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座和摩羯座其实并不是很合适的一对,双方相处得不好可能都不是很幸福。
活泼多变的双子和固执守旧的摩羯,共同点是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双子虽占优势,但双子的个性却不如摩羯强,由於摩羯的强是内在的,所以更加强双方之间的矛盾性。
摩羯座的人热爱工作。也许一开始吸引双子的正是摩羯座的野心。因为摩羯座总是非常努力,甚至可以说是工作狂,他们常积聚了不少的财富,并且用这些血汗钱作了有效的投资。而双子座呢,你总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从来没有想过养老、储蓄、股票和债券等。这一点是非常不一致的。
摩羯可以给双子一个好的生活,有经济保障,可以做很多事,去很多地方。跟随着摩羯,双子会有机会看到很多成功人士。不要抱怨摩羯拼命工作--要知道这正是双子爱摩羯的原因。摩羯努力工作让双子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尽管摩羯是爱家的人,但是他不会总是围着双子跟孩子转。工作永远至上。容易变通的双子,如果双子爱自己的摩羯,并且对这些问题处理的得心应手,就和摩羯结婚。山羊不会让双子失望的。
双子必须学习有责任感,加强做事的恒心与耐力,还得放弃有时显得浮夸的态度,培养实际的想法,然后再以尊重的心情建议摩羯放轻松,那你们之间的恋情也就会比较轻松了。不然,就算双子有两个人的口才,在面对摩羯的谆谆教诲及固执如山的态度,不须开口多说,就够让双子崩溃到想撞墙了。
最后,不管是双子还是摩羯,都需要互相包容和理解,没有最合适的星座,只有最合适的人,相处之间需要互相谦让,只有这样才能弥补两个人之间的不足,才能最后走向幸福。
在民国时期曾涌现出众多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成为这段历史一个特殊现象,相比于同时代的吕碧城、张爱玲、石评梅·、萧红等人,林徽因无疑是璀璨夺目的一个。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1920年4月,十六岁的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游历欧洲,正巧徐志摩也游学来到伦敦。此时的林徽因天生丽质,如同含苞待放花蕾,她触动了诗人徐志摩多情的心。
诗人奋笔疾书,写下了热情洋溢的情诗,“如果有一天我获得了你的爱,那么我飘零的生命就有了归宿,只有爱才能让我匆匆行进的脚步停下,让我在你的身边停留一小会儿吧,你知道忧伤正像锯子锯着我的灵魂。”
林徽因怦然心动,她回了一封信给徐志摩:我不是那种滥用感情的女子,你若真的能够爱我,就不能给我一个尴尬的位置,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做出选择。
徐志摩那年二十四岁,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妻子张幼仪正在怀孕。虽然张幼仪也是名门闺秀,可是徐志摩一直不满父母包办的婚姻。接到林徽因的信后,诗人迫不及待,找张幼仪要求离婚,张幼仪被逼无奈,生下第二个儿子后结束了与徐志摩的婚姻,徐志摩张幼仪也成为当时中国离婚第一人。
林徽因和父亲早徐志摩一年回国,回到传统的中国现实社会,林徽因在欧洲的浪漫爱情故事从理想回到了现实,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家族的反对和林徽因的理性最终让这段感情画上句号。
在回国后不久,林徽因很快选择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这可能和她的家庭状况有关。她的母亲何雪媛,是林长民的第二个妻子。林长民的原配病逝,没有留下子嗣。何雪媛嫁到林家八年后,才生了林徽因,后来又生了一儿一女,都不幸夭折。之后,林长民又娶了个名叫程桂林的小妾,生下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完全夺去林长民的欢心。林徽因的母亲被彻底冷落一旁。
林徽因虽然被父亲宠爱,可是母亲的不幸福她是看在眼里的,对世态炎凉有着比一般人更深刻的认识。她1955年病危时,曾特地央人请来张幼仪母子,那时她极度虚弱,说不出话,眼中充满泪水,她的意思至今让人猜测不透,应该是向这对母子表达心中的愧疚吧。当然这是后话。
有人曾经指责林徽因那封要求离婚的信,也许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中那句话能解释,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可是关键时刻,她清楚谁才是真正适合陪伴她一生的人。
徐志摩很快也找到了他的红尘伴侣—京城名媛陆小曼,并冲破重重困难,结为百年之好。林徽因成了他心里永久的痛,正如他所说的“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林徽因自己从不否认与徐志摩有一种心灵上的默契,也不掩饰自己对他的真情实感。徐志摩飞机失事以后,她发表悼文寄托哀思,还让梁思成拣来一块飞机残骸,留作纪念。
但是林徽因是一个理性女子,她曾跟朋友说:徐志摩是把我设想成了一个他理想中的人,其实,我不是。可见,林徽因把她和徐志摩的关系看得很清楚,很透彻。
大诗人泰戈尔曾有心成人之美,最后无奈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 “哎”!
