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钢琴曲有哪些

莫扎特钢琴曲有哪些,第1张

  1C大调小步舞曲,KV1

  2C大调小步舞曲,KV1,Trio

  3F大调小步舞曲,KV2

  4降B大调快板,KV3

  5F大调小步舞曲,KV4

  6F大调小步舞曲,KV5

  7D大调小步舞曲,KV94

  812首小步舞曲,KV103

  911首小步舞曲,KV176

  108首小步舞曲,KV315a

  11D大调小步舞曲,KV355

  126首德国舞曲,KV509

  13F大调钢琴小品,KV33b

  14g小调奏鸣曲,KV312

  15C大调柔板,KV356

  16C大调前奏曲,KV284a

  17降B大调奏鸣曲,KV400

  18C大调葬礼小进行曲,KV453a

  19b小调柔板,KV540

  20序曲、阿拉曼德、库朗特和萨拉班德,KV399

  21g小调赋格,KV401

  22G大调吉格舞曲,KV574

  23转调前奏曲(F大调-C大调),KV624Ⅱ(626a)

  24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KV394

  25C小调幻想曲,KV396

  26d小调幻想曲,KV397

  27C小调幻想曲,KV475

  28D大调回旋曲,KV485

  29a小调回旋曲,KV511

  莫扎特善于把艺术中美好的东西和渗透生活的深刻性结合起来,再把强大的力量、直率的气质和刚毅的意志以及现实意义的感觉结合 。其作品具有古典乐派的严谨,对称的特点以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他的艺术歌曲中,令人称道的是诗与音乐完美的结合,贯穿了他的创作时期的始终,因此也体现出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和创作特点 。他的音乐作品主题完整,有着鲜明的轮廓,细小的结构单位之间也有精致的、动机的联系 。

  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之一,其大量作品涉及各种体裁,其音乐博采德、奥、意、法诸国精华,风格典雅,感情真挚,朝气明快。后期的作品,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作品富于创新精神,思维活跃。他的小提琴协奏曲美妙动听、晶莹剔透、充满幽默感。

抱歉,我也不知道哪些是重奏,希望有你想要的。

莫扎特简介: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出身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岁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获得了成功,被誉为“神童”。1773年任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师,1781年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而愤然辞职,来到了维也纳,走上了艰难的自由音乐家道路。

莫扎特的全部作品中洋溢着他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并迸发出在巨大社会压力下的明快、乐观情绪。他广泛采用各种乐曲形式,成功的把德、奥、意等国的民族音乐和欧洲的传统音乐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赋予它们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形式,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其创作手法新颖,旋律纯朴优美,织体干净细致,配器注重音色效果,发挥了复调音乐的积极作用,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他在短促的一生中共创作了七十五部作品,留下了《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后宫诱逃》、《魔笛》等著名歌剧,使歌剧成为具有市民特点的新体裁。并作有大量交响曲、协奏曲、钢琴曲和室内乐重

主要作品简介:

降E大调第39号交响曲

莫扎特,《降E大调第39号交响曲》作于1788年。这是莫扎特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创作的三部最伟大的交响曲( 6月26日的完成第三十九交响曲,7月25日完成的第四十交响曲,8月10日完成的第四十一交响曲)之一。该曲曾被人们尊称为“天鹅之歌”,以表达对莫扎特和这部作品的仰慕之情。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是自始至终贯穿着舞蹈性的节奏与旋律,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主义精神。

作品包括四个乐章,采取了“奏鸣曲-交响套曲”的结构原则:

第一乐章:柔板,快板,长长的引子提供了一种美妙、宁静,庄重而又心灵和谐明朗的意境(片段1)。这一乐章的主体是一首优雅的“歌唱性快板”,简单的主题丰富地展开。这一乐章中有辉煌饱满的全奏段,也有活泼的第二主题与层出不穷的想象变化。

第二乐章:行板。这个如歌的乐章充满沉思冥想,优美而安祥,表现出了慢速进行曲的特点(片段2)。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小快板。朝气蓬勃,是作者最著名的小步舞曲之一,令人联想起第一乐章节庆式的欢乐(片段3)。

第四乐章:快板,典型的奏鸣曲式,这个乐章明显是海顿式的,活泼的开始主题轻轻奏出,然后由全奏大声重复,充满了机智、幽默的情趣,是一幅生气勃勃的民间欢乐场面的写照(片段 4)。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这是莫扎特最后的三大交响曲之一,是他的交响曲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完成于1788年,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有着充满感情化的乐念。这首交响曲虽然仍能听出巴洛克音乐的痕迹,但还是促使当时的绝对音乐向前迈进了一步,当它在十九世纪初于莱比锡演奏之际,曾受到“战栗”或“沉缓”等字眼的评语。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一步步接近浪漫派的作品。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很快的快板,g小调,2/2拍子,开头在中提琴和弦的伴奏下,由小提琴演奏充满优美哀愁的第一主题(片段1),这段主题非常出名,后来经常被改编成为轻音乐曲单独演奏。

第二乐章,行板,降E大调,6/8拍子,奏鸣曲形式(片段2)。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 稍快板, g小调, 3/4拍子, 具有第一乐章那种哀愁感的民谣风味(片段3)。

第四乐章,甚快板,g小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乐章充满令人产生亢奋的狂热情绪,但仍有抑郁的色彩(片段4)。

C大调第四十一号交响曲《朱庇特》

这是莫扎特最后的一部交响曲,规模宏大,壮丽灿烂,在他众多杰出的作品中,堪称为最优秀的器乐曲作品。作品完成于1788年,是在他的《第四十号交响曲》完成后15天即推出的,莫扎特的作曲天赋由此可见一斑。这部交响曲是莫扎特三大交响曲的压轴之作。在《朱庇特》中已经看不到受海顿影响的成份,它是莫扎特发挥其作曲特色的代表作品,表现了莫扎特晚年娴熟的作曲技巧。本曲还是均衡对照的典范。 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最高的创造神之名,把它作为此曲的别名是十分相称的,但这并非莫扎特本人订的名称,而是后人加上的。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C大调,4/4 拍子,奏鸣曲形式, 是一个灿烂生辉的乐章,各主题对比鲜明,为数亦多。第一主题从一开始即以总奏呈现,显得庄严而堂皇(片段1)。乐章的第二主题充满了活泼的气氛,音乐形象生动(片段2)。

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F大调,3/4拍子,奏鸣曲形式。与其他乐章形成对照,不甚华丽,但显得庄严堂皇(片段3)。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稍快板,G大调转C大调,3/4拍子(片段4)。

第四乐章,终曲,甚快板,C大调,2/2拍子(片段5)。 整个乐章的特色是以对位手法展开的,它充分连续地应用了赋格法的技巧,完美地融合了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

C大调第二十一号钢琴协奏曲

本曲创作于1785年,同年在维也纳的克鲁克剧场首演,并由作者本人担任钢琴主奏。本曲那进行曲般雄壮的开曲气氛,以及充满奔腾般诙谐精神的终乐章,还有中间乐章始终优美如歌的行板,都体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妙笔。不仅如此,本曲还充分体现了主奏者的钢琴演奏技巧,但并非纯粹的“炫技之作”,并且以莫扎特独有的那种无可比拟的均衡感,使得听众根本找不出管弦乐与主奏乐器(钢琴)之间不协调的丝毫破绽,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全曲共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C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 第一主题以类似齐奏进行曲般的节奏拉开序幕,色彩十分明朗, 之后主奏钢琴与引子同时登场, 再度呈示第一主题(片段1)。乐章的第二主题令人感到趣味盎然,钢琴展示出绚烂的演奏技巧。

