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格拉是有名的地方,有名就有在泰姬陵。世界舆论说,泰姬陵是不朽的,它是世界上多少多少奇之一。而印度朋友则说:“谁要是来到印度而不去看泰姬陵,那么就等于没有来。”
我前两次访问印度,都到泰姬陵来过,而且两次都在这里过了夜。我曾在朦胧的月色中来探望过泰姬陵,整个陵寝在月光下幻成了一个白色的奇迹。我也曾在朝暾的微光中来探望过泰姬陵,白色大理石的墙壁上成千上万块的红绿宝石闪出万点金光,幻成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奇迹。总之,我两次都是名副其实地来到了印度。这一次我也决心再来;否则,我的三访印度,在印度朋友心目中就成了两访印度了。
同前两次一样,这一次也是乘汽车来的。车子下午从德里出发,一直到黄昏时分,才到了阿格拉。泰姬陵的白色的圆顶已经混入暮色苍茫之中,我们也就在苍茫的暮色中找到了我们的旅馆。从外面看上去,这旅馆砖墙剥落,宛如年久失修的莫卧儿王朝的废宫。但是里面却是灯光明亮,金碧辉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房间都用与莫卧儿王朝有关的一些名字标出,使人一进去,就仿佛到了莫卧儿王朝;使人一睡下,就能够做起莫卧儿的梦来。
我真的做了一夜莫卧儿的梦。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赶到泰姬陵门外。门还没有开。院子里,大树下,弥漫着一团雾气,掺杂着淡淡的花香。夜里下过雨,现在还没有晴开。我心里稍有懊恼之意:泰姬陵的真面目这一次恐怕看不到了。
但是,突然间,雨过天晴云破处,流出来了一缕金色的阳光,照在泰姬陵的圆顶上,只照亮一小块,其作的地方都暗淡无光,独有这一小块却亮得耀眼。我们的眼睛立刻明亮起来:难道这不就是泰姬陵的真面目吗?
我们走了进去,从映着泰姬陵倒影的小水池旁走向泰姬陵,登上了一层楼高的平台,绕着泰姬陵走了一周,到处瞭望了一番。平台的四个角上,各有一座高塔,尖尖地刺入灰暗的天空。四个尖尖的东西,衬托着中间泰姬陵的圆顶那个圆圆的东西,两相对比,给人一种奇特的美。我想不出一个适当的名词来表达这种美,就叫它几何的美吧。后面下临阎牟那河,河里水流平缓,有一个不知什么东西漂在水里面,一群秃鹫和乌鸦趴在上面啄食碎肉。秃鹫们吃饱了就飞上栏杆,成排地蹲在那里休息,傲然四顾,旁若无人。
我们就带着这些斑驳陆离的印象,回头来看泰姬陵本身。我怎么来描述这个白色的奇迹呢?我脑筋里所储存的一切词汇都毫无用处。我从小念的所有的描绘雄伟的陵墓的诗文,也都毫无用处。“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多么雄伟的诗句呀!然而,到了这里却丝毫也用不上。这里既无绣户,也无雕梁。这陵墓是用一块块白色大理石堆砌起来的。但是,无论从远处看,还是从近处看,却丝毫也看不出堆砌的痕迹,它浑然一体,好像是一块完整的大理石。多少年来,我看过无数的泰姬陵的照片和绘画;但是却没有看到有任何一幅真正的照出、画出泰姬陵的气势来的。只有你到了泰姬陵跟前,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陵墓是纯白的大理石,栏杆是纯白的大理石,四个高塔也是纯白的大理石。你被裹在一片纯白的光辉中,翘首仰望,纯白的大理石墙壁有几十米高,仿佛上达苍穹。在这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我不知道。反正我自己仿佛给这个白色的奇迹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我想到了苏东坡的词:“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自己仿佛已经离开了人间,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有人主张,世界上只有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把二者融合起来成为浑然一体的那种美,只应天上有。我眼前看到的就是这种天上的美。我完全沉浸在这种美的享受中,忘记了时间的推移。等到我从这琼楼玉宇中回转来时,已经是我们应该离开的时候了。