梁上君子,林下美人。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赴美留学,梁思成学的是建筑专业,由于当时美国宾州大学建筑系不招收女生,她改入该校美术学院,主要仍选修建筑系的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进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在美国结婚。
民国时期文人中流行着一句俏皮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梁思成却说:“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 梁思成曾这样评价妻子:“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能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调查古建筑,测量平面爬梁上柱,做精确的分析比较;又能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语探讨英国古典文学或我国新诗创作。她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
婚后梁思成林徽因琴瑟调和,他们把时间和精力奉献在所热爱的建筑事业上。林徽因早年患有肺病,抗战期间颠沛流离,她带着病体,陪着梁思成跋山涉水,艰难探索。记录了大量古桥、古堡、古寺、古楼、古塔古建筑资料,透过岁月的积尘,勘定其年月,揣摩其结构,计算其尺寸,然后绘图、照相、归档,20世纪30年代,他们的足迹遍布中国15个省,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梁思成林徽因先后避难长沙,辗转昆明、重庆。因为物价昂贵,物资匮乏,有时他们要靠朋友们的资助,才能维持正常生计。林徽因“在菜籽油灯的微光下,缝着孩子的布鞋,买便宜的粗食回家煮,过着我们父辈少年时期的粗简生活”。最难得的是,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月里相濡以沫,患难与共,保持着乐观风趣的生活态度。
林徽因在1941年写给闺蜜费慰梅的一封信中,这么写道:“思成是个慢性子,一次只愿意做一件事,最不善处理杂七杂八的家务。但杂七杂八的事却像纽约中央车站任何时候都会抵达的各线火车一样冲他驶来。我也许仍是站长,但他却是车站!我也许会被碾死,他却永远不会。”
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受聘于清华大学,林徽因先后为共和国做了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林徽因除了建筑学方面的成就外,在文学方面也著述丰富,她是30年代文学流派“新月派”的重要作家,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你是人间四月天。
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著有《论道》、《逻辑》和《知识论》。他终生未娶,一直恋着林徽因。
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每个星期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十分赞赏林徽因人品才华,林徽因对他也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可以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甚至梁思成林徽因闹矛盾,也是找金岳霖评理。金岳霖自始至终都最理智地驾驭着自己的情感,默默地爱了林徽因一生。
1931年,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痛苦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彻夜难眠,第二天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林徽因后来又将这些话转述给了金岳霖,金岳霖回答,“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从此三人终身为友,传为佳话。
