉浸在一个理想的或者说升华的世界中,通过音乐写作来为自己也为他人寻找和确定世界意义和人生价值。

  他仍然有力量发出最宏大的升腾性号角和民众性颂歌(《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但他此时最深切的感受来自真正个人化的内心,这特别令人感动并且因此具备了特别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因为,人性在最深刻的底部实际上是超越一切藩篱而息息相通的。通过私密性的宗教情怀(《A小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32的第三乐章,“大病初愈者献给上帝的感恩之歌”),通过对人声“抽泣”的原真性展示(《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30中的“Cavatina”咏唱曲乐章),贝多芬将自己的日常生活感受提升到了人类生存体验的高度。对民间生活(作品130中的德国舞曲乐章)的乡土性回忆和对18世纪贵族世界的温馨怀旧(《迪亚贝利变奏曲》最后一个变奏),为音乐平添了多维的历史文化向度,使贝多芬晚期的音乐具有更为宽厚的人性温暖。在诸如作品106末乐章引子这样的奇妙音乐中,贝多芬将人的思索状态和过程直接写入音乐之中,从而突破了音乐的常规范畴。虽然很多晚期作品因为乐思的奇特而造成表演上的特殊困难,但贝多芬在最后一首四重奏(F大调,作品135)中,却以举重若轻的幽默方式来处理看似沉重的命题……

  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精神宇宙。贝多芬的晚期创作不仅达到了个人的艺术顶峰,而且也标志着整个音乐发展史的一个制高点。贝多芬一生的创作,通过早中期三个时期的发展,显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精神进步过程,其中不仅揭示出人是什么,而且展示出人应该是什么——尽管贝多芬作为普通人,身上不免带有这样那样的性格弱点和心理缺点,但贝多芬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用无可替代的音响呈现的方式,让我们听到并认识到,人性所具有的丰富可能性,以及人在理想中能够达到的精神高度。

居斯塔夫·福楼拜,法国著名作家。1821年12月21日出生于法国卢昂一个传统医生家庭。福楼拜的成就主要表现今对19世纪法国社会风俗人情进行真实细致描写记录的同时,超时代、超意识地对现代小说审美趋向进行探索。

福楼拜的「客观的描写」不仅有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又有自然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特点,尤其是他对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的推崇,已包涵了某些后现代意识。新小说作家极力推崇福楼拜对现实主义的创新,并进一步加以发展。他们对艺术形式的追求已呈现出后现代文学特有的「崇无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小说作家正是继承了福楼拜的现实主义,才大概大大地跨越了一步。

19世纪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左拉以为福楼拜是「自然主义之父」;而20世纪的法国「新小说」派又把他称为「鼻祖」。

作品主题

福楼拜文学作品主题思想之一浪漫主义情怀。

浪漫主义文学的最根本特点就是对具体事物的感性认识以及情感的自由表达宗教情感、忧伤的情绪、对大自然的情感等等。少年时期的福楼拜对这种文学审美思想表现出极高的热情。福楼拜喜欢晦涩的比喻、幽暗的色调和铿锵的用词夏多布里昂的诗句使他欣喜如果狂。在这条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福楼拜不仅通过信件及言论表明了他对浪漫主义文学思想的崇拜与热爱也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的立场。福楼拜在少年时期所写的一切都显得晦暗、阴森与悲观《狂躁与无能》写一人遭活埋啃掉了自个的臂膀《随你喜欢》的主人公是一只猴子与女黑人所生的孩子《地狱之梦》写炼丹老人栖居在倾圮的钟楼里与蝙蝠为伍撒旦以还他青春与爱情来换取灵魂无奈老者无灵魂撒旦想欺诈也欺诈不成。16岁那年他完成了哲理小说《痴心与道德》女主人公玛扎禀性骚动不安耽于幻想她走得离婚姻习俗太远了旋又见弃于情人最后以自杀告终。而著名的《十一月》受到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夏多布里昂的《勒内》和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等作品的启发主人公是一位18岁的少年载满挥之不去的失望情绪、朦胧的欲求他厌弃世俗、向往无穷有着挥之不去的自杀念头。

