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泼水节源于印度,曾经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时间约在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距今有700年历史。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增大,泼水节的习谷也日益广泛。泼水节为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届时人们先至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到处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气氛。
泼水节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那时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语称之为“麦帕雅晚玛”,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其它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极为热烈!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历时三日。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
泼水节一般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畔举行。当晨曦映红“黎明之城”的时候,各族群众便穿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这里。一声号令,一支支高升腾空而起,直穿云霄,一艘艘龙舟箭一般,直冲对岸。此时,千万只金竹“(上竹下必)”一起吹奏,铓锣、象脚鼓一齐敲响,澜沧江两岸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
当泼水刚开始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圆圈,在(钅芒)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翩翩起舞。激动时,人们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声。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痴,通宵达旦。
“丢包”最富浪漫色彩,往往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如此,花包飞来飞去,最后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双方悄悄退出丢包场,找一个幽静的地方依肩私语去了。
泼水节上,青年们端水洒泼,犹似银花怒放。
傣、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新年为“京比迈”,泼水节为“厚南”。所以泼水节是傣历年新旧交替的标志。
泼水节一般在公历四月中旬,傣历六月,为期三至五天。第一天叫“腕多桑利”,意为除夕,最后一天叫“腕叭腕玛”,意为“日子之王到来之日”,为新年元旦。中间叫“腕脑”,意为“空日”。每逢节日,都要进行泼水、丢包、划龙舟、放高升、拜佛、赶摆等活动。
节日第一天清晨,人们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四、五座,世俗众生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然后又将佛像抬到院中,全寨妇女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佛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互相泼水为戏,于是群众性的泼水活动就开始了。人们用铜钵、脸盆以至水桶盛水,拥出大街小巷,嫔戏追逐,逢人便泼。民间认为,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可以消灾除病,所以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泼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还是高兴异常。只见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除了泼水,还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合着芒锣象脚鼓点翩翩起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腊呵”,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歌声动人。跳到兴高采烈时,或爆发“水、水、水”的欢呼,或以“玉腊呵、玉腊呵”的歌声结尾。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狂,通宵达旦,甚至醉倒在舞场上。
节日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举行划龙船比赛。木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比赛结束后,优胜者来到主席台前领奖并喝庆功酒。
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这是傣族人民自制的烟火,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置于竹予搭成的高架上。点燃引线,火药燃烧,竹子即如火箭一般射入云天,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群星闪耀,光彩夺目,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特别美丽。高升放得最高者受到人们的赞赏,并获得奖励。
泼水节期间,还举行丢包等活动。青年男女通过丢包寻求伴侣,表达爱慕之情。
每年的4月13日,是泰国的泼水节,有称“宋干节”。宋干是梵文,意为“太阳运行到白羊座,即新的太阳年开始”。泼水节共有3天,是泰国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节日前要清扫家内外,焚烧旧衣服,以避晦气。节日当天要到寺庙中堆沙塔,插彩旗献花,祈求五谷丰登。晚上将浸有花瓣的香水洒在长辈的手臂上、背上,表示对长辈的美好祝福;此后长辈再将水淋在晚辈的头上,表示来自长辈的赐福。
