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是谁?最好告诉我他的简介

顾城是谁?最好告诉我他的简介,第1张

顾城(1956年9月24日-1993年10月8日),中国当代诗人,作家顾工之子,出生于北京。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文革前即开始诗歌创作。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重访欧美并创作。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1993年杀妻后自杀身亡。作品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种文字。被称为当代仅有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他,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他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他的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主要著作

《黑眼睛》

《城》

《水银》

《顾城舒婷抒情诗选

《五人诗选》

《顾城童话寓言诗选》

《顾城诗选》

《顾城的诗》

《顾城新诗自选集》

《顾城散文选集》

《英儿》

《顾城诗全编》

《走了一万一千里路》

《顾城文选·别有天地》

《无名小花》

《北岛顾城诗选》

  顾城的诗大都比较经典,他无论是新诗体还是旧诗体又或者是寓言 故事 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那顾城诗歌特点是什么下面是我为你搜集顾城的诗歌特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顾城的诗歌特点

 顾城诗歌特点很容易总结。顾城诗歌的特点有以下几个:读起来很简短,文字其实也很简单,并不像一般的诗歌一样有着咬文嚼字的意义。顾城的诗歌充满着像童年时代的幻想,干净无瑕,充满浪漫纯真的色彩。顾城喜欢用朦胧的手法来写诗,中间顺势表露自己的情绪和思想。顾城的诗歌最重要一点的是没有传统诗歌的用词深意来提升整首诗的文学价值,而是他用的手法是传统大大不同的,简单明了的文字,简短的话语,给读者营造了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和感觉。

 顾城的诗歌很有感染力,那是因为顾城写诗的时候,并没有主要围绕哪个特别的主题来写。看起来是好无厘头的几个文字凑的,但是连着读起来,好像在说每个人,让读者的心有所触动,为诗文营造的环境而动容,这就是顾城的诗歌特有的感染力,让每个读他的人感受好的氛围,然后简短之间有深有寓意,理解之后,韵味在心头挥之不去,赞叹好诗。

 顾城的诗歌,偶尔有着丝丝忧愁和哀伤,就像是小孩子对于成年之时的迷茫,也不是很重,也不是很轻,但是那个度会让人觉得而很舒服,不如其他诗歌那种一悲到底,没有迂回之地。好似了现在的一句话,“给你一个眼神,自己琢磨去”。在有些诗歌略带哀伤的时候,顾城习惯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去暗示,而且暗示的东西都是很简单明了。所以根本就没有猜想,淡淡的哀伤就直面扑来了。

顾城的诗

 顾城(1956-1993),中国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顾城是当代唯灵浪漫主义的诗人。顾城的诗大都比较经典,他无论是新诗体还是旧诗体又或者是 寓言故事 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

 顾城的诗后被人民文学出版社收录,出版《顾城的诗》,上市之后于一九八六年其中的黑眼睛再版,不过在原来的基础上又作了修改。顾城的诗是他在文革时期开始创作的,他后来学过画,还在北京做过 木工 。一九八五年的时候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从此开始了他真正意义上的创造生涯。顾城还被应邀 出国 进行 文化 交谈,讲述和传递中国古典文化。

 顾城在一九九三年的时候去世了,顾城的诗大多都被人留下来,必将经典有《黑眼睛》、《铁铃》、《北方的孤独者之歌》等。现大多都被收录在《顾城的诗》一书中。顾城除了写诗还有 书法 、散文、 绘画 ,顾城在去世之后他的父亲将他的所有诗词编辑之后出版为《顾城诗全编》。顾城的诗大都比较梦幻。他的作品让他一度被人认为是有一颗童心来对待这个世界的诗人。顾城的诗的特点显得很纯真,大多都很童话。顾城的诗虽然梦幻,但总弥漫着一股忧伤,这也跟他的心情生活经历有关。

 虽然是描写童话般小孩子心境的诗,但顾城的诗也写出了一代人的心,梦幻的另一面就是现实,这是顾城的诗给人们呈现出来的。

顾城简介

 顾城是朦胧派系中的代表者,是一个著名的文学作者。崇尚“唯美、浪漫”。出生在1956年的北京,后来迁址至美丽的东方之珠-上海。早在文革的时候,作为一名菁菁学子顾城也下过下,跟着父亲一起在田间劳作,但喜爱文学的顾城,从没有停止过称作,在知识分子下乡期间,就出了《无名的小花》的作品集。这也是他的启蒙创作,自此,顾城,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

