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的冬奥会马上就要来了,而那些融入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当中的中国式浪漫也让人发现了。你注意到了北京冬奥会当中的中国式浪漫了吗?
一、各种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北京冬奥会当中北京冬奥会制服采用了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中的青山绿水,也将这幅图融入了北京冬奥会颁奖礼仪服饰当中,青花山水流淌在衣间,使衣服达到了古朴典雅,清晰流畅的视觉效果。还有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的设计,它的创意起源于西汉长信宫灯,西汉长信宫灯被誉为“中华第一灯”。造型小巧精致,设计巧妙环保,这个设计将飞舞着的红色丝带环绕在火种灯的顶部,描绘了火焰飞扬的状态,象征了奥运的拼搏激情,让人十分喜爱。其实是奖牌上的同心圆,北京冬奥会的奖牌是由圆环加圆心构成整块的奖牌。这个设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一共有五环,代表着奥运会五环,象征了奥运会的奥林匹克精神将世界人民聚集在北京奥运会上,一起来进行激烈的运动比拼。
二、北京奥运会还有许多精美的细节北京奥运会与冬残奥运会的体育图标将篆刻与汉字相融合,并且获奖运动员的纪念品是以冰墩墩和雪融合在一起的,并加上了“岁寒三友”松、竹、梅一起编织而成的花环造型。看起来十分精致美丽。并且这次北京冬奥会的火炬整体外观与08年的奥运会火炬整体形态相呼应,由08年奥运会火炬上的祥云纹样过渡到北京冬奥会的雪花图案,这种过度体现了两场奥运会之间的传承与发扬。
毫不夸张的说,北京冬奥会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设计背后,都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包含了中华人民祝愿世界美好平安的强烈愿望,希望运动健儿在北京奥运会上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1、8月19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蒂亚斯•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这位德国大力士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铁汉柔情,他用他最神圣的一祭,展现人类爱情的伟大。
2、女子跳马银牌获得者丘索维金娜是国际体操界唯一一个为儿子而战的选手。为了让患有白血病的儿子得到更好的治疗,在2002年的釜山亚运会上以27岁的高龄复出参赛,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的金牌,震惊世界;为了能给儿子挣到更多的钱治病,她把自己由单项选手,练成了全能选手。“对我来说,儿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多门伟大的母爱!
3、在20日的女子马拉松游泳比赛上,24岁的南非游泳运动员纳塔莉•杜托伊特在24名完成比赛的运动员中排名第16位,但她却赢得观众最热烈的掌声。因为她是一名肢残运动员,却以顽强的精神战胜了很多健全人。多么坚强的意志!
4、当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战火升级的时刻,在千里之外的中国的奥运赛场上,8月10日,北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结束后,亚军俄罗斯名将帕杰林娜与铜牌得主格鲁吉亚的妮诺•萨卢克瓦泽在领奖台前主动相互拥抱,并送上“奥运之吻”。这一吻,对于俄、格形势影响或许微乎其微,然而,她却真正道出了顾拜旦名言的真谛:“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
你说的是陈一冰吧?
新华网伦敦8月6日奥运专电(记者张荣锋 李丽)陈一冰,中国体操的一面奇葩。伦敦奥运会后,28岁的老将将告别奥运舞台,裁判充满争议的打分,让本来可以圆满的“吊环王”留下一丝黯淡和遗憾。
一套几乎完美的吊环动作,陈一冰只能意外得银。巴西选手尽管在下马动作有一个前跨步,但得益于裁判的饱受质疑的打分,纳巴雷特“捡到”金牌。尽管六届奥运元老约夫切特夫认可陈一冰的表现更优异,尽管意大利教练阿列维抱怨巴西选手的亮分太离谱,但一切已经成为定局。陈一冰展现了“吊环王”的风采,但只能吞下“委屈”失金的苦涩。
第一个出场的陈一冰在完成套路后,深情亲吻吊环器械,这一吻是在表达不舍和告别,也是在传递能够圆满在奥运舞台落幕的谢意。但结果是一场令人遗憾的意外,更让当事人饱尝苦涩。
按照体操规则,选手不能挑战对手的得分,而只能对自己的难度分提出质疑。这已注定陈一冰只能“哑巴吃黄连”。
回顾陈一冰的体操生涯,属于大器晚成。五岁开始体操训练的陈一冰前期的体操表现并不突出,多次考虑放弃。最艰难的时期是1996年到2000年,当时他已经转为职业运动员,但却鲜有成绩。
转机出现在2001年,在全国少年锦标赛上,陈一冰拿到了吊环金牌和全能铜牌,此后以替补身份进入国家队,也迎来了人生舞台从平淡到辉煌的转折。2006年世锦赛,22岁的陈一冰异军突起夺冠,对于中国体操而言,这个年纪在才崭露头角,已算大龄。
此后,陈一冰一发不可收,夺得了过去五届世锦赛中的四届吊环冠军和北京奥运会吊环冠军,唯一的一次失手是2009年世锦赛。这一辉煌的历程,成就了陈一冰“吊环王”的地位和美誉。
经历了零八年的掌声,陈一冰体操生涯曾跌入低谷。“北京奥运会后,我忙于各种活动。当我零九年重新开始训练时,问题接踵而来。当时我得到了太多的掌声和鲜花,我有些迷失,我没有之前训练那么刻苦,”陈一冰回顾往事说。疏于训练的滑坡是立竿见影的,在2009年的全运会上,他吊环只排名第三,当年的世锦赛,甚至没能入围决赛。
陈一冰信奉“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此后他包揽了所有大赛的吊环冠军,包括2010年鹿特丹世锦赛、广州亚运会和2011年东京世锦赛。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男子体操的****杨威和李小鹏纷纷退役,中国体操步入了青黄不接的调整期。陈一冰当时也考虑过退役,但他坚持了下来,一走又是四年。伦敦奥运会上他是队长,滕海滨最后时刻因伤意外退赛,陈一冰在比赛经验、稳定军心和鼓励队友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率领男团成功卫冕后,陈一冰将成功推向了新的高度。