一年一度的泰国新年——泼水节来临,4月13日开始,一连三天全泰国均笼罩在喜气洋洋的气氛当中。在这个时刻,泰国人通常以相互泼水来庆祝,故又叫做泼水节。
泼水的传统习俗意谓着可以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利,重新出发新的一年。现在的泼水节则是趣味的成分居多,所以此时到泰国,若被泼的全身湿淋淋的,千万可别生气喔!其实泼水节的传统,并非只有泰国才有的。像是邻近的国家如:缅甸与柬埔寨等,也都同时庆祝这个节日。
在这一天男女老幼都会穿着新衣,并带着食物供品前往寺庙供奉和尚。在新年中最忙的还是家庭主妇,在新年前夕忙着打扫住家内外的环境,家中的旧衣物或旧东西则放火焚毁,因为根据传统,若不将旧东西或无用的物品丢掉的话则会带来坏运气。到了4月13日下午,人们会清洗佛像,同时年轻的一辈要把芳香的水倒在长辈和父母的手中,代表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并祈求保佑。
在芭达雅每年都会在此时举办一些庆祝活动,像是食品展、花车游行、选美比赛以及各式各样的烟火表演等。而在清迈则会举办选美和游行等活动,在泰国慎终追远是很重要的,所以此时人们也会携带祖先的骨灰坛前往寺庙里举行祭拜仪式祈福。
[编辑本段]德昂人的泼水节
德昂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 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待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德昂族泼水节与傣族的泼水节又相似又不同,多在公历4 月中旬左右举行。临近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架好水龙。水龙是由一根粗木头雕凿而成,长约四五米,彩绘一新,上有槽口。泼水时,姑娘提桶端盆,把吉祥之水倒入槽中,流向小屋的的佛像,为佛洗尘。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鲜花,蘸水轻轻地洒向周围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贺新年的开始。这时,人们开始兴奋起来,纷纷互相祝贺新年,年轻人将水桶高高举头顶,将水滴洒在老年人的手上,祝愿人们生活快乐、健康长寿。老人们则伸出双手,将水棒在手中,口念祝词,为年轻人道喜、祝福。这种仪式之后,人们便以象脚鼓为前导,排成长队,拥向泉边、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泼水。泼水节既是德昂族人民欢度新年的典礼,又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寻找心上人的好时机。德昂族流行一种赠竹篮子,并乘夜深人静串姑娘时,将篮子分别送给自己所中意的姑娘,最漂亮的那只,要送给自己最喜爱的姑娘,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意,试探对方的反应。因此,这时每个姑娘往往都能收到好几个竹篮,然而姑娘究竟钟情于谁呢?这就要看泼水节那天姑娘背的是谁送她的那只竹篮了。到了这一天,姑娘们人人都背上了一个精致美观的竹篮,但究竟是谁的呢?这下可忙坏了小伙子们,他们睁圆双眼,紧盯着姑娘们身上的竹篮,仔细辨认着心上人所背的是否是自己送给她的那只竹篮。对对情人相遇后,便互相尽情地泼水、嬉戏,以表达自己激动、喜悦的心情。
[编辑本段]傣族泼水节
中国傣族是一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等自治县,其他散居于云南各地。傣族历史悠久,傣语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族傣语支。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动亦较普遍,如祭祀寨神、寨鬼、农业祭祀、狩猎祭祀、灵物崇拜等。
泼水节实为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三至四天。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15日这三天。
一、起源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为新年),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色彩。
二、传说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传说:很久以前,在傣族聚居的地区出现了一个残暴的魔王,他无恶不作,到处烧杀抢劫,奸污妇女,弄得庄稼无收,人心不宁,民不聊生。人们受尽了他的残害,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谁也无法杀死他。
魔王已有6个妻子,可他仍不满足,又抢来一个美丽聪明的姑娘。这7个姑娘们看到自己的同胞过着悲惨的生活,决心找到消灭恶魔的办法。聪明的姑娘们心里恨透了魔王,可表面却不露声色,装着与魔王十分要好。一天夜里,魔王从外面抢回来许多财宝和奴仆,她趁魔王高兴不备时试探问清了用魔王头发可勒死魔王的秘密。于是,夜深人静,趁魔王睡着的时候,姑娘悄悄地拔下了魔王的一根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顷刻间,魔王的头便滚在地下,可是头一着地,地上就燃起大火。眼看将酿成灾祸,姑娘们立即拾起头颅,大火就熄灭了。但是,魔王的头滚到哪里,哪里便发生灾难,抛到河里,河水泛滥成灾;埋在地下,到处臭气冲天,只有魔王的妻子抱着才平安无事。
为免除灾难祸害百姓,姑娘们便轮流抱着魔王的头,一人抱一天。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每年姑娘们轮换的日子,即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怀着对姑娘们敬佩的心情,给抱头的姑娘泼一次清水,以便冲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惫,作为洗污净身的一种祝福。
后来,傣族人民为纪念这七位机智勇敢的妇女,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互相泼水,从此形成了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泼水节。
三、主要活动
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此麦帕雅晚玛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泼水节的内容,除泼水外,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斗鸡、跳孔雀舞、白象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民俗活动,以及其他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
