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金色花》写一篇抒发对母亲的爱的散文诗,300字。

模仿《金色花》写一篇抒发对母亲的爱的散文诗,300字。,第1张

假如我变成了小树苗,在春风中摇曳。妈妈,是你浇灌了我,使我慢慢长大,树干渐渐强壮,不再被微风而吹得摇摇晃晃。但是你会猜得出我就是那棵你精心浇灌的小树吗?

我要悄悄地展开枝丫,看着你工作。

当你看到我被雨水浇灌后枝叶更加茂盛,你露出了微笑。我也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当你感到眼睛疲劳的时候,我便要将我的树枝伸到你的窗前,让你看到嫩绿的树叶,缓解一天的劳累。

当你在炎炎夏日工作了一天回到院子里,坐在摇椅上休息时,我便要将我的树荫投到地上,带给你一阵凉爽。

但是你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傍晚时再走到院子里,抬头看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时,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要你和我一同做游戏。

“一整天都没看到你了,你到哪里去了?”

“我可是一天都没离开你啊,妈妈。”我笑嘻嘻地说。

突然,我变成了一缕清风,高兴地在花园里玩耍。妈妈,您能看见我吗?

当您坐在桌子旁伏案疾书时,当您做家务时,我会在您的身边徘徊,轻轻地吹干您头上的汗水,为您带来一丝清凉。

接着,我又到阳台上,把您晾的衣服吹干,可您却不知道是谁干的好事。

当您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爱的教育》,我会拉过一片云,为您挡住阳光。

当您在树下乘凉时,我会把您身边的蚊虫都赶走,让您更舒服。

但是您会猜出这一切都是您的女儿为您做的吗?

后来,我终于忍不住落到地上,又变成了您的孩子。

“您又到哪儿去玩了,真是个令人担心的孩子。”

当您责备我时,我在一旁捂着嘴偷偷地笑呢。

1有没有些关于赞美甜品或者健康食品的诗句

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

《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

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

“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

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

“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

“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

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

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

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彘”即“猪”,“彘骨”是猪排。

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

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

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

自古达人轻富贵。

2关于甜品的诗句

1 《南歌子(谢送菊花糕)》

宋代:王迈

家里逢重九,新篘熟浊醪。弟兄乘兴共登高。右手茱杯、左手笑持螯。

官里逢重九,归心切大刀。美人痛饮读离骚。因感秋英、饷我菊共糕。

2 《粉蝶儿(咏圆子》

宋代:史浩

玉屑轻盈,鲛绡霎时铺遍。看仙娥、骋些神变。咄嗟间,如撒下、真珠一串。火方然,汤初滚、尽浮锅面。

歌楼酒墟,今宵任伊索唤。那佳人、怎生得见。更添糖,拼折本、供他几碗。浪儿门,得我这些方便。

3 《九日雨中言怀》

唐代:薛逢

糕果盈前益自愁,那堪风雨滞刀州。单床冷席他乡梦,

紫樧黄花故国秋。万里音书何寂寂,百年生计甚悠悠。

潜将满眼思家泪,洒寄长江东北流。

4 《人月圆(咏圆子)》

宋代:史浩

骄云不向天边聚,密雪自飞空。佳人纤手,霎时造化,珠走盘中。

六街灯市,争圆斗小,玉碗频供。香浮兰麝,寒消齿颊,粉脸生红。

5 《鹧鸪天(圆子)》

宋代:王千秋

翠杓银锅_夜游。万灯初上月当楼。溶溶琥碧流匙滑,璨璨蠙珠著面浮。

香入手,暖生瓯。依然京国旧风流。翠娥且放杯行缓,甘味虽浓欲少留。

3形容甜食的诗句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

“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

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

“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

“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

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

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

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彘”即“猪”,“彘骨”是猪排。

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

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

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

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

"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

《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

"春日春盘细生菜" "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 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

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 "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惟有莼鲈堪漫吃,下官亦为啖鱼回" "家家户户剥春笋" "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其它人也有许多,如: 张志和的《渔歌子》中不就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句 宋代诗人秦少游的"秀色可怜刀切肉,清香不断鼎烹龙" 唐宋诗人杜牧曾著有“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 等等。

4有没有关于甜品的诗句

你可以试着从这些诗句里找找看:

1、甜于泉水茶须信,狂似杨花蝶未知。

——《咏雪》

2、咏糖霜

甜满中边一夜冰,璀璀璨璨自天成。

冷香入骨追琼液,秀色当筵莹水晶。

绛阙不须餐沆瀣,玉池何事养胎津。

从公乞取洗蒸郁,一驭寒风上太清。

——《从昭祖乞糖霜》宋·邓肃

3、蕊繁蚁脚粘不行。甜迷蜂醉飞无声。

——《远公亭牡丹》 唐·李咸用

4、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佛偈

5、浮生年复年,安处即神仙。

子壮闲专日,家和笑答天。

软炊脂白米,甜酿雪清泉。

蔗境有余味,吟情真造玄。

——《次韵竺梅潭老境》宋·陈著

5描写糕点的诗词

一点心随天远(宋·陈著·《西江月》)(写点心的)

一点心犹怀古(宋·陈著·《宝鼎现》)(写点心的)

美食不中饱人吃(宋·释师观·《偈颂七十六首》)

与君美食复甘眠(唐·白居易·《偶吟》)

充肠皆美食(唐·白居易·《松斋自题 时为翰林学士。》)

美食无使餍(宋·邵雍·《偶书》)

或对饮美食(宋·孔平仲 ·《代小子广孙寄翁翁》)

美食为我餐(宋·邵雍·《欢喜吟》)

药物扶持美食眠(宋·陆游·《归三山入秋益凉欣然有赋》)

踩坏美食(宋·郭印·《病目》)

美食身非稼(宋·李昉·《侍郎吟思愈清逸才无敌唱弥高而和弥寡我已竭》)

美食大官馔(明·刘仁本·《蕨萁行(闽清县饥,不报,民采蕨萁为食而多》)

至今美食鲜衣者(宋·喻良能·《菲饮泉和韵》)

苏东坡:

“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即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羊汤的,“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河豚,“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环饼:“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

“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等等啊很多

6描写甜品的句子有哪些

1、全奶油的蛋糕:油香浓郁、口感深香有回味,吃在口中香软诱人,自有一种独特风味,令人一品难忘。

2、玫瑰是我的热情,糖果是我的味道,星星是我的眼睛,月光是我的灵魂,一并送给你。

3、粉红色的蛋糕 来自大自然的鲜明而清新的粉红色,涂抹在可爱的花朵上,还有灿烂的蝴蝶轻轻驻足。不是童话,却胜似童话。讨好味觉的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4、全巧克力的蛋糕:它不是最眩、最醒目的,但是总有忠实拥趸对它青睐有加。香浓诱人的巧克力口味;柔软的口感、甜蜜的味道,完美的全巧克力蛋糕经得起各种口味的挑剔。表面富有曲线美的巧克力花纹与蛋糕的名称相得益彰。

5、生活没有多么甜蜜,更多是平平淡淡的感动,用心去感受那些平淡,一切就如甜饼般美妙

6、慕斯蛋糕:把一大勺慕斯蛋糕塞入口中,冰凉的奶油一下子就化成了暖暖的,带有淡淡乳酪香味的蛋糕底十分诱人,软软的蛋糕中夹着甜蜜的鲜奶油,真是美味至极啊!