虽然吊环比赛的最终的结果却真的变成了他担心的苦涩,但无论结局怎样,陈一冰的表现已经为全世界体操迷留下了金色的记忆。
不管她的腿如何肿胀,也不管她的背怎样酸疼,她还是留在体操馆继续征战。
她,是今天获得奥运女子体操全能第九名的德国选手丘索维金娜。她的故事,让世人动容。体操女将往往都是18岁以下的少女,但34岁的丘索维金娜,已经第五次参加奥运会、代表第三个国家出战。她是女子体操近20年的“活化石”,她更是国际体操界唯一一名为儿子而战的选手。
五次参加奥运会,丘索维金娜是体操选手的奇迹。1992年巴塞罗那,17岁的她首次代表独联体夺得体操女团金牌;随后的亚特兰大、悉尼和雅典,她都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参赛;这一次的北京奥运会,丘索维金娜又穿上了德国代表团的服装。
如此高龄,改换国籍,丘索维金娜参加北京奥运会最初的动力,是赚取更多的奖金,用来治疗大儿子阿廖沙的白血病。2002年,阿廖沙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丘索维金娜和丈夫被高昂的医疗费压得喘不过气,乌兹别克斯坦国内医疗条件一般,政府提出每天300美元的补贴也不够花。丘索维金娜选择了复出参赛,以获取奖金给孩子治病。
听说德国科隆一家医院治疗白血病的效果特别好,丘索维金娜和丈夫在2002年底带着阿廖沙搬到了德国。丘索维金娜连续五年跳马都没出过世界前三,出色的成绩也让德国体育部门伸出了橄榄枝。随后的五年,丘索维金娜疯狂地参加巡回赛,为了参加尽可能多的项目,她还练起了全能,“儿子是我生命的全部,只要他还生病,我就要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
因为仅列第九名,丘索维金娜很早就出现在混合区通道,德国记者问她阿廖沙的健康问题,这位伟大的母亲笑得很爽朗,“他8月11日已经上学了,所以没能来北京,今年11月他就满9岁了。我每天都给他打电话,听到他的声音,对我是莫大的鼓舞。”据悉,阿廖沙的病情已逐渐稳定,除了定期血检他很少上医院。
徐志平
传递城市:岳阳
棒数:76
徐志平毫不忌讳地在电话中表示自己是一位残疾人,而且还强调是重度残疾,生活中需要靠双拐齐走。不过,这并无损于徐志平投身体育事业。
他是我省唯一一位进入国家队的残疾射击运动员,曾在国际国内的许多比赛中多次获得大奖。徐志平说:“我参加过很多运动会,唯一没机会参加的便是奥运会,这次能当上奥运火炬手,真算是弥补了我的遗憾。我觉得很幸福,这是我一生中都值得纪念的事情。”今天,徐志平会坐在轮椅上进行火炬传递,距离约60米,为此,他花2个月时间亲手制作了一个轮椅,耗资1000多元。而且轮椅不是生活型的,而是运动型的,它靠的是双臂的力量滚动前进。徐志平很自豪地称:“虽然是坐轮椅,但我要让别人看到我身上健康向上的精神。”
胡 寅
传递城市:岳阳
棒数:94
胡寅曾承办及策划群众性体育赛事50余次,2006年还参与组建了长沙的篮球协会。因此,对于他来说,体育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迎接奥运圣火到来,也为了当一个优秀的奥运火炬手,胡寅做了不少准备。其中一条居然是戒烟,他笑着解释:“运动是健康文明的体现,而且现在不是都提倡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吗,所以我觉得少吸烟,降低环境污染是一个火炬手所应该做的事情。”除此之外,胡寅现在还在努力扮演着“奥运推广大使”的角色,他说自报名当火炬手那天开始,他便尽力向身边的每一个人普及奥运知识,劝说他们参与到奥运活动当中去。
陈艳飞
传递城市:岳阳
棒数:135
资料显示,陈艳飞是大陆首例向台湾地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她的爱心与勇敢曾挽救了一名台湾同胞的生命,当时其事迹受到多家媒体的追踪报道。不过,对于这些荣誉,陈艳飞昨天提起来时只是不在意的微笑。在她看来,这次能入选岳阳站的奥运火炬手,多半靠的也是当时献造血干细胞时积攒的那点“好名声”。为了跑好那短短的几百米,极不擅长体育运动的陈艳飞说自己最近正忙着爬山。但最让她开心的并不是当上火炬手可以有名有荣誉,而是:“我可以通过火炬传递把我的爱心传递出去,让更多人可以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奥运会开幕式绚丽多姿,美伦美奂,为世人瞩目。万余名演员在“美丽的奥林匹克”演出中尽显风彩,而在“灿烂文明”篇章中唯一的独舞节目《丝路》更以其独特的创意吸引了全球几十亿万观众的目光,可就在人们被现场美丽的画面所陶醉时,这个节目真正的A角演员正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与病魔做着殊死的抗争……
她就是刘岩,中国著名青年舞蹈家,双“文华奖”和“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这次奥运会开幕式中唯一的独舞《丝路》A角演员。
观众可能还记得在2006年的春节晚会上,刘岩和舞蹈家杨丽萍、谭元元合作表演舞蹈《岁寒三友——松、竹、梅》,成为当年春晚的一大亮点。当时她们以三种不同的舞蹈形式同时出现在春晚舞台上,评论家曾如此评论:谭元元是挺拔的松,刘岩是火红的梅,杨丽萍是清幽的竹,三位舞蹈家分别用古典、芭蕾和民族的方式诠释着艺术美的含义。
然而,就在这朵灿烂的舞蹈之花刚刚绽放在黄金时分时,却遭遇意外!
这几天,网络上已开始传出各种消息,人们纷纷猜测和关心着这名演员的伤情。
一秒钟改变人生轨道
人生有数不尽的一秒钟,有刹那芳华,有瞬间意外。7月27日晚,离30日的第一次带观众彩排只剩三天,而离奥运会正式开幕只有十来天了,各路演职员都在精心准备着,刘岩那天早早来到“鸟巢”,化妆,准备服装。虽然她的节目只有两分钟,但已精心排练了几百次,全体群众演员的合成也到了准备正式演出阶段。
之前,在“鸟巢”与各部门排练多次,每一次都是那么完美,每一次都是艳惊四座。每一次,她的指间腿尖和七彩的眩光中,都在尽情编织着这位内蒙古姑娘的光荣与梦想。
当晚20点25分,音乐响起,《丝路》(原名《天涯海角》)起幕,刘岩翩跹出场,飘曳的衣裙,长长飞舞的彩绸,靓丽翱翔,时而像凝固的敦煌壁画,时而似古道丝路的舞娘,空中的“飞天天”托在那片“电子薄纸”上,虚幻飘逸,千姿百态,在丝路西域的诗情画意中,人们通过她的精彩表演穿过岁月时空,感受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她在那片“电子薄纸”上纵情舞蹈,周身射放出令人夺目的华光,仿佛轻盈地飘走在古沙漠蓝天上,注视着身下的土地,祈福着人们。
就在她以“魔鬼般”的肢体舒展着奢华般的美丽,尽情收获着中国舞蹈人的百年梦想时,按规定动作,刘岩将从“电子薄纸”上腾跳到另一个平台上,这个平台是活动的,是一辆可行进的车子制成,由人工在下面推行。可是,当刘岩开始起跳到这个平台时,左脚刚刚踏上,右脚还未赶到,那平台却提前动了!