1、泼水节"祝福":浴佛
在"麦日",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
2、泼水节"爱情":丢包
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能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3、泼水节"力量":赛龙舟
赛龙舟是泼水节最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披绿挂彩的龙船,船上坐着数十名精壮的水手,号令一响,整装待发的龙船像箭一般往前飞去,顿时整条江上,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声相应,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4、泼水节"舞蹈":象脚舞和孔雀舞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规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泼水节的第三天,如象脚舞和孔雀舞等。从七八岁的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村中广场,参加集体舞蹈。象脚舞热情、稳健、潇洒。舞者围成圆圈,合着锰锣、象脚鼓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态为基础,在趣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舞者尽情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唱边跳,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狂放不拘,连续跳上几天几夜也不知疲惫。
5、泼水节"高升":放高升和孔明灯
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又一项保留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时,点燃引线使火药燃烧便会产生强劲的推力,将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着白烟,发出嗖嗖的尖啸声,同时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光彩夺目,甚是美妙。地上则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议论声、赞美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也觉得更光彩、更吉祥。
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四、传承价值
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能给人以艺术享受,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缅甸泼水节
泼水节也是缅甸人民的传统节日,类似我国的春节。一般在公历4月中旬举行,通常历时3、4天。
按照缅甸风俗,节日期间,不分男女老少,可以互相泼水,表示洗旧迎新之意。讲究的人,用香樱桃花枝,从银钵中蘸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清水,轻轻地向别人身上抖洒。普通人喜欢整桶整盆地泼,甚至用水龙管喷浇。小孩用水枪向大人喷,也不会被责骂。人们被泼得越多越高兴,因为水象征着幸福。
缅甸泼水节的来历传说不一。有一种说法是:有一年,缅王在宫中遇到神仙下凡,缅王龙心大悦,命人用香料和清水混合,泼洒在文武百官的身上,表示洗旧除污,迎新接福。
住在“孔雀之乡”的傣族
傣族的新年是泼水节。每年清明后第十天的清晨,人们便沐浴更衣,穿着鲜艳的服装,到佛寺浴佛听经,堆造沙塔,然后互相泼洒象征吉祥如意的水。相传,身上被泼水越多,新年里就越幸福。同时,赛龙舟、丢包、放火花、点孔明灯等活动非常热闹。入夜,人们仍纵情歌舞,笑声不绝。
1995年2月8日,我去深圳打工,坐的是那种并铺的长途卧铺客车,两个人的座位是连在一起的,还盖一床被子的那种车,和陌生人睡在一起,特别得尴尬。
偏偏那时长途车少,去打工的人特别多,因此一般都很挤。我坐在最后一排,那一排是五个人连在一起的,结果出了车站在路上,司机又让上了十几个人,其中四个安排在我们最后一排,让我们特别挤,所有的人不得不侧躺着,才能勉强躺下。
在我身边的两个都是女人,不管我侧向哪边睡,都有可能骚扰到她们,因此我七个小时保持一个姿势,收紧身体,一动不敢动,甚至大气都不敢出。
第二天早上到了车站下车时,一个女孩子主动跟我打招呼,后来我们就认识了,并且有了不错的关系。
她在熟悉之后跟说我,之所以会主动打招呼,是因为她从我在车上的表现就知道我是一个老实可靠的男人。她说要是换了任何一个男人,那一晚可能她都会被骚扰,要度过非常艰难的时刻。
这一次的坐车,我想一辈子都不能忘记,时常追忆起,都非常感慨。
不要说,我还真的坐长途车上,遇到过又有趣又尴尬的事。
那是十几年前。我跟我老公到坐车到浙江去承包沙场。刚好那次车票比较紧张。两个人的车票是分开的。我这个人一直坐车都是晕车。我看到有一个靠窗的位置,就坐了过去,旁边还有一个空位置。
车子开了一段路。上来一个男人。他上车左顾又昐的看到我旁边有个空位置。就坐了过来。我晕车人难受死了,闭着眼睛,不想说话。
谁知这男的坐在旁边滔滔不绝。东西南北的说个不停。还对我问寒问暖,关心的不得了。我懒的搭理他。
车又开了一段路。那时候长途车是一路有人就搭的。上来一个女人,她也是拿着票左看又看,走到我位置旁边指着我说。说我的位置是她的,我晕晕沉沉的刚要起来。旁边的男人,对我说,不要起来,他转身对那女人说好话,说后面还有位置,这是我老婆,她怀着孕。坐车不舒服,加上他的声音又大。大家都听见了,眼睛都望向我这边,包括我老公。
我又羞又气,不管这男人出于什么心里,人本身就是不舒服,听他这么一说,心里就更不舒服。我对那女人说,是你的位置,你就过来坐吧,他瞎说。我不是他老婆,我老公就坐在最后面的位置上。
说完。我就到我老公旁边的位置上去坐了。
有啊,只不过我要说的不是长途 汽车 ,而是火车,
去年有幸去厦门 旅游 ,是随 旅游 团去的,下午四点的火车,三点我还没拿到车票呢,送站的旅行社导游,和随团去的导游都很着急,我不着急,我以为大家都没有拿到票呢,后来才知道,我们二十五人的小团,只有四个人没有票,其中就有我,(那次去的大团有千人)
快三点半了,导游告诉我,您的票来了,马上就到,您太幸运了,是软卧,(应该是硬卧)我高兴的紧接着问,上铺还是下铺,导游说下铺,这事,是不是值得追忆呀?