 受文学父亲的影响,1973年,顾城在还是在画的海洋里驰骋,并有很多名画作品。1974年,在做搬运工的时候,顾城又创作了一批文艺范像《北京文艺》系列的作品。随着《蒲公英》的问世,让顾城在诗歌领域小有名气,也就在那个时候,大家纷纷称颂他为朦胧系,要说起顾城的成名之作,那就是1977年的《今天》,这首诗让顾城在朦胧派正式登榜,成为了代表性诗人。

 其实出生于文学世家的顾城也过过一段漂流生活,那是在1980年,他没有工作之后,浪荡不羁的漂流生活让顾城的文学色彩又添上了鲜亮的一笔。最终他在1985年正式进入到中国作家协会工作,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跃进。后来在1987-1993年期间,他在国外四处写作,在国外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名画等。与1993年回国发展。他一生广为认知的作品有《黑眼睛》和《北方的孤独》、《英儿》等,当然也少不了他个人的诗集和故事等作品。顾城的诗干净,清脆,朦胧,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他于1993年的10月8号离世,就此也结束了他一生的写作生涯。

1 顾城描写弧线的诗

2 初中生如何写诗歌

3 顾城简介

顾城简介  顾城,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12岁时辍学放猪。

顾城的照片(7张)

“文革”中开始写诗。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木工。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并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 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 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的诗》《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另与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顾城的诗》。诗集《白昼的月亮》。

  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顾城的作品集(4张)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经历过“文革”的一代青年,对著名朦胧诗人顾城(1956年9月~1993年10月)的这两句诗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是当时激动人心的思想、文学“解放”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代新诗革新的起点。在顾城冥寿50周岁的前一年,四卷本的“顾城文学系列”首卷――《顾城文选·别有天地》近日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顾城1962年开始写诗,1987年5月应邀赴德国参加明斯特“国际诗歌节”,随后开始周游西欧和北欧诸国,后定居新西兰,1993年10月8日,他与妻子谢烨双双死在新西兰激流岛上。

  据此次“顾城文学系列”策划人刘曦强介绍,此套四卷本将延续至明年9月出完,整套文选由“顾城之城”网站站主江晓敏和顾城胞姐顾乡联合编选并注释。总计 150多万字的散文体作品,囊括了顾城旅居海外的1992年至1993年这一创作高峰期的作品,有望展示一个全面而立体的顾城。

  “顾城之城”站主江晓敏是浙江温岭一所中学的高三语文老师,她于1993年阅读了诗集《海篮》开始接触顾城的诗,“1994年读《诗探索》上面顾城的朋友文昕写的《最后的顾城》,读到顾城铸脚印那个段落的那一刻,我就深深地喜欢上顾城了。后来读了几乎能搜集到的顾城的所有资料。”

  顾城早期的《生命幻想曲》《分别的海》和后期的《颂歌世界?是树木游泳的力量》都让江晓敏特别喜欢。她用“真”概括了顾城为人的最大特点,“自然纯净”则是她心目中顾城诗歌的最大特点,“他的诗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从心间流出来的。读他的诗时,你忘掉了自己是人,你一会儿是瓢虫,一会儿是河流,一会儿又是石头,这是另一层面上的‘自然’”。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顾城,分享顾城优美的诗句”,江晓敏于1999年创办了“顾城之城”网站。

  然而,也有不少当年的诗友,如今却不愿再重新“面对顾城”。

  “关于他的事儿,我不想发表任何意见”,一位当年颇有影响力的朦胧派诗人以此拒绝受访。另一位当年和未出国前的顾城“有过比较多的交往”的诗人,则宣称正忙着写一部文化散文书稿而无暇评说旧友。

  “朦胧诗”阵地《今天》的编辑徐晓在今年年初出版的著作《半生为人》中,对北岛、芒克等诗人有浓墨重彩的回忆,但谈起顾城却没有太多的印象,“当时编他的诗主要是北岛,我也只是在公开场合见过他几次而已。”

  多数诗友的不愿置评,或许有众多不同的复杂原因。但顾城真的就是这样给人一种“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的感觉。

  姐姐顾乡比顾城大两岁两个月零三天,顾城在她印象中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爱凑热闹”。顾城不到一岁时就会走路,“他那时干得最多的事,是走到离地不高的大穿衣镜前,对着镜子看自己”。上了幼儿园的顾城还是“不爱凑热闹”,每次顾乡去接他时,“也就不在玩闹一起的孩子群中找他,他热衷躲在一边看树或者看蚂蚁。”

  顾乡回忆,从小博览群书的顾城,一次为了安慰受欺负的同学居然给人家讲起了《三国演义》的故事,并得到了“故事”的雅号。但同学们围拢着想听他讲时,“还是不容易听到他讲故事,因为他不习惯被围在中间”。“但是他又是想讲的,也很想有人听。”