抗日战争期间,他们曾一度离散,金岳霖说:“我离开梁家就像丢了魂一样。”以后他们几乎没再分开过,而后来的林徽因在肺病折磨下,不得不卧病在床,已经不再风华月貌。金岳霖依然每天下午三点半,雷打不动,出现在林徽因的病榻前,端上一杯热茶,或者送去一块点心,或者念上一段文字,然后带两个孩子去玩耍。
梁思成和林徽因结婚时,金岳霖曾写了“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对联给新婚夫妇,堪称妙对。林徽因于1955年4月1日,晨光熹微,51岁的林徽因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金岳霖当着学生们的面嚎啕大哭,为了哀悼这位自己一生情感牵挂、结下深厚友谊的一代才女,金岳霖挥毫又写下了“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挽联,高度概括了林徽因短暂精彩而富有诗意的一生。
五十年代后期,在林徽因去世几年后,梁思成已经娶了他的学生林洙。有一天,金岳霖心血来潮,在北京饭店约了几个老朋友,没讲任何理由,朋友们很纳闷。席间,金岳霖缓缓站起来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听到此言,老朋友们望着这位终身不娶的老教授,忍不住簌簌地掉了眼泪。
金岳霖和梁思成一家相处融洽,直到去世前,他还和林徽因、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生活在一起,他们称他“金爸”,对他行尊父之礼。他于1984年10月19日去世后,和林徽因一样,葬在八宝山公墓,相距不远,像生前一样做近邻。
“娉婷伊人,迷醉红尘烟霞,误将传奇轻踏;时光深处,任她笑靥如花,惊艳几度年华”说的就是陆小曼,陆小曼出生名门之家,母亲吴曼华是常州白马三司徒中丞第吴耔禾之长女,母亲用上流社会的淑女标准要求陆小曼,通过母亲严苛的教化及母亲的言传身教再加之身体力行,陆小曼举手投足之间颇具名媛的气质姿态。
胡适说过:“陆小曼是旧北京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看见陆小曼身着素白旗袍,拿着画笔的照片,只觉得陆小曼容貌不过是中等姿色,但是照片中她形态慵懒、神态安闲,气韵和风雅活像一首意境优美的花间词。这样的陆小曼迷住了徐志摩、王赓及一众名流绅士。
名门血统、显耀的家世,是为陆小曼铺筑的底色,再加之陆小曼天性聪慧,十六七岁便通晓英、法两国语言,还弹得一首好钢琴,精于油画,她的多才多艺、热情大方、彬彬有礼、轻盈的体态、明亮艳丽的笑容,让她逐渐在社交界闻名。
她生来就是目光的焦点,豪宅、美貌、众人追捧等等,她轻松得手。因为与徐志摩的感情生活,时至今日,很多人仍将陆小曼与林徽因作比较,在与徐志摩的感情里,陆小曼赢得了这场感情战役,但是以胜利者姿态展示于众人的却是林徽因,论外貌和才情,陆小曼丝毫不逊色,但是在文艺青年眼中,觉得林徽因是静如莲花的女神,而陆小曼则是肤浅、虚荣的。
陆小曼之父陆定在为陆小曼选定了如意郎君王赓,王赓是陆军少将,出生显赫,和他的这桩婚姻,典型的名流绅士配淑女。王赓给了陆小曼所有女人都羡慕的生活。王赓的无趣及不解风情让陆小曼感觉婚后的生活一度乏味,不自由。
陆小曼是自由的,她是属于社交圈的,婚姻的束缚及无趣的生活让她急需要回归社交圈寻找一些乐趣。而此时的徐志摩追随林徽因回国,求爱林徽因遭拒,徐志摩需要一位可人儿作为知己,作为伴侣。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相遇像是热火遇到棉絮,碰在一起,烧做一团。徐志摩毫不掩饰的对陆小曼倾诉了他对她的爱慕,徐志摩温存体贴,诗情浪漫,陪着陆小曼游长城、逛街庙,一切随着陆小曼的爱好来。徐志摩对于陆小曼来说是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的,陆小曼很快被徐志摩攻陷,徐志摩也投进了陆小曼的网,两人两情相悦、相见恨晚,难去顾及伦教纲常,更无视宗法家风了。
很快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私情被捅破,在那个年代,流言蜚语肆虐。王赓是爱陆小曼的,他对陆小曼说:“小曼,我无法给你想要的生活,你跟我生活在一起感到无趣,那我们就只有分开。”王赓成全了徐志摩和陆小曼,而陆小曼没有林徽因那样的眼界,林徽因在婚内同样爱上了金岳霖,但是她克制自律,换来所有人的尊重和理解。陆小曼虽聪慧但是她的聪慧全都放在了风花雪月上,没有一点儿的自省和自知,她还没有捋清其中的利益要害,就稀里糊涂的结束了和王赓的婚姻,这也注定了她以后的悲剧。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婚姻是不被祝福的,徐志摩的父母不愿意接受这个儿媳,仿佛世界都站在了她的对立面。