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活动方案

大课间活动方案,第1张

 为了确保活动能无误进行,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活动方案是从活动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活动方案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大课间活动方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课间活动方案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4.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活动地点

 学校田径场、篮球场、及校道。

 三、活动结构 (整个活动过程都在音乐的旋律下进行,历时30分钟)

 1、出队

 2、准备部分:广播体操

 3、基本部分: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

 4、结束部分:放松与归队

 四、活动进程。

 1、出队(按照行政班集合,在动感音乐下跑步进入操场)

 要求:各班体育委员组织本班同学集队,队伍整齐有序,听指挥跑步进场。

 2、广播体操要求:播放广播操音乐,做操节奏感强、整齐、有力,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

 3、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

 活动内容:篮球、排球、游戏、毽子、羽毛球、跳绳等。

 五、朱庄中学大课间活动安排表

 1、活动时间

 9:20——9:50(9:20—9:27广播操)

 2、活动项目、场地安排

 羽毛球:北楼西路道

 乒乓球:乒乓台区

 绳、毽:南楼小操场

 橡皮筋、呼啦圈:田径场

 排球:排球场

 篮球:篮球场

 3、人员安排

 1、体育教师负责活动的组织、指导。

 2、班主任或留班教师负责本班的活动管理,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3、各班体育委员负责器材的借还。

大课间活动方案2

 一、指导思想: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意见)精神,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决定开展大课间活动,以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时间,增强学生体质,,促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实施措施

 (一)建立保障体系统,确保大间活动有序开展

 1、时间保障。学校作息时间相应调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每天上午9:20---10:00这段时间,早操包含在大课间活动里,早操结束后进行分班、分年级活动。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遇阴雨天改在室内进行,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

 2、制度保障

 为使大课间活动有章有序,杜决活动开展随意性,要求各年部班级班主任课教师、任课体育教师组织负责,学校建立督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艺体教师指导制、大课间评比等制度,保证大课间健康进行。

 3、人力、物力保障

 要求教师全体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指导者和学生的保护者,师生共活动,这既体现了国家所提倡的身心全面健康目的,双能体了师生融洽关系,有利于构建绿色校园、和诣平等的师生关系。大课间活动器材由学校提供大部分,另一部由学生自已提供一部分来充实大课间活动。

 4、安全保障

 每次活动前班主任向学生进行简短的思想工作,并要求学生穿运动服装,活动要分年级分班划定活动区域,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区域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确而乱现向,要求班主任体育教师现场参与活动指导。保障活动安全。

 5、组织保障

 动真正落实到实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

 (二)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

 1、实考核激励

 大课间活动情况和效果纳入三项红旗竞赛和班主任、教师岗位考核,同时学校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定期平比,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文明班级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

 2、鼓励活动创新

 大课间活动除时间有具体规定、保证外,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学校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学校可发挥现有资源优势,打造学校特色,学校鼓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班主任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球类游戏等多种项目。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

 1、队形队列

 2、两操和体育趣味活动

 3、长跑活动

 4、放松活动

 四、注意事顶

 1、大课间开始一段时间必须由体育教师班主任同时到场负责管理,做到必须的技术指导,等活动进行正常时副班主任指导教师可轮换管理。

 2、加强安全防范管理,各班主任可多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各项活动。使大课间健康的进行,绿色校园,运动课间,让校园运动长久、让生命更加丰采。

大课间活动方案3

 一、指导 思想

 为认真贯彻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精神,提高体育活动质量,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让学生有选择的参与体育、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励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进行锻炼。

 3、提高学生的同伴交际、竞争意识和协作能力。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4、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校传统项目跳绳和踢毽运动的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5、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组织学生练习体质健康测试内容,为检查做好准备,争取优异成绩。

 (二)原则

 1、改进学校大课间活动,优化大课间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能自觉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3、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条件,尽力提高活动有效性,发挥其育人效益。

 三、实施措施

 1、校长室统筹管理,大队部具体组织实施,体育组、各班主任及配班教师作好相关安全工作,确保活动有效有序开展。

 2、体育教师负责师生体育项目培训和开发,体育组做好大课间场地指挥。

 四、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活动协调组:

