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导学案

《灯下漫笔》导学案,第1张

 《灯下漫笔》导学案1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把握“漫笔”的文体特征;

 2自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3锻炼概括、分析文本能力,掌握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明确事实的矛头指向。

课前导读

 1写作背景: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统治阶级及其追随者在文化上极力宣扬封建槽粕,以此维护封建制度和日趋没落的封建文化。这种封建复古主义思想与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结成同盟,形成了当时一股对抗新文化运动的逆流。此时的鲁迅先生,洞察国势,以敏锐的触觉,独到的眼光,揭露了复古主义思想的实质,对中国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剖析之后,写下了《灯下漫笔》这篇著名杂文。

 2解析文题:

 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他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那么,那一时刻,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着的什么呢

 “漫笔”,是作家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其漫延无际的笔墨、心绪、思维,从散漫无序中抓住其思想要点即作者独具“夜眼”,对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历史的独特发现。

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1读准下面的字音

 兑现( ) 钦定( ) 不肖( ) 累赘( )

 2正确释义:

 厘定: 发祥: 执迷:

 先儒: 降格以求: 皇恩浩荡:

 一治一乱: 莫名其妙: 心悦诚服:

 蒸蒸日上: 朝三暮四:

 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分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写到的事件。(方法:以小见大,明确矛头指向)

 1小组讨论后事件列为以下几件:

 2师生探讨上述事件的矛头指向: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熟读课文,品味重点语句,揣摩句子的含义;

 2 探究本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体会杂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指导作用。

合作探究

 1三读课文,品味下面重点语句,揣摩句子的含义,明确本文主旨。

 (方法指津:①抓住关键词语,揣摩语意;②采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抓主干,眀题旨,理枝叶,眀深意;③抓句子所用的辞格,体味句子的深意;④联系内外语境进行揣摩。)

 (1)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2)现在入了哪一样时代,我也不了然。

 (3)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本文主旨(学生总结):

 2四读课文,从语言角度分析下列语句,分析其表现手法,体会作者感情。

 (1)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2)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3)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

 作者情感(学生总结):

自我总结

 1我的收获:

 2我的困惑:

《灯下漫笔》导学案2

课文指要

 鲁迅原名树人,鲁迅思想核心是“立人”。“人”即“国民”,在鲁迅看来,中国国民从来就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无论是阿Q、孔乙己,还是祥林嫂、闰土。鲁迅一生追求的目标,就是改造国民的“灵魂”,使之“立”起来。

 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春末。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无比的毒瘤,长久地机身在国民的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已开始大声疾呼,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并开始荷戟奋战,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作者在文中深入剖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特点,指出封建暴君的残酷统治是造成中国社会落后、国民愚昧麻木的根本原因。作者还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百姓,他在对其悲剧命运寄予深切同情的一刻,也尖锐讽刺批判了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

 杂文:是散文的一种,五四运动以来杂文十分流行。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

疏通课文

 1选出下列加粗的词注音

 A 坠( ) 服 ( ) 头( ) 国 ( )

 B 布( ) 复 ( ) 辞( ) 编 ( )

 C钦 ( ) 宝 ( ) 杀 ( ) 市( )

 D避 ( ) 现( ) 直 ( ) 便 ( )

 2选出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行使 钞票 发详 朝三幕四

 B崇奉 脾气 铺张 心悦诚服

 C烦重 羡慕 执迷 数见不鲜

 D赔尝 灾泱 厘定 恭颂太平

 3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嗜 (喜爱) 令(强制) 然(确定)

 B 乱(稳定) 有(本来) 反 (回头看)

 C不 (骨肉相像) 降 (标准) 价(折扣)

 D审 (仔细看) 场(铺张) 往(高超的)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实际上______是群盗如麻,______至极之后,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猾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______了天下。

 A大约 纷乱 收拾 B大约 变乱 统治

 C大概 纷乱 收拾 D大概 变乱 统治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虚词恰当的一组是

 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______避入教堂里去了,______那些地方______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______不得。