从泰姬陵到红堡是一条必由之路,我们也不例外。到了红堡,限于时间我们只匆匆地走了一转。莫卧儿王朝的这一座故宫,完全是用红砂岩筑成的。如果说泰姬陵是白色的奇迹的话,那么这里就是红色的奇迹。但是,我到了这里,最关心的却是一块小小的水晶。据说,下令修建泰姬陵的沙扎汗,晚年被儿子囚了起来。他本来还准备在阎牟那河这一边同河对岸泰姬陵遥遥相对的地方,修建一座完全用黑色大理石砌成的陵墓,如果建成的话,那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黑色的奇迹。然而在这黑色的奇迹出来以前,他就失去了自由,成为自己儿子的阶下囚。他天天坐在红堡的一个走廊上,背对着泰姬陵,凝神潜思,忍忧含悲,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镶嵌在一个柱子上的那一块水晶,里面反映出整个泰姬陵的影像。月月如此,天天如此,这位孤独的老皇帝就这样度过了他的残生。
这个故事很有些浪漫气息。几百年来,也打动了千千万万好心人的心弦,滴下了无数的同情之泪。但是,我却是无泪可滴。我上一次来的时候,印度朋友曾告诉过我,就在这走廊下面那一片空地上,莫卧儿皇帝把囚犯弄了来,然后放出老虎,让老虎把人活活地吃掉。他们坐在走廊上怡然欣赏这一幕奇景。这样的人,即使被儿子囚了起来,我难道还能为他流下什么同情之泪吗?这样的人,即使对死去的爱姬有那么一点情意,这种情意还值得几文钱吗?我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红堡城墙下长着肥大的绿叶子的树丛中,虎皮鹦鹉又吱吱喳喳叫了起来。这种鸟在中国是会被当做珍禽装在精致的笼子里来养育的。但是在阿格拉,却多得像麻雀。有那么一个皇帝,再加上这些吱吱喳喳的虎皮鹦鹉,我的游兴已经索然了。那些充满了浪漫气氛的故事对于我已经毫无吸引力了。
我走下了天堂,回到了现实。人间和现实是充满了矛盾的;但是它们又确实是美的。就是在阿格拉也并非例外。二十七年前,当我第一次到阿格拉来的时候,我在旅馆中遇到的一件小事,却使我忆念难望。现在,当我离开了泰姬陵走下天堂的时候,我不由得又回忆起来。
我们在旅馆里看一个贫苦的印度艺人让小黄鸟表演识字的本领。又看另一个艺人让眼镜蛇与獴决斗。两个小动物都拼上命互相搏斗,大战了几十回合,还不分胜负。正在看得入神的时候,我瞥见一个印度青年在外面探头探脑。他的衣着不像一个学生,而像一个学徒工。我没有多加注意,仍然继续观战。又过了不知多少时候,我又一抬头,看到那个青年仍然站在那里,我立刻走出去。那个青年猛跑了几步,紧紧地抓住了我的手,我感觉到他的手有点颤抖。他递给我一个极小的小盒,透过玻璃罩可以看到,里面铺的棉花上有一粒大米。我真有点吃惊了。这一粒大米有什么意义呢?青年打开小盒,把大米送到我眼底下,大米上写着“印中友谊万岁”几个字,只能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他告诉我,他是一个学徒工,最热爱新中国,但却从来没有机会接触一个中国人。听说我们来了,他便带了大米来看我们。从早晨等到现在,中午早已过了,但是几次被人撵走。现在终于见到中国朋友了,他是多么兴奋啊!我接过了小盒,深深地被这个淳朴的青年感动了。我握住了他的手,心里面思绪万千,半天没有说出话来。我一直目送这个青年的背影消失在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才转回身来。