刘岩脸上的灿烂笑容还未收拢,便仰天向后从近三米高的台子摔了下去!刘岩踩空坠落后,背部正巧重重摔压在地上的一个轨道上,加上腾跳时的冲击力……现场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空气仿佛都在凝固,人们迅速奔了过去,小心地救护着她,同时启动急救预案,送往最近的奥组委指定医院抢救!
专家迅速赶到会诊,连夜开刀,大手术进行了整整六个小时,直到天亮才结束,揪心的六个小时,等来了医生的最后诊断:第十二胸椎严重错位,神经遭到严重损伤!
一秒,仅仅这一秒!如果车台不提前撤动,晚一秒钟,刘岩就会安然无恙,总共才两分钟的节目,竟功亏一篑在这一秒钟上!
人们最害怕的结果也出现了:手术后刘岩虽神志清楚,但下身无任何知觉!泪水开始无声地挂在“舞神”那美丽的脸庞上。
“你是永远的A角!”
刘岩的父母从呼和浩特急忙赶来,原在家里兴高采烈地准备收看开幕式的双亲,面对躺在病床上的独生爱女,如睛天霹雳,悲痛欲绝。
张艺谋赶来了,张继钢赶来了,陈维亚赶来了,奥组委官员们及相关单位的领导也赶来了,舞蹈学院和青舞团的领导同事们都心急如焚,纷纷前来探望,人们都在心中默默地为她祈祷,期望刘岩能重新站起来,尽管这个希望目前还仅仅是个美好的祝愿。
在彩排进入最紧张的时刻,演员出现这样的重大事件,无论对演员本人还是对开幕式,都是极大的损失,这令三大导演十分焦急和悲痛。在医院的病床前,总导演张艺谋对刘岩说,你为奥运会,为国家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让我十分痛心!我们感谢你,国家感谢你,希望你能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而副总导演张继钢则是眼含泪水,激动地对刘岩表示:这个节目你是永远的A角!我们将在奥运开幕式的节目单上永远保留你A角的名字!
“由于车台操作失误,提前撤出,造成独舞演员刘岩从近三米高空踩空、坠落。导致演员刘岩严重受伤,并为此付出了无可挽回的代价……”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的一份“情况说明”的材料上这样写着,让人们掂量到“无可挽回”这四个字的凝重。而在这份“说明”中,还给予了刘岩很高的评论,评价她“在开幕式工作期间表现突出、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始终把‘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放在心上,以实际行动完成好每一次表演,受到了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据介绍,在长达数月的排练中,刘岩作为开幕式演出中唯一的独舞A角演员,无论是刮风下雨,她都是早早来到排练现场,工作极其认真,一次都没缺席请假。
坚强刘岩
日前,记者专程来到医院看望刘岩。病房里,四周摆满了朋友们送来的鲜花,刘岩刚刚从医院的高压氧舱被人推回来。见到记者,仍努力伸手对记者打着招呼,眼窝里却流下两串无声的泪水。
就在不久前,刘岩还与记者在电话中约好,九月份请记者到新落成的国家大剧院看她的舞蹈演出,她说十月份还将到美国进行系列巡演,没想到这次见面竟会在医院。
刘爸爸是是呼市政法系统的干部,刘妈妈是医务人员,与记者见面时都是边说边哽咽,刘岩摔下,造成这样的后果对他们父母实在是太大的打击。刘爸爸这个内蒙古汉子与记者刚说不了几句,就不停地抺起了眼泪,“从小孩子就喜欢舞蹈,先前让她学游泳,学画画,都引不起她兴趣,在九岁那年一接触舞蹈后,就像痴迷一样,直到考上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和大学,这里面孩子吃得苦太多太多。”刘岩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附中的前三年时间里,因为年龄小,父母每个周日都从呼市花十多个小时连夜赶到北京,为女儿洗衣、照顾生活,三年里的150多个周日,父母都是在汽车和火车上度过,从未间断。“看到女儿一步步取得成绩,我们做父母的心里高兴啊”,刘妈妈告诉记者,一开始,她都不敢看刘岩练功,那个苦让人心中不忍,多少次真想将她领回来,改学其它项目,后来有一次现场看了女儿参加“荷花杯“全国舞蹈大赛,被女儿在台上那个美丽的舞姿所深深震撼,令母亲坚定了支持女儿踏上舞坛的决心。那一次,刘岩获得“荷花杯”全国舞蹈大赛银奖,时年仅19岁。2004年她以独舞《胭脂扣》获第六届全国舞蹈大赛金奖,2005年,以独舞《桔子红了》获“荷花杯”全国舞蹈大赛金奖,2007年又在中国“文华奖”中,以主演舞剧《筑城记》和《红河谷》荣获唯一双奖,同年,代表中国参加首届亚洲青年艺术节获金奖第一名……
多年来,刘岩演遍各国,在法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等地,她的演出每每引起轰动,好评如潮。虽然年轻,刘岩却已成为中国舞界最年轻的“获奖大户”,也因为她腿功卓绝,被人们誉为“刘一腿”和“把上舞皇”。
刘岩在舞界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前不久,《纽约时报》总部派记者带着翻译到北京找到刘岩,约好在奥运开幕式后做一个整版的访问,但现在,专访选题将会被重新定位。
“女儿从小就不甘心落后,意志非常坚强,我相信她会面对自己的现状,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刘爸爸说这话时,眼中噙满泪水。为了让记者拍摄受伤后的第一张照片,刘岩在家人的帮助下,第一次从平躺姿势变为靠躺着,请家人帮助理好头发,竖起胜利的手势,送给镜头一个强者的微笑。“一个舞者为了奥林匹克而倒下,我不后悔,我会将另一种美丽传扬下去……”,刘岩轻轻地但又坚定地对记者说着。
是的,作为一个职业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和生命牺牲在国家的舞台上,贡献给光荣的奥林匹克事业,是一种无尚的境界,至高的荣誉,她的精神会永远站立艺术舞台上!
