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寻找前世之旅新番外 小晚的婚礼 永恒的法老

求寻找前世之旅新番外 小晚的婚礼 永恒的法老,第1张

永恒的法老:

罗马尼亚的特兰尼瓦西亚地区,是传说中吸血鬼的发源地。血族长老莱希特的秘密城堡,就隐藏于这个地区一片幽暗绵远的黑森林之中。自从莱希特过世之后,Tremere族亲王撒那特思就暂时接管了这座城堡。

此时,在这座城堡的一间密室里,有两位不速之客正在书架上翻找着什么。年长一些的东方女子身材小巧容貌俏丽,神态动作依然宛若少女,自然却丝毫不做作。而另一位女孩看上去只有十七八岁,个子高挑,眉眼和那年长女子有几分肖似,但一头如月华般的银发已昭示了她的混血身份。她的举手投足更为成熟稳重,俨然有种令人不敢轻易接近的御姐气场。

这两位客人可不是什么普通人。在吸血鬼这个圈子里,无人不知,叶隐和叶晚母女,是撒那特思亲王视若生命的两个女人。尤其对他的人类妻子,那宠溺程度简直就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谁要是敢惹这对母女,那根本就是活腻了。别说是亲王大人的手段会让人生不如死,她们的其他后台那更是没人敢招惹的。

不过,这两人与其说是母女,看起来倒更像是对姐妹。

“对了老妈,你和老爸是不是也曾在这里发生过什么浪漫的故事呢?”叶晚笑眯眯地凑了过来,眼中闪动着几分调笑。

叶隐微微一愣,笑着眨了眨眼,“你还真猜对了。记得那时我和你老爸被莱希特关在这里,他可是宁愿饿死也不愿意吸食我的鲜血。”

“然后老妈你就被打动了?然后就以身相许了?”叶晚笑得有几分促狭之意。

叶隐轻咳了一声,“切,你妈我哪是这么容易就范的,他追到我不知费了多大劲呢。”

”嗯嗯,我信我信,我爸绝对是从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才能把我妈追到手。”

见女儿抖动双肩偷笑,叶隐伸手拍了一下她的脑门,“还笑,快点把那本地狱词典找出来!你老爸说过了一定是在这里!”

叶晚吐了吐舌,像是想到了什么,“老妈,我打算过几天去把头发染回黑色的。你都不知道啊,自从这头发变成银色后,我都好几次被人从背后叫做老婆婆了。过马路的时候居然还有小朋友跑过来要扶我过马路!”

这下轮到叶隐偷笑了,她完全想像得到小朋友看到“老婆婆”正面时受到的惊吓表情。

“想不到这里还有这本书?”叶晚从书架里抽出了一本厚厚的铜版书,掸去了上面的厚厚灰尘,“居然是失传很久的巴比伦巫术大全。记得那时我穿回到新巴比伦王国时,倒是听尼布甲尼撒说起过这几种巫术,想不到还有这么详细的记载-----”说到这里,她又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脸上飞快闪过了一丝怅然,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了。

叶隐神色复杂地看着自己的女儿,挽起笑容转移了话题,“时间也不早了,我们等会再来找那本地狱词典吧。现在我先请你去吃papanasi好不好?那可是罗马尼亚最传统的甜点,用炸得金黄的面粉奶酪配上黑莓酱和酸奶油,啧啧,不要太好吃哦!”

叶晚淡淡瞥了她一眼,“我看好像是老妈你比较馋吧。再不去的话老妈你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去去!你这没大没小的家伙!”

两人在附近的小镇上找了一家小餐馆,餐馆店面不算大,做得倒是道地的罗马尼亚菜。所以除了当地客人外,也有一些国外游客捧场。餐厅中央悬挂的平板电视里正播放着当天的新闻,客人们则边看着电视边随意喝酒聊天,一派悠闲气氛。

叶隐喝了几口浓汤,发现女儿正以一种深沉的目光注视着自己,像是欲言又止。

“有什么想问你就问吧。”她又咬了一口面包,“咱们娘俩之间还有什么可隐瞒的。话说回来我们也很久没坐下来好好聊天了。”

“果然不愧是我老妈,知女莫若母啊!”叶晚立即及时给她戴上了一顶高帽,“老妈你知道就好了,平时你的时间几乎都被老爸霸占了。我和弟弟真是可怜啊……我们谁敢和老爸抢……”

叶隐无奈地按住了自己的太阳穴,天不怕地不怕的她对这女儿还真是毫无办法。

“老妈,你刚才转移了话题,是担心我想起那些往事而不开心吧?”叶晚话锋一转,将话题拉回到了刚才的事上。

“难道不是吗?”叶隐看着她的眼睛,“小晚你的心情,我比任何人都能理解。”

叶晚沉默了几秒,低声问道,“其实有个问题我也一直都想知道答案,平时老爸在旁边总是没机会问。老妈你穿越了那么多时代,见过了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物,最难以忘记的是哪一个呢?”

最难以忘记的是哪一个?叶隐的神思有一瞬间的恍惚,脱口反问道,“那么小晚你呢?你不是也有同样的经历吗?你又最难以忘记哪一个呢?”

“他们哪一个我都没有忘记。”叶晚笑了笑,“不过,那是一种很特别的感情。想起他们,我会怀念,但带有理智。念及曾经的点点滴滴,我会心动,激起涟漪,但那也只是涟漪,永远都不会成为汹涌的波涛。比起感性又冲动的老妈你,我可是要理性的多。”

叶隐没有说话,脑海中掠过了一个个熟悉又难忘的身影,从樱花下含笑逝去的少年,到平安京白狐般狡猾的阴阳师,从漫漫沙漠的阿拉伯王子,到恒河河畔领悟轮回的微笑男子,从维京时代勇敢的海盗首领,到向日葵花田里优雅起舞的骑士,从长安城华丽如牡丹的贵公子,到用全部生命学会爱的玛雅祭司……还有,那个如阳光般耀眼的----年轻法老王。

叶隐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手腕上所戴的镶嵌着孔雀石的黄金手镯。仿佛鬼使神差一般,这次来罗马尼亚她也不知为什么,就是想戴着这只手镯。

就在这个时候,电视里的主持人忽然神情严肃地开始播报一个突发新闻,“据本台报道,埃及开罗发生了不明原因的暴动,有一部分暴徒冲入了开罗的埃及国家博物馆,掠夺破坏了一部分文物,其中包括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也不知去向……”

后面的话叶隐全然没有听清,她的脑袋里嗡嗡作响,一片空白。只有她自己知道,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她的胸口痛得有多难受。新闻里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柄利刃插入了她的心脏。他的木乃伊不见了……是谁?是什么人打扰了他的睡眠?不可原谅……不可原谅!

“妈,你没事吧?你的脸色看起来好可怕。”叶晚也有些担心起她。

“小晚,我有点事暂时不能回匈牙利了。要是你老爸问起来的话,就说我去茶馆待几天。”等回过神来,她已经做了一个决定。

“老妈,你是要去埃及吗?”叶晚立刻猜到了其中的原因。

她点了点头,也没有隐瞒,“我要去找到他的木乃伊。我不能-----让他死后还要被这样的打扰。”

“老妈,我支持你。快去吧。老爸这里我替你挡着。”叶晚眨了眨眼。

埃及,开罗。

再一次踏上了这片土地时,叶隐的心里是百感交集。她的耳边仿佛又回响起那个人所说过的话,“喝过尼罗河水的人,不管离开埃及多远,都会再次回到埃及。”纵然那么多年过去,那丝心痛却依然还是挥之不去。

埃及的局势倒是很快得到了控制,博物馆也投入了大量的警力加强戒备,并且追回了不少失物,但堪称国宝的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却还是下落不明。

对于警方来说这是件相当头疼的事,但对于叶隐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她一到开罗就用式神追查到了木乃伊的大体位置,不吃不喝不睡连夜赶到了埃及和约旦的交界地带,在那些不法之徒运走木乃伊前及时截住了他们。

由于恼怒那些人这样对待拉美西斯,叶隐毫不留情地狠狠教训了他们一顿,不但把他们整得头破血流,还召唤了恶灵将他们都吓了个半死。搞定了那些人后,她就迫不及待地到地下室去找寻拉美西斯的木乃伊。

在昏暗的房间里,杂乱地堆放着一些文物,有石像,有金银首饰,正中央的赫然就是拉美西斯的木乃伊。尽管被打扰了一阵子,他依然还是静静地躺在那里。面容安详,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仿佛熟睡一般沉静。

还好,还好他没事。她的眼角一热,快步走到了他的身前,小心翼翼地为他擦拭去沾染的灰尘。

如此伟大的光明之子,上下埃及之王,如今,却成为了一具干瘪的木乃伊。三千年的时光,仿佛是弹指一瞬间,一切物是人非。他的石像,他的神庙,他刻在神庙上的话,还清晰如昨日,而那个会笑会伤心会生气的他,却已经消失了历史的年轮中。

“拉美西斯……好久不见了。你不是说过吗?喝过尼罗河水的人,不管离开埃及多远,都会再次回到埃及。所以,我又回来了。你说你这家伙就这么躺着迎接我,是不是很没礼貌啊?我想告诉你,我……在这里过得很好。所以,你在那个世界里也要好好的。你放心,我会保护好你的身体,不会再让任何人打扰你。”她低垂着头喃喃自语着,像是在和一个老朋友聊着天。

她并没有留意到那具木乃伊的右眼竟然缓缓流下了一滴眼泪。而那滴眼泪不偏不倚顺着他的面颊落在了她的黄金手镯上……

叶隐再抬起头的时候,震惊万分地发现周围的一切竟然都变了样!

出现在她面前的是一个美丽的庭院。庭院里种满了无花果、枣树、酪梨、石榴与圣柳。一位年轻男子正背对着她单膝跪在地上,为一棵苹果树嫁接。他那乌黑顺滑的长发闪耀着阳光般的光泽,手腕上戴着以野鸭做装饰的天青石手镯。

他似乎听到了身后的异动,惊讶地转过头来。

鹰和眼镜蛇交缠而成的环型金饰压着一头乌黑细润光柔的长发,俊美的脸上浓黑秀逸的长眉斜扫入鬓,一双黑曜石般的深色眼眸正惊讶地审视着她。他仅穿一件短小的镶金腰衣,露出一身健康的小麦色肌肤,身躯如棕榈树般修长而结实。由绿松石、孔雀石和黄金雕刻成何鲁斯之眼的护身符宛如闪着金色微芒的尼罗河水配在颈项间。

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愣了好几秒才颤声道,“拉……拉美西斯!是你吗?真的是你?我在做梦对不对?”

那男子微愕地看着她,“你是谁?你是怎么进来的?”

她的心里蓦的一凉,原来,他已经把自己给忘记了吗?也是,经过了那么漫长的时间,他也拥有了无数妻妾和子女,又怎会记得生命中的一个小小过客?