泰姬陵是美的,是不朽的。然而,人们心里的真挚感情不是比泰姬陵更美、更不朽吗?上面的这件小事,到现在,已经过了二十七年,在人的一生中,二十七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可是,不管我什么时候想起这件小事,那个学徒工的影像就栩栩如生地浮现在我的眼前。现在他大概都有四五十岁了吧。中间沧海桑田,世间多变。但是我却不相信,他会忘掉我,会忘掉中国,正如我不会忘掉他一样。据我看,这才是真正的美,真正的不朽。是美的、不朽的泰姬陵无法比拟的美,无法比拟的不朽。
感:最近读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文章——《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参观印度最宏伟的建筑——泰姬陵。
在作者的描述中,泰姬陵金碧辉煌,五光十色,外表非常华丽,虽然是个陵墓,但不亚于真正的宫殿。我在课上也听了赵丽宏的另一篇描写泰姬陵的文章,从而了解到了泰姬陵的背景资料,让我更深地体会到国王建设这座陵墓的意图。
王妃临死前,国王答应给她建一座举世无双的陵墓,王妃死后,国王开始实现他的承诺。穆罕默德是一位建设泰姬陵的工程师,他建造完这座伟大的工程后,国王生怕他再建造出第二个像泰姬陵一样雄伟的建筑,完成不了对王妃的许诺——“举世无双的陵墓”,便把他杀害了。完成了泰姬陵这样雄伟的建筑,你一定会问国王:起码要给这位聪明的工程师一个墓碑吧?不,他没有这么做!这个工程师渐渐被人遗忘了,我不禁有些愤愤不平,国王不应该为一个对死人的承诺而杀人吧?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个冤魂,不知道工程师是否为此感到伤心、沮丧?要是我,变成鬼也不会原谅国王!国王为了造陵墓消费了大量国资,老百姓开始出现饥荒,他的儿子推翻他而改朝换代。国王被安置在能望见泰姬陵的地方,他还是对王妃念念不忘。
这是一个很悲哀、凄惨又美丽的故事,我在听了背景资料后惊讶之余又被它的富贵所震憾。我见过它的彩色照片,就从照片来看,犹如见了天堂的宫殿一般,一开始我以为是教堂,听美术老师讲解一番才知道是一座陵墓。渐渐地,也有些理解工程师的做法了,他把美丽留给大家,心里也一定很欣慰。他不必留下姓名,只是想到人们脸上赞许的表情时就心满意足了。也许真的像赵丽宏写得那样,有两个灵魂在泰姬陵附近,一个是国王,一个则是工程师。
当人们不住地赞叹时,有谁会想起那位默默无闻的工程师呢……
法国的科贝特说过“一切爱皆始于家庭”。家庭是无数人温暖的避风港,可是季羡林的儿子却在他的《清华园日记》中写道“家庭对我来说总是没有缘分的,我一看到它就讨厌。”其中包含的厌恶之情让人唏嘘。
想必大家都学过季羡林的散文《老猫》,“它们天真无邪,率性而行;有吃抢吃,有喝抢喝;不会说谎,不会推诿;受到惩罚,忍痛挨打;一转眼间,照偷不误。”
短短几句话把猫憨态可掬的性格刻画得如此生动,想必一定是一个极其热爱生活的人。可是在他的儿子季承口中,季羡林完全是一个生活上的失败者。季承说,季羡林是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
为什么要这样说自己的父亲,我们还得回顾季羡林的家庭生活……
季羡林生于1911年,活了将近100岁。 普通农民家庭出生,在1917年投奔远在济南的叔父之前,他只学习过如何认字。到了济南才有机会进入私塾念书,接触到例如《百家姓》、《千字文》等书籍。
季羡林叔父的教育思想超前,在小学时就让他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看到了英语的发展前景。之后念了高中,季羡林又开始学习德语。
一路学习成绩优异,在日军占领济南的一年里,季羡林被迫休学。也是那个时候,为了宣泄情感,季羡林创作了如《文明人的公理》等多篇小说在《益世报》上发表。笔名希道的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发光点。