自小,父母给刘岩取名字时,就希望她像岩石一样坚强,从艺十七年来,她攀登了一个又一个艺术高峰,一步步走向煇煌;但现在,26岁的她在人生之路上又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很显然,这个挑战要比跨越任何一个艺术难度都来得更加艰难、更加漫长。
我们衷心祝愿刘岩早日康复,创造她人生旅程中的又一个奇迹。
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是本届奥运会新设的比赛项目,它好像注定为传奇而生。昨天上午,荷兰选手范德韦登在顺义水上赛场以1小时51分51秒6的成绩在众多男选手的比拼中独占鳌头,成为奥运会历史上首位10公里马拉松游泳男子比赛的冠军,这位曾罹患白血病的独特经历与这枚独具意义的“奥运首金”必将一道载入奥运史册。(8月22日《中国青年报》)
此次奥运会中有很多感人的场面,如:有为了挣奖金给儿子治病,而进行顽强拼搏的中年妈妈;有眼看金牌到手却失之交臂而没有丝毫抱怨,反而以最美的语言给予安慰的妻子;有穿着旧衣服、破鞋子,仍然参加比赛的伊拉克人。而还有一种场面也同样感人,美国蛙泳选手尚托奥运前夕被确诊癌症,却毅然前来参赛;南非姑娘杜托伊特没有左小腿,依然完成女子10公里马拉松比赛;尤其是荷兰人范德韦登,曾经是患了绝症的白血病患者,如今却夺得奥运会历史上首个男子马拉松游泳冠军。
奥运会是体育最高竞技的比赛,世界强手如云,要在此拿到金牌,需要极高的竞技水平和健壮的体魄,尤其是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更是一种挑战极限,顽强拼搏的超量运动,运动员需要意志,耐力,一个曾患过绝症的人,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能在众人的争夺中取得挂冠,真令人难以置信,这也许是奥运史上第一人。
范德韦登能够创造奇迹,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精神,如果没有永不放弃的执着追求精神,他不可能战胜病魔;如果没有永不退缩的精神,他不可能会重返游泳场,如果没有永不言败的顽强拼搏精神,他不可能克服重重困难,应对挑战,夺取胜利。凭借着这样的精神,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追求新的梦想,从而书写出伟大的传奇。
奥运会中的奖牌令人向往,令人陶醉,但是奥运会中感人的场面,感人的事最耀眼夺目,他们让看似不能逾越的障碍,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成为了可能并完美的实现,他们使坎坷的人生变得更为亮丽精彩。奥运会不仅是最高竞技水平的展现,它透出一种勇往直前的气势,透出一股灵光,一种境界,北京奥运会由此增添了新的亮丽,由此而显得更为耀眼
。 特殊教育激发我母爱天性
--------------------------------------------------------------------------------
中国唯一的全球特奥大使徐闯、全球特奥领袖乔美丽以及100多个国际、全国特奥比赛冠军……一个个特奥“明星”出自一群智障的孩子。与这群孩子朝夕相处的浦东新区辅读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王英,刚刚荣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记者几次约她采访,她都没能“挤”出时间来。
3月6日,在浦东新区“三八”妇女节表彰大会现场被记者“逮”到,她还是一脸歉意:“马上要赶去参加一个教学会议,明天还要去进修,只能给你很短的时间。”匆匆20分钟的对话,王英讲得最多的是“感动”。
感动自己
记者:“为什么会选择特殊教育这样一份在一般人眼中,即便付出百倍心血和汗水也不一定会有收获的工作?”
王英:“走进来,你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纯净’的世界。孩子们的纯真无邪,老师们的爱心和敬业,让我每天都生活在感动中,也激发出我母爱的天性。”
1999年,在一所小学任英语老师的王英被调入原上南辅读学校(现被浦东新区辅读学校合并),开始了与特殊孩子打交道的日子。这一年,她29岁,女儿刚上幼儿园。面对职业生涯的一次重大转折,她起初也有顾虑。但慢慢地,她在孩子们身上发现了许多感人处,并用心去点亮。全球特奥领袖乔美丽刚到辅读学校时,学习成绩常常只有几分,性格孤僻。王英和指导老师手把手地从最简单的走路教起,一步步将她带上特奥论坛的演讲台,看着她为了念好一篇主持稿,接连几个晚上“开夜车”;听着特奥会官员夸她“领袖当得像模像样”。
感动师生
记者:“这些特殊的孩子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王英:“因为我们满怀信心地对智障孩子实施‘高期望’教育,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的尊严、体验生命的快乐、享受生命的价值。”
王英相信,只要有爱心、用对方法,特殊的孩子也能创造“奇迹”。2004年她担任校长后,就成了同事们眼中“上了发条的‘领头羊’”:为了方便脑瘫学生行走,这一年暑假,她每天都顶着酷暑奔波在学校无障碍设施的工地上;为让残疾学生上课不用再穿马路,她把北校的专用教室调整到南校;为了智障孩子的就业出路,她千方百计地帮助孩子们学习多种技能,并说服企业接收智障孩子们社会实践……每天穿梭在3个校区的她,感动并激励着学校老师、孩子和家长们不轻言放弃。在大家的努力下,中重度学生学会了生活的基本自理;职业班毕业的400名学生找到了自食其力的工作;全校有8名特奥体操小选手将在今年10月举行的特奥运动会上代表中国参赛。
感动女儿
记者:“家里人对你如此投入这样一份工作,有没有不理解?你是女儿眼中的好妈妈吗?”
王英:“我总是会拿自己学生作榜样来教育女儿。虽然我平常花在她身上的时间不够多,但她一直说‘以妈妈为荣’。”
对智障孩子“高期望”的王英,对今年12岁女儿的学习却一直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只在女儿的品德教育上“高要求”,常常以徐闯、乔美丽等特殊孩子自强不息的故事激励女儿。前不久还特意组织女儿学校的同学一起来辅读学校参观,让女儿对她每天忙碌的事业多一份理解。
不是开始比赛,是完成比赛
“我的祖国从7000英里的远方把我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的,而是让我结束比赛的。” 这是奥运会历最感人最震撼人心的话,伟大的运动员阿赫瓦里,他曾被法国《队报》誉为“最美的垫底者”。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让那届奥运会的田径比赛好戏连台,出现了许多空前的好成绩。相形之下,马拉松比赛的成绩太一般了,观众们也没对马拉松投注过多热情,等颁奖式结束,场地内其它项目都已比完,他们便三三两两地退场回家了。过了一个多小时,组委会开始通知马拉松沿途的服务站开始撤离,结果得到一个让所有人都吃惊的消息:有个选手还在跑!