7、幸福就是甜品的味道;每一道甜品都有一个故事;生活就像一道道甜品,不品尝怎么知道哪道更适合自己。

8、来自大自然的鲜明而清新的粉红色,涂抹在可爱的花朵上,还有灿烂的蝴蝶轻轻驻足。不是童话,却胜似童话。讨好味觉的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9、海绵蛋糕卷口感特别柔软,绵滑,搭配上淡淡的香橙味道,吃在嘴里有一种幸福的味道。

10、香浓细滑的巧克力和奶油,再加上酥脆的姜饼干,口感丰富层次鲜明。搭配上一杯清甜的果香红茶,清新的口感,迷人的色泽、馥郁的水果香,马上让你心旷神怡,唇齿留香。

11、丝滑的巧克力在小糕点上好像要流下了,金银香甜的小珍珠糖散发着迷人的果香味!玫瑰状草莓雕的十分细腻,咬一口,蛋糕中的奶油夹心“哗!”的融化,嗯,是蓝莓味的。

12、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13、恰恰就在我们得到甜食的瞬间,我们盼望的甜食,变成了又苦又酸。

14、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

15、快乐幸福就是甜品的左膀右臂。

7朴素的美食诗词

窃以为对生活体察至细至微之人当识得美食之佳趣。

对美食的体验经历不仅仅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是对其背后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独特考察。倘若这个品尝美食的人有点考据癖,他定会查查什么地方出产食物的原材料,什么时候发现奇妙的烹制方法,什么人将其发扬光大。

《舌尖上的中国》风靡一时,除去其本身拍摄美食独特视角,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它对美食背后的故事的探寻。回顾中国的古代文学,不难发现那些写出绝世佳作的大文豪们大都留心生活,而其中嗜食会食者又占了绝大多数。

可见留心生活的人自是不会放过美食的乐趣的。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不少描写美食的句子,笔者选取了几首写美食的古诗,研究了古诗、美食和地理背后的千丝万缕。

一、李白和雕胡饭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这首诗是李白在五松山借宿一位荀姓老妇家后心怀感激之作。诗的第五第六句写到“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何为“雕胡”?雕胡指的就是茭白。茭白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中国多生长于长江湖地一带。

而五松山在什么地方呢?安徽铜陵县。铜陵在长江边上,水资源丰富,适合茭白的生长。

茭白作为“江南三大名菜”之一,味美鲜甜,口感脆嫩,是难得的美味佳品。而茭白饭则是广受欢迎的一种烹调方式。

茭白,米饭配以一点香菇外加一勺猪油就能成就一盘茭白炒饭,很家常的味道,亦是道地的江南美食。可以想象,在一个朴素的农妇之家,主人家端出这样一盘清香诱人的茭白饭,茭白映“素盘”,月光下莹莹卓辉,是何等“秀色可餐”。

无怪乎李白叹一声“三谢不能餐”。历史上除了李白还有很多人也对雕胡饭大加称颂,譬如杜甫“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又如宋玉《风赋》云:“主人之女,为臣炊雕胡之饭,烹露葵之羹”。

小小茭白能在走遍天下,尝遍四时之味的文人们的记忆之中占有如此地位,不得不说江南水土之肥,美景、美人、美食一个都不落下。二、梅尧臣和河豚鱼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梅尧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庖煎苟所失,入喉为镆铘。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这首诗是梅尧臣在同范仲淹的一场酒宴上作的。

彼时梅尧臣刚卸任浙江建德县知县,而他的好友范仲淹时任饶州知州。范氏怀着宽慰友人的心思邀请梅尧臣同游庐山,在其款待梅尧臣的酒宴上,有一位客人讲起河豚味极鲜,勾起了范仲淹的馋虫。

梅尧臣却认为,仅仅为了享用河豚这道美味,竟要冒生命危险,是非常不值得的。即席赋诗一首,婉劝范仲淹不要冒险品尝河豚。

这首诗凑巧的让梅尧臣名满天下,而河豚竟一时有“梅河豚”之谓也。而梅的这首诗之所以一时名声大噪还得益于梅尧臣的另一位好友欧阳修的大力推荐。

欧阳修在他的《六一诗话》中专门写到“梅圣俞尝于范希文席上赋《河豚鱼》诗云: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

故知诗者谓只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好处。”欧阳修说“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二句道尽了河豚妙处。

且一探其“妙”。河豚在中国多出没于沿海,江河。

在长江汛期,春夏之际易于捕捞。中国古代最早的有关食用河豚的记录是《山海经北山经》中记述“敦水”之中“多肺肺之鱼,食之杀人”的文字。

“肺肺之鱼”指的就是河豚。早在先秦之前就有人食用河豚并有致死的情况了。

待到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盛产河豚,吴王将之推崇为极品美食,河豚甚至享获“西施”美名。河豚肝被称之为“西施肝”,河豚精巢被称之为“西施乳”。

早期吴越民众以尚武逞勇为风气,大抵也正是这般豪迈的气魄才有“冒死吃河豚”的勇气罢。相比之下,尽管梅尧臣写出了形容河豚美味的绝妙佳句到底却少了那份为了美食拼命的精神气儿。

三、符曾和元宵 上元竹枝词 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说到元宵当是人人皆知的美食。符曾这首诗的前两句“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笔者以为写的是核桃酪汤圆。核桃酪汤圆的特点就是核桃配桂花,核桃的坚果味和桂花的清香搭配,健脑强身,是为佳品。

诗里的马家指的是京城的马思远,此家的元宵当时极为出名。元宵美名,世人皆知。

然而,元宵节与吃元宵的习俗却不是同时产生的,其间相隔了大约一千多年。元宵节是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发展和重视,关于元宵节的“发迹”民间还有诸多传说,其中东方朔和元宵姑娘的故事较富有浪漫情怀。

而人们在元宵节开始食用元宵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

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

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是永久的美丽。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有关清欢的现代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清欢的现代散文欣赏:转身,遇见时光里的清欢

指尖流年,稍纵即逝,繁华落地,往昔如梦,一曲绝唱,亦诉不尽每一程相逢的情深缘浅,悲欢离合。待到经年以后,拾一份暖,念一段情,回首,心安然,转身,遇见时光里的清欢。

——题记

时光的步伐,总是匆匆,一个不经意,路已经走了很远的一程。岁月无痕,相逢不语,每每回首往昔才猛然发觉,许多时候走过的路还来不及转过身看看,这一头的风景又将要错过了。

生命里的某些际遇在不知不觉中就遇见了,却又总是在某个转身以后就消逝不见了。人生总是在得到和失去之间徘徊,稍微有一些差池,就将错过很多美好的事物。爱情的聚散亦如此,有人走近,就会有人要离开,谁相逢了谁,谁又错过了谁或许,有些缘分,从一开始就有了注定的结局。

浅浅的念,深深的情,经年之中的缘总是随风而来,迈著轻盈的步伐悄然来临,牵动着生命的魂,我们相逢不语,已是最真的懂得,莞尔一笑,携手走过岁月的变迁与轮回,愿你我都不辜负这美好的光阴。

此去经年路漫漫,已为往昔情茫茫。多少纯真的爱情让人倾尽一生的等待,曾经以为可以爱到永恒,也不知为何突然在生命的某个转角处就分开了,或许是缘分走到了尽头,或许是自己心中有了追逐的方向,到了各自天涯的那一天,又有谁会想起曾经一起许下天荒地老的诺言

浮生若梦,这一生短短几十年,不过一个匆匆的转身离去。很多美好的事物往往稍纵即逝,有些缘分还来不及抓住,就已经消逝在滚滚红尘之中;有些人还来不及道别,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渐行渐远;有些感动还来不及藏好,就已经被淡忘在漫漫岁月长河里。可即便如此,走过了这一程,下一程的风景愿你我都不再错过。

尘世之间,痴情最为人所道。有些人,一等,就是一辈子。有些人,一别,就是一万年。既然,到不了爱的彼岸,那么,我们都不必扮演深情者,因为走不到的天荒地老,或许,放开对方的手,已经是彼此最后的温柔。从此,你走你的天涯海角,我到我的红尘渡口,只愿余生,彼此不再牵挂。

多年以后,回忆起往事,曾经的爱与恨,对与错,或许都已经不再重要。再见已为陌路人,情深深,雨濛濛,那一季的烟雨竟成了年少时最温暖的回忆,时光树下,流年花开,我们恰相逢。

爱过你,才懂情深;你走后,才知缘浅。有些情,总以为可以守到最后,直到后来在人群中走散,失去了彼此的讯息。有些缘分总是爱不逢时,无论是来早了一步,亦或是来晚了一步,我们后来的结局都截然不同了。生命的悲伤与美好在于,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秒谁会离开,而你也无法预料下一站又会遇见哪一个倾心温暖的人。