第二乐章,行板,F大调,2/2拍子,三段歌谣曲式。 首先,加上弱音器的弦乐器呈示歌谣风的主题,接着重新由主奏钢琴加以接引(片段2)。担任主题伴奏的三连音节奏在整个乐章中几乎不曾间断。

第三乐章,极活泼的快板,C大调,2/4拍子。 充满生命力的第一主题由乐队反复两次之后,由钢琴再度呈示主题 (片段3)。在乐章的中段,管弦乐伴奏与钢琴主奏不断交替出现,相映生辉。最后钢琴以排山倒海之势的上升音阶,华丽地结束全曲。

降E大调第二十二钢琴协奏曲

本曲作于1785年,是莫扎特使用降E大调来作曲的第四首钢琴协奏曲,与其他三首比较,本曲的规模宏大,带有威风堂堂的交响曲式结构,是莫扎特后期成熟笔调的充分表露,作者从容地运用饱含自身特色的作曲技法,简直达到了无懈可击的境界。莫扎特懂得如何把听众的爱好融合于他本人对艺术的要求中,本曲便是最成功的一例。这首协奏曲中处处洋溢着莫扎特独特的表现力与美感,特别是他对木管乐器的处理,更显示出无与伦比的绚烂效果;徐缓的第二乐章,富有一种朦胧之美。另外,本曲中首创以单簧管取代双簧管的位置,这一变革在钢琴协奏曲的发展史上还属首次。这也是莫扎特所有的协奏曲中演奏时间最长的一首。

全曲共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降E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其中独具魅力的木管乐器柔和、清澈的音色得到充分表现,旋律相当意味深长。主奏钢琴的加入,展示了精细而流畅的技巧(片段1)。

第二乐章,行板,c小调,3/8拍子,变奏曲式。 乐章主题带有一丝浪漫主义风格,由一段洋溢着深切情感的主题 (片段2)及五段变奏组成,有一丝悲怆的效果。

第三乐章,快板,降E大调,6/8拍子,回旋曲式。乐章主题具有莫扎特回旋曲所特有的轻松嬉游般的风格(片段3),也是本作品中最为人熟知的乐章。

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完成于1775年,时年作者十九岁,当年作者共完成了五部小提琴协奏曲。虽然还带有第一和第二协奏曲的痕迹, 但这部作品表明了莫扎特的艺术风格已经有了新的发展。 与前两部作品相比,第三协奏曲规模变大,技术更为精湛,表现的幅度以及艺术性都有飞速的进展,因而颇引人注目。此曲第一次强烈地展示了莫扎特独有的风格。例如主奏乐器与乐队之间对话式的特点,重用管乐器等,都十分明显。此曲也具有浓厚的法国色彩。例如第二乐章的慢板,可以说是直接来自于当时著名的法国协奏曲的徐缓乐章; 此外像终乐章, 几乎就是一种法国式的作品,而第一乐章单纯明快的旋律,同样与法国有直接的关系。此外,第一乐章开头的主题,与同年(一七七五年)四月二十三日初演的二幕音乐剧 《牧人之王》 每幕第三首阿敏达咏叹调的管弦乐开头相同。包括本曲的三首“萨尔兹堡协奏曲”,是迄今经常演奏的曲目,同时也常被用来作为教材。原因是它们形式完整、音色 优美, 而且内容丰富。是当今被演奏最多的十大小提琴作品之一。

作品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旋律流畅,感情朴实明朗,富有朝气(片段1)。

第二乐章:柔板,加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织出的开始乐句十分美丽,使得这个乐章显得极其柔美(片段2)。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这个乐章的开头平淡无奇,像一首轻盈的回旋曲。这一乐章充满了日耳曼或奥地利民歌的韵 味,中间突然出现阴影,速度放慢, 成为行板,但不祥之感很快一掠而过,天真无邪的大调旋律重新回来,最终在静悄悄中结束(片段3)。

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1775年作曲。 此曲规模堂堂,作为一连串作品的最后十分相称。 这首乐曲德国色彩非常浓厚,令人侧目;其线条之流畅,贯通全曲,单纯而朝气蓬勃的作风,已预示了次年莫扎特所具有的新风格。在第一乐章里,全合奏的呈示部与紧跟其后的主奏呈示部之间,安插了主奏乐器的慢板序奏,这种新方法是值得注目的。此外,主奏的呈示部引子里,以曲首全乐队所奏的音形,作为主奏小提琴所奏的主题之对旋律,这也是很新鲜的。再者,以往采用回旋曲体的终乐章,都用了小步舞曲速度,况且小调的中段采用了土耳其型节奏,使得此曲面貌一新,所以其结构是耐人寻味的。总之,这首曲子不但很美妙,而且洋溢着年轻人的活力,充分表露出青年莫扎特的一种音乐典型。

作品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爽朗的快板,A大调,4/4拍子,协奏曲型奏鸣曲体。乐曲由全乐队强奏而开始,然后在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细碎的音乐伴奏之下, 第一小提琴以拨奏轻轻地奏起了分解和弦。 这有如第一主题,可真正的第一主题是由主奏小提琴奏出,至于这个乐队所奏的部分则是一种伴奏(片段1)。

第二乐章 慢板,E大调,2/4拍子。首先由第一小提琴奏出第一主题。旋即移至第二主题,以第一小提琴为中心,出现了律动细碎,曲趣细腻的音形(片段2)。

第三乐章 回旋曲,小步舞曲,A大调,3/4拍子。此曲不像前面的《第三号》与《第四号》那样手法稀奇古怪多彩多姿,而是采用古老的小步舞曲。

单簧管协奏曲

这是莫扎特所谱写的最后一首协奏曲,也是唯一的单簧管协奏曲。它是为当时举世无双的单簧管高手史达德勒而写的。这首协奏曲和莫扎特的另一首单簧管杰作《单簧管五重奏曲》,都是受到了史达德勒卓越的演奏技巧的刺激而谱写的。当时这种新乐器尚未成为管弦乐队的编制内乐器,莫扎特凭着自己的先见之明,尽量利用其最低音附近的音域,以资与高音域对比而产生巧妙的效果。

虽然主奏声部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灿烂的技巧,但担当音乐实质的不仅是单簧管,而是主奏与协奏彼此呼应。乐队也对整个作品的艺术架构负有同等的责任,甚至主奏也担任起伴奏的任务。 莫扎特采用单簧管担任主角的两首作品,都没有用降B调单簧管而用的是A调单簧管,这可能与史达德勒的喜恶有关。A大调与 g小调一样,一向是适合莫扎特音乐特质的调性, 莫扎特籍此在这首协奏曲中里孕育出生气勃勃的感官性气氛,揉合在他晚年创作具有的平静澄澈的情境里,显得优美无比。

乐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快板,A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整个长度超过莫扎特大半的协奏曲。 此曲沿袭协奏曲的固有形态,先由乐队呈示主题开始,第一主题由弦乐器引出,接着管乐器加入,然后由主奏单簧管呈示温柔妩媚的第一主题。充分展示出单簧管柔美的音色和力度(片段1)。

第二乐章 慢板,D大调,3/4拍子,三段歌曲形式。 在弦乐器的伴奏下,单簧管平静地奏出了主旋律。这是一首难以言传的忧郁的挽歌,好象天鹅临死前最后的哀鸣(片段2)。

第三乐章 回旋曲,快板,A大调,6/8拍子。 这里一改前面慢板沉重的曲调,显得轻松而有趣,它以音域或节奏的对比造成几分幽默的气氛,在表达欢乐光彩的同时又含有一丝淡淡的哀怨(片段3)。