我拿到票后,随团导游李姐跟我说,你先进去吧,我说不着急,一块进去吧,李姐说,有几个人没出过远门,我要照顾她们,还有一家三口,带小孩的现在还没有票呢,她告诉我在几号候车室等她们,我照李姐说的先进去了。。。
眼看到检票票的时候了,我左顾右看也不见她们的人影,这时再也不能等了,我拿起行李,直奔去厦门的检票口,这时检票口已没有人了,检票人员说,快点吧,就要开车了,我一路小跑直奔我要乘的车厢,刚放好行李,列车开了,好险呀。。。
车厢里四个人,我跟她们互不相识,其中有两个男游客他们是一起的,这一路上我们相处的还不错,我背的包拉连坏了,我上铺的男游客帮我修拉锁,没有工具,就到列车员那借工具,虽说没修好,也还是很感动,表示感谢。
旅游 七天还是很愉快的,回来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大家都是坐硬卧一起回来的,六个人一起,其中有两个不是我们一起的,她们两个是亲姐俩,经过一路了解,妹妹五十多岁了,她很有个性,(不知道用什么词比较合适)她是先进车厢的,是下铺,把行李放好她就躺在床上了,当别人问她,你是这床铺吗?她很不高兴的说,怎不是呀,别人说,你再看看你的车票,看了车票,她才意识到自己弄错了位置,她很强势,也没道歉,我当时坐的下铺正是她的铺位,我坐的靠近床头,因为其他人正在进来,放行李,我坐在门口碍事,此时那女的对我说,你往那边坐,其实我不碍她的事,
看得出来,她怕别人坐在她的床铺上,一直都躺在床上,饿了就吃饼干,渴了喝点矿泉水,一路很少起来,
我不拒怕她,而是想了解这人,就找话说,我问她是哪的人,做什么工作。。。她说她们那的女人都不工作,只有男人们干活,我问她,平时你都干什么啊,她说,做饭,照顾孩子,没事就打打牌。。。我说,你们那的女人挺好的,挺享福的。。。我又说,是这次 旅游 ,让咱们相识,咱们这是千里有缘来相会,这也是缘分,她的态度好多了,我们有说有笑,她还让我看她女儿和外孙女的照片,说着她打开手机,放了一首歌儿,都是缘分惹的祸,气氛好了很多。。。过了一会她对我说,你冷吗?我说还行,她说,把她的枕头给我,让我靠在床的另一边,还让我盖上她的被子。。。车到站了,她要在这换车,我们互相道别。。。
我想说,出门不管你乘坐任何交通工具,都要守规矩,尤其是那些抢座的,霸坐的。。。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和为贵忍为高,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跟团出去 旅游 ,做过几次大巴,没有浪漫事情,也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事情,基本是上车走不远就睡了,醒了时也快到站了。
不过,有一次印象很深,就是遇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
那是去承德坝上,一上车,前座那姑娘就以最大仰角调整了座椅,我后座是个抱小孩的妈妈,我就不忍调整座椅了。就直挺挺的端坐在那。时间长了,困意上来,我就将手搭在前座背上昏昏欲睡,可悲的是,我的手压住了姑娘的头发,车一颠簸,她可能感觉到了,突然转过头大声说:“把手拿开!”。我下意识的收回了手,却发现,这姑娘真漂亮,完全符合三庭五眼的审美标准,且眉清目秀,肤白眼亮。她完全没有感觉到我的惊讶,回头又坐那了。到了承德西边一站,可能是滦平吧,她下了车,我求前面旁边座位的大叔调整了座椅,恢复了身型。
前两年坐大巴车从昆明下普洱墨江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要发车了上来一小姑娘,车已出发窗外的小伙子仍在依依不舍的挥手再见,小姑娘也是不忍离开。车还没出城,小姑娘已经昏昏欲睡,依偎着我了,我问她是不是晕车,她点头说是,我就说那你睡吧,睡着就不晕了。她就靠着我肩膀睡着了,我双手相扣抱着她避免她身体晃动和刹车的影响,几个小时不敢乱动,一直怕打扰她睡觉还怕她说我趁机占便宜,车到元江她才睡饱了,我问她怎么会这么困,她说是与朋友K歌一个通宵,是从K厅直接到车站的,加上还有点晕车,所以睡的昏昏沉沉的,我开玩笑说这一路上你是睡舒服了,搞的我腰酸屁股疼。她说等会下车请你吃饭顺便喝点墨江紫米酒解解乏!下车后互相留了电话和微信互道珍重,几年过去了彼此现在还保持着联系。
记得刚到绥芬河不久,第一次回老家,由于时间紧我已经来不及买票了,只有到车上补票。
结果上了火车,三四个列车员在查票,问我的呢?我说忘买了,就看见其中一个像极了在绥芬河认识的好友,只是个子高了点,我一下子❤亮极了,说我的就免了吧!