那男子正打算叫人,目光停留在了她的手镯上却是神色一变,脱口道,“原来是你!”

她刚才吊到了半空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拉美西斯,你还记得我对不对?”

男子摇了摇头,面色柔和,“我不是法老本人。我是法老的第二十五个孙子塞克特。我的父亲莫尼普塔是法老的继承人。”

她顿时愣在了哪里,再仔细一看,确实,虽然那男子的容貌酷似拉美西斯,但眉宇间还是少了那份有自信征服全天下的王者气魄。她的心里顿时像是掏空了一般,空落落无所依。原来他不是拉美西斯,难道--------就算是梦境也要让她失望吗?

等等,第二十五个孙子?这么说来拉美西斯他现在已经很老很老了?甚至,他已经不在了?她这是到底是做梦,是幻觉,还是莫名穿越到了这里?

“他……还活着吗?”她听到自己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塞克特点点头,“他在等着你。你马上跟我去见他。”

等着她?她的心头闪过一丝疑惑,拉美西斯的孙子怎么知道她的存在?但此刻她也没有心思多想,只想快些见到拉美西斯。

明明是那么想再见他一次,可是远远地看到他正躺在睡床上时,她却忽然双脚发软,怎么也迈不动步子了。

“我现在暂时让其他人离开,你和法老单独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塞克特迟疑了一下,又嘱咐道,“好好把握这段时间。因为,法老的时间恐怕也不多了。”

她的心里一沉,他的意思是------拉美西斯他……随时都可能……离开……吗?上天之所以这样安排,就是为了让她来见他的最后一面吗?

接下来,她走的每一步都像是行在流沙中那么艰难,一步,一步,又一步,仿佛是跨越了千年时光,她终于走到了他的身旁。

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法老如今已垂垂老矣,似乎随时都会被死神召唤而去。

她坐在了床边,用只有他能听到的声音低低说了一句,“拉美西斯,我----回来了。”

睡床上的那位法老像是突然被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蓦的睁开了双眼。那双略带迷蒙的眼睛,困惑地看着她。缓缓地,缓缓地凝聚起光亮,过了好几秒似乎才看清了她。几乎是在同时,他的黑眸中突然变得惊人的灼亮,比阳光更加闪耀。

他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狂喜,一眨不眨紧盯着她,好像一闭上眼,她立即就会从他的眼前消失。

“小隐,真的------是你?我不是在做梦吗?”他的声音明显发着颤。

她竭力对他露出了一个笑容,“嗯,我回来了。”

他是那么那么的惊喜,就连精神也为之一振,“我日日祈求阿蒙神给我足够长的生命,能让我等到你回来的那一天。感谢阿蒙神,我真的等到了这一天……”

“你不记得了吗?我喝过了尼罗河水,所以,一定会回来啊。”她的心里一片酸涩。

他的脸上闪过一丝伤感,像是孩子气般埋怨了一句,“可是小隐,你怎么回来的这么晚?你看我------已经这么老了。”

她拼命忍住想流泪的冲动,握住了他的手,将他的手紧紧贴在了自己的脸上,笑了又笑,“可是拉美西斯,你看,我也已经老了呢。我昨天可是刚刚数过,我眼角的皱纹多了两根。”

“哪有,我看你都没怎么变……”他半信半疑地看着她。

“那是因为在你的眼里,我还是那么可爱啊。”她眨了眨眼。

他笑了起来,目光掠过她的手镯,露出了一抹欣慰的表情。“这么久了,小隐你还戴着这个……”

她点点头,“当然啊,因为,这是拉美西斯送的。”

“也就你敢这么乱喊。”他微微弯起了唇角,“敢直呼我名字的人,也只有你一个了。”

他的黑色瞳仁中流光婉转,好似最澄澈的曜石般闪闪发光。他的眼睛里诉说着太多太多的东西。相离这么远,这么久,相逢却是这么短,明明有千言万语,此时此刻彼此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小隐,我真想回去。”

“回到哪里?”

“回到------有你和杀敌者的时光。”

她的泪水一下子就涌出了眼眶。

他慢慢闭上了双眼,似乎是有些累了。恍然间一觉醒来,他漫步走出王宫,像往常一样来到了训练狮子的地方。来自东方的少女正躺在酪梨树下做着美梦,杀敌者靠在她的身边忠心地守护着。她睡着的样子真是可爱,嘴角还带着一丝俏皮的笑容。杀敌者也懒洋洋地打着盹,偶尔有个酪梨砸在了它的脑袋上,惹得它生气地直甩脑袋。那是他所见过最美的画面。阳光从枝叶间一点一点流下来,整个世界的时间突然变得很缓慢很缓慢。碧蓝的天空,丝絮般的白云,垂挂枝头的无花果,尼罗河畔优雅绽放的莲花。

在最美好的时光里,他能遇见她是怎样的幸福。

不能触碰的,最后变为一种完美。

不可回头的,终将成为一份珍藏。

就让这一刻,在记忆里永远驻留。

“小隐……”

听到他梦呓般喃喃喊了声她的名字,她急忙将头附下了去。只听见他微弱的声音如幻梦般传入了耳内,“当你轻轻走过我的身边,就带走了我的心……”

窗外的夕阳沉沉落下,天边如火烧般殷红,像是要在最后一刻释放出所有的美丽。

她手腕上的黄金手镯忽然散发出一道柔和的白光,将她整个包围了起来,眼前的整个房间开始渐渐变得模糊起来……又要回去了吗?这短暂的穿越之旅只是命运的小小恩赐?

“请等一下!”塞克特匆匆走了进来,“你是否又要离开了?不过在离开前,我还想请你看一样东西。”说着,塞克特令人送上来一个大箱子,并亲自打开了箱盖。叶隐只觉得眼前一片金光灿烂,差点被闪花了眼,原来那里竟然装着满满一箱镶嵌着孔雀石的黄金手镯!

“爷爷他,每年都会派人打造一只同样的黄金手镯放在这里,不知不觉已经有这么多了。所以我看到你手上的手镯,就猜到你就是那个传说中的东方女孩了。”

她拿起了一只手镯,翻过来看了看内侧,一行熟悉的字赫然映入眼帘。她的心剧烈一颤,急切地翻寻起了那堆手镯,一个一个拿起来查看,每个手镯的内侧都刻着同样的那行字。

隐---------拉美西斯之妻。

她心中顿时涌现无法形容的酸楚感,就像被一层层剥掉的洋葱刺激到眼睛,眼泪开始肆无忌惮地泛滥。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们远隔千年时光,我再也无法追上你。

世界上最近的距离,是我们远隔千年时光,你却一直在我心里。

印度概况

印度印度共和国(Republicof India)的简称,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大部分位于北纬10度至30度之间。位于低纬度,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与孟加拉国、缅甸、中国、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壤,和马尔代夫隔海相望。英联邦成员国。印度具有绚丽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印度在梵文中有月亮的含义,是美好的事物的通称。印度已经成为软件业出口的霸主,金融、研究、技术服务等等也即将成为全球重要出口国。

从喜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岳地区,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平原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山地只占四分之一,高原占三分之一,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过1000 米。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在热带季风气候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积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土壤条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印度到处是无数历史纪念碑。 一些保存佛祖舍利的古老佛塔、刻有法令的阿育王柱、铜匾和石碑散布在整个次大陆。玛哈拉施特拉邦等地有雕刻精美的阿旃塔石窟、爱罗拉石窟、艾勒凡塔石窟,东西南北有保存完好的不同建筑风格的雄伟的庙宇,拉加斯坦的城堡和庄园、德里的壮丽红堡、历史纪念碑、壮观的法特普尔西克里王宫、宏伟美丽的泰姬陵等。印度城镇还有穷人,还有贫民窟。但随着印度的科学和工业技术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印度新兴的信息技术工程人员和信息企业赢得了世界的尊敬。

印度美食推荐

印度老百姓在美食文化上,南北地区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北方烹饪中有许多肉、谷物和面包,辣味是主要特点;南方的多素食,米饭和辛辣咖喱。印度人家庭的基本食品是米饭、家常饼、小扁豆,普通佐料为干青酸辣泡菜和香菜叶。 印度飞饼:在印度称之为“加巴地”,甚至可以称作是一件绝妙的手工艺品。印度人做加巴地时,先利索地和面,捏成一个小圆团,再擀几下,便放入小平锅中加热,当平锅中的饼快熟,有点胀起来的时候,利索地用手把它拎起来,一下子扔到炉子的火中去。很快地又把它取出,放入盘中操作迅速而复杂。出炉后被香喷喷的,内层绵软白皙,略带甜味,嚼起来层次丰富,一软一脆,口感对比强烈,嚼过之后,齿颊留芳。 另外,印度的美食还有:奶茶,也叫马沙拉奶茶,在印度街边经常能看到一些硕大无比的锅,里面文火温着白乎乎的牛奶,上面一半还覆盖着奶皮,非常香浓;酸奶,旧德里贾玛清真寺门口的小摊上随处可见,用土陶罐装得满满的,整齐地排列着,食客用完酸奶就砸碎陶罐,这种酸奶非常浓,浓得没法喝而只能用小勺来吃;咖喱羊肉,放在餐厅门口一个个亮晶晶的金属大罐中的咖喱羊肉,下面施以文火慢炖并保温,浓香也随之缓缓溢出。 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汤菜开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余菜肴一般全部同时搬上,不分几道上菜。正餐之外有辅佐食物,最普通的是凝奶或酸奶、咖喱拌青菜、凝奶拌蔬菜、蔬菜泥和酸辣酱。餐后食品通常有阿月子果仁冰激凌、用米做的布丁、用玫瑰水提味的奶油奶酪球、加糖水的煎饼、用奶酪和牛奶做成的糖和鲜水果等。饭后印度人常用一种槟榔子、熟石灰和香料做成的包在槟榔叶中的调制品招待客人,有助消化的效用,不过一般寻常百姓家用餐比较简单。

印度交通情况简介

航空——除了乘坐飞机进入印度,不少驴友会选择陆路的方式由尼泊尔入境印度。尼泊尔有好几个关口可以进入印度,派勒瓦是最大的一个。目前从国内能够直飞印度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昆明和成都。

火车——印度的铁路简直是世界铁路系统上的一朵奇葩,网上订票系统复杂,火车售票分为售票处(BOOKING OFFICE)和预售处(RESERVATION OFFICE),一些大站(如新德里和瓦拉纳西)有专门的外国人售票处。

巴士——印度每一个邦的巴士车都不一样,但是主干道上可以找到普通巴士、快车、半豪华、豪华、豪华空调公车甚至是豪华卧铺车。私营巴士通常比国营(local bus)的要舒适一些。