E大调第三圆号协奏曲

E大调第三号圆号协奏曲 此曲是莫扎特在萨尔兹堡宫廷乐团任职时,为该团的圆号演奏家雷特格布所谱写的四首圆号协奏曲与一首圆号五重奏曲中的一首,作品大约完成于1783年。四首圆号协奏曲中,这首是最优秀的。这部作品的创作年代也正是莫扎特摆脱过去的粉饰社交的音乐,而转向谱写较为深奥的协奏曲的转折点。莫扎特这几首圆号协奏曲都已成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喜爱的作品,许多圆号演奏家都把它们作为保留曲目。

作品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降E大调,4/4拍(片段1);

第二乐章,浪漫曲最缓板,降A大调,2/2拍,是一首旋律极其优美的三段体,也是四首圆号协奏曲之中最优美的缓板乐章, 被称为是洋溢着朦胧之美的浪漫曲。 其中,圆号和乐队相继奏出温和的曲调,经多次反复,贯穿整个乐章(片段 2)。

第三乐章,快板,降E大调,6/8拍,与其他三首圆号协奏曲风格非常接近,都充满了快乐的狩猎气氛,而且更为洗练,流畅,优美(片段3)。

G大调弦乐小夜曲

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 1787 年8月24日 在维也纳完成,并以当时最时髦的德文用语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

原有五个乐章,后第二乐章因故失传,所以现存只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G大调,4/4拍,是一首完整的小奏鸣曲。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片段1)。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2/2拍,抒情的浪漫曲。 音乐开头乐队奏出简易、 动听如歌的主题,旋律温柔恬静,犹如轻舟荡漾,充满了绵绵情思(片段2)。

第三乐章,小快板,G大调,3/4拍,小步舞曲。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充满了青春的活力(片段3)。

第四乐章,回旋曲,G大调,快板,4/4拍,主题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旋律明澈流丽,跳荡着无忧无虑的情感,象征着幸福完美的爱情 (片段4)。 它在该乐章中共出现五次,每次都作了调性变化。最后仍重复这一主题,结束全曲。

C大调长笛,竖琴协奏曲

大约在1778年,作于莫扎特的第三次巴黎之旅。当时,长笛与竖琴的组合是极其罕见的,作品实际上是为两位上流社会的业余演奏者而作的。这首作品中,作者没有受当时流行的交响化协奏曲形式影响,而是以小心翼翼的乐队为背景,两件主奏乐器充任主角而竞相争艳,它属于纯粹的协奏曲。这部作品让大为流行的两种乐器融合于乐队的音响之中,不但未流于肤浅低俗,反而谱成典稚的法国风味沙龙音乐,在当时是无可比拟的。

作品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C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 包括主奏乐器的整个乐队,以总奏C大调分解和弦华丽的第一主题开始,乐曲以当时协奏曲常用的手法来进展(片段1)。 第二主题优雅迷人,在华彩之后的清朗的音乐之中,堂皇地结束。

第二乐章,小行板,F大调,3/4拍子,奏鸣曲形式。拉长为十小节的优美的第一主题优美动听,充分体现了主奏乐器柔和的音色(片段2)。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C大调,2/2拍子。这个终乐章相对前面的两个乐章,更具法国情调,充分体现了加沃特舞曲型弱拍起节奏的基本主题(片段3)。乐曲以辉煌、有力的第一主题为结尾,华丽地结束了整个曲子。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莫扎特的歌剧及歌剧序曲-- 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要体裁之一,他从十一岁起就开始了歌剧创作尝试,共写了十七部歌剧。

莫扎特早期的创作主要是意大利风格,而他在歌剧创作领域中的最高成就,是在他一生中的最后十年(1782—1791)达到的,主要作品有:两部德国歌唱剧——《后宫诱逃》和《魔笛》,采用德文剧词;一部意大利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采用意大利文歌词,但以奥地利民族文化传统为基础;还有一部新型歌剧 《唐·璜》, 这部歌剧将音乐悲剧和喜剧的最重要特点熔为一炉。莫扎特的歌剧反映了当时进步的社会思想和伦理思想,歌剧序曲则充满戏剧的形象,是一种具有标题因素的管弦乐作品,经常在音乐会上独立演奏。莫扎特的早期歌剧序曲主要按照意大利序曲的传统形式写成,他的后期歌剧序曲则有许多大胆创新,多半运用奏鸣曲形式,为十九世纪的新型歌剧开辟了道路。

莫扎特作于1785-1786年间的四幕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描写了作为平民的费加罗,同垂涎于他未婚妻苏珊娜的美貌的贵族主人之间的斗争,最后以他的机敏幽默而取得胜利。这部社会性喜剧在大革命前夕的法国,对封建贵族的揭露和讽刺起了很大的作用。莫扎特在创作这部歌剧时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那愚蠢而又放荡的贵族老爷同获得胜利的聪明仆人形成鲜明的对照,并以此作为整个剧情发展和音乐描写的基础。

《费加罗的婚礼》序曲采用交响乐的手法,言简意赅地体现了这部喜剧所特有的轻松而无节制的欢乐,以及进展神速的节奏,这段充满生活动力而且效果辉煌的音乐本身,具有相当完整而独立的特点,因此它可以脱离歌剧而单独演奏,成为音乐会上深受欢迎的传统曲目之一。

序曲虽然并没有从歌剧的音乐主题直接取材,但是同歌剧本身有深刻的联系,是用奏鸣曲形式写成的。开始时,小提琴奏出的第一主题疾走如飞,然后转由木管乐器咏唱,接下来是全乐队刚劲有力的加入(片段1); 第二主题带有明显的抒情性,优美如歌 (片段2)。最后全曲在轻快的气氛中结束。 另外,这里还选录了歌剧中最著名的两段咏叹调:费加罗的咏叹调(片段3)和苏珊娜的咏叹调(片段4)。

歌剧《魔笛》

《魔笛》是一部深具哲理意味的德国民族叙事歌剧,上演于1791年,作者于同年逝世。在这部歌剧中,莫扎特运用通俗易懂和引人入胜的神话剧的形式,体现了他的“乌托邦”的理想,即智慧终将战胜愚昧,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善良终将战胜邪恶。这部歌剧的剧情十分离奇和稚气,情节的发展也有不合逻辑之处,但歌剧上演后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这无疑体现了当时的欧洲民众在法国大革命影响下,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故事的中心情节叙述了古埃及一个叫做埃米诺的王子,同他所爱慕的少女帕米娜的爱情经历,他们两人在捕鸟人帕帕杰诺和智慧与光明王国的祭司萨拉斯特罗的帮助之下,在紧急关头依靠魔笛的魔力,经受了种种严峻的考验,最后终成眷属;而代表邪恶势力的夜女王和摩尔人则仓惶地被赶走了。

这部歌剧的序曲非常有名(片段1),用奏鸣曲形式写成。 整个序曲就好象是一股源源涌出的水流,象征着光明和美好的生活。

《魔笛》第二幕中的一个主题曾被西班牙吉它作曲家、演奏家索尔改编为吉它独奏曲《魔笛主题变奏曲》,成为吉它演奏的最经典曲目之一。

歌剧《唐·璜》

莫扎特的两幕歌剧《唐·璜》初演于1787年。剧中的主人公唐·璜是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专爱寻花问柳的胆大妄为的典型人物,他既厚颜无耻,但又勇敢、机智、不信鬼神;他利用自己的魅力欺骗了许多村女和**们,但他终于被鬼魂拉进了地狱;他本质上是反面人物,但又具有一些正面的特点。所有剧情都是围绕唐·璜和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而被唐·璜杀死的司令官这个中心而发展的。 歌剧 《唐·璜》把生活和哲理的因素揉合在一起,着重于人物的心理刻划,为十九世纪大为发展的音乐心理戏剧开创了先例。

