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界的介绍

蓝藻界的介绍,第1张

蓝藻界(Cyanobacteria kingdom)生物中的一界。根据1979年中国学者陈世骧等人的建议,将生物分成3个总界,蓝藻归入原核总界中的光合放氧类型,定为蓝藻界,也有人称之为蓝菌界。

  蓝藻是自养

  蓝藻又叫绿藻或蓝细菌,它是一大类群分布极广的、异质的、极大多数情况下营产氧光合作用的、古老的原核微生物。

  其体内有叶绿素。

  衣藻亦称“单衣藻”。绿藻门,衣藻科。藻体为单细胞,球形或卵形,前端有两条等长的鞭毛,能游动。鞭毛基部有伸缩泡两个;另在细胞的近前端,有红色眼点一个。载色体大型杯状,具淀粉核一枚。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为同配、异配和卵式生殖。在不利的生活条件下,细胞停止游动,并进行多次分裂,外围厚胶质鞘,形成临时群体称“不定群体”。环境好转时,群体中的细胞产生鞭毛,破鞘逸出。广布于水沟、洼地和含微量有机质的小型水体中,早春晚秋最为繁盛。一些含蛋白质较丰富的种类,可培养作饲料或食用。

  衣藻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分布情况是:染色体中占84%,细胞质结构中占近15%,游离态占约1%

  衣藻既属于植物又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是真核单细胞生物, 微生物,喜欢光线,需要氧气 。

  按魏泰克提出的五界分类系统:属于原生生物界,既不属于植物界又不属于动物界,

  按植物分类:绿藻门,衣藻属

  按动物分类:原生动物门,鞭毛纲,植鞭亚纲叫眼虫

  按微生物分类:原生生物门,鞭毛纲,植鞭亚纲叫眼虫

  衣藻中有一种不含叶绿素,

  在高中生物第二册66页有详细介绍

  绿藻门、团藻目、衣藻科中的衣藻属。藻体为单细胞,球形、卵形或椭圆形,细胞前端有2条等长的鞭毛,藻体借鞭毛的摆动而游动。细胞质中多具1个大形杯状叶绿体(也有的为“H”形或星芒状,或片状),在叶绿体内靠细胞前部有1个红色眼点,有感光作用。1个细胞核,存在于杯状叶绿体凹入部分的细胞质中。在叶绿体的基部通常有1个大而明显的蛋白核,其表面由聚集的淀粉形成的淀粉鞘。此外,在2条鞭毛的基部通常还有2个伸缩泡。生殖方式有无性和有性生殖两种类型。环境适宜时多连续进行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时,细胞常静止不动,鞭毛收缩或脱落。其内的原生质体经过1~4次有丝分裂,形成2、4、8或16个子原生质体,随后各自形成1个游动孢子,其结构和母体一样。待母细胞壁胶化破裂时,每个游动孢子即被释放出来,并在水中游动,各自长大成1个新个体。衣藻的有性生殖过程也是首先脱去鞭毛,原生质体经过3~6次分裂,产生 8、16、32或64个具2条鞭毛的细胞,叫做配子。其形态结构和游动孢子相同,但更小些。配子释放出来后,成对地进行融合,每对配子产生1个二倍体的合子。合子分泌产生厚壁,经过休眠,当条件适宜时萌发,首先进行减数分裂,各产生4个单倍体的减数孢子。待合子壁破裂后放

哎昨天答过一道了,花了我将近15分钟。复制下来给你行不?

1、仙人掌,生活在沙漠地带的植物,为了适应少水的环境,有特殊的叶子,仙人掌的叶是针刺。

一节脱离母株的仙人掌能够以无性生殖的方式繁殖。仙人掌制造的保健食品可以增前人的抵抗力,而且吸收较快。

2、猫 ,一种怕热、喜暖的哺乳动物,因为猫体表缺乏汗腺,体热不易排出,所以冬天猫不怕冷。

猫是通过有形生殖进行繁殖的。猫可以作为人类的宠物。

3、蓝藻,原核生物,又叫蓝细菌,是最简单最原始的藻类生物,可以由光合膜进行光合作用,在不同的环境中蓝藻中的色素也不同,在水体富营养化时,蓝藻会进行大面积的爆发。

蓝藻可以进行营养繁殖和无性生殖。可以作为人们食用的物品,如螺旋藻、念珠藻等。

4、噬菌体,具有病毒的特征,分布极广,凡是有细菌的场所,就可能有相应噬菌体的存在。

噬菌体的分裂可以通过 裂解性生活周期或增殖性生活周期。噬菌体可以用来吞噬有害的细胞和细菌。

5、草履虫,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核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寿命极短。分布在有机物丰富的池塘、水沟、洼地等。

草履虫可以通过有性生殖来进行繁殖。

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蓝藻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又叫蓝细菌、蓝绿菌、蓝藻或蓝绿藻。虽然按名称给人感觉是一种藻类,但是现代经研究发现,它应该归类到细菌类。蓝藻中的项圈藻可快速产生致死因子,破坏养殖对象的鳃组织,干扰其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麻痹神经,使其死亡。蓝藻中个别种不但活体带毒,而且死亡个体分解会产生生物毒素——蓝藻毒素。蓝藻毒素量多时可直接造成养殖对象中毒死亡;或者即使数量少,也可通过食物链积累效应危害养殖对象,直至危害人体。