有良好的英语和德语基础的季羡林,还是一位出名的翻译家,在他19岁的时候,就开始翻译诸如屠格涅夫的《老妇》、《老人》和《玫瑰是多么美丽,多么新鲜啊!》等作品。年纪虽然小,但能力不比别人差。
高中毕业后,考进清华大学专门学习德语。在大学毕业之后,季羡林几乎一生都在从事教育事业,他任教过的学校可以罗列出近十个。
季羡林的学问研究不可否认的优秀,但是要解决为什么父子关系冷淡的问题,我们还得从季羡林先生的爱情故事讲起。
才子多浪漫,季羡林在结婚之后其实还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1935年,季羡林已经回到了济南高中教书一年,后来他在清华提交的去德国做交换生的批准下来,同年9月便赶赴了哥廷根大学。
在异国他乡,人总是会冲动地做出一些超乎理智的事情。在德国,季羡林读博士经常会需要打印论文,恰巧通过好友认识的迈耶一家的**伊姆加德会打字并且有一台打字机。二人通过论文打印就逐渐熟悉起来。
在德国,读完博士之后,季羡林又因为学业研究弥留了四五年,将近十年的时光,两个人一来二去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爱上了对方。甚至伊姆加德的母亲都默认了他们早晚会是一对恋人。
他们的爱情是美好的,不过爱情的基础是要符合道德礼法,季羡林在国内不仅仅有妻子,还有儿有女,如果真的不顾一切和伊姆加德在一起,破坏的不单单是他的家,还有他的亲人。
如此考虑清楚的季羡林最终决定回归家庭,终身不再与伊姆加德联系。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伊姆加德女士一辈子都在等他,终身未嫁,只守着一台老式的打字机!
季承的母亲彭德华,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朴素女子,两个人没有感情基础,是旧时候的包办婚姻。彭德华温柔贤淑,对季羡林几乎百依百顺,对公婆也是孝顺有加。而且还为季羡林生育两个子女,所以在季羡林眼中看来,彭德华是对他有恩情在的。
季羡林在文章中是一个充满仙气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其实也是个普通人,会有很多让人难以理解的点。
譬如他不允许女儿用自来水拖地,不同意买洗衣机、冰箱等电器、甚至不让人给他洗衣服。这样的行为让是亲人的姐姐和季承难以接受,像是刻意的疏远!季羡林很少花时间陪伴儿子,这使得父子俩的感情从小就淡泊。季承认为季羡林虚伪,把时间和感情花在一只猫上面也不肯多陪陪家人,并且还在外人面前营造家庭幸福的假象!
季承埋怨父亲给予的一丁点爱,也恨父亲和母亲貌合神离的婚姻。在1994年,父子俩因为一盆花得去留爆发了争吵,最后有季羡林的秘书调和两人才休战。
在1994年,季承母亲重病,季羡林对来看望母亲的季承说“你很聪明。今后你不要来北大了。等你母亲去世后我再找你谈”。听在季承的耳朵里,父亲实在委婉地宣布自己遗弃了他。
母亲住院,需要大笔的医疗费,季羡林要求自己和季承一人承担一半。季承不愿意,他坚持认为父亲亏欠母亲,那些钱是他该承担的责任。
季承的第一段婚姻以失败告终,他孤身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逐渐年老的他发现他需要一个女人来照顾他。当时季承找了一位叫做马晓琴的保姆来照顾季羡林。一来二去没有想到两人居然互生情愫!马晓琴比季承整整小了40岁,他们的额恋情遭到季羡林的坚决反对。
季承不会遵循季羡林的想法,既然你想管我为什么不在我小时候教导我?季承毅然决然的和保姆结了婚,并且生育了两个孩子。为此,季羡林和季承断绝了父子关系13年。
在季承第二个孩子出世时,他突然明白亲人的意义,带着儿子认了爷爷。两个人冰释前嫌。在季羡林弥留之际,季承向父亲说对不起,季羡林回他“你何错之有?”