阿赫瓦里在跑出不到5公里后因碰撞而摔倒,膝盖受伤,肩部脱臼,但他并未就此退出,而是一瘸一拐地继续向终点跑去。渐渐的,所有选手都将他远远甩在身后,围拢在街道两侧打气助威的人群已散尽,天色也越来越黯淡,所有人都觉得马拉松比赛已经结束,只有阿赫瓦里本人坚定地跑着,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比赛远未结束。又过了半小时,天色已全黑,阿赫瓦里仍在继续着。由于剧痛,他的慢跑比寻常人散步还要慢,他的膝盖不住流淌着鲜血,嘴角也痛苦地抽搐。
不知什么时候,他的身边出现了一名男子,《三角洲天空画报》的记者,这位记者同情地看着他,不解地问,为什么明知毫无胜算,还要拼命跑下去
阿赫瓦里显然毫无准备,他默默地又“跑”了好一会儿,才突然坚定地答道:“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被深深感动的记者不但向自己的杂志社发了稿,还立刻把稿件发回奥林匹克新闻中心,阿赫瓦里的名言不一会就通过广播回荡在墨西哥城这座世界人口最多城市的上空,许多本已回家的市民纷纷赶到路边,为这位勇敢的选手助威、欢呼,在观众的鼓励下,阿赫瓦里拖着伤腿,顶着满天星星,走入了专门为他打开灯光的阿兹特克体育场,几乎是一码一码蹭到了终点线。
他被当作英雄般簇拥着,受到了远比冠军更隆重的礼遇。由于过于激动,人们忘了统计他的确切成绩,在奥运成绩册上只有他获得的名次:75人中的第57名,排在他之后的18位选手,都是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场的。
这是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
伦敦奥运会,丘索维金娜37岁。拖着满身伤病,以如此高龄跟一群十几岁的小孩儿一起争奖牌,你可能想问,她是有多爱钱连丘索维金娜自己都承认,“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多参加比赛就是为了挣钱。”
而她身患白血病的儿子明白,母亲这么不要命地“爱钱”,究竟是为了谁。从2002年,27岁的丘索维金娜6岁的儿子突然呕血,被确诊患上白血病开始,这样的日子对于这个母亲来说就已经开始了。
为了给儿子治病,丘索维金娜搬到了德国,开始为德国队征战。为了赚更多的钱。她不再吃最喜欢的巧克力,怕发胖后无法继续比赛。她不敢生病、不敢受伤、不敢休息、不敢退役,不停地比赛、赢得奖金。为孩子治病,成为她生活的全部。就这样,她一直坚持到了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这时,她已经37岁,成为第一位6次征战奥运会的女子体操选手。
我们真希望关于丘索维金娜和体操的故事可以到这里就结束了。因为在她“拼命”赚钱的努力下,她儿子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控制。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丘索维金娜第一次提到了退役:“我终于可以不再纯粹为了钱参加比赛了,可是我差不多也要跳不动了。我得开始另一段人生。”
如果不出意外,41岁的丘索维金娜将出现在里约的体操赛场上,这是她的第七届奥运会。关于她为身患白血病的儿子改换国籍走上奥运赛场的感人故事已经家喻户晓,而现在让人惊讶的是,即便生活回归平静,她也未有收手之意。1992年出道便拿金牌,2016年还想站上领奖台,“丘索维金娜奶奶”的竞技水平为什么至今居高不下,很难用常识去解释,这可能只是体操的一个孤例,但更凸显出珍贵的价值。
奥运之吻,愿战火停烧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十米气手枪的领奖台上,上演了动人的一幕。亚军俄罗斯名将帕杰林娜与铜牌得主格鲁吉亚的妮诺萨卢克瓦泽在领奖台前主动相互拥抱,并送上“奥运之吻”。就在这一吻的同时,远在千里之外,格俄战火仍在延烧。
交谈、亲吻、相拥……,两个交战中的敌国选手,两个同台中的竞技对手,帕杰林娜和妮诺。萨卢克瓦泽正用她们的实际行动响应着“奥运期间,全球休战,止戈为武,铸犁镕剑”的呼唤,践行着古希腊奥运会传承的“神圣休战”的原则。
在动荡的世界里,奥运会让人们暂时抛开分歧,获得和平的宝贵时刻,甚至由此缔造了许多人类永志难忘的历史瞬间。据考古学家统计,古代奥运会共举行了二百九十三届,鼎盛时观众达到八万人。神圣的“奥运休战”宗旨保障了古代奥运会的和平,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
正是在背后家乡的炮火隆隆声中,两位敌国选手同台对阵,各创佳绩。在最后荣耀的一刻,两位女“敌手”的动情一吻,吻出了体育人的惺惺相惜,更吻出了追求人类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是名副其实的“奥运之吻”。这一吻,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温情感人,她是你的全世界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卧射,埃蒙斯在最后一枪3环的情况下,居然射错靶子,将金牌拱手让给了中国的贾占波;2008年北京奥运会,相同的项目,他在最后一枪只要打出67环就可以夺冠的情况下,居然轰出个44环的超级业余成绩,又把金牌让给了中国的邱健;而2012年伦敦奥运会,埃蒙斯连决赛都没打进。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马修埃蒙斯把头深埋在妻子怀里,没有人看到这一刻他是否落泪。从雅典到北京,这一枪原本能击碎四年的噩梦,这一枪原本能成就一对奥运金牌夫妻,这一枪原本能写下一个童话般的结局。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最后的“致命一发”,让埃蒙斯难逃宿命,一枪失手丢失金牌,上帝又和他开了一个玩笑。
四年前,因为那致命的一发,卡捷琳娜为埃蒙斯而心动,他们的爱情也开始萌芽;四年后,同样的致命最后一发,44的数字出现在显示屏上,冰冻了卡捷琳娜的脸,她张着嘴巴,眼睛一眨不眨,愣了好几秒钟,然后冲下看台,把丈夫拥入怀里,在他耳边轻轻地说:“命中注定还不是时候。”
妻子的温情安慰,足以消融埃蒙斯极大的失望,足以消融埃蒙斯多年以来累积的那一刻泪水。这是伟大的爱情,这是真挚的情感。卡捷琳娜捧着丈夫的脸,轻轻的摩挲,真情的微笑,此时此刻,金牌还算什么,名利还算什么,只要曾经奋斗过,只要曾经努力过,只要曾经参与过,结局若何,又有什么关系何况还有如此温情
七十一岁还能参加奥运会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71岁的马术选手法华津宽代表日本出战马术盛装舞步的比赛,对马术运动的极度热爱是让他成为自1920年以来参加奥运会龄的选手的动力。
伦敦奥运会是法华津宽的第三次奥运之旅。1964年,在东京奥运会本土作战获得第40名的成绩之后,法华津宽决定不再参加比赛。但他仍然保持着每天早晨5点起床骑马的习惯,退休后,法华津宽发现自己还是有想参加比赛的念头,于是在妻子的支持下他参加了当年的世锦赛。当时,没有人能想到他的回归会最终让他获得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资格,以及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
历最老的奥运选手是瑞典人奥斯卡斯万,1920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奥运会上赢得个人第六块奥运奖牌时年龄为72岁零280天。斯万也是最年长的奥运奖牌获得者。法华津宽原准备参加定于8月5日至21日在巴西举行的里约奥运会,第四次参加奥运。然而,日本马术联合会官员19日说,由于法华津宽的比赛用马“布廖尼W”得了感冒,他不得不放弃争取有4个名额的日本马术代表队入选资格。
“我放弃了在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竞争的梦想,因为我不想对我的马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法华津宽在一份声明中说,“现在,我会集中精力帮助我的马康复。”陪伴他参加前两届奥运会的坐骑“轻语”2013年因手术感染而接受安乐死。法华津宽没有提及是否会尝试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打破斯万的纪录,那时他将年满79岁。
现代奥运会,需要记住的名字远远不止这些,他们代表着奥林匹克精神。2016年里约奥运如期而至,运动健儿们带着多年的辛苦训练又一次踏上了荣誉的征程,无数人会在这一届奥运会继续谱写感人的故事。
中国骑手华天,作为中国赴里约奥运会代表团一位马术选手,将携“堂-热内卢”赴里约参赛。祝他好运!
