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是指开始于十八世纪末,到内战爆发为止这一段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时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注重艺术效果。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惠特曼、霍桑、华盛顿·欧文等
浪漫主义时期开始于十八世纪末,到内战爆发为止,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华盛顿·欧文出版的《见闻札记》标志着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惠特曼的《草叶集》是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压卷之作。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是美国文学的繁荣时期,所以也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
美国社会的发展哺育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学"。年轻的美国没有历史的沉重包袱,很快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一时期也是美国历史上西部扩张时期,到1860年领土已开拓到太平洋西岸。到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已由原来的十三个州扩大到二十一个州,人口从1790年的四百万增至 1860年的三千万。在经济上,年轻的美国经历向工业的转化,影响所及不仅仅是城市,而且也包括农村。蒸汽动力在工、农业生产上的运用、工厂的建立、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以及科技上的发明创造使经济生活得到了重组。另外,大量移民促进了工业更加蓬勃的发展。政治上,民主与平等成为这个年轻国家的理想,产生了两党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国家的文学和文化生活。随着独立的美国政府的成立,美国人民已感到需要有美国文学,表达美国人民所特有的经历:早期清教徒的殖民, 与印第安人的遭遇,边疆开发者的生活以及西部荒原等。这个年轻国家的文学富有想象,已产生了一种文学环境。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出现了一大批文学读者,形成了十九世纪上半叶蓬勃的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
华盛顿·欧文(美国文学之父)《纽约外史》《见闻札记》
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论自然》《论自助》《论美国学者》
纳撒尼尔·霍桑《红字》《小伙子布朗》
华尔特·惠特曼《草叶集》《听到美洲在歌唱》《我歌唱带电的肉体》《自我之歌》
赫尔曼·麦尔维尔《玛地》《雷得本》《白外衣》,后期作品《皮埃尔》《骗子的化装表演》《比利伯德》
爱伦坡推理小说:《毛格街的谋杀案》《失窃的信》 恐怖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黑猫》
1 我心中有一簇迎着烈日而生的花。比一切美酒都要芬芳,滚烫的馨香淹没过稻草人的胸膛,草扎的精神,从此万寿无疆。
2 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虽在人间人不识,与君名作 花。
3 瑞珠宫女旁瑶屏,自把韦编问姓名。回到人间无一事, 花下白鸡鸣。
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9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0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1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2 青青的院子里,花团锦簇,闭上眼睛,我只怕一瓣一瓣都是你。
13 日 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14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15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2“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虽在人间人不识,与君名作 花。”来自白居易的一首小诗,在山上的一颗仙树被移栽到了梵家,人间没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就姑且叫她 花吧! 花,名字艳丽而美,不似人间物,其中的 花便是绣球花。当然不知道白居易所居住的时代唐朝绣球花是否叫 花,但是在现代 花却是绣球花。
参考资料
简书://jianshu/p/6d2c3568fa0d
关于赞美梅花的作文梅花,我赞美你梅花,虽不及月季之梅,也不比牡丹之傲气,却成为古今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为什么呢?是梅花艳丽多彩吗?不!是梅花的精神!冬天到来,寒风呼啸,万里冰封,唯梅花不畏严寒,顶雪开放,傲视群芳,越是风欺雪压,花开的越精神、越秀气;不仅如此,梅花还具有超凡脱俗,不与百花争春斗艳的本质。
如此一来,梅花岂能不成为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我们中华儿女和梅花有一样的硬骨气。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对我们施以惨无人道的暴行,不但没有吓倒我们的热血儿女,还更加激发了我们反抗的斗志,无数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奋起反抗,将日军打得狼狈不堪、抱头鼠窜,为后人写下了一首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梅花本质,我们学习,梅花骨气,我们继承,梅花精神,我们发扬!
描写花的作文小时候,我一直住在外婆家。
那时,外婆家的院子里种了好多好多美丽的花儿。
春天有迎春花、牡丹花;夏天有太阳花、蟹爪莲;秋天有菊花、一串红,夏天有腊梅花、水仙花。
其中我最喜欢水仙花,喜欢它的外表,更喜欢它的“内心”。
它虽然没有牡丹花那样娇贵,没有太阳花那样红艳,没有菊花那样引人注意,也没有腊梅花那样清香醉人。
可是水仙花亭亭玉立,水仙花玉洁冰清。
还有一个更大的理由:“水仙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 水仙花素有“凌波仙子”的美称。
的确它那动人的身姿使人一见倾心。
外婆家的那几盆水仙花可美了。
一月,水仙花开了!它那翡翠般的碧叶翠绿翠绿,绿得发光,绿得鲜亮,纵横交错的绿叶间,错落有致地开着几朵洁白无瑕的小花,花中嵌着一属黄金般的花蕊,散出阵阵淡淡的幽香,显得格外高雅。
水仙花与泥土无缘,雨花石是它的“土壤”。
我想:我要像它那样在思想上纯粹洁白,没有一点污泥。
水仙花的根部像只大洋葱,根下长着白色的根须,它们像一条条长长的蚯蚓绕着一块块坚硬的雨花石,又显得十分倔强。
一阵风拂过,小花摇晃着脑袋,摆动着它柔美的身躯,似乎穿着水晶衣裳在水石上翩翩起舞,使人见了心旷神怡。
冬天,很多花儿都经不住严寒的摧残,受不了命运的考验——枯萎了。
而水仙花却毫不畏惧,当室外寒风凛冽、冰天雪地的时候,它傲然挺立着,还是那么精神抖擞、生机盎然,仿佛在与寒风搏斗,如此坚忍不拔,使人越来越喜爱它了。
我爱水仙!爱它的美丽芬芳,爱它的高尚纯洁,更爱它的顽强不屈!