歌剧的中心思想,在它的序曲中已经有了具体的反映。这首序曲用奏鸣曲的形式写成,其中的主题主要描写 唐·璜 那种玩世不恭的性格,充满生命力和火热的情绪,是乐观和愉快的形象(片段1)。 莫扎特把序曲同歌剧直接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本剧的一大特色。

魂曲

安魂曲 作于1791年,是莫扎特最后的作品。 1791年秋天,莫扎特曾对妻子说:“我想为自己写一首安魂曲。”不料很快应验,瓦尔茨格伯爵来请他作一首安魂曲以悼念亡妻。莫扎特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部作品的创作中,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写到:“…你知道,创作对我来说至少不比休息更累,况且我也不能无事可作。我预料有些事情将在我身上应验。钟声响了,我只能用标点符号向你表示…”。直到去世,莫扎特也没能完成这部富于人道主义色彩的作品,这果然成了他为自己作的安魂曲,最终由他的学生苏斯迈尔根据他留下的手稿续完。

莫扎特这部《安魂曲》使用的是传统的《安魂曲》形式,用的是拉丁文歌词,非常真挚、动人。莫扎特一生直到穷极潦倒之时,在他的音乐中也一直没有痛苦,而只有纯净的欢乐。这部临终前的作品仍是如此,只有那种在天国的光芒照耀着他的感觉(片段1)。

土耳其进行曲

在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中,这首作品最为著名,虽然名为奏鸣曲,但它并不具有正规的乐章结构。比如第一乐章属于优雅行板的主题与变奏,以及第二乐章属于附有中间部的小步舞曲等,固然有些与众不同,但在终乐章的小快板里,明记有“土耳其风”的记号,很明显的具有当时盛行的东方风味, 这更是促成这一乐曲大众化的原因。

第一乐章 A大调,6/8拍子, 主题与变奏曲。优雅的行板的主题,是由前半段若干小节,后半段十小节的二段而成,并依惯例加以反复,非常优美,明显的反映了这一新时期的曲式概貌。主题及变奏精巧而细致,优雅而活泼。

第二乐章 小步舞曲,A大调,3/4拍子。是规模相当大而附有中间部的小步舞曲。以强有力的齐奏为开始的小步舞曲主部共有四十八小节之长。中间部左手与右手相互交替,中央又插入有齐奏的强奏部分,技巧华丽而艰深。

第三乐章 土耳其进行曲,a小调,2/4拍子。具有法国风回旋曲。首先是著名的主题以a小调出现, 整部作品中以这个主题最为脍炙人口。 这一异国情调十足的乐章,在极为华丽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本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最为著名,经常被单独演奏,并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和轻音乐,这就是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片段1、片段2)。

小步舞曲

小步舞曲 作于1779-1780年,原本是《D大调第十七嬉游曲》的第三乐章,后来常用作单独演出,是莫扎特著名的音乐小品之一,曾被改编为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乐器的独奏曲,这里选用的是小提琴改编曲。据说,本曲是为庆贺萨尔兹堡贵族罗比尼希的长子齐格蒙德从萨尔兹堡大学毕业而作,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小步舞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具有明显的十七世纪宫廷音乐风格。

乐曲采用三部曲式,D大调,小步舞曲速度,3/4拍,乐曲的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八度齐奏呈示 (片段1),音乐优美典雅。随后出现的主旋律,宛如连绵不断的涓涓细流,柔和而舒展 (片段2)。后来出现的中间部主题,以流畅的十六分音符组成的旋律,具有华丽而典雅的色彩。最后,乐曲再现第一部分,在明快的气氛中结束.

在人类音乐史上,古往今来,产生了数不尽的天才音乐家。他们象群星升起,构成了音乐的星空。我们仰望星空,总会发现有少数几颗星星格外明亮,放射出永恒的光芒。贝多芬就是其中之一。

贝多芬于1770 年出生于德国波恩,比海顿小38 岁,比莫扎特小14 岁。贝多芬的父亲也是音乐家,但却没有莫扎特父亲那么高的修养。当父亲发现小贝多芬的音乐天资时,只想把孩子训练成莫扎特式的神童,早早为他赚钱,以满足他酗酒的恶习。所以,小贝多芬受到的是不合人情的、甚至是残暴的“教育”。直到12 岁才遇到一位真正的老师叫聂费的,给了他必要的知识。

贝多芬终生都感激他。13 岁时贝多芬就从事音乐工作,同时坚持学习。其中巴赫、韩德尔对他的影响最大。钢琴演奏与作曲才能的迅速成长,使他渴望到维也纳去拜访莫扎特为师。在维也纳,莫扎特听了这位17 岁青年的即兴演奏后说:“这个青年不久将扬名世界。”可惜,没多久,贝多芬因母亲去世返回了波恩。1792 年又在维也纳拜海顿为师。师生之间很快就发现性格相

异,没有形成持久的教学关系。除性格外,也不能忘记,海顿是确立古典音乐时期的,可贝多芬却是要结束这一时期的。但他们终生互相敬重。

三十岁前,贝多芬的听觉已有病兆。三十岁后不断加重,后来完全失去了听觉能力。对音乐家来说,没有比这更致命的打击了。他几度要自杀,甚至写下遗言。但他经过痛苦、剧烈的思想斗争,终于以非凡的勇气、超人的毅力,战胜了命运无情的打击,伟大的艺术使命感打消了死亡的念头,他要将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全部献给继续为神圣的音乐艺术。他的许多重要作品

都写于耳聋之后。当我们从他那无限壮美的音乐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的享受时,不能不为他那普罗米修斯式的献身精神而感动。

贝多芬的晚年相当困苦,在贫困之中于1827 年逝世于维也纳。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丰富的音乐创作。他的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钢琴曲等等,至今并将永远回响在世界各国的音乐厅里。

贝多芬的钢琴曲,中国听众并不陌生,起码写于1810 年的《献给爱丽丝》(又称《致爱丽丝》)早已家喻户晓。据音乐研究家说,此曲本来是题献给他的学生特雷泽·玛尔法蒂的,在出版时误将特雷泽写成爱丽丝了,以讹传讹,才有今天的名字。不过,这个误会对我们欣赏这首可爱、美丽的小曲,没有丝毫影响。这属于贝多芬的小品。他的小品、舞曲、回旋曲、特别是变

奏曲,还有很多。其中一首《G 大调小步舞曲》也是大家熟悉的,曲调是:

这类作品大都情绪较为单一,反映着某种心境或生活情趣。唯有少数变奏曲,带有一定戏剧性的因素。真正代表贝多芬钢琴曲的最高成就的、在钢琴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还是他的钢琴奏鸣曲。

《钢琴奏鸣曲》

自1795 年到1822 年的27 年间,贝多芬一共写了32 首钢琴奏鸣曲,几乎伴随了他整个的创作生涯。这些奏鸣曲,沿着海顿、莫扎特开辟的道路,将这种曲体的潜在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至,容纳了贝多芬心中那激奋奔腾的情感和他对社会、历史、大自然的百般思索、千般感受。钢琴这件乐器,

也施展出前所未有的威力,真正成为乐器之国的“帝王”。于是,与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被称为“旧约全书”相呼应,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则被喻为“新约全书”,成为钢琴艺术中的又一部经典。

下面,按作品产生年代的顺序,对其中的几部作品略为赏析。

第1 号,《f 小调奏鸣曲》,写于1795 年,题献给海顿,是“32 首”的

第一首。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快板,第一主题:

简明,跳跃,表情严肃。第二主题:

圆滑下降的线条在最后一音突然扬起,F 音说出了心中的痛苦。

两个主题互相对比,在发展部中交替展开。整个结构简洁、严谨。虽然还有海顿、莫扎特的影响,但作为“第一首”,已经是出手不凡,初步展现了贝多芬的个性特征。

第二乐章,F 大调,慢板。优美的旋律,已初露贝多芬式沉思的神态:

第三乐章,f 小调,名为小步舞曲,实际上并无“舞”曲的轻松。

第四乐章,非常快的f 小调,一开始,左手三连音的激流和右手果断的节奏,就迎面扑来:

除了中间段对比的A 大调歌唱性旋律外,疾速的三连音和果断的节奏交织不断,始终保持着紧张、激动的情绪。

那时代的一个音乐评论家听过贝多芬的演奏后写过这样的印象:“我听了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的可爱的贝多芬的演奏我发觉他在试图打开完全独特的道路。”贝多芬24 岁写的这首奏鸣曲,可以验证那位评论家的印象。

几年后的1798 年,贝多芬发表了第5 号《c 小调奏鸣曲》,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性质与前一首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相似:

符点节奏产生出更大的向上的冲力,与后面的“叹息”音调构成更鲜明的对照。

第二乐章也是如歌般、沉思性的。

整部作品的戏剧性较之“f 小调”更为浓重,故有“小悲怆奏鸣曲”之称呼。他的正式的“悲怆奏鸣曲”是写于1798—1799 年间的第8 号《c 小调奏鸣曲》。

该曲题献给一位叫李希诺夫的酷爱音乐的公爵。这首奏鸣曲不仅完全走出了海顿、莫扎特的影子,是贝多芬早期钢琴曲的代表作,而且也属于他全部作品中最杰出的那部分。全曲分三个乐章,每个乐章都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

三个乐章之前先有一个沉缓、长大的引子,音乐一开始,浓重的小调中、低音区的主三和弦就紧紧地扣住了听者的心:

慢速的符点加深了沉重感;密集的不协和音响表达着内心的痛苦;强弱对比有如百思不得其解的发问。紧接着,音乐好象不停地追问下去,但一直没有解决,最后化为一串自上而下的半音阶,停留在一个不稳定的音上,还是一个问号,这不断的探究式的疑问,产生出高度紧张与期待的心情,为后

面的三个乐章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第一乐章,快板,左手的震音有如时近时远的雷声,烘托着右手上行断奏的双音,当右手冲到一个高点时开始下降,这时左手反而上升,形成震撼人心的动势:

第二主题,低音的短句与紧接的高音扩展性回应,形成对话式进行,好象内心紧张的思索与争辩,只写出曲调是这样:

第二乐章,慢板。音乐的性质与前面谈过的“f 小调”、“小悲怆”的第二乐章相近。但这里的第二乐章在深度、展开的幅度上,都超过前两个第二乐章。主题是典型的贝多芬式的深情、凝重,抒情中总是带着巨人的气度,只列出旋律是:

研究过贝多芬手稿的人发现,这个曲调经过了多次修改。修改的过程主要是不断删除多余的部分,最后才形成了这精练的、每个音都包含了无穷意蕴的旋律。贝多芬的许多主题都是这样磨炼出来的。

第三乐章又回到

c 小调,快板、回旋曲式,流畅、亲切的曲调,分解和弦的伴奏,增加了不少轻松感。有人甚至认为是明朗的。不过我觉得这毕竟是小调式的音调,好象内心深处的苦楚并未洗净,朋友们不妨仔细品味一下,到底是什么情绪?

这是回旋曲式的主部。在插部中,音乐曾进入E 大调、A 大调,紧张度大为减少,然而只是过渡的、暂时的。主部的形象占有主导地位。

这部作品“悲怆”的名称,是贝多芬亲自选定的,这是他首次为自己的奏鸣曲命名。从这里看出他已开始注意音乐的标题性,预示了浪漫派音乐时期标题音乐的兴起。

《悲怆奏鸣曲》的出现,标志着古典钢琴奏鸣曲已经进入完全成熟的高峰期。高峰期的作品不止这一部,下面谈另一首同样伟大的作品,这就是《月光奏鸣曲》。

按贝多芬奏鸣曲的顺序,这是第14 号,#c 小调,题赠给他的一位女学生,写作于1801 年,已经是19 世纪了。

关于“月光”这曲名,流传过很多美丽的传说,这里不去重复。今天我们确知,“月光”不是贝多芬取的名字。贝多芬自己注明的文字是“幻想风的奏鸣曲”。有趣的是,一百多年来,人们还是喜欢用“月光”这个并非贝多芬的本意,而且似乎也不够准确的名字,反倒不用“幻想奏鸣曲”这本来应有的名字,这是为什么?固然,叫得太久已经无法更改了,有这个因素在内。可是我想,可能是由于“月光”与“幻想”,还是有点联系的。就是说,两个字眼都有浪漫的色彩。“幻想风”,给了我们想象的自由,“月光”也是幻想的理想对象。音乐本身(尤其前两个乐章)是非常美丽的,“月光”(及其相关故事:月光闪耀的湖面;月夜下的盲人姑娘等等)也是美丽的。

是不是这些直接、间接的联系,使得人们宁愿使用“月光”这“不该有”的名称?

幻想风格的原意,首先是指第一乐章。通常,多乐章的奏鸣套曲的第一乐章都是奏鸣曲式快板。这部作品却一反常规,将奏鸣曲式快板都放到末乐章。第一乐章反倒用了慢板,自由性的曲体。如同贝多芬的许多慢板一样,

音乐也是凝神静思。所不同的,是这里没有沉重感。在清淡的三连音徐缓的伴奏下,简洁的曲调很有超脱的韵味,也许这就是幻想风格吧:

第二乐章,小快板,D 大调。李斯特形容这一乐章是“两个深渊间的一朵花”。也有人说象娇嫩的正在打开的却又感到腼腆的一朵花,总之,十分可爱:

第二乐章是向第三乐章的过渡。第三乐章,急快板,#c 小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的迅猛、暴烈,非常罕见。有人说这是“夜晚狂野的暴风雨”,有人说是“富有炽热表情的杰作”,也有人说是“燃烧着的岩流”。的确,是猛烈的冲击和暴发:

第二主题,音调悲痛,但这是刚毅者的悲痛——这就是贝多芬,痛苦时也是强者:

第二主题本身有重大发展,以至于有人认为这里有第三、甚至第四主题。这也说明贝多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是两个主题的对比。

当奏鸣曲第一部分结束后,音乐毫无间歇地直接转入展开性的中间部分,这不仅在海顿、莫扎特的作品中没有,即便在贝多芬自己此前的作品中也没有。这也说明情感的波涛是何等汹涌,已经冲毁了传统曲式中各部分间常存在的间隔。

另一个特殊之处是尾奏十分庞大。这显然也是由于情感的激浪奔泻而下,无法在该结束的时刻按章结束,于是,先是第一主题再现,引导出滚滚而来的减七和弦,这是高度戏剧化的表现手法,接着是第二主题在低音区的再现,十六分音符交给了右手,然后引导出上下翻腾的琶音浪潮,经过自上而下的华彩句,音乐在两个长长的低音上暂时停歇下来。但这并不是结束,左手的低音十六分音符好似隆隆雷声又一次自远而近,再次暴发出势不可挡的琶音,音乐才有力地结束。将尾奏扩展为这么大艺术分量的部分,前所未有。

