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段求婚视频,求好的背景音乐(英文歌或者钢琴曲)

要做一段求婚视频,求好的背景音乐(英文歌或者钢琴曲),第1张

求婚用什么歌曲有气氛:《这就是爱》张杰

歌曲的高潮部分“这就是爱”非常能够调动现场气氛,在新人亲吻或者退场的时候,高潮部分响起,现场效果很棒。

求婚用什么歌曲有气氛:《ALL OF ME》-BLAKE

《ALL OF ME 》我的全部,由simon may 作曲,特别献唱于威廉王子和凯瑟林米德尔顿的皇室婚礼,这首歌曲在全球各地广泛播放也使布雷克在特拉法加广场的表演登上美国NBC台的《今日秀》节目,并接受超过了30家电视媒体的采访。

求婚用什么歌曲有气氛:《Could This Me 》艾薇儿

一首简单的浪漫温馨的歌曲,非常适合用作婚礼背景音乐,相信会是大部分新娘的喜爱。

求婚用什么歌曲有气氛:《暖心》郁可唯

真的是非常暖心的一首歌,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甜蜜于温馨,在亲吻、交换戒指这些浪漫的环节都可以使用。

求婚用什么歌曲有气氛:《一家一》梁静茹

“愿意吗永远爱护她,愿意吗不论贫穷富贵好坏照顾他”这首歌的歌词由婚礼誓言词改编,当然也非常适合在栏浪漫的婚礼上。

1森林中的一夜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FUNNY%20BAY/track%2001mp3

2 童年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FUNNY%20BAY/track%2002mp3

3 爱尔兰摇篮曲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FUNNY%20BAY/track%2003mp3

4 风的呢喃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FUNNY%20BAY/track%2004mp3

5 沉意爱尔兰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FUNNY%20BAY/track%2005mp3

6 月神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FUNNY%20BAY/track%2006mp3

7 眼眸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FUNNY%20BAY/track%2007mp3

8 希腊人之虑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FUNNY%20BAY/track%2008mp3

9 浅笑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FUNNY%20BAY/track%2009mp3

10 飞翔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FUNNY%20BAY/track%2010mp3

11 巴巴多斯岛的银滩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FUNNY%20BAY/track%2011mp3

12 月光美酒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FUNNY%20BAY/track%2012mp3

13 非洲人之虑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FUNNY%20BAY/track%2013mp3

14 再见,苏茜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FUNNY%20BAY/track%2014mp3

15 和平生活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FUNNY%20BAY/track%2015mp3

16 春野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Spring/track%2001mp3

17 亲眼目睹的奇事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Spring/track%2002mp3

18 早晨空气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Spring/track%2003mp3

19 风之呼唤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Spring/track%2004mp3

20 仙境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Spring/track%2005mp3

21 比阿特丽克斯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Spring/track%2006mp3

22 山溪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Spring/track%2007mp3

23 雪梦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Spring/track%2008mp3

24 微风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Spring/track%2009mp3

25 天堂之门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Spring/track%2010mp3

26 地球之声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Spring/track%2011mp3

27 给你的歌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Spring/track%2012mp3

28 星云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Spring/track%2013mp3

29 变幻之风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WONDERLAND/track%2001mp3

30 安妮的仙境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WONDERLAND/track%2002mp3

31 巴格达之星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WONDERLAND/track%2003mp3

32 曙光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WONDERLAND/track%2004mp3

33 安妮之歌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WONDERLAND/track%2005mp3

34 梦幻时刻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WONDERLAND/track%2006mp3

35 阿达玛斯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WONDERLAND/track%2007mp3

36 你的笑严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WONDERLAND/track%2008mp3

37 普罗文斯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WONDERLAND/track%2009mp3

38 小美人鱼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WONDERLAND/track%2010mp3

39 三部曲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WONDERLAND/track%2011mp3

40 钟爱一生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WONDERLAND/track%2012mp3

41 曼蒂之歌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WONDERLAND/track%2013mp3

42 挚友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WONDERLAND/track%2014mp3

43 雪之梦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1/track%2001mp3

44 无垠水平线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1/track%2002mp3

45 山涧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1/track%2003mp3

46 钻石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1/track%2004mp3

47 初雪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1/track%2005mp3

48 风车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1/track%2006mp3

49 远走高风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1/track%2007mp3

50 紫蝴蝶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1/track%2008mp3

51 希望之歌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1/track%2009mp3

52 春水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1/track%2010mp3

53 木星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1/track%2011mp3

54 印第安夏雨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1/track%2012mp3

55 晨光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1/track%2013mp3

56 款款柔情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1/track%2014mp3

57 印度的天空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2/track%2001mp3

58 神奇的风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2/track%2002mp3

59 无尽的地平线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2/track%2003mp3

60 幻影

http://61184198202/Resource/Music/Enjoy/2/track%2004mp3

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主义,并不是浪漫主义的开端什么的…早期浪漫主义的先驱者参考韦伯。

请不要置顶这样的错误回答误导他人,

浪漫主义受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所影响,追求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主观情感夸张式宣泄,拒绝任何既有规则的限制,自由奔放,无拘无束。

估计是以下这位钢琴王子的音乐。

理查德·克莱德曼简介

理查德.克莱德曼出生于法国巴黎,5岁时开始习琴,6岁时指法已非常纯熟流畅,被誉为天才,随即进入巴黎国立音乐戏剧学院学习。16岁开始演奏自作曲,得到学校音乐比赛的优胜,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理查德擅长演奏肖邦、拉贝尔、德彪西等人的作品,在古典音乐界是一颗明日之星。但是他偶然间对通俗音乐发生兴趣,不顾周围人们的反对,颜然转变方向,开始同米谢尔.沙德合作,经常出入录音室,并结识了当时法国音乐界最受欢迎的作曲家奥利佛.杜桑。由于理查德.克莱德曼不仅具有高度的钢琴演奏技巧,而且具有深厚的音乐感,深受杜桑的赏识。1977年理查德.克莱德曼为电视配乐,独奏了《水边的阿狄丽娜》,立时引起轰动,电视台设立专线电话以应付纷至踏来的咨询,各唱片行内拥挤着要求订购此唱片的顾客,唱片公司为满足市场需求不得不火速加制了80万张唱片,理查德.克莱德曼一举成名。自此以后,他那流畅华丽的钢琴曲犹如一股席卷全球的旋风,由斯堪地纳维亚半岛远播至南非,又从欧美大陆传到亚洲各国。《水边的阿狄丽娜》之后,理查德.克莱德曼又推出大量优秀作品,如《致艾德琳之诗》、《秋日私语》、《心曲》、《太阳永上云端》等,进一步提高了他的知名度。他以华丽的音色、优雅的旋律和俊美的形象,为自己确立了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的独特风格,登上了明星宝座,被誉为世界现代钢琴王子。1990年,法国电视一台“90之星”评选,理查德.克莱德曼以一曲经过杜桑改变的《致艾德琳之诗》当选,获得世界唯一的金钢琴奖。

专家评价

理查德·克莱德曼创造7大之最

2002年09月25日08:34:09 北京娱乐信报 张学军 王菲

克莱德曼虽然算不上一流的钢琴家,但是,他的音乐却产生了最广泛的影响。他不仅拥有人数最多的听众,而且在世界上也创造了多项第一。可以说,克莱德曼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用他特有的音乐魅力改变了整整一代中国人的音乐审美观念和精神面貌。本报记者特别总结了克莱德曼的七大之最,来表现他的巨大成就。