怎样写花赞美人的作文腊梅花会在刺骨的寒风里,在寒冷的暴雪中飘出一股清香,这些白色或红色的小花傲立于寒风中,似乎并没有将风雪放在眼里。
腊梅花开于早春,别的花还没开,它们已经盛开着,花朵是那样纯洁,也许只有冰清玉洁这个词才配的上它吧!这让人想起了墨梅这首诗,“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它的清香使人难忘,在很远就能闻到,它即使凋落,香气也依然存在。
“零落尘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果然一点都不错。
被誉为“东风第一枝”的梅花是不畏风雪的,他在狂风暴雪中开的极其旺盛,生命力非常旺盛。
可以想象一下:在北风呼呼作响,行人行走困难时,当雪花冰珠夹杂着打在脸上生疼时,傲骨的梅花却在与风雪作斗争。
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然而在春天,百花齐放时,它却愿意收起自己冰清玉洁的美丽花朵,甘愿衬托别的花朵。
这就是腊梅花,在风雪中顽强抗击,却在百花齐放时去衬托别的花,这真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啊!我们要学习梅花,做个洁身自傲的人,要学习它为别人奉献,不与其它花争春的高尚品质。
4篇歌颂花的文章300子我爱扶桑花 我的爷爷奶奶家门口栽这一颗扶桑花,又名四季花,每一次我到爷爷奶奶家总能见到它开着美丽的花朵迎接我。
在一个周末的日子里,爸爸开着车把我从瑞丽带到海南,责任是陪伴年迈的爷爷奶奶 。
一到门口我就见到了扶桑花像往常一样开着美丽的花儿,这时我不经意的停下脚步。
慢慢地走到它的树下,拾起它掉落下的花苞,这些花苞是被淘气的小朋友弄掉的。
虽然它还没有开出鲜花就被丢掉,但它从不抱怨,仍然的站在爷爷奶奶家们口对所有观赏它的人微笑。
细观扶桑花,它的根部有小碗粗,枝繁叶茂,树高约有三公尺。
主干的表皮是棕色的,摸上去癞癞的,枝条也是棕色的,长长的叶柄上长着桃型齿边的绿叶,花枝上有花苞,开着红色和粉红色的鲜艳花朵。
有些花是独自开放的,花中间有一些有花蕊,有一些没有。
继续观察,您就会发现那长长的花蕊上长有**的小球。
那红的花,黄的蕊,绿的叶组合在一起真是美丽至极。
扶桑花在灿烂的阳光下,站立在门口,带着红红的笑脸迎接每一位观赏它的人。
它不像太阳花那样绚丽多彩,也不像月季花那样婀娜多姿,更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它有的只是朴实无华,四季常青,四季花开。
它没有像百花一样争奇斗艳,哗众取宠,它默默地奉献,美化我们的环境,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只要你把它的枝干插在泥土里,它就会生根发芽,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我爱扶桑花,爱它顽强的生命力,爱它四季开放的鲜花。
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和松、竹并成为岁寒三友。
在我看来梅花不是花,而是一种拥有高尚品德的人,她坚贞不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梅花是一种红色、白色或粉红的花,形状小小的,还有香味,是一种美丽的小花,还可以泡茶,是一种非常好的花。
梅花是花中之寿星,我国不少地区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黄梅县有1600多岁的晋梅,至今还在年年开花,梅花、梅果可以入药,梅花冲水可代茶,梅花这种经霜傲放的坚强品格,历来人们所赞颂,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惧的精神象征。
王安石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愈是寒冷他愈秀气,是一种品格美,样子美的花朵,是一样非常沁人心扉的花朵。
梅花被誉为花中之冠,每当冬末春初,梅花便“凌寒独自开”,高洁幽香。
梅花的嵩高品格和坚贞气节,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骨气精神。
梅花是我国著名的花朵,是中华最美的花。
我喜欢家乡的桃花。
虽然,它没有荷花那么大朵,没有牵牛花那么秀气,没有玉兰花那么清香,但是,它争春、团结,因此,我喜欢它。
桃花是争春的花朵。
每到春天,桃花连叶子都没来得及长,花儿便从枝干里挤了出来,似乎生怕春天不热闹。
瞧,它们一朵一朵供法垛盒艹谷讹贪番楷地探着头,探着脑袋,似乎互相鼓励着:“春天需要我们,大家出来吧!不要怕冷,我们是勇敢的花朵!”于是,便一朵接一朵地次第开放,开成了万里春光的第一枝。
诗人苏轼看见了,便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佳句流传千古了。
我家阳台上有一盆美丽的水仙花,我可喜欢它了!水仙花长得既漂亮又高雅每次我放学回家总爱跑到阳台上看水仙花水仙花的底部有无数条白色的须根,聚在一起,像一位白胡子老爷爷的胡须,雪白雪白的须根的上面是一个如同小孩拳头大小的鳞茎你可不要小看了这个鳞茎,在它的"肚子"里储存着大量养料,这可是为水仙花的成长所提供的哦!水仙花还长有一片片翠绿的大叶子,它为水仙花增添了几分美丽之处。
再来讲一讲水仙花的花茎吧它就像大家经常吃的韭菜芯这个花茎长得非常笔直花茎上的花朵长得更美它可是用六朵白色的小花瓣组成的花瓣向外舒展开,只见花瓣中的**花芯整个花朵就像是一个特致的小酒杯,金光闪闪水仙花在微风中仿佛是一位花仙子,正在偏偏起舞,真是令人赏心悦目呵,怪不得有"凌波仙子"的美称。
我爱我家那盆水仙花,它给我带来了欢趣,给我带来了快乐!
