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GS155毫米舰炮炮弹有三种?

美国AGS155毫米舰炮炮弹有三种?,第1张

美国AGS155毫米舰炮炮弹种类共计3种。一种是反舰使用的制导炮弹,射程55公里(30海里),弹丸重90千克,装有毫米波雷达,可自主寻的。另一种是廉价的常规炮弹,射程40公里(22海里),弹丸重47千克。而最值得一提的是远程对陆攻击弹药(以下简称LRLAP)。

LRLAP弹药是AGS的王牌。该弹药采用弹丸和药筒分装式结构,结合后全弹长约为2230毫米。弹丸由战斗部、GPSINS制导装置、火箭助推发动机和舵机控制装置等部分组成。发射时的弹丸重量118千克,战斗部内装药重108千克,破片杀伤半径60米,装碰炸和近炸引信。

LRLAP弹药最大射程的初始指标为83海里(150千米),最终指标为100海里(185千米),圆概率误差约20米。每发炮弹的估价约10万美元。

LRLAP弹药之所以射程远超其他炮弹,除了采用火箭增程等一系列常规增程手段以外,笔者认为还可能采用了滑翔增程技术。

所谓滑翔增程,就是在炮弹达到弹道最高点后,展开弹翼,借助空气升力进行滑翔,达到增大射程的目的,炮弹通过GPS或惯性制导系统进行制导,像滑翔制导炸弹一样,不断的修正弹道直到命中目标。

滑翔增程技术可能来自于美国一度论证的垂直发射炮,而垂直发射炮之所以没有竞争过斜发射的AGS,可能是因为最高点弹丸姿态难于调整至平飞姿态。但是LRLAP弹药如何使其从螺旋状态解出,还是个秘密。

AGS可以让4-6发炮弹同时击中同一目标,不过射程会降至140公里(75海里)。这样1艘DD(X)2座AGS发射的炮弹可以有8-12发同时落地。

AGS的作战能力与1个炮兵中队的火力相当。海军陆战队炮兵中队与发射LRLAP弹药的AGS毁伤能力指数同为10,而现役阿利·伯克级ⅡA型驱逐舰装备的MK45Mod4型127毫米舰炮其毁伤能力指数仅为04。

从设计指标看,AGS的威力是惊人的。但是体积、重量也相当巨大,排水量小于1万吨的舰船难于承载。而绝大多数欧洲海军主力战舰吨位往往在4000-7500吨之间,仅能接受30吨上下的主炮,所以AGS被大多数欧洲国家海军拒绝也在情理之中。

与美国相比,欧洲海军大国德、英、法虽然也选取了155毫米作为未来舰炮口径,但是走的道路却与美国完全不同。德、英、法需要的一种比目前127毫米、76毫米海军主炮更大射程、更大威力的舰炮,新的火炮系统应该能够攻击更远射程的陆上和海上目标,包括面目标、点目标(例如掩体)以及机动目标。

但是欧洲海军由于资金有限,所以要求火炮的成本不能太高,而由于老式127毫米、114毫米、100毫米76毫米舰炮年代久远,其性能难以满足当前要求,所以新型火炮还要尽可能快投入使用。

于是欧洲海军并不是从新研制,而是希望从陆军现役的155毫米火炮选择出一种,移植到海军军舰上。

战列舰舰炮,是人类创造的最庞大和复杂的武器系统之一。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列舰作为海军中最大的武装舰艇,是一个国家海军力量的标志,因此常被称为主力舰。随着空中力量和制导武器的兴起,战列舰已不再被认为是建立海上优势所必须的装备。

海军大国争相建造战列舰引起了长期的军备竞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爆发了战列舰对决的日德兰海战。战后,各海军大国通过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对缔约国战列舰的数量和性能作出限制。条约生效期间被称为“海军假日”。条约失效后,出现了最后一波建造战列舰的热潮,出现了排水量超过60,000吨的巨舰。即使如此,战列舰的价值一直受到质疑,更小、更廉价的潜艇、鱼雷和飞机都能对战列舰造成严重伤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海战的主导力量。战后,战列舰纷纷走上退役道路,原有的建造计划被取消。

“战列舰”一词的英文原文为Battleship,直译为“战斗舰”。这个名字起源于帆船时代的“战列线战斗舰”(Main Line of Battle Ships)。战列舰名称是随着16世纪海军战术的改变而出现的。当时海战方式为交战双方的舰队在海战中各自排成单列纵队的战列线,进行同向异舷或异向同舷的舷侧方向火炮对射。凡是所载火炮足够多,船体足够坚固,可以参加此种战斗的舰船均被称作战列舰(Ships of the Line),而不像后世按吨位划分舰种。

战列舰舰炮的优势在于,可以把能量集中于一个方向(炮弹飞行方向)来攻击。这对穿甲很有效果。简单地讲,穿甲弹的工作原理就是,先用动能穿透装甲,再用化学能放个烟花。要穿透越来越厚的装甲,就得要尽可能大的动能。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动能=(质量X速度平方)/2。要增大动能,也就有两条途径:一是增大穿甲弹质量,二是提高穿甲弹速度。那个时代没有什么贫铀,要提高穿甲弹质量,可行的办法是增大尺寸,亦即增大口径(弹径)。尺寸是三维的,口径增大一点,整个炮弹会重上很多。比如305毫米口径炮的穿甲弹质量普遍在300千克左右,而381毫米口径炮的穿甲弹质量就奔800千克去了。而要提高穿甲弹速度,两个办法,一是增加推力,二是增大受力行程。前者意味着更多的发射药、更大的膛压,后者意味着更长的身管,这都对造炮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了,身管够长、膛压够高的炮造出来了,重量够大的穿甲弹造出来了,再加上发射药,点火、发射!