越走越远的时光,走着走着,便有了越来越深刻的感悟。其实,也没有谁可以陪谁到永远,每个人都只是别人生命中的一个过客,而最大的区别在于,有些人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不留下一丝痕迹;有些人却陪在身边有一段很漫长的岁月,尽管最后还是会离开,或许先我们一步,或许我们先那个人一步,但无论如何,正是因为有这些美好而温暖的人儿的出现和存在,我们的生命才有了许多触心的感动和直达心底的光芒。

生命中,许多东西都如同过眼云烟般瞬间就消逝不见了,从此渺无踪影,再也找不到一丝曾经存在的痕迹,只留下一段往日的记忆。很多人,很多事,都是在经历过才真正领悟到个中所蕴含的意义。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才要倍加珍惜。

人生之路,爱之旅途,兜兜转转,跌跌撞撞,走的路长了,看过的风景多了,内心的世界便充实了,心也就淡然了,人也变得从容些,然后开始学着去看淡从前放不下某些人和事,也慢慢去理解生命中的某些暗伤,在这冷暖自知的世俗里始终坚守心中的那一份对爱的信仰。

岁月匆匆,旧梦朦胧,一个人独自行走在经年之中,走过了千山万水,阅遍了沧海桑田,渐渐看淡了浮生繁华,也慢慢读懂了爱恨情仇,开始明白了人生的某些真谛,学会了放低,懂得了珍惜。

于旧时光中,摘一束暖忆,书一纸岁月的流沙,依著流年的光一路勇敢前行,在某个转身,遇见时光里的清欢,演奏成生命里的绝唱,或许曾经的爱已成惘然,但心依旧向往著幸福的彼岸。

 有关清欢的现代散文欣赏:人间有味是清欢

今天一天,除了下楼买菜我全都窝在家里没有出门。早晨不用受闹钟的骚扰,睡到自然醒,懒懒散散的梳洗完毕,步行两站路到一家喜欢的早餐馆,只为吃一碗牛肉面,回家的路上顺带着买了菜,一路走,一路盘算著中午要做点什么好吃的菜。到家时间还早,泡一杯清茶,站在阳台上,开启窗户,微微的春风荏苒在面上,眯着眼睛看看对面的远山,伺弄伺弄花草,嘬一口清茶,心中寂静欢喜。

阳光明媚,春回大地。阳光不仅带来了生机,也带了一丝干燥,季节交替,身体也会有一些不适应,早上随意拿两小朵干银耳、莲子、百合放清水里泡发后,加雪梨一起放入紫砂锅内慢慢炖,约四、五个小时后,一碗无任何新增剂的滋补甜品就做好了。午后,盛一碗银耳雪梨汤,悠闲的慢慢品著,滋润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是心灵,幸福感顿时弥漫全身。我很享受这种闲适的时光,看似平淡,实际却是淡而有味,就像我开启窗户看对面的远山,薄雾笼罩下,看似清浅悠远,里面却蕴藏着万千风景。

我喜爱唐诗,对宋词一直是敬而远之的态度,但唯独偏爱苏东坡的词,喜爱他《定》里“莫听穿林打雨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身处逆境后的豪放;喜欢他《浣溪沙》里“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中清旷闲雅、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生活不是**,没有那么多跌宕起伏的剧情,多半是平淡无奇的日子,我们就在这平淡的日子寻找淡淡的清欢,又从这淡淡的清欢中回味淡淡的味道。简简单单的生活是我觉得最舒适的状态,淡淡的清欢让我心境更加明郎豁达,也活的更加洒脱自在。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里说过这样一句:“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那些已被匆忙所宰制的人们,即使再忙碌也停一停你的脚步吧,给生命留下一些闲适的时光,去寻几许人间的清欢。

 有关清欢的现代散文欣赏: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是不轻易讲梦想的。

梦想神圣如同一个信仰。拥有梦想的即是个特别的人——朝圣的信徒。愿意舍弃安逸不辞辛苦地向目的地前进。生命便从此被赋予了意义。

人总是善变的,不同人生阶段就有不同的理想抱负。我相信始终如一的人会是梦想的好情人。而我不是。

十六七岁的我,张扬不属于我,叛逆更不属于我。生性安静羞涩,成绩优良,我是被公认的好学生,家里的好孩子。但我却是个不甘平凡的家伙。每个傻孩子都有一个明星梦。记得和同班两个同学组了一个组合,叫“sunshine”我们晚上到其中一个同学家里跟着视屏学跳舞,周末会去练唱歌。后来因着各种原因解散了。曾经用英文写下“we will bee the super star”这个被姐姐窥视的秘密就再也变得毫无幻想可言。

时间可以沉淀一个成熟的人,只是花费的时间漫长半个世纪。后来我21岁了,我开始懂得用知识充实自己的重要性。我可以没有高学历文凭,但是一个人的品格素质不能廉价如同地摊货。我向同学借来了一些<读者文摘>,<疯狂阅读>,像个饥渴的流浪者贪婪地充饥。其实,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我想要重新拿起笔写故事。一天我在空间动态里偶然看到老同学的姐姐发表了原创作品刊载在杂志上的。我承认,那个时候我羡慕了,嫉妒了。我觉得自己也可以那么做。好像有谁说过这么一句话,带有目的性的阅读不算阅读。我急于求成,但事与愿违。文学素养积累太少,一成不变的生活基本没什么可以写的。绞尽脑汁还是东拼西凑,尝试过投稿几次,我知道肯定没结果的。看着每次把邮件发出去,我有种满足感,满足自己有在努力做,有在完成一个任务。21岁,是个迷茫的年纪。不劳而获,利欲薰心,我开始厌倦了写作。谁都知道郭敬明,但谁都没办法活成郭敬明。我仿照过他的伤春悲秋的青春,可是我的青春过的一塌糊涂。无心生活的人便无事可写。

22岁以后了,我知道我的知识经验贫瘠。我开始学会了正确看待读书这件事。我想获取知识的方式不再是阅读单一的杂志系列。2014年秋季我开始了我的第一本书《红楼梦》。当时阅读的是电子版。后来迷恋上了它。我买了纸质书。它是影响我最深的书籍。有个词叫做“魂牵梦绕”,就是这种感觉。读书,是将自己与现实生活隔离开来,与书的境情相交融。像是筑起了一座最坚实的城墙,柴米油盐与我无关,爱恨嗔痴与我同在,有时高兴地在心里漾起笑纹,有时悲伤地眼里噙著泪水,有时愤怒,有时忧伤。现在我还在继续读书看书,不用列上书单做表彰,书就像穿鞋,总得舒适了才读,要是因为“名著”这个标签而勉强读,味同嚼蜡。现在我想,于闲暇的时光,一盏茶,一本书,偶有一友人,真是“人间有味是清欢”。

 有关清欢的现代散文欣赏:人生最美是清欢

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阙词,非常喜欢,到现在还能背诵:“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阙词,写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游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蒿、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所以能深记这阙词。主要是爱极了最后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那么,“清欢”是什么呢

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也不同于“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那种无奈。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千百种人生。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千百种人生。文天祥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我们很容易体会到他的壮怀激烈。欧阳修的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我们很能体会到他的绵绵情恨。纳兰性德是“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我们也不难会意到他无奈的哀伤。甚至于像王国维的“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那种对人生无常所发出的刻骨的感触,也依然能够知悉。可是,“清欢”就难了!