在陆小曼与徐志摩的订婚仪式上,梁启超送给两人的证婚词写道:“徐志摩,你这个人生性浮躁,所以做学问多年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已致离婚再娶。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你要尽妇道之职。你今后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事业,你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梁启超的这番话出其不意地将这场婚礼的氛围降至冰点,新婚燕尔,没有多少亲人祝福,稍显简陋的婚礼在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眼中也是完美无瑕的。
一场风花雪月,终不敌生活的柴米油盐。幸福总是短暂的,痛苦却来得很快,徐志摩的父母不喜欢陆小曼,不承认这个儿媳,他们宁愿去北平与前儿媳张幼仪生活在一起,这对于心气颇高的陆小曼简直是侮辱。
婆媳失和,再加上父母对这段婚姻的不支持,使得徐志摩与家中决裂,家中不给予徐志摩任何经济支持。婚后不久陆小曼与徐志摩便移居上海,上海的灯红酒绿很快就吸引了陆小曼,陆小曼天生就是目光的焦点,很快陆小曼便再次回到了社交圈,显赫的家世,名媛的身份,再加上著名诗人的太太身份加持,让陆小曼在社交圈如鱼得水,成为人人艳羡的交际花,出足了风头,陆小曼的挥霍无度,为了维持家用,徐志摩不得不同时在三所大学授课,课余还要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陆小曼大概真的只适合做一个名媛吧。她不懂得如何去做一位妻子,如何去经营一个家庭。
后来的陆小曼结识了翁端午,他家财丰厚,两人关系暧昧不清,且在翁端午的影响下,陆小曼开始吸食鸦片,上海名流圈都盛传着陆小曼红杏出墙。徐志摩听说依然为自己的娇妻辩解。风水轮流转,正如当年他介入王赓的婚姻一样,别人也介入了他的婚姻。
而后胡适邀请徐志摩到北大任教,他答应了,他希望陆小曼跟他一起去北京发展,重新开辟个新天地,也许是上海的灯红酒绿吸引着陆小曼,也许是未知城市的未知因素让陆小曼害怕,陆小曼拒绝了,无奈之下,徐志摩开始了上海、北京的两地奔波的生活。
为了节省来往两地的路费,徐志摩始终是搭乘顺路免费的飞机。为了赶上林徽因在北京协和医院礼堂的一场演讲,徐志摩迫不及待了搭乘“济南号”邮政飞机,临上飞机前给陆小曼留下一封信:“徐州有大雾,头痛不想走,准备返沪。”因为大雾影响,飞机为了寻觅准确的航向,飞行员不得不降低飞行的高度,飞机在济南党家庄附近触山爆炸,没想到徐志摩的这封短信成了永诀。
徐志摩的死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震撼,社会人士纷纷指责陆小曼,认为是他害死了徐志摩。而当时徐志摩在现场留下的唯一的遗物就是陆小曼在1931年所画的山水画长卷,这幅画徐志摩视若珍宝,将其放入铁匣,准备带到北京请人加题。陆小曼将这幅画始终珍藏,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失去了才知道身边人的珍贵。真正失去后陆小曼才知道徐志摩对她是如此的重要,生平无憾事,唯负心上人。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闭门谢客,着手准备编就出版徐志摩留下的遗作。
为了能出版徐志摩的遗作,陆小曼四处奔走,不再注重外表,每日素衣裹身。1933年清明时节,陆小曼回到硖石,并作诗一首已做怀念:“肠断人琴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峤;年来更识荒寒味,写到湖山总寂寥”。或许是自我感觉辜负了徐志摩,便想去弥补。陆小曼奔走数年,只为将徐志摩留下诗文出版,让徐志摩才华诗情流于后世。
徐志摩去世后,翁端午来陆小曼加甚是频繁,心系陆小曼怕陆小曼自责伤了身体,翁端午更是担负起陆小曼的生活花费,但陆小曼深知她对翁端午无任何爱情只有感情,便与他约法三章,不许他抛弃发妻,他们不正是结婚。尽管如此翁端午对陆小曼依然一往情深,鞍前马后。即使在陆小曼告知翁端午无法代替徐志摩,翁端午对她仍是关怀备至。对于陆小曼与翁端午的相处,时至今日世俗仍有偏见。
晚年的翁端午家财散尽,疾病缠身,陆小曼竭力作画变卖画作来维持经济。翁端午时常歉疚陆小曼拖累了她,陆小曼也感激着他从前照顾自己的不易。在翁端午弥留之际,他找来陆小曼的好友,交代临终遗言,希望友人能多照顾陆小曼,这让经历过生死离别的陆小曼颇为感动,对翁端午总觉亏欠,无法回应他的爱。