出租车——意大利起步价13欧元。

印度旅行购物

在印度通过购物可以了解印度人的习惯、艺术和技术。购物最好要货比三家,还要记得要讨价还价,但也有空调设备齐全的不议价的商店,这种商店出售骆驼瘤的刺绣品,这需要识货的行家辨别。工艺品是印度的一大特产,色彩丰富价钱又低廉,游客可根据自己的预算收集喜爱的东西。但要注意赝品。 印度有特色的商品有:神油,在印度神油的名号如雷贯耳,最早不是只用在男欢女爱的事情上,而是一些到山上去清心修练的信徒将神油抹在全身,这样一来好像就会在身上起了一种保护作用。 披肩,克什米尔地区的披肩是名扬海外的特产品,以喜玛拉雅山野生小羊的毛,所制成的帕须米纳披肩,质感细腻,深受时装界喜爱。 香料,它就像是一种魔法,让食物充满生动的表情,也开启了人们的味觉深度,是许多印度日常食物的灵魂。 大吉岭红茶,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含有麝香葡萄风味,但是随着气候条件、采摘期和制作功夫不同,茶叶质量与气味也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以每年4~5月间采摘的春茶品质最好。 全印度最有名的购物城是洁蒲,它和闻名全世界的pinkcity齐名。从卡什米尔高寒山区绵羊毛做成的开斯米披肩,各种设计细腻、手工精美的宝石首饰和银首饰、丝地毯,风情万种的沙丽,到镶满小镜子的台布床单,在这里都能够买到。

印度旅行注意事项

1“那摩斯戴” 意即“您好”,是印度最常用的问候语,人们见面或告别时,印度人总免不了说一句“那摩斯戴”。

2印度妇女额头点有痣,代表着喜庆、吉祥,是印度民族的标志。

3印度教盛行“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他们把黄牛当作神灵,对它顶礼膜拜。 

4在印度情侣最好不要在公共场所手牵手,因而拥抱就更要避免了。此外女士不要着无袖T恤或都是过于暴露的衣服,而且不能交叉双腿。 

5“交叉双臂并点头”这是印度人表达问好的方式,这个时候游客可以同样的动作回复。

6跨过地上的食物或者是人,在印度都是不允许的,行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脚下。

7在印度,进屋前脱鞋已经是一种习惯,并且不不能用脚掌朝向当地人或是神像。

8印度的出租车和餐馆不收小费,但高级餐厅、酒店须付服务费则会收小费。租一日计程车去观光时,最好给5卢比小费。

印度旅行娱乐活动

印度的娱乐活动不仅数量极多,而且都很有看头。千百年来恒河冲积出来的伟大文明沉淀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由于特殊的文化结构和殖民历史产生了印度现在的特殊社会意识形态,这是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猛烈撞击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磨平了棱角,你会发现这两种文化在印度相处得是那么的和谐。 舞蹈与音乐在印度,宗教是日常生活的主要规范,而音乐与舞蹈,是随着各种宗教节庆、民间仪俗所产生的,是最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印度音乐传统来自古老的「婆摩吠陀」(Sama Vedas)经书,分别是流行于印度北部的印度斯坦(Hindustan)系统与流传在南印度地区的卡纳塔克(Karnatak)系统。前者有中亚和波斯的风格,后者保持了原貌。古典音乐具有各种形式,最常被演奏的是克希雅尔(Khyal),融合严谨和浪漫的音乐形式,比较容易让人接受。南印度的卡纳塔克音乐,有较为复杂的规律、不像北印度音乐流行即兴创作,只以特殊技巧或乐器,在原有的结构中加以变化。印度古典舞蹈,主要有卡塔克(Kathak)、婆罗多舞(Bharatanatyam)、玛尼普利(Manipuri)、卡塔卡利(Kathakali)等四大流派,此外还有奥蒂西(Odissi)、 库奇普蒂(Kuchipudi)等。 在印度,你能在现代的大酒店内享受印度最古老正宗的印度古法按摩,还可以在林立着大厦街道上看到吹着魔笛舞蛇的艺人,更可以在浑浊不堪的恒河上看到人们在上面洗漱,甚至有人在饮用其水。

《唐诗里的中国》 吴可欣

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唐朝。所以在今天,唐装才重回我们的衣柜,中国结又重系我们的裙衫,唐时的歌曲包上了摇滚的外壳,又一遍遍回响在我们耳畔……爱中国,可以有一千一万种理由,选一个最浪漫的理由来爱她吧——唐诗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我爱唐诗,更爱中国。 

站在世纪的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唐朝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无论是沙场壮士征夫一去不还的悲壮,还是深闺佳人思妇春花秋月的感慨,唐诗之美,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振奋人心,或凄凉沧桑,都是绝伦美奂,久而弥笃。 

翻开《唐诗三百首》,读一首唐诗,便如拔出了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寒光黯黯中,闪烁着一尊尊成败英雄不灭的精魂:死生无畏,气吞山河,金戈铁马梦一场,仰天长啸归去来……都在滚滚大浪中灰飞烟灭。多么豪迈的唐诗呵!读一首唐诗,宛如打开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氲香气中,升腾起一个个薄命佳人哀婉的叹息。思君君不知,一帘幽怨寒。美人卷帘,泪眼观花,多少个寂寞的春夜襟染红粉泪!多么凄美的唐诗呵!浅斟低吟,拭泪掩卷。 

寒山寺的钟声余音袅袅,舒展双翼穿越时空,飞越红尘,似雁鸣如笛音,声声荡气回肠。世事更迭,岁月无常,更换了多少个朝代的天子!唐宗宋祖,折戟沉沙,三千粉黛,空余叹嗟。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消弥。惟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依然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唐朝的江枫渔火,就这样永久地徘徊在隔世的诗句里,敲打世人浅愁的无眠。

唐朝的月明。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唐朝的酒烈。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醉卧中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唐朝的离别苦。灞桥的水涓涓地流,流不断历历柳的影子。木兰轻舟,已理棹催发,离愁做成昨夜的一场秋雨,添得江水流不尽。折尽柳条留不住的,是伊人的脚步,挽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岁月的裙袂。一曲离歌,两行泪水,君向潇湘我向秦。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地再逢君呵 

唐朝的诗人清高。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一路狂舞,一路豪饮。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虚名。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踏遍故国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 

唐朝的红颜多薄命。在刀刃上广舒长袖轻歌曼舞,云鬓花颜,泪光潋滟。都羡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马嵬坡下一抹黄土掩风流。情不可依,色不可恃。一世百媚千娇,不知谁舍谁收。长生殿里,悠悠生死别,此恨绵绵。

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三百篇诗句在千年的落花风里尘埃落定。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琶的宫商角羽,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何夕。

唐装在身,唐诗在手,祖国在心中

扩展资料:

唐诗的成就是一个空前绝后的文化高峰,无论诗歌文体之成熟,诗歌风格之丰富,诗人群体之广泛,创造诗歌总量之巨大,都让后人叹为观止。唐诗的产生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事件,而是政治、经济、文化三结合的产物。如果单纯通过文化手段,也难以让它复兴,为今人和后世服务。

要想让唐诗在新的时代里获得崭新的生命,就必须通过资本运作,把这笔无形的精神资源,转换成有形的物质资本,通过物质资本,推动产业的发展,拥抱唐诗美好灿烂的明天!

每个时代都像一个人,每个人都有他的性格气质,每个时代也有它的性格气质。如果说汉朝像一个雍容华贵的贵妇,宋朝像一个英姿勃发的青年,那么大唐则像一位性格豪迈的壮士,他积极进取、蓬勃向上,体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强大生命力。

是的,这就是大唐,而唐诗,则是大唐的一身华服。

唐诗的成就是一个空前绝后的文化高峰,无论诗歌文体之成熟,诗歌风格之丰富,诗人群体之广泛,创造诗歌总量之巨大,都让后人叹为观止。在唐代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无数诗歌,仅收录进《全唐诗》的就将近五万首,比自西周到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中遗留下的诗篇数目多出两三倍以上。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达五六十个,大大超过此前著名诗人的总和。

为什么诗歌能在唐朝达到这样一个不可企及的高度?这与唐朝的综合国力有关,换言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人类社会遵行的一条规律。繁荣的经济就像一片沃土,开明的政治就像一阵春雨,优良的制度如同一阵南风,拥有这样的客观环境,幼苗自然能长成大树。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在唐代获得了长足发展,进入成熟时期。而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就是写诗。这一制度,对学校教育影响巨大,对诗歌教育和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个时代能够占据这一系列的优势,必然会给文化艺术带来一个黄金时代。以“二王”(王维、王昌龄)、“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二杜”(杜甫、杜牧)等为代表的诗人,以他们各具天才、各具情怀、各具特色的诗歌,尽情地倾泄着他们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理想、对功名、对生活、对未来甚至对爱情的无限憧憬、赞美,哪怕是他们的叹息与哀哭,也是那样的有力,不同凡响。

正是因为他们自如地挥洒着那如橼巨笔,“唐诗”这个令国人无比自豪的文学名词,才永远地镶嵌在中国的历史、民族的血脉和人类的文明中。唐诗影响了中国历史,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是一座雄伟的文化丰碑。

遗憾的是,自上世纪初的新文化以来,国学受到了挑战,包括唐诗在内的古诗形式也越来越被人轻视,取而代之的是白话诗歌。如今汉学热在全世界兴起,许多国家都成立了研究唐诗的团体,有些大学还设立了唐诗专业,然而唐诗在自己的祖国,却门前冷落,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如今,虽然不断有人呼吁,要加强传统诗歌教育,然而着眼点大多停留在战略层面,而在具体战术上,探讨甚少。

在此,笔者想举一个案例。唐代诗人杜牧写过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一首连小学生都耳熟能详的诗歌,然而山西汾阳杏花村酒厂却独具慧眼,把诗中的杏花村定为自己的企业名称,巧妙地借诗扬名,大大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提高了自身产品的销量和品牌价值,并把自己做成了上市公司。

他们不仅成为山西省上市的第一只股票,也成为中国白酒行业上市的第一只股票,不仅带动了汾阳市的旅游事业,也促进了汾阳市的区域经济,扩大了汾阳市的知名度。可见,唐诗,不仅是一座象牙塔,更是一棵摇钱树!