 A则  因为  都  而 B则  由于  都  而

 C就  因为  都  却 D就  由于  却  却

 答案:1(略) 2B3D 4C5A

理解赏析

 6试析《灯下漫笔》的结构特点。

 答案:全文由第一部分的引子引出第二部分的观点,引出第三部分对现实的讽刺,对未来的展望。并以此揭示本文的写作目的,做为全文结束。

 (解析:全文可分为三部分:一至五自然段为主体的领起部分。这部分是全文的话由,由一件小事谈起,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事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这才是全文的真正话题。六至十一段为主体部分,交代观点。回溯中国历史,精辟地概括出自己的见解,指出中国历史只能概括为“想作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个见解真正是振聋发聩的,一针见血地指出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十二至十四段为结尾部分,是为讽刺现实。指出现实的中国,实际上仍是循环在这两个时代的阴影里。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仍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7文章论述了一个深刻而重大的问题,是通过一件什么事引出来的`这两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答案:通过一件日常生活小事(钞票打折换银元吃了亏反而非常高兴)引出来的。“钞票打折换银元吃了亏反而非常高兴”与“人变成了奴隶贱了身反而万分喜欢”有其内在的相似处:自身受到了损害不痛苦反而快乐。

 (解析:这种心理,看似反常,实则合理。人们为避免最大的灾祸,宁愿选择较为次之的损害,从而获得一种超越期望的满足。)

 8鲁迅将中国历史哪两样时代它们有什么特征其共同点是什么

 答案: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即乱世。兵荒马乱,奴隶规则被毁得粉碎,强盗官兵任意屠杀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即治世。天下太平,有一定的主子和规则,百姓纳粮磕头,意志却被主子宰割。

 共同点:始终是奴隶(牛马)。

 9“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这个话里面又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对这种奴隶相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不留情面的加以暴露和批判、讽刺和鞭挞。

 10在鲁迅看来,天下大乱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天下大乱是“强盗”“作乱人物”争主子的宝座抢夺天下。

 (解析:在作者看来,历史上的那些开国皇帝,开国元勋不过是强盗罢了,开国皇帝是群盗之中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滑,或是外族人物,那些开国元勋则是帮他打天下的作乱人物。)

 11为什么说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不值得神往

 答案:因为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对于百姓来说,也不过是“暂时做稳了的奴隶时代”,中国革命的理想是人民当家作主,自由平等。

 12“第三样时代”应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答案:“第三样时代”即:中国百姓有“人”的价格的时代,把“人”当“人”的时代,百姓活着真正体现了“人”的价值的时代。也就是能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命运的新时代。

 (解析:文中所说“人”的价格是指“人”的价值,“人”之所以称为“人”的本质,有“人” 的尊严,“人”的权利。)

  拓展练习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选)

 郁达夫(1935年4月)

 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五花八门,无以复加。我们只须一翻开桐城派正宗的《古文辞类纂》[注]来看,曰论辩,曰序跋,曰奏议……一直到辞赋哀祭之类,它的内容①真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日货商店。这一部《古文辞类纂》之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②。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进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③,来分类而辨体。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的。

 从文章的本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分类为合理的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明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来分类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选避掉分类细叙的方法。

 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照中国旧式的说法,就是一篇的作意,大约就是这“散文的心”了。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就是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到了这里,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方始出现。

 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会因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们之生而存在的一层固定的硬壳。这一层壳的三大厚柱,叫做尊君、卫道和孝亲;经书所教的是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我们不说话不行事则已,若欲说话行事,就不能离反这三种教条,做文章的时候,自然更加要严守着这些古圣者贤的明训了。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的中国散文的内容,就是我所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