以下是一些感人事迹!
最心酸的瞬间
19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让人们不仅看到一个强壮的大力士,还深深感受到他对妻子深深的爱。这位德国大力士在比赛最后阶段上演大逆转,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感人至深的一幕。去年7月的一起车祸夺去了施泰纳妻子苏珊的生命,从此施泰纳就一直随身带着苏珊的照片,高强度的艰苦训练就成为施泰纳摆脱痛苦思念折磨的唯一途径。26岁的施泰纳在夺金后激动地表示,他的亡妻苏珊在比赛中一直陪伴着他,给予他夺金的勇气。他说:“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苏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苏珊在注视着我,她在我的心里,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这是一场献给苏珊的胜利。”马·施泰纳夺得的这枚奥运金牌不仅是德国16年来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举重金牌,更证明了爱能创造奇迹。
最坚强的瞬间
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13日是帕蒂卡在本届奥运会的首次高调“出镜”,她代表波兰队与中国香港队进行女团小组赛的第一轮比赛,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惜败。但比赛中,这位独臂女侠还是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在波兰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帕蒂卡最终没有取得本届奥运会女单的入场券,但她却得以代表波兰乒乓球女队参加女团比赛,同时也力求在残奥会上捍卫金牌。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也感动着世人
最感慨的瞬间
伊拉克奥运代表团在奥运会开幕不到十天才得到参赛资格,他们的队员甚至连队服都没有。皮划艇上,其他国家的选手都穿着合适的队服,而伊拉克的选手则穿着已经起球的旧T恤,但他们仍然在顽强的比赛。 而由于资金匮乏,参加短跑比赛的伊拉克女选手达娜·侯赛因也只能穿着一双有些破损的“二手”跑鞋参加比赛。她的一句话曾让世界潸然泪下,她躲过了两次枪击后依然坚持训练,但是此前得知无法参加北京奥运会时,她一度崩溃了。教练安慰她,4年后可以参加伦敦奥运会,21岁的达娜脱口而出:“照伊拉克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2012年……”中国网友得知这一消息无不为之动容,在开幕式伊拉克代表团入场时,全场中国观众给予了不亚于东道主代表团的礼遇,报以热烈的掌声。当他们离开时,中国网友特意将自己准备的球鞋、衣服、福娃以及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送给伊拉克代表团,伊拉克队员收礼物收到手软。伊拉克队的教练非常感动地说:“虽然我们远离家乡,但我们在中国感受到了温暖。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到巴格达,让我们来回报你们。”
最欣慰的瞬间
在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个人全能决赛中,出现了一张并不年轻的面容,其眼神透出坚定与温柔。她就是已经33岁的德国老将奥克萨娜·亚历山德罗芙娜·许索维蒂纳。为了给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她曾以26岁高龄复出参赛,此次是她第5次参加奥运会比赛,并获得女子跳马银牌,现场观众对她表达了敬佩之情。许索维蒂纳的大儿子阿廖沙2002年被诊断患上白血病,由于治疗需要高昂的费用,生活并不富裕的许索维蒂纳一家实在难以支付,于是她选择了复出参赛,因为“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许索维蒂纳说。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参加比赛,争取获得奖金的机会,许索维蒂纳每次都会把体操的4个项目全部都报上名。为了儿子,从26岁开始,许索维蒂纳朝全能型发展。“母爱胜于天”,中国这句老话很适合许索维蒂纳,目前,儿子的病情已经好转,只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因此许索维蒂纳终于松了口气,她表示:“我参赛,不再是为了奖金,而是真的喜欢这项运动。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它更可爱的了。”
最留恋的瞬间
2004年,举重选手努尔詹·塔伊兰以总2100公斤的总成绩夺得雅典奥运会女子48公斤级举重金牌,成为首名赢得奥运金牌的土耳其女运动员。她说:“这是土耳其妇女在奥运比赛中的第一个巨大胜利。我决心将这一胜利献给土耳其民族。”四年后的北京,她抓举开把的重量是84公斤,可惜三次试举均告失利,最终比赛无成绩。失利后,塔伊兰在下场前特意吻了一下杠铃,令人动容。她虽然失败了,但她对举重项目的热爱却在这一吻中完全倾注了,这是不舍,是留恋,是遗憾。
最真挚的瞬间
日前,三名外国人在开幕式上救助一名晕倒的中国女孩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各大网站论坛的热门话题。现在经过多方努力,这三位无名英雄的姓名终于被查实,他们分别是:波兰代表队首席医务官休伯特·克日什托菲亚克、队医马尔钦·克日什托杰克和23岁的波兰皮划艇女选手贝娅塔·米科瓦伊奇克。为此,他们错过了奥运会点火仪式。但有网友留言说:“这张照片完美地诠释了本届奥运会主题曲表达的情感:我们来自同一个世界,我们是一家人。奥运会将人们连在了一起,不论种族、文化和语言。”
最委屈的瞬间
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气步枪在北京射击馆进行,卫冕冠军朱启南在决赛中慢热,而宾德拉决赛中发挥出色,他后来居上以7005环的成绩夺取金牌,朱启南依靠最后一枪逆转获得银牌。这是最近三届奥运会以来,中国首次丢失这枚金牌。在颁奖仪式上,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亚军得主中国射击队员朱启南不禁失声痛哭,内心亦喜亦忧之情完全释放出来。
最深情的瞬间
