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诸暨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旅游景点诸暨旅游景点哪里好玩的地方

绍兴诸暨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旅游景点诸暨旅游景点哪里好玩的地方,第1张

1、西施故里

这里是名副其实的↑西施故里,西施的美丽、与范蠡的爱情、谜一样的归宿,至今仍是诸暨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在浣纱江逶迤排开的大小景点里,有人看到了浪漫邂逅,也有人看到了为爱奋不顾身。

门票(供参考):80元/人

地址:绍兴市诸暨市苎萝东路2号

2、五泄风景区

天气渐热,又到了↑五泄风景区最动人的好时节。诸暨人称瀑布为“泄”,一水五折的大瀑布便被称作“五泄”。作为浙江省内最受欢迎的瀑布景区之一,五泄历史悠久,早在1400年前的北魏就有闻名。拾级而上,五条瀑布分布山间,风光之旖旎自是不在话下。

门票(供参考):60元/人地址:绍兴市诸暨市五泄镇五泄风景区Tips:五泄风景区因景区升级改造仍闭园,具体开园时间另行通知

3、斗岩风景区

因为山岩陡峭,山峰错落形如北斗,因此被当地人叫做↑斗岩。这里的山峰并不十分高大,主峰海拔也不过494米左右。但由于地处平原地带,又紧邻杭金高速公路,斗岩总给人以挺拔峥嵘,孤峰插天之感。

门票(供参考):30元/人地址:绍兴市诸暨市牌头镇斗岩风景区

4、汤江岩

还未曾走进,便被这几百米高的摩天巨岩所震慑。这块屹立于汤江边的岩石就是↑汤江岩:三面青山一面环湖,孤耸雄峙,条条裂隙将巨岩切割成无数奇特的崖石群,气势磅礴。

门票(供参考):30元/人地址:绍兴市诸暨市同山镇汤江岩景区

5、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

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这里是江南地区难得的农耕式河网湖泊湿地,河渠纵横交错,河道曲折多变,堤岛迂回连环,形成了一幅舟移景异的水陆奇观。夏日的白塔湖,波光云影,鸢鸟纷飞与荷叶田田共同组成一幅绚丽无比的巨幅画卷。

门票(供参考):平日50元/人,周末80元/人地址:绍兴市诸暨市阮市镇金家站白塔湖

6、布谷湖

布谷湖,其实就是当年的安华水库。湖面山峦环峙,湖心有三岛,__水气中,显得有几分神秘。沿着步道上山,青山深处,三尊白玉大佛无人惊扰。在山顶极目远眺,布谷湖千倾湖水盈盈,犹如一颗湛蓝的翡翠镶嵌在同山的起伏山峰之间。

门票(供参考):无地址:绍兴市诸暨市同山镇布谷村玩点:云台寺、福莲庵、汤罐岩、虎洞棚、法净寺、美女抛纱、陈国老墓、宝山寺、珠岭寺、慈姑屏等。

7、秦皇古道

马剑村的戴氏宗祠旁的↑秦皇古道,是如今深受驴友欢迎的一条徒步路线。由石头铺成的古道,曲折蜿蜒,幽长无尽。当年,秦始皇南巡,见钱塘江水凶险,决定沿富春江而下,便是沿着这条古道翻山越岭经马剑至绍兴祭禹。

地址:绍兴市诸暨市马剑镇徒步线路:马剑农贸市场-戴氏宗祠-虎威庙-媲美亭-好古亭-岩下桥-赤脚畈-高畈岭脚—下山头-金沙岭,最后从金沙岭可乘坐公交或步行回到农贸市场,总长135公里,其中游步道长约7公里玩点:古道旁,有一座秦阜古道马场,策马寻古山水间,怡情非常。

8、句嵊山

句嵊山曾是两代君王(允常和勾践)建都的“王者之山”。高山之下,古宅成片连群,山上留存着不少千年前的古迹。走在建成的↑越国古迹游步道上,一路上可见古树高大粗壮遮天蔽日。置身于此,夏日的躁乱便没了踪影。

地址:绍兴市诸暨市牌头镇徒步线路:①一期:牌头坑西新村-茅草山岗-天灯盏-王坟岗-小天龙-天子园-安华勾乘村,可步行或乘车回坑西新村,约13公里;②二期:牌头三堡里村-刀劈石-越王殿-草坪基地-坞底-东泉西林-清水塘水库-卧薪尝胆苗基-桥里桥外-里泉湾-王坟岗-锅盖山-沙岭-寺长湾-越山寺-朱家坞村,约15公里。

9、香榧森林公园

香榧森林公园,在巍峨苍翠的会稽山深处,经历过世纪寒潮和冰川的劫难后,105万棵香榧树连山成片静静地守护在北纬30°上,安详地看着古剡曾翻卷过春秋风云。这些香榧树挺拔高大、枝繁叶茂、盘根错节、姿态万千,堪称森林奇观。

门票(供参考):70元/人

地址:绍兴市诸暨市赵家镇香榧森林公园

徒步线路:钟家岭-西坑-宣家山村-金家彦-新绛霞村-东溪-香榧森林公园,约138公里。

10、东白山

冬有梅林、夏有溪涧,↑东白山又到一年最怡人的时节:广阔的高山草甸,大片的风车阵没有精雕细琢的青山秀水,却有蜿蜒曲折与豪放大气。这里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游人过去露营。乘着夜色,对着漫天繁星,把酒言欢,怎一个浪漫了得。

门票(供参考):无地址:浙江省中部,诸暨、东阳、嵊州三市交界处,山上可开车到达,交通较为便利露营Tips:露营装备需自备,不妨随身多带些水和衣物,夜晚山风微凉,要注意保暖玩点:这里的仙姑殿是著名的爱情圣地,恋人们不要错过~

11、米果果小镇

在车水马龙的都市待久了,偶尔回到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米果果小镇里四季花开,有全国首家火龙果主题馆,也有情侣喜欢的爱情公园,既是休闲的天堂,更是都市之外的桃源。田园篱下、瓜果采摘、土灶烧饭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让人向往。

门票(供参考):128元/人地址:绍兴市诸暨市山下湖镇解放村

据了解,诸暨大唐外卖的单子量较大。

这是因为诸暨市人口众多,外卖市场也日渐竞争激烈,大唐外卖在诸暨市场上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用户忠诚度,因此单子量自然较大。

此外,大唐外卖在诸暨市场上也有着较为完善的配送网络和服务体系,用户可以享受到较为快捷、准确的送餐服务,这也为大唐外卖的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针对大唐外卖单子量较大的情况,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应对:

1提前下单:在用餐高峰期,用户可以提前下单,避免等待时间过长。

2选择就近外卖店铺:诸暨市场上有多家大唐外卖门店,用户可以选择就近的门店,缩短送餐时间。

3关注优惠活动:大唐外卖经常推出各种优惠活动,用户可以留意活动信息,享受到更多优惠。

总的来说,诸暨市场上的外卖竞争激烈,大唐外卖在其中的地位较为突出,用户可以通过合理的应对方式,享受到更好的外卖服务。

周国平说:唯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灵魂相遇。

在城市里,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把光鲜亮丽地去面对和应付各种场合形形色色的人,我们不得不戴上一个又一个漂亮又虚假的面具来度过这漫长的一生。

所以,旅行的时候,我喜欢去不那么发达的古镇村落。

诸暨是2018年中秋和阿喵一块儿去的,现在才想起来写游记。时间已经过去两年了,有些东西需要重新回忆。不过,回忆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说是去游玩儿诸暨,但其实,也就逛了斯宅村。

诸暨并不是什么大众旅游点,斯宅就更不用说了。

虽然大美人西施长于此,1946年张爱玲更是在斯宅小洋房过年、写了《异乡记》等,康有为也给斯民小学写过匾,但诸暨在浙江这个网红城市一大把的省,并不那么有名。

// 

上海到诸暨有动车,一个小时就能到,在诸暨市客运中心乘102路可到斯宅村。

公交车上,司机开车很急,出城后,行人车辆较少,就开得更是生猛了。过一处拐弯时,司机长鸣喇叭,踩着油门,在逆向车道上疾冲而过,一点儿都没放慢速度的样子。

我的心顿时悬了起来。而同车的爷爷奶奶们却不以为意,仍谈笑不已。

我虽不解其意,但听得出其中的安详。所以,我决定和他们一样将人身安全完全交到司机手里,自己专心看景。

 // 

时值八月,正是植物一年中万物生长最盛的时节。山丘、林木、农田、溪流无一不生机盎然绿油油一片,明暗深浅质地不同的绿色交织在一起,让我想起油画颜料,翠绿草绿浅绿橄榄绿中绿,每一种绿色都给人生命力。

眼睛放在远处的村落里,可以看到在绿色的主色调里有一条灰白色的公路,通往藏在山后的各个村镇农舍。

快到斯宅村有一脉小河,河流浅近,故此滩上青草斜斜侵入河床中央。河水似老玉衬着柔嫩尖新的草色,使人明白“池塘生春草”诗句里色彩的动人,虽然季节有异。

小巴车停在一架小桥上,我们的目的地到了。下车转身就可见到我们要住的山庄——爱吾庐山庄,老板取的名字也是很讲究。

办理好入住,已经下午了,让老板给我们每人做了一碗面,吃完又精力充沛了。

  // 

山庄不远处就是千柱屋,粉墙黛瓦马头墙,一望可知受了邻省的影响,有明显的徽派建筑风味。

走进群山环绕,宛若世外桃源的斯宅,江南的小雨将歇,漫步明清以来留存完好的院落巷陌间,恍若有琅琅书声萦绕,晴耕雨读、男耕女织造就了江南自古以来的书香与富庶。 

斯宅最声名远播的是“千柱屋”。一千多根柱子、八个四合院、十个大天井、 三十六个小天井组成,各院之间以檐廊连接,相对独立又互不隔离;穿梭于千柱屋,便可体会到“晴不见日,雨不湿鞋”的建筑之妙。