这些早期作品所涉及的题材都充满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如哲理故事、荒诞故事、自传、悲剧和历史故事。所有的作品都触及最黑暗、最阴郁的主题死亡、尸体、疯狂、绝望、无法摆脱的烦恼、妖魔鬼怪等等。因此可以说福楼拜生于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期并在青少年时期随着这种文学流派的发展而逐步踏上文学之路。

二、现实与浪漫「共生」下的中年福楼拜

一现实主义代表作《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的创作开始于1851年在这之前刚刚发生了两件对于福楼拜而言意义重大的事情。一是《圣安东的诱惑》的完成二是历时一年半的中东之旅。1849年9月福楼拜耗时3年时间终于写完了自以为的「神来之作」《圣安东的诱惑》他激动之余立即招来当时自个的密友杜刚和布耶一同欣赏。朗读会每日8小时共持续了4天时间。

福楼拜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朋友们的赞扬结果却等来了杜刚和布耶坦率而又严厉的裁决「我们以为大作应扔进火堆别再提了。」他们以为「作品的行文单调大段的抒情代替跌宕起伏的情节听了了无兴趣。句子漂亮意图巨集大但效果令人扼腕。圣安东一下一个幻觉没完没了。」这种评判对于福楼拜来讲不正常残酷这500多页的手稿是他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心血但是福楼拜仍然愿意接受朋友们的忠告放弃冗长拖沓的抒情、光怪陆离的想象。也正是从这一刻起福楼拜开始重新审视自个的创作风格第一次对自个的浪漫主义思想提出疑问。接下来与杜刚的中东之旅持续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两位朋友从巴黎出发经过埃及、大马士革、叙利亚、希腊最后经由土耳其回国。这段漫长的旅程对福楼拜来说除了了解异域风情、增长见闻外还是一次「疗伤之旅」他需要从《圣安东的诱惑》的失败中恢复写作热情更重要的是要思考今后的创作风格应当何去何从。「告别浪漫主义转向坚实的题材像巴尔扎克的《贝姨》或《邦斯舅舅》而摒弃枝蔓和胡话。」杜刚和布耶的忠告犹在耳边。在中东之旅结束的同年也就是1851年福楼拜第一次开始尝试了这种「脚踏实地」的写作风格即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

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于19世纪30年代出现于英、法等国并于1850年左右达到发展的繁盛时期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真实地反映黑暗的社会现实揭露资产阶级「金钱统治观」。因此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宣扬客观、细致入微地描写现实尤其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人与事不可以刻意美化、修改现实。《包法利夫人》便是这样一部作品。1853年在写给露易丝·科莱的信中福楼拜提到了这部小说的现实性「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创作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诗歌与几何学同样的精确。此时此刻我可怜的包法利夫人想必同时在法国的20个村庄里受苦、哭泣。」在整个写作的过程中福楼拜就像一位科学家以客观、精确的态度来对待笔下的文字。1853年7月22日他向科莱说道「今天「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早上「我」在《鲁昂日报》中找到了一篇市长发表演讲的报道其中的一句话与「我」昨夜写《包法利夫人》时用的句子一模一样省长在农展会上的发言。不仅基本含义、用词一模一样而且就连押韵的手法都相同。「我」毫不隐讳地说这样的事情让「我」欢欣鼓舞。当文学达到与科学一样精准的程度时是那样的刚强有力。」

《包法利夫人》的现实性不仅在作者的通讯集中得到证实其同一时期的作家们也纷纷表明了自个的观点。莫泊桑在《献给居斯塔夫·福楼拜》一文中赞扬福楼拜的创作是「对人类生存状况深入、全面且令人惊叹的研究是生活原状的呈现。」当读者翻阅该小说时一定震撼于眼前鲜活的人物通过作者细致入微地描写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悲伤、他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空气中弥漫的味道。为了不加入任何作者情感福楼拜采用了「非个人化」写作原则莫泊桑将这一创作手法比喻成一种「隐形的、无处不在却又不知所踪的力量」。安德烈·泰维尔也曾明确表达自个的观点他以为福楼拜将司汤达的影响推向一个更高点《包法利夫人》是一部历史性小说、体现了最通俗的现实性。