 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行文必崇尚古雅,模范取诸六经;不是前人用过的字,用过的句,绝对不能任意造作,甚至于之乎也者等一个虚字,也要用得确有出典,呜呼嗟夫等一声浩叹,也须古人叹过才能启口。此外的起承转合,优句提句结句等种种法规,更加可以不必说了,一行违反,就不成文,你想,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我们还写得出好的散文来么

 [注]《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

 (1)第一段有三个用黑体字和序号标出的“内容”,它们的所指是否相同

 答:①和②________②和③________①和③________

 (2)第三段中,作者提出“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出散文的体”。他所说的“心”,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________,他所说的“体”,不完全等于“体裁”,应该是我们现在常说的________;至于他所说的“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________的问题。

 (3)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第一重指________ (不超过8个字)

 第二重指________ (不超过14个字)

 (4)对于《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他对这类书的看法是:(不超过48个字)

 (5)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根据选文推断,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

 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 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

 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 D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

 E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

 [答案:1点拨:内容①指文章体裁的各种类型②指内部实质意义③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答:①和②不同 ②和③不同 ①和③不同 2答:主题(或主题思想) 表现形式(或方法)白话与文言 3答:封建正统思想(封建三大厚柱)陈旧死板的表现形式(或行文方法) 4点拨:考查归纳观点的能力。答:虽然材料丰富,但它思想是严守教条的,虽然它能分门别类,但它的分类不够合理明确。 5答:A、C

灯下漫笔》鉴赏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

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题记

想读懂鲁迅杂文,在现时代好像是不可能的事了!可我们却总是自作聪明,非得试图捅破这层久已尘封的“隔膜”才安心似的,自然我们总是碰壁,却愈挫愈勇起来,这许是追求真理的勇气吧!写《灯下漫笔》读后感亦当须脸皮增厚,面子撕毁,不顾一切外来责难之勇气。倘以为竟没有责难,一是缘于本文写得一文不值,很有可能;二是读者木然了,不知道笔者在说什么;三是先生的原文无法引起共鸣,而这是不可能的;四是本文写得太好,完全渗透了先生的主旨,而这也是不可能的。于是本着“读者就是上帝”的原则,我将尽我所能“读”出先生的血写的文章的腥味!

原文分两块,这里亦分两块。

鲁迅杂文不仅在于主题鲜明以及随手拈来的历史片断,且往往是有指,决非无病呻吟!看今日之杂文,装模作样的想混点稿费的不痛不痒的俯拾皆是。文章从时事开篇,讲银行对小资们的影响,于是自己也跟着“很乐意收受”。只是好事总不能一如既往的,“忽然受了一个不小的打击”,银元竟然迭价了,开始打折了,虽讲理而不得,总比没有的好吧,于是很是得意了起来!“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这之前提及的些许时事,也就是发生银元迭价的原因了。做稳了奴隶是不思反抗的,所以才会“安心”,即证明了所谓“五千年愚民文化”真正发生了效用了,领袖们高兴了,主子们欣然了,没有什么比得到自己想要的更让人忘我的了!呵,借用沙翁一戏剧名:皆大欢喜。然而,事情的发生发展总有不利的一面,缘何所有人都会满足呢?到底谁失掉了什么呢?物理上物质是守恒的,这儿不妨将物质延伸为广义的,即所有的存在。所以我们总要去追寻那些我们兴奋“安心”之余不经意间丢失的东西,正如我们患得患失坐立不安时一样。

先生的睿智过于常人,往往在此即见分效了。“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突然吗?一点也不突然!这是由来已久的,人不是说了的吗:生活缺少善于发现的人?只是先前没有被发现,这条所谓“思想”是早已深入人心了,习以为常了,以至于没人觉得有什么异样的!臣服于外族的子民,竟不如外族的一头驴!?“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竟下了如此法令,以为不太可能呀。我们一向对于大汗印象很不错的,雄才大略的,跪膝于其下,以为彼时代的人们尽享些天伦之乐的吧。然而历史是不讲仁义之理的,谁手上有刀便从了谁!但也还不错,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总比做奴隶而不得的“安心”些吧。我们总是这么安慰自己,可失去的却是民族的血性,得到也只能是主子的马鞭!争取,是要的,而况我们还没争取到?可是,春风总有偶尔光临的时候,也就稍微平息了我们心中的怒。张献忠更像个变态狂,一点面子也不给,他连我们做奴隶的资格也给剥夺了,“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太不厚道了,可是我们却只能掩泣于无奈!谁叫我们是奴隶呢?!