人家文绉绉的递给我一张车票说买票!其实他根本不认识我,太像了,我默叨着顺手交出了车票。
天下之大原来像的人这么多,缘分很戏人,以后
我也没能和以前的朋友在一起,每天都是新的开始!
也很充实的一生!
非常感谢您的邀请,坐长途 汽车 我没有遇到过什么浪漫的事情,不过值得追忆的事情倒是有,记得第一次坐长途 汽车 跟我二姐去广东南海玩,最 搞笑 了,因为从我们家坐车到广东南海要六个小时,其间我就不停的问我二姐,到了没有,六个小时我问了五次我二姐,到了没有,我说怎么这么久还不到,最知道我不来了,到现在我二姐还会拿这个事情来说,说我第一次跟她去广东太 搞笑 了
说说我的经历吧!
我小的时候有一年冬天,母亲带着我,抱着刚满一岁的弟弟,我们回老家看望姥娘、姥爷。
那时候,交通不是很方便,长途 汽车 也很少,要等很久才来一趟。
我们上了 汽车 后,就发现这辆车很拥挤,许多的人都在站着。按现在的安全标准,这就是严重超载,但在那个年代,这是比较正常的事情。
在这辆拥挤不堪的长途大客车上,乘坐着各行各业的乘客,其中还有几位解放军叔叔。
大客车装载满满一车人,在起伏不平的山间公路上喘着粗气,费劲的向前行驶。当时天气很寒冷,这辆车上装有暖气管。由于人多拥挤,可能是什么东西挨在暖气上面了,散发一股焦糊味道,再加上这满满一车人,车内空气十分混浊。
我那时还小,一直在车上站着,时间久了,两腿发木,感觉很累很累。再加上车里这些难闻的气味,浑身非常的难受,很不舒服,当时好像都快晕厥了。母亲看到我的不良反应,也很着急,但也是毫无办法。
这时,我身边边一个解放军叔叔,可能是回家探亲的吧,他随身背着挎包,还带着一个大手提包。当他看到我不舒服的样子,赶紧从边上拿过来自己的手提包,放在我脚下,让我坐在上面,并且小声的安慰我,鼓励我。由于自己坐下来得到休息,我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得到了缓解,身体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母亲看到了,对那个解放军叔叔十分的感谢。我内心对他也是很感激。
一路上,多亏了这位让人尊敬的解放军叔叔,让我在这几个小时的颠簸、拥挤旅途中,得到充分的休息。他把他的提包让给我当座位,他自己却一路上一直站着,除了安慰我,再从没有说过其他什么。
我想解放军叔叔当时也一定很累,但他一直坚持着。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军人的那种坚毅、勇敢的精神和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我们到了终点站,我母亲又一次表示感谢,并拿出几个苹果给他和他的战友。这几个解放军叔叔说什么也不要,我也说:“谢谢你叔叔”,他拍拍我的肩膀,用略带着南方的口音对我说:“不要客气,我是解放军嘛,再见”。我们怀着感激之情,目送这位解放军叔叔和他的几个战友渐渐走远。
经过多年以后,这件事我一直没有忘记。每当想起来这件事,我还是对那位解放军叔叔充满感激,还让我那么感动。也是这次难忘旅途经历,也改变了我。我那时就想,长大了,我也要去当兵,去学雷锋,去帮助别人。
多少年以后,我也实现自己愿望。我一直想对那位解放军叔叔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谢谢你的邀请!