我想,季承有错,季羡林也有错。
季羡林的自私辜负了一个家对他的期待,辜负了一个孩子对父爱的渴望,他的思想出轨辜负了一个女人的默默等候。季承错在太固执,他对父亲的执迷不悟表现了太多的不满,也明白得太晚。
也许,季羡林能够早一些知道自己得一点点感情或许会改变孩子们对自己的看法的话,他们的家庭生活会幸福圆满很多。他们应该互相道歉,也该互相原谅。
我觉得您首先要确立您的精神需求。季羡林老先生见长于国学注释;翟鸿燊教授则在国学方面注入新的生命;汪国真是带我们从平静或烦躁中走向浪漫;陈安之的潜力激发领先这个时代。但一切以需求为导向则是共同的。
央视顶级浪漫文案:
那些央视顶级浪漫文案
1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愿意含着泪继续奔跑的人。——董卿
2若你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撒贝宁
3再微小的光也是光,再平凡的人也有他的高光时刻。——康辉
4是微风,是晚霞,是心跳,是无可替代。——董卿
5如果命运是世上最烂的编剧,那么你就要争取,做你人生最好的演员。——撒贝宁
6初见乍惊欢,久处亦怦然。——朱广权
7你的眼睛真好看,里面有睛雨,日月,山川,江河,云雾,花鸟,但我的眼睛更好看,因为我的眼有你。——余光中
8你连指尖都泛出好看的颜色。爱你,从发丝到指尖。——川端康成
9相思是冗长的腹稿,可表达出来却往往很短。——周国平
10如果你是火,我愿是炭,想这样安慰你,然而我不敢。——舒婷
11风把她的裙子吹得很高,像一朵年华,随时倾塌。——余秀华
12人生不过是午后到黄昏的距离,茶凉言尽,月上柳梢。——徐志摩
13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可是我一直都这样做,错过花满枝桠的昨日,还要错过今朝。——席慕蓉
14到秋季,你的手便分外地苍白而细,如最后一朵莲,纵有千指,再也握不住上一个夏天。——余光中
15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木心
16如果问我思念多重,不重的,像一座秋山的落叶。——简媜
17繁花落尽,我心中仍有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在无人的山间轻轻飘落。——席慕蓉
18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季羡林
19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泰戈尔
20“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山海皆可平,难平是人心。”
21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李白
22我如何贺你,以眼泪,以沉默。——拜伦
23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木心
2009年7月11日上午9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这是学术界的损失,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损失。
就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来说,季羡林是兼容百家、学贯中外的人文社会科学界泰斗,是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其涉足学术领域之广,当世罕见。可以说,大凡人文社会科学的各领域,几乎都留下了季老探索的足迹。追究季羡林之成为“杂家”的起因,是当代学术最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也是学界学人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对于这个问题,季先生自己轻描淡写地把原因归于“偶然性”。
季羡林一生和散文结下了不解之缘。季羡林的散文被当做整个中国近一个世纪知识分子心理变迁的缩影,蕴含着的一种流动着的一贯的人格精神。季羡林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不同写作风格广有涉猎、汲取:《史记》的雄浑,六朝骈文的浓艳,陶渊明、王维的清新,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流畅灵动,《红楼梦》的细腻,《儒林外史》的简明。这样写出来的散文,或如行云,舒卷自如;或如流水,潺湲通畅;或加淡妆,朴素无华;或加浓抹,五色相宜。长达数千字的,不厌其长;短至几百字,甚至几十个字的,不觉其短;全都灵活方便,得心应手,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描绘风景,都淋漓尽致,自然天成。在他笔下,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封一邑,都能焕发光彩,增添情趣。谈身边琐事而有所寄托,沦人情世局而颇具文彩,因小见大,余味无穷,兼师东西,独辟蹊径。对于自己的文章,季老曾说:“我扪心自问,我的感情是真实的,我的态度是严肃的,这一点决不含糊。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决不下笔去写”。这才是季先生文章真正感人的缘由吧!