音乐在中国应用最广泛

在各种公众场合,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始终都是背景音乐的首选。走到任何一个地方,无论是繁华的商业街还是高档的宾馆饭店,甚至机场和候车大厅的洗手间里,都能听到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他的琴声仿佛一缕轻风,在每个角落和我们如影相随。

如果不是两年前,法国和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达成了付费协议,他的琴声仍会“统领”我们的大街小巷。就克莱德曼而言,如果从一开始就和著作权协会签订付费协议,那么他的进项将比现在翻很多倍。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十几年里他的音乐被随意使用,使他的曲目和钢琴艺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普及。

改编中国歌曲最多

中国民歌《茉莉花》曾被改编进歌剧《图兰多》,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克莱德曼却迅速地将中国各时期的流行歌曲改编成了钢琴曲,曲目覆盖面之广令人叹服。短时期内,克莱德曼的《红太阳》等钢琴曲席卷了中国大地。一时间,克莱德曼几乎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花心》《爱如潮水》《浏阳河》《与往事干杯》《何日君再来》《梁祝》都被改编成了钢琴曲。一些歌曲《太阳最红》《一条大河》《我爱北京天安门》经过克莱德曼的演绎,焕发了青春,成了当时最流行的曲目。

拥有金唱片最多

克莱德曼以他特有的演奏风格在世界上赢得了超级明星的地位。如今,他已经录制了近1000首旋律,并且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已超过了7000万。据统计,他拥有267张金唱片和70张白金唱片。有关资料显示,克莱德曼是当今世界上拥有金唱片最多的钢琴演奏家。

惟一的金钢琴奖拥有者

1977年理查德·克莱德曼为电视配乐,独奏了《水边的阿狄丽娜》,立时引起轰动,并且一举成名。自此以后,他又推出大量优秀作品,如《秋日私语》《心曲》《太阳永上云端》等,进一步提高了他的知名度,被誉为世界现代钢琴王子。1990年,法国电视“90之星”评选,克莱德曼以一曲《致艾德琳之诗》当选,获得世界惟一的金钢琴奖。随后,他用这架钢琴与詹姆斯·拉斯特合作录制了《太阳永上云端》。

在中国最早市场化运作

直到钢琴王子克莱德曼的到来,中国人才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演出合同。国际文化艺术总公司的江陵一直是克莱德曼的中国代理。她说,第一次请克莱德曼时,法国拟就了一份包罗万象的“主合同”,包括国际和城际的交通运输、住宿、日程、餐饮、技术细节等等。这摞合同书让江陵震惊不已。因为他们都是为了服务于国家与外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作演出考虑的只是文化和国际影响,江陵他们连票房都还没听说过,更想不到宾馆、饭菜都能被写进合同里。

中方工作人员为了这份合同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演出全面化的市场运作模式第一次登陆到中国,从此,中国的演出市场进入了正规的市场化运作。中国人从这次开始知道,合同里所有琐碎的要求都是为了演出的顺利成功。

最先将音乐和大自然融合

像他的乐曲一样,克莱德曼的演出形式也总是出人意料。1998年,在黄果树瀑布下,中国人第一次听到了音乐和大自然合为一体的音乐会。一曲《鸟岛》拉开了“激情黄果树之夜”的帷幕,也激荡起浪漫的海洋,流畅的琴声和瀑布和谐奏鸣。为了这次演出,除室内与露天演奏会常需的音响设备外,还从法国专程运来的两吨重音响,以及加设的130余个远射程美国音箱成了功臣,前后经过五次试验,才产生了音乐会的现场效果。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演奏家

从音乐成就上看,克莱德曼并不是一个世界顶级的钢琴家,一些内行人士甚至经常嘲笑贬低他的音乐,用现代的技法和配乐诠释古典钢琴曲似乎是圈内的一大忌讳。然而在中国,正是克莱德曼并不“纯正”的钢琴曲赢得了最广泛的受众,并且社会各阶层的人们,从白领到民工都为他的乐曲所陶醉,乃至他在数年前还接受了中国国家***的接见。

除此之外,在中国克莱德曼所创下的纪录不胜枚举。从5岁到50岁,他的听众年龄跨度之大令人惊奇;马路边、大堂里,到处可以听到他弹出的悠扬悦耳的琴声,他又是传播空间占用最多的音乐家。1995年,中国音乐学院民乐系的12个女学生用12把二胡与克莱德曼合奏《我的祖国》,开创二胡和钢琴合奏的先河;10年多场各地巡演吸引了大量的现场观众到场聆听他的琴声,因此他绝对是现场钢琴演奏观众人数最多的钢琴演奏家。

经典曲目:

01水边的阿狄丽娜

02爱的誓言

03德朗的微笑

04乒乓之恋

05海边的星空

06梦中的婚礼

07秘密的庭院

08伤感乐曲

09柔如彩虹

10给母亲的信

11思乡曲

12冷藏的爱

13蓝色狂想曲

14你好

15异国情

16威尼斯之旅

17命运

18献给艾丽斯

19秋日的私语

20爱的纪念

21托卡塔曲

22绿袖子

23罗密欧与朱丽叶

24蓝色的爱

25爱之梦

26爱的协奏曲

27一路平安,玛丽亚

28蓝色回旋曲

29"拉,拉"主题曲

30玫瑰色的人生

31爱情的故事

32梦里的故事

33星空

34梦中的鸟

35午后的旅行

36贝古依奈的出发

37梦的传说

38向黑色出发

39布拉姆斯的摇篮曲

40记忆

41拉梅尔

42爱的旋律

43野花

44情感

45瓦妮莎的微笑

46海边的祈祷

47欢乐之歌

48忘却的悲伤

  这篇文章对你应该会有所帮助的,呵呵!

  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

  摘要:虽然浪漫主义时期的舒伯特、舒曼、肖邦、李斯特、门德尔松等作曲家的创作侧重点不尽相同,但他们作品中所体现的浪漫主义精神、典型的创作手法却具有某种共同性,充分地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总体风格。这一时期钢琴演奏技巧发展与作曲技术改进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要求,形成了钢琴音乐艺术发展的最大动力。充斥在浪漫主义时期的技术为上的风尚也产生过很大的负面影响,但从钢琴艺术历史演进看,技术因素的强化,却促使钢琴制造者对近代钢琴从多方面不断地改进,为后来钢琴音乐表现的飞跃奠定了基础