作为传统产业,都能够这样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寻找最佳切入点,作为文化产业从业者,我们更应该如此。我们应该不断突破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鸿沟,立体地来看唐诗、看待唐诗中蕴藏的巨大商机。既然唐诗的产生,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事件,而是政治、经济、文化三结合的产物,那么单纯通过文化手段,也难以让它复兴,为今人和后世服务。

要想让唐诗在新的时代里获得崭新的生命,就必须通过资本运作,把这笔无形的精神资源,转换成有形的物质资本,通过物质资本,推动产业的发展,拥抱唐诗美好灿烂的明天!譬如说,我们可以以唐代诗人为主人公,编创出一套电视连续剧,通过诗人的悲欢离合,间接反映出国家的沿革兴衰,让观众在了解那段历史的同时,受到唐诗的艺术熏陶,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中外抗疫物资诗句精选

 目前,全球新冠f肺炎疫情的流行进入了新的阶段,国际上的焦灼形势已胜过国内。在疫情爆发之初,国际社会曾向我国伸出援手,现在则轮到我们投桃报李。中国在向其他国家捐赠物资时,也吸收了当初日本友人在物资上附录诗句的经验,让一些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诗句飞往世界各地,这也可以说是复兴中国历史上本有且源远流长的“诗赋外交”传统。其中许多诗句都蕴含着中国与相关国家的交往历史,也寓意着其中的深情厚谊历久而弥新。

 “肝胆相照”的中韩邻里情

 中国在赠予韩国的援助资源上贴寄着著名韩国诗人许筠的“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诗句,这首诗本身也体现了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文化联系源远流长,蕴含着中韩两国人民交往的一段历史佳话,并表达了今日依然同舟共济的近邻相助之情。

 许筠(1569-1618),字端甫,号蛟山、惺叟、鹤山、白月居士等。世人常将其比同于李贽。不过就其家世而言,父子兄弟都为状元之才,几乎可类比于宋朝以苏轼为代表的“三苏”了。且在有一点上甚至可能是苏轼羡慕而不可得的,我们一直流传着才女苏小妹三戏秦观的传说,但这更可能只是一个文学演绎,而许妹氏(许景樊,字雪兰)则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诗名曾闻于中华,轰动朝野,令京城的缙绅争相阅读其《游仙》诗篇,还引得不少世家闺秀竞相临摹,乃至柳如是醋意大发的八卦。

 许筠于朝鲜宣祖二十七年(1594)廷试文科及第,官至左参赞。他著作颇丰,有《惺所覆瓿稿》《闲情录》《国朝诗删》,以及小说《洪吉童传》等等。《洪吉童传》是韩国历史上第一部谚文小说,前几年被翻拍为电视剧,流行一时。许筠作为朝鲜著名文士,曾先后多次访问明朝,同时也在朝鲜担任接待明朝使节的外交工作。其中,最为中韩两国人民津津乐道的就是他与明朝文士吴明济的交往,此次中国捐赠物资上所附的就是许筠赠予后者的送别诗《送参军吴子鱼大兄还天朝》,全文为:

 国有中外殊,人无夷夏别。

 落地皆弟兄,何必分楚越。

 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

 倚玉觉我秽,唾珠复君绝。

 方期久登龙,遽此成离诀。

 关河路险巇,秋郊方蠲热。

 此去慎行休,毋令阻回辙。

 东陲尚用兵,海峤日流血。

 须冯鲁连子,却秦掉寸舌。

 勿嫌九夷陋,勉徇壮夫节。

 诗题里的吴子鱼即吴明济,浙江会稽人。他在明万历年间,曾作为徐观澜的幕僚,随明军入朝,帮助后者平定“壬辰倭乱”。吴明济到朝鲜后,除了辅佐军务,也看到当地文学昌明,诗篇颇有不凡之处,恐其绝于战火,同时感慨“昔周官采诗,三韩不与;夫子删诗,三韩不及,远莫致乎”,于是以孔子修编《诗经》自勉,开始收集修编《朝鲜诗选》。《朝鲜诗选》是中国人修编的第一部朝鲜诗集,对中韩文学发展皆影响深远。而许筠便是此事的最大相助者,且受邀为该书撰写过序文。

 许筠与吴明济两人,可谓一见倾心,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在两人的诗文中,许筠称吴明济为博雅之士,赞美其品格与才学,吴明济则叹服其状元之才。起初,吴明济刚到朝鲜时,居住于徐观澜的军帐或馆驿中,导致会客不便,使得两人常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许筠的《柬吴子鱼先生》即把这番情义表达了淋漓尽致,诗曰:“野馆荒凉门半开,入帘残月影徘徊。露虫偏向秋林织,今夜故人来不来”此诗颇有宋代诗人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意蕴,且等待、期盼、着急之情有过之,几乎快要满溢出纸面了。同样,吴明济这边也是如此,曾接连四次向徐观澜打报告,要求搬出去住。最后徐观澜在他死皮赖脸的打磨下,终于允准。吴明济得偿所愿后,直接住到了许筠家里。

 就这样,在战火与文学齐飞的日子里,许筠与吴明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在“壬辰之乱”稍平,吴明济要归国时,许筠为其饯行,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诗中说天穹之下,山川异域,国有中外之别,但人无华夏与夷狄之分。因为中韩同文同种,都生活在汉字文化圈,拥有着相同的文化传承,故没有彼此的分别,更无隔阂。之后连续化用数个中国历史典故,“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一句即转自汉代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披腹心,输肝胆”和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等名句,并以此表明兄弟情深。此后笔锋一转,感慨时光荏苒,离别之日不期而至,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唯有祝子鱼一路平安。诗歌结尾处则表达了朝鲜局势还未彻底转危为安,希望子鱼多向明朝天子陈情,继续给予帮助,自己也将继续勉力奋进。

“尼莲东流”的中印友谊画面

 中国赠予印度的援助物资所贴者为玄奘法师的诗句“尼莲正东流,西树几千秋”。玄奘是举世闻名的高僧、佛学家、哲学家、旅行家、翻译家,是中印友好的化身,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他的诗正是中印友好历史的鲜明见证。

 关于玄奘的生平事迹,最为著名的就是前往印度取经,归国后在唐太宗的支持下,主持佛经翻译。玄奘虽翻译了诸多经典,但文学创作不多,传世者更为稀见。幸运的是上世纪,我们在敦煌文献里找到了一些材料。敦煌文书S373号中抄写有署名为“大唐三藏”的五首诗歌,虽然关于该署名所指曾引发了一段学术公案,但人们还是愿意相信这个“大唐三藏”就是玄奘法师。五首诗歌中,有两首所写的是有关国内游历的内容,有三首则是出游印度时的见闻。《题尼莲河七言》便是其中之一,全文为:

 尼莲河水正东流,

 曾浴金人体得柔。

 自此更谁登彼岸,

 西看佛树几千秋。

 这首诗应该是玄奘初到尼莲河时所作。尼莲河,现名帕尔古河,是恒河的支流。相传,释迦摩尼曾在此河中沐浴,然后在距离它不远的西边菩提树下悟道成佛。菩提道场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加雅城,是世界佛教四大圣地之一。

 玄奘从大唐到印度,历经十几载。耗时之久,首先是因为这也是他的修行之旅,全程都是“一路走,一路学”。《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每经一国,必在当地遍访名寺高僧,学习相关经典与理论,停留一年半载也是时有发生之事。除此之外,路途遥远、艰难险阻也是客观原因。关于取经之路,玄奘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后世的《西游记》则是其取经事迹为原型而演绎的神魔小说。虽然取经之旅不像后者所写的那样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但艰难险阻也的确非常人所能想象。在历涉千难万险后,玄奘终于抵达了心中的圣地,自然会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篇。

 诗中说,尼莲河水向东边流淌,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曾经浸沐着“金人”。“金人”是对释迦摩尼佛的指称,佛教传入中国的机缘便有“金人入梦,白马驼经”的典故。《后汉书·西域传》在记述天竺国时,提到“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即汉明帝曾梦见“金人”,高大庄严,问群臣是何方神灵,有大臣告诉他那是西方的“佛”,于是明帝派遣蔡愔等十八人入印度求法。蔡愔一行在历经万难后,取得经书,并以白马驮之而回到洛阳。汉明帝因此设立白马寺,作为最初的官方道场和译场。

 玄奘说尼莲河水浸沐释迦摩尼,令其身心洗净凡尘,最后由此登上了“彼岸”。此处的“彼岸”一语双关,既指释迦摩尼在现实的尼莲河中沐浴后登岸,也指在佛法的“世界”里,他脱离了尘世苦海,登上了“净土”。同时,诗中也在追问,在释迦摩尼开启智慧后,又是否有人得其境界西边的菩提树摇曳婆娑了数千个的春秋岁月,但从不孤寂,始终会有从远方来的人在此驻步、沉思。

 说来也巧,根据《慈恩传》记载,玄奘初到菩提树下时,恰逢僧侣“解夏”,因此远近相聚数千人。在佛教传统里,僧尼于农历四月十五日起应静居寺院三月,谓之“结夏”。圆满完成之日,称为“解夏”,那时夏季结束,秋风送爽,僧人们会云集于法堂,分享自己在闭门修行期间的 心得体会 。在尼莲河当地,菩提道场无疑会是僧人聚集最多的地方。于是玄奘也在此停留了八九日,与众人一一礼拜,其间论辩,语惊四座。到了第十天,那烂陀寺派遣了四位高僧大德前来迎接,玄奘便与之同去,到达了西行的目的地。此后,玄奘继续在印度游历、修行、讲学十余载,名震五竺。回到中国后,拒绝唐太宗赐予的巨大世俗诱惑,潜心翻译经书,促进了中印文化的深入交流,也为反哺中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云海朝日”的中欧交汇图景

 中国在赠予意大利的援助物资上所附寄的是明代李日华赠送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诗“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这可以说是中欧文明交流史中的一幅美好画卷,带着明朝市井的日常生活气息,又具有跨越时空的浪漫色彩。

 李日华(1565-1635),字君实,号九疑、竹懒等,浙江嘉兴人,万历二十二年(1592)进士。起初出任江西九江推官兼瑞昌县令,后来受到谗言,调任河南汝州州同,后转西华知县。其间母亲去世,丁忧在家,便以此居家侍养父亲十余年。再次出仕时,在南京任礼部仪制主事,中途辞官归家赡养父亲。父亲去世,服丧结束后,又出任礼部尚宝司丞。后来向朝廷奏陈革新政事,晋升太仆寺少卿。最终在干完一段差事后,再度辞官归里,不再出仕。著有《恬致堂集》等。从他的人生经历来看,其为人性情淡泊,与物无争。同时,他非常精通书画、文学,藏书数万卷,《明史·文苑传》记载他与董其昌、王惟俭等鼎足而三,“世所称博物君子”。

 李日华应该是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于江西任职时结识利玛窦。利玛窦向他展示了许多自己未曾见过的“异物”,两人还进行了“剧谈”,就是天南海北的侃大山,内容涉及西方的风土、政治、宗教、天文,以及利玛窦的来华经历和将来打算。李日华被其事迹与精神所感,于是写下了这首《赠大西国高士利玛窦》之诗。全文为:

 云海荡朝日,乘风弄紫霞。

 西来六万里,东泛一孤槎。

 浮世原如寄,幽栖到处家。

 那堪作归梦,春色任天涯。

 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一书中记载了他与利玛窦的交往,以及写作此诗的背景,可以说是对此的绝佳注脚。书云明嘉靖年间,利玛窦结伴十人航海漫游前来中国。一行人途经千余个邦国,航程六万余里,耗时六年,才抵达越南,然后转入广东地界。到岭南后,因不适应当地湿热的气候环境,其他同伴相继生病离世,唯有利玛窦得以幸免,并就地居住二十余年,尽通中国语言和文字,估计说的也是广东话。李日华称“玛窦紫髯碧眼,面色如桃花,见人膜拜如礼,人亦爱之,信其为善人也”。