福楼拜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之二自然主义。

19世纪的法国作家福楼拜他是从现实主义过渡到自然主义的关键人物。因此中外学界在论及福楼拜的文艺思想时通常在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犹疑和徘徊。福楼拜客观公正的艺术追求一定的实证精神与对人物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识和描写等使他成为开启自然主义思想先河的小说家他同自然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其文艺思想与创作实践都显著呈现出自然主义的特征。自然主义作家和理论家左拉、莫泊桑等一致将他奉为老师并把《包法利夫人》视为自然主义的开山之作。

一、中外学界对福楼拜与自然主义文艺思想关系的论述

国外学术界既把福楼拜划归为自然主义流派又把他划归为现实主义流派而更多时候则是把他纳入自然主义的阵营。

福楼拜是真正的自然主义的先驱这正是因为《包法利夫人》大概将永远是自然主义的杰作。自然主义理论先驱左拉本人也把福楼拜看做是他自个的老师。左拉在《论小说》中表示「居斯达夫·福楼拜是迄今运用描写最有分寸的小说家。在他的作品里环境描写保持在一种合理的平衡中它并不淹没人物而几乎总是仅限于决定人物。正是这一点形成了《包法利夫人》和《情感教育》的巨大的力量。

二、福楼拜美学思想中的自然主义倾向

1857年《包法利夫人》发表后法国大批评家圣伯夫写了一篇批评以为《包法利夫人》的面世让大家懂得了什么是现实主义。从此福楼拜与现实主义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别人把福楼拜看做现实主义的祭酒时惹起了福楼拜本人极度的反感他一再在其书简里声称他与现实主义作家没有来往。他说他写《包法利夫人》就是由于他憎恨现实主义。

福楼拜强调他不属于任何「主义」因为他努力使自个不要成为任何流派这实质是福楼拜为了让他自个的作品创作不受限于任何一种思想的囿限「为艺术而艺术」是他唯一的艺术宗旨他有一个纯艺术的理想艺术是他的宗教。

福楼拜重视艺术语言的锤炼。他说「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名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物件生动一个形容词要使物件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用心去寻找直至找到那一个名词那一个动词和那一个形容词。」他曾让弟子莫泊桑终日观察就是为了寻求那恰到好处的唯一的一个文字这即后人所谓的「一字说」。这种对语言文字的苛求与福楼拜严谨的、爱憎分明的性格有关他十分痛恨资产阶级性格的「半」。1853年8月福楼拜写信给高莱女士「啊我开始认识资产阶级这片化石了如何的半性格如何的半意志如何的半热情。」他自个从不苟且是即是非即非绝无所谓唯唯诺诺或者许身理想或者嘲骂现世千万不求折中不求妥协不和资产者一样凡事求个平庸。表现今文学语言的追求上也是如此一定要找到那能十分精当地表述思想的唯一的语言文字。他自个的作品语言精练、准确、铿锵有力是法国文学史上的「模范散文」之作。

为使艺术的整体不受破坏福楼拜极力主张作家在从事写作的时候自个不可以在作品中出现以免破坏了作品整体的性。他自个在创作时就尽量用著作替自个说话不准自个出现于作品当中。在《包法利夫人》问世以前非常少有小说不带说书的口气。唯有福楼拜是一个自觉的艺术家。这根源于福楼拜的纯客观的写作态度与理想追求。正因为追求事物的公正客观的描写他厌恶作家自个出头露面「艺术家在他的作品里面应当和上帝在创造里面一样看不见然而万能处处感到他的存在然而看不见他」。无我格impersonalité便成为他品评作品的一个标准或者说是他创作的一个原则。根据福楼拜艺术的见地作者需要还给事物各自的其实面目来创作作品。小说家的态度应当和科学家一样是客观的。

人物评价

福楼拜在叙述方法上采用了「自由间接体」话语形式他不露痕迹地频繁变动各种叙述视点和叙述时态从而模糊了叙述人语言与人物语言的差别混淆了全聚焦叙述人的声音和内聚焦人物的声音。福楼拜绝顶巧妙地利用这种模棱两可的状态使得他可以用别人的语言为他自个说话既不完全受到牵连又不完全清白无辜。福楼拜是一个崇尚科学精神和客观精神的解剖师和心理学家。

——曾艳兵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福楼拜写作时就像在操作解剖刀。从他的手上看得出来就像个解剖师和生理学家。