记得我八十年代初从广州坐长途客车到广东的粤北城市工作,那个时候因为还没有水泥路,都是公路,好像从早上坐到下午足足坐了六七个钟头,搞得人昏脑胀,好在同坐位的有个小美女聊天,一路的和我、我和她谈得津津乐道。她姓杨,是个地道的粤北籍姑娘,人长得很漂亮,是中师毕业,已经在粤北城市市辖区的一个民办学校参加了工作一年了,所以对粤北城市的情况比较了解,并一一二二的向我这个外地人详细的介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这对于我这个陌生人来说是一个最难得的入门教科书,可以说是一个向导。她也知道了我才大学毕业,二十二三岁,年轻有为,加上那个时候大学毕业生还比较少,所以对我是很羡慕也很倾情的,在相谈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会向我暗示交个男女朋友之情的渴求,但却也很含蓄,这也突显了美女的优美之貌,而我当时还没有进入到这个角色,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到了单位报到之后担心以后不知如何开展工作,所以对男女关系的问题上还没有考虑上来,只答应交个一般朋友就可以了。最后车到了终点站后各自拿了行李准备就分手了,不过她还是送了我一程,叮嘱我到单位报到了之后一定要到她学校找她并请我吃饭。
就这样,几十年过去了,虽然我们没有结合在一起,但却交了个很好的朋友,平时大家有什么困难的都会做到互相帮助,互相共勉提高,互祝家庭美好!这就是我第一次坐长途车发生的浪漫故事了,现在想起来还是蛮甜蜜的。
有一年从兰州坐长途车到嘉峪关,茫茫的戈壁,整整开了一天一夜,很巧坐在我边上的一个小姑娘非常的单纯。我们在车子的巅波下渐渐的靠在了一起,那一夜的长途……感觉非常的快,一转眼天就亮了。
这是个广告 是著名产业广告展播的一个 一首歌的时间 就是二战时一个航空员落在一个农庄 被救了 他的后代来寻根的故事 这是借用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 我在杂志上看到过这个故事 说那个美国兵不会汉语只知道说thank u 后来大家就叫他三克油
《彝人制造I》
狂野的呼唤——〖《彝人制造I》〗
2000年,以《乞爱者》为主打的第一张《彝人制造I》专辑,在歌坛引起了不小的震撼。这是一张野性十足而带有很强张力的专辑。彝人制造完美的和声,犹如来自天籁的声音,能够穿透人的灵魂,净化人的心灵。
真正的歌是有感而发的,是生活喜怒哀乐的外化,而不是凭空创造出来。彝人制造的作品体现了对音乐的灵性和天赋,它们流动着只有山歌才独有的纯朴优美,而且声部繁多;歌曲不同于五声调式,并经常随心所欲的转调,同时对节奏也有足够的重视;他们的音乐遵循的是自身的神秘法则,允斥着只有在凉山山水之间地才能酿造的情绪。当然,最令人激赏的是慢歌中那忧郁和沉思的美,它拒绝歇斯底里,拒绝抄袭煽情,拒绝莽撞地推进到歌的主音;而快歌中洋溢着最原始的喜悦和对自然的崇拜,没有丝毫都市纷乱的痕迹。
《彝人制造I》中的作品皆富有流行气质,无论是旋律、歌词或演唱上,这说明主创者哈布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创作点。《明知山有虎》密布着电子声,歌词和旋律比较怪异,运用了许多的谚语和反讽语,视角相当新奇;《我要你》则肆无忌惮地转调,却非常顺耳,具有极强的可听性。曲比哈布经诵式的唱腔,与阿木高亢裂石的声音交织混合,个性色彩鲜明。《乞爱者》伤感唯美的情绪允斥耳边,结构编排规整,层次丰盈,唱腔发挥上接近理想状态。其它如《让我进来》是很典型的彝族味道的快歌;《来不及》也是一首相当有潜质的流行曲,具有极凄美的意境;《远古神鹰》、《风雨雷电诺苏》则是神话体裁的作品,制作现代前卫,突破了以往类似作品的局限,歌词非常讲究;就连《思乡曲》这样一首在专辑中显得很平常的作品,其音乐的画面感,歌手演唱时的衷切之情毫无世俗矫情,纯朴得令人心灵震撼。《彝人制造1》鸟人艺术
他们的音乐遵循的是自身的神秘法则、充斥着只有在凉山山水之间才能酿造的情绪。洋溢着最原始的喜悦和对自然的崇拜,没有丝毫都市纷乱的痕迹。
[01]明知山有虎
[02]风雨 雷电 诺苏
[03]孤独才是完美
[04]来不及
[05]难道你就不想继续
[06]让我进来
[07]远古神鹰
[08]乞爱者
[09]思乡曲
[10]我要你
《彝人制造II》
放飞梦想——〖《彝人制造II》〗