赞美菊花的作文300字3年级在我家门前,生长着几株小小的野菊花。
不知是从何年何日起,这些野菊花就开始在那儿生长了,在我的记忆中,似乎很早就有了,原先只有一两株,后来越长越旺,变成了很大的一蔟。
每年到了秋叶飘零、寒冬将至的时候,它们便会绽放,金**的花儿一朵一朵地,很是夺人眼球!在野菊花开的那些日子里,我天天去拜访它。
我越来越喜欢野菊花了,在观赏野菊花的过程中,我领悟到了许多东西。
野菊花有着飒爽英姿,野菊花有着抗争的勇气,野菊花代表了一种精神!野菊花是多么地特别呀!它不羡慕娇艳的迎春花,在春光明媚的三月尽享和风细雨;它不羡慕清纯的水莲花,在骄阳似火的夏日在碧波中畅游;它没有郁金香的五彩绚丽,却有着吟咏秋色的清纯雅致;它没有牡丹的富贵华丽,却有着直面寒冷的气度豪情;它没有丹桂的芬芳浓郁,却有着让人回味的淡淡清香;它没有月季的姹紫嫣红,却有着让人钦佩的飒爽英姿!我赞美野菊花,因为它不仅只有美丽,更有不畏严寒的傲骨!我钦佩野菊花,因为它不仅只有芬芳,更有坚强不屈的灵魂!我愿我是一株小小的野菊花,用一种大无畏的勇气直面困难!我愿我是一株小小的野菊花,用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去拥抱大地!
描写牵牛花的作文三年级100字左右牵牛花 前几天,我家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有一个很有趣的名字叫“喇叭花”。
大家也叫它牵牛花。
牵牛花的形状像一个小喇叭,像是小蜜蜂给我们吹号用的呢!牵牛花的叶子像心形的非常漂亮美丽。
牵牛花每天早晨才开放,下午就耷拉下脑袋。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每天早晨都是牵牛花叫我起床,牵牛花吹着小喇叭叫我的时候可好玩了,好象在说:“起床啦,起床啦,要不就要迟到了。
”当时我就得赶紧起来上学。
喇叭花的颜色很美丽有:红的、紫的、粉的… …夏天在我姥姥的培育下,竟然开出白边、粉蕊和紫蕊的花。
而且喇叭花还非常好客,只要你在阳台上拴上一根线,它就会上你家来做客。
通过这次观察喇叭花,我知道了它的生活习性、颜色和形状,真没想到,一个这么小的喇叭花能这么美丽!