——圣伯夫法国文学评论家

他倡导「作家隐匿」的写作原则。

——李健吾近代著名作家

福楼拜是法国19世纪最大的作家。

——古尔蒙Gourmont、法国后期象征主义诗坛的领袖

福楼拜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最大的小说家在塞克瑞Thackeray去世之后欧洲没有一位能出其右。

——散慈玻瑞Saint ury

福楼拜是左拉的一位自然主义兄弟。

——于斯曼法国小说家

  姓名: Paul Bettany

  译名: 保罗·贝塔尼

  性 别: 男

  生 日: 1971-05-27

  出生地:英国伦敦

  角 色:导演,演员

  妻子:詹妮弗·康纳利

  身高:191cm

  发色:金色

  眼睛:蓝色

  保罗·贝塔尼(Paul Bettany)贝特尼经常被称为“那个长得像裘德洛,但却比较便宜的家伙”,他金发蓝眼,身材高挑,一头桀骜不驯的短发,三十过半的人看起来仍有几分大男孩的跳脱劲,不太像是已成家立室有了两个孩子的父亲。

  保罗·贝特尼出生在一个表演世家,父亲和母亲都是演员,祖母和祖父也都是从事音乐或艺术行当,他走上演艺之路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虽然贝特尼外型并不十分出众,但是却非常具有可塑性,可以适应各种各样类型的人物,在他饰演过的角色中,既有神经质的匪徒,也有文质彬彬的科学家,既有吊儿郎当的游吟诗人,也有严谨睿智的海军医生,都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与同到美国发展的英国演员伊万·麦格雷戈、裘德·洛年纪相仿;他娶了好莱坞最货真价实的美女做老婆;与他演过对手戏的都是明星级大腕,包括汤姆·汉克斯、哈里森·福特、拉塞尔·克劳和希斯·莱吉尔;他在尼科尔·基德曼的私人飞机上有一个专属的座位;他的屁股比脸先成名……当你想找一个“裘德·洛等级、但片酬更便宜一些的演员”时,你就会得到他的名字--保罗·贝特尼。

  1988年的伦敦一整年都处于梅雨的淅沥与阴霾中,有一位金发碧眼的男孩天天都会坐在威斯敏斯特大桥边上自弹自唱,风雨无阻,他很少与行人有眼神的交汇,只是低着头轻吟着只有自己才能听懂的音符,白到几乎透明的面颊上总是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困窘……夜晚降临后,他会信步走回离此不远的小公寓,与一对女同性恋分享着同一个厨房和浴室,还被迫养了让他恶梦连连的成堆蟑螂作为“宠物”,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这就是保罗·贝特尼17岁时过的日子,当受够了在来去匆匆的陌生人面前卖弄自己最心爱的吉他后,他换了一份新工作,虽然工作的内容和他涉世未深的年龄极为不符:为刚刚死去的人清理身体。但渐渐地,因习惯而麻木的贝特尼终于能够冷眼看待生离死别,双手也从颤抖变得平稳有力,就这样做了一年的尸体“清理工”。

  贝特尼出生在一个颇为富裕的演艺世家,本不应该过得如此辛苦,完全可以通过父母甚至祖父母的裙带关系轻松地走上童星直至扬名的顺畅道路,可是,那却是贝特尼对那个家庭由恨到爱之后的事了。1971年生于伦敦的贝特尼,对这个大都市还未形成某些具体的概念,就随父母搬到偏僻的乡下居住,他对此次举家迁移一直万分沮丧,因为城市与乡村的文化反差令这个适应能力本来就异常慢的男孩更加自闭,而他的新同学似乎也缺少一些山村孩子独有的淳朴,经常以欺负这个容易害羞的“外来客”为乐,贝特尼没有反抗,只是默默地承受着……贝特尼的父亲西恩为了激发他“男人”的一面,甚至把他送到海军学校就读,结果两个月之后,贝特尼就因疑似抑郁症而被送回了家。然而,就是这个身高超过一米九、有点内向、有点娘娘腔的瘦竹杆男孩,却在16岁那年突然叛逆得像换了一个人。