“真情、真实、真切”是季羡林的处世原则。在将近百年的风雨人生中,先生一直秉承“唯有真情相待,方能坦诚相见;唯有真实为事,方能有为当世;唯有真切处世,方能心阔坦荡。”先生说过,自己喜欢的人是这样的:质朴,淳厚,诚恳,平易;骨头硬,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无哗众取宠之意,有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多为别人考虑;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在我们外人看来,这又何尝不是季先生自己的人生写照呢?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学术上的成就、极具感染力的文自、朴素、高贵的人格,这是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仁珪说,季老的过世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这不仅仅是像他这样的学者越来越少了,还因为他在世的时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反差:这个浮躁的时代,和这位学术坚守者的宁静与单纯。斯人仙逝,给公众造成巨大的心理空缺,使得大众精神偶像的投射又失去了一个对象。这是先生的宝贵之处。
“风雨百年,铸造的是品格;大浪淘沙,沉淀的是真金。”“斯人已去,功过成败皆虚;沧桑正道,将上下而求索。月白风清,一代巨擘长存天地;德高望重,万古芳名永留人间。”这是人们悼念先生的语句。在悲哀的同时,人们也开始了对“国学复兴”的思索。这也许是先生对国人的最后赠予了吧!
近日,由季羡林先生生前最后一位学术助手蔡德贵写作的最新版《季羡林传》面市了。作者以一名季门弟子的独特视角和纪实的手法,详细地讲述了季羡林先生曲折的求学生涯,以及他的学术研究、业余生活等等,再现了季老近百年来漫长的坎坷人生、广博弘大的学术造诣以及浪漫多彩的生活情趣,也突出反映了一位世纪老人、一位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这是对先生的缅怀,也是先生精神的传承。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一位刚考上北京大学的新生去学校报到。当天事务确实很多,拿饭票,领学生证,铺床,买热水瓶等。这位新生带着沉重的行李,不知任何是好。恰巧对面走来一位老人,新生以为是个工友,就问老师傅可以替他看看行李吗?没想到老人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后来新生就去忙了,直到傍晚,这位同学才想起自己的行李还在校门口让老人看着呢。他满心愧疚地就往校门口跑,但心里并没抱多大希望。谁知那位老人依旧颤巍巍地站在那等他,新生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第二天入学典礼,新生才发现这位老人就是著名学者,当时北大的副校长季羡林先生。这位新生想到,自己竟把季老当成了老校工,耽误了他老人家那么长时间,心里惭愧极了,于是给季老写了一封诚恳的道歉信。季老在回信中写道:“因为你是学生,当年我和你一样,不过你对我的称呼是对的,无须更正,我就是一名普通老校工。希望将来你也能成为一名校工,年龄大了的时候就做一名老校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没有任何的夸张和溢美。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季羡林先生高贵的人格。我还记得自己当初看到这个故事时心里的惊奇和感动,同时是多么羡慕能够沐浴先生恩泽的人们。本书的作者蔡德贵先生就是他们的其中一员。1996年,经过季羡林的同意,蔡德贵开始撰写《季羡林传》,这本书于1998年推出。蔡德贵当时回忆说,季羡林对写他自传的要求是“实事求是,不要溢美”。蔡德贵先生也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作品的语言朴实生动,叙事准确完整,引文巧妙广博,结论水到渠成,讲求以事实动人,以真情感人。蔡先生所著的《季羡林传》也成为国内唯一一部得到季先生首肯的传记作品。2009年,在原著的基础上,蔡先生又作了适当的修改和重要的补充,使作品更加完美。
作为季羡林先生的助手,作者得以比寻常人更接近和了解季先生,因此可以说,这部作品也更为生动和真实。作者在书中力图借鉴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本雅明的写作方法,“试着用先生的引文构成这部传记”。齐鲁故土、清华求学、德邦十年、沙滩创业、燕园春秋、磨练、不息奋斗,一幕幕、一件件,风风雨雨,近百年的人生就这样娓娓道来。