戏剧性、悲怆性、顽强奋斗的意志,一往无前的动力,象一条耀眼的红线,连结着贝多芬的一些钢琴曲。下面要说的“暴风雨”,也是这一条线上的作品。

这是第17 号钢琴奏鸣曲,d 小调,写作于1801-1802 年,也是题赠给她的一位女学生。当时有人问贝多芬这部作品的内容是什么,贝多芬回答说:

“请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暴风雨奏鸣曲》的名字由此而来。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是莎翁晚期剧本,描写了一个海岛上发生的故事:那里盛行巫术,统治该岛的大公被篡夺了权利,于是他装扮成一个巫术师活动,最终他又夺回了他的政权。剧本的主题思想是主张和解。那么,贝多芬的奏鸣曲与这个故事是什么关系呢?这是许多研究家都感兴趣而又都没有一致说法的问题。既然贝多芬让人们去读《暴风雨》,这说明两者一定有某种

联系;但也都认为不能简单地用故事去与每个音符对号入座。我们还是先对音乐概要地了解一下。

乐曲分三个乐章。总的速度布局是快板、慢板、小快板。三个乐章都按奏鸣曲式原则写成。

第一乐章前面有引奏,这里有徐缓、庄重、带着召唤性的音调与焦急、不安、好象急忙诉说一样的音调对比,戏剧性的气氛随之而生:

这段音乐经过模进、过渡,直接进入第一主题,快板:

低音威严,与其相应答的是高音,哀伤,柔弱,中间的三连音提供了不平静的背景。这些音调,在引奏中都有暗示。

戏剧性的气氛愈演愈浓,引出第二主题,音调焦灼急切:

在上面这些主题音调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的展开后,进入再现开始的部分。这时,在再现的引奏里的庄重音调与焦急音调之间,插入一句单音线条的宣叙调,这是非常富于创造性的,取得了异常魅人的艺术效果:

这是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经历后,突然静下场来,一切其他布景、人物都消失了,仿佛整个宇宙只剩下一颗吟唱的心,而这歌声又是多么悲哀、孤独!

第一乐章的结尾,是在d 小三和弦的延长中逐渐消失的。音的延伸、减弱,趋向平静,小三和弦的沉闷,又觉得“事情还没完”。这时,第二乐章慢板由温暖的bB 大三和弦开始了。和弦的琶音奏法在潇洒中带着幸福感:

这一乐章,暂时忘却了第一乐章中那些矛盾、不安,贝多芬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大自然,这是他永远感到亲切、神圣、倾心所爱的;他创作灵感无尽的源泉,他受到创伤的心灵所渴望的抚慰,都永远可以从大自然中得到。

第三乐章好象是经过第二乐章对灵魂的“净化”之后,产生出的某种新的心境,它从头至尾由3/8 拍的16 音符织成,音乐是流动的,也有热烈的时刻,但总的是雅致、细腻为主。转调很多,小调为主,不免产生期待感。经过长时间曲折、婉转的流动后,音乐消失在一个单音D 上,结束了第三乐章,也结束了整个“暴风雨”。

我们看到,这首作品与以前的“悲怆”型作品有些不同的气质。仿佛更多积极的思索,“自我争辩”,有时象内心独白一样。而最后的结论,虽不很情愿,但却是倾向于和解。是不是这一点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有关联?

这一时期,正是贝多芬耳病加重,个人生活中又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甚至写下了遗言,曾想到死去的时刻,人生、艺术、理想、现实,肯定都是他思索得很多、很深的题目。从这儿看,他的《暴风雨》,与其说联系着莎士比亚,不如说根本上还是联系着他自己。

1805 年,贝多芬发表了两首奏鸣曲,第19 号《g 小调奏鸣曲》和第20号《G 大调奏鸣曲》。据研究,这两部作品写作的实际年代约在1795—1798年间,都是两乐章的钢琴技巧浅易的作,因而都被编入《小奏鸣曲集》,为广大钢琴初学者所熟悉和喜爱,这里只提示一下《G 大调奏鸣曲》的开头,G 大调:

钢琴技巧的浅易不等于艺术的贫乏,相反,两首作品有丰富的情感,任何成年人弹起来,也都会爱不释手的。在贝多芬已经写了一系列“重型”作品后,仍然出版它们,并编入奏鸣曲系列之中,足见贝多芬毫不小看它们。

这时期另一部“重型”作品是第21 号《 C 大调奏鸣曲》,又称《黎明奏鸣曲》,完成于1803—1804年间。由于题赠给非常敬重他的才能,从精神到物质都给了他长期巨大援助的华尔德斯坦伯爵,此曲又以《华尔德斯坦奏鸣曲》而闻名。

这部“重型”作品,并不是“悲怆”类的“重”,相反,这里一扫沉闷、悲愤、哀伤等等压抑的浓雾;而是畅快、开阔、爽朗的晴空,有人说这是部“洁白的奏鸣曲”所以,不知什么人为这部作品起了个“黎明”的别名。说这部作品“重”,是它宏大的篇幅,交响诗般丰富的色彩,空前辉煌的钢琴技巧。

这部作品只有两个乐章。第一乐章,生气勃勃的快板,第一主题:

这清爽的“沙沙声”很自然地使人想起早晨万物苏醒的音响。高音好象小鸟的欢鸣。后来还有小鸟的合唱,大地热闹起来。调性、力度不断变化,有如闪耀不定的阳光。

第二主题用了那个时期不寻常的调性,三度关系的E大调(C与E相距三度)。欢悦的曲调与和声同步进行,产生管风琴的音色,也可以想象成大自然的风在歌唱,表现出在美丽自然中的陶醉:

两个主题都得到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发展后,才有力地结束。

这首奏鸣曲虽然只有两个乐章,但在第二乐章前面有一个较长的引奏,慢板,F大调。这个片断已经超出了一般引子的分量,具有独立的艺术内容,有人认为这就是一个独立的乐章。对这段音乐的理解,有的说它犹如“天使的微笑忽然被乌云遮住一样”;有的说表现了神秘的、非现实的气氛;有的说是对黎明的期待,等等,总之,是幽深、静谧的,这将使未来乐章更为光

艳夺目。

末乐章是个结构宏大的回旋曲。稍快板,C 大调。人们这样形容这个乐章:“宽阔无边的原野,洒满了阳光好象一个夏日,这样的日子永远不会够的!”主要主题的旋律有德国民歌风格,在温暖的C大调分解三和弦的伴奏下,在清彻的高音区妩媚、愉快地唱出来,一幅晴空万里的画面油然而生:

这个主题经过一段发展后,右手出现了长时间的高音D上明亮的颤音,然后在这个持续颤音上的更高的高音区,极其明亮地奏出主要旋律,与此同时,左手奏出上行连音的32分符和下行跳音的16分音符音阶,这是喜悦的激动。这样,音乐形成了三个层次立体上的结合:中低音区是快速音阶,中高音区是颤音,更高音区是主旋律。三个层次的交相辉映,形成了无比灿烂、艳丽

的交响画面:

从演奏技巧上讲,这个织体是个技术困难的段落。但是,由于那无比光辉美妙的艺术形象的感召,钢琴家们都乐于克服演奏技巧的困难。

回旋曲的主要部分重复多次,每次重复之间又都插入新的对比的音乐。

当主要部分最后一次出现时,音乐转入极快板,情绪进入高潮,最后辉煌、宏伟地结束。

贝多芬是在承受着命运的致命打击下,写出这样没有一丝阴云的音乐的,他的人格是多么伟大!他超凡的意志又是多么坚毅!