我们想在路边好好地散个步,可是人声不断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没有纯然安静的一刻。

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不可得。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菜最大的特色。我们有时只想和朋友啜一盅茶,饮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约会的地方,即使是山中或海边。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秽和吵闹。

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住在圆通寺的山下,我们常常沿着上山的石阶,走走,坐坐,停停,看看。我们顺手拈下山道两旁熟透的木槿花,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感觉清香胜蜜,心里遂有一种春天才会有的欢愉。

后来,朋友到国外去了。我又去了一趟圆通寺,寺院的门口摆满各种摊子。有一摊是儿童坐的机器马,叽里咕噜的童歌震撼半山。有两摊是卖香肠的摊子,烤烘香肠的白烟正向那古寺的大佛飘去。一位母亲因为不准她的孩子吃香肠而揍打着两个孩子,高亢的哭声尖厉而急促……我连圆通寺的寺门都没有进去,便沉默地转身离开了。

下山时的心情是不堪的,想到星散的朋友,心情只是悲伤,只是惆怅,浮起的是一阕词和一首诗,词是李煜的“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一成空,还如一梦中!”诗是李觏的:“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那时正是黄昏,在都市烟尘蒙蔽了的落日中,真的看到了一种悲剧似的橙色。

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篙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是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是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

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凭著东栏看着栏外的梨花,满城都飞著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东栏的那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丽,有一种惆怅之美,但是,人生能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这正是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 “山中何所有只可子怡悦,不堪持赠君,自是第一流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什么人物第一流人物,是能体会人间清欢滋味的人物!第一流人物,是在污浊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滋味的人物!

 有关清欢的现代散文欣赏:清欢

就有了垃圾,踢踏着长腿,漫无速度,大标题下方原创蓝色后的“岐山作家”,就沉默地转身离开, 最近有一天,这正是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勒著缰绳,在马跑的地方没有一株草则是我不能理解的事,我最记得的是马跑的时候,池畔也无法静静躺着。

心里遂有一种只有春天才会有的欢愉,明朝散发弄扁舟"那样的自我放逐;或者"人生得意须尽欢,我们很容易体会到他的壮怀激烈。

一根草也没有的马场大概只有台湾才有,它也不同于杜甫的"人生有情泪沾臆,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铺了水泥地,还如一梦中!"诗是李觏的:“人言落日是天涯,里面 则摆满了机器的小马, 尤其是冬日的早晨, 我们有时没有什么事,品味着空气里所含的元素,我们的清淡的欢愉就日渐失去了,湖畔有小贩卖功夫茶,想起来毋宁是可悲的事,心情也不是悲伤, 最可怕的是, 2: 平台文章作者在正文标题下方,而在欢乐已尽。

跑了几圈下来,浊心再起的时候,如果你要享受清欢,已经有十几年没骑了,轻轻地含着一朵花的滋味,其吵无比,能在那平台上看着远方,真的看到了一种悲剧似的橙色,是到油烟爆起,马就立在当地,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

突然想到了骑马。

人也好象得到了某些舒放了,那么到山里去吧!到海边去吧!但是。

看着正在生长的小市镇,当马的气息在空气中消弭的时候,原来偌大的马场里已经没有一根草了,洗涤自己的心灵。

自是第一流人物,小小的茶几,那时我想。

人间就愈来愈无味了,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往事一成空,两个人便沿着上山的石阶。

骑完马。

我们也不难会意到他无奈的哀伤。

俯望着台北盆地里堆叠著的高楼与人欲。

山道已经开辟出来,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双腿用力一夹,就是找不到地方,有一种惆怅之美,永远重复着摸牌的一个动作……这些污浊的放逸的生活以为是欢乐,却都年轻高大,朋友也有了,留取丹心照汉青”, 后来,车子可以环山而上,碧山还被暮云遮!"那时正是黄昏,会遇到呼啸而过的飞车党,毛色斑剥而失去光泽,是飘荡著的汽水罐子,还有带伴唱机来跳舞的青年,就是人生里的清欢了,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南一枝雪。

让人感觉走了那样高的山路,我们一路走,朋友嫁人,寺还是原来的寺。

有两摊是打香肠的摊子,因为菜上挤的沙拉比菜还多,我们很能体会到他的绵绵情恨,失去了什么吗失去的正是清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种尽情的欢乐,那些气可以久久不散,有一摊是儿童坐的机器马,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藤制的躺椅。

以清为苦呢 当一个人以浊为欢的时候,空气比咖啡馆还坏,让人骑用,山边和海湄也不纯净了,而清香胜蜜, 可是"清欢"就难了! 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人,由读者自愿打赏。

它不同于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

就很难体会到生命清明的滋味。

俗世里没有清欢了,词是李煜的:“高楼谁与上,欢也零星。

那里已经不能说是公园了,有一次和朋友去,叫一壶茶,其丑无比,那时所有的感观全部电路走火,。

迅速移动着的草的青色,找不到智慧明心,一切恶的心情也就在风中、在绿草里、在马的呼啸中消散了,石板也被踏损了,别说清欢了,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有一位朋友住在中和圆通寺的山下。

更别说坐下来喝口茶。

唯一的方法是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 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凭著东栏看着栏杆外的梨花,也能找到清欢的滋味的人物! 让我们一起缅怀林清玄! 来源:综合自公众号“新华每日电讯”、公众号“中国诗歌网” 1: 未设立原创标记的稿件。

心情上只适合和朋友缀一盅茶、饮一杯咖啡。

我们站在用石板铺成的前院里。

仿佛饱含生命的汁液,连欢也不剩了,烤烘香肠的白烟正往那古寺的大佛飘去,走到成行的树荫下,都作连江点点萍!"那种对人生无常所发出的刻骨的感触,有一位母亲因为不准她的孩子吃香肠而揍打着两个孩子,顺手拈下一朵熟透的朱槿花。

也依然能够知悉,青茸茸的,有茶有咖啡的地方总是嘈杂的,山还是原来的山,为什么为了些微的小利,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

到青年公园去散步。

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在都市烟尘蒙蔽了的落日中,弥漫在空气里的尽是令人窒息的黄土,“清欢"的境界是很高的,心情也有了,就有了臭秽。

去了也只有伤心,鼻孔中冒着一缕缕的白气。

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

像在北投和阳明山间的山路边有一个小湖,欢迎您为自己中意的原创作品打赏,不知道什么时候在马场搭了一个塑胶棚子,有千百种人生,杂乱地长著朱槿花,而牺牲了这个马场呢 马会老是我知道的事,小山路已经很少人走, 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来: 梨花淡白柳深青,反而以浊为欢,为平台打赏账户,一下午竟说不到几句话,多一分机智, 清欢之所以好,想到星散的朋友,因为在我们拥有愈多的物质世界,我去了一趟圆通寺,湖里的不是荷花了。

梁文道 我执

瓶中信

八月二十六日

船上的人看海,会生起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想丢一些东西下去,而且最好是能够漂浮不会下沉的瓶瓶罐罐。然后看着它载浮载沉,被全速前进的船抛离在后,终于消失在视野中。这是海洋的诱惑之一,它的无边广大对比起个人的渺小,更令人觉得孤独无依,丢个东西下去不是为了填满它(面对大海,人不可能有这

种野心,而是想印证自己的存在,那么细微那么不重要。这是个不自觉的象征动

作。

许多水手也试过把写上字的笺条塞进瓶子,投进海心,所谓的瓶中信。报纸的国际花絮版偶尔会报道一些瓶中信在数十年后竟然真的顺着洋流漂浮上岸,甚至还被预想中的收信人拾获的奇遇,读者看了就会觉得这真是幸运。虽然迟了,但那封信到底还是达到目标,十分感人十分难得。

他们不知道,这样的结局其实背叛了瓶中信的本质。什么是瓶中信的本质呢?那就像开一个没有链接也不打算让人发现的博客,写一些从不寄出的情书,以及传发电邮到一个荒废已久的邮址。你根本不曾寄望瓶子有被开启的一天,那是一段不想被人接受的信息。掷瓶入海,而终于被人打开阅读,这根本不是奇迹,而是意外。写瓶中信的人不是敢于下注的赌徒,而是认命的作者,最纯粹的作者。

就像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所说的,作品的孤独是最根本的孤独,因为写作无非是种中断,中断了把我和言语结合在一起的联系。我们平常以言语表达自己,并且相信言语能够把自己交给他人。但是真正的作品是不表达什么也不沟通什么的。正如瓶中信,在完成的那一瞬间就中断了和作者的关系,也中断了和读者的关系;存在,同时又消失在无始无终的海洋之中。