  随着西方音乐史上浪漫乐派的形成,钢琴音乐也

  进入了其鼎盛的发展时期。影响钢琴艺术发展的因素

  来自不同的方面,首先是乐器制作工艺获得了较大改

  进,制作技术越来越规范,并逐渐趋于完善。从"# 世

  纪初开始,各国钢琴制造家对近代槌击钢琴进行了重

  要改进,如以铸铁张弦支架替换了原来的木质支架,

  机件变为复式杠杆装置,槌头上包裹的凫皮由绒毡所

  取代,琴弦加长并交叉排列,音域也扩大到七个半八

  度等等,致使钢琴音乐的表现力大大提高和加强。并

  且涌现出了大批专门制造音乐会演奏用琴的钢琴制

  造商,如格拉夫、施特顿希尔、布罗德伍德、伯森多幅、

  普莱耶尔、埃拉尔、斯坦威等,致使欧洲人的音乐生活

  中,钢琴的地位日益见长,独奏音乐会频繁举行,社会

  文化生活中,对钢琴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因而,涌

  现出了大量的以钢琴演奏为生的艺术家,成为浪漫主

  义音乐发展的一大亮点。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钢琴

  演奏技术也得到迅速提高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以炫

  技为导向的多种演奏风格派别,预示着$% 世纪以此

  为特性的演奏流派纷呈局面的到来。

  从文化思想发展史来看,浪漫主义风潮形成于法

  国大革命后,复辟与反复辟长期较量的这一动荡变乱

  的紧张岁月中,它所力求表达的是躁动不安的个人主

  观感情,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是感情热烈、桀骜不驯的,

  其中心精神理念是情感至上。虽然这一时期,每一位

  作曲家的创作侧重点不尽相同,但他们作品中所能体

  现出的浪漫主义情怀、典型的创作手法却有其共同

  性,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艺术的总体风格。

  崇尚浪漫主义理念的音乐家们,非常注重塑造具

  有个性的音乐形象,张扬个性成为一种时尚。就浪漫

  主义音乐作品中的诸多音乐技术环节而言,虽说抒情

  性是其钢琴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最明显的创

  作建树却是在和声变化与音响色彩布局的追求上。譬

  如,变化音和声、近关系转调、复杂化和弦运用等等,

  其目的是力图模糊大小调体系的调性轮廓,是和声进

  行变成了一种表现的工具,而不仅仅是音乐结构的组

  成部份。在作品体裁上,最突出的现象是钢琴小品成

  为浪漫派作曲家抒发情感、捕捉瞬间情绪体验最拿手

  的表现形式,是"# 世纪最富有特性的音乐体裁之

  一。

  浪漫主义作曲家把大量的精力都投放到了对钢

  琴音乐潜力的挖掘上,极大地提高了钢琴音乐的表现

  力。这一时期钢琴音乐的真正奠基人是奥地利作曲家

  舒伯特,他的作品深受其艺术歌曲的影响,不仅表现

  在旋律的纯声乐性上,而且在钢琴音乐的情感内容

  及主题形象上都与其艺术歌曲相关联。如同人们所

  说:“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使诗变成音乐,他的钢琴曲

  又使音乐变成诗。而他用以表现钢琴音乐诗性的一

  个重要手法就是运用大小调交替的调式和频繁变换

  的调性。”# $ %整体来看,舒伯特的钢琴作品可分为两大

  类:奏鸣曲和小品。其钢琴奏鸣曲虽继承了维也纳古

  典乐派的传统,但更具有抒情性,充满着幻想与诗意

  的浪漫主义气息。其钢琴小品,即八首即兴曲和瞬间

  音乐,则充分展现了舒伯特旋律、和声色彩变化方面

  的才华,并成为后世浪漫派音乐家创作钢琴小品的

  楷模,开创了钢琴音乐创作的新领域。

  受舒伯特影响最深,并直接从其作品精神中得

  益的是门德尔松。门德尔松的&’ 首《无词歌》在世界

  钢琴文献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从这些作品中,反映出

  的是门德尔松钢琴音乐的室内性风格特点,旋律优

  雅流畅,和声质朴纯真,从不追求浮华的炫技效果,

  也少有深刻的戏剧性和激动人心的内心表白,整体

  上以音乐语言的谐和均衡、清新淡雅见长,其中那些

  富于歌唱性旋律的作品给人的印象最深。

  真正让钢琴音乐燃烧着浪漫主义热情,洋溢着

  兴奋激昂情绪的是德国作曲家舒曼。由于早年与其

  师之女克拉拉之间恋爱的失败,加之对当时音乐界

  陈腐、保守、庸俗的市侩风气的不满,使他形成了易

  于沉思幻想和激动热情的双重性格,切几乎贯穿在

  他所有的钢琴音乐中。可以说,舒曼大多数的钢琴作

  品都是他前半生内心生活的写照,带有某种自传的

  性质。舒曼在标题性的套曲形式上有较大创造,他是

  第一个将独立的钢琴小品贯穿成不可分割的艺术整

  体———套曲的作曲家,代表作有《狂欢节》、《蝴蝶》

  等。他的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标题性”提示,往往是通

  过内容的进行,用来更深刻地表现细致入微的情感

  体验的重要手段。折射出的是音乐中的诗意和文学

  意味,而不是简单地运用情节性的标题进行提示,

  《童年情景》中的“标题性”提示几乎就具有这样的意

  义。

  被誉为“钢琴诗人”的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

  把他的全部生涯都奉献给了钢琴创作,这在钢琴音

  乐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他创造了典型的浪漫主义的

  钢琴音乐语言,他对新的音响色彩的探索开辟了新

  的音乐表现天地,创作中大量半音的运用动摇了由

  维也纳古典乐派确立的自然音调性体系,而拿波里

  六和弦、属七、减七、属九和弦的层出不穷使用,则大

  大地强化了和声色彩的功能。不仅如此,他还对旋

  律、织体、装饰音等各方面进行革新,以利于音乐表现

  的需要。肖邦的钢琴作品所涉猎的体裁范围无人能

  及,玛祖卡、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夜曲、圆舞曲、练

  习曲、回旋曲、协奏曲、前奏曲等,从不同的侧边真实

  地记载了作曲家由祖国命运危机、社会环境变迁和个

  人经历的波折,所引发的一系列复杂的情感体验。除

  了浪漫主义激情外,他的创作和演奏风格中还保留着

  一种含蓄内在、均衡典雅的古典精神气质。

  如果说肖邦发掘了钢琴内在的表现潜力,那么与

  其同时代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则弘扬了钢

  琴艺术的外在表现力。其钢琴演奏风格直接继承和

  发展了克列门蒂、贝多芬的动力性风格,技术辉煌,激

  情四溢,在钢琴上追求宏伟的交响性音响。他的钢琴

  作品大都是外向性的,音乐感情炽热,旋律带有朗诵

  调性质,不少作品冠以与文学、绘画、雕塑有关的标

  题。而他对于大量半音、增减和弦,甚至是全音音阶

  的运用,更是成为了印象主义风格的先声。除此之

  外,李斯特还在《( 小调奏鸣曲》中成功地运用了“主

  题变奏”的手法,使音乐本身的展开更富有逻辑性。

  正当李斯特在浪漫主义的潮流中推波助澜时,出

  现了一位要恢复古典主义精神和传统的反潮流人物

  ———勃拉姆斯。秉承德奥文化气质的勃拉姆斯,其音

  乐创造较之同时代人的要深刻严肃、富于理性。在他

  的某些作品中,特别是最后几年的创作,有一种个人

  精神倾诉的趋向,可看作马勒音乐创作的先行。某些

  地方如同肖邦一样,他把自己的感情深深地隐藏在抽

  象的标题背后,与同时代音乐风尚相比,勃拉姆斯对

  于赋格曲、奏鸣曲、变奏曲等古典形式所具有的兴趣