马修·埃蒙斯把头深埋在妻子怀里,没有人看到这一刻他是否落泪。从雅典到北京,这一枪原本能击碎四年的噩梦,这一枪原本能成就一对奥运金牌夫妻,这一枪原本能写下一个童话般的结局。但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和四年前一样,卡捷琳娜坐在看台上给捷克电视台当解说嘉宾;马特站在男子50米步枪三姿的决赛2号靶位上;44的数字出现在显示屏上,冰冻了卡捷琳娜的脸,她张着嘴巴,眼睛一眨不眨,愣了好几秒钟,然后冲下看台,把丈夫拥入怀里,在他耳边轻轻地说:“命中注定还不是时候。”
最执着的瞬间
8月18日,俄罗斯选手伊辛巴耶娃在北京奥运会女子撑杆跳高决赛中夺得金牌并创造新的世界纪录505米。这是这位跳高女王第24次改写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无疑是田径第四个比赛日最完美的“收官”。助跑、撑杆、跃身、过杆……伊辛巴耶娃翩然而起,一气呵成,5米04的前世界纪录顿时成为过眼云烟,全场呼声震天。“天空是我不断挑战的极限,我想我很快会向5米10发起冲击的。”这个距离天空最近的女人,无忧无虑地在属于她的高度自由飞翔。
最勇敢的瞬间
在男子10000米项目中,埃塞俄比亚选手内尼萨-贝克勒打破奥运会记录,以27分01秒17夺冠。但是从雅典奥运会冠军到北京奥运会冠军,贝克勒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伤痛。2005年,贝克勒在他未婚妻、年方18岁的阿莱姆陪同下进行训练,但她在开始跑步时突然倒地,贝克勒试图向别人求救,但只能把她带回镇里,她在途中停止了呼吸。贝克勒异常悲痛,想要退役,但是在2005年夏他又重新振作参加了世锦赛,并且赢得了冠军。他说:“我不能放弃,跑步是上天赐与我的礼物,是我的天赋所在,也是我的工作。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也许你做不到,但是我可以。我自己能够掌控好。”
最悲壮的瞬间
8月18日,刘翔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第一轮比赛中,因伤退出比赛,他失去了他的北京奥运会。无数关注刘翔的中国网民得知刘翔退赛的消息后,互联网上顿时沸腾了。短短一个小时,毫无思想准备的网民们从震惊、疑惑转为遗憾、理解。他们在为刘翔因伤退场感到惋惜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他努力与伤病作斗争、坚持到最后一刻的精神表示钦佩和支持。在事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孙海平泪洒现场,让关心和支持这对师徒俩的网民们心酸不已。“刘翔挺住!国人不哭!”“刘翔,好好养伤!”“刘翔,依然是英雄!”这是中国人的心声。他曾经给国人带来了无数的感动,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会再一次站上跑道,依然给中国人带来感动。
最温馨的瞬间
冼东妹赢了,以微弱优势战胜朝鲜选手,实现了自己在奥运会柔道52公斤级比赛中的卫冕。她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冠军妈妈”,同时也是世界女子小级柔道界第一位在奥运会上实现卫冕的选手。夺冠后,冼冬妹挥舞着双手,任眼泪在空中挥洒飞。成功卫冕的东妹并没有想到自己的成就多么伟大,而是哽咽着向女儿保证:“妈妈一年多没在身边,以后会好好补偿你”。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冼冬妹对着电视镜头说:“女儿,妈妈一年多不在身边,你还好吗?你想妈妈吗?”场面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
最震撼的瞬间
8月20日,在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女子游泳10公里马拉松比赛中,来自南非的独腿女侠纳塔莉-杜托伊特没能获得奖牌,也没能跻身前十名,但是所有人都对她表示钦佩。在比赛中,一共有25名运动员参加,除了一名智利选手没能完成比赛之外,纳塔莉在24名运动员中以落后冠军、俄罗斯选手拉里莎-伊利琴科1分22秒2的成绩排名第16,领先第24名12分8秒2之多,让很多健全的运动员以及现场观众惊叹不已。更让大家惊奇的是,她在下水之前将假肢去掉,几乎用一条右腿游完10公里。
最感人的瞬间
北京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1/32决赛在击剑馆进行,加拿大选手栾菊杰13比9战胜突尼斯选手伊娜·布贝克里,取得她在北京奥运会上的首场胜利。赛后,栾菊杰在场上高举起“祖国好”的布幅,向现场观众表达心迹。50岁的栾菊杰是北京奥运会参加击剑比赛的所有运动员中年龄最大的。更为特殊的是,栾菊杰是中国首枚奥运会击剑金牌获得者,1984年获得了洛杉矶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冠军。在她之后,中国击剑24年再没有人登上最高领奖台。退役20年后,已到半百之龄的栾菊杰复出了,虽然没能像24年前的洛杉矶一样所向披靡,半百老将复出挥剑征战奥运精神足以让世人敬佩,虽然24年后的体力已不足以支撑她在奥运赛场上披荆斩棘,然而,就像她说的,“能在北京参加奥运会是我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我今后不会再有什么遗憾”。
最激动的瞬间
12日上午,当小将邹凯结束单杠比赛稳稳落地,国家体育馆瞬间成为欢乐的海洋,中国男子体操队六名队员紧紧拥抱在一起,提前庆祝这一枚已经等待了四年之久的男团金牌。经历过“雅典之痛”的杨威、李小鹏、黄旭在赛后第一时间相拥而泣。忆起四年前的惨痛经历,杨威十分感慨,更令他忍不住流下激动的“男儿泪”。从雅典到北京,从大悲到大喜,中国男子体操队终于凭借这一枚份量最重的金牌和超出第二名近八分的总分重回世界之巅。从雅典到北京,从大悲到大喜,中国男子体操队终于凭借这一枚份量最重的金牌和超出第二名近八分的总分重回世界之巅。也向世人骄傲的宣布“王者回来”,体操队的几个帅小伙子哭成一片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最百感交集的瞬间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北京奥运会射击项目女子50米步枪三姿的决赛中,杜丽终于完美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最终她以6903环、破奥运会纪录的总成绩勇夺金牌。北京奥运会,杜丽两次出战,两次落泪。短短五天,她尝尽了人间的痛苦与快乐,悲凉与温暖。在重压下憾失首金的杜丽,当天首枪失利的情况下,顶住压力,用一块金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领奖台上的她,百感交集笑中有泪,场面感人至深。
最想哭瞬间