  16岁的贝特尼为何突然辍学离家,只身来到伦敦?宁可在街头卖艺也不肯回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温暖的家?事情源于他8岁的弟弟马修正好在那一年遇到了意外,从高处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被推进手术室后,就再也没醒过来……当医生证实马修已经脑死亡,只能靠呼吸器维持生命时,是西恩亲手签下了停止生命供给的同意书。悲痛欲绝的贝特尼在内心深处一直无法原谅父亲,因为是他终结了弟弟生的希望。然而做了一年的“清洁工”,贝特尼终于能够明白老父亲深埋在心底的悲哀,在生老病死这样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面前,人类是多少地渺小和无能为力。

  决定“子承父业”的贝特尼在19岁那年重返校园,进入曾被皮尔斯·布鲁斯南奉为“戏剧天堂”的伦敦戏剧学院进修。在参与了多场戏剧演出后,他的表演天分得到了初步的肯定。贝特尼发现演戏是赚钱的好门路,演舞台剧的空档还会在电视剧中跑跑场。然而,手里有了不少闲钱的贝特尼却不能免俗地犯了年青人都会犯的错误--沉迷于毒品。可能是压抑了二十来年的“坏种”基因终于找到了发泄的途径,贝特尼对可卡因的依赖来得异常迅猛,很快就成了需要静脉注射的深度瘾君子。当时他正在拍摄系列短剧《大卫·科波菲尔》,吸完毒品的贝特尼总会变得疯疯癫癫,砸毁了自己在酒店的房间不说,还在飞机上引发了一场混乱……一场意外使他从这次“误入歧途”中清醒过来,当时贝特尼的一个朋友来探望他,因糖尿病复发晕倒。贝特尼不敢打电话叫救护车,因为他的房间里到处堆积着毒品,他只能亲自为朋友注射胰岛素……从此以后,他再也没碰过毒品。

  1997年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贝特尼的银幕处女作,然而,如果不是因为年少轻狂嘴太臭,他本应早两年闯进影迷的视线--当时他应邀在洛杉矶和一位知名制片人会面,两个人的谈话是在友好的气氛中开始的,可是当他们谈到好莱坞时,贝特尼将自己心目中的感受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那些**就像是一堆让人恶心的狗屎……”后来话题转至美国的外交政策,贝特尼又一次表现出不适时的“坦诚”。终于,那位制片人忍无可忍:“既然你这么厌恶这座城市,为什么不滚回去?”贝特尼觉得这是此次谈话中最有建设性的一句话,第二天就飞回了伦敦。所以,当贝特尼为《勇敢的心》(1995年)试境时,虽然得到梅尔·吉布森的极力推荐,却因为那位制片人从中作梗而不了了之。

  2000年,保罗·贝特尼终于得到一个勉强可称为“主角”的出镜机会,《天王流氓》中,他和马尔科姆·麦克道尔饰演一个精神病杀手的不同时期。而贝特尼真正被美国主流所熟识,则是次年的《骑士传说》,不过他本人却对这个角色不以为然:“只要你肯光屁股、被人打成猪头、再懂得用地道的英国口音骂脏话,观众就会原谅你在其余的时间是多么傻到家……”人们那个时候仍然对“保罗·贝特尼”这个名字一头水雾,但当提及就是在《骑士传说》中摇屁股那个黄毛时,则马上会露出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自此之后,贝特尼在好莱坞真正顺风顺水起来,他先在朗·霍华德的《美丽心灵》(2001年)中成了拉塞尔·克劳能够全心依赖的精神好友;又来到拉斯·冯·特里尔的独立影片《狗镇》(2003年)中化身为年仅17岁的处男;还在《复仇时刻》(2003年)作为一名堕落的牧师一味装深沉。2003年1月,贝特尼得到了《美丽心灵》带给他的最大馈赠:迎娶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詹妮弗·康纳利进门--两人都是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者,在书信来往了一年半之后,就步入礼堂。

  自《天王流氓》之后,贝特尼就成了“坏”之典范,只要他点头,《红龙》(2002年)中拉尔夫·费因斯的角色本应该属于他,只是贝特尼觉得人生苦短,不应该浪费在“重复自己”上。贝特尼的坏种相虽然有目共睹,可惜由于好莱坞**实在缺少“坏”得有水准的角色,他也只能被迫暂时弃“坏”从“好”。当《温布尔登》和《怒海争锋》同时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时,贝特尼因为老友拉塞尔·克劳和对导演彼得·威尔的崇敬选择了后者,却受到《温布尔登》的导演理查德·隆克莱因自愿将拍摄时间挪后的礼遇--这算是对贝特尼急升的明星地位的一种变相肯定。