描写梅花的作文美 丽 的 梅 花一天下午,太阳公公赖在家里不肯出来,雪弟弟们就成群结队的从空中飘落下来,我兴高采烈的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了阵梅花的清香。
于是我赶紧往梅花树边跑去。
梅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瞧!树杆上,树枝多而不乱,**的梅花在树枝上竞相开放,它们姿态不一:有的独个儿站在那;有的和别的花靠在一起,好像还没睡醒;有的簇拥在一起,好像在说:“伙伴们,天气太冷了,我们快聚在一起取暖呀!”;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好像一只只蝴蝶正要展翅飞翔;还有的含笑怒放,好像一位位美丽的少女。
我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朵美丽的梅花,穿着金黄的衣裳,在枝头和同伴们一起快乐地嬉戏。
枝头变成了我的“摇篮”,只要有风吹过,枝头就会轻轻地随风飘动。
晚上,只要有风吹过,树叶就轻轻地摇晃,还不停发出“沙沙”的响声,给我演奏摇篮曲,伴我进入梦乡。
忽然间吹来的一阵寒风将我从美梦中惊醒,我才记起我不是梅花,我是在看梅花呢。
梅花不但外表美,他这种不畏严寒的精神不更美吗?真是“北风猎猎吹人倒,千卉千葩尽枯槁。
谁分清气到寒梅,独放银花照晴昊。
”
描写花的文章片段春天,似朝气蓬勃、浪漫多情的人间仙子。
从古至今,不知多少人为她倾心钟情,从而留下无数迎春、赞春、送春的不朽诗篇。
如今,“春风又绿江南岸”。
面对无比旖旎的春光春色,吟诵品味这些新春颂歌,自有一番情趣。
网络文学 诗 词 网站制作 武侠 告别寒冷的严冬,万物即将复苏,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迎接春天的到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 《元日》)。
过年了,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门上挂起驱鬼除邪的桃符,点燃爆竹,送旧岁迎新春。
可是,春天的到来,往往要经受一番磨难。
正如伟人 所 吟:“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一“送”一“迎”,说明春天的来之不易。
即使一丝一毫的春光,我们也应倍加珍爱。
春临大地,了无声息,我们要仔细观察, 才能发现她的足迹。
如宋代白玉蟾的《早春》诗:“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刚开的花儿在雪中初放芬芳,淡淡的 烟雾和浓重的月色笼罩着她;花影随月移动,或入溪水或上沙滩。
宋代诗人张轼的《立春偶成》也写得好:“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
”诗人从冰霜少了,草木敷荣,东风在阳光下吹荡绿水而感到春天带来的暖意和生机。
春光乍现,敏感的诗人往往会欢欣鼓舞,赞颂一番。
唐朝杨 巨源的《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 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绿柳柔柔刚露一半浅黄,还未长匀;草色浅淡,若有若无,酥油一般的春雨正沐浴着万物。
诗人细腻的笔触将初 春空灵飘逸的朦胧之美刻画得淋漓尽致。
网络文学 诗 词 网站制作 武侠 走进春的深处,风轻日暖,草长莺飞,繁花似锦,无限风光令人陶醉。
您看春风:“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不知细叶谁裁 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
把春风比喻成剪刀,裁剪花木,何等形象、深动;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到处都能感受到春风的温暖,看到百花争艳的 春色。
“识”、“总”二字,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您看春雨:“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宋朱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 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
前者描写了雨中美景,后者表达对“及时雨”的赞美之情。
您看春天的花木:“绿杨烟外晓轻寒,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 祁);“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唐王维)。
红红的桃花瓣上挂着雨露,婀娜的杨柳笼罩在淡淡的青烟里,楚楚动人;绿杨、红杏,春光春色,无限明 媚,再着一“闹“字,境界全出,栩栩如生。
您看春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 易)。
春江澄碧如染,鸭儿嬉戏其间;江中春日如火,岸上竹茂桃红,充满了画意诗情。
您看春日的鸟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唐白居易)。
白鹭在蓝天上翱翔,黄鹂在柳树上鸣唱,风景何等优美;“争”、“啄”二字,将莺燕的忙碌之态呈现在读 者面前,惟妙惟肖。
再看春月:“梨花园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晏殊);“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宋陈与义)。
春天的花前月下,杨柳依依, 杏梨芬芳,笛声悠扬,置身此地,如游仙境。
尤其是被誉为“诗中之诗,顶峰上的顶峰”的长诗《春江花月夜》,初唐诗人张若虚用神来之笔,将月夜之中的遐思、 意蕴、情感、境界、音韵都推到了极致,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咏春诗。
网络文学 诗 词 网站制作 武侠 春天是无限美好的,可是到一定时候她总要离去,无可奈何的人们只得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与她惜别。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楼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 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王令)。
春色将尽,子规鸟在半夜悲啼挽留,可是春天还是要走。
诗人愁怅和无奈的心情溢于言表。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呤 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唐贾岛)。
马上要与春天分手了,晚上置酒与友同饮,通宵不睡,陪春度过最后一个夜晚。
作者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告 别,可谓对春天的痴情。
另外,韩愈的《晚春》也写得妙:“草树知春不久
关于花的作文春天,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
今天,爸爸带我们去山边赏桃花。
到了山边,马上就要到桃花林了。
远远望去,只见红、白、黄三种颜色相互衬托着,别有一番风味。
其中最显眼的就是桃花,虽然已经没有绿叶的相伴,但花儿却不显孤单,艳丽的花瓣紧拥在一起,将自己那美丽的外表绽放在枝头上。
车开到桃花林旁了,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冲进了那桃花的红海里。