2001年9月,在收获的金秋时节,《彝人制造II》带着清新的曲风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从彝人制造的心路历程来看,这一时期他们的事业正步入正轨,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因此,整张专辑的主色调充溢着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
专辑的主打歌——《茅草屋的女主人》就是一个带有虚幻色彩的故事,弥漫着对纯真质朴的生活与爱情的向往。山峦之间,密林之中,一座简陋的茅草屋,一个贤惠美丽而忠贞的女主人,原始而古朴的生活,这是一幅多么令人神往的美丽画面!“彩虹过后天更蓝,走进山间美丽的茅草屋。”“梦,不愿醒过来,因为它太美不愿醒过来”,如果说这是一幅理想中的梦境,那么《美丽女神》则直接脱胎于哈布的一个怪梦,歌词喃喃自语,音乐诡异而唯美,富于迷幻色彩。
梦,对于彝族人来说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它是引领彝族人跨越时空阻隔,通向过去与未来的隧道。千百年来,彝族用梦预见未来,占卜吉凶。在越接近原始的村落里,这种本能的显现就更接近准确。在绝大多数彝族子民身上,都潜藏着这种几乎特异功能的特质。同时,在被商业物质异化的都市中,梦往往也是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跳动的篝火,醇香的烈酒,动听的情歌这都是构建梦中心灵家园的元素,也变成了创作的具象。
他们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是跳动的,带有随心所欲的感觉,唯美的真诚。正如哈布所言:“只要还能胡思乱想一天,我们的风格就会继续变化。如果有一天,别人说某首歌是彝人制造的风格,说明我们就定格了,也就很难有新的突破和进步了。
《妈妈》
亲情无限——〖《妈妈》〗
2003年1月,带着浓浓亲情的《彝人制造III》面世了。至此彝人制造连续三年保持了每年出一张新专辑的纪录,这在国内歌坛的原创音乐方面并不多见。更值得一提的是,三张专辑的销量都不匪。
这张专辑的主打歌《妈妈》用母爱的温情打动了所有游子的心。这首歌刹那间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当时点播率最高的歌曲,至今每年母亲节这首歌仍高居点播歌曲榜首。试想,在繁忙的世间奔走的我们,谁不想在家与母亲共享天伦之乐,但为了远方的梦想,为了不让母亲失望,必须暂时割舍亲情远走他乡,而母亲永远是游子黑夜中的那盏明灯。永恒的主题、独特的表达、优美的旋律触动了听者最敏感的神经,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艺术创作中,有时有意为之反而难成正果,有时不经意的灵感却变成了不朽的作品。《妈妈》就是不经意中创作出来的好作品。一次小型的聚会,哈布拿起吉他随意哼唱,朋友们听了觉得很入耳,便记录了下来,填写了歌词。《妈妈》的编曲也很淡雅,只用了三把箱琴、一个手鼓和一个沙锤合成。《妈妈》MTV音乐电视中妈妈的形象就是由哈布、哈日的母亲扮演,美丽慈祥的形象,真实而感人至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彝人制造曾无数次提及,这首歌是献给天下所有的妈妈的。但其创作的情感源泉是母亲对他们无限的关爱。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母亲都在默默地支持着他们。因此,成功之后,闲暇之时,母亲是他们最牵挂的人,也是他们亲情的归宿。
《看见了》
追求完美——〖《看见了》〗
经过两年的沉淀,在人们的热情期待中,彝人制造第四张专辑终于隆重面世。如果说彝人制造第一张专辑有些野性十足、乡村民谣;第二张专辑个性前卫、摇滚另类;第三张专辑曲风朴实、返璞归真;第四张专辑则富有画面感,风格追求唯美,更加注重旋律的优美。每一专辑都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都有几首富有生命力、很多年后能够传承的作品。野性——前卫——朴实——唯美,这不仅反映了彝人制造作品风格的变化轨迹,也是他们心路历程的写照。