  要强烈得多。他的演奏风格是厚实的,他是继贝多芬

  之后$) 世纪最重要的键盘作曲家。他的音乐有着德

  国北部的严肃性,充满了技巧上的困难。

  上述我们所介绍的作曲家基本上也都是本时期

  优秀的钢琴演奏家,这是这一时期音乐发展的一大特

  点。钢琴演奏技巧发展与作曲技术改进之间相辅相

  成、互为要求,形成了钢琴音乐艺术发展的最大动

  力。其实,早在$) 世纪头+ 年就已表现出钢琴家对

  于演奏技巧训练的重视,如克拉莫、胡梅尔、费尔德、

  车尔尼、莫舍列斯等,他们仿效,·-··巴赫建立

  键盘演奏理论体系的做法,纷纷编写各种类型的练习

  曲,试图建立各自演奏技术训练的体系,致使钢琴演

  奏技术训练开始走向规范化的道路。

  应该说李斯特是钢琴演奏史上的重量级人物,过

  去,除了贝多芬,所有的钢琴家都是双手紧贴键盘进

  行弹奏,而李斯特一反常规,把手臂高高举起,头发往

  后一甩,使钢琴发出了巨大的轰鸣,迸发出兴奋的感

  情色彩。而他早年受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启发,推

  出的大量的双音、八度音阶、大跳八度和弦、快速轮

  指、滑奏等高难度技术,使得钢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

  风驰电掣般的音响效果。但李斯特对演奏时力量的控

  制也是很有讲究的,如同哈莱写到的一样:“他在演奏

  时显示出的力量是我从来未听见过的,但既不显得粗

  糙,又不是过度响亮。”# $ %他的这一做法,极大地影响

  了当时整个欧洲钢琴界的演奏风格,涌现出了诸如

  “琶音大师”泰尔伯格、“八度大王”德雷肖克等炫技演

  奏家,他们的炫技作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层出不穷。

  另外,李斯特根据交响曲、管风琴曲、歌剧片断和流行

  歌曲所作的集大成般的“释意演奏”# " %,一方面显示了

  钢琴这件万能乐器的神奇魔力,另一方面则体现了李

  斯特对原作品和钢琴音响极强的领悟力。就像门德尔

  松所描述的那样:“我从来未见过任何一个像他那样

  连指尖都流露出音乐感悟力的演奏者。”# & %

  ’(")—’() 年间,占主流的是炫技大师和沙龙

  钢琴家,但其中也存在着一小群与之相抗衡的钢琴

  家。他们反对哗众取宠的炫技,认为这只会使钢琴演

  奏艺术走上死胡同,其中就有肖邦、门德尔松、克拉

  拉+舒曼等。

  肖邦是继莫扎特之后又一位追求典雅风格和高

  尚趣味的钢琴演奏家。他的手指触键技术极其精湛,

  对于音乐的细腻变化、踏板的色彩性运用、弱音区声

  音的探索和钢琴内在表现力的发掘都达到了前所未

  有的高度。他的演奏方法中最有特征性的是散板节

  奏,那里面含有精妙的韵律摆动,洋溢着绝对的情感

  表现,其创作、演奏中的诗意追求由此而体现。而门德

  尔松则是伟大艺术作品的宣传者,他从不演奏五花八

  门的炫技乐曲,只是演奏先辈和同辈大师的杰作。作

  曲家舒曼的妻子克拉拉·舒曼也为钢琴演奏艺术做

  出了杰出的贡献,她不仅演奏她丈夫的大量作品,而

  且广泛宣传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勃拉姆斯等

  大师的杰作,其演奏风格一反当时流行的炫技、做作

  和夸张,在音乐表现追求上显示出理性的节制和高雅

  的趣味。

  随着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以炫技大师为代表的

  钢琴家与以伟大艺术品的宣传者为代表的钢琴家之

  间逐渐出现分野。曾经辉煌一时的炫技大师们,落得

  了一个演奏艺术价值不高的尴尬境地,但如果站在历

  史的角度上辩证地来看,他们并非是无所作为的,最

  起码对于提高钢琴艺术地位,促进钢琴技术进步,其

  贡献仍可说是巨大的。

  不过,充斥在浪漫主义时期的技术为上的风尚也

  产生过很大的负面影响,由于过份强调发展演奏技

  术,并急于求成,也贻误了许多年少的学琴者。譬如,

  当时曾风行过一套用于辅助手指训练的方法,狂热的

  舒曼就因此而练废了手指头。不可否认,这个时代由

  于过多地着眼于钢琴演奏技巧,在演奏观念上显露出

  了对于炫耀技巧的广泛兴趣,从而挤兑和降低了对于

  音乐作品的内在艺术质量的追求,使得钢琴艺术的发

  展充满着浮燥的气息。艺术评价急功近利,过分强调

  钢琴演奏技术进步,的确是这个时代的不足,我们应

  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但是,从钢琴艺术历史演进来

  看,这种对技术因素的强化,却酝酿了钢琴演奏史上

  的一个转折性变化,促使钢琴制造者对近代钢琴从多

  方面不断地改进,为后来钢琴音乐表现的飞跃奠定了

  基础。

  艺术和技术之间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好的艺术

  需要良好的技术作支撑,反之,好的技术又会对艺术

  表现提出新的要求。浪漫主义作为人类音乐历史的一

  个断面,作为钢琴艺术发展的一个阶段,自有其辉煌

  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只有从整体上对其进行

  全面观察,才可能对浪漫主义钢琴艺术发展有一个较

  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也才可能更准确地看到浪漫主

  义钢琴音乐的历史性贡献之所在。

  参考文献:

  #’ % 杨民望, 西方音乐史上的几个主要流派# -% , 音乐艺

  术 ’/( 0& 1,

  #$ % # 美% 彼得·库珀, 钢琴作品的黄金时代# -% , 音乐译

  文 ’/() 02 1,

  #" % # 美% 勋伯格, 世界著名钢琴流派的演奏风格# -% , 钢

  琴艺术 ’//" 0 ’ 1,

  #& % 徐元勇, 钢琴音乐简史# -%, 音乐天地 ’//" 0$ 1,

  贝多芬、肖邦、李斯特、舒曼:人们可能说本专辑收录的这四位作曲家作品,正是阿劳音乐里的四大基石。可是立即又马上会有许多其它作曲家的名字浮上来,例如舒伯特和莫扎特……等。总之,阿劳确实是个兴趣广博和感悟力强的钢琴家。这样广的音乐涉猎,多少让乐评家分析起来觉得头痛,可是一个客观判断的耳朵还是可以区分出不同作曲家在阿劳艺术中的不同份量。

  贝多芬在阿劳的演奏曲目中占有特别的一席之地。我从一九五零年代中期就开始听阿劳的演奏会,我不认为他有任何一场音乐会让这位作曲巨匠缺席。我用「巨匠」一词是别有深意的,因为这正是阿劳用来形容贝多芬的用语,他认为没有任何其它音乐家能与贝多芬等量齐观。贝多芬象征看人类的抗争与超脱,代表不断「重生」与「新生」。阿劳在他的《华德斯坦》奏鸣曲中所想表达的正是这些涵意。拉丁国家人们称呼这部奏鸣曲为「破晓」(L’Aurore),但这个「破晓」并非代表一日之晨,而是一整年的起始。阿劳曾一再重复说明老克莱巴如何找到这部作曲的正确涵意:根据1967年12月号《钢琴》(Clavier)杂志上艾尔德(Dean Elder)的记载,阿劳说:「E克莱巴告诉我,这部作品所描写就像春日开始之际,大自然苏醒之时。演奏时必须宛如不经意地踏下踏辫,弹奏得愈轻愈好。第一乐章起首部份也得弹奏得像春草嫩芽钻出大地…老实说,我们平常听到的演奏基本上都是错误的。」

  在阿劳眼中,「平常人演奏的第一乐章比正确速度快了三倍」。说实在,阿劳演奏的这个乐章确实是个大惊奇,他的速度比一般人沉稳(比贝多芬学生彻尔尼所建议的速度还慢),在乐曲开始处也显得极富神秘感。另一个特色是速度充满弹性,但并不是说采取夸大的对比,而E大调段落强烈呈现出演奏者个人的意念倾向。不管什么情况下,阿劳都力主钢琴家应该自行安排贝多芬作品中的脉动感,所持证据得自贝多芬同时期人物所留下的蛛丝马迹。另一方面他以钢琴家的角度来看,认为每个乐章确实都有戏剧性的成份在。