一进去,一阵香味扑鼻而来。
近看桃花,更加美了。
桃花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含苞欲放,像一个羞涩的小姑娘,不敢将自己呈现在人们眼前;有的半开半放,仿佛是一个急着想看到外面世界的孩子,正用力释放着自己;还有的是已经盛开了的,似乎在炫耀着自己那婀娜的身姿……忽地一缕阳光照射了下来,透过花瓣零零碎碎地洒在地上、游人的身上。
我一低头,只见地上满是黑色的桃花瓣,但手却怎么也触摸不到,因为那只是花的影子而已。
这时,一阵微风吹来,几片花瓣没有抓住树枝,随风飘落在我的肩上。
我拿在手上 ,此情此景,真让人感受到惬意。
菊花我很喜欢花,尤其是菊花。
夏姐姐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的离开了,秋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她用一支美丽的画笔,把枫树染红了,把小草染黄了;她又施展她那神奇的法力,使菊花在秋风中绽开了美丽的笑容。
平原公园每年的秋季都要举办菊花展览,展览期间俨然就是花的海洋。
瞧!那一朵粉红色的菊花昂首挺胸,豆芽似的花瓣紧紧簇拥在一起,远远望去,既像一个小绒球,又像一个大家族围坐在一起商议什么事情。
再瞧那儿,一簇簇菊花堆在一起,在听秋风老师为她们讲故事呢!看她们一个个扬着脑袋,挺着胸脯,坐得端端正正的,大概都想得到秋风老师的表扬吧!美丽的菊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每一个人到了这里都要弯下腰来闻一闻,仿佛吸足了氧气,站起来就觉得心旷神怡,走起路来显得那么精神。
登上钟姿山,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满园的菊花,红的像火,黄的像金,白的像雪,粉的像霞……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媚。
整体看来,就像一块花地毯。
我不仅喜欢菊花的美丽,更喜欢它傲霜的精神。
到了秋天,别的花都凋谢了,惟独菊花开的轰轰烈烈,在寒冷刺骨的秋风里,昂首挺胸向秋风挑战。
陈毅爷爷曾这样写诗赞美秋菊: 秋菊能傲霜, 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 风霜其奈何。
的确,菊花虽然没有牡丹雍容华贵,没有月季娇艳妩媚,没有百合高贵优雅,但她那傲霜精神,确实令人喜爱。
我们做人,就要像菊花那样,不怕困难,知难而进,努力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
梅花,冬天最美的花在寒冷的冬天,大雪覆盖了整个大地,千万朵花在其他季节绽放了自己的美丽芬芳,可是不敢经历铺天盖地的片片雪花,只有一朵花仍然挺立着,那就是--梅花 梅花,是最坚韧的花每逢大雪来临,别的花吐进了芬芳,全都谢了,只有梅花和它的"妹妹''水仙花仍然挺立着它们好象在跟大雪战斗,看谁坚持到最后它们不怕侵入骨髓的大雪纷飞,不怕铺天盖地的片片雪花,冬天因为它们而美丽可爱 梅花,是最无私的花梅花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让给了所有美丽芬芳的芸芸众生,而将这摧肝裂胆的雪花留给了自己 我站在这大雪纷飞的雪地里,看着梅花,祈求上苍的泪水,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梅花,请它们保持这种精神,坚强下去;我祈求懒惰,不坚强的人们来看看梅花,学习一下梅花的精神 直到某个冬天,被感动的上苍突然看到这些梅花,问:你们是谁?大雪纷飞中会有无数声音回答:我们是梅花! 希望采纳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赞美花的语句有哪些?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惠特曼、霍桑、华盛顿·欧文等。
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是指开始于十八世纪末,到内战爆发为止这一段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时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注重艺术效果。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惠特曼、霍桑、华盛顿·欧文等。
浪漫主义时期开始于十八世纪末,到内战爆发为止,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华盛顿·欧文出版的《见闻札记》标志着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惠特曼的《草叶集》是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压卷之作。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是美国文学的繁荣时期,所以也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
美国社会的发展哺育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学"。年轻的美国没有历史的沉重包袱,很快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一时期也是美国历史上西部扩张时期,到1860年领土已开拓到太平洋西岸。到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已由原来的十三个州扩大到二十一个州,人口从1790年的四百万增至 1860年的三千万。在经济上,年轻的美国经历向工业的转化,影响所及不仅仅是城市,而且也包括农村。蒸汽动力在工、农业生产上的运用、工厂的建立、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以及科技上的发明创造使经济生活得到了重组。另外,大量移民促进了工业更加蓬勃的发展。政治上,民主与平等成为这个年轻国家的理想,产生了两党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国家的文学和文化生活。随着独立的美国政府的成立,美国人民已感到需要有美国文学,表达美国人民所特有的经历:早期清教徒的殖民, 与印第安人的遭遇,边疆开发者的生活以及西部荒原等。这个年轻国家的文学富有想象,已产生了一种文学环境。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出现了一大批文学读者,形成了十九世纪上半叶蓬勃的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
人物及代表作
华盛顿·欧文(美国文学之父):《纽约外史》、《见闻札记》。
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论自然》、《论自助》、《论美国学者》。
纳撒尼尔·霍桑:《红字》、《小伙子布朗》。
华尔特·惠特曼:《草叶集》、《听到美洲在歌唱》、《我歌唱带电的肉体》、《自我之歌》、
赫尔曼·麦尔维尔:《玛地》、《雷得本》、《白外衣》。
后期作品:《皮埃尔》、《骗子的化装表演》、《比利伯德》。
爱伦坡:推理小说:《毛格街的谋杀案》、《失窃的信》 。