 组长:

 成员:

 五、活动形式

 (一)时间: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后(8:40—9:10)下午第一节课后(2:00---2:15)

 (二)活动形式:

 1、活动以增强学生体质,体现学生特长为根本,活动内容要体现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锻炼。

 2、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年段为组织,体现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力求各种活动在合作与竞争的氛围中完成。

 3、安排活泼多样的武术、游戏、身体素质练习、器械练习、舞蹈练习等内容。体现快乐校园,快乐体育,快乐成长的新理念。

 (三)活动项目:

 分常规项目和自选项目两类。常规项目必须人人学会。

 规项目:跳长绳、短绳、踢毽子

 1自选项目:

 1~3年级室内活动(雨天):扳手腕、击鼓传花、抢座位、纸球入篓、

 4~6年级室内活动(雨天):拾子、棋类游戏、游戏棒、叫号起立。

 1~3年级室外活动:跳皮筋、接力赛、丢手绢、拍手游戏、、角力游戏、老鹰抓小鸡。体质测试项目: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米。

 4~6年级室外活动:羽毛球、板羽球、小篮球、乒乓球、小排球

 体质测试项目:立定跳远、50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和跳绳。

 以上这些活动项目供各班参考和选用,全体教师可以集思广益,挖掘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所需活动器材请正、副班主任及早安排。

 六、分散活动场地安排

 一年级:1、2号楼间东面天井;

 二年级:1、2号楼间西面天井(包含小篮球场)

 三年级:2、3号楼间天井;

 四年级:(1)班和(2)班校门大通道,(3)(4)班在操场活动

 五、六年级:操场。

 七、管理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采用教师集中学习、黑板报、校园广播和红小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大课间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和增强体质,开阔心胸的作用,使师生达到共识:大课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带动学校的其他工作健康和谐的向前发展。

 (二)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高质量的进行,我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要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领导督导制、体育组负责制、教师量化管理制、课间操评比制)。

 (三)重视全面,安全监督

 为了使大课间活动顺利的进行,我校切实加强集体活动的安全管理。即要求全校师生在活动中要做到“三个必须”:活动前必须对学生集中进行安全教育;必须制定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必须有完善的教师安全监督制度。在活动中学生如果有特殊要求的必须及时与值日教师交流,并征求值日教师的同意。通过全面的安全管理使学生能开心的活动,放心的游戏,真正体验大课间活动给学生带来乐趣。

大课间活动方案4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广泛开展师生阳光体育运动,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通过开展冬季长跑活动,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增强体魄。

 二、参加人员

 全校师生

 三、活动项目

 1.基本项目:长跑+体育活动

 初三年级每周一、三、五进行冬季长跑活动,二、四体育活动。

 初一、初二年级每周一、三、五体育活动,二、四进行冬季长跑。

 2.体育活动项目:广播体操、跳长绳、跳短绳、跳皮筋、踢毽子、呼啦圈、轮滑、羽毛球、排球、拔河等。

 四、长跑的路线:

 1.初一年级跑步地点:大操场塑胶跑道1~4道内。

 2.初二年级跑步地点:大操场塑胶跑道5~8道内。

 3.初三年级跑步地点:大操场塑胶跑道

 各班站成广播操的队形,三条纵队集体慢跑三圈。

 五、实施措施

 1、每天上午两节课后各任课教师不得拖堂,全体同学迅速到指定场地集合,由班主任协助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参加长跑。

 2.三个年级在长跑时必须在指定的跑道内进行长跑,不得跑到其他年级的场地,特别是初一、初二年级。我们将在第四道跑道上画出一条白色的线以示区别。

 3、各班要保证学生全员参与,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可以灵活安排,如,体质较弱的学生可进行跑走结合的活动。有病有事不能参加长跑的,提前得到班主任核实批准,方可不参加。其他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班主任老师要清点人数,对学生参与情况的检查纳入班级量化。

 4、活动结束后有相关老师组织学生迅速回到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5、提倡教师领跑,锻炼身体,追求“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六、评选与表彰