  从序奏到终乐章轮旋曲,阿劳认为这是贝多芬作品中最深刻的一部,并用演奏来证明自己的论点。贝多芬对此曲动态对比的标注极其大幅度,阿劳不回避用言语解说他的认知:「就像太空漫游一样」。阿劳深信,诠释音乐的依据得自对乐谱细节的深度理解,这是诠释音乐的出发点,但很多钢琴家都只停留在观察乐曲表面的层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时常听到人们抱怨青年音乐家的演奏总是听来一个样儿。

  如果要我挑这段轮回曲最值得赞许的一段,我会选出一大段「找回家路」(Donald Tovey所说)的乐段(第221-312小节),这个段落由五个八度音引导出来,双手一起弹奏,暗示一种沮丧绝望的感情。前三个和声是响亮而坚定的,但按着却渐弱下来,最后柔和的结束,这段介于第二大段和轮回曲主题间的音乐,通常并不吸引一般钢琴家兴趣,而阿劳却在此表现出孤独被弃的沧桑感,而只消强调了三个音符。阿劳演奏本曲比布兰德尔足足长了两分钟,看来,阿劳对贝多芬标注的速度似不是那么忠实。

  阿劳在《皇帝》钢琴协奏曲里也放了很多个人倾向,他没有像皇帝一样威风堂堂,而是和乐团作出融合一气的整体感。值得注意的是,他用了较多的极弱音,表情极其优美而色彩丰富。这并不是录音效果所致。因为即使在现场演奏,阿劳也同样作出这种大幅度感情和韵味。再一次,阿劳带给人们一种熟悉作品的特异诠释。

  有趣的是,一般人也许没注意,许多优秀的贝多芬演奏者也同时是优秀的李斯特演奏者。您会想到布兰德尔、肯普夫和李希特……没错,这些钢琴家,当然也包括阿劳,他们在李斯特的大量作品上都做出顶尖的表现。阿劳把李斯特的角色与舒曼、萧邦、白辽土、华格纳和拉威尔归在一起,阿劳认为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是「史上最伟大的钢琴作品之一」。这是一部「高度集中,没有一个多余音符,没有任何地方是为钢琴技巧表现,一切都是为了戏剧性」(节自 Robert J Silverman所作访谈,The Piano Quarterly冬季号1982-83)。所谓的「戏剧性」是指《浮士德》传奇,这是阿劳对乐谱内涵洞悉后的体认,更有趣的是,其实所有李斯特的弟子都接受李斯特与《浮士德》传奇确有特殊关联的观念。标题音乐被大多数现代乐迷当成是落伍过时的东西,真是令人遗憾!其实这种内部精神联系所带来的逻辑性和特殊情境,对演奏者诠释来说,是非常有用的泉源。在阿劳的诠释观点中,他并非描述葛丽卿(Gretchen,《浮士德》中的女主角),而是描述「葛丽卿心中的感情世界」。阿劳说:「我不会只描述角色的外表形象」。无庸赘言,阿劳这部作品的诠释可说出类拔粹,快板部份充满动感和震撼性的低音,慢板部份也不显松散,而是贯串着出色节奏韵律和色调。

  好的贝多芬演奏者可以专长李斯特,但优秀的李斯特演奏者却未必长于肖邦。布兰德尔尽量避免弹肖邦,肯普夫开始弹肖邦作品时显然犯了大忌。李希特则小心处理两位极不同典型钢琴家音乐间的桥梁-音色以及他们对键盘的处理概念。我想,阿劳也是采取这种做法。不过尽管如此,欣赏阿劳的肖邦并不是件简单。Decca本来想在五零年代为阿劳录肖邦作品全集,结果反应恶劣,以致他们不得不取消计划。阿劳早期的肖邦演奏说实在有时真的不算是第一流,1960年阿劳录的F小调幻想曲并没有1977年的飞利浦版(本片收录者)那么出色。1960年版太拐弯抹角,后来的新版本则显得直接得多。

  在李斯特的作品中,阿劳投以无拘无束的激情,在贝多芬里,无论在乐句中寄以多深的感情,速度方面阿劳仍是保有一定的节制。舒曼则相当不同,他的思想有部份得自霍洛维兹的说法:「舒曼的音乐永远不曾是安静的,就算在最抒情的段落,底下仍是暗潮汹涌。」这里所说的「暗潮汹涌」无疑表现在舒曼《幻想曲》Op17的前两个乐段里,同时也有证据显示出现在最后一段,如果我们仔细审视原谱当可辨识这点。阿劳的演奏颇重视这个暗潮及低音声部,并忠实清晰地表现其内在精神。

  本片收录的四位作曲家,首先是非常有利于藉彼此差异来观察阿劳的不同风貌。第二个特殊点是,我确信您一定可以发现和其它钢琴家比起来,阿劳的诠释永远独树一格,即便是那些人们最熟悉的曲目。

  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

加布里埃尔·福雷

加布里埃尔·福雷

1845年5月出生在法国西南部的帕米埃尔,1924年在巴黎去世

法国作曲家乔治·奥里克(Georges Auric 1899—1983年)曾说过:“加布里埃尔·福雷(Gabriel Faure) 给“美丽”的诠释,不仅包括了诚信,还有才智和激情… 他作品中的精巧严谨,乐思的简洁多彩,在我们焦虑的时刻,将长久地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这样来评价加布里埃尔·福雷是相当独特的,他的确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遗产。

在法国音乐中,福雷是跨越19世纪和20世纪的桥梁。他出生在浪漫主义时期,却是在爵士乐盛行的年代中去世的。他在巴黎音乐学院培养了包括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乔治·埃涅斯库(Georges Enescu)和纳迪亚·布朗热(Nadia Boulanger)等很有潜力的学生。福雷外表看来有些保守,但他内心却富有革命精神,他在追求音乐的尽善尽美方面永远不是一位紧跟时尚的作曲家。他只完成了一部歌剧《佩内洛普》(Penelope),创作了少量的管弦乐作品。与他同时代的许多作曲家不同,他坚决抵制瓦格纳音乐的强力冲击。他保持着自己平静的创作之路,在精美歌曲的溪流中,在室内乐欢娱的花园里徜徉,他的《安魂曲》和许多钢琴作品尽管表现出惊人的反传统性,却也受到普遍欢迎,评论家Vladimir Jankelevitch 把他的优美旋律称作“甜蜜的溪流”。

由于福雷所受到的非传统的音乐教育背景,加上他对沙龙音乐的极端爱好,他显然不会得到巴黎音乐学院和罗马大奖的眷顾,所以当他担任巴黎音乐学院院长的时候,所有人都很吃惊。当他彻底改革学院的迂腐传统,为20世纪的法国音乐教育奠定基础的时候,他得到了各种各样的雅号,比如“罗伯斯皮尔”、“大天使”等等。

福雷1845年出生在帕米埃尔,他是乡村校长最小的儿子。九岁时,有人劝说他的父亲,把他送到尼德梅耶尔(Neidermeyer)学校学习,那是巴黎的一座培养教堂音乐家的学校,他在那里接受教育,将来可以谋到一份从事教堂音乐的工作。就是在那个地方,年轻的加布里埃尔遇到了他终生的朋友、导师和支持者:钢琴教师卡米尔· 圣-桑斯(Camille Saint-Saens)。

圣-桑斯曾是著名的钢琴神童,此时他刚开始在尼德梅耶尔学校任教,他出身名门,年轻时也非常喜欢那些反传统的作曲家,比如舒曼、李斯特和瓦格纳,而这些都是当时学生们的禁区。福雷逐渐地表现出对舒曼的永久热爱(他后来还准备编辑舒曼的钢琴音乐),这是他的艺术生涯受到圣-桑斯强烈影响的最开始。