“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这是太平盛世的所谓“规则”,春风终于佛面了,是故,大唱颂歌,互相吹捧了。又是一个“皆大欢喜”!历史学家理直气壮地修正史,道学家名正言顺地装神弄鬼,文学家兴高采烈地作名著,臣子们是非分明很卖力地治理国家,秀才们甘心情愿地头悬梁锥刺骨,“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这不仅仅是因为所谓“退而求其次”,退而求其次,在大多情况下,往往是给自己找台阶下的借口而已;更多的因为精神上的麻木,不思进取,“稳”就好,奴隶是不好,可只要能做稳了“奴隶”,又何尝不是美事呢?呜呼,人不能称其为人!忽而觉得“降格”了,我们大中华怎可被“降格”?我们往往竟对于久远的外族入侵不太感冒,何况内族这么隐蔽的人性侵犯呢?

是,不但有人看出来了,还有人站出来了,这是鲁迅!可是却被自以为修了正果得了鸟经的道学家们认为是过于精神过敏,胡言乱语,这不也是悲哀么?时至今日,读鲁迅的人少之又少,然而赞先生的人却很多,总带有功利的明目张胆的审视眼神,以先生之名,抬高自己的所谓“学术成就”,著作等身。我亦是其中吹鼓手之一,只不过,我没有任何功利可言。幸而觉得我还算是拥有“纯洁的思想倾向”,呵,为自己感到悲哀!然而先生给我们青年到底还是提出了期望的,“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我没有鲁迅这样睿智深远的眼光,故不知道现今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子,它处于一个什么历史阶段。所以“现在的青年的使命”又是什么呢?我不知道!

鲁迅杂文字字是反语,句句是警示,文笔看似柔和,实是入木三分;总是不经意间能见得大道理,却非普通人所能为。鲁迅的怒从不现于脸上,哀亦从不端至桌面上来,他是深沉的,以至于反对者误读到了保守的地步!

倘认为第一部分是说国人内设的肉宴,第二部分则讲的是国人待“外宾”的佳肴。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先生深夜读史,却以为满纸上都大书着“吃人”二字,血淋淋的,然而却是铁似的事实。诧异是没有用的,看穿假象只也不过是刚刚起步而已。然而总是起来了,至少没有赖在床上无病呻吟,还是有希望。我们现今的评论家们津津乐道于中华文明对于异族的“同化”作用,在鲁迅那里也只不过是“用子女玉帛为作奴的贽敬,又美其名曰‘同化’。”其实先生那个时代的那些道 貌岸然的道学家们是早已欣喜地发现了这个国人引以为傲的“同化”作用了的,至于现今的流行也确有它的“合理性”。现在我们需要发展,需要自信力,所以文化的作用总是为经济服务,也是的确的事情。“流行”,说明了它于我们的需要是很迫切的,我们需要这样的论证,以便挺直了腰杆做人,发展经济,正如时下流行的太多国际某某“认证”一样。然而却是以失掉个性为代价的,以推就自主创造力为其实!