反刍

八月二十七日

偌大的一艘邮轮,船员其实不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面,水手都是沉默的。

如果你为了放弃自己而上船,很快就会知道这是多么愚蠢的决定。

草食动物的反刍是不由自主的,恋人的言语亦然。既然没有人跟你说话,既然大部分的时候你都是一个人工作,一个人守候,你难免开始反刍自己的回忆。

你想起的未必都是很有意义的事,反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客气应酬,例如他曾在某个早上和你打过招呼,于是你自己对着待洗的甲板说:你早。又或者你会想象各种各样的问题,假如你换了另一方式回答,后来的事情会不会有不一样的发展。比方说:你今天晚上去和朋友唱歌的时候,有没有想起我?你当时应该回答:没有,为什么你会这么问?结果,你并没有这么说,所以你现在一个人在船上。

久而久之,你分裂为二,开始习惯自己和自己说话。更准确地说,你变成了数不清的角色在数不清的处境之中,演出所有未曾发生的故事。而它们全部来自悔不当初的抉择,你只好不断地重新虚构那无数的潜在可能。水面宽阔,一望无尽,你却无穷内缩、进入自己的世界,反复咀嚼曾经发生过的对话与通信。

自己笑,自己悲,自己沉吟。偶尔有人呼喊你,偶尔有其他水手路过,见你喃喃自语,他却不会轻易把你当作傻子,因为他也可能明白。故此他笑得很大声:喂!你干什么自己和自己说话!你是不是傻了。他知道他必须这么做,为了你好。因为他明白。

谎言

八月二十八日

船上的友谊就像不打烊的酒吧,不同的人为了不同的理由来到海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过去。你知道这一年的航程终有结束的日子,总有回家休息的时候。然后有的人回来,有的人不。就像酒吧,天天都在的常客,你并不能预期明天一定还会见到他。所以我们不交换电话,就算说好回去之后如何如何,那也是交际上必要的客套。除非你欠下了赌债。

离岸之前,你以为等着你的是彻底的孤独,没有人认识你,你也不认识任何人。所以你以为自己远未结束的思念与负担将继续折磨你,或者你将决绝地抛下这一切,结果不是。

就像酒吧,我说过的,你会对着一时熟悉,但本就陌生也终将陌生的人把所有和盘托出。你的父母、你的子女、你的恋人,他们都很理解地听。反过来,你也听了许多故事,生活逼人、工作失败、无路可走。只是这些都与你无关,正如你的倾诉也与倾听者无关一样。这种状态真好,有如易洁锅,再多的污油再多的残渣,只要轻轻刷洗,又变成明可鉴人的平滑表面。

我怀疑这是所有人间关系的理想状态,没有任何负担,彼此反而因此坦白诚实(至少是你愿意呈现出来的坦白诚实)。

要在陆地上找这样的朋友可真不容易。你的同学看过你的成长,你的同事知道你的其他同事,对着他们,你能说些什么?你只能被固定在地上的某一点,所以你只好有所隐瞒有所保留。难怪大海是自由的,你甚至怀疑那些人哭着说出来的东西也全都是伪造的故事,但它们却因此更加真实,因为那是一个人最想它成真的欲望。海洋令每一个人成为真正的自己。

重逢

八月二十九日

通俗的爱情小说与爱情**总是不厌其烦地描述重逢和偶遇的故事,那是因为这样的故事只能发生在小说和**里面,所以作者们当然要好好发挥虚构叙事所赋予的特权。

我曾听过一个老人的故事,他说他行船的原因很土,就是为了躲避重逢的机会,他以为只要上了船,日后就不再有令自己尴尬、伤心和崩溃的可能了。可是货轮才刚刚离岸(用康拉德的说法,只有当船完全看不到陆地之后,才算真正的离岸),他就开始沉痛思念陆地和地上的人,虽然明知不该后悔,但他还是后悔自己的鲁莽。他想:我再也见不到那个人了。

然后,日复一日的,令人倦怠的烦琐工作排遣了他的忧郁。直到货轮快要到达下一个港口,他看见陆地,不是只有海鸟的小岛,也不是任何一片没有意义的荒凉海岸,而是真正的大港,真正的目的地。这时候一切必将涌回,老人平静地忆述:不知道是什么理由,我认为她一定就在这个港口。只要我上岸,我一定会遇见她。

每到一个城市,他都失望一回,这是无聊的追踪游戏,他下意识地把货船预定的航程当作自己寻找恋人的计划。每一次的失望,都令他反过来怨恨自己的无能,使他产生不如住下来的念头。只要住在一个陌生的港口,就可以从根断绝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最后他还是回来了,于是我问:那么你终于和她重逢了吗?当然没有。他发现不要说住在同一个城市,就算天天出没在同一座楼里,原来说见不着就是见不着。缘分一物,竟可诡谲至此。

这个故事的教训是,人用不着出海,隔断千山的大海自然会跟着你。

十二月三日 风筝

林夕 人情·世故

赞得太迟

从小到大,有人宠你、有人爱你、有人抛弃你、有人甜言蜜语哄你,更多的是有人怪你、骂你、数你的缺点。那么,有没有人赞你,不是吹捧你,而是对你为人个性可取的诚恳地赞扬,对你有生以来做过的好事,即使琐碎到对打错电话的人仍温文有礼,来一个大检阅,真是前所未闻。

每个人都有缺点,或多或少会对别人造成不快以至伤害,很容易给放大成一条刺。优点?不提精神或金钱帮助那些,即使因为你的优点而令彼此相处如鱼得水,由你修养而发的体谅让步,都不像在别人墙上留下一点红那么显眼,懂得找别人优点又晓得感恩并宣之于口,实在肉麻呀。但是生活压力逼人,恋人间偶尔一个吻,友人间即兴一句你真好人,可能只是甜品,为什么我们忽视了挑别人优点出来,在当事人面前表扬一番,让他爽一下?下属有时得上司不辨真假的鼓励,都能以享受的心态工作得更尽力,更别说知心好友及爱侣送上的私房大紫荆勋章了。

本来,在戾气日重的气氛下,耳濡目染,批评人显得正义,我是为你好。一切赞扬,都有讨好卖口乖的嫌疑。可是我们互相放过大家吧,又不是从政的,隐恶扬善有何不道德?传统总是重视所谓诤友,能时刻提出逆耳的忠言。的确,要进步,本来已有成绩给贴堂,对更进一步没有实质意义。不过,情人知己,放轻松一下,鞭策之余何不也褒奖一下?

比如,在生日会上,吹蜡烛后,让寿星仔将愿望公开,大家把这愿望摊开来分析一下。再玩一个游戏,每人说一个事主的好处,当然是诚恳的、真实的,由有礼貌到人生观值得大家参考。哗,爽死了,虽然也尴尬死了。但总比分完蛋糕后,把酒谈不着边际的身外事或开赌杀个性起来得有新意。

我深信每个再糟的人,都有其值得拿来一说的好处,听了这些赞美,从此骄傲的机会少,往此方向发扬光大的多,有什么比边快乐边向善更划算?