 利玛窦展示了玻璃画屏、鹅卵沙漏、圣经经典等“异物”。李日华对那个精巧的沙漏和书籍颇感兴趣,详细记载了它们的特征。前者状如鹅卵,但有沙含于其中,来回颠倒,可以反复漏沙,其作用可以计算时间。西方经典书籍则用金宝镶刻,纸张如美妇之肌,细看之下是使用该国特殊树皮治薄而成。

 除此之外,通过侃大山,李日华了解到“大西国在中国西六万里而遥,其地名欧海”,当地有许多犀象虎豹,人们以捕猎为生,但也有稻麦菜茹等种植业。“文字自为一体,不知有儒道释教,国中圣人皆秉教于天主。天主者以为最初生人生物之主也,立庙公祠之”。在政治方面,“国列三主,一理教化,一掌会计,一专听断。人皆畏听断者,而教化、会计独其尊等耳”,即指其中央机构三足而立,但以“听断者”——教宗为首,另有负责具体教化的各级教司,以及征税官。同时指出虽然教宗大权独揽,但非世袭,须由众人推立由德高望重者担任,因此当人掌权时一般都较年迈,且疲于应付各种杂务,人们也不羡慕这事。这些与真实历史中的欧洲政治略有不同,更像是罗马教皇国的格局,估计是利玛窦忽悠李日华,将教廷作为欧洲中央机构,建构了一个可与中国皇帝朝廷制度对照的政治图景。

 当然,令李日华最为感兴趣的则是大西国对天文的看法,“其言天地万物之理与中国异,谓天有三十二层,地四面悬空,皆可住人;日大于地,地大于月,地之最高处有阙,日月行度,适当阙处则光为映蔽而食。五星高低不等,火最上,水最下,金木土参差居中,故行度周天有迟速”。相关看法显然与当时中国的主流天文学不同,但李日华听后也未作出大惊失色、直斥荒谬的失态举动,反而指“其言皆著图立说,亦颇有可采处”,表现出了当时中国士人开放性的精神与知识结构。

 李日华称利玛窦是“远夷之得道者”,指其当时已五十余岁,但面如二三十,大概是西人与中国人体质特征不同,以及他的养生有方之故。且利玛窦从遥远的大西国漫游至中华,“已不复作归计”,“彼真以天地为阶闼,死生为梦幻者,较之达磨流沙之来,抑又奇矣”,因此感慨系之而作诗赠之。

 诗中描述了大西国与中华相隔重洋,利玛窦面对茫茫沧海、烟波浩渺而不惧,毅然朝着朝阳所在的东方,乘风前行。一路六万余里,孤舟一只,唯有紫霞作伴,但他志趣其中,相看两不厌。到来中土后,山川异域,物候殊象,但人生本来就是暂寄在世间(这里化用了道家思想),只要悠然安居之处,便是家乡。因此他从不作归程之梦,而是融入了这个异域天涯的春色中,去度自己的人生,去修自己的道,去传自己的教。

 从李日华的记述与诗文来看,他与利玛窦也可谓一见如故,他本人并不认为利玛窦所持所论是什么奇技*巧或天方夜谭,而是以理性去理解和辨析它们。同时,对于利玛窦的修道人生,又以道家、儒家的精神加以理解汇通,甚至可以相互共情。这其实也代表了明末社会士人的精神以及他们对中国之外世界的理解与接纳,比之清代士人的固步自封和浅鄙认知,真是判若云泥。同时,从利玛窦处看,他艰难来华,可以说开启了西学东渐的前奏,促进了中欧文明的交流,他与李之藻合作的明朝《坤舆万国全图》至今仍是国之魁宝,在世界文明交流史中也有其重要意义。

 一首诗,一段史,一片情。中国寄于韩国、印度、意大利的诗文,其实恰似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史的缩影,分别代表了中华文明对东亚的影响、中印两个文明古国的互通,以及中欧文明交流的源远流长。这三者也正好可以代表三个历史时期以及三种文明形态的交汇。至于当下,这些诗也体现出当前的抗疫已非一邦一国之事,而是全球化格局下的人类大事件。“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来有自。

属猪的守护神是阿弥陀佛。

属猪的人天生单纯浪漫,温柔和蔼,坦诚直率,而且很有同情心,在生活也懂得知足常乐。阿弥陀佛表示光明与美好,阿弥陀佛也叫无量寿佛,在佛教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属猪的人和阿弥陀佛有着很强的感应,属猪人的守护神是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渡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大乘佛经主要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对阿弥陀佛及其西方极乐世界均有详述。

佛教介绍

佛教原来只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谕于摩崖和石柱,从此遍传南亚次大陆的很多地区。同时又派传教师到周围国家传教,东至缅甸,南至斯里兰卡,西到叙利亚、埃及等地,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

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传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佛教向斯里兰卡传播,约在公元前3世纪的孔雀王朝时期。

—阿弥陀佛

找遍了我搜集的KITARO的APE,没发现楼主所说的曲目,干脆贴上来你自己再看下。如果曲目名是按日文那就可以忽略了

1976 - Oasis 绿洲

01 Rising Sun

02 Moro-Rism

03 New Wave

04 Cosmic Energy

05 Aqua

06 Moonlight

07 Shimmering Horizon

08 Fragrance Of Nature

09 Innocent People

10 Oasis

1978 - Ten Kai/Astral Voyage/Astral Voyager/Astral Trip

1979 - Full Moon Story 大地

01 Krpa

02 Aurora

03 Hikari no Mai

04 Fuji

05 Full Moon

06 Resurrection

07 From Astral

08 Heavenly Illusion

09 New Lights

1980 - Silk Road 丝绸之路

01 Silk Road

02 Bell Tower

03 Heavenly Father

04 The Great River

05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06 Flying Celestial Nymphs

07 Silk Road Fantasy

08 Shimmering Light

09 Westbound

10 Time

11 Bodhisattva

12 Everlasting Road

1980 - Silk Road II 丝绸之路2

01 Peace

02 Takla Makan Desert

03 Eternal Spring

04 Silver Moon

05 Magical Sand dance

06 40080

07 Time Travel

08 Reincarnation

09 Dawning

10 Tienshan

1980 - In Person/In Person Digital (alive)

1980 - Silk Road Suite 丝绸之路组曲

01 Tienshan

02 Peace

03 Journey

04 Silk Road Theme

05 Drifting Sand

06 Fragrance of Nature

07 Silk Road Fantasy

08 Time

09 Flying Celestial Nymphs

10 Silk Road Theme Andante

11 Everlasting Road

12 Bell Tower

13 Sunset

14 Westbound

1981 - Tunhuang 敦煌

01 Lord Of The Wind

02 Fata Morgana

03 Sacred Journey I

04 Lord Of The Sand

05 Tunhuang

06 Free Flight

07 Mandala

08 Tao

09 Sacred Journey II

1981 - Best of Kitaro vol 1

1982 - World of Kitaro

1981 - Ki 气

01 Revelation

02 Stream Of Being

03 Kaleidoscope

04 Oasis

05 Sun

06 Endless Water

07 Tree

08 Cloud In The Sky

1982 - Millennia 千年

01 Prologue序曲

02 Space Queen太空女王

03 Seiun星云

04 Hikari No Sono光之园

05 Maboroshi幻想

06 Cosmic Love宇宙之爱

07 Jiyu Eno Kakehashi通往自由的桥梁

08 Puromesyume女王的希望

09 Epilogue未来赞歌-终曲

1983 - India 天竺

01 The Mist晨雾

02 Caravansary万里同途人

03 Mountain Streams山峰•溪流

04 Pray祈祷

05 GANGA恒河

06 Sunset砂漠残阳

07 Linden菩提树

08 Moon Star月亮 星星

1983 - Portopia '81

1984 - Silver Cloud/Cloud

1984 - Live in Asia 亚细亚

01 Earth Bone地球之初

02 Caravansary同途万里人

03 Theme of Silk Road丝绸之路主题

04 Cosmic Love宇宙之爱

05 Cloud空中的云

06 Japanese Drums日本鼓

07 Return to Russia回到俄罗斯

08 Straight A Way to Orion猎户星

09 Dawn in Malaysia马来西亚的晨星

1986 - Toward the West 西方

01 Auspicious Omen吉祥

02 Halo日晕

03 Melancholy忧愁

04 Embayment入江

05 Great Voyage渡海

06 Sacred Mountain Sunrise灵峰•日出

07 Delight欢喜

08 In Peace安宁

09 Utopia乌托邦

10 Endless Journey没有尽头的旅程

1986 - Tenku 天空

01 Tenku天空

02 Romance浪漫

03 Wings飞翼

04 Aura气息

05 Massage from the Cosmos宇宙诗

06 Time Traveller时空人

07 Legend of the Road传说路

08 Milky Way大银河

1987 - The Light of the Spirit心灵之光

01 Mysterious Encounter神秘的相遇

02 Sundance日之舞

03 The Field田野

04 The Light of the Spirit心灵之光

05 In The Beginning

06 Moondance月之舞

07 Howling Thunder

08 Journey to a Fantasy 幻想之旅

1988 - Ten Years/Best of Ten Years

1990 - Kojiki 古事记

01 Hajimari 太始

02 Sozo 创造

03 Koi 恋慕

04 Orochi 大蛇

05 Nageki 叹

06 Matsuri 响宴

07 Reimei 黎明

1991 - Live in America

01 Hajimari太始

02 Sozo创造

03 Koi恋慕

04 Nageki叹

05 Matsuri响宴

06 Reimei黎明

07 Silk Road 丝绸之路

08 Caravansary 万里通途人

09 Cosmic Love 宇宙之爱

10 The Light Of The Spirit 心灵之光

1992 - Dream 梦

01 Symphony of the Forest 森林交响曲

02 Mysterious Island 神秘岛

03 Lady of Dreams 梦想女神

04 A Drop of Silence 静谧

05 A Passage of Life 生命的旅途

06 Agreement 约定

07 Dream of Chant 圣歌之梦

08 Magical Wave 奇异之波

09 Symphony of Dreams 梦的交响曲

10 Island of Life 生命岛

1993 - Heaven and Earth 天与地

01 Heaven and Earth (Land Theme)

02 Sau Dau Tree

03 Ahn & Le Love Theme

04 Saigon Reunion

05 ARVN

06 Sau Nightmare

07 VC Bonfire

08 Trong Com [Entrance]

09 Ahn's House, Pt 1

10 Destiny

11 Last Phone Call

12 A Child Without a Father

13 Village Attack/The Arrest

14 Walk to the Village

15 Steve's Ghosts

16 Return to Vietnam

17 End Title

1994 - Mandala 曼陀罗

01 Mandala

02 Planet

03 Dance of Sarasvati

04 Scope

05 Chant from the Heart

06 Crystal Tears

07 Winds of Youth

08 Kokoro

1994 - Tokusen II (cd 1 best of, cd 2 alive called Live in Osaka)