幼年的季羡林常常忍冻挨饿,艰难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先生吃苦耐劳、积极乐观的精神。到了济南后,没有了饥饿的威胁,这时的季羡林贪玩、调皮,并非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但也是在这时候,培养了对外语的学习兴趣,让他受益终身。中学阶段的季羡林,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取得了“四连冠”的好成绩,并大量涉猎了中外文学的经典作品。顺利考入清华大学,季羡林得以亲聆陈寅恪、郑振铎等大师的教诲。毕业后的季羡林迫于生计,回到高中母校教了一年国文,使他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甘心命运的摆布,他选择了出国留学。德国的求学生涯枯燥而辛苦,取得了博士学位,原以为终于可以回到祖国,谁知爆发的战争,使他的在德国的时间延长为十年。对祖国的担忧,对亲人的思念、对人生的思考,让他更加成熟。在归国期间,和当时国民党政府所设大使馆的“斗争”,又让我们看到一个机智、勇敢的季羡林。归国后,得到当时北京大学副校长汤用彤先生的赏识,季羡林受聘于北京大学,并一手创建了东方语言系,积极为国家培养人才。经历了“”十年的磨砺,季先生庆幸自己没有说谎,并利用在传达室看守大门的时间,完成了《罗摩衍那》的大部分翻译。恢复了自由的先生,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去,各种荣誉纷至沓来,面对这些,先生的朴素和真诚没有改变。退休的先生并未“退职”,用作者的话说就是“老表走新时”,因而先生的学术研究和散文创作又到达一个高峰。2009年7月11日,先生突然辞世,留给了国人无尽的哀思和对民族文化的深刻思考。
无论是先生对学术的执着追求,还是对人生品格的不懈坚守,都是我们后辈小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正如作者所说:“对于任何人来说,季羡林总是读不完的。读不完的季羡林,会给人很多。”
因为医院的护士说很爱看这本书,季老觉得只要书对大家有益,就值得买。
在北大校园里,季老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卡其布中山装,圆口布鞋,出门时提一个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他像一个工友,说话平常,总是面带笑容;他像一个老农,声音低沉,平易近人。在住院期间,一天一位年轻护士说起某报正在连载季先生的著作《留德十年》,表示很爱看。
季老马上吩咐身边人去买,他说:“书是给人看的,哪怕有几句话对年轻人有用了,也值得。”这一来轰动了全医院,大家都来伸手,还索要签名本。“都给。”“买去。”季先生发话说:“钱是有价之宝,人家有收获是无价之宝。”最后,一趟一趟买了600本,他也一笔一画地签了600本。
扩展资料
《季羡林代表作系列:留德十年》收录有学术泰斗季羡林先生的诸多作品,其中有与代表作选集名相同的《留德十年》,这篇文章,先生以时间的脉络,记述了其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德经过。以时间的脉络,记述了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德经过。
在赫赫有名的哥廷根大学,先生几经辗转选定印度学为主修方向,遂对其倾注热情与辛劳,最终获得博士学位,也由此奠定了毕生学术研究的深厚根基。在此过程中,先生饱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带来的戏剧性苦难,而于苦难之外,又更难忘学长深思,友人情深。
阅读题:
1通览全文,可知这是季羡林先生为_______写的一篇______(文体名)。
2本文中称母爱为“人间第一爱”是因为这种爱(抄录原文回答)
3根据文中的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í( )补 抖sǒu( ) 温xīn( ) pì( )美
4给句中加点的词语写出两个意义相近的词。
惟愿读这一套书的读者们,仔细玩味每一篇文章中所蕴涵的意义。
5第二段末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中的“这”指的是
(不超过24个字)
6文章4、5两段阐述谈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的价值和意义。不符合该文段意思的是哪几项(多项选择)( )
A可以知道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着温暖。
B想起母亲,眼泪就会潸潸涌出,甚至在睡梦里哭醒。