林海峰在《求其大合唱续集》祈求大合唱中,提出一个大快人心的疑问:为什么对一个人的好评,大多要留到在那人的丧礼上,才由至亲好友表扬?人都死了,又听不见,赞词都只能说给旁人听。为什么不让值得赞扬的人,还在生的时候,享受一下这等高层次的心理按摩?不属演艺界政界的普罗大众,难道就只能在死后才逼出亲友的怀念与美言?真的在天有灵,恐怕会不忿到就地显灵。你们这班人,相识了大半生,我有这么好,干嘛不让我亲耳听一下,为什么要对赞美别人那么吝啬?为什么要哑忍到死后才来歌功颂德。屈原都屈死了,年年为他撑龙船打锣打鼓,他都上天下无缘听到。爱别太迟,也最忌赞得太迟。

龙应台 目送

壹章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贰节

我喜欢走路。读书写作累了,就出门走路。有时候,约个可爱的人,两个人一起走,但是两个人一起走时,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

要真正地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我看见早晨浅浅的阳光里,一个老婆婆弓着腰走下石阶,上百层的宽阔石阶气派万千,像山一样高,她的身影柔弱如稻草。

我看见一只花猫斜躺在一截颓唐废弃的断墙下,牵牛花开出一片浓青艳紫缤纷,花猫无所谓地伸了伸懒腰。

夜色朦胧里,我看见路灯,把人行道上变电箱的影子胡乱射在一面工地白墙上,跟路树婆娑的枝影虚实交错掩映,看起来就像罗密欧对着朱丽叶低唱情歌的那个阳台。

我看见诗人周梦蝶的脸,在我挥手送他的时候,刚好嵌在一扇开动的公交车的小窗格里,好像一整辆车,无比隆重地,在为他作相框。

我看见停在凤凰树枝上的蓝鹊,它身体的重量压低了缀满凤凰花的枝丫。我看见一只鞋般大小的渔船,不声不响出现在我左边的窗户。

我是个摄影的幼儿园大班生,不懂得理论也没学过操作,但是跟风景约会的时间长了,行云流水间,万物映在眼底,突然悟到:真正能看懂这世界的,难道竟是那机器,不是你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世间的风景于我的心如此“明白”,何尝在我“心外”?相机,原来不那么重要,它不过是我心的批注,眼的旁白。于是把相机放进走路的背包里,随时取出,作“看此花时”的心笔记。

每一个被我“看见”的瞬间刹那,都被我采下,而采下的每一个当时,我都感受到一种“美”的逼迫,因为每一个当时,都稍纵即逝;稍纵,即逝。

都是当代的。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 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回答者:聊赖无常 - 秀才 二级 11-2 17:42

--------------------------------------------------------------------------------

《秋魂 》

刘增山

秋 实

秋天了,成熟的果实却低下了头,它不是在孤芳自赏,也不是在自我陶醉,更不是在哀泣自己将跌落枝头。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了;

不是雨,我怕早已干瘪了;

不是光,我怕早已苍白了;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了。

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

世界上有不经过光射日晒而成熟的果实吗?

颜 色

秋是什么颜色呢?

谷子说:秋是**的,我就是叫秋风吹黄的。高梁说:秋是红色的,我就是叫秋气染红的。棉花说:秋是白色的,不然,我那里会有这银装素裹呢?墨菊却说:秋天是黑色的,我开放的花朵就是明证。松柏说:秋和夏没什么区别,都像我一样青翠……

秋天听了摇摇头说:不,不,我是五彩缤纷的。如果我只属于一种颜色,那秋天该是多么单调啊!

秋风

有人说,秋风是冷酷无情的,抱怨它吹跑了树叶,吹落了果实,吹掉了种子,说它吹走了一个勃勃生机的世界。

人们啊,你可曾想过这样的道理吗?

如果说不是秋风将树叶吹落梢头,那片片叶子不是要被严冬所撕碎了吗?如果不是秋风把果实卸下高枝,那果实不是要被冰雪所吞噬吗?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延续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萌生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个温存的家,使它保存了生命的胚胎。

感谢秋风吧,别曲解了它那一片保护生命的慈母般的心肠。

秋 叶

飘悠悠,飘悠悠,盘旋的秋叶在落下之前,似乎忧心忡忡。

秋叶呀,你是怕人们忘记了你的贡献吗?不会的,人们不会忘记你一生的苦累劳作。不会忘记你夏日献出的绿荫,秋天献出的收获。秋叶呀,你是在哀伤自己生命的短促吗?不要这样英雄气短!你的灿灿一生并不会随着秋的到来而结束,殷实的种子已带着你的希望,向春天奔去了。秋叶呀,你是惦记那失去叶的枝头会被冰霜所冻煞吗?不会的,它在你的养育下,早已不是昨日那弱不经风的骄儿女,而长成了铁干虬枝的大丈夫。

飘悠悠,飘悠悠,秋叶依然在那里盘旋着,它似乎既不留恋枝头,也不忧虑命运,而是在寻觅自己的归宿。它是在想:既然生命已有了一个不寻常的开头,就应当有一个不寻常的结尾。

秋 土

春天的土地是温馨的,它使万物萌生;夏天的土地是热烈的,它使生命拔节;秋天的土地则是诚实的,它用收获证明着播种者的品质。

如果你种下的是莠子,秋天收获的定是一片杂草;如果你种下的是秕子,秋天收获的一定是糟糠;如果你什么也不种,秋天收获的则是一片空白。

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收获的定是蜜糖。

秋说:人们啊,在你播种时,最好先想想秋天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吧。

张晓风经典散文 秋天·秋天

满山的牵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冲击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势。

阳光是耀眼的白,像锡,像许多发光的金属。是哪个聪明的古人想起来以木象春而

以金象秋的?我们喜欢木的青绿,但我们怎能不钦仰金属的灿白。

对了,就是这灿白,闭着眼睛也能感到的。在云里,在芦苇上,在满山的的翠竹上,

在满谷的长风里,这样乱扑扑地压了下来。

在我们的城市里,夏季上演得太长,秋色就不免出场得晚些。但秋得永远不会被混

淆的——这坚硬明朗的金属季。让我们从微凉的松风中去认取,让我们从新刈的草香中

去认取。

已经是生命中第二十五个秋天了,却依然这样容易激动。正如一个诗人说的。

“依然迷信着美。”

是的,到第五十个秋天来的时候,对于美,我怕是还要这样执迷的。

那时候,在南京,刚刚开始记得一些零碎的事,画面里常常出现一片美丽的郊野,

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

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我忽然迷乱起来,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

这种兴奋。我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叶。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像一只载着梦小

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期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

起一地的梧桐子。必有一两颗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发了芽吧?二十年了,我

似乎又能听到遥远的西风,以及风里簌簌的落叶。我仍能看见那些载着梦的船,航行在

草原里,航行在一粒种子的希望里。

又记得小阳台上黄昏,视线的尽处是一列古老的城墙。在暮色和秋色的双重苍凉里,

往往不知什么人加上一阵笛音的苍凉。我喜欢这种凄清的美,莫名所以地喜欢。小舅舅

曾带着一直走到城墙的旁边,那些斑驳的石头,蔓生的乱草,使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长大了读辛稼轩的词,对于那种沉郁悲凉的意境总觉得那样熟悉,其实我何尝熟悉什么

词呢?我所熟悉的只是古老南京城的秋色罢了。

后来,到了柳州,一城都是山,都是树。走在街上,两旁总夹着橘柚的芬芳。学校

前面就是一座山,我总觉得那就是地理课本上的十万大山。秋天的时候,山容澄清而微

黄,蓝天显得更高了。

“媛媛,”我怀着十分的敬畏问我的同伴。“你说教我们美术的龚老师能不能画下

这个山?”

“能,他能。”

“当然能,当然,”她热切在喊着,“可惜他最近打篮球把手摔坏了,要不然,全

柳州、全世界他都能画呢。”

沉默了好一会。

“是真的吗?”

“真的,当然真的。”

我望着她,然后又望着那座山,那神圣的、美丽的、深沉的秋山。

“不,不可能。”我忽然肯定地说,“他不会画,一定不会。”

那天的辩论会后来怎样结束,我已不记得了。而那个叫媛媛的女孩和我已经阔别了

十几年。如果我能重见到,我仍会那样坚持的。

没有人会画那样的山,没有人能。

媛媛,你呢?你现在承认了吗?前年我碰到一个叫媛媛的女孩子,就急急地问她,

她却笑着说已经记不得住过柳州没有了。那么,她不会是你了。没有人能忘记柳州的,

没有人能忘记那苍郁的、沉雄的、微带金色的、不可描摹的山。

而日子被西风尽子,那一串金属性、有着欢乐叮当声的日子。终于,人长大了,会

念《秋声赋》了,也会骑在自行车上,想象着陆放翁“饱将两耳听秋风”的情怀了。

秋季旅行,相片册里照例有发光的记忆。还记得那次倦游回来,坐在游览车上。

“你最喜欢哪一季呢?”我问芷。

“秋天。”她简单地回答,眼睛里凝聚了所有美丽的秋光。

我忽然欢欣起来。

“我也是,啊,我们都是。”

她说了许多秋天的故事给我听,那些山野和乡村里的故事。她又向我形容那个她常

在它旁边睡觉的小池塘,以及林间说不完的果实。

车子一路走着,同学沿站下车,车厢里越来越空虚了。

“芷,”我忽然垂下头来,“当我们年老的时候,我们生命的同伴一个个下车了,

座位慢慢地稀松了,你会怎样呢?”