王赓、徐志摩、翁端午,对陆小曼来说,她最爱的是徐志摩,王赓、翁端午给了她物质生活,徐志摩的浪漫体贴、才华是陆小曼最爱的,但是陆小曼对这三人始终亏欠。
陆小曼弥留之际找来赵清阁希望她死后能与徐志摩合葬,赵清阁后竭力申请,但因徐志摩与前妻张幼仪所生的儿子徐积锴不同意,未能与徐志摩合葬,后由陆小曼的堂侄出资葬于苏州东山华侨公墓,与父母陆定和吴曼华葬在一起,也算是回归轮回初始。
陆小曼一生过得畅快淋漓,为了追求爱情,做自己,背负了骂名、恶名,她挥洒着自己所有的美好,去享受别人艳羡的目光。如果陆小曼没有遇到徐志摩,也许她的一生依然是个衣食无忧的名流太太,她选择了徐志摩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也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代价。做错事了才会幡然醒悟,只是有时候会来不及,例如陆小曼对徐志摩,对翁端午。走过一代芳华,一切归于轮回初始。
民国时期虽然社会动荡,战乱不断,但却涌现出众多开一门之先河的名人大家,影响着中国的发展。
如果说这些名人大家是中国历史上的丰碑长城,那么民国时期那些独具风情、才华横溢、坚强独立的新时代文艺女青年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陆小曼便是其中之一
陆小曼的父亲陆定早年在日本求学,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回国后在国民政府担任财政高层,后来下海经商,一手创建中华储蓄银行,名胜一方。
但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大成就的男人,居然在顾维钧眼中不及陆定之女,陆小曼,他曾说:"陆家最出色的不是陆定,而是陆小曼,既冰雪聪明又生的十分美丽。"
究竟为何,这个小姑娘可以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才貌双全,位列民国四大美人陆小曼被后人称为"民国四大美女"之一,与之共同位列其中的便有民国佳人林徽因。有人说陆小曼并算不得绝世美女,因为他娇小玲珑的身材,搭配丹凤眼,柳叶眉,别算不上特别出挑。
但在我看来,在那个没有滤镜的世界里,看到陆小曼留存下的照片都会给人一种独特的东方美,虽小巧玲珑,但也恰到好处,没有浓妆艳抹,宛如一朵幽莲。我想也正是这种独特的气质,有别于其他千金**,社会名媛,吸引了众人的眼光。
陆小曼不仅有出众的气质外貌,更是有着极其出众的才华。她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不仅拥有深厚的古文功底,也特别擅长昆曲表演,可以说是全才。
不仅如此,语言天赋也是惊人的,在其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可以流利的使用英文撰写文章,同时也说得一口流利的法语。
但是陆小曼最突出的才艺便是绘画,在《民国书画家汇传》中这样评论陆小曼:"因天分甚高,故进境颇速,所作山水,秀逸如其人。惟不多作,得者益珍之。"足以可见陆小曼在民国书画界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陆小曼能如此多才多艺不难理解,因为优渥的家庭境况,自然会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有些东西是与生俱来的,比如她独特的人格魅力。
机智果敢,个人魅力极强1919年,陆小曼也因为精通英语、法语,同时美丽大方,被被北洋政府外交部长顾维钧选中,进入外交部参加外交使节工作。
陆小曼在外交部工作时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次中外会晤的宴会中,外国贵宾拿着烟头将中国孩子手中的气球接连扎破,引得哄堂大笑,陆小曼如法炮制,随意借来一个烟头将外国孩子手中的气球纷纷扎破,会场瞬间清冷,但陆小曼仍不慌不乱,从容淡定。由此也可以看出,她具有强烈的爱国情绪,并且果敢冷静。
之后陆小曼在外交工作中如鱼得水,因为精通英法双语,在应付绝大多数外事活动是优雅从容,这也让她有机会游走于外宾和学界精英、政界大佬们之间。
因为陆小曼的家世背景,外加个人能力,人们渐渐发现眼前这个小巧玲珑的女子有着巨大的能量。
也难怪胡适都曾经赞叹道,"陆小曼是北京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我想陆小曼即拥有出众的外貌气质,又才华横溢,在当时的社会中,女性大多守旧不肯抛头露面,这样的陆小曼在女性群体中实在是太别树一帜,难怪能赢得如此好评。
但也就是这样一手好牌,让陆小曼打了个稀碎。用高晓东的话来说,那就是"作"!