1995 - An Enchanted Evening 天际回响

01 Mandala

02 Planet

03 Dance of Sarvasati

04 Silk Road

05 Chant from the Heart

06 Spirit of Taiko

07 Kokoro

08 Heaven & Earth

1996 - Peace On Earth

1996 - Kitaro World of Music

1997 - Cirque Ingenieux 大马戏团

01 Cirque Ingenieux

02 Sarah's World

03 Solar System Trapeze

04 The Tailor

05 Costume Shop

06 Wall Of Masks

07 Contortionists

08 Winter Waltz

09 The Wizard

10 Galina

11 Underworld

a) Parade of Riches

b) Court Performers

c) Palace Dance

12 Strength

13 The Escape

14 The Bottom Of The Sky

15 Double Lira / Finale

1998 - Gaia-Onbashira 大地之母

01 Yamadashi

02 Misty

03 Gaia

04 Wood Fairy

05 Satobiki

06 Kiotoshi

1998 - Six Musical Portraits (best of)

1998 - Romantic Ballads

1999 - Best of Kitaro vol 2

1999 - Thinking of You 思慕

01 Estrella

02 Mercury水星

03 Cosmic Wave宇宙之波

04 Harmony of the Forest森林的融洽

05 Fiesta

06 Thinking of you思念你

07 Spirit of Water水的精灵

08 Stream梦

09 Space II

10 Del Marr

2000 - The Soong Sisters 宋家王朝

01 宋家皇朝

02 谋略

03 孙文与庆龄

04 革命家

05 战争

06 父之死

07 明与暗

08 激动之序章

09 西安事变

10 孙文遗言

11 逃亡

12 闭幕

13 回音壁 / 终章

2000 - The Essential Collection 至尊精选

2000 - Nile (Single included in Ancient)

2001 - Ancient 远古

01 Prologue 序幕

02 Main Theme Nile 尼罗河主题曲(思拉瓦演唱)

03 Ancient of Wind 远古时吹拂河面的风

04 Ritual Dance 祭祀之舞

05 Water of Mystery 神秘之水

06 Tumba Dance 屯巴之舞

07 Wave From Ancient 时空之波

08 Spirit of Harp 大地的果实

09 Great Pyramid 巍峨的金字塔

10 Mysterious Triangle 神秘三角地带

11 Itonami 大地的天职

12 Unicorn 独角兽的飞翔

13 Crystal Sand 砂之结晶

14 Dholavira 朵拉薇拉-水的故乡

15 End Theme Beyond 超越时空(落幕曲)

2001 - Endless Journey (best of)

2001 - Healing Forest (best of)

2001 - Noah's Ark 诺亚方舟

01 Noah's Ark part 1

02 Noah's Ark part 2

03 Caravansary

04 Jiu Gan Tang Mai Wu

05 Fire

06 Pilgrimage

07 Moon-Star

08 Dance of Sand

09 Dreamer

10 Noah's Ark

11 Caravan

2002 - An Ancient Journey 永恒时刻

CD1:

01 Whisper

02 Daichi

03 Tabiji

04 Wave Of Sand

05 Golden Mask

06 Fairy Of Water

07 Sampona Dance

08 Toward The East

09 Maya Magic

CD2:

01 Sumerian Magic

02 Inca

03 Wonderland

04 Pray For Being

05 Sitara

06 Mori No Tami

07 Farau

08 Wonderland II

09 Main Theme Nile ~ Version II

10 Sumerian Magic II

2002 - Daylight, Moonlight in Yakushiji/Yakushi-Ji (alive)

2002 - Mizu Ni Inorte 水畔祈祷

01 Mizu ni Inori te水畔祈祷

02 The Light of the Spirit性灵之光

03 Stream潺潺溪流

04 Shizuku no Mai凝露之舞

05 Nagare no Nake de川流之中

06 Voice of the Wind风的声音

07 Theme from Silk Road丝绸之路

2002 - Asian Cafe/Ashu Chakan (best of)

2003 - Best of Silk Road

2003 - Sacred Journey of Ku-Kai 空海之旅1

01 Michi

02 Kagero

03 Shizuku

04 Flow

05 Nen

06 The Wind

07 Gi

08 Evening Sun

09 Silence

10 Earth in Bloom

11 Kuu

12 Cocoro

2004 - Shikoku 88 Places 四国巡礼

01 飞天

02 精灵

03 绿洲

04 叹

05 丝绸之路

06 传说路

07 恋慕

08 旷野

09 飨宴

10 菩提树

11 风之声

2005 - Sacred Journey of Ku-Kai Volume 2空海之旅2

01 Shinning Spirit Of Water闪烁的水精灵

02 As The Wind Blows风起时

03 Koki鼓気

04 Kan-on観音

05 Whispering Earth大地轻语

06 Inner Lights心灵之光

07 Dancing Flower风华舞

08 Floating Lotus浮萍

09 Peaceful Valley宁静的山谷

10 Crystal Field水晶宫

11 Ritual Waves药王祭

2006 - Spiritual Garden 精灵花园

01 Gentle Forest

02 Stone and the Green World

03 Sunlight Dancing

04 Moon Flower

05 Wind and Water

06 Moon Shadow

07 Love for Elka

08 Hydrosphere

09 Quasar

10 White Night

11 Spiritual Garden

2006 - The Essential Kitaro

2007 - Sacred Journey of Ku-Kai Volume 3 空海之旅3

01 Sky and Ocean

02 Crystal Winds

03 After the Rain

04 Sacred Fountain

05 Winds Blow Over the Hill

06 Into the Forest

07 Voice In Blue

08 Circle Dance

2008 - The Definitive Collection (best of)

2008 - Toyo's Camera 东洋的相机

01 Planet行星

02 Estrella爱丝特雷娜(星星)

03 Fairy of Water水之精灵

04 The Field旷野

05 The Scroll Is Read遗言

06 Satobiki山灵的呼唤(立御柱)

07 Wave of Sand沙浪

08 Nageki叹

09 A Passage of Life生命的旅途

10 Silk Road丝绸之路

11 Golden Mask金面具

12 Heaven and Earth天与地

2009 - Impressions Of The West Lake 印象西湖

01 The Inmost Feeling Ripples 内心涟漪

02 Aria di West Lake 西湖咏叹调

03 Fish Dive in the Lake 湖之跃鱼

04 The Moon on the Lake 湖中之月

05 Impressions of the West Lake 印象西湖•雨

06 Zen 禅

07 Lotus 莲花

08 Reflection of the Moon 水中倒月

09 Romance 浪漫

10 Spirit of the West Lake 西湖神采

奥丁与众神拜访命运女神的内容简介这么写。奥丁与众神拜访命运女神读后感一

  《女神》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真正的新诗集。他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奇特、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自我”夸张,构成了《女神》的革命浪漫主义的的艺术风格。使人驰骋想象,遨游太空,驾驭宇宙,赋予大自然以生命和个性,描绘出一幅幅气势磅礴宏伟张力,色彩绚丽的艺术画面,表达了世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和民主主义的革命思想。在赞美大自然的颂歌中,鲜明的突出了是人的自我形象。这个字我是一个自由者,叛逆者的形象,他要彻底摆脱一切枷锁和传统的束缚。诗人的叛逆性格,五四的时代精神,通过自我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采用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表现新的思想意义。通过共工,抨击了军法战争,接女娲补天的神话表达了建设没的中国的理想。是古老的神话传说注入了时代的新内容,不但有强烈的艺术魅力,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奥丁与众神拜访命运女神读后感精选3篇二

  在今年的寒假当中我认真的研读了女神这本书,之所以想读这本书,其实是因为被这个名字所吸引到了。在我的印象,女神是一种高不可攀的东西,书本怎么能描写出女神的样子呢?带着这种疑问和好奇,我翻开了这本名叫女神的书,认真的研读了起来,虽然一开始我读的并不是很透彻,但是经过反复的阅读和思考,我终于有了一点我自己的感悟。

  《女神》中自我抒情主人公首先是“开辟鸿荒的大我”即五四时期人们心中觉醒的、新生的中华明族形象如《凤凰涅槃》中的凤凰。临死之前,它们回旋低昂地起舞,共同歌唱,凤鸟“即即”而鸣,凰鸟“足足’相应。凡鸟的浅薄和猥琐,意在鞭挞现实中的丑恶和庸俗的同时,进一步衬托凤凰自—焚的沉痛和壮美。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五四”青年,就应该具有“五四”式的彻底,不妥协、战斗和顽强的民族精神,“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那种对自由与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对人的价值、尊严和创造力的充分肯定,是那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心灵世界。

  女神》诞生之时整个中国是一个黑暗的大劳笼,这激发了诗人叛逆的、反抗的精神。《凤凰涅槃》中的凤凰双双自—焚乃是与旧世界彻底决绝的反抗行动,是叛逆精神的强烈爆发与燃烧。作为一代的有志青年,我们应当具有这中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叛逆的大无谓精神。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再从死灰中更生”的古老传说,也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主体形象凤凰,不仅是年青人的化身,也是民族觉醒的诗的宣言,更是我们青年学生阅读的精神食粮。

  当我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才明白为什么他叫女神,他是一个我们的精神向往,我们的乐观主义向往。书中对新世界的光明发出了呐喊,队青少年发出的呐喊也对我们发出的呐喊。这是一本能够激励新一代年轻人的书籍,如果你闲来无事的时候,希望你也把这本书读一读,看一看,真正的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责任和良知。

奥丁与众神拜访命运女神读后感精选3篇三

  听老师讲过郭沫若《女神》来由的一个演义版本。郭沫若读到所谓“新诗第一人”胡适的新诗集《尝试集》——特别是读到“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和“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时,非常非常地激动,不是因为觉得写得好,而是因为非常非常地遗憾,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把本该属于自己的丰功伟绩,拱手让给了胡博士。“像这样——或者比这还要好许多——的诗,我在家里写了一大本子呢!可惜没拿出去发表!”