C即使华佗、歧伯再世也无法医治“我”心中的创伤。
D可以获得甜蜜和温(xīn),净化和抚慰自己的灵魂。
E在悲伤的时候,会化悲为喜,抖擞精神,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7“《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古今同恨的事。”这句话中的“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今同恨的事”
“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今同恨的事”,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末段说:“读者如能做出应有的结论”,其中“应有的结论”应当是
参考答案:
1、《新绿文丛》;序言。
2、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
3、(弥)补,抖(擞),温(馨),(媲)美。
4、体会、品味(或:欣赏、回味等)。
5、古今没有人将写母爱的文章搜集编辑在一起供人们阅读。
6、B、C。
7、遗憾。父母过早的离世,古今的孝子们都无法很好地报答自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8、对《新绿文丛》的良好评价。
这篇由巨人中考网整理的人间第一爱阅读答案,供大家练习,希望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有所提高。
附原文:
大千世界,爱有多端,但是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古今中外谈到母亲的文章,不胜枚举。我为什么只信“古今”而不讲“中外”呢因为在这一方面,中外是不相同的。
谈到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虽然很多,可是我在汗牛充栋的中国的古今典籍中,从来还没有见到哪一个文人学士把这方面的文章搜集在一起供人们阅读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
在年高德劭①为众人尊敬的钟敬文先生的启迪下,邓九平和他的友人们,付出很大的劳动和很多的时间,广闻博采,搜集现当代数百位作家、学者、艺术家回忆母亲的文章,这种异想天开有如张骞凿空之盛举,完全(mí)补了上面提到的憾事。他们给学术界立了一大功,将会受到中国学术界以及一般人民的欢迎,这是毫无问题的。
谈母亲的文章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呢每个人一生下来,受到人间的第一爱就是母爱,告诉他(她)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了温暖的是母亲。但是人间毕竟不总是充满了温暖的,你前进的道路上也并不总是铺满了玫瑰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遇到欢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分给母亲一份;遇到悲的时候,你只要一想到母亲,你就会立即喜上心头,化悲为喜,又抖(sǒu)精神,抬起头来,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我曾经有一个说法:“回忆能净化人的灵魂。”我至今还坚持此说。你可以回忆你的老师,回忆你的朋友,回忆你的所有亲爱者,所有这一切回忆都能带给你甜蜜和温(xīn),甜蜜和温(xīn)不正是净化和抚慰你的灵魂的醍醐②吗但是,对母亲的回忆又岂是对老师和朋友等的回忆所能(pì)美的呢
我是一个从小就失去母爱的人。这是我心中最大的创伤,虽起华佗或岐伯于地下,也是无法治愈我这个创伤的。我一生走遍大半个地球,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管是花前月下,只要想到我那可怜的母亲,眼泪使立即潸潸涌出。一直到了今天,我已是望九之年,还常有夜里梦见母亲哭着醒来的情况。嗟乎!此生已矣,我又不相信来生,奈之何哉!奈之何哉!
《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③这是古今同恨的事。惟愿读这一套书的读者们,仔细玩味每一篇文章中所蕴涵的意义,考虑一下自己对待父母的情况,再背诵一下孟郊那一首有名的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读者如能做出应有的结论,庶④不致辜负这一套珍贵的《新绿文丛》的期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