这都要从陆小曼的婚姻说起。
本以为郎才女貌,实际是一段极其失败的婚姻随着陆小曼的名声越来越大,加之陆小曼到了适婚年龄,向陆家提亲的人可以说是把陆家门槛都踏烂了,其中少不了一些名门大户的子弟。但陆定偏偏选中了一个家道中落的穷小子,王庚。
这让众人大跌眼镜,万万没有想到王庚会成为陆府的乘龙快婿。但仔细想想,陆定选王庚是有原因的,王庚8年留洋,先后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美国西点军校。回国后,年仅30岁的王庚晋升中将,年纪轻轻,前途无量。
男儿身穷志不穷,陆定便是看上了这样的志气,认为这样的男人配得上自己的掌上明珠。
1922年,两人成婚,所有人都认为这对郎才女貌的夫妻将会收获爱情的幸福,但终究是局外人无法看清事情的真像。
陆小曼曾这样评价自己与王庚的婚姻,"假言假笑,强颜欢笑。"
的确,可以想象,一个是锦衣玉食的豪门千金,另一个是家道中落的穷小子。陆小曼过于感性浪漫,王庚却偏向务实踏实。
就像当下的豪门千金一样,陆小曼从小吃喝不愁,物质的东西她不会在乎,她在乎的是诗情画意,是浪漫刺激。
志向远大的务实派王庚自不会像陆小曼父母那样对她百依百顺,想着法子的制造生活的浪漫与刺激,因为王庚需要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去,实现自己的志向,再用自己的方式照顾家人,回报家庭。显然,这样的生活方式让陆小曼极其失望。
盲目追求爱情自由,不惜移情他人直到陆小曼遇到了徐志摩,再次让陆小曼燃起了爱情的欲望。
因为徐志摩与王庚不同,更懂女人,更会表达自己的感情与欲望。这让许久没有体会到炙热的陆小曼来说,就像是平淡日子里的一次浪漫约会,让她惊喜无比,乃至沉沦。
果真,两人相爱了,开始频繁的私下接触,终究纸包不住火,偶然一次徐志摩误将陆小曼写予自己的情书当做友人的书信,拿给了父亲看,恰巧王庚也在旁边,但王庚一言未发,径直走出了大门,扬长而去。不久,王庚与陆小曼正式离婚,王庚更是大度的祝福陆小曼一定要过得幸福。
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成婚。虽然得到了前夫的祝福,但二人的婚姻似乎不被大家所认可,先是陆小曼父母拒绝参加二人的婚礼,之后梁启超更是在二人婚礼上说出了流传至今的一段征婚词:
"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必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祝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
可以看出,梁启超是在训斥徐志摩,是在讥讽二人的婚姻。
的确,就算这种事情出现在当今社会,也会被人所不齿,因为这有违社会伦理道德,是对爱情的不忠,是对家庭另一半的不负责任。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陆小曼在人们心中的女神形象也开始逐渐崩塌。
大**秉性难移,过度沉迷灯红酒绿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去到了徐志摩的老家过起了柴米油盐的小日子,但陆小曼不能接受低品质的生活,花钱大手大脚。
后来回到上海,再次感受到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后,陆小曼彻底放飞了自我。开始和阔太太们一起看**,看戏剧、唱歌跳舞。在徐家父母知道陆小曼如此大手大脚花钱之后,不再向二人提供经济支持。
这也使徐志摩不得不日夜奔波,用更多的工作赚取足够的钱来满足家中的阔太!甚至最后沾染上大麻,徐志摩多次劝阻陆小曼,但都无功而返,甚至再一次劝阻后,陆小曼用烟杆打了徐志摩。
后来徐志摩为了省钱选择便宜但安全性差的飞机出差,结果意外发生,飞机坠毁,徐志摩不幸去世。
我们的确能看出徐志摩是真的爱上了陆小曼,哪怕牺牲自己的生活品质、休息时间也要多挣钱让陆小曼过得更好。
在徐志摩去世后,世人的指责铺天盖地的袭来,一时间陆小曼成了民国渣女,这怪不得别人,也埋怨不了命运。似乎陆小曼的每一次人生决定都是错的。
其实这些都源于陆小曼的大**本性!首先陆小曼本是有兄弟姐妹的,但全部夭折,陆小曼作为家中的独苗,从小是被溺爱过度的,这也导致了她任性的大**脾气,不懂的谦让,不懂的体谅,因为在她的世界里,爸爸妈妈,保姆管家都是听命与她的。
同时,长期被精心照顾的陆小曼,似乎人生都被安排完好,没有主见,原则性很差,这让她在独立碰到一些诱惑时,无法坚守自己的内心。
陆小曼式的千金在当下的社会也是不在少数,她们也有着和陆小曼一样的公主病,任性自大,目中无人,说到底都是溺爱的错!这样不仅害了一个女孩,也是害了一个家庭!
陆小曼的任性亲手造就了自己沉浮的一生,实在可惜!
有句话叫做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确有时人们更看重认错的态度,但当事情真正的降落到自己的身上时,谁不是悔不当初呢!所以,请收起自己的一份任性,多付出一份自己的爱,多保留一份纯真,收获人生幸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