逛古村落的时候,我最喜欢看雕花,有石雕砖雕木雕……而千柱屋最大的特色便是木雕。

门窗均为格扇式,分别用梅兰竹菊、缠枝花卉等图案,大的盈尺,小的寸许,内容丰富,各具寓意,美不胜收。镶嵌于墙壁上的大型石雕花窗,在细腻传神的木雕砖雕映衬下,显得雍容大气。

 // 

在这儿,家族的力量表现得尤其明显。

为了督促族中子弟刻苦读书,斯宅在千柱屋后同时兴建了笔锋书屋。

从千柱屋沿着鹅卵小径直行,拾阶而上,途经茂密的百年古树群,静谧的笔峰书屋出现在眼前。

整个建筑群高低错落,与屋后青山相宜。

光线和天风毫无拘束地闯进来,转身望外,青山绿树如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静坐于此读书赋诗,眺望逶迤群山,鸟语花香、心旷神怡,就算是在这儿坐一天都是可以的!

要我的话,决不要正襟危坐读圣贤书,而是高卧台上,捧本武侠书,不时吃上一大口西瓜。清风徐来,简直是神仙岁月。

古人可真浪漫啊!

笔峰书屋现在已经破旧了,相替代的是村子里现代化的斯民小学。走在村子里,能感觉到村民对教育的重视,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斯宅村能走出100来名教授吧。

  // 

在笔锋书屋待了一会儿,我们散步回到山庄,坐在廊檐下吃晚餐,看投影仪里放的老**。

逛了山庄老板收藏的裕昌号器物展,主题是“十里红妆”,看起来,有点阴森。不过我好喜欢这种可收藏的“无用品”,会让人觉得富有。

吃完饭我们摸黑在山庄里走了两圈,想到苏轼的《记承天寺秉烛夜游》,苏学士见到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大概也是我们现在的心情吧。

不到九点钟的山庄,已经很安静了,只有我们俩的脚步声和话语声,以及池塘里金鱼在跳跃着和我们打招呼的声音。

从住进来开始,山庄里的各种细节都让我们感叹,老板太有品味了。看得出,他很爱摆弄自己的这几亩地,山庄里的一切都布置得合情合理。

//  

每到一个地方,我都喜欢感受它的清晨。早上五点多听着鸡鸣声起床,一个人沿着山路田野转了转,走到了山上的墓园里……

夏末初秋,农作物趋向成熟,书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细雨正打在脸上,路上伴有孩童朗朗读书声,中国之声的广播声,田里的蛙鸣声,树上的鸟叫声,以及前面农作的大娘咳嗽声。

这一切,都让我想到了小时候,我也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可是我已经远离它好多年了。

这一切,都感觉像是时间的恩赐。真幸运啊。

  // 

斯宅村还有小洋房、华国公别墅可观。

小洋房是斯魁士和斯豪士兄弟在1920年建造的楼房。因为西式的外观风格被当时人称作小洋房,耗费两万银元建成。

日本战败后,胡兰成来此躲避追缉,仗了同学的旧谊住在小洋房里,终日惶惶。后被斯家人安排去温州乡下藏身,护送他的人是范秀美,斯豪士守寡的妾。

张爱玲从上海车船辗转地寻来,至小洋房不遇,而后一路追随,终于在温州见到他。却发现逃亡途中胡兰成“这在我是因感激”已经对范秀美“以身相许”。

在逃汉奸勾引了同学家孀居姨太太,背叛了自己的配偶。这个故事也许大家都听过很多遍了。

而在这里,游客纷至沓来,探访张爱玲的伤心地,回家写的游记里还要加上张爱玲。她要是在,也不知她该写怎样的刻薄话了。

小洋房低处的窗户用铁皮包了起来,大门上锁,看不到房内情形。我沿着外墙走了一遭,便往华国公别墅处去了。

到此一游盖章!

诸暨是一个还想去第二遍的地方。

 · 诸暨旅行攻略 · 

 地址 : 浙江省诸暨市东白湖镇斯宅村。

 时间 : 一年四季皆宜,春花秋月夏蝉冬雪,都很好。

 交通 : 乘高铁到诸暨站,再转乘102路公交车即可到斯宅。

  民宿 : 斯宅爱吾庐山庄(特别喜欢房间的小天井,我们定的是最便宜的标间,楼上房间更有味道)

 美食 : 西施豆腐、桂花年糕、藤羮、溪鱼、板栗烧肉、家养鸡,酿萝卜,红薯!反正我觉得每一道菜都好吃,农家菜味道不要太好了!

 PS: 老板知道我们会喝酒,送了我们一瓶桂花酒,磨砂白瓷小瓶装,特好看。

 诸暨值得去的地方 :

爱吾庐——裕昌号十里红妆展、千柱屋、笔峰书院、小洋房、斯民小学、华国公别墅、南园香榧林、东白湖。

诸暨民间婚俗

-----------------------------------------------------------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婚姻习俗。各地域的群落按祖先传下来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情习俗,以及地理条件,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演绎出各有特色的婚姻礼仪形式。这些婚姻习俗与形式,有的奇特,有的浪漫,有的庄重,有的简朴,有些充满着宗教的神秘色彩,更多的则闪烁着人类文明的光彩。不同的婚俗,又随着历史的前进,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着。

  诸暨曾是越国故都,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可以说诸暨民间婚俗既有中国封建社会大体一致的礼仪定规,又有越地独特的地域色彩。现撰陋文浅说一二。

  一, 相亲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句俗语道出了中国民间婚姻的客观规律。在诸暨旧时乡村中,男女青年到了十七八岁,甚至有更早的,前辈父母就要为儿女的婚事操心了。但这些婚姻须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须合"六礼"之仪。(所谓六礼,即:纳采,送礼求婚。问名,询问女方名字及出生年月。纳吉,送礼订婚。纳征,送聘礼。请期,议定婚期。亲迎,迎接新娘)。《诸暨民报五周纪念册》曾有这样的记载:婚姻以媒说合,写红笺请于女家,女家以"允帖"答之,其开具生年月日者为"庚帖",亦曰"口帖"。

  诸暨乡间少有专事做媒的人物,人称作媒quot;三十六行之外的行当"。但民间又认为做媒是做好事,能成人之美,故而牵线搭桥的人还是不少的。旧书上称媒人为"月老",乡间俗呼"媒大",戏称"吃三壶瓶"。解放以后又称为"介绍人"。

  乐于做媒作伐的人总是能说会道的,与牵线的某一方往往有些连亲沾故,或邻居同里,或亲戚朋友。他多了解双方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人性品格。多数是受人之托去作伐牵线,频频奔忙于男女两家之间。如若双方家长对对方均中意,待时机成熟,做媒人就向男女双方的讨"庚帖",又俗称"龙凤帖"。既将男女双方姓名,籍贯,生辰八字写于印有泥金的红书上,经过媒人,互致二家。双方各将帖子置于香火堂前或灶司堂前的香炉底下。尔后请算命先生推命占卜,看二人生辰八字是否相合,若合即成。这桩姻缘佳事就迈出了第一步。这些过程实质就是六礼中quot;纳采"和"问名"。

  解放之后,这些繁缛的礼数基本革除,城乡间,单位间的男女青年交往日益增多。自由恋爱已成大势。恋爱成熟后当然还须有所谓的"媒大"去与双方父母传递信息,张罗婚事。不过这差使就较为轻松,也有请"介绍人"牵线搭桥,认识恋爱的。在农村双方不甚了解互相情况,还有相亲的过程。所谓相亲,有"看姑娘"和"看人家"二种方式。

  "看姑娘"是媒人陪小伙子去女家。双方见面,让男女青年互相看看人品相貌。由女方父亲叔伯或兄弟作陪,通过吃茶闲聊,观察小伙子的言谈举止,了解人品性格修养。新客人来自然要请尝小点心。这可不是一般意义的小点心。如果女方对小伙子满意,必定奉quot;甜汤圆",这就是祈祝这桩姻缘"团圆"的意味。如若不甚中意,那小点心是什么就说不准了。

  "看人家"则是姑娘到男家去做客。俗语有"十媒九哄"之戏说,不管媒人讲得如何好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实地察看才是最可靠的。"看人家"一般由女方女眷陪姑娘一起行动。这实际上是对男方家庭经济,住房,环境,邻里外关系的一次综合考察。婚姻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次行动。八十年代之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活观念的改变,姑娘小伙接触越来越多,思想感情交流也日益活跃,如若恋爱,双方早知根知底。昔quot;相亲"习俗也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二, 定亲

  通过相亲相恋,男女双方的情感逐日加深到一定时候,就要定亲了,也就是行古籍上所说的"纳吉,纳征"之礼。

  择日"文定",备彩花红烛,枣果双双,压以金线,贴以金纸,谓之"双果";贯以彩线,以十为数,谓之"结果",中插彩花,以瓜果围聚之,谓之"占果";压以银线,谓之"聘金"。