“但我们自己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人活着的道理很简单,就是只要能活着过就行,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道理。我们不承认是为活着而活着,以为过于简单化,其实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引开智者的视线,做些普通人自己的事,不想去改变什么,安于现状是人的惰性之使然。所以只要“可以凌虐别人”,只要“可以吃别人”,我们也便心安理得地活着!反正我们亦被人“凌虐”,亦被人“吃”的,所以亦没有必要“不安分”的。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道理总是相通的,原理的统一性归咎于物质的统一性。譬如吧,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所谓“朋友”的赞美,这时可就要注意了,他们往往是要有所得的。虽撕声力竭地大力倡导什么“建设和谐社会”,那却是社会已经很不和谐了的实证!狼吃羊之前,总喜欢美言几句,以表谢意。“到中国看辫子,到日本看木屐,到高丽看笠子”,仅是猎奇而已么?不是的,人家阔久了,闲得慌,总得找点事做。人自从生在这个社会上,就注定是懂得利益的动物,不必去使用隐讳之辞以掩盖我们赤裸裸的欲得之心。所以,人家不管什么“谦虚”美德,拿来!一切好的对自己有益的统统拿来!狼是不懂得血之可怖的,正如我们走路踩死一只蚂蚁一样,是决不会大呼“没良心”的。

然而我们却依然不仅对内,亦对外的“含笑”着生活,这笑中包涵多少复杂感情已非人所能理清的了。“并且因为自己各有奴使别人,吃掉别人的希望,便也就忘却自己同有被奴使被吃掉的将来。”历史学家先辈们告诫我们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可是这历史是正史还是野史呢,也便不得而知。对于我们,正如使用“氤氲”一词,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只能掺和着学,以为用了多么“飘渺”的要义了,还得意了,忘了形了。所以历史学家们到底欲告诫我们什么,究根到底,总是没有答案的。只不过,我们还有东西不应当忘记,那就我们生存其中的现实与本质!但,很有些人以为,此种思考纯属活该死脑细胞,我们竟被人吃掉了灵魂,还依然美滋滋地在一旁做帮凶,做吆喝的吹鼓手,从中得些赏钱逍遥过市!这是怎样的悲哀与无奈哟!

人的思想是最难改变的,所以固守才得到众人喝彩的掌声;所以变革总是骂声四起,仿佛老祖宗从坟墓里爬出来,势必要了我们的命似的!鲁迅先生最后又一次对青年提出了期望,尽管先生知道其力量是多么的微弱。“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我前文已说过,不知道这是何种样子的社会,所以亦不知道这句话能否恰当地作为现代“青年的使命”。但,可以从中寻到依稀改革之光,照亮我们的灵魂,助长我们前进的勇气!

参考资料:

http://nuaaleospaceslivecom/blog/cns!1C63FDA425188741!251entry

“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变成之后,还万分喜欢。”——鲁迅

鲁迅对奴性的批判是旗帜鲜明的,

直指黑暗的旧社会和专 制的旧制度,

力图震醒沉睡中的国民。

鲁迅对奴性的批判对改造国民性具有深远的影响。

其实这事他用的一种讽刺手法,这是我学的时候说的o(∩_∩)o

鲁迅是反对一切“瞒”与“骗”的,他还要我们正视,中国人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处于“下于奴隶”的状态的。他举例说,在中国历史中,老百姓经常受到“官兵”与“强盗”的双重“杀掠”,这时候,就很容易产生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制定出“奴隶规则”,以便遵循的心理,这与前文当了奴隶还“万分喜欢”的心理是一脉相承的,而且还有发展,身为奴隶,却希望建立稳定的“奴隶秩序”——鲁迅行文至此,发现(揭示)了这样的奴隶心理,他的心情不能不是沉重的,他的笔调也愈加严峻。

以此观照中国的历史,所看到的竟是中国人的悲惨命运:在五胡十六国、黄巢(唐末)、五代、宋末、元末与明末张献忠时代,“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百姓反不得安宁;“纷乱至极之后”,有人“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反而“叫做‘天下太平’”。由此而推出的自然是这样一个“直捷了当”的结论: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这是本文“跳跃性”思维的第三级跳,第三个重要发现。它是对中国历史的又一个意义重大的概括。看起来这好像讲的是历史循环,其实质意义是强调,中国人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走出奴隶时代”,区别仅在于是“暂时做稳了奴隶”,还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始终是奴隶”这一本质是没有变的。这也就为下文作好了铺垫。