事实上,福雷与外界所有的重要联系都是通过圣-桑斯的友谊得到的。这位老作曲家帮助福雷找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在雷恩(Rennes,法国西北部的城市)任教堂管风琴师。1877年,他又帮助福雷担任了马德莱娜(Madeleine)教堂的唱诗班指挥,这是巴黎上流社会的教堂,圣-桑斯在此任管风琴师。大约是在1872年,他还把福雷介绍到次女高音歌唱家保莉娜·维亚尔多(Pauline Viardot)府上,这个追求时尚的小伙子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歌唱家的女儿马丽安(Marianne),以至于伤心欲绝。为了帮福雷恢复理智,圣-桑斯带他去魏玛观看圣-桑斯的歌剧《参孙与达丽拉》(Samson et Dalila)在国外的首演。其实这正是李斯特安排的。福雷与李斯特相识,也从李斯特早期创作的叙事曲中得到了有益的教诲。如果没有圣-桑斯的引荐,福雷不可能在巴黎的教堂中担任唱诗班指挥。

圣-桑斯对福雷的关爱或许具有两重的意义:一方面他有些同性恋的倾向,而福雷这个英俊迷人,有着一双黑眼睛,又像小猫一样优雅的男孩子,也像那些在19世纪巴黎社会五光十色的沙龙中游弋的音乐家们一样,疯狂地爱恋异性。另一方面,圣-桑斯也曾有过长期的“正常”生活。1878年,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们在幼年夭折,一个死于意外事故,一个死于疾病。常常有人说,他是把福雷当成了儿子的替身。

1883年,福雷与马丽·弗雷米耶(Marie Fremiet)结婚,她是雕刻家埃马纽埃尔·弗雷米耶(Emmanuel Fremiet)的女儿。福雷从此就把自己大部分的收益用来支撑家庭的开销。他当时做了好几种工作,包括私人授课,任唱诗班指挥,还是音乐教育的巡视员。他从1896年起在音乐学院教授作曲,九年后被任命为院长。在暑假里,他总是千方百计地找时间从事作曲。也只有在这时,他才能够从巴黎的繁忙生活中解脱出来,常常是在瑞士,寻找到一个清静的湖边住所。

生活的重压,财政方面的窘迫,创作上的受挫以及不幸福的婚姻,所有这些的代价就是引发了作曲家严重的偏头痛和阵发性抑郁症。对福雷来说,作曲可能就是他逃避现实的生存状态。他在给他的小儿子,菲利普(Philippe)的信中写道:“想象中的作品就是为了试图阐明想要表达的最好的东西和一切超越现实的事物……对我来说,艺术,首先是音乐,就是为了尽可能地使我们得到升华。”

不幸接踵而来:1903年,福雷发现他开始丧失听力。这种疾病非常怪异,能够歪曲固定音高,低音区的音符听起来好像低了三度,而高音区的音符又好像高了三度。“我真被这种疾病打垮了,因为它击中了我最需要保持完整无损的那部分,”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真是岂有此理,至少太不公平了,我像贝多芬一样了……音乐中的有些乐句和单一的音色我差不多都听不到了!”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福雷完全聋了。1922年6月在索邦为他举行的大型义演音乐会上,他坐在共和国总统的身边,接受了观众长久的狂热欢呼。而他的音乐,他却一个音符都听不到。

把福雷与贝多芬相比较,显然是完全不合时宜的。从20世纪初开始,福雷就有别于他同时代的作曲家,比如德彪西和勋伯格。他使用源自他始终热爱的带调式变化的主调音乐的和声技法,在乐思与织体结构的有机展开方面做了深入的钻研。

19世纪90年代是福雷的创作中期,也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在第六和第七首《夜曲》以及为魏尔兰(Verlaine)诗歌谱写的声乐套曲《美好的歌曲》(La bonne chanson)中,福雷使用了富有特色的和声语汇,作为通向他那充满浓郁情感和迷醉氛围的狂热的虚幻世界的通道。而在他晚期的作品中,他的音乐主题赤条条地毫无修饰,结构精炼,其绝对的清晰常被用来比作马蒂斯(Matisse)的线条,而不是莫奈(Monet)的“印象”。他在老年时还焕发出非凡的创作能力,这时期的佳作包括《钢琴三重奏》、《第二钢琴五重奏》、《大提琴第二奏鸣曲》和最后一部声乐套曲《虚幻的地平线》(L’horizon chimerique)。他的第13号《夜曲》创作于1921年圣-桑斯去世后的几个星期之内,最真切地表达了他的情感。

1920年,福雷从巴黎音乐学院退休,他终于可以自由地全身心地投身于创作中,他的创作力得以爆发。正如他的朋友们所言,他充满活力的精神令人惊奇。当文森特·丹第(Vincent d’Indy)看到福雷创作的《第二大提琴奏鸣曲》时,惊呼道:“你真幸运,可以像音乐一样永远年轻!”贯穿在福雷繁忙的艺术生涯中,无论是他的音乐创作,还是他把巴黎最优秀的演奏家招募到音乐学院任教,比如钢琴家阿尔夫雷德·科尔托(Alfred Cortot),他永远没有失去他敏锐的眼光和开阔的思维。还有就是三十多年如一日,善待与他相伴到死的钢琴家马格丽特·阿塞尔曼(Marguerite Hasselmans)。他的朋友们在他78岁生日的那天,欣赏他的《钢琴三重奏》的首演之后说:“如果他能活到一百岁,他会拥有多么高的声誉啊?”

然而,福雷的晚期作品却一直被认为是比较“艰深的”音乐。对诸如《第二小提琴奏鸣曲》、最后的几首《夜曲》和《弦乐四重奏》等作品而言,许多诠释都过于强调其平稳、内敛和对位法的复杂性,而全然忽视了音乐中的激情。的确,音乐中的情感或许只能在深层次上才能找到,但它们自然是存在着的。如果我们把《第二小提琴奏鸣曲》演奏得像《第一奏鸣曲》一样热情洋溢,或者把他的《弦乐四重奏》和《钢琴三重奏》演奏得活力十足,并能与充满爱意的《第一钢琴四重奏》形成对比,我们就会对福雷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一名作曲家,尽管他已经处于鼎盛时期并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但他永远都不会衰老。另一方面,对演奏福雷音乐的演奏者来说,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给音乐强加上过分的自由速度和过多的情感处理(通常福雷的音乐在这些人手中很容易被糟踏)。他音乐中的热情与阳刚之气是与精致优雅紧密相连的,这就是它们比较难于演绎的原因所在。

从表面看起来,福雷是一位儒雅敏锐的作曲家,他拥有独立精神和勇于变革的意志。而在内心深处,他注定是位激进分子。传说,巴黎音乐学院的院长,安布鲁瓦兹·托马斯(Ambroise Thomas)曾威胁说,如果还聘请福雷任作曲教授,他就要辞职。因为福雷在敏感的作曲技法方面摈弃了传统的习惯方式,所以院长有充分的理由表现出他的强烈不满。福雷利用传统的音乐形式作为跳板,以此在曲式、和声、音色和织体结构方面进行独特的试验。他的音乐里蕴含着火山一样的激情,歌曲中清纯的旋律线条,以及早期钢琴作品中外在的华美表现,掩饰了其具有破坏性的性爱冲击。用虔诚而“纯洁”的情感来掩饰过分的放纵,这在当时是非常时尚的,但还没有人能够如此恰当地处理好这个问题。或许这就是为什么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把福雷为钢琴创作的第三首《无词浪漫曲》(Romance sans paroles)描述成“在我的想象中,这可能是同性恋者强奸唱诗班男童时歌唱的音乐。”