  这是八十多年前在志书中简约记载的定亲物品与习俗。而民间实际却有诸多的不同。

  男家请先生择出定亲日期之后,即写出红帖,套以泥金和合二仙封套。(所谓"和合二仙"即二位小孩一人托盒,一人举荷的传统图案,取其谐音)。请媒人在数月前携两只糖果桂元礼包去女家奉帖。双方在明悉聘定日期之后,旋即要准备行聘定之钱物,男方首先要准备好"礼金"和衣料等,其多少当视双方经济条件而定。其次要准备礼包,礼包视女方亲戚多少而定,至少三十六,多则近百个。礼包多为白糖,冰糖,荔枝,红黑枣子,核桃等南北干果。还有"五代果子"是决计不能少的。所谓"五代果子",就是枣子,榧子,核桃,桂圆,花生,用红绿彩纸拦腰双双贴妥,用金线缠绕,其寓意为"发子发孙,五代见面"。讲究的家庭还要作一百零八个"定盘棕子"。

  是日,由媒人带领几位青壮汉子将定亲礼物送至女家。女家喜欣相迎,在中午设酒席宴请至亲好友与来宾。此酒俗称"定仪酒"。亲戚朋友喝了"定仪酒"后,将带回一份礼包和棕子。这样就意味着又多了一门新亲,当然到时也要准备一份"送嫁礼物"了。

  午后,媒大与男方宾客告别女家转回。女方早已在送礼的担子里放上"回礼"。在旧时回以衣帽靴鞋,缎绣鸳鸯一对,糖糕如干簏,并粉团染红鸡子,或加文房四宝,谓之"四盘"。而近代的回礼主要有各类糖果,米粉做红绿圆子,花生与红鸡蛋等,还有一套衣料和新鞋帽,是赠给未婚女婿的回礼。这些食品民间俗呼"回盘糕"。男家收到后,就将这些"回盘糕"分赠于亲戚邻里。当然,男家晚上也要置酒席请亲友欢饮。

  行了"定礼",青年小伙子成了名正言顺的"毛脚女婿",女方有事,小伙子理所当然要去帮忙,逢年过节,未来的女婿要携礼品拜望大人前辈。这样男女青年在频频的接触中,更加了解熟悉,更加相恋相爱。

  三, 亲迎

  定亲后的一年半载中,男女双方要为婚事作准备。男方要装饰新房,要预备接亲礼品,女方要备置嫁妆嫁衣。

  俗话说,只有择日子讨亲,没有择日子嫁囡。迎亲之日须有男家择定,并写喜帖,请媒人携礼包前往女家奉告。传统的喜庆日子多择于年底腊月,新春正月。此时正值农闲,农家多有空暇,天气又较寒冷,食品也易存放。如今除选择这段时间外,在国庆节,元旦,五一劳动节结婚的青年也为数不少了。

  亲迎前一天,男家早早派出八九个青年用扛箱,食笼,向女方送去丰厚的接礼。扛箱与食笼均有上等木料制作,雕龙描金,十分精致。在旧时还须有礼帖一份,将所有礼品数额一一书于帖上。

  "男家致松柏各有一盆,猪羊角黍糕饵鸡鹅皆全,饭百团,染红鸡子百,谓之"十合盘",而猪五脏全副,谓之"全家福"。这是旧时的礼数。而近代的接礼主要有:猪肉有一爿,但须连头连尾,外加十余斤夹心肉。此俗称"心头肉",寓意媳妇是婆婆未来的"心头肉"。羊肉一只,鱼,鸡若干,老酒,糖果,香烟若干。棕子近百,最大的棕子大如热水瓶,称"太婆棕"。还有"五代棕",从大至小,五个联成一串,意有"五代相见,五世其祥"之兆头。还有一只大白鹅是不可缺少的。古代《礼记·昏经》曰:"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皆用雁"。古人认为雁为候鸟,顺阴阳往来,象征男婚女嫁顺乎阴阳。或曰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我邑乡间古风尚存,以鹅代雁。

  种种礼物,皆以红丝棉扯挂,青年喜扛"接礼",逶迤乡间大道,散发出一路的喜庆与欢乐。

  亲迎之日确是好日子。男女二家皆宾客盈门,披红挂彩,热热闹闹。真可谓:厨房刀勺叮当响,热气腾腾酒肴香;老亲新眷互致贺;笑语满堂喜洋洋。窗棂上贴大红喜字,屋檐下挂大红宫灯,门扉间贴满红喜联。女家贴的是嫁女的对联,如"今日洒泪别母去,明年含笑抱子来"等等。横额多为"于归之喜"。男方则贴迎新人的对联。如"长天欢翔比翼鸟,大地永结连理枝"等等。横额有"结婚之喜","百年好合","天作之合"等辞言。

  清晨,男方派出二三十名青年小伙子,由媒人带领,去女家娶亲。这伙人俗呼"行quot;。有旧歌谣曰:"行郎行郎,借来衣裳,二滴肉汤,眼泪汪汪"。旧时农村生活条件差,歌谣的调侃反映了当时行郎的尴尬状。还有抬轿的"轿佬"和"鼓乐手"。据记这两门行当多为"堕民"所为,解放后均废除了。

  接送新娘的工具也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变化更替,二三十年代用尼蓬轿,后来改为黄包车。六七十年代乡间通行自行车,八十年代初用摩托车,而时下则流行装饰华丽的小轿车了。

  女家中午置酒设席,俗称"送轿酒"。远亲近邻,皆聚饮送嫁。长辈与媒人坐首席上座。酒过数巡,女家的厨师小工就要向媒人"敲诈"香烟糖果作慰劳。一般男家早有准备,自然妥然解决。当然有的也会闹点矛盾,小工们会对媒人实行"制裁"--"关牛团",使其就范让步。这种戏闹,乡间俗称"吵吵发发"。现已基本废止。

  下午至一定时辰,行郎将行。女方小工亲戚装好嫁妆担子,送至村口,请行郎抬走。

"女方发妆奁,床桌几柜,铜锡器皿,五事桌帏,箱笼少则一对,多则五对"。二三十年代与解放初相差无几,无非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具与衣被账枕。嫁妆的多少是与二家经济密切相联的。但不论贫富,那大小脚盆与马桶不能没有的。它们俗称"子孙桶",是子孙繁衍的象征。

所有嫁妆上都贴上红喜字,扯上红丝棉。担子里,扛箱中都撒上爆谷花,炒黄豆和红绿花生。箱柜中,棉被枕头里放进水果糖,塞进红鸡蛋,桔子和石榴。嫁妆一到男家即被行郎和顽童"抢去",讨的是"多子多福","婚姻甜蜜"的好兆头。

  改革开放之后,农民经济日益富裕,嫁妆也越来越讲究。除传统的物件之外,成套新式家具,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机这些高档电器都成了必嫁之物,有的父母甚至还陪嫁袜机织机之类的生产资料,为女儿女婿日后发展经济提供了保障。今日的"行郎"也非昔比,个个都是西装革履,精神体面。嫁妆再也不用肩膀抬扛,全用汽车装运,只不过到时搬上搬下,做做宾客而已。

  "喇叭响,时辰到,阿哥背我上花轿,二哥一担篮头送到城隍庙,阿弟轿前轿后当狗quot;。这篇民间歌谣,生动有趣地记录了旧时姑娘出嫁上轿的情景。

  旧时时辰一到,吹鼓手吹打起迎亲锣鼓。新嫁娘头带凤冠,身着新嫁衣,由阿哥从楼上背到花轿中,然后由伴娘相陪,洒泪告别父母乡亲,由轿夫抬出村庄,向新家而去。旧时东乡山区还有哭轿习俗,今已不再。

  如今国门洞开,世风日新。新郎新娘在结婚前必去影楼拍一套精美的结婚艺术照,一展新人靓丽风姿。结婚之日,更到美容厅精心打扮一番,穿上多彩多姿彩裙袂飘曳的新婚礼服,把一生中最美好的身姿和心情尽情展现出来,由女嫔相陪,欢声笑语,坐上彩扎轿车,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奔向一个新的生活起点。

  四, 拜堂

  傍晚时分,男家亲友早已作好各种准备,新郎倌更是容光焕发,翘首以待,迎接新娘到来。

  当然是行郎先至。嫁妆到家,男壮女幼,忙碌不停,顽童抢喜果,大人搬东西。但"子孙桶"不是人人搬得的,须由新郎的弟弟来搬。乡中戏称其为"掇马桶阿叔"。阿叔一脸喜悦将马桶端进新房,自然引得众人一阵嬉笑。马桶不会白掇,红漆马桶里的两个红鸡蛋和一个红包就是犒劳。

  新房里新眠床,须得有一位上年纪的妇女来张罗铺挂。这位老婆婆乡间称作"顺利嬷嬷",当"顺利嬷嬷"须有条件:一是老夫双方键在,二要儿孙满堂,是村子里公认辈份高,年令长,福气好的人才可担任。quot;顺利嬷嬷"在村中邻里是一份荣誉和光彩。讨的就是一个"子孙满堂,有福有寿"的好彩头。