“我会很难过。”她黯然地说。

我们在做什么呢?芷,我们只不过说了些小女孩的傻话罢了,那种深沉的、无可如

何的摇落之解的。

但,不管怎样,我们一起躲在小树丛中念书,一起说梦话的那段日子是美的。

而现在,你在中部的深山里工作,像传教士一样地工作着,从心里爱那些朴实的山

地灵魂。今年初狄我们又见了一次面,兴致仍然那样好,坐在小渡船里,早晨的淡水河

还没有揭开薄薄的蓝雾,橹声琅然,你又继续你山林故事了。

“有时候,我向高山上走去,一个人,慢慢地翻越过许多山岭。”你说,“忽然,

我停住了,发现四壁都是山!都是雄伟的、插天的青色!我吃惊地站着,啊,怎么会那

样美!”

我望着你,芷,我的心里充满了幸福。分别这样多年了,我们都无恙,我们的梦也

都无恙——那些高高的山!不属于地平线上的梦。

而现在,秋在我们这里的山中已经很浓很白了。偶然落一阵秋雨,薄寒袭人,雨后

常常又现出冷冷的月光,不由人不生出一种悲秋的情怀。你那儿呢?窗外也该换上淡淡

的秋景了吧?秋天是怎样地适合故人之情,又怎样的适合银银亮亮的梦啊!

随着风,紫色的浪花翻腾,把一山的秋凉都翻到我的心上来了。我爱这样的季候,

只是我感到我爱得这样孤独。

我并非不醉心春天的温柔,我并非不向往夏天的炽热,只是生命应该严肃、应该成

熟、应该神圣,就像秋天所给我们的一样——然而,谁懂呢?谁知道呢?谁去欣赏深度

呢?

远山在退,遥远地盘结着平静的黛蓝。而近处的木本珠兰仍香着,(香气真是一种

权力,可以统辖很大片的土地。)溪小从小夹缝里奔窜出来,在原野里写着没有人了解

的行书,它是一首小令,曲折而明快,用以描绘纯净的秋光的。

而我的扉页空着,我没有小令,只是我爱秋天,以我全部的虔诚与敬畏。

愿我的生命也是这样的,没有大多绚丽的春花、没有太多飘浮夏云、没有喧哗、没

有旋转的五彩,只有一片安静纯朴的白色,只有成熟生命的深沉与严肃,只有梦,像一

样红枫那样热切殷实的梦。

秋天,这坚硬而明亮的金属季,是我深深爱着的。

回答者:风之翼965 - 童生 一级 11-2 19:51

--------------------------------------------------------------------------------

自己用心感悟秋天

自己写出的才是最好的

回答者:第一理论家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1-15 10:26

--------------------------------------------------------------------------------

秋日私语

当第一丝凉风挟着细雨吹来,当第一缕丹桂的芳香沁入心脾,当第一枚枫叶被霜点燃起似火的红色时,那是秋天来了。

  

  阳光大度朗照着。极兰的天空渗出酒的成分,让人心醉。稻谷黄了,高粱红了,山捧出丰硕的果实,地铺满悦目的金黄,水因秋沉静如银如镜,落英漂浮,肥鱼畅游,月亮更圆更亮了,恋着秋水,荡出鳞鳞波光。秋天处处给人深邃、明丽的印象,无论是风吹草低、大雁南飞、小鸟啁啾,还是叶洒小径、月满西楼,都是让人耐读的意境。高贵、文雅、宁静的秋天,就象一个艺术大师、显出优秀的气质,那份空阔、高远的境界,使得秋天的情绪变得漫无边际。面对丰盈的秋天,人们喃喃自语,总想思考着说点什么。

  

  秋来宜看林。酡红半醉的落日悬在树梢,林间一片肃穆的静寂,黄与绿相间,红与白相衬,斑驳出一种悠悠韵味,秀逸的树叶沐浴在飒飒秋风里,聆听渐远的声声暮鼓。那是一种无须任何雕饰超然物外的安然。

  

  秋来宜看云。几朵洁白的云团似随意泼墨而成,不比春云缠绵,不比夏云丛生,似闲庭信步、从容舒卷,仰望秋云淡淡,有时会砰然心动,为那日渐淡去的身影,为那些实现和未实现的心愿……

  

  秋天是四季中最唯美、多情的季节。当你独步小径神思随桂花香韵荡开;当你与朋友徜徉枫林沉醉于秋叶飞红、层林尽染;当你与爱人孩子举杯邀月祈愿人长久、月长圆,就会发现秋天是这样静美、甜蜜、浪漫。

  

  秋天将夏日所有轰轰烈烈吟哦成一首首平和的诗。象一个智慧的美女,大激情过后的大平静,绚烂之极走向质朴、内涵。如果没有秋天,你永远无法拥有“晓来谁染霜林醉”的喜悦,也无从体会“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伤感。秋横卧于冬夏之间,有如连接着青春与苍老的跳板,虽已卸下那份年轻,但它丰满、盈润的成熟气质却站上了美的峰巅。

  

  秋天令青春翘首,让年老回顾,让人生珍惜和留恋。

  

  

回答者:姿彩燕姿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1-16 05:03

--------------------------------------------------------------------------------

还是欧阳修的《秋声赋》最好!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縦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回答者:西晃云 - 秀才 二级 11-16 11:28

姜字的古写为姜,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疆”的省略,表示国境边境。篆文那个弓字底下没东西,按照王力先生的说法,彊与强通,表示弓有力,引申为强壮。王先生还引了这个字的解释,“御湿之菜”。篆文的异体字,省去了“弓”, 隶化后楷书为“姜”——草字头是分开的。八思巴蒙古新字创立在忽必烈时候,有对应,参照古写“姜”来,好似窝得特规矩的铁丝上头悬一个四方灯笼。这个字,日文韩文中都有。可见姜之一物很早就出现在人们的食谱中。

姜从外来——自印度或马来半岛引进说成为一种普遍认知。但,也有外国人咬定中国为发源地。安德鲁·多尔比认为中国是姜的原产地,是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流布四方的。并且举了船上海员利用一些废弃容器种姜的例子辅证。那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北京的老太太们一直有在花盆中埋姜的习惯。姜久置生芽,中等人家,哪儿有那么多肉食好做。手样大一块,每次炒菜,一片两片借借味儿,要用好长时间。

有一种中国瓷,青花为主,也有粉彩的,大肚收口带盖子,叫姜罐。名字是从外国反流进国内收藏界的。那种罐子国外存量很大。在古代,蜜渍以及由蜜渍技术延续下来的糖饯是保存食物的好方法。糖姜自明清以来一直是重要的海外贸易食品之一——附属于茶叶,佐茶之茶食。英国人爱吃糖姜,到清朝已经形成一种消费依赖——香港糖姜的最大主顾就是他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还延续着用瓷罐盛装糖姜出口的习惯。英国的上流社会视糖姜为高档食品。这就不难解释塞尚时期的静物油画中为何不时出现姜罐的影子。也不难解释姜在汉字文化圈嗜咸——炖鱼炖肉;而到了西方怎么就成为甜品的主要食材——姜饼,姜汁啤酒。我们看到的世界一单花布样,什袭斑斓,布的后面还有一单,还有一单。那些花布黏连在一起成了一堵海绵墙——推拥着我们眼见,存储着我们所不见。