恐怖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黑猫》。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它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以丰富的思想内容、高尚的审美情操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哺育了历代作家和诗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形成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仅就《诗经》中的赋、比、兴艺术手法及其对唐代以前的诗歌创作形成的影响进行粗浅的分析研究。
一、《诗经》中生动形象的赋、比、兴艺术手法
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论学家钟嵘在《诗品序》里提出了“诗有三义”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他对“三义”的具体解释是:“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钟嵘所说的“兴”,就是要诗言约而意丰,言外有丰厚的意韵,即有言外之意,韵外之旨;“比”,就是通过写景叙事来比喻寄托诗人内心的情志;“赋”,就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和描写,但写物时要用蕴含有寓意的语言。这一解释绕有新意,他把“兴”放在第一位,是为了突出诗歌的艺术思维特征;对“比”、“赋”的解释,也说明他注意到了诗歌抒情言志、假物取象、富有滋味的审美特征。赋、比、兴是《诗经》首创的三种表现手法,囊括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精华,现予以简析。
(一) 赋
赋、比、兴三义中,赋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特点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在诗歌创作中,它是直陈事物的艺术。钟嵘强调指出:赋除了直书其事,也可以在叙写的事物中寄寓深刻的含义,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或者含而不露,言尽而意长,把内心感情直接表露出来,不曲折,不隐晦,直截了当,明白如话。例如,用赋来抒情,《诗经》的《郑·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无我恶兮,不寁故也!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丑兮,不寁好也!”全诗没有修饰词,似乎不假思索,自然流露出真切的情意,一个被遗弃的妇女拉着情人的衣袖苦苦哀求的形象跃然纸上。再如,用赋描叙政治危机,《小雅·正月》中的第五章和第六章:“谓山盖卑,为冈为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召彼故老,讯之占梦。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维号斯言,有伦有脊。哀今之人,胡为虺蜴?”这首诗揭露了贫富悬殊、善恶颠倒的黑暗现实,“说山多么低矮,却是高峰耸立。岩盐既已出现,怎么不采取制止的行动?把元老请来询问,在请占梦预言吉凶。都自夸高明的圣人,可谁知乌鸦的雌雄?说谈多么高,可人们不得不低头弯腰。说地多么厚,可人们不得不缓慢行走,人们喊出这些话,确实很有道理。可恨世人,为何像蛇一样咬人。”作者用设问、对偶、夸张等各种修辞方法表现了满腔激愤。又如,用赋来写景,《豳·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果赢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疃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描写主人公,即一个老兵,在细雨蒙蒙的还乡途中,想象着家园荒芜、一片衰败的景象: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栝楼藤上结了瓜,藤蔓爬到屋檐下。屋内潮湿生地虱,蜘蛛结网当门挂。鹿迹斑斑场上留,磷火闪闪夜间流。家园荒凉不可怕,越是如此越想家。”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就把主人公的心情中那复杂的变化写出来,在这首诗中,情的哀伤和景的荒凉是一致的。
(二)比
比,就是用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在某方面的相似点打比方,或用浅显的事物来说明抽象道理和情感,或者借以描绘和渲染事物的特征,突现事物形象。比,是《诗经》中普遍运用的艺术手法,在具体的运用方面,有两种情况,一是通篇用比的,二是局部用比的。例如,《鹤鸣》中通篇用比: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宅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此诗意在教诲宣王求贤访士,重用贤才。但从始至终并未说破,其中提到了“鸣于九皋”的鹤或“在渊”,或“在渚”,的鱼,还有那可加工为美玉的“他山之石”,都指贤才,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再如,局部用比。比喻句有时在“赋”中,有时在“兴”中,并且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一是明喻。如《小雅·斯干》:“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接连用四句明喻描写宫室建筑:宫殿像人立正那样端正,四角像箭头一样又尖又直,栋宇像大鸟展开翅膀,彩檐想彩色的雉鸡高飞。将静态无生命的写成了动态的有生命的,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二是暗喻。如《豳·东山》:“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用蜷曲的野蚕露宿野外,比喻征夫露宿车下。《诗经》中有不少的诗篇有这样的句式,前两句写喻体,后两句写本体。
三是借喻。如《邶·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泳之游之。” 意即“要是河水深,就用筏用船渡过去;要是河水浅,就是到河里游过去。”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突出本体的某些特征。表面看是写渡河的几种不同方式,实际上是用来比喻一个姑娘能够灵活应付不同的情况,这样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使之更加耐人寻味。
(三)、兴
兴,就是要诗言约而意丰,言外有丰厚的意韵,即有言外之意,韵外之旨。《诗经》中的大部分兴句,与下文有着委婉隐约的内在联系,或烘托渲染环境气氛,或比附象征中心题旨,构成诗歌艺术境界不可缺的部分。例如,《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清秀妩媚的少女,就像滴着点点露珠的绿草一样清新可爱。而绿意浓浓、生机盎然的景色,和诗人邂逅相遇的喜悦心情,正好交相辉映。再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茂盛的桃枝、艳丽的桃花,和新娘的青春美貌、婚礼的热闹喜庆互相映衬。而桃树开花、结实、枝繁叶茂,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多子多孙、家庭幸福昌盛的良好祝愿。诗人触物起兴,兴句与所咏之词通过艺术联想前后相承,是一种象征暗示的关系。《诗经》中的兴,大部分都含有喻义、易引起读者的联想。比和兴被后世“比兴”合称,用来指《诗经》中通过联想、想象寄寓思想感情于形象之中的创作手法。