  男家早早派出迎亲队伍在村口眺望等候,等新娘车轿一到,两个小男孩立即点燃手中火把,照迎新娘,并作先导,引领进村。待至家门,鞭炮齐鸣,人声鼎沸,民间乐队,吹吹打打,喜气洋溢。有小工在楼上廊下将大把大把的水果糖撒向宾客观者,众人笑而抢之,一派欢腾热闹,新郎倌则乘机将新娘子抢进新房。

  在旧时还须有"拜堂""传代"的仪程。

  《诸暨民报五周纪念册》是这样描述的。"新娘掖出与新郎向外礼天地神,向内礼香火祖宗,然后交拜,各以高年有福德之男女一人扶之,名曰"拜堂"。用红巾条,男女各执一端曰"牵红"。红布袋上,先后交替,曰"传代"。

  新娘一下花轿,由顺利嬷嬷挽扶,与新郎同进香火堂。由长者司仪,长者念念有辞:某某堂某某族某男与某氏修为秦晋之好,永结连理云云。尔后一拜天地,二拜祖宗,夫妻对拜。这就是行"拜堂成亲礼"。礼毕送人入新房,此时早有二三小工将麻袋铺在路上,新郎新娘牵红巾踏着轮流替换的麻袋而行,在跨入新房前新娘还要从一个米筛上走过。故而乡间曾有"吃过上轿饭,走过麻袋爿,踏过米筛眼"的俗语来说明明媒正娶。

  "传代"仪式就是祈求新婚夫妇"子孙繁衍,代代相传"。解放后这种陈旧的仪式早已革除。在近年笔者曾又看到过乡中某些地方又在恢复沿用。

  新娘子进房,与陪嫔端坐床沿,此时顽童稚孩,姑嫂婆婶,皆进新房观嫁妆,看新娘,讨果子。顺利嬷嬷更忙了。要张罗给新娘揩脸,揩脸不用毛巾,却用婆婆旧衣裳。据说这样日后婆媳间就会亲亲热热,和睦相处。继而是喂汤圆。顺利嬷嬷挟起汤圆,让新娘尝食,口中喃喃念道:汤圆圆又圆,生个儿子中状元。新娘也象征性地吃三个。有调皮的小工也许早已在汤圆中包进了胡椒之类的馅子。当见新娘被胡椒辣呛后的窘态,围观的顽童和调皮客就会发出得逞后的满足笑声。

  是夜,灯火通明,婚宴开席,亲从好友,四邻八眷,喜气洋洋,入席就座,聚首互贺,畅饮喜酒。酒至半酣,兴致即起,于是席间猜拳行令声此起彼伏,将喜宴气氛逐渐推向高潮。

待菜肴过半,新郎新娘要为贺喜宾客斟酒致礼。先为首席,爷爷长辈,媒人舅舅,一一细斟致礼。此时席间长者还要赠"拜见钱"。然后依次轮斟。这一仪式,民间原有让新娘与亲戚长辈见见面,致致谢的意思。此刻楞头青们却乘机想出各种花招捉弄新娘与陪嫔。有的将酒壶烫得滚烫,有的用藕丝塞住壶嘴,也有用汤匙搭起蹊跷的"酒台"为难新郎新娘陪嫔,朋友们在善意的戏闹中使喜庆婚宴的场面更为热闹欢乐。

  五, 闹房

  《乾隆诸暨县志》记:"夫妇为道之始,娶为夫妇之始。窃见大婚之夜,无论至戚与外姻,杂入房中纵酒恶谑,谓之闹房"。

  闹房在民间俗称"吵房"。吵房有"文吵"和"武吵"之分。"文吵"众人接受,"武吵"为人所不屑。

  闹房一般为年轻人居多,有时亦有些年龄较长的。这些人能说会道,能吟唱出一则则吉利歌谣,向新人乞讨果子。这些歌谣诙谐有趣,朗朗上口,愉已悦人,能使新婚喜事增添不少乐趣。例如:新娘子,讨喜糖;喜糖甜又甜,夫妻一世多恩爱。新娘子,讨榧子;榧子两头尖,新娘一到家发财……象这样的歌谣,在《诸暨民间歌谣卷》收集了不少。

  黄昏一过,新房内就摆开了"闹房酒",俗称"暖房酒"。请村中年青朋友入席,新郎新娘分糖发烟。众人打趣,说笑,饮酒,猜拳,直至半夜,才宴罢人散。

  北乡店口,湄池一带,有的还请座唱班。"暖房酒"后,要"送子洞房"。在新房中还要唱一段祝愿的吉利歌辞。同时有"验箱"习俗。顺利嬷嬷在众亲面前打开新娘箱子,有多少押箱钱,多少细软,多少衣服料子,一一让人过目。

  至于"武吵"就有些不文明了。据志书记旧时东乡山区曾有"新郎出闺,突有拳足交加其身,所谓'新郎拳'也"的陋俗。许多地方硬脱新娘女嫔的鞋子,袜子,围巾,用作抵押况喜烟喜糖;更有破门窗而入室,抱走衣被物品之举。虽多数并无恶意,只为增添喜悦度一时之痛快,但多有损坏门窗,弄脏物件之虞,甚至惹出伤筋出血,弄得大家啼笑皆非之事。这quot;武吵"之俗,古人今人皆有贬斥。现今随着人们精神素质的提高,这些不良之举,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现在青年吵房日趋文明。有的开个茶话会,桌上放上水果,瓜子,粮果,茶水,请邻居亲友,同学同事围坐,请人主持,让新郎新娘说说相爱经过,谈谈对未来生活的设想和希望,请陪嫔姑娘,青年朋友唱戏唱歌,猜谜说笑。使大家在朋友结婚的喜庆中感受到一种健康向上的愉悦和欢乐。近年有关部门组织青年举行集体婚礼,既热闹,又体面,又节俭,深受青年朋友的欢迎,确是实行移风易俗的好方法。

  六, 回门与看望

  已嫁的女子第一次返回娘家探望父母俗称"回门",古代则称"归宁"。《诗经·周南·葛覃》曰:"害瀚害否,归宁父母"。《毛传》曰:"宁,安也,父母在,则有时归宁尔"。即出嫁之女,初回家门问候父母安康。各时各地在限期上均有不同。诸暨则在新婚第二天,夫妻双双须携带礼物探望岳父岳母。一回娘家,阖家迎接新人。同房一族,皆担小点心奉慰小夫妻,岳父家则设便筵招待新姑爷。席间请几位长辈兄弟相陪,长辈告诫小夫小妻要恩恩爱爱,相敬如宾,白头偕老。叮咛嘱咐女儿要相夫教子,勤俭持家,操持出一份象模象样的好人家。按习俗新郎新娘须等天黑,看不清瓦檐楞才能返家,但决不能在岳父家过夜。

  新婚大典一过,光阴似箭,不觉又到了春暖花开之时。父母亲就要张罗看望出嫁女之事了。俗谚说:清明端午不来望,一生一世勿威风。故尔旧时是十分看重"看望"之礼的。这一则是表示父母的爱女之心,二则是为女儿把把脸面。

  清明节未到,母亲就要磨粉作馅,请人做清明果和望囡礼果。其中的礼果形态各异,花色很多,很有艺术特色,有桃子果,花轿果,鸳鸯果,稻桶果,石榴果,蒲包果……它们皆小巧玲珑,造型优美,色彩和谐,均包孕着幸福,安康,甜蜜的象征意义。到时这些礼果与糖果,炒米糕,荸荠,甘蔗等拼成篮头,由父母亲或兄弟担到女儿家,以表思念和关爱之情。到了端午节,娘家又要准备绿豆糕,茶叶蛋,五月桃,端午粽,还有数十把编织精致的麦草扇去探望宝贝女儿。而婆家则将清明,端午礼品分赠给左邻右舍,至亲好友,以至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真诚问候。这种"望囡"习俗现在还一直在乡间流传。

  日后如果女儿有了生孕,父母又要担鸡,鸭,蛋,糖,婴儿毛衫去探望。此名曰"催生"。小孩出生,满月,周岁之日,又要送去外公外婆的关怀和问候。这些习俗当属礼俗范畴,点到即止。

  综上所述为我邑民间一般正常的婚姻习俗,各乡区虽有不同,却大体如此。除此之外,旧时乡间还有不少特殊的婚俗,甚至落后的陋俗。如:童养媳,表兄妹婚,兄妹对换婚,抢亲,材头婚,冥婚,典婚等等。这些陋俗,解放之后,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法律制度的健全,均已销声匿迹。笔者将另题撰写,此不再一一赘述。

王艮,明哲学家,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人,生于1483年(明宪宗成化十九年),卒于1541年(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他世占灶籍,家境贫寒,经过十几年的刻苦自学,由一个识字不多的灶丁成为著名的泰州学派的开山鼻祖,成为我国早期启蒙思潮的先驱。他的“淮南格物说”、“百姓日用即道”等思想吸引了大批弟子,深受广大平民百姓的喜好和信服,在当时起到了“掀翻天地”的震撼作用,其中“百姓日用即道”思想更为突出地体现了他的学说的进步性和人民性,并且对于我们当前思想理论的创立、宣传也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王艮生长的时代也即明朝中后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开始走向衰落、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的时期。其时,江南、东南沿海等地区逐步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手工业,长江以北、淮河流域一批各具经济特色的城市及其商业也相当繁荣,如“淮阴之粮、维扬之盐、临清济宁之货、徐州之东赢”。(1)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却日趋腐败,日益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压迫,贪婪搜括,中饱私囊,过着挥霍无度骄奢*逸的生活。据《明武宗正德实录》记载,明武宗的婚礼用掉黄金八千五百二十两,白银五十二万三千八百四十两,而当时的政府收入除米麦等实物外,所得银两仅一百五十余万两。明武宗在宫内挥霍*乐犹嫌不足,还到处抢掠妇女、财物,“近淮三四百里无得免者”(2)就连王艮的家乡安丰场也被勒索供应游猎用的鹰犬。以封建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的腐败搞得民不聊生,人民群众反抗和起义连绵不断, 武宗正德四年,“两广、江西、湖广、陕西、四川并盗起”,正德六年“自畿辅迄江、淮、楚、蜀,盗贼杀官吏,山东尤甚,至破九十余城,道路梗绝”(3)。特别是正德五年,河北爆发的刘六、刘七为首的农民起义最为浩大,他们树起“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天”的大旗,王艮的家乡一带,通州、泰州、如皋等滨江之地和淮南盐场皆受影响。