您好

蓝藻又称螺旋藻,绿藻学名小球藻。特别是绿医绿藻,台湾进口产品。

一、螺旋藻

藻类中的螺旋藻,是一种呈螺旋的藻类,称为螺旋藻。它的体积大约是小球藻的100倍,用肉眼即可分辨;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碱性的湖水中,如亚洲和非洲中部。虽然螺旋藻所含的营养素不能和小球藻相比,但符合卫生要求的螺旋藻仍是一种可利用的新资源食品原料。

螺旋藻具有独特的螺旋状,这个形状怪异的藻类,最初由德国的藻类学者德鲁宾将其介绍于文献上。螺旋藻这个名字,在拉丁文(spirulina)中应是“螺旋的意思”。若要正确叙述它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正式体系,则应为“蓝藻植物门,摇藻亚目,摇藻科的螺旋藻”。

自1985年我国的生物专家在云南的程海湖中发现了天然生长的螺旋藻,此后中国很多地方开始了粗放型的户外养殖,使得对螺旋藻的开发及利用得到一个飞速的发展。但不容乐观的是,由于管理不当已造成部分地区的水体质量恶化,蓝藻泛滥。

二、 小球藻与螺旋藻的差异

由于小球藻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我国也曾经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进行过研究和开发利用,但结果却很不理想。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藻种问题,养殖的藻种是不是pyrenoidosa这种优质品种,当时很难鉴定;另一方面是还不具备小球藻细胞的破壁技术。小球藻外层因有三层细胞壁包裹,十分坚韧,不经过破壁处理,其内在的营养成分是很难被消化吸收的。

由于小球藻的养殖设备投入大,养殖环境要求高,需要破壁处理工艺等技术支持,所以食用区域主要流行在日本、欧美、中国港台等发过国家和地区;而螺旋藻因养殖成本价格低廉,则大量被发展中国家所采用。

小球藻与螺旋藻二者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可预防癌症的胡萝卜素。小球藻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与螺旋藻的差别不大;小球藻中蛋白质的含量略低于螺旋藻。但是小球藻中的某些功能成分,如生物素、叶绿素、叶酸等,远比螺旋藻含量高。如小球藻中的叶绿素含量是螺旋藻的5倍,可以说是自然界中的绿色之王!小球藻有坚韧的细胞壁保护层,而螺旋藻丝体外层是细胞膜。小球藻破碎后的细胞壁是很好的膳食纤维,有很好的润肠通便作用,预防结肠癌。

弱碱性的小球藻被称为“药效藻类”、功能物质“生物反应器”。尤其重要的是,近年来科学家在研究小球藻时发现了螺旋藻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物质-小球藻活性生物生长因子(CGF)。CGF是具有生物反应修饰作用的活性物质,其生理功能表现为:对于抵抗衰老、活化人体细胞具有重要作用,改善心、肺的带氧功能;激活淋巴细胞,增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识别并抑制变异细胞的生长,预防癌症的发生;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高浓度的叶绿素协同作用,能与体内器官组织中蓄积的重金属、化学有害物质等毒素结合,并将其排出体外;净化体内环境,恢复肝、脾、肾等脏器的解毒功能;平复血压、血脂、血粮值,辅助治疗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促进人体受损伤组织的修复及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功能,防治胃溃疡,促进人体肠道中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繁殖,具有调节肠道内菌群、灭活致病菌的作用。

小球藻中含有天然的生物素,而螺旋藻中未检出。生物素的作用起来越来越被医学和营养学所重视。生物素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具有防止过早白发、脱发、视力减退,缓解痛风、肌肉疼痛,减轻湿疹、皮炎过敏症等功能。

小球藻中叶绿素的含量为2000-7000毫克,远高于螺旋藻的800-1200毫克,其叶绿素含量是自然界中最高的种类。叶绿素分子结构和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相似,有很强的吸附毒素作用,被誉为排出肠、肾、肺、血液中有害物质的“清洁工”。叶绿素与叶酸可以保持细胞和骨骼钙的浓度,使中老年人不因钙的快速流失而导致骨质疏松、牙齿脱落,能修复受损的牙龈组织。对于不愿吃青菜的儿童及吃青菜困难的老年人来说,小球藻是补充叶绿素及叶酸营养的佳品。

破壁后小球藻的CGF功能物质能够提高正常细胞再生能力达25%以上,产生更优质的细胞,使细胞、组织、器官重获新生。中医研究认为藻类中,小球藻性凉,但是最温和,连虚寒之人也可服用。

希望可以帮的到您,我是在绿医绿藻全国总经销的一些纲站看到的,里面还有更详细的。祝您健康!

蓝藻(Bule-green algae)是一类原核生物,具有细菌的一些特征,因此又常称为蓝细菌(Cyanobacterium),相应地,把感染蓝细菌的病毒称为噬藻体(Cyanophage),这是由于噬藻体与噬菌体非常相似的缘故。除蓝藻外,所有其它的藻类均是真核生物,通常将感染真核藻类的病毒称作“藻病毒”(Phycovirus),它们的绝大多数是多角体的粒子(Polyhedral particles),只有个别如珊瑚轮藻(Chara corallina)病毒是杆状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349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