在生活中,福雷也往往采取骑墙观望的态度。在德雷福斯事件(Dreyfus case)受到关注的时期,他还与作曲家、右翼分子文森特·丹第和犹太激进分子爱玛·巴尔达克(Emma Bardac)保持联系。他创作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安魂曲》,却因为忽略了“审判日歌”(The Dies irae)的部分并宣扬富有同情心的观点而被说成是“死亡的摇篮曲”,引发了不小的论争。一般而言,福雷音乐中梦幻般的,又缺乏深刻思想的一面,对许多人具有欺骗性,人们很难认清音乐背后作曲家精致的创作技法和灵敏的睿智。

福雷在79岁去世的时候,已经成为法国音乐的大师级老人。由约翰·桑热·萨尔让(John Singer Sargent)完成的福雷的肖像画被挂在了巴黎音乐学院院长办公室的墙上。尽管他在那里进行的改革曾引发过强烈震撼,但他还是不可避免地被逐渐地看作是保守的过时人物。然而,那些他精心培养的学生却可以证明他的价值,因为福雷总是能够开发出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力量。拉威尔、埃涅斯库和夏尔·凯什兰(Charles Koechlin)等也都是怀着热爱和感激的心情评论他们“亲爱的大师”(cher maitre)如此感人而独特的音乐作品。让·罗歇-迪卡斯(Jean Roger-Ducasse)是福雷的得意门生,他说:“福雷总是非常谨慎地纵着手中的铅笔……他只需要变换一个音符或一个乐句的外形,或者改变一条旋律,就能够让枯燥的技巧练习,变成艺术作品。作为一名教师,他同时也是一位聪颖的作曲家,这已经是非常罕见了,但他从来不反对与自己相对立的观点。”这种对个性的积极鼓励,后来也反映在奥利维埃·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的教学当中。

通过自身的力量和思路宽广的教学,福雷不动声色地实现了音乐思维的革命,这为未来的音乐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尽管福雷音乐本身所蕴含的那难于表达的生动优美也足以令他赢得不朽的声名,但如果没有他的努力,一个世纪的法国音乐可能就不会成为现在的状态。

加布里埃尔·福雷生平大事记

1845年: 福雷于5月12日出生在法国西南部的帕米埃尔,他是家里六个孩子中最小的孩子。他在4岁前一直与一位保姆一起生活,直到他做教师的父亲被任命为Foix的校长,他才回到自己的家庭生活。

1853年: 路易·尼德梅耶尔接管了巴黎日渐衰竭的教堂音乐学校。他迅速使学校成为巴黎最重要的音乐教育机构。他创作的歌曲作品影响了许多擅长歌曲创作的作曲家,福雷就是其中之一。

1854年: 福雷在簧风琴的演奏方面表现出聪颖的天资。他进入尼德梅耶尔在巴黎主办的“宗教与古典音乐学校”学习,他在那里与他的钢琴教师卡米尔·圣-桑斯结识为终生的朋友。

1864年: 路易·巴斯德开创了加热杀菌法,也就是用适度的加热过程来杀死细菌。福雷的妻子马丽后来神经质地受到卫生学的困扰,曾有几年的时间把他们的孩子从学校带回家中教育。他们的小儿子菲利普后来成为一名生物学教授。

1866年: 福雷移居到布列塔尼地区,担任雷恩圣索菲尔教堂的管风琴师,他以教学来补贴微薄的收入。自1874年起,他代理圣-桑斯,成为巴黎的马德莱娜教堂的管风琴师。

1870年: 法国和普鲁士开战。福雷应招加入皇家轻步兵军团,后来还获得了十字勋章。

1877年: 福雷创作的歌曲《梦后》和他的《第一小提琴奏鸣曲》受到欢迎,他被任命为马德莱娜教堂的唱诗班指挥。他的未婚妻,著名歌唱家Pauline Viardot的女儿马丽安娜解除了他们的婚约,福雷十分沮丧。

1879年: 亨利·迪帕克创作了歌曲《罗莎蒙德的城堡》。迪帕克歌曲中强烈的情感表达,深刻地影响了福雷成熟期歌曲的创作。

1883年: 福雷与著名雕刻家的女儿马丽·弗雷米耶结婚。她生育了两个儿子,但后来她说自己是“家庭中无足轻重的人”。1888年,福雷长时间酝酿的《安魂曲》首次演出。

1886年: 圣-桑斯创作了他的《第三交响曲》(管风琴)。1868年,他把他的学生和终生朋友福雷给他的一首未完成的为《Tantum ergo》谱曲中的一个主题用在了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中。

1894年: 为了抵抗忧郁和越来越不幸的婚姻,福雷陷入与爱玛·巴尔达克(德彪西未来的第二位妻子)的爱恋中,他把声乐套曲《美好的歌曲》(作于1894年)题献给她。

1897年: 约翰·桑热·萨尔让为乔治·斯温顿夫人画了像。福雷以教授钢琴作为代价向夫人索取绘画。作为萨尔让的好朋友,他好几次作了画家的模特。

1905年: 自1896年起,福雷成为马德莱娜教堂的首席管风琴师。1905年,他接替迪布瓦,成为音乐学院的院长,他在那里实现了一些意义深远的改革。

1908年: 曾跟福雷学习作曲的纳迪亚·布朗热获得“罗马大奖”的第二名。她成为同代人中最有影响力的教师。

1912年: 马塞尔·普鲁斯特完成了他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部。书中虚构的作曲家Vinteuil创作的《小提琴奏鸣曲》或许就是模仿福雷的《第一小提琴奏鸣曲》来描述的。

1924年: 尽管受到耳聋和幻听的折磨,福雷还是完成了他几部最著名的钢琴、室内乐和声乐作品。他在75岁时从音乐学院退休,1924年在巴黎的家中去世。

福雷音乐的风格特征

影响

福雷早期所受到的影响,来自他的导师圣-桑斯音乐的亮丽和精细,以及古诺和比才音乐旋律的丰富多彩。而舒曼音乐中极宽广的情感表达和狂热的激情,对福雷来说,同样也很重要,另外还有门德尔松音乐的热情洋溢。在教堂音乐方面,单声部圣歌那富有魔力般的旋律线条在他的《安魂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福雷从瓦格纳身上学到的东西很少,但他在歌剧《佩内洛普》中运用了主导动机形式。

和声语汇

在福雷的和声语汇中,调式的变化占据了重要的部分。开始,它们只是用来表现丰富的音色和变化的情绪,后来,福雷的调式和声逐渐地形成了一定的机体,当他创作他的最后几部佳作时,他已经能够把它们分别地融合在主调音乐中。

丰富的织体结构

尽管福雷偏爱创作小型合奏作品,但他对钢琴的使用非常精巧,音乐的织体结构引人注目。在他的室内乐作品中,只有一部《弦乐四重奏》没有包含钢琴,这也是他最后的创作了。据说,福雷的两只手都一样灵巧,钢琴音乐的写作也常能反映出这一点。比如,他的旋律线条放在键盘的中心区域,而伴奏声部分别在高、低音区中进行。

创作旋律的天赋

福雷那富有想象力的音乐中常常会出现重叠的钢琴音型,这样的织体结构有助于流畅甜蜜的音乐旋律的完美体现。而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法语的节奏感找到了最自然的表达形式。他的许多首《歌曲》,特别是为魏尔兰诗歌谱曲的作品代表了他的创作顶峰。