《黎明奏鸣曲》是贝多芬在大自然中的欣喜、陶醉。他暂时抛开了所有的不幸,只感受生活中的光明和美好。然而个人的不幸,社会的黑暗毕竟是无法摆脱的。下面我们要谈的另一部奏鸣曲,贝多芬又回到了对命运的思索和抗争之中,这就是著名的《热情奏鸣曲》。

这是得到一致公认的最伟大的钢琴独奏曲。

假如我们把杰出的钢琴作品系列比喻为喜玛拉雅山,那么《热情》就是珠穆朗玛峰。据贝多芬的学生回忆,贝多芬自己也认为这是他最好的钢琴曲。读者朋友们一定听说过,列宁听了《热情》后感叹道:“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热情》更好,我准备每天听她,令人惊异的、超人的音乐。我甚至骄傲地,也许是天真地想:看,人们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啊!”

在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笔下,曾这样描写过听《热情》的心情:音乐一开始“我就感觉到那种呆怔,那种寒意,和一瞬间抓住心灵的喜悦,使人感到甜蜜的惊恐。这时美突然侵入了内心,我自始至终纹丝不动,我不想也不敢喘气。”

《热情》的艺术形象是这样丰满而又深遂,语言实在难以描述。而且,音乐的感染力是这么强烈,以至于研究家们一听音乐就被激动,简直难以进行头脑冷静的分析。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形容得到人们的赞同,他说《热情》是“在花岗石河道里的火焰的急流”。“花岗石的河道”,是指高度的理性与严密的逻辑。“火焰的急流”是指燃烧的热情。就是说,《热情》

是理智与情感高度完美的结合。

《热情》的排号是第23 号《f 小调奏鸣曲》,写于1804—1806 年间。题赠给另一位他的终生好友,无限崇拜他的天才的伯爵。1807 年出版。据说在一个场合,由于拿破仑称帝,贝多芬绝为法国将校演奏,离席冒雨而去,致使随身携带的《热情》谱稿被雨水淋湿多处。“热情”这名字则是后来德国的一位出版商所加,一直受到肯定和沿用。可见,出版商们虽然是为扩大

销路而为无标题乐曲取名,但有时也能起出得到音乐行家赞同的好名字来。

《热情》由三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f 小调,12/8 拍,奏鸣曲式,快板。第一主题是这样开始的:

开头是两手相距16 度之遥弱奏的同音,产生辽阔、深远的联想。小调带来悲剧气氛。先是向下,然后转而向上,凝重的情绪开始动荡起来,紧接着是右手颤音,带着警觉的神情。仅这几小节已经预示了场面广阔的搏斗。随后音乐在高半音的bG 大调上模仿,向前推进了一步,突然被低音区的“命运动机”打断,这弱奏的四个音,足以带来不祥的、阴森森的感觉:

音乐力度很弱,但紧张度在增强,终于,自上而下的强奏分解减七和弦,沿着曲线倾泻下来。由此,仿佛远景开始拉近,潜在的开始显露。经过一段充满戏剧性色彩的过渡,第二主题出现了:

这个曲调非常富于抒情性。雄浑低音伴奏的衬托,使人感到这是具有宽阔胸怀的巨人的歌唱。

这两个主题以及将它们连结起来的音乐材料,展示出宏伟背景中的对比和矛盾冲突,是一种具有历史感的戏剧性,为后面波澜壮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音乐发展到高潮后,第一主题再次出现,但力度越来越弱,最后消失在一个极弱的主和弦的延长之中。音乐沉寂了。但让人感到这是硝烟并未散去的战场的寂静。在寂静之中,深沉思索的第二乐章开始了。

第二乐章,D 大调,2/4 拍,行板,变奏曲式。主题用音简练,文学上不是讲字字千钧吗,这里真是音音千钧,音乐庄严:

这里主题的第一乐句,上方旋律声部只用了两个音!整个主题由带反复的四句组成。在变奏中通过节奏、织体的改变,音乐渐渐流动、活跃起来。音乐转向高音区,明亮、华丽的光辉渐渐升起,扩展开来,听众被带进了一个美丽、光明的境界。随着一串流向下方的32 分音符音阶,音乐又回到乐章开始的庄严沉思的主题。但是当主题最后结束时,落在了极不稳定的减七和弦上,紧张的气氛骤然而起,音乐顿时转入暴风雨般的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f 小调,2/4 拍,快板,奏鸣曲式。乐章一开始就宣告了斗争的猛烈,这是不协和的七和弦在强有力的节奏上的敲击。

这是引奏,最初引导出片断的十六分音符,很快就汇合成一片的连成十六分音符,第一主题也是十六分音符:

对比的第二主题同样保持十六分音符的律动。总之,时而单层,时而双层,上下翻滚,川流不息的十六分音符,有如搏斗的旋风,席卷着情感世界各个角落,让你透不过气来。只是在展开部的末尾,才有几处停歇。然而那并不是斗争的停止,更猛烈的风暴随后就到。到了尾奏,转入更快的速度,斗争的激流汹涌澎湃,如火如荼,音乐进入白热化的高潮。最后,音乐坚定有力的结束,表现出不可战胜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热情》将贝多芬的钢琴曲推上了历史性高峰,欧洲古典钢琴音乐也达到了它的高峰。自《热情》之后,贝多芬又写了九首奏鸣曲,最后一首写于1821 年。贝多芬的全部奏鸣曲,一方面遵循古典传统,同时在不断地突破古典音乐的规范。他后期的奏鸣曲,就更有创新的性质。随着他于1827 年逝世,古典音乐时代也结束了。但浪漫派钢琴音乐并不是在他逝世那一天开始的,

因为早在贝多芬生前,已经由他本人打开了浪漫派音乐的大门。

A:巴赫的六首小无伴奏,是我很喜欢的一部作品,也算是仔仔细细的听过不少遍。

巴赫的六首小无伴奏,其实是三首奏鸣曲与三首帕提塔,在作品出版的时候是奏鸣曲与帕提塔交替出现的,这应该也是巴赫的原意,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曲式的单调,大部分的演绎者也是按这个顺序来录音的,但是这张的海费茨的录音却是将三首奏鸣曲与三首帕提塔分开来录的,不知道海老是怎么想的,这样在欣赏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奇怪的感觉,效果也大打折扣,不能不说是一个败笔。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先看一下这六首小无的结构:

三首奏鸣曲有着几乎相同的结构,四个乐章,慢-快-慢-快,第二乐章是一段精美的赋格,第三乐章是主调的关系大调,第四乐章为两段体,每段有重复。在奏鸣曲的前三个乐章,巴赫大量使用了复音技巧,要求小提琴家同时在两到四个声部上同时进行,这在之后小提琴协奏曲的华彩乐段中也常常可以听到。而在最后一个乐章,巴赫使用单音的织体,使得与其后的帕提塔有更好的衔接。

三首帕提塔则复杂一些,前两首从标准的晚期巴洛克组曲结构发展而来(什么是标准的晚期巴洛克组曲结构,听听巴赫的大无吧,基本结构是阿勒曼德舞曲-库兰特舞曲-萨拉邦德舞曲-吉格舞曲),整首曲子使用同一个调,每个舞曲乐章都是两段体,每段重复。在第一首帕提塔中,巴赫用布列舞曲替代了吉格舞曲,并在每首舞曲后加上了一段变奏。而在第二首帕提塔中,巴赫在标准的四个舞曲章节之后加上了那段著名的恰空舞曲,二十四段高难度的复音进行变奏使这首曲子成为小提琴史上最著名的炫技作品之一。在第三首帕提塔中,巴赫却使用了与前两首大不相同的法国风格的组曲结构(前奏曲-路尔舞曲-加伏特舞曲-小步舞曲-布列舞曲-吉格舞曲)。在帕提塔中,巴赫对复音的使用相对较少,并没有像奏鸣曲中的赋格那样真正的复调结构。