二、赋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诗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诗的总结和艺术的升华,它生成于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土壤,具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内容。这使它在中国历史上影响远远超出了诗的界域,它的文化意蕴的开掘是无限的。《诗经》中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后世诗人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借鉴。诗人们通过种种生动具体的比兴形象来寄托心曲,使诗意委婉含蓄,富于诗情和魅力。中国诗歌以抒情为主的基本美学特征,就是由《诗经》这种思维特点决定的。现仅以唐代以前的诗歌创作为例予以论证。
(一) 对先秦诗歌创作的影响
《楚辞》是先秦文学中继《诗经》之后在楚国出现的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一种新诗体,标志着先秦诗歌发展的又一座丰碑。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序》强调指出《楚辞》继承了《诗经》的赋比兴表现手法:“《离骚》之文,依《诗》取义,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谄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正是屈原借鉴了《诗经》的这一表现手法,才创作了堪称古代文学积极浪漫主义的典范的别具一格的骚体诗,文论学家对《楚辞》的评价是“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屈赋中关于比兴的文辞不胜枚举,现仅以《楚辞》的代表作品《离骚》为例,分列出九类予以引证:一是以栽培香草比招揽人才,如:“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 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二是以众芳芜秽比好人变坏,如:“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椒专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帏。”三是以善鸟恶禽比忠奸异类,如:“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四是以舟车驾驶比用贤为治,如:“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僤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五是以车马迷途比惆怅失志,如:“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六是以规矩绳墨比公私法度,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七是以饮食芳洁比人格高尚,如:“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八是以服饰精美比品德坚贞,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九是以撷采芳物比及时自修,如:“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此外,还有通篇以物比人的如《橘颂》;通篇以游仙比遁世的如《远游》。总之,屈原的辞赋差不多全是用比兴法来写的,其间很少有用赋体进行直接表叙的。后来楚词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都继承了前代诗歌的比兴手法。如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三赋皆以女色为题“假设其事”,讽谏君王勿以沉迷女色误国。
(二)对汉代及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的影响
《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直接影响着汉代及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创作。文论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强调赋是由《诗经》和《楚辞》发展而来的,《诗经》是远源,《楚辞》是近源。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就是用赋体描写人物事件的名篇。例如,出自于北朝的《木兰诗》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杰作。诗歌先用织机声引出木兰的叹息声,后引出可汗点兵,木兰替父从军。“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用简洁的笔墨描写了10年的征战和凯旋归来的情景。用“归来见天子……,不知木兰是女郎”,写木兰辞官和与家人团聚的喜悦之情。该诗用叙事的手法,塑造出一位千古传颂的巾帼英雄。另外,大量的汉乐府民歌中沿袭了《诗经》的比兴和铺陈手法。例如,《饮马长城窟行》运用比兴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思妇之情,发人联想;《白头吟》中以“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比喻女子的爱情纯洁;《陌上桑》中用“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等铺陈夸张,极写罗敷的容貌之美;《十五从军征》中以“兔从狗窦出,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烘托荒凉氛围;其艺术效果都很强烈。
居于建安文学领袖地位的是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诗歌既继承了《诗经》的四言传统和比兴手法,如《龟虽寿》,先以神龟起兴,说生命必有终时;然后,以老骥作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事在人为,人定胜天的朴素观点。曹植的文学成就在三人之中是最大的。他的《野田黄雀行》就是承袭《诗经》比兴手法的佳作:“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曹丕称帝后迫害异己势力,杀死曹植的好友丁仪等人,在诗人无力营救,异常悲愤的情况下写的。全诗用比兴,写得隐晦曲折,诗中用“见鹞自投罗”的黄雀来比喻自己和友人的处境十分危险,幻想有一个“拔剑捎罗网”的少年来解救自己和友人逃出困境,以质朴恳挚的语言,哀怨与激昂交织的情调,表达了对友人遇难无力救援的悲愤心情。
(三)对唐代诗歌创作的影响