“今天的这枚金牌,我想献给祖国和人民,同时献给我刚去世不久的母亲。”在夺得北京奥运会女举75公斤级金牌后,曹磊红着眼眶哽咽着说。昨天下午,曹磊在女子75公斤级比赛中以总成绩282公斤夺取冠军,这个成绩也刷新了奥运会纪录;这也是中国代表团本次奥运会获得的第23枚金牌,同时填补了中国女举在奥运 会各个级别冠军的最后空白。而此刻,离乡背井十余年的曹磊,只能用奥运金牌告慰去世不久的母亲。为了这枚奥运金牌,母亲的噩耗,曹磊的爸爸整整瞒了两个月。夺冠后曹磊哭了,这是长时间以来压抑的悲痛,也是对不久前去世的母亲的怀念。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她终于站上了世界最高荣誉殿堂,把这一块最宝贵的奥运金牌献给了已逝的母亲。
最动容瞬间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东道国最后一个出场是历届奥运会的惯例,8月8日的中国国家体育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出场使得全场观众欢声雷动,人们惊奇地发现,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进入鸟巢的并不是传说中的姚明一人,汶川映秀小学的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跟随在姚明身边,引领着中国代表团。中国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奥运梦可谓历尽艰辛,年初的雪灾、五月的地震,中国在大自然的磨砺中依然坚守着自己心中的奥运梦。小林浩的出现并不是牵强附会,他在灾难面前勇救两名同龄人,同样彰显着奥运所倡导的与自己竞争、与自然斗争的顽强精神。姚明与林浩,虽然身高相差巨大,但是他们的精神同样伟大,一位是在赛场上永不言弃的运动员楷模、一位是代表着中国人顽强团结、生生不息精神的小英雄,他们正是中国人最好的代表。他们的同时出场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最具风度瞬间
在8月18日进行的男子体操吊环决赛中,倒数第二个出场的中国选手陈一冰,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征服了裁判和现场观众,16600的高分足以让陈一冰提前庆祝胜利。但是他在赛场上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让我们看到了金牌意外的可贵。 就在观众用排山倒海般地喝彩声为“吊环王”祝贺的时候,陈一冰却颇有大将风度的将手指放在嘴前,示意观众安静下来,因为后面还有一位选手即将登场比赛。此时的陈一冰,没有因激动而忘记运动员的职业素养,他的心里想着对手,这也许就是一位冠军的大度与坦然,陈一冰在尊重对手的同时,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荣誉有归属,运动无国界。在奥林匹克旗帜下,只有“我和你”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才能增进友谊、促进和谐,才能展现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因此,陈一冰的“涅氏风度”比金牌更有魅力,更值得每一个人学习。陈一冰好样的,你不仅是我们看到了金牌,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运动员的风度,看到了闪光的奥运精神。
1、男子10米气步枪银牌得主我国的朱启南(04年雅典金牌得主),在登上领奖台的瞬间,泪水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大家给了他许久的掌声,因为,黄金班的年龄是他的最大资本,这次我们不已成败论英雄。
2、中国马术骑手华天,在骑术3项赛中不慎落马。华天5岁上马;14岁成为注册职业骑手(打破16岁才可注册成为职业骑手的惯例); 15岁时成为最年轻的二星级骑手;16岁时两次击败世界冠军英国女王的外孙女 扎拉·菲利普斯。同年5月,夺得温莎皇家马术赛的女王杯;2006年放弃英国国籍,正式成为中国公民;17岁成为国际三星级骑手(最年轻的);准备40岁退役,争取为祖国拿到奥运奖牌。
3、男子69公斤级别举重韩国选手李培永2004年雅典奥运会惜败中国选手张国政。08年奥运会抓举取得好成绩,挺举第一次试举,小腿肌肉拉伤。带伤坚持2、3次试举,最后痛苦的趴在比赛台上,这肯能是这位韩国名将的最后一次奥运征程,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2008奥运会激动人心的一幕
在男子举重62公斤级的比赛中,张湘祥微笑着将143公斤的杠铃举起,他用微笑感动了整个世界,最终摘得“金镶玉”,为中国军团夺得第9金。
昨天比赛的抓举第一把,张湘祥像此前所有的中国运动员一样最后出场,这体现着实力,更是一种优势。他第一次登场亮相时一脸的自信,当把139公斤的重量举过头顶尚未站立之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尽管在第二次出场试举143公斤时出现了失误,但张湘祥嘴角的微笑没有消失,信心还在。第三次出场张湘祥没有让全场观众失望,143公斤轻松举过头顶。
挺举的竞争异常激烈,不过这与张湘祥无关,所有对手要竞争的只是一枚银牌。抓举比赛中仅比张湘祥少了1公斤的韩国选手池训民3次挺举161公斤的重量皆失败,已经对张湘祥构不成任何威胁。
在所有对手几乎都倒在168公斤的重量面前时,张湘祥仍是一脸的自信,举起169公斤的杠铃四处张望,微笑,吐了吐自己的舌头,轻松无以言表。冠军没有了悬念,举重台成为张湘祥表演的舞台,第二次试举,他将重量整整提高了7公斤。第三次试举,184公斤,张湘祥要向世界纪录发起冲击。冲击未果,但张湘祥仍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冠军到手,张湘祥长跪在举重台上,然后拥抱和亲吻那个曾经带给他磨难,同时自己为之付出辛勤汗水的杠铃。深情一吻,一切尽在不言中。“为了这一刻我整整奋斗了8年,这一吻就是真情的流露。”张湘祥说。
而领奖时,张湘祥又再次让人感动。只见他双膝跪地,深深地向观众拜了三拜,表达着自己的谢意。现场观众的激情又一次被点燃,呐喊声如雷,张湘祥微笑着走向新的人生。
“夺得金牌的意义很深刻,也许我以后再也不能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了,我为了今天努力了八年。”张湘祥说,“无论是失而复得,还是重获新生,这个意义对我一生来讲是不可磨灭的,也是在我重获新生以后辉煌的一笔,我希望让世人记住这一刻。我没有辜负这么多帮助我的人,在我最困难的时刻,一直支持我走到今天,我谢谢他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