  在渴望与外界交流和退回内心的“心理拉锯”中,顾城只好寻求姐姐当他“一个人的听众”,姐姐没空听时,“无奈之下他就进了别的屋子,隔着床一个人对着墙讲起来”。

  及至“文革”的风浪裹挟一切,顾城还是“独自在烈日下、在落叶中、在寒风里走,在古城墙上拾一枚旧币,在荒草中间找蚂蚱、蜣螂”,“高音喇叭、滚滚人流、漫天传单,对他如无一般。他嘲笑我(顾乡),痛恨我,不许我去参加集体、社会活动,认定那些事情都很无聊,而我的同学都很庸俗。”

  这个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的顾城,给人印象最深的、最常见的装束,是戴一顶高高的帽子。1992年6月在荷兰演讲时是这样,1992年12月在德国演讲时也是这样。一顶高高的帽子,在诗人的国度里,又何尝不是一顶想像中的王冠呢?他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王”呢?顾城后来和妻子谢烨在新西兰激流岛上养鸡种菜的生活也颇有独立王国、自给自足的意味。

  在北京**学院教授崔卫平眼里,“顾城是个比较胆小的人,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人,是一个比较退却、喜欢‘坐在后面’的人。”崔卫平教授肯定顾城在朦胧诗派中“贡献是相当大的”,但对“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进行了质疑―――“声称环境黑暗而自己光明这种表述是一个任性的表达。一个人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上阴影的存在、不自警是可怕的”,“在观照社会时,也要反思自己”。

  《今天》杂志的重要成员刘自立,对“白话是否能写诗”表示了根本性的质疑,因此对“朦胧诗”的整体评价都不太高,他觉得,顾城“只是其中一员,也不比别人高明。”

  刘自立是在不认识顾城的时候看过顾城的诗,“觉得他像个小孩儿在写诗,又有老小孩儿的成熟,但不是大人写诗。”刘自立认为,顾城的创作,一是比较注重寓意和象征,较少考虑诗歌的音乐性;二是带有某种童话色彩,有所谓“顽童”性格―――是对“文革”僵硬的思维模式的反拨,但这种“反抗”方式,是以一种孩子的方式完成的。因此,“顽童”到最后也容易失控,这和他的诗歌的不足、人格缺陷以及与社会沟通的中断,都有联系。刘自立认为,顾城试图用散文体语言赋予他的诗歌以神秘感和宗教主义,但事实上,“寻找光明”和“相信未来”,并不新鲜。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顾城,男,北京市人,原籍上海,1956年九月生于北京,1969年随父顾工下放山东广北一部队农场,1974年回北京。做过搬运工、 锯木工、借调编辑等。“文革”期间开始诗歌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并进入社会性作品写作阶段,1974年起于《北京文艺》、《山东文艺》、《少年文艺》等报刊零星发表作品。1977年起重新进入纯净写作,在《蒲公英》小报发表诗作后在诗歌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并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2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协会,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加入新西兰国籍并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创作年金,1993年,又获德国伯尔创作基金,在德国写作。1993年10月8日于新西兰所居岛因为离婚与其妻谢烨发生冲突,谢烨受伤倒地,过程成谜,顾城随即自杀,谢烨于其死后数小时不治。媒体捕风捉影称“顾城用斧头杀妻”,令诗人在死后从童话诗人被妖魔化成精神异常的杀人恶魔,死后蒙冤。(从顾城姐姐顾乡所做“顾城最后

顾城

  的十四天”中看,斧头只是偶然在场物件,跟案件根本无关。)1993年3月曾回国探亲,惨案发生时,值其夫妇从德返新西兰不久。顾城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著作主要有《黑眼睛》(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英子》(1994年元月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与谢烨合著)、《灵台独语》(1994年3月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老木、阿杨编)、《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城》、《走了一万一千里路——顾城旧体诗、寓言诗手稿集》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德、法等多国文字。另有文集《生命停止的地方,灵魂在前进》,组诗《城》、《鬼进城》、《从自我到自然》、《没有目的的我》。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

编辑本段主要著作

  《黑眼睛》(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顾城旧居墙上的画作

  《英儿》(1994年元月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与谢烨合著)

  《灵台独语》(1994年3月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老木、阿杨编)

  《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

  《城》

  诗集

  《白昼的月亮》

  《舒婷、顾城抒情诗选》

  《北方的孤独者之歌》

  《铁铃》

  《黑眼睛》

  《北岛、顾城诗选》

  《顾城诗集》

  《顾城童话寓言诗选》

  《顾城新诗自选集》

  《顾城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2010年11月第2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863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