 学校将对学生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分别评选出最佳运动班级和最佳运动学生。

 以上是我们这次活动的方案,希望全体师生踊跃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全身心地投入到阳光体育活动中去,强健我们的体魄,展示我们的活力,让运动成为我们终身的兴趣爱好,让健康成为我们全面发展的不懈追求。

大课间活动方案5

 一、目的和意义: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全面负责的精神,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能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条件,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理念,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实现每个师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二、活动主题: 强身健体运动快乐

 三、活动时间: 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时间为25分钟(9:20~9:45)。

 四、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分组活动,采用分组活动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结合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安排进行活泼多样的游戏、身体素质、舞蹈练习等内容。各班主任和相关责任教师组织并与学生共同参与。初三是一半班级组织跳绳,一半班级组织长跑。

 五、活动内容及过程:

 (一)大课间活动过程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5分钟)感受户外清心。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学生在教室前集合后迅速到活动区域作好活动准备,享受户外清新空气。

 第二部分:(15分钟)青春活力飞扬。播放歌曲:《兔子舞》、《日不落》,《一二三四跑跑跑》《校园秧歌》学生开始快乐阳光活动。

 附活动项目:橡皮筋、沙包、街舞、器械(哑铃等)、踢毽、羽毛球、跳绳、绑腿协作跑、篮球(运传球)、兔子舞、呼啦圈、排球、足球、三毛球、武术、跑步等各种相应的游戏。(各班根据班级情况可以选择上面的一项活动,也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活动项目)

 第三部分:(5分钟)。整队号,播放音乐:《啤酒桶波尔卡》,《浪漫樱花》,学生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步伐有序地走回教室。

 活动地点:分班活动:详见《安排表》

 (二)雨天:大课间活动一律为分班活动。

 六、组织管理:

 1、成立学校“阳光文体活动”组委会

 主任:

 副主任:

 项目指导组:全体体育老师

 配乐合成组:艺术组老师

 2、指定各活动小组指导老师

 由各班主任组织班级活动正常开展,各体育老师和指导老师巡回指导。

 3、具体要求:

 项目指导组:主要负责项目的开发、创新、拓展、提高,学生的辅导培训,文体骨干的培养,特色项目的提练,活动的整合等工作。

 配乐合成组:主要进行音乐整体构思合成,要定期更换,增强音乐对学生活动开展的感召力,促使学生快乐奔放地投入活动,让音乐艺术的魅力尽显于体育活动之中。

 另外,分管各年级的行政人员,要坚守各自区域活动,并及时处理偶发事件,保证活动的正常秩序和安全。各班由班主任负责集队、组织活动及活动器材的收发工作等。所有任课教师均按学校安排参加各班活动,并参与组织管理,做好安全工作。体育老师要在场巡回指导,并经常性地提示活动的安全要求。

 为了确保活动能成功举办,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综合考量活动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整理的2021阳光大课间活动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阳光大课间活动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本着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的原则、以及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要求,以“打造亲情管理、快乐师生、和谐校园文化”为指导思想,大力推进学校大课间活动的蓬勃开展。从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进一步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努力打造长兴岛高中具有本校特色大课间操。

 二、活动的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提高大课间的锻炼实效,优化大课间的时间、形式、内容和结构。

 2、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强身健体的同时,达到健心育智、全面发展。

 3、发挥其他教师的体育特长,充分利用学校运动场地设备,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

 4、全面提升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管理。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规律。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4、创新性原则:根据现有条件,创造性地组织活动开展。

 三、组织机构:

 1、活动指导:体育组。

 体育教师要负责任课班级技术指导、安全指导等相关事宜。

 2、活动指导:班主任教师和各年级组教师。

 四、活动安排:

 上午:

 1、时间:第二节课后大课间(周二至周五)。

 2、内容:眼保操(5分钟)韵律操、广播体操操、列队退场(时间约25分钟)。

 3、要求:全程音乐指挥。

 下午:

 1、时间:第二节课后大课间(周一至周五)。

 2、内容:眼保操(5分钟)眼保操(5分钟)韵律操、广播体操操、列队退场(时间约25分钟)

 3、全程音乐指挥。

 五、活动要求:

 1、全校师生应高度重视、共同参与,各班级必须严格执行大课间活动项目实施方案,确保活动时间与活动质量。

 2、各班应仔细阅读(场地划分示意图),明确每天各班活动内容所指定的活动区域,到指定的活动场地进行活动。

 3、活动中需要在活动方法、运动技术上给予指导时,班主任可以要求负责本场地的体育教师给予指导。

 4、各班在活动中应加强安全教育。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停止活动并汇报当天值日***员。在排除安全隐患后才能进行活动。

阳光大课间活动方案2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全面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都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发利用我校现有的体育资源,变原有单一的集体活动形式为分年级分班级、多项目多场地等多种形式并举,进一步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在大课间中体现民主、合作、创新的意识。并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4、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5、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三、实施措施

 (一)建立“五个”保障体系,确保大课间活动有序开展

 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促使大课间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

 (1)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体艺综合指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制度保障。为使大课间活动有章可循,杜绝活动开展随意性,学校规定大课间活动班主任与副班主任老师协助辅导老师共同指导和参与学生的活动,建立领导督查、艺体教师指导的制度。

 3、时间保障。根据上级安排和我校的实际,学校作息时间作相应调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分为上午和下午两段时间进行,上午为每天上午9:10——9:35(星期一升旗)这段时间,早操包含在大课间活动里,早操结束后进行分年级分班活动。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下午为3:35——3:55。若遇阴雨天改在室内进行,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

 4、人力、物力保障。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自己也是活动者,这既体现国家所提倡的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大课间活动器材由学校体育室提供。另外提倡每位学生自备跳绳、毽子、棋类器材中的其中一样。

 5、安全保障。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正副班主任和协助辅导老师跟班进行现场活动指导。

 (二)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

 上午的大课间活动按规定进行,下午的活动除时间、场地及活动内容有具体规定、保证外,在活动形式、空间上各班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各正副班主任和协助辅导老师可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球类游戏等项目。

 四 、大课间活动各班指导老师和活动内容安排:(见附表1)

 各年级活动内容循环进行

阳光大课间活动方案3

 一、目的和意义: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全面负责的精神,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能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条件,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理念,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实现每个师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二、活动主题: 强身健体运动快乐

 三、活动时间: 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时间为25分钟(9:20~9:45)。

 四、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分组活动,采用分组活动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结合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安排进行活泼多样的游戏、身体素质、舞蹈练习等内容。各班主任和相关责任教师组织并与学生共同参与。初三是一半班级组织跳绳,一半班级组织长跑。

 五、活动内容及过程:

 (一)大课间活动过程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5分钟)感受户外清心。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学生在教室前集合后迅速到活动区域作好活动准备,享受户外清新空气。

 第二部分:(15分钟)青春活力飞扬。播放歌曲:《兔子舞》、《日不落》,《一二三四跑跑跑》《校园秧歌》学生开始快乐阳光活动。

 附活动项目:橡皮筋、沙包、街舞、器械(哑铃等)、踢毽、羽毛球、跳绳、绑腿协作跑、篮球(运传球)、兔子舞、呼啦圈、排球、足球、三毛球、武术、跑步等各种相应的游戏。(各班根据班级情况可以选择上面的一项活动,也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活动项目)

 第三部分:(5分钟)。整队号,播放音乐:《啤酒桶波尔卡》,《浪漫樱花》,学生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步伐有序地走回教室。

 活动地点:分班活动:详见《安排表》

 (二)雨天:大课间活动一律为分班活动。

 六、组织管理:

 1、成立学校“阳光文体活动”组委会

 主任:

 副主任:

 项目指导组:

 配乐合成组:

 2、指定各活动小组指导老师

 由各班主任组织班级活动正常开展,各体育老师和指导老师巡回指导。

 3、具体要求:

 项目指导组:主要负责项目的开发、创新、拓展、提高,学生的辅导培训,文体骨干的培养,特色项目的提练,活动的整合等工作。

 配乐合成组:主要进行音乐整体构思合成,要定期更换,增强音乐对学生活动开展的感召力,促使学生快乐奔放地投入活动,让音乐艺术的魅力尽显于体育活动之中。

 另外,分管各年级的行政人员,要坚守各自区域活动,并及时处理偶发事件,保证活动的正常秩序和安全。各班由班主任负责集队、组织活动及活动器材的收发工作等。所有任课教师均按学校安排参加各班活动,并参与组织管理,做好安全工作。体育老师要在场巡回指导,并经常性地提示活动的安全要求。

2021年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精选5篇)

 为了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活动的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活动方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2021年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变单一的课间操活动模式,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为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体育资源。积极创新大课间活动的形成和方法,与学校艺术活动相结合,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素养,体现合作、自主、探究的教育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展示学生的精神面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二、活动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第二节课后

  三、活动内容:

 1、晴天室外项目:

 上午课间活动项目为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和自编操活动项目以及各班自创自编的项目。体育活动课除了上述活动形式外,还可以开展两人三足跑、摸石子过河、袋鼠跳、迎面接力、传球接力、木板鞋等项目及自创自编的项目。

 2、雨天室内项目:

 棋类活动、室内游戏、观看电视节目等。

  四、活动程序:

 上午课间25分钟活动:

 程序一:入场(5分钟)——各班集合整队(1分钟)——自编操(4分钟)——广播操(七彩阳光)(5分钟)——乒乓球特色操(4分钟)——各班集合整队(1分钟)——退场(5分钟)

 程序二:入场(5分钟)——各班集合整队(1分钟)——指定活动(13分钟)——各班集合整队(1分钟)——退场(5分钟)

  五、活动组织

 1、组织分工:

 政教处:负责统筹安排,组织评价。

 教科室:负责对大课间活动项目的开发。

 体育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协调与指导各班级开展活动。

 科任教师:协调各班的场地划分,配合政教处对各班级进行监督检查。

 班主任:班级活动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好本班的活动,监督本班学生在活动中的纪律及安全。

 副班主任:分配到班,协助组织,参与活动。

 2、组织形式:

 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班主任、副班主任和班干部组织,科任教师协助,在一块场地内开展广播体操、指定项目或者自选项目的活动。

 3、组织要求:

 (1)各班级必须严格按照事先安排的场地进行活动,不得擅自改变地点。

 (2)各班同学都应积极参加活动,学校将在每年两次的体育节中组织比赛,对好的创新活动项目进行奖励和推广。

 (3)自选项目由项目开发组提供,各班级选择,或者班级师生自创。各班级可定期更改活动内容,但必须报体育组备案后方可开展。

 (4)各班级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和音乐开展活动,不得延迟或拖延各活动时间。

  六、活动管理

 1、下课后班主任、班干部应及时将班集体带到指定地点,体育委员做好集合整队。

 2、活动结束后由体育委员整好队,点清人数做好记录后带回教室。点名记录一周后上交到政教处。

 3、活动中政教处、学生会对各班级进行抽查点名。

 4、无故缺席三次以上的同学不能获得体育与健康课学分,经教育不改者报政教处,酌情给予一定处分。

 5、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讨论大课间活动出现的问题。

  七、评价

 评价内容:出勤、组织开展情况、比赛等,纳入文明班级评比范围。

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2

  一、目的和意义: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全面负责的精神,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能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条件,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理念,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实现每个师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二、活动主题: 强身健体运动快乐

  三、活动时间: 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时间为25分钟(9:20~9:45)。

  四、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分组活动,采用分组活动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结合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安排进行活泼多样的游戏、身体素质、舞蹈练习等内容。各班主任和相关责任教师组织并与学生共同参与。初三是一半班级组织跳绳,一半班级组织长跑。

  五、活动内容及过程:

 (一)大课间活动过程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5分钟)感受户外清心。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学生在教室前集合后迅速到活动区域作好活动准备,享受户外清新空气。

 第二部分:(15分钟)青春活力飞扬。播放歌曲:《兔子舞》、《日不落》,《一二三四跑跑跑》《校园秧歌》学生开始快乐阳光活动。

 附活动项目:橡皮筋、沙包、街舞、器械(哑铃等)、踢毽、羽毛球、跳绳、绑腿协作跑、篮球(运传球)、兔子舞、呼啦圈、排球、足球、三毛球、武术、跑步等各种相应的游戏。(各班根据班级情况可以选择上面的一项活动,也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活动项目)