因为战列舰火炮的技术发展在各个时期是不一样的。很早的时候因为冶金技术的落后制造不出口径和倍径很大的火炮,加上观瞄技术的落后,限制了作战的距离。作战的距离对于战列舰主炮性能和所使用弹药的种类是有很严格的要求的,近战用超重弹而远战用轻弹是吃力不讨好的(当然超重弹略好一些)。

后来这些技术都进步了,使得炮战的距离逐步增加,于是战列舰主炮的仰角升高,主炮的口径增大,实用的炮弹也向着风帽穿甲弹发展,有的国家比如日本还因为考虑战列舰水线下防护薄弱发展了专用的水中弹。而这些技术这半个世纪以来几乎是没有太大发展的,美国海军的127L45 MK45/Mod0 舰炮使用的还是线膛炮,而现在坦克炮为了穿深已经基本全部使用滑膛炮和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而海军的大口径舰炮则是基本没有太大进步。

实际上由于很长时间内海军的大口径火炮和大口径炮弹技术没有很好的发展,而本来海军战列舰的首要目标是对方的战列舰,因而穿甲弹是最重要的弹种,而大部分的航空炸弹和部分导弹并不是以穿甲为目的而存在的。如果未来考虑研制这方面的舰炮炮弹的话,应当是有很大进步可能性的。

反舰导弹都满天飞了,舰炮还有实战的意义;

原因是因为船炮可以在舰船上用于射击海上、空中和岸上目标的海军炮。舰船防空、反导和对海、对岸作战的主要武器。一般为高射和平射两用型炮,具有发射率高、反应快速、操控方便、持续作战能力强、用途广泛等特点。

扩展资料:

舰炮出现于14世纪。初期为青铜或铁铸成的滑膛炮。有的装在舰船艏艉平台上,有的配置在多层甲板的两舷(称舷炮)。当时大型战舰装备的舷炮多达百余门,舷炮战成为海战的主要样式。1861年,北美建造的炮舰“莫尼特”号,在甲板上安装带有原始炮塔并能旋转的甲板炮,可向两舷发射,在保证同等射击效果的情况下,比舷炮门数减少一半。

19世纪中叶制造出线膛炮,采用无烟火药和高能炸药,增大了射程,提高了射击精度和攻击威力。随后,出现了大口径、防护装甲和供弹系统与炮位连成一体的炮塔炮。飞机出现以后,舰上又装备了高射、平射两用炮。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舰炮一直是水面舰船海上作战的主要攻击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舰载导弹的出现和迅速发展,舰炮的作用和地位有所变化:远距离的攻击任务主要由舰载导弹承担,而舰炮在防空、反导方面的地位加强,在执行对海、对岸作战以及持续作战能力方面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得到继续发展

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舰炮一直是水面舰船海上作战的主要攻击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舰载导弹的出现和迅速发展,舰炮的作用和地位有所变化:远距离的攻击任务主要由舰载导弹承担,而舰炮在防空、反导方面的地位加强,在执行对海、对岸作战以及持续作战能力方面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得到继续发展

舰炮是海军舰船上的传统武器,从风帆战舰时代,舰炮就已经大规模的装备海军。但是当时间进入现代的时候,舰炮的口径反而越来越小了。这是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的。之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舰炮的口径越来越小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反舰导弹的大规模应用,让舰炮的实战意义逐渐被边缘化。其次就是由于监听攻击手段的多样化,导致舰炮基本上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了。最后就是海战已经变成了超视距化,传统的大口径舰炮根本无法打击视距外的目标,自然就淘汰成为了现在这种小口径的多用途舰炮。

首先就是反舰导弹的大规模应用,让舰炮的实战意义逐渐被边缘化。反舰导弹能够做到视距外打击,而且打击效果非常好。毕竟大多数反舰导弹攻击的区域是干舷位置,还有部分反舰导弹学习的是从天而降的攻击方法。对于射程近,没准头的舰炮自然成为了被革新的对象。

其次就是由于舰艇攻击手段的多样化,导致舰炮基本上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了。传统的大口径舰炮之所以能够发展,原因还是因为人们的海战是以战列舰为核心,组成大规模的舰队,在海上进行线性对轰的决战。但是随着航空母舰和导弹的出现,大口径的舰炮开始逐渐落伍。

最后就是海战已经变成了超视距化,传统的大口径舰炮根本无法打击视距外的目标,自然就淘汰成为了现在这种小口径的多用途舰炮。要知道舰炮即使口径再大,设计和制造的再精良,本身也有射程的极限。但是对于导弹来说,射程的极限比舰炮远的多。所以新兴的导弹取代大口径舰炮也是情理之间的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386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