恩格斯说过,任何一种新的学说,“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事实之中”。(4)明代中期以来,由于经济政治发生了许多变化,必然使得人们不断地思考研究这些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探求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方法,因此,一些新的思想观点和新的学派也就应运而生了。明代中期以前,程朱理学对麻痹人民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有着一定的作用,一直被统治阶级所推崇并被钦定为官方哲学,在思想领域占据最高统治地位。但随着社会危机的加深,人们对它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开始创立适应社会形势变化,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的新的思想学说,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由陈献章开其端,王守仁总其成的心学,并在思想上逐步取代程朱理学居于主要地位。王艮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以其自身的经历和所处的地位不断对社会问题分析、研究、独立思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其师王守仁思想的影响,逐步形成了自已的一套思想学说,创立了极具平民色彩的泰州学派,其中尤以“百姓日用即道”思想最为突出。

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的形成与他本人的出身、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对一般民众富有同情心密切相关。王艮由于出身于灶户之家,父亲是灶丁,本人是“亭子”,其出身和社会地位相当卑微,甚至比一般平民还要低下。据《明会典》记载:“正德十五年,令各府州县囚徒,情罪深重者,不论远近,俱发本省盐场缺人锅下,依照年分煎盐,抵办逃亡之灶丁课额”,“嘉靖十三年,题准今后有司,但有灶户告理归民,务要查册审实呈请抚按详允,不许擅自更张”。可见,在当时王艮的家庭社会地位是很低的,几近于囚徒。王艮家世代煮盐,家境又较贫寒,《年谱》载:王艮七岁“受书乡塾”,“十一岁,贫不能学,辞塾师,就理家政”,这些都使得王艮能够深谙社会上贫苦百姓之疾苦,并产生维护民众利益、拯救民众于水火的动机。王艮的这一愿望在他后来所作的《鳅鳝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此赋中,王艮自比鳅,以万民比“复压缠绕奄奄一息”的鳝,他不愿自乐于江河,而要拯救缸中之鳝,先使其转身通气而有生机,然后使其出缸同归于长江大海。王艮由于怀有此抱负,决定了他要走的决不是科举入仕做官吏兼做学者这条一般士子所走的道 路,而是以《大学》、《论语》、《孝经》这些儒家启蒙读物获得的知识与自已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体验相结合,走一条以道化俗的道路,这是王艮“百姓日用即道”思想理论产生的现实基础。

王艮之所以能独创“百姓日用即道”思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具有不拘泥传注、不因循师说的独立思考精神和敢于否定封建统治阶级的圣经贤传的“叛逆”性格。王艮于正德十五年开始师从王守仁,在他从学的过程中,他“时时不满其师说”(5)“往往驾师说之上”(6)。他不但坚持自已的“淮南格物”说,而且还提出“百姓日用即道”思想、“安身立本”说等和王守仁不同的新观点。耿定向撰《王心斋传》说:“同里人商贩东鲁,问经孔林,先生入谒夫子庙,低徊久之。慨然奋曰:‘此亦人耳,胡万世师之称圣耶?’归取论语教经诵习。至颜渊问仁章,询之塾师,知颜子为孔子高等弟子,曰:‘此孔门作圣功,非徒令人口耳也。’为笏书‘四勿’语,听夕手持而躬践之。……久之,行纯心明,以经证悟,以悟释经。慨世学迷蔽于章句,思国学为天下首善地……由此可看出,王艮不但反对传统的章句,而且大胆地摒弃和对抗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圣经贤传。王艮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叛逆”性格才提出诸如“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等“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观点。

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的提出根源于他的“万物一体”和“体用一原”的一元论世界观,是他对于良知看法的一个自然结果。王艮认为“天地万物为一体”、个人与天地万物“同体”,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倾向性。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提出“体用一原”、“有是体即有是用”的观点,如:“或言老佛得吾儒之体。先生日,体用一原。有吾儒之体,便有吾儒之用。老佛之用,则自是老佛之体也”、“体用不一,只是工夫生”(7)。根据“万物一体”和“体用一原”的世界观,王艮强调人的主体性,认为人可以“主宰天地,斡旋造化”(8),“体用一原”与劳动人民的“天性之体”结合着的就必然有劳动人民的“百姓日用”。另外王艮对于“良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认为良知自然现成,它不仅是一种存在,而且更是一种活动即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等活动,它有体有用,其体即性、道、中,其用是思、是觉。良知本体在内容上是天理,在表现形式上是自然、自在,良知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王艮与其弟子有这样一段问答明确显示了这个意思:或问:“天理良知之学同乎?”曰:“同”。“有异乎?”,曰:“无异也。天理者良知自有之理也,良知者,不虑而知,不学而能者也。惟其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以为天然自有之理。惟其为天然自有之理,所以不虑而知,不学而能也。”(9)圣贤与百姓的区别,就在于圣人自觉此良知,百姓则“日用而不知”,待先觉教化,然后才知之。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是他对于良知以上看法的一个自然结果。

“百姓日用即道”思想是王艮所有思想学说中较为进步的一个命题,也是他四十岁以后讲学的中心问题,这一思想后来又被王艮的后传弟子们进一步加以继承并发扬光大,成为享誉中外的著名论断。据《年谱》记载:“四十二岁…多指百姓日用,以发明良知之学。大意谓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条理处;”“四十六岁……集同门讲于书院。先生言百姓日用即道,初闻多不信。先生指僮什之往来,视听持行,泛应动作处,不假安排,俱是顺帝之则,至无而有,至近而神。…一时学者有省”;“四十九岁。是年,四方从游日众,相与发挥百姓日用之学,甚悉”;“五十一岁…先生曰,此学是愚夫愚妇能知能行者。圣人之道,不过欲人皆知皆行,即是位天地,育万物把柄,不知此,纵说得真,却不过一节之善。”由这些记载我们不难看出,王艮非常致力于“百姓日用即道”思想的宣讲,他提出求和学圣人之道不应依靠书本经传,应到百姓日用中去,并且王艮还认为学的方法也是简易直捷,自自然然,做到乐学。他说:“天下之学,惟有圣人之学好学,不费些子气力,有无边快乐。若费些子气力,便不是圣人之学,便不乐”(10)。王艮提出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是泰州学派的中心观点之一,经过历代后传弟子的努力又不断得以发扬光大,其中尤以罗汝芳,李贽贡献最大,李贽以日常生活作为理论探讨的对象,把日常生活从修道的工具地位提高到必须加以重视的本体地位,将穿衣吃饭视作为人伦物理,这是对传统儒学的超越,也是对王艮“百姓日用即道”思想的发展,他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同者也”(11)。

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是他最富有创造性的思想理论之一,这一表述虽然较为朴素平实,但其内涵却非常丰富。根据对他的一些著作及语录的认真分析,这一思想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百姓日用即道”中的“道”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存在于“百姓日用”之中。“道”在我国是一个比较古老的范畴,人们习惯于把道看成是比较神秘的东西,并且一般人也感到是无法把握和理解。对于“道”我国不少思想学术流派都曾作过一定的表述,如《周易•系辞上》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这里把“道”解释为先于天地万物的精神本原,是高高在上的抽象的不可捉摸的,普通老百姓是不可能知道的,只有“圣人”能够认识它、掌握它。宋明理学家则多把“道”等同于天理,认为“道”和“理”是异名同实的,“理”是永恒存在并且具有神性。程颐曾这样说过:“天有是理,圣人循而行之,所谓道也”(12)。程颢说:“天者,理也;神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帝者,以主宰事而名。”(13)他们虚构了一个符合封建特权法律可以自由地支配万物、普照万物的“天理”,并要求各阶级安命地“尽分”,也就是“穷理尽性”。二程公开宣布:“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14)。程颢甚至说“蜂蚁知卫其君,豺獭知祭礼”(15),朱熹则将“理”视为最高的毫无具体内涵的抽象,是先于物质存在的,是产生万物的神秘的根源。王艮的老师王守仁则以“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一切都是从“心”派生出来的世界观为出发点,提出“道”即“心”,要求“道”须“不假外求”、“向内用力。”他这样说过:“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诸君要实现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16)王艮一反古代经典的传统,并且也否定了其师的认识,认为“道”不是先天存在,也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神秘的东西,它就存在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人们从日常生活中能感悟到的,这样就把“道”由抽象的变为具体的,把“道”从天上拉回人间,并赋予“道”以“百姓日用”的新内容。他说:“愚夫愚妇与智能知能行便是道”,“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知便不会失,百姓不知便会失了”(17)。这里的百姓就是与僮仆一类的“愚夫愚妇”,“百姓日用”就是指包括吃饭、穿衣等在内的日常生活和欲望要求。王艮对“道”的规定,将“道”由无形无象变成了生动活泼、不可捉摸变成了随时可及、极端的神秘变成了日常琐事。这正如唯名论发展的最初阶段都尔的贝伦伽里所得出的结论一样,他认为在教堂的圣餐仪式中人们所吃的是面包,喝的是酒,而不是像教会所说的是“主的身体和血”。贝伦伽里认为如象教会所说的话即使基督的身体大如巨塔,也早就被吃得一干二净了。贝伦伽里把圣餐从“主的身体和血”的欺骗还原为面包和酒,犹之王艮把道学家所宣扬的高不可攀的神秘的道从天上拉回人间,还原为百姓的穿衣吃饭、还原为饥来吃饭困来眠一样。