 第三部分:(5分钟)。整队号,播放音乐:《啤酒桶波尔卡》,《浪漫樱花》,学生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步伐有序地走回教室。

 活动地点:分班活动:详见《安排表》

 (二)雨天:大课间活动一律为分班活动。

  六、组织管理:

 1、成立学校“阳光文体活动”组委会

 主任:

 副主任:

 项目指导组:全体体育老师

 配乐合成组:艺术组老师

 2、指定各活动小组指导老师

 由各班主任组织班级活动正常开展,各体育老师和指导老师巡回指导。

 3、具体要求:

 项目指导组:主要负责项目的开发、创新、拓展、提高,学生的辅导培训,文体骨干的培养,特色项目的提练,活动的整合等工作。

 配乐合成组:主要进行音乐整体构思合成,要定期更换,增强音乐对学生活动开展的感召力,促使学生快乐奔放地投入活动,让音乐艺术的魅力尽显于体育活动之中。

 另外,分管各年级的行政人员,要坚守各自区域活动,并及时处理偶发事件,保证活动的正常秩序和安全。各班由班主任负责集队、组织活动及活动器材的收发工作等。所有任课教师均按学校安排参加各班活动,并参与组织管理,做好安全工作。体育老师要在场巡回指导,并经常性地提示活动的安全要求。

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广泛开展师生阳光体育运动,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通过开展冬季长跑活动,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增强体魄。

  二、参加人员

 全校师生

  三、活动项目

 1.基本项目:长跑+体育活动

 初三年级每周一、三、五进行冬季长跑活动,二、四体育活动。

 初一、初二年级每周一、三、五体育活动,二、四进行冬季长跑。

 2.体育活动项目:广播体操、跳长绳、跳短绳、跳皮筋、踢毽子、呼啦圈、轮滑、羽毛球、排球、拔河等。

  四、长跑的路线:

 1.初一年级跑步地点:大操场塑胶跑道1~4道内。

 2.初二年级跑步地点:大操场塑胶跑道5~8道内。

 3.初三年级跑步地点:大操场塑胶跑道

 各班站成广播操的队形,三条纵队集体慢跑三圈。

  五、实施措施

 1、每天上午两节课后各任课教师不得拖堂,全体同学迅速到指定场地集合,由班主任协助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参加长跑。

 2.三个年级在长跑时必须在指定的跑道内进行长跑,不得跑到其他年级的场地,特别是初一、初二年级。我们将在第四道跑道上画出一条白色的线以示区别。

 3、各班要保证学生全员参与,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可以灵活安排,如,体质较弱的学生可进行跑走结合的活动。有病有事不能参加长跑的,提前得到班主任核实批准,方可不参加。其他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班主任老师要清点人数,对学生参与情况的检查纳入班级量化。

 4、活动结束后有相关老师组织学生迅速回到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5、提倡教师领跑,锻炼身体,追求“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4

  一、指导 思想

 为认真贯彻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精神,提高体育活动质量,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让学生有选择的参与体育、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励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进行锻炼。

 3、提高学生的同伴交际、竞争意识和协作能力。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4、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校传统项目跳绳和踢毽运动的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5、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组织学生练习体质健康测试内容,为检查做好准备,争取优异成绩。

 (二)原则

 1、改进学校大课间活动,优化大课间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能自觉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3、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条件,尽力提高活动有效性,发挥其育人效益。

  三、实施措施

 1、校长室统筹管理,大队部具体组织实施,体育组、各班主任及配班教师作好相关安全工作,确保活动有效有序开展。

 2、体育教师负责师生体育项目培训和开发,体育组做好大课间场地指挥。

  四、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活动协调组:

 组长:

 成员:

  五、活动形式

 (一)时间: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后(8:40—9:10)下午第一节课后(2:00---2:15)

 (二)活动形式:

 1、活动以增强学生体质,体现学生特长为根本,活动内容要体现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锻炼。

 2、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年段为组织,体现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力求各种活动在合作与竞争的氛围中完成。