福雷音乐的CD唱片

船歌,夜曲 等

Kathryn Stott(钢琴)

Hyperion CDA 67064

第一和第二大提琴奏鸣曲 等

史蒂文·伊萨里斯(大提琴)

帕斯卡尔·德瓦永(钢琴)

RCA Red Seal 09026 68049 2

第一和第二小提琴奏鸣曲 等

Alban Beikircher (小提琴)

Roy Howat (钢琴)

Arte Nova 74321 92763 2

第一和第二钢琴四重奏;

第一和第二钢琴五重奏;

弦乐四重奏

Jean-Philippe Collard (钢琴)

Augustin Dumay (小提琴)

Bruno Pasquier (中提琴)

Frederic Lodeon (大提琴)

Parrenin 四重奏团

EMI 7 62548 2 (两张唱片)

歌曲 (全集)

Elly Ameling (女高音)

Gerard Souzay (男中音)

Dalton Baldwin (钢琴)

EMI 7 64079 2 (四张唱片)

安魂曲

维多利亚·德·洛斯·安赫莱斯 (女高音)

迪特里希·费舍尔-迪斯考(男中音)

伊丽莎白·布拉塞尔合唱团,

巴黎音乐学院乐团/

安德烈·克利唐

EMI 5 66894 2

有关福雷的书籍

加布利埃尔·福雷的音乐生活

Jean- Michel Nectoux 著

Roger Nichols 翻译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1年出版

六十年的友谊-——

卡米尔·圣-桑斯与加布利埃尔·福雷的通信

Jean-Michel Nectoux 编辑

J Barrie Jones 翻译

Ashgate 出版社2004年出版

加布利埃尔·福雷

杰西卡·杜欣 著

Phaidon 出版社 2000年出版

一、婚礼开始前:(准备中,大家陆续来到婚礼现场的状态)

这时候可以放一些轻松的,但风格要统一。笔者的婚礼偏西式,做了所有婚纱照的带背景音乐的短篇,重复播放,背景音乐是一首钢琴曲《冬日恋歌》,还有一首是轻松一点的歌曲张栋梁的《只因为你》。

还可以参考的是:《爱之喜》《四季》这两个就属于很西式的音乐了,韩剧中的一首插曲《爱情傻瓜》,有音乐版的,很舒缓。欢快一点的可以是《大城小爱》、《一年后》、《绽放》、《冬季日记》、《恋爱频率》(一定要韩文版的噢)。

其实很多钢琴曲都很适合,可以上网搜一下。

二、新郎入场:其实用个比较舒缓的钢琴就行,因为新郎入场时间比较短。

比如:韩语歌曲《我爱你》的前面那个伴奏,个人认为就很好。(歌曲部分也可以用于交换信物)

新娘挽着父亲入场:《卡农》钢琴版,前面前奏稍稍截去几秒,感觉挺好的,因为笔者是烛光婚礼,觉得融合的很好。

三、走到花门,一对新人要走上红地毯,携手前行了,推荐瓦格娜版本的婚礼进行曲,就是前面好像教堂唱诗的那个版本。因为路程不长,也把前面很多人唱的那段前奏截掉了一段,这是个很温馨的版本。

四、新人宣誓环节:歌曲推荐钢琴曲《沐浴晨光》,宣誓完毕可以立即配上齐秦的《爱情宣言》高潮部分,一定要宣誓完毕,不然会听不清你们的话。

五、交换信物:上面说了,可以用韩语歌曲《我爱你》,笔者用的是刘德华的《婚礼进行曲》,截掉了前奏从带戒指开始,就进入歌曲部分,效果不错。

六、新人感言:新郎可以用《我喜欢肖邦》,新娘可以选择《kiss the rain》。

七、紧接着延续下来交换神秘礼物环节也是用的《kiss the rain》,因为督导说两个环节较短的话,音乐变化太多会比较乱。

ps:推荐钢琴版的《爱情**》,效果也是超级棒,很煽情。

八、父母和证婚人以及其他来宾发言,都可以用钢琴曲《ANNIE LAURIE》,不张扬,也起到衬托的作用。

九、给父母献礼物,可以用《爸妈谢谢你》

十、倒香槟:推荐《小夫妻》,因为环节比较长,整个第一段歌词都能听到,歌词很不错。节奏也比较轻松,适合这个环节。

十一、喝交杯酒:推荐《moon river》,当这时灯光暗下,两人深情对视,端起酒杯,再配上这首歌……很不错的感觉

十二、切蛋糕:觉得是个很甜蜜的事情,所以推荐欢快的歌曲,如《sweet dream》

十三、点蜡烛:推荐《我的歌为你而唱》

十四、新人互吻:推荐《你是我最深爱的女人》高潮部分。就在接吻开始一瞬间,“你是我最深爱的女人”响起,很不错。

十五、抛手捧花:应该是一个比较欢快的环节,觉得韩语歌曲《爱你多一些》很合适。

十六、婚礼完毕,新人退场,推荐《because you loved me 》

OK!!婚礼部分就完成啦!

最后就是一些酒席过程中背景音乐了,大家可以用一些不同年龄段基本上都能接受的歌曲。一般比较欢快轻松的都可以,不必在乎歌曲语言,只要节奏音乐不错就可以。

推荐几首:《暖暖》《你的香气》《for the first time》《love will keep us alive》《i believe》《i konw i loved you》《Imme Wieder》《le_papillon》《noelsanstoi》《爱你(韩)》《情书-钢琴曲》。

当然,婚礼上特定的那些音乐中比较欢快的也可以加进来

其他回答的都不适合做背景音乐。我来推荐一些

《Christmas

In

Love

》是《仙境传说》里面的曲子,甜甜的浪漫,有中文版的和钢琴版的。日文试听:

http://wwwhaotingcom/htmusic/67080hthtm

。中文版名为:《爱在RO雪季》试听:

http://wwwstskycom/Music/66906htm

这个钢琴演奏版的用来做配乐非常不错:

http://wwwhaotingcom/htmusic/67084hthtm

很柔美,很舒服的声音,略带点忧伤。国内经典游戏《仙剑奇侠传3》的电视剧版本(强烈建议不要看仙剑电视剧,电视剧改编太离谱有损《仙剑》形象)的插曲《你是我一首唱不完的歌曲》,由男生哼唱,表现的爱情故事。凄美的浪漫,天籁之音,与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一样,歌词只有“啦”试听链接:

http://wwwhaotingcom/htmusic/357684hthtm

静静的,柔柔的,仿佛一个清纯的女生浪漫初恋的种种,这种浪漫略带伤感。很经典的一曲。这曲是日本动画片《犬夜叉》的背景音乐,很经典的配乐哦,被我国很多情感电视节目改编引用呢!

试听地址:

http://musicfenbeicom/1455392

《香织の告白》试听:

http://wwwhaotingcom/htmusic/187992hthtm

,悲剧式的浪漫。

《与你同在》给你一个音乐盒版的:

http://wwwhaotingcom/htmusic/269703hthtm

,天真浪漫

《故乡的原风景》宗次郎的试听:

http://vyoukucom/v_show/id_cf00XMTU0NTM5Mjg=html

;《水龙吟-余情幽梦》试听:

http://wwwhaotingcom/htmusic/67088hthtm

。复古式的浪漫

《しんみり》日本动画片《蒲公英》的插曲,试听:

http://wwwhaotingcom/htmusic/283270hthtm

。惆怅的浪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318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