  今天读过《女神》之后,其实我更愿意相信,当郭沫若读到胡适博士的诗后,心中诗情勃发,熬了几个晚上,于是《女神》就诞生了。

  读郭沫若的《女神》读出的是蓬勃的激情。那恣肆汪洋的情感,犹如滚滚不断钱塘潮,在人们的心中激荡起万丈高的浪花。比如在《晨安》一诗中,作者写道:“……晨安!我年青的祖国呀!晨安!我新生的同胞呀!晨安!我浩荡荡的南方的扬子江呀!晨安!我冻结着的北方的黄河呀!黄河呀!我望你胸中的冰块早早融化呀!晨安!万里长城呀!啊啊!雪的旷野呀!啊啊!我所畏敬的俄罗斯呀!晨安!我所畏敬的Pioneer(先驱者)呀!晨安!雪的帕米尔呀!晨安!雪的喜玛拉雅呀!晨安!Bengal的泰戈尔翁呀!晨安!自然学园里的学友们呀!晨安!恒河呀!恒河里面流泻着的灵光呀!晨安!印度洋呀!红海呀!苏彝士的运河呀!晨安!尼罗河畔的金字塔呀!……”诗人以最真切的感情、最真挚的敬意,用自豪的声音,遥向大海西岸的祖国问安,一口气喊出27个“晨安”,这喷薄而出的情感,正是诗人对祖国的无限依恋。

  我又想起老师的玩笑话:“同学们,上语文课的时候,我是不会阻挡你们冲出教室的,说不定哪位同学就是因为诗情勃发要去宣泄心中的激情,说不定哪位同学就是新时代的郭沫若呀!”当然,老师的原本用意可能是在委婉批评某些同学上课时间随意进出教室,但是,换个角度,这何尝不是对郭沫若诗歌的特点的形象概括呢。

经过了文艺复兴时期雕塑的恢宏之后,这一时期的雕塑风格趋向沉静自然,风格受巴罗克与洛可可艺术的影响最多。具有这一风格特点的重要雕刻家有贝尔尼尼、法尔康涅等。后期出现了新古典主义雕塑,成就最为卓著的是卡诺瓦。另一个对雕塑艺术发展有着推动作用的雕刻家是乌东,他创作的众多的肖像雕塑丰富了这一领域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开拓意义。

《牧神被孩子嬉戏》,贝尔尼尼的这组群雕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内容表现牧神被孩子们嬉戏取乐的场面,运动与喧闹是这件作品的中心。牧神的身躯向后仰,两只胳膊一前一后,几乎构成一条直线。整个作品以一个树干作为依靠点,树干上满是果实,树下躺着两只猎狗。这组雕塑构图生动活泼,到处充满着动感。

这组雕塑人物造型没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恢宏气势与力感,取而代之的是轻快与流动,体现了巴洛克艺术的风格。

《浴女》,法尔康涅代表了18世纪法国洛可可雕塑的最高成就,这件作品是他的代表作。作者表现了浴女脱下衣裙,双足即将踏入水中的瞬间动态,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塑造了一个美丽、典雅、纯洁的女子形象。人物体形丰满迷人,线条柔和流畅,造型简洁朴素,动态和谐自然。

《浴女》优美舒展的体态特征与现实主义的塑造风格,明显地继承了洛可可艺术的特点,同时融合了古典主义的简洁风范。

《富兰克林肖像》为乌东所作,体现了乌东追求刻画人物心理的特点:在极为有限的胸像范围内,力求概括出人物一生的经历和其所处时代的特征。雕塑家对富兰克林进行的严谨的形体塑造,使其形象显得庄重安然,蕴涵着宏大的气度,整个塑像的形体处理得极其概括、凝练。作者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形象逼真地刻画对象,为肖像雕塑的发展写下了不朽的一页。富兰克林是一位富有个性的美国社会活动家、作家和科学家。《富兰克林肖像》概括出了其一生的经历和时代特征。

《爱神之吻唤醒灵神》是卡诺瓦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奠定他新古典主义雕塑风格的作品。这尊尺寸不大的塑像被雕刻得极为精细,充分地显示了作者的高超技艺。作品中爱神的双翼极薄,有一米多长,却无一点断裂损坏。作品不仅表面极其光洁,而且形式感也很强,充满了浪漫的色彩。雕塑中表现的爱神之吻没有肉欲,不带激情,在平静的气氛中用精神唤醒了心灵之神。雕像显示了艺术家对形式美的追求。

《马尔利的马》是法国雕塑家库斯图的作品。雕塑家着力塑造那匹性情暴烈、气势雄壮而又难以驾驭的马。它昂首腾蹄,颇有不可阻挡的冲击势头。马旁是一位驯马骑手,他企图驯服这匹烈马。马与人在形体和力度上形成对比,传达了一种不可征服的精神。在雕刻技巧上,雕塑家明显继承了巴洛克的艺术手法。

阿波罗与达芙妮

意大利贝尔尼尼达芙妮(月桂女神)是位非常貌美的女神,当年曾与宙斯的大儿子阿波罗互相爱慕。终于,有一天阿波罗终于按耐不住自己对月桂女神的爱恋,对她展开了追求。

阿波罗与达芙妮贝尔尼尼

可是因为阿波罗自己是太阳神,身体聚集了大量的热能,使得月桂难以忍受,一旦靠近就有灼伤皮肤的危险。所以每次阿波罗追月桂,她就会躲。就这样,一追一躲,可这样毕竟不是办法,终于月桂无法忍受了,她大喊救命。她的父亲因不忍女儿遭受如此痛苦,就将大地劈裂了一条大缝。月桂纵身一跳,化成了一棵大树从裂缝中长出。自此,这棵树就叫做月桂树。而阿波罗并不知道缘由,认为月桂宁可变成大树也不愿和他在一起。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原来是因为自己太热了才使得月桂化作一棵大树。阿波罗发誓要永远为月桂留下一片遮蔽,传说那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太阳黑子,在太阳神心中留下的永远的遮蔽,他为月桂留下的遮蔽……

希腊神话所述的阿波罗与达芙妮的爱情追逐,是非常吸引人的故事,不少艺术家喜欢在创作中运用这个题材。其中最有名的是乔凡尼·洛伦茨·贝尔尼尼所刻的雕像。

1623年贝尔尼尼为罗马红衣主教斯皮奥涅波尔盖兹的花园装饰了4组群像雕刻,《阿波罗与达芙妮》是其中的一组。现收藏于意大利罗马的博格斯美术馆。

雕像表现了阿波罗的手触到达芙妮身体时的一瞬间。两人都处在乘风奔跑的运动中,身体轻盈、优美。达芙妮的身体已开始变成月桂树,行走如飞的腿幻化为树干植入大地,飘动的头发和伸展的手指缝中长出了树叶,即使是她最柔软的双乳也覆盖上了一层薄薄的树皮。但达芙妮的整个身体仍呈现凌空欲飞的姿态,手臂与身体形成了优美的S形。她侧着头,目光由惊恐变为麻木,具有使人怜悯的感觉。阿波罗眼睁睁地看着达芙妮变成了月桂树,神情由惊讶转为悲伤,却无力挽回。他的一只手仍然放在达芙妮的身体上,另一只手则向斜下方伸展,同达芙妮的手臂形成一条直线,使整个雕像有一种动荡的感觉,充满了表现力。

贝尔尼尼的这件作品是摹仿希腊后期的雕塑风格而创作的,戏剧性的情节使雕像深入人心。整个作品的姿态更是无懈可击,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两个人物都如同舞蹈般优美。这件作品是贝尔尼尼为当时最有权势的一位红衣主教所做的,问世后立即轰动了整个罗马,所有见过它的人无不为之而感动。

乔凡尼·洛伦茨·贝尔尼尼,意大利的雕刻家兼建筑师,是17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他生于1598年,在82岁生日的几天后去世。他是那一列杰出的、具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中的最后一人。正是由于这些人的努力,才使得意大利在长达3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成为西方世界之光。

作为意大利巴洛克美术的首席,贝尔尼尼可谓是多才多艺。他能文善画,颇具文艺复兴时期的遗风。对于贝尔尼尼,当时人们曾经这样写道:“上演了一出大众戏,其中布景是他画的,雕像是他雕的,机械是他发明的,音乐是他谱曲的,喜剧的剧本是他写的,就连剧院也是他建造的。”他给予他那个时代的影响在历史上是无人能与之匹敌的。

贝尔尼尼生于拿波里,父亲也是一位雕塑家,1605年举家迁至罗马。据说,他在8岁时就作了一个小孩头像,这件事使他父亲大吃一惊。至17岁时已能独立地给大主教萨道尼作一件很不错的胸像了。后来又结识了显赫一时的红衣主教斯皮奥涅·波尔盖兹。在贝尔尼尼初出茅庐的时候,波尔盖兹为了装饰自己的花园,曾向他订购了一系列作品。通过制作这些作品,贝尔尼尼可谓初露锋芒,展示了自己的天才,获得了出人意外的成功,赢得了极大的声誉。他在1619年(也有人认为是在1623年)作的《大卫》就是其中之一。

贝尔尼尼塑造的人物总是处于激烈的运动中。大理石在他手中好像已失去了重量,人物的衣服总是随风轻轻飘起,给人以一种轻快、活泼和不安的感觉。贝尔尼尼刻画的人体的数量上不亚于米开朗琪罗,而他更善于表现戏剧性的情节和人体在激烈的运动之中。从其作品中,我们还能看到古典主义传统对他的影响,特别是希腊化时期的风格,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很明显的反映。当组雕《阿波罗和达芙妮》完成后,贝尔尼尼赢得了整个罗马的赞美,连一些宗教界的高级人士都为之感动,其中包括不久后成为教皇的乌尔班八世,他也对贝尔尼尼大加赏识。后来,贝尔尼尼进入教廷,受教皇之托,为圣彼得大教堂制作了豪华的青铜华盖,这是雕刻与建筑紧密结合的作品。这件雕刻的十分生动的作品,充分显示出贝尔尼尼一心为宗教服务的思想,也显示出巴洛克艺术的综合性、豪华性、装饰性、戏剧性等特点。其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柱廊的创造,气势宏大,富于动感,与米开朗琪罗的大教堂圆顶相呼应,使这处景观成为罗马最壮丽的景观。祭坛雕塑《圣德列萨祭坛》的成功,标志着贝尔尼尼雕塑的顶峰的到来。在这件作品中,贝尔尼尼体现出人文主义的思想。它反映了人的尊严、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是贝尔尼尼创作中的积极成分,也是与一般的巴洛克艺术不同的地方。

贝尔尼尼的肖像雕塑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奉教皇、国王之命所作的肖像雕塑。这类作品多华丽有余、个性不足,往往缺乏人物内心的刻画;第二类是他为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所作的肖像雕塑。在制作朋友和家人肖像时,他有更大的自由,所以表现得更为生动些。晚期,1665年他曾被法王路易十四邀请到法国参加设计卢浮宫的东正面。但这时贝尔尼尼的雕塑越来越显示出一些程式化倾向,而人文主义色彩淡薄了,现实主义的因素也减少了,更多的是宗教神秘色彩。虽然在创作技巧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然而不少作品已缺乏生气和创新。

贝尔尼尼不但是著名的雕塑家、建筑师,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关于这一点很少有人提起,其实他一生所作的100多幅作品中,有不少是优秀之作。另外,他还画了一些漫画作品,贝尔尼尼也是17世纪著名的漫画家。贝尔尼尼本质上是一位充满信仰的人。他没有写过一篇文章来阐明自己的主张,但贝尔尼尼是独一无二的。一些艺术家会同样地充满热情,另一些艺术家则一样富有创造力,但在整个艺术史上可能不会再出现一位为信仰而战的更伟大的战士了。