从上面的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巴赫的安排使得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交替出现,衔接过渡也很自然,而像海费茨那样安排,则难免会有不平衡的感觉。 光从速度上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而且拉得越快越好的看法现在已经不那么流行了,但是如果花的时间少但是听起来却不快,或者用的时间多但是听起来却觉得很赶,这两种演绎的技术含量大概我不用说大家也会明白吧。

在第一首奏鸣曲的演绎中,各位小提琴家花的时间大概是这样的:

格雷米欧:14:01

谢林:17:16

海费茨:17:03

帕尔曼:16:39

米尔斯坦:14:41

看上去似乎格雷米欧要快上不少,但是看一看各个乐章的速度:

格雷米欧:03:42 05:15 02:23 02:39

谢林:04:44 05:47 03:49 02:56

海费茨:04:43 04:35 04:09 03:26

帕尔曼:04:27 05:32 03:09 03:30

米尔斯坦:03:54 05:02 03:11 02:34

明显的在快板乐章并不比其他人快,但是在慢乐章却比别人快上不少,所以听格雷米欧的演绎,你也许并不会觉得他拉得很快或者是很赶,反而因为慢板乐章拉得快,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感觉,比较容易让人接受,而听谢林则觉得枯燥一些,但是哪一个更接近巴赫的原意,就很难说了。相反米尔斯坦在各个乐章的平均速度都比较快,而在技巧要求比较高的赋格乐章上,海费茨花的时间竟比其它几位要少得多,建议各位好好听一下海老的这三个赋格,什么是真正的炫技!而在《恰空》这个乐章上用的时间,格雷米欧是13:23、谢林是14:22、海费茨是12:56、帕尔曼是15:46、米尔斯坦是13:56,但是你听海的《恰空》的时候,会觉得快吗?反正我是不觉得,因为他每一个音都拉的很清楚、很干净。 这个本来偶是说不上什么的,因为偶是典型的“泥耳朵”,又非专业人士,哪敢轻言什么“音准”。但是上次看到郑延益先生的乐评集《春风风人》中提到,巴赫的小无最好不要用“绝对音准”,比如恰空的第一个和弦D·F·A,如果采用D与F完全协和的方式,整首曲子的小调性质就要若一些,而如果F稍低一点,整体效果就会好一些。谢林与格雷米欧的处理都是用D与F完全协和的方式,而海费茨与米尔斯坦则采用了D与低一点的F完全协和的方式,听起来感觉就大不一样,仔细听一听,好像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最后的废话:

总的来说,我觉得巴赫的这六首小无,初听可能要属格雷米欧的更容易接受,但是也许谢林和米尔斯坦的更耐听一些,海费茨的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很难说得上是佳选,不过恰空和几个赋格单独来听,海老还是难逢敌手的,帕尔曼的不说也罢,不知道他是怎么骗到三星带花的,反正我不太喜欢。此外,据说美纽因早年的《恰空》比之海费茨也不暇多让,可惜没有听过,而克莱默能进入日本三百名篇,也说明他还是有些独到之处的。建议大家有机会不妨听一听。

B:巴哈的大六无和小六无都是器乐独奏中精品的精品,我个人认为其拥有无可比拟的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

我比较钟爱大六无,小六无挺得比较少。不过偶尔听听也很有韵味,把小提琴原有的高贵气质显露无已。如果听完小六无可以去听一下帕格尼尼一些炫技很严重的作品你会发现:我靠,小提琴真TMD牛X!!

C:大无六听得比较多,可能是对于独奏乐器,大提琴更富有韵味,更感性一点,也比较耐听,而小提琴如果录音、混响等处理不当,有时会比较容易出现听觉疲劳。

但小提琴的技巧性、表现力和歌唱性是其他乐器比不了的!

D:我觉得海飞茨的版本,不太适合巴赫的气质,但是他的琴音实在好听,令人倾倒!原来听过了帕尔曼的,就觉得是发音最好的一版了,后来一听海飞茨,才知道是一山还有一山高!

E:在我看来,大提琴无伴奏的成就比小提无伴奏来的高,先从组曲的结构上看,小提琴无伴奏分为Sonatas和Partitas,但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每首组曲的曲数不同,Sonata 基本为四首,而Partita却不同,Partita no1有八首之多,Partita no2为五首,Partita no3为六首,从这方面看,巴赫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并不是很完整,可以独立成章,再说像Ciaccona这样结构庞大的曲目,对整首组曲来说也不大均衡,所以小提琴无伴奏从整体上看有些松散,巴赫把六首组曲间隔排在一起可能也是这个想法吧,就是加强各个组曲之间的联系。

小提琴无伴奏的最佳演奏推谢林和格鲁米欧的版本,这是我听了各个版本(海菲兹、米尔斯坦、帕尔曼、克莱默)后看法,因为这两个版本较为接近巴赫的原意,但我个人喜欢的却是米尔斯坦的版本,米尔斯坦共有两个录音,是EMI、DG,我在这里转一段别人的话,这也是我的想法——

巴赫六首无伴奏组曲(1954—56)。米尔斯坦先后两次录制巴赫无伴奏组曲全集,可以说都令笔者有点失望:EMI

这版音乐端庄朴素,问题出在音色上。米尔斯坦的揉弦幅度不大,音质比较刚直。在演奏协奏曲和奏鸣曲时由于有乐队和钢琴的衬托,他的这种音质显得雄性而结实,但在演奏无伴奏作品特别又是在录音室话筒拾音很近的情况下,他的这种音质就显得过于直愣甚至是刺耳了;DG那版音乐自然超脱,音质也得到很好的改善,但音乐处理有时过于自由,失去了稳定的建筑感。应该说至少在格鲁米欧的PHILIPS版和谢林的DG版面前,米尔斯坦这两版巴赫的缺点过于明显了。

以上的评价很是中肯,但DG版的由与众不同的地方,米尔斯坦在演奏中的投入了强烈的情感,这是一种压抑后的爆发,尽情的倾泄,这样的演奏超出了巴赫的音乐,可以说是再创造吧,所以说米尔斯坦的版本也是巴赫无伴奏中的经典录音了。海菲兹不大适合演奏巴赫,从数度上看,他的演奏偏快,失去巴赫的原意。帕尔曼和克莱默的演奏都偏弱了些。

现在说说我为什么认为大提琴无伴奏的成就高于小提琴,因为这套组曲是一个“完整的世界”(罗斯特罗波维奇-来自巴赫的无限喜悦),这六首是渐进的,一首比一首深入,难度也增加,到第六组曲是以是一种完美的境界。我把那篇文章转过来让大家看看。

罗斯特罗波维奇:“现在我得鼓足勇气去灌录巴赫的所有组曲……”

巴赫的情感“在规模上与莎士比亚同等宏伟”

演绎巴赫时最难达到的是一种必要的平衡,在人的情感(确切如巴赫所属的心)与严肃而深奥的演奏外观之间的平衡。巴赫没有浅薄或不定的情感,没有骤降的愤怒,没有不好的话语和短促的允诺——他的情感在规模上与莎士比亚同等宏伟,与地球上所有的人,从最北端到最南端的族群都相通。

巴赫在他的组曲中传达的就是这些基本的情感。它们要求的不只是轻微的探讨,但你却无法自觉地让你的心脱离这个音乐。这是我的演奏必须解决的最大课题。我知道我的演绎并不完美——我们离完美演出巴赫远得很,从许多朋友处我明白我必须找到介于浪漫狂想演绎的巴赫与学院派枯燥之间理想的中介。很不容易,可想而知。要找到心灵与之回应,而又不矫造于本性的事物是困难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803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