2、“百姓日用即道”思想中的“道”是自然现成,不需思索和矫饰。王艮从其“天地万物为一体”、“体用一原”的世界观出发,认为人性之“体”就是天性之“体”、“良知之体”,而天性之“体”又等同于自然,百姓日用则是“体用一原”和劳动人民“天体之性”的结合,因此,存在于“百姓日用”之中的“道”与万物中的“理”是一致的,它是指人的日常行为由于多次重复而形成的一套最合理、最简易、最省力的反应模式,这种模式因熟化而忘却具体的反应过程,并往往与天体之性一样不假安排,不需思索,自然现成而又合乎规律,如一有思索安排,便是转念,便是拟议,便不自然。他说过:“良知之体,与鸢鱼同一活泼泼地。当思则思,思则通已。…要之自然天则,不着人力安排”、“天理者,天然自有之理也。才欲安排如何,便是人欲(这里的“人欲”就是指人为)”,“凡涉人为,皆是作伪,故伪字从人从为”(18)。邹德涵语录中有这样一段话比较全面形象地说明了这个意思:往年有一友问心斋先生云:“如何是‘无思而无不通?’”先生呼其仆,即应;命令取茶,即捧茶至。其友后问,先生曰:“才此仆未尝先有期我呼他之心,我一呼之便应,这便是‘无思而无不通’”。是友曰:“此则满天下都是圣人了”。先生曰:“却是日用而不知,有时懒困着了,或作诈不应,便不是此时的心。阳明先生一日与门人讲大公顺应,不悟。忽闻门人游田间,见耕者之妻送饭,其夫受之食,食毕与之持去。先生曰:‘这便是大公顺应’。门人疑之,先生曰:‘他却是日用不知的,若有事恼起来,便失这心体’”(19)。童子捧茶,一呼即应,不假思索,前不拟议,后不滞留,这正是其良知现成自在当下顺适处。农夫耕田,其妻送饭,食毕将盛饭之器还于其妻,其妻还家,这些都是自然现成,不用安排的,存在于“百姓日用”之中的“道”就是这种现现成成,自自然然,不用思索和矫饰的东西。

3、“百姓日用即道”思想以百姓是否“能知能行”作为判断“正道”与“异端”的标准。自古以来,封建统治阶级以及为其服务的思想家总是把符合封建传统观念、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思想学说称为“圣人之道”也即“正道”,而把那些与封建传统观念背道而驰、有利于维护百姓利益的思想主张称为“异端”、“邪说”。封建统治者不仅对人民群众实行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而且在思想上对群众实行愚昧政策,将社会成员分为上、中、下等,而群众一般都被视为“下人”、“贱人”,群众的欲望,求生存的行为则被斥之为万恶的“人欲”,而“道”只是圣人、贤人和君子的行为。王艮勇敢地冲破“天道”的束缚,把有关“正道”与“异端”的传统观念颠倒过来,提高了“百姓”的地位。他认为圣人之事就是百姓日用之事,圣人之道就是百姓穿衣吃饭,他说:“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20)。这也就是说,离开百姓日用,离开“家常事”则无道可言,符合百姓日用的就是道,凡不符合百姓日用的,专门研究天道性命等形而上领域、不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就是异端。另据《年谱》记载:五十七岁…先生曰,此学是愚夫愚妇能知能行者。圣人之道,不过欲人皆知皆行,即是位天地,育万物把柄。由此可以看出,王艮将判断是“正道”或“圣人之道”还是“异端”的标准确定为是否符合百姓日常生活需要,百姓是否“能知能行”。据此王艮认为“百姓日用之道”也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等活动,是最平常的,没有什么高深、奥妙、奇特,一切“愚夫愚妇”都“能知能行”,人民群众天天都在实践着它,这就是“正道”,反过来,那些经书上的教条,那些“形而上”的玄而又玄的东西,人民群众对它们不能知不能行的,就是“异端”。

4、“百姓日用即道”思想中蕴含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对什么是道、如何求道、衡量道的标准是什么等问题作出了较为明确的回答,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都坚持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王艮认为,“百姓日用即道”中的“道”即真理,它不是在天上,也不在心中,而是存在于百姓日用之中也即存在于客观事物中,要想获得“道”,就应到“百姓日用”中去学习,去探求,也就是要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去。他有这样一首诗体现了这种思想,“瑞气腾腾宝韫山,如求珍宝必登山,”(21)这首诗强调的就是要获得知识,取得“珍宝”,必须亲自实践,攀登高山,才能如愿以偿。王艮不仅主张从“百姓日用”之中获得知识和真理,而且也非常重视从学习中获得真理性的认识,这与其师王守仁的“不睹不闻,是良知本体”、“德性之良知,莫由于见闻”、“良知之外,别无知矣”等那种唯心主义先验论是根本不同的。他说:“孔子虽天生圣人,亦必学《诗》、学《礼》、学《易》,逐段研磨,乃得明彻之至”,“孔子之时中,全在韦编三绝”、“人之天分有不同,论学则不必论天分”(22),根据王艮对如何获取“道”即真理的认识可看出,他既重视亲身去实践,去体验,同时也很重视通过学习获得真知,这就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具体体现。在关于如何获取“道”的问题上是如此,在衡量道的标准问题上,他也坚持的是唯物主义认识论,他说:“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是异者皆为异端”、“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23)这也就是说,凡符合百姓日用的就是道,就是真理,凡不符合百姓日用的就不是道,这种以是否符合“百姓日用”作为衡量道的标准,也即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正是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

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把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活动等家常事作为“圣人之道”,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对封建传统思想理论和封建统治阶级是一次很大的突破和冲击,因而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人民性,并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服和拥护。

1、“百姓日用即道”思想较为正确地揭示了“道”的来源。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中贯穿始终的是认为“道”也即我们现在讲的真理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等实践活动,这在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都是了不起的,并且具有进步性和人民性。《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或问‘中’。先生曰:此僮仆之往来者,‘中’也。曰:然则百姓之日用即‘中’乎?曰:孔子云,百姓日用而不知。使非‘中’,安得谓之道?特无先觉者觉之,故不知耳”。“中”也称“中庸”、“中道”、“中和”,指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的态度,它是儒家所崇尚的伦理思想,也是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人修养的最高境界,一旦达到这个境界,就会产生“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神秘效果。王艮认为,“中”也即“道”的内容,不应该是儒家的伦理纲常,而是“僮仆之往来”、“愚夫愚妇能知能行”的“日用之学”,也即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等活动,如果不是,则“纵说的真,却不过是一节之善,算不得圣人之道”,只能算是“异端”,而这些“百姓日用之学”又是最平常的,是劳动人民天天实践的,没有什么神秘之处。王艮将劳动人民的“家常事”作为圣人之道,相反却把“正宗”的所谓圣人之道视为“异端”,较为正确地揭示了“道”的来源,因此也就能深得人民的拥护,有人称之为“如日月复明,而星辰复璨”,是“日用中之布帛粟菽”(24)另外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随着资本至主义萌芽而产生的小市民阶级要求个性解放,要求消除社会不平等的强烈愿望,有利于提高老百姓的地位,具有一定的人民性。从思想认识发展的角度看,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对“道”的来源的认识,体现了社会意识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唯物主义倾向,因而在人类思想认识史上又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2、“百姓日用即道”思想代表了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利益,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权利。王艮出身于社会地位低下的灶丁之家,对下层劳动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其所创的“愚夫愚妇能知能行”的“百姓日用之学”之所以能在下层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和弘扬,就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利益,并且有利于维护和实现人民的生存等权利。王艮有一首诗专门歌颂“下”,说一切都从下层来,诗云:“世人不肯居斯‘下’,谁知‘下’里乾坤大,万派俱从海‘下’来,天大还包在地‘下’”(25)在王艮看来,“百姓日用”也即包括穿衣吃饭等在内的人民日常生活需要是人的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在当时,那些处于被剥削被压迫地位的穷苦百姓这些人最起码的权利都难以得到满足,王艮因此在他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中明确提出只有让人民吃饱穿暖,摆脱贫困的思想学说才是真正的学问和圣人之道。他说:“即事是学,即事是道,人有困于贫而冻馁其身者,则亦失其本而非学也。夫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26)由这段话我们不难看出,王艮非常同情那些遭受压迫和剥削的劳动人民,争取维护人民的生存权利。除此之外,王艮还极力宣扬劳动人民的本然“利欲”,修正其师王守仁的良知说,将“致良知”变成“良知致”,将“良知”看成是百姓的“日用现在”,使王守仁的良知说从封建的教条变成了人民的欲望。《年谱》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情况:“南野公(欧阳德,王守仁的学生)尝讲‘致良知’,先生(王艮)戏之曰,某近讲‘良知致’,南野延先生连榻数宵,以日用见在,指点良知”。由于王艮讲的是百姓自己的日常生活之道,贴近他们的实际,有利于维护他们的权利,因而老百姓都愿听,并且心悦诚服。《王心斋先生别传》载:“先生每讲学,开明人心,侃侃辩惑其迷,务令人自得而后已。家庭邻里之间,皆爱慕其至诚而乐与之亲,言行无不信悦”。《王心斋先生遗集》卷四《徐玉銮府志先生传》中也有这样的说法:“先生益自信…所至与人讲论道学,…乡人始而骇,渐而信,久而浸与俱化焉。”由此可以看出,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因而深受人民欢迎和拥护。