  贝特尼对于浪漫喜剧的认识似乎还停留在襁褓阶段:和一个不是你老婆的美女“虚情假意”一番--简直和度假没什么分别。但当他专门为《温布尔登》经过了几个月的网球特训,并为了保持运动员的身板而远离了最爱的美酒与香烟之后,就不做如是想了:“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过分注重身材、疯狂健身的同性恋。”

  理查德·隆克莱因的初衷是想将贝特尼打造成与休·格兰特一样的浪漫喜剧白马王子,可惜一部《温布尔登》就把贝特尼拍堵了,想起来都泛恶心,他觉得:“大银幕上的白马王子就像被模子套过,都一个德行;倒不如反派角色来得有挑战性,如果你不想坏得很变态,还可以坏得很可爱,或者坏得很无奈。”所以,隆克莱因只能退而求其次,善加利用贝特尼“坏”的一面,让他在新作《防火墙》中“欺负”哈里森·福特。同一时间看上贝特尼这一“特质”的还有朗·霍华德,他在超过一亿美元预算的《达·芬奇密码》中为其预留了位置--白化病杀手塞拉斯,还美其名曰为“连妆都省得化了”……当然,这只是朗·霍华德开的一个自认为很幽默、实际上很低级的玩笑。看来今年的保罗·贝特尼,先会坏得很可爱,继而坏得很变态。

  传闻贝特尼已经接受克里斯托夫·诺兰的邀请,出演新一集《蝙蝠侠》的头号反派“小丑”……要我说这是一件没谱儿的事,因为目前贝特尼惟一的“计划”,就是陪老婆詹妮弗·康纳利去非洲拍摄她的新片《血钻》,做个全职奶爸,专心照顾他们的儿子斯特兰,然后享受享受难能可贵的家庭时光。

达芬奇不是浪漫主义画家。达芬奇不缺少浪漫,但是他把浪漫寓于严谨的求真求实求美之中。

达芬奇为什么那么出名呢?自然是由于达芬奇对近代人类文明作出的杰出贡献,这种贡献不只是表现在达芬奇在绘画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还表现在他在自然科学、军事工程、建筑、医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不凡建树。

列奥纳多-达-芬奇,生于1452年,卒于1519年。达芬奇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城郊一个叫芬奇的小镇,达-芬奇的名字正是因这个小镇而起。达芬奇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从小就对艺术和自然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4岁时开始学画,5岁就能凭记忆画出母亲的肖像了。

达芬奇生活的时代适逢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这为达芬奇的成长和取得成就提供了现实的环境和契机。在跟随佛罗伦萨多位名师学习画技后,20多岁的达芬奇脱颖而出,成为一名独立的职业画家,30多岁就成为全意大利最有名的画家了。《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丽达与天鹅》等油画表现出的精彩绝伦的技法和深刻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使达芬奇很快斐声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领域的旗帜性人物。

达芬奇对艺术的探索实践以科学、严谨、精细、深刻著称,作为一位伟大的画家,达芬奇不缺少浪漫,但是他把浪漫寓于严谨的求真求实求美之中。比如为了准确地刻画人物和人体,达芬奇不辞辛苦和周折解剖了几十具尸体,从中悉心观察了解掌握人体的组织结构以及分布比例。为了娴熟运用焦点透视法,达芬奇系统地研究了透视学理论,并创立了油画创作中的“薄雾透视法”等表现手法。为了更好体现油画的立体空间效果,达芬奇深入研究光影学、色彩学并运用于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他的油画被历代奉为经典,对西方油画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达芬奇提出了“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造型艺术中的黄金分割线”等等,这些观点和论述成为西方绘画艺术的基础性理论。达芬奇以自己的艺术创作理论和实践成为西方古典主义油画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被誉为欧洲文艺复兴绘画三杰并排名居首。

达芬奇的建树和贡献还表现在他对自然科学、军事工程学、医学、哲学等多学科领域的深入研究,他在这些领域的论著和论述同样对西方近代文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人们说达芬奇是“千年一遇的奇才、全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755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