 3、安排活泼多样的武术、游戏、身体素质练习、器械练习、舞蹈练习等内容。体现快乐校园,快乐体育,快乐成长的新理念。

 (三)活动项目:

 分常规项目和自选项目两类。常规项目必须人人学会。

 规项目:跳长绳、短绳、踢毽子

 1自选项目:

 1~3年级室内活动(雨天):扳手腕、击鼓传花、抢座位、纸球入篓、

 4~6年级室内活动(雨天):拾子、棋类游戏、游戏棒、叫号起立。

 1~3年级室外活动:跳皮筋、接力赛、丢手绢、拍手游戏、、角力游戏、老鹰抓小鸡。体质测试项目: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米。

 4~6年级室外活动:羽毛球、板羽球、小篮球、乒乓球、小排球

 体质测试项目:立定跳远、50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和跳绳。

 以上这些活动项目供各班参考和选用,全体教师可以集思广益,挖掘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所需活动器材请正、副班主任及早安排。

  六、分散活动场地安排

 一年级:1、2号楼间东面天井;

 二年级:1、2号楼间西面天井(包含小篮球场)

 三年级:2、3号楼间天井;

 四年级:(1)班和(2)班校门大通道,(3)(4)班在操场活动

 五、六年级:操场。

  七、管理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采用教师集中学习、黑板报、校园广播和红小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大课间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和增强体质,开阔心胸的作用,使师生达到共识:大课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带动学校的其他工作健康和谐的向前发展。

 (二)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高质量的进行,我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要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领导督导制、体育组负责制、教师量化管理制、课间操评比制)。

 (三)重视全面,安全监督

 为了使大课间活动顺利的进行,我校切实加强集体活动的安全管理。即要求全校师生在活动中要做到“三个必须”:活动前必须对学生集中进行安全教育;必须制定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必须有完善的教师安全监督制度。在活动中学生如果有特殊要求的必须及时与值日教师交流,并征求值日教师的同意。通过全面的安全管理使学生能开心的活动,放心的游戏,真正体验大课间活动给学生带来乐趣。

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5

  一、指导思想: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意见)精神,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决定开展大课间活动,以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时间,增强学生体质,,促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实施措施

 (一)建立保障体系统,确保大间活动有序开展

 1、时间保障。学校作息时间相应调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每天上午9:20---10:00这段时间,早操包含在大课间活动里,早操结束后进行分班、分年级活动。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遇阴雨天改在室内进行,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

 2、制度保障

 为使大课间活动有章有序,杜决活动开展随意性,要求各年部班级班主任课教师、任课体育教师组织负责,学校建立督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艺体教师指导制、大课间评比等制度,保证大课间健康进行。

 3、人力、物力保障

 要求教师全体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指导者和学生的保护者,师生共活动,这既体现了国家所提倡的身心全面健康目的,双能体了师生融洽关系,有利于构建绿色校园、和诣平等的师生关系。大课间活动器材由学校提供大部分,另一部由学生自已提供一部分来充实大课间活动。

 4、安全保障

 每次活动前班主任向学生进行简短的思想工作,并要求学生穿运动服装,活动要分年级分班划定活动区域,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区域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确而乱现向,要求班主任体育教师现场参与活动指导。保障活动安全。

 5、组织保障

 动真正落实到实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

 (二)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

 1、实考核激励

 大课间活动情况和效果纳入三项红旗竞赛和班主任、教师岗位考核,同时学校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定期平比,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文明班级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

 2、鼓励活动创新

 大课间活动除时间有具体规定、保证外,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学校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学校可发挥现有资源优势,打造学校特色,学校鼓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班主任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球类游戏等多种项目。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

 1、队形队列

 2、两操和体育趣味活动

 3、长跑活动

 4、放松活动

  四、注意事顶

 1、大课间开始一段时间必须由体育教师班主任同时到场负责管理,做到必须的技术指导,等活动进行正常时副班主任指导教师可轮换管理。

 2、加强安全防范管理,各班主任可多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各项活动。使大课间健康的进行,绿色校园,运动课间,让校园运动长久、让生命更加丰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914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