3、“百姓日用即道”思想敢于否定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圣经贤传。王艮以其来自人民的思想提出“百姓日用即道”,将“道”与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而对那些不贴近百姓实际生活却为封建统治阶级首肯的圣经贤传给予否定。他之所以能这样,这固然与他的出身、社会经历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他能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疾苦特别是能与下层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对封建统治阶级表示强烈的不满和痛恨,勇于背弃、否定封建传统的圣经贤传和道德礼教。比如:王艮在看到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剥削的加重,百姓无田可耕、衣食不足、流离失所,剥削阶级却过着花天酒地、腐朽靡烂、任意挥霍的生活时,提出“欲民之无饥寒,不可得也。饥寒切身,而欲民之不为非,亦不可得也”(27)。这对程朱理学鼓吹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道德是一次有力的反对和批判。在针对被统治阶级能否干涉国家大事即“君子思不出其位”的问题上,王艮与其师展开了一次辨论,“遂言及天下事。夫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先生(王艮)曰:‘某草莽匹夫,而尧舜其君民之心,未能一日而忘。’夫子曰:‘舜耕历山,忻然乐而忘天下’。先生曰:‘当时有尧在上’。夫子曰:‘足见所学’。出,夫子谓弟子曰:‘吾擒取宸濠,一无所动,今却为斯人动。”(28)王守仁认为被统治者不能干涉国家大事,只能忘天下,遵循了“君子思不出其位”的传统正宗思想,而王艮却认为有尧在上,草莽匹夫才可以乐而忘天下,否则就“未能一日而忘天下”,这就要求被统治者要干涉天下国家大事,“致君民于尧舜”,后来他甚至还提出推翻腐朽政权的思想,《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中有这样一句话表达了这一想法,“贵戚之卿,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故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王艮不但摒弃圣经贤传,独创“百姓日用即道”思想,而且他还坚决拒绝在封建社会桀纣之君的统治阶级行列里做官,放弃通常士子所走的科举入仕做官兼做学者的道路,并要求他的五个儿子及其弟子以“不仕”、“解官”为笃于信道,为有志,他的后学颜钧、何心隐、李贽由于反对封建专制统治都曾遭受残酷的迫害。

4、“百姓日用即道”思想体现了拯救万民于水火的良好愿望,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王艮生活的年代正是明朝中叶以后,这时整个社会秩序陷于一片混乱之中,正如他在《王道论》里所说的:“今天下田制不定,而游民众多,制用无节而风俗奢糜。所谓一人耕之,十人从而食之,一人蚕之,百人从而衣之,欲民无饥寒,不可得也……”。王艮由于长期生活在平民之中,了解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目睹明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怨沸腾,因此他立志为民立命改造封建专制社会,拯救万民于水火。据《年谱》记载:“二十九岁,先生(王艮)一夕梦天坠压身,万人奔号求救,先生独奋臂托天而起,见日月列宿失序,又手自整布如故,万人欢呼拜谢。

诸暨民间丧葬习俗

-----------------------------------------------------------

  "生"与"死"连接着人生的始终。出生为人之初,死亡乃是生命的尽头。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无论任何人都要面对这个事实。"丧葬"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逐渐形成了一整套非常繁褥的礼仪习俗,同一社会中由于身份的不同,又有不同的规格和仪程,由于地域、民族、时代的不同,丧葬习俗又各有不同。

  古越暨阳与极大多数汉族聚居的地区一样,信奉"生有所养,死有所葬","入土为安"的信条。多少代来一直盛行土葬。自一九九八年诸暨市政府号召移风易俗,一改旧的传统习惯,推开了科学文明卫生的火葬习俗。但作为一种曾经流行过数千年的土葬文化现象,有必要将它记录下来,以便后人作研究的备考。

  一、送终与停尸

  旧时乡邑老人临终前,总有些前兆。此时家族中晚辈能到的均须到场,汇集于老人床前,谓之"尽孝"。俗语说"人死如灯灭"。等老人一咽气,一家人即大声呼唤,谓之"招魂"。继而放声恸器,俗呼"送终",送终的人越多,代辈越多,就被乡人视作福气越好。

  老人逝世,乡中不直言"死"字。而说"老掉"或"过世"。老人一咽气,家人首先要将死者床的的蚊帐卸掉,接着为死者更衣,换上干净的内外衣,穿上寿老红鞋。然后在逝者口中放入一只银子制成的菱,俗称"含口菱",给逝者手中"捏手元宝"。(此均为银制工艺品,现已很少见到。)这些丧事物品一般老人早已准备好的。家境贫寒的,则将"含口菱"改作一枚铜钱,亦称"含口钿"。

  然而,这一切均有"金刚头"来操持,(有些地方称为"材夫头",或"承头"。)这种人每村均有一二个,他熟悉一整套的礼仪过程,死者的家属此时大都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所以"金刚头"实属就是丧葬仪俗的总指挥了。

  金刚头指挥众人将尸体移至门板上,脸上复以丝棉。此古称"属纩"。据《礼记·丧大记》记载:纩,今之新绵,易动摇,置鼻上以为候"。脚后点上油釜灯芯灯,此灯昼夜不熄,旁置一磬。多数农家用铜火熄盖代之,着人定时敲响。此quot;停尸"。

  等遗体移至门板上后,金刚头即把死者躺过的枕头、席子、铺床草从床里撤出,弃于露天。老人多数将生前的钱财及值钱之物,藏于床中枕里,金刚头当众将钱物点清、登记、收好,免得兄弟妯娌间日后生隙。

  二、烧无常与吊丧

  停尸完毕,接着须"烧无常"。家人准备"三品",酒、饭、豆腐、肉、米糕、二双草鞋、一片瓦片,还有香烛、纸钱、银吊,把死者睡过的席子、稻草等物,供饭上只插一只筷,草鞋是送给"无常"的,尽量用缺纽少绳。据说这样使"黑白无常"顾此失彼,让亲人灵魂少吃苦头,少受杖责。

  "烧无常"毕,一家回路上不再哭泣,以免把晦气带回,烧无常这一仪式,虽是一种迷信的仪程,但客观上到也包含一种卫生的因素quot;烧无常"后,接下去就要安排人员向远近亲戚报丧了。报丧,诸暨市乡间俗称"报死"。报丧人一般是大晴天提挟一把伞,或大白天提只灯笼,走得很急匆。路上相遇,见状即知,纷纷让道。报丧者一到亲戚家,就把伞子倒桤在门边,对方也即知来人之意。连忙给报丧人泡茶,烧小点心,报丧人须吃过东西,方可说出噩耗。然后回程。主人家待报丧人走后,就将其饮过茶水泼出门,以免晦气留在家中,然尔根据亲戚的亲疏,备一份丧礼,去吊丧"吃大饭"。

  老人仙逝,家族中每个人都须佩孝绳,披麻丝。儿子要穿麻布耗衫,儿媳要开quot;福寿箱",取出白布衫、麻衣,青布衫等物,不过大多户人家不备"福寿箱",都是到专买冥品的店铺去租借。旧时在穿孝衣上很有讲究。父母亡故,儿辈着麻衫,祖父祖母亡故,穿白布衫;堂叔伯过世,着青布衫。每人都要戴头白布。有些地方旧时用"耗头巾",也是麻织品。儿辈戴的是二只角,女婿是一只角;孙辈的耗头巾上点缀红花。上下辈份,一见即明。亲房族的女眷,还要替戴孝人复"闷鞋"。所谓闷鞋,就是在原来的鞋子上缝一层白布,鞋后跟嵌一条红布,俗呼"开门";女婿的鞋,只复前半双白布,以quot;半子"。解放后,许多习俗从简了,但戴白布,穿白孝衣,闷鞋之俗,依然存在。

  所有媳妇,女儿均扎白头绳,鬓戴白花,坐遗体边守灵,吊丧亲戚一到,立即放声大哭,以示礼节。主管丧事的人,就收下吊丧礼物,并在纪事本上记下亲戚姓名,吊丧礼物。

晚间,儿孙、女儿、媳妇均要守夜,陪伴亡灵,整夜香烛长点,脚后灯不灭,磬音不绝。

  三、成敛与伴灵

  老者去世的第二天,即要举行成敛之仪。首先一家子孙儿女都要披麻带孝,放声大哭与材夫一起将平日搁置的棺木抬至香火,继而又将先人遗体护送到香火大间,遗体抬扛时不可露天,而须用一把雨伞遮住遗体上半身。

