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是廉颇主动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而蔺相也是很大度的接纳了廉颇,最终双方如成功和解,让将相和的美名广为流传。
两人如何和解?在廉颇因为蔺相如有功而当中不满之后,对廉颇也是很客气,又一次蔺相如出门办事,正好两家的马车在巷子遇见了,于是廉颇命令马夫将车驾驶到马路中间,不想让蔺相如过去,并打算再次嘴炮蔺相如。可是蔺相如呢,却命令马夫调转车头,转身离去,不愿与廉颇起正面冲突。
蔺相如的这个做法让他的门客们为他打抱不平——您的地位可在那廉颇之上啊,为何要怕他呢?蔺相如听完哈哈大笑,对门客们说道你们来说秦王和廉颇比,哪个更厉害呢?,门客们纷纷回复当然是秦王厉害啊!没想到蔺相如却说,我连秦王我都不怕,我又怎么会害怕廉颇将军呢?但是如果我和廉颇将军斗,赵国必然受到波及,甚至是出现内乱,那到时候获益最大的岂不是秦王吗?
而蔺相如的这段话被有心之人,复述到了廉颇那里,这让一生为了赵国奔波的老将军深感内疚,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本来就很小人了自己不该为了争一口气让国家出现危机,于是他命的手下取来荆条,背上荆条,到蔺相如的府上去请罪了。看到认罪的廉颇过来,蔺相如连忙出门迎接他,并表示自己并未放在心上,宽容大度令人敬佩。二人成为生死之交,决定齐心协力保卫赵国
而他们的和解也是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美谈,这也是成语“负荆请罪”的由来。
为何能和解而两人之所以能和解,其实也是两位君子之间的处世方式,廉颇一生光明磊落,不屑于的小动作,做人行得正,因此绝不允许自己对不起他人,蔺相如的做法无疑是在忍让他,所以廉颇自然也会以君子之道对蔺相如。所以两人的忠义和正直正是化解两人矛盾的前提。
廉颇(生卒年不详),封信平君,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他曾在对齐国、魏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后,又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国的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晚年时,因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去世后葬于寿春(今安徽寿县境内)。他和赵国上卿蔺相如之间曾发生过“负荆请罪”的故事,传为美谈;史书记载廉颇食量惊人,年老时每顿饭还能吃一斗米、十斤肉,并经常披甲跨马驰骋校场。其晚年赵王曾想重用廉颇,派使者请其出山,廉颇为显示自己未老,当着使者面吃下一斗米、十斤肉并披甲跨马驰骋校场。但遭郭开排挤,使者谎称廉颇“一饭三遗矢”。赵王遂以为廉颇老而无用,便不复用。
根据中国古代史,这三个人是属于同一个时代的人,他们都是战国时期的人,有关解释如下:
一、分别解释这三个人所处的历史时期:
1、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晋阳,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后,又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国的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他战胜燕军,任以为相国,封为信平君。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奔魏居大梁,后老死于楚,葬于寿春。
2、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赵惠文王时,秦强索赵“和氏璧”。他受命携璧入秦,当廷陈词力争,终完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随赵王赴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因善于应对,使赵王免遭屈辱,擢为上卿。对赵相廉颇能一再容忍谦让,使其感悟,成为知交。
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他的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件事件。
3、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又在《离骚》中自云:“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河南西峡或湖北秭归),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二、有关战国这个时期的解释如下:
战国时期(前476年,一说前453年或前403年~前221年),或称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秦统一中原前),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廉颇出生于赵国的贵族家庭当中,年轻的时候便参加了赵国的军队,廉颇在自己年纪不大的时候,已经能够独领一军了,只不过廉颇崛起的年代并不算太好,赵国最为巅峰的年代应该是赵武灵王时期,而到了赵惠文王时期,也就是廉颇崛起的时代,那个时候的赵国国力已经大不如以前了,所以廉颇出生没有赶上特别好的时候,而廉颇自从自己从军开始,整个生命历程基本上都在战争中度过,所以对于廉颇来说,人生的意义除了打仗还是打仗,所以廉颇在人情世故方面接触甚少,廉颇为人方正正义,眼里揉不进沙子,在那个时候的赵国,少有将领能比廉颇更出色,但是这样的一位杰出的将领却是让君王喜忧参半,因为廉颇的确做人很端正,但是情商实在太低。
在赵惠文王十六年的时候,蔺相如因为和氏璧的原因立了功,后又在渑池相会的时候,完美的抵御住了秦王的招数,因此这次会面之后蔺相如就得到了重用,而面对这种状况,作为老将廉颇,自然是感觉十分的不服气,所以从那之后就扬言,一定要好好的羞辱蔺相如,而蔺相如此人也十分聪明,大多数时候都是躲着廉颇的,而在其后,当蔺相如的一番顾全大局的话传到廉颇的耳朵中,廉颇在这个时候才感觉到了羞愧,所以也就发生了我们熟知的一幕,历史上的廉颇负荆请罪。
在我们后世人看来,或许只是一件趣事,但是这一举动对于那个时代而言,其意义不可谓不重大,毕竟廉颇是贵族出身,廉颇能够去放下身价,背着荆条去给蔺相如请罪,这种行为真的可谓是赤城,所以说就廉颇这个人而言,其自身足够正义,在廉颇的眼里,这个世界的确就是非黑即白,当其自身出现错误的时候,他也会立即去改正而不会去刻意隐瞒什么,所以说廉颇就是一个很纯粹的战士,但是这种人,往往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好下场。
想必我们大家都熟知历史上有名的渑池相会,当时秦王邀请赵王在渑池会面,事实上在最开始的时候赵王是不敢去的,为何说赵王不敢去呢?因为那个时候秦国的国力要远胜于赵国,秦王嘴上说的是与赵王在渑池言和,但是秦王的真实目的,并没有几个人能够清楚,如果秦王把赵王抓了去,那赵王是毫无办法的,所以从秦王提出这一提议之后,赵王其实本身是害怕的,是拒绝前往的,但是却由于某些客观因素,不得不去参加这一次会面。
而就在这种时候,廉颇说了一段很不合时宜的话,廉颇对赵王说,大王你尽管前去,你去的这一趟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而如果你要是三十天还没有回来,那就立太子为新的赵王,这样就断了秦国要挟赵国的念头,我们仔细的研究一下廉颇说的这一段话,汝听之,人言否?赵王还没有死或者是被秦王抓住,廉颇就要去立太子为新的王了,廉颇居心何在?
或许我们大家都清楚,其实在这种情况之下,廉颇已经做了最好的打算,做出了最合适的决定,但是这样一个决定对于赵王来说,毫无疑问是十分的残酷的,而廉颇讲话又没有任何的艺术成分,直接就这样直白的说了出来,这样的一番话怎样会不得罪赵王?因此说,廉颇很多时候不受到重用,并非是因为廉颇个人能力不够,而是因为廉颇个人太不会做人,他或许适合领兵打仗,但是他却不适合封侯拜相,治理一方。
所以纵观廉颇的一生,都是无比的坎坷的,廉颇这个人十分的有能力,但是因为其情商较低,所以廉颇当官当的一直不怎么称心如意,多数情况下廉颇都处于一种,当天下有战争可打的时候,廉颇就会被火速提拔起来,然后直接被推向前线,临危受命,而假如是没有战争的时候,廉颇又会被君王闲置下来,就比如说历史上让人十分遗憾的长平之战,当战争真正的起来的时候,廉颇被火速的提拔起来推向了前线,廉颇个人也是不负众望,将当时的秦军的脚步阻挡在长平,秦军久攻不下,而一看到这种状况,赵王很是开心,甚至认为自己有实力去反攻秦军,所以就直接罢免了廉颇,让赵括上位,而也是在这一场战争当中,赵国的军方有生力量,基本上被打了个一干二净。
在赵国,廉颇一直是郁郁不得志的,并且这样郁郁不得志,直接贯穿了廉颇的一生,乃至到了赵孝成王死后,其儿子赵悼襄王继位之后,廉颇直接被解除了职务,并且在朝中大受排挤,廉颇在盛怒之下,起兵攻伐了排挤自己的人,最终不为赵国所容,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跑去了大梁,但是到了大梁之后,廉颇仍然没有受到重用,或许是因为大梁已经看不上廉颇这员老将了,也或许是因为压根就不敢任用廉颇,毕竟廉颇的脾气实在太犟,而如果廉颇再次掌握军队,大梁会不会上演和赵国一样的一幕,所以廉颇在大梁也没有能够得到出头的机会,其后廉颇最终辗转到了楚国,楚国倒是任用了廉颇,但是廉颇在楚国期间却是没有什么建树了,毕竟这个时候的廉颇已经很老了,而最终廉颇也是死在了楚国,战国四大将之一的廉颇,客死他乡,结局真的让人感觉遗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