鲁迅的这一论断的另一个含意是,鲁迅赋予“先儒”(实际是孟子)所提出的“一治一乱”说以新的意义:不论是“乱世”还是“治世”,都是“主子”(少数统治者)对“臣民”(大多数老百姓)的奴役;中国历史上的所谓“作乱人物”(例如前文所说的张献忠),就其本质而言 ,都是给新的“主子”(例如取代明朝统治者的满清统治者)“清道辟路”的,或者他们自己成为新的统治者(例如历史上的刘邦、朱元璋)。鲁迅对中国历史上的“作乱人物”(其中有些是“农民起义”的领袖)的这一尖锐批判,虽不是本文的主要意旨,也是发人深省的。

以上这一大段,是本文的主体,通过三次思想的跳跃,提出了对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与历史三个重要的概括与判断,充分显示了鲁迅思想与文章的批判锋芒。

“现在入了哪一时代”一问,把文笔转向了现实,也即本文的第三个层面。

鲁迅先以退为进,“我也不了然”;然后指明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们都“不满”于现状,但无论是知识分子(国学家、文学家、道学家),还是普通百姓,所走的路却或是“复古”,或是“避难”,其实质都是在“神往”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言外之意是清楚的:“现在”正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而且人们丝毫没有彻底“走出奴隶时代”的要求与愿望。面对这样的现实,面对这样的国民,鲁迅无法掩饰内心的绝望与悲凉。

于是,又说出两个反诘句,向每一个读者,也即中国的知识分子与百姓,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不满于现在,难道就只能像古人与复古家那样,神往于过去吗

这一反问,就逼出了新的回答,另一种选择:人们不满于现在,无须反顾过去,还可以向前看——“前面还有道路在”。

  全本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民族心理的角度,剖析中国历史。

  第一层:(1——4自然段)写辛亥革命后,金融动荡,钞票贬值。百姓用高价兑现银元,明知吃亏,还满心高兴的生活实例,引出:中国人“极容易变成奴隶,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揭示了国民的思想弱点,即容易苟安,满足。

  第二层:(5——11自然段)分析了被压迫的中国民众安于被奴役地位的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指出正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愚民统治,造成民众的奴性十足的民族心理。把历史形象地概括为两种时代,揭示出“太平盛世”的真相。

  第三层:(12——14自然段)揭露复古主义者的本质:向往做奴隶的地位,是民族心理在作祟。号召青年创建第三样的时代。

  第二部分,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剖析中国的现实,剖析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

  第一层:(15——17自然段)通过一个日本作家的文章展示帝国主义对中国固有文明别有用心的赞颂。用现实和历史的事实揭露洋人赞颂的固有文明实际是“中国人用子女玉帛所做的奉献于征服者的大宴”。

  第二层:(18——20自然段)分析中国固有文明的核心是封建等级制度。

  第三层:(21——23自然段)揭示中国固有文明的内涵,就是保古守旧,苟活偷生。帝国主义赞颂中国固有文明的目的,就是反对中国现代化。结尾发出“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宴席,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

  《学习要点与难点》

  本文第一部分的中心论点:

  对广大人民来说,历史是“想作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两者的交替循环。

  本文第二部分的中心论点: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

  本文两部分之间的联系。

  两部分互相联系,对应统一。

  第一部分,从民族心理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的历史;第二部分,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的现状。两部分互为因果(重点)。因为历史与现状,心理与文化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因果。

  两部分结尾,都指出“现在青年的使命”,“创造第三样的时代”与“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都是“使命”的重要内容。

  论证方法上面,两部分也都一样,都是从日常生活的感受入手,然后引用大量历史事实,文献典籍等论据,进行论证。

  本文对中国历史的反思与剖析。

  历史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所谓“下于奴隶的时候”,就是战乱时候,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中国的历史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样两种时代交替循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346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