初唐的诗坛,摆脱了齐梁诗风的影响,举起了诗坛革新的大旗;至盛唐,诗歌繁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晚唐诗歌虽然不及盛唐繁荣,但也出现了杜牧、李商隐等许多著名诗人。唐代诗人的创作,各有其风格和特色,但大部分有艺术成就的诗人,都创造性地继承了《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初唐诗坛上,继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后,陈子昂举起了诗坛革新的大旗,他在其文论《修竹篇序》中对齐梁诗歌“兴寄都绝”提出了批评,并提出了著名的“兴寄”说。所谓“兴寄”,是说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言之有物,寄怀深远,因物喻志,托物寄情,这正是《诗经》中弘扬的比兴手法。他自己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就借咏物叙事抒发自己壮志情怀,并且兼有以物喻人,托物喻志,寄托自己对社会政治的主张和见解,是他对自己的“兴寄”主张的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例如,《感遇》其二:“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这首托物感怀之作,前四句赞兰若的秀美与幽独,正是写自己的怀才与高洁;后四句感叹兰若的凋谢,是写自己在现实中备受摧残与理想破灭的悲愤。全诗物我融合,寓意深婉,风格清新,生动感人。
李白堪称为大唐盛世的歌手。他的诗歌以蓬勃浪漫的气质表现出无限生机,出色地扭转了初唐以来的诗歌趋势。首先,他的诗歌继承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如在《古风》其三十九中,用“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比喻社会不公。再如《古风》其三十七中“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和《送裴十八图南归蒿山》中“风吹兰芳折,日没鸟雀喧”,都是用来比喻腐朽黑暗的统治者黑白颠倒,贤愚不分的。其次,他的诗歌屏弃了六朝的浮华文体,追朔至《诗经》赋的本源。有意用“清真”来救“绮丽”之弊,语言直率,即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如《江夏赠韦南陵冰》:“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清新自然而又豪气逼人。
晚唐时期的诗坛,李商隐与杜牧并称,号“小李杜”,但李商隐的诗歌成就更高。他的诗虽刻意求深,造成诗意晦涩,但善于运用比兴,写得感情深沉,语言含蓄。例如《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是一首追叙生平、自述身世的诗篇。开头由锦瑟起兴,象征着自己悲凉的一生,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古瑟花纹锦绣,声调凄凉。接下来以庄生梦蝶,望帝化鹃的典故比喻自己华年已逝,生如梦幻;继而以沧海遗珠、蓝田韫玉比喻自己怀才不遇、有志难酬,因而怀念哀伤,怅惘无已。另外,《初食笋呈座中》以嫩笋为象征,,抒发对社会的愤慨和自己前途的忧虑;《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以为雨所败的牡丹象征自己,表现自己的不幸遭遇等等,都是运用比兴手法的佳句。
《诗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诗的总结和艺术的升华,它的赋、比、兴艺术手法生成于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它对后世作家的影响源远流长。这一影响远远超出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界域,还惠及我国古代、现代、乃至当代诸多文学题材的创作,赋、比、兴表现手法在我国文学长河中的延续和发展将是永无止境的。
《采莲曲》通过描绘采莲少女置身莲池的画面,表现出采莲少女在艳丽的荷花丛中若隐若现的情状,将采莲少女视作美丽的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以少女的脸庞与鲜艳的荷花交相掩映的画面烘托出少女容颜的娇艳与美丽,从而表现出采莲少女美丽清新、朝气蓬勃的形象。
《采莲曲》的赏析
全诗描绘了采莲少女在荷叶之间采莲的画面,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一句给人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采莲曲》的原文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的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采莲曲》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采莲曲》这首诗描写了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采莲曲》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
全文: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翻译: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做,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夏。有本事载,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其所吸引,遂作《采莲曲》。
盛唐土壤与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诗歌也不例外。李白在诗歌上取得巨大成就是与盛唐的土壤密不可分的。换言之,唐朝的政治、经济全面繁荣及由此形成的盛唐气象是李白浪漫主义诗风存在和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特定的时**育着特定的气象——政治上的开明、文化上的博大包容,使得大唐帝国孕育着一种乐观、自信与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
李白就是生活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所谓 “时世造英雄”,当时的文化氛围,正是李白得以成长的沃土。他那追求理想的精神,个性张扬的气质,雄奇飘逸的诗风,特别是他那吞吐天地的气势,无疑就是唐朝政治经济全面繁荣昌盛在精神领域的真实写照。风格是时代的产物,可以说李白浪漫主义风格正是盛唐气象的反映。
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与唐朝特定的文化大背景有着必然的深刻的联系。繁荣昌盛的社会带来了文学百花齐放的美景,造就了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诗歌中不同思想倾向的表现、不同题材领域的发展、声律的运用、语言风格的创造、手法技巧的革新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种广阔的文化空间和自由的文化氛围对盛唐诗人的心理和气质上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李白重传统,更勇于创新,善于吸取诸家精华,这不仅对他的诗歌的思想内容有着深刻的影响,并且对他诗歌的语言风格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如陈子昂扫荡齐梁诗风的文学改革就对李白影响极大——“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文学主张正是陈子昂文学革新的深化。
李白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于是一朵最绚丽的浪漫主义文学奇葩,适时地开放在盛唐肥沃的土地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