贝尔尼尼的喷泉是他对罗马市最显著的贡献。他的第一个喷泉是在西班牙广场的《破船》,与华盖同样把雕刻和建筑融合在一起。《特里同》是罗马式喷泉的大变样,传统的几何形式广场喷泉的重叠水池看起来栩栩如生。4条弯形鱼举起一个巨大的贝壳,海神站在贝壳上由一个海螺壳号角向上方喷水。

但是贝尔尼尼早期的建筑设计并不是全部都成功的。1637年他开始建造圣彼得大教堂正面上方的钟楼。但是到了1646年,当钟楼的重量开始使建筑物产生裂痕时,就必须把它们拆掉,贝尔尼尼一时失宠。

贝尔尼尼最出色的公共纪念性创作是在17世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完成的。罗马那沃纳广场的《四河喷泉》是在一大块空心岩石上方竖立一个古代埃及的方尖碑,岩石顶上有4个大理石像,象征着17世纪的世界四大江河,即欧洲的多瑙河、非洲的尼罗河、亚洲的恒河和美洲的拉布拉他河。方尖塔顶端有教宗的盾形纹章和衔棕栏枝的鸽子(教宗英诺森十世的家徽),这把意义表示得很清楚:罗马教廷已经恢复而且生气勃勃,它以上帝的名义统治全世界。尽管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贝尔尼尼的喷泉仍是他最出色的永久性作品。

贝尔尼尼所作的舞台设计现有少量存世,在这方面也表现出他那善于综合的想象力。贝尔尼尼的剧场的实质与其艺术的实质相同。他打破陈规旧套,与观众建立直接且往往出人意外的接触。他以在演出时使用真火闻名,有一次他甚至用大水淹没舞台,至少在一瞬间使得观众成为参加演出的热情演员。

贝尔尼尼的成熟艺术中最最杰出的范例是罗马维多利亚圣母堂的柯尔纳罗小礼拜堂,他从艺术生涯最初就开始不断摸索前进,至此臻于大成。小礼拜堂由枢机主教柯尔纳罗委托建造,在小教堂的一个不深的耳堂中。正中心为《圣特雷萨的沉迷》,描绘西班牙加尔默罗会伟大改革家阿维拉的圣特雷萨的一次神秘体验。特雷萨梦见一位天使用上帝之爱的火红的箭穿入她的心。贝尔尼尼是根据特雷萨本人叙述的情况进行艺术创作的。雕像的姿态是这位沉迷的圣徒正晕倒在太虚幻境之中,前遮一直垂纱幔,置放于祭坛上方的一个壁龛内,用空中光线照明。这一作品把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的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而且有条不紊、层次分明。在左右两边类似歌剧院包厢的空间内可以看到柯尔纳罗家族的许多成员,他们或是交谈,或是读书,或是祈祷,都是精神饱满的样子。柯尔纳罗小礼拜堂百分之百地体现了贝尔尼尼的立体图画的理想。圣特雷萨和天使的形象是用白色大理石雕刻的,但是观看者识别不出它们究竟是立体雕刻还是仅仅是深浮雕。天然的日光构成这一雕刻作品的组成部分,它从隐藏的光源照射两个形象的上方和背后,金光闪闪。《圣特雷萨的沉迷》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雕刻,而是一幅有组织的风景画。它由雕刻、绘画和光线构成,还包括宗教剧中的崇拜者。

贝尔尼尼最伟大的建筑艺术成就是圣彼得大教堂前环绕广场的柱廊。巨大空间的主要功能是在复活节和其他特殊场合容纳前来聆听教宗祝福的群众。贝尔尼尼设计的是一个巨大的椭圆形图案,而连接教堂处则为一梯形前庭。他用这种形式比喻教堂是母亲,两臂作环抱状。为了满足可以自由出入的场地需要,设计各自独立的列柱是一种石破天惊的解决办法。广场引导游人走向教堂,并弥补圣彼得大教堂正面过宽的缺点。贝尔尼尼的椭圆形广场正中为1586年被西克斯图斯五世移至教堂前面的梵蒂冈方尖碑。贝尔尼尼把过去马代尔诺建造的一个喷泉移入广场的长轴,为了配景完美,在对面新加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这一设计与贝尔尼尼所设计的奎里纳尔丘圣安德烈亚广场形象相似,而意义与功能却不相同,但两个椭圆形图案同样令人心旷神怡。

贝尔尼尼最华丽的宗教装饰是1657—1666年完成的圣彼得宝座亦即教宗座椅,在中世纪木制教宗宝座(座椅)上加青铜镀金面。贝尔尼尼的任务不仅是给椅子装饰外表,而且是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后堂中为参诣该大教堂开创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宝座的外观是由4位鼎鼎大名人物的青铜像做支承,即早期基督教神学家圣安布罗斯、圣亚大纳西、圣约翰·克里索斯托和圣奥古斯丁。上方有云端天使们的金色光轮和绘在椭圆形窗户上的圣神散发的光线。圣神显现所靠的天然照明变成上帝的慈悲通过教堂源源不断流遍整个世界的可见的象征。座椅的创作时间与广场大致相同,这两件作品的明显不同显示出贝尔尼尼的多才多艺,实在惊人。两件作品均是为齐吉家族出身的教宗亚历山大七世(1655—1667年在位)创制的。

圣特丽莎的狂喜

意大利贝尔尼尼乔凡尼·洛伦茨·贝尔尼尼是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巴洛克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创始者。他作品的特点就是巴洛克艺术的特点,体现在教堂中是把建筑、雕塑、绘画结合成一个整体,注重作品的形式感,特别是在雕塑中注重绘画的成分,善于运用细腻的手法和夸张的构图,表现人物瞬间激烈的行动与精神状态,使作品具有了较强的戏剧感。《圣特丽莎的狂喜》是巴洛克艺术的完美典范。雕像表现的是圣特丽莎在幻觉中看见一个天使向她掷来一枝金矛射中她的心,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因此而陶醉。雕像优雅动人,充满戏剧性的感情和动作,令人联想起米开朗琪罗和古代的雕像。贝尔尼尼还是一位多产的艺术家,他用一件件杰作把罗马点缀成了一座巴洛克式唯美的城市。漫步罗马街头,这些作品随处可见。他是伟大的建筑家,罗马圣彼得广场的地面规划,便是他在建筑上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由此可见他的创作受到当时的教廷和社会很大程度的喜爱。

伏尔泰坐像法国乌东

伏尔泰坐像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伏尔泰不仅在哲学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卫公民自由,特别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闻名。尽管在他所处的时代审查制度十分严厉,伏尔泰仍然公开支持社会改革。他的论说以讽刺见长,常常抨击基督教会的教条和当时的法国教育制度。雨果曾评价说:“伏尔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他提倡卢梭所倡导的“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予的,不能被剥夺,这就是天赋人权思想。

这是古典主义雕塑的杰出代表。老人怡然安静地坐在安乐椅上,身披古罗马式长袍,双手按在扶手上,微微侧过头,仿佛正认真地倾听人们的谈话。瘦弱衰老的身躯隐约可辨,但袍服从上直贯而下将之遮掩,粗大的褶痕分外显眼。这使整个雕塑具有纪念碑式的效果,处理的巧妙令人叹服。伏尔泰的面部描写尤其细腻微妙,蕴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他的力量不是外显的,而是内在的,那是大智者在面临一切问题时所具有的平静的态度,居高临下、游刃有余的从容,嬉笑怒骂、幽默风趣的机智。尤其是那一双眼睛,是按真人的模样制作的,虹膜部分完全凹进去,凹部的阴影被黑点填满。这晶莹透明、似乎含有水分、闪耀着灼灼光亮的眼睛,充满了自信与力量。“乌东可以说是第一个知道怎样刻画眼睛的雕塑家”,他的一个朋友评价说。

在西方美术史上屈指可数的雕刻大师中,乌东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生活在法国启蒙运动时代,他是法国古典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时期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划时代的雕刻大师。

让·安托万·乌东出生于凡尔赛一个看门人的家庭。他7岁那年,父亲看管的院子成为专门培养出国优等生的美术学校,因此小乌东自幼就接触到法国一些著名的美术家。天赋和艺术熏陶使乌东少年时便具有相当的艺术才能,15岁就进入了巴黎皇家美术学院。20岁时他以浮雕《西巴女王向所罗门王献礼》荣获大奖而被选送到罗马法兰西皇家美术学院深造。乌东27岁时在罗马学成回到巴黎,他意识到年轻艺术家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就必须争取参加两年一届的国家沙龙展。正是在这些展出中,他受到评论家狄德罗的赏识,狄德罗将他推荐给俄国女皇叶卡德琳娜二世,让他为女皇作雕像。

乌东1769年所作的《睡神》于1771年在沙龙上展出。由于这件作品的成功,他被晋升为皇家学院院士。这尊同真人等身的全裸男性雕像,使人们联想到罗马巴洛克的空间安排和米开朗琪罗的雄强风格。乌东35岁时又塑造了一件惊世之作《戴安娜》。这件作品还没有展出就已经引起轰动。该像为女性裸体,异常丰满、圆浑、光洁、洗练而优美,表情含蓄,充满生气。女神一脚着地,全身重量落在脚尖上,给人以轻快纤巧的美感。她手持弓箭的两手和全身的协调动作,特别是昂起的头部与前进方向的机警回顾,使雕像具有很强的运动感,这是极为成功之处。在作品中,乌东将传统的古典主义同罗可可式的曲线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睡神》和《戴安娜》这两件作品,是乌东理想化的古典主义风格的总结。

狄德罗的朋友、作家格里姆曾指出,乌东可以说是知道怎样刻画人的眼睛的第一位雕刻家。乌东塑造、刻画眼睛的手法和技巧是多种多样的,以绝妙的点睛术深刻地开启人们心灵的奥秘。经他点化过的人物肖像,或英武而睿智,或温柔而含蓄,无不给人以晶莹、透明的丰富感觉。在乌东荣获皇家学院院士的第二年,也就是他37岁这一年,是他创作上最丰盛的一年,杰出的肖像雕刻《伏尔泰》、《莫里哀》、《卢梭》、《富兰克林》等均产生在这一年。其中以《伏尔泰》与《莫里哀》最为成功,它们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乌东能够创造出这么多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思想深度的时代先进人物的杰出肖像,是同他的社会理想和进步美学观念分不开的。他曾说:“如此困难的雕刻艺术的最独到的特点之一,即是能够在保持其特征的全部真实性的情况下,把那些为祖国赢得了光荣、创造了幸福的人们雕造成几乎是不朽的形象。这种思想在长期艺术劳动中不断地跟随并鼓舞着我。”这正是乌东的伟大之处。乌东62岁时被授予皇家学院首席雕刻家和绘画、雕刻建筑学院教授的称号。他直接影响了吕德、卡尔波和罗丹,他们也都是他热烈的崇拜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044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