在这蓄势待发的两年里,彝人制造对音乐的热忱、对生活的感悟与日俱增,他们一直在寻找着自己最理想的音乐状态。以《美丽姑娘》为主打歌的全新专辑对此作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不同时代不同的人情感的理解与演绎从来没有停止过,围绕此题材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美丽姑娘》这首歌饱含着彝人制造最真挚的感情,谱写了一曲充满惆怅、伤感的篇章,无疑是用全新视角诠释永恒主题的一朵美丽的奇葩。听来不仅不流俗,还很耐听,这就很不容易做到。我们从彝人制造的歌里可以清晰的感觉到那种来自内心深处最真切最原始的真诚和质朴。在音乐的编曲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曲风磅礴大气,具有王者风范的震撼,而且也不失婉转、抒情的柔美,再加上极具异域风格的马头琴,贴切地表达出那种令人窒息的苍凉伤感。在演唱方面彝人制造继承了原有的和声优势,在新歌中使和声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至。
可以说,第四张专辑是彝人制造音乐创作与发展进入成熟期的里程碑。专辑中每一首歌曲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不仅给人听觉的冲击,在视觉上也是一种享受。如《看见了》给人描绘了一幅白鸽飞翔、孩子自由玩耍的宁静、和谐、美丽的太平祥和的人间美景。歌中有画,画中有歌,相得益彰,美不胜收。这一方面是彝人制造追求的唯美的艺术取向,也是一种新的创作境界;另一方面与哈布的美术专业背景不无关系,借助绘画中的画面与色彩来展示创作者的情怀与意境。
真正的艺术必须关注人间冷暖、现实社会,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这是所有具有责任感的艺术创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赋予艺术生命力的关键。与前三张专辑不同的是,新专辑更加贴近和关注社会存在,除了用平和的心态来诠释情感世界的《美丽姑娘》、《阿妞》、《情歌》等美丽动听的作品外,《看见了》在这张专辑中的份量不可小觑,可以解读为一首旨在在乞求和平、保护美丽家园的公益歌曲;《山里的娃》则反映了贫苦山区的孩子们的渴望与梦想,这与他们一直热心的公益事业、关注和帮助失学儿童上学一脉相承。2003年7月火把节时,他们到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进行义演,并捐助13万元在当地设立了一所“彝人制造希望小学”,CCTV-3的“爱心世界”节目组对此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现在他们每年还作为“未名奖助学金”的长期捐助人,与身边的朋友们一起,每年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资助90名学生。如果说回归意识一直贯穿彝人制造创作的话,这是一种社会责任的回归。
新专辑有一些引人注目的亮点,一是彝人制造加入了新成员——木乃,他有着一副独特的嗓子,音色感性、通透、有感染力,能轻松的带动听者的情绪,再加之原有的美声唱功功底,可谓是为彝人制造锦上添花了。二是著名音乐人郑钧出任此张专辑的制作人,因而在感受新专辑中也感受到来自郑钧音乐的摇滚热情和强劲的节奏感,而这些多元化的因素势必会让彝人制造的音乐在这个等待花开的季节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回归》
彝人制造历经四年的精心打造,为我们带来了名为《回归》的专辑,名副其实的回归,我们所喜爱的天籁之声组合彝人制造又回来了。
专辑设计所用的元素都是反映彝族生活的油画,所有油画全部由彝人制造组合成员哈布亲手绘画的。其中四首歌曲由著名民歌手、国家一级演员曲比阿乌倾情加盟。
这一次,彝人制造放下了狂放的姿态,放下了繁复的技巧与和声。这一次,他们想回到南方明媚的天空下,想回到故乡清新湿润的空气里,想回到记忆中牧歌和情歌的摇篮。
这是一次不寻常的回归之路。时代裹挟着人潮向未来狂奔。而敏感的心灵追随不了瞬间就旧的时尚。歌唱者应该对着谁歌唱应该歌唱什么显然,彝人制造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他们用简朴、流畅、深情的演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在时尚的都市里,这显然是一种另类的姿态,是一次不寻常的回归之旅。
或许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光遗忘了今天的喧闹和嘈杂,彝人制造必须有勇气说:我们挥霍掉的青春都留在这些旋律里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