  寿材放在香火大间,成敛大礼就要开始。一家老幼,亲朋至戚,都围住棺木,作最后的告别仪式。

  金刚头首先在棺木底铺上四十九个石灰包,(又称石灰粽)。据说灵魂在阴间要路过一个恶狗村,这些石灰棕是对付阴间那些恶狗的。然而在上铺上席被。

  特这些准备就绪后,成敛仪式开始,首先是"买水"。由长子穿上亡人之"寿老衣",背挎招魂袋,腰系黄丝带,是母亲逝世的还穿上百褶裙。与兄弟一起用一称杆扛一酒壶。长子穿著父母外套衣衫,头上有人高撑雨伞,由敲锣者开路,家眷随后伴行,至山脚田边池塘,摆上拱品,烧过纸钱,点燃香烛,尔后,丢三枚铜钱入泉,然后舀上半壶清水,遂回香火大间。

  "买水"归来,就要给死者沐浴了。"沐浴"这一习俗相传久远。早在《礼记·丧大记》中就记载:"管人汲水,交给沐者,御者差沐于堂上"。古时死者身份不同,还有不同的沐浴规定。

金刚头手持毛巾,将壶中之水倒出少许,作洗浴状,口中念念有辞:某某公,给你洗头,给你洗脚,给你沐身。沐浴毕,又手执剪刀,作修剪状。给死者修指甲、趾甲。

  沐浴完毕,为死者穿上老寿衣,挂上招魂袋,腰间缚上金丝带,并死者口中拉出"含口菱",据说不将"含口菱"拉出,下世投胎要成哑吧的。

  接下去的仪式是为逝者梳头。金刚头执木作梳状,每梳一下,高声唱quot;一五"。家有齐声答道"有"。又唱:"一十",回答:"有"。如此十五、二十、二十五……根据死者年龄数完整数,再数零头。如逝者是八十三岁老翁,数到八十后,再数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最后数毕,众人便放声大哭。

  继而是遗体入棺仪式。此时由长子捧头,幼子捧脚,金刚头用一块白布,(此俗称千斤布)提腰,众亲扶持,轻轻将遗体放入棺中。尔后,将一件件四季衣衫放入棺中,每放一件,金刚头必大声唱诺,此俗称"报衣单"。衣衫放毕,再放入小被,一个女儿要有一床,小被只二尺来长,一端不缝口。还有各种日常用品,如烟管袋等。最后还要放入几样用糯稷菽杆做的特殊物品。一是梯子,俗quot;天梯",二是拐杖;三是磨笼吊子。

  一切该入馆的东西都放入了。子孙们见过最后一眼遗容之后,就在棺面上扯上丝棉,此俗称"千香面"。并在棺材头尾两侧挂出几缕红绿线,谓之"引路线"。然后,推上棺盖,但暂不落钉。众亲人此时必扶棺恸哭。真可谓"宁可隔千里,不可隔板里"焉!

  尔后,家人围棺木顺着三圈,逆走三圈,成敛仪毕,锣鸣炮响。

  一般说来,亲人亡故,子孙均心情悲伤,正情恸器。但乡中耄耋老者,高寿正寝,又称"喜丧",哭丧就不过是一种形式罢了。

  灵柩定放处,设成灵堂。四周挂出亲戚朋友挽送的花圈、丧礼。灵柩前悬一白帏,中书一quot;奠"字,前置供桌,点香烛,立灵牌,置供品。供品中必有一只全鸡,俗称"材头鸡"。

  这日晚餐,四方至亲友好均聚首,东家设酒席招待,俗称"成敛大饭"。但女儿媳妇则将菜肴放在灵柩上,围住棺材吃饭,乡中习俗谓之"盖瓦爿"。

  这天晚上,全家上下,亲朋好友,长夜不睡,并请道士做"道场",俗称"伴灵"。伴灵又有大小之分。道士一般七人一组。是夜,道士们穿起道袍,手执宝剑,尘拂仙帚,有念又唱,还有音乐锣鼓伴奏。道士轮番上场,一人要扮演好几个角色,前面一人唱,唱腔的拖腔由数人帮腔,调子抑场顿挫,有时激昂,有时悲切,更加丝弦,锣鼓、耍头伴奏,必引来村人观看,至于道士们唱的调子和内容,都很难听清。俗语说,亮眼道士,瞎眼戏子。说道士伴灵有一定的书本记录,其中的规矩,仪程和演唱内容,只有道士知道。民间有句俗语quot;三坛不入木,四坛要吃粥"。说的是道士先生每演完一个段落,称"一坛"。也就是说到第四坛时,就要吃夜点心了。吃过夜点心,伴灵人均有些怠倦困意,而此时道士先生最精彩的表演开始了。这就是"破狱"。一道士扮作丑角模样,称"命官:,一道士道貌岸然,不苟言笑,称"真人"。真人神态严肃,名官表情风趣,言语调侃两人一唱一和,一问一答,甚为逗人。真人依规矩程序演出,而命官却可以现编现唱。伴灵者观众皆被命诙偕、戏谑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引得哈哈大笔,睡意被赶得无影无踪。

  "破狱"之后是凌晨,道士们还要到东家厨房念唱一番,此俗称"慰灶司"。

  四、出殡与做七

  乡间丧事,一般第三天内殡。又称"出丧",多数村场把出殡按排在上午,也有一些地方是下午。出殡前,道士还要在灵柩前"施饭盘","走仙桥",更有惊险骇人的"翻九楼台"表演,但这一节目不是每个道士所能为的。只有少数技艺高超道士能做,当然道士的价钱也要贵些了。

上述诸种仪式毕。早有瓷碗置于棺材顶,金刚头猛摔碗于地,俗称"摔材头碗",以示人死如碗破,不能复也!随接敲实材钉,众材夫一声断喝,抬灵柩于道地中,用粗头的棺材杠和材索缚扎。有的村坊用特殊的架子,只要将灵柩放在中间就可抬杠,此称"材罩"。做索毕,扶棺起杠,放炮鸣锣,家人哭声大起。送丧队伍,最前面为担供品,敲锣者,其后有纸糊的童男童女,接着是"朝子"丧轴,花圈等。"朝子"是一种狭长的幡旗,上面有道士书写的挽辞箴言。解放后,"朝子"已基本废弃,而丧轴、花圈依旧风行。灵柩前为家族男性子孙,长子执"领路幡"。其余人皆披麻戴孝,脚穿草鞋,腰扎草绳,手执哭丧棒,(用竹杆斩成,俗称"考杖棒"。)灵柩之后,为女眷紧跟,皆披麻带孝,哭声连天。沿途有专人抛散烧纸银吊,乡中俗语称"买路钱"。路途较远者,中途材夫要息脚,称"调顿"。一调顿,众送丧者皆跪地叩拜。出殡行棺一般都走得很快,女儿媳妇均须跟得快,此俗呼"追热脚步",旧有"快走快发"之说。

  灵柩一到墓地,众送丧者皆仆地跪拜,然后尚沿墓坑走三圈。材夫头点火烧坑,烧坑的燃料为芝麻埂,黄豆杆等物,销后向坑内丢下铜钿、铁钉。此俗寓意后代"财丁两旺"。烧坑到一定时辰,众人跳入坟坑踩火,俗称"踩坑"。然后由材夫将灵柩下坑,或复土或封墓门。

  葬礼毕,送葬者则按原路回归,中饭请关丧至亲戚友喝吃饭,此为"回丧酒"。饭后,客人一一回家,主人家则送一些米饭,让客人带走,这俗称"大饭"或"长寿饭"。

  葬礼后,连续三天清晨,家人都要到墓地烧一个草结,称为"送火种"。每隔七天,去墓地供一次祭品,作一次凭吊,女人哀哭一阵,如此拢共要行七次,俗称"做七子","七子"中"五七"为最重要,是日,出嫁女儿须担一席酒席,晚上供于香火堂内,请先辈灵魂来食用。在香火堂中桌上放一把"椅子",旧称搭"望乡台"。据说亲人亡灵将在此时回家看望。全家人要彻夜不眠,静坐守孝,时至凌晨,还须放声恸哭,以送亡灵。第二天早晨置酒席于墓前,烧纸箱、纸钱、放鞭炮、祭祀叩拜。中午这桌酒席要请材夫饮食,以示感谢。

  "七七"四十九天后,称"断七"了。以后上坟祭祖一般在每年清明、七月半、冬至等节,旧时有些富裕人家还要做周年、十年,还请道士来作超度仪式,有的甚至还要做阴寿,不过现在已极少了。

  旧时乡中除上述葬礼之外,还有一种"殡冷丧",也称"护丧"的陋习。就是死者死后暂不入土下葬,而在田头地角停棺一段时间,灵柩上用稻草护盖,过一二年再择墓地一葬。此俗不同污染环境,而且对小孩儿童有一种精神恐惧感。早在明代县令刘光复曾下令废除此陋俗。(见《国朝三修县志卷十七》。)但到解放初期仍随处可见。至七十年代之后,这种现象才渐渐消失,现已不复可见。

  一九九八年,市政府在全市推行火葬,提倡文明、科学、卫生的新风尚。火葬率达百分之百,也就是说,土葬这一习俗已成历史。

直接到诸暨的长途汽车站,看看有没有到舟山市普陀区(就是沈家门)的班次。

然后。。。。

这是百度地图,住宿什么的你也可以在地图上面搜 ,见下下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290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