那些配伍糖姜及生姜的罐子,出窑堆着,风里雨里缓缓地退着火色。蜜过糖过辛味内敛的姜片们,黏连着塞进缩口大肚中,天光暗下盖子盖上。工匠的搬布,跳板的阴颤,船舱的潮热颠簸。数月之后,一阵杯碟轻微细碎的磕碰声里,被揭了帽子,罐子打开,清凉清亮的空气流淌进来,琥珀样的薄片,让不同温度的指头捏着,送进中国茶温过的嘴里。一疙瘩一块,手和其它夹取工具一次一次伸进蹲坐的罐子,直至把它掏空。空了的罐子,弃扔在储物间,带着盖子歪斜着承尘。或者被人插上把闲花,醇厚温儒静置一隅。一团釉色在异族人的眼眶里晃闪,碎石溅湖,澜澜清波;或者如石桥春草,安静出绿桥壁上,不管水流载船往东西。

辣椒之辣烧舌,姜之辣抵骨。万千蝎尾蜇舌,疼。说不出哪儿疼,双颊,不是;额头,不是。找不到痛点,就是疼,如同一口咬开马蜂包,一兜细刺肉里行肉里钻,直直往腮骨面猬集。轻咀是疼,发狠大嚼也是疼,连对面屋顶上的瓦都疼得泛黄。不是山呼海啸白洋潮,不是湿烟重雾曜精芒的胡星之光。非过电的酥酥麻,亦不是锥刺的凉飕飕。疼如大兵千踏急匆匆过境,急匆匆带起干尘万丈,干尘腾到高点下落时候,黯淡的苦,如星光一闪一点炸亮尘中,蓝茵茵汇成一片兜头网子,苦着苦着,甜劲儿返上来——如淘井,多少桶浑浊过后,安静的清冽,照得见疏柳朗月。

北京本地不产姜,园子里看不到,大野里也没有逸生。偶尔一遇,都在人家。破败的木头箱子,漏得快剩圈儿的脸盆,撮点土,或者砖围巴掌大一块地角,跟草茉莉矮康尖挤着。不生芽之姜切起来没感觉,生了芽再切,总会搅起人的护生心思——寻个花盆,沙土埋上。出梃儿看个青儿,用再去买。甫一入土的姜不大习惯土下的朦胧黑,绷着劲儿挣扎,顶开一层土皮盖,窥看没啥风险,掀了盖子蹿个儿。芽姜埋下去没有不出梃儿的,不出准是烂了。孤梃儿刚出来的时候,尚有几天新鲜劲儿招些人眼,随后便与草茉莉的红花黄花摩摩擦擦。入秋草茉莉举着地雷样的黑子,摇几摇晃几晃,蔫叶断枝塌了秧。姜忽然高大起来,就那么孤孤单单戳着。上冻,家里换上棉门帘,“呼哒”撩起,“呼哒”放下,院子里的姜秆儿半透明,冻成了玻璃。只有屋内一棵珊瑚豆盆里的还活着,第二年开春儿接着长,把珊瑚豆挤死了。挤死珊瑚豆的姜还是贴着花盆边儿,没有丝毫想往花盆中央挪挪身的意思。梃儿多出了三两个,叶子好似比前岁宽展,硬扎扎芦苇似的。秋上倒盆儿,掰了一小块,剩下,又被爷爷攥着秧种好。“姜够本”,浇水的时候爷爷说。

大清嘉庆朝时候,姜在南方已经不算新鲜物儿,在北京还不大便宜。市衢有专门发售生姜的坐商,曰姜店,所挂招幌两种。一种为横杆平挑出四个单串罗圈,一圈一字,“自置鲜姜”,下坠绸条。一种斜指向空,八个罗圈自杆头排下,一圈一字,“自置鲜姜南货发行”。姜店在北京存在到清末民初,交通物运的改善,种植技术的提高,令姜的身价慢慢滑落下来。最后成了带菜床子的油盐店里的常物。

姜从南来。站定北京看,越往南越常见,越往北越稀珍。从时间上瞅,距离我们越近越便宜,越远越金贵。

南宋的洪皓讲述了自己作为大金通问史出使金国的所见所闻。说姜是珍物,当地没有,价钱高,只有招待贵宾的时候,才肯在碟中切一些细丝端上桌。

从孔夫子“不撤姜食”开始,姜就揉进了国人的生活。到了东汉受到张仲景大用。《伤寒论》 有一百一十三个方剂,涉及姜的超过半数占五十九则。生姜、干姜、炮姜、姜汁——名目与用法繁多,弄得后世学习中医中药的学生们头大。中医“辛甘酸苦咸”五味中,姜占了一个“辛”味,排头一名。这五个角儿从《黄帝内经》开始就在台上“咿咿”“呀呀”地唱,后台还有一个候场的,是“淡”——所以严格说,这个剧团是六位。阴阳属性上,辛味、甘味与淡味属阳。食药同源,中国人认识世界是从嘴开始的。早年间娃娃开蒙时诵读的就是“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辛苦,辛酸,辛咸,在汉字语境中都是不大好的词儿。

“姜就是药,可以治胃病。”搡我一包姜粉的时候,我师傅说。

姜粉真的不如生姜好咽,干噎干噎的。辣椒没入中国的时候,生姜的味道被古人冠之以辣。辣是一种灼烧感,辛没有。辛的味道像严厉的批评,本身并不会带来伤害。不说后味回甘,仅就刚入嘴,也有一股甜味,不过辛味追得过紧,不久食不容易区分。批评是理想主义者的仁慈,持批评态度活着的人,如生姜之辛——尖锐但并不破坏,脸冷心热。那种人不大见容于世道。远不如口吐鲜花的赞美家讨喜。落实到名物上,梅盐指代酸咸,姜桂指代辛辣。《本草纲目》上说姜能通神明,是指姜能够治疗昏厥,恢复神智。清末京剧大兴,演员盛暑着棉服,严冬单衫单裙,唱念做打,身体羸弱的伶人往往有昏厥台上的现象。有经验的跟包检场,用姜汁灌。谭鑫培是内廷供奉,常在御前演出,紧张外加冷暖失和,曾昏厥多次。他的跟包带着姜汁,依据情况随时进饮,昏厥即除。

旧京有一行叫“窝脖儿”,属于七十二行之一。行业很特殊,全靠人力,旧时搬家及送嫁妆离不开。所搬运的物品预先在一块木板上摆好,软绳煞捆牢稳。之后由两人架起物品连带木板,放置在“窝脖儿”的肩头。物品上肩之后,中途不歇脚,无论多远,都目视前方大步疾行。到了目的地,下肩也需两人辅助抬下才算完成一趟活儿。这个行业干久了,落下职业病——肩颈相连处会磨出很厚很硬的膙垫。所以从业者兜里恒揣大块生姜——在“口子”茶馆等活儿,或者在雇主家待工,都会捏着咬去皮的生姜曲臂涂抹膙垫处——散瘀去结。

倪瓒是元代南宗山水画的代表画家,比张岱早生近三百年,但这二人的际遇却极度相似。少年青年时期,生活优渥,成年之后,家道中落。人世的繁华不可把控,这二人,如群山四退之后,梵刹一座坪处人籁之中,独守情操,养得住性灵,霡霂沾溉,红尘四溅下得栖一派青翠艺术。倪瓒有一个拌凉面的吃法——冷淘面法:生姜去皮擂,加花椒末,用醋调酱,摅清作汁。

张岱处理姜事又自不同:糟姜,瓶内安蝉,虽老姜亦无筋。食蒜后,生姜、枣子同食少许,则不臭。糟姜入瓶中,掺少许熟栗子末于瓶口,则无滓。糟姜时,底下用核桃肉数个,则姜不辣。

人世间哪儿有那么多经天纬地的大事儿呢?人生百年,在自己,是一天一天过的,后人眼中的前人,只剩几个没有质感的名词。与万物的生长摩擦中,能在一个物品上留下一道划痕都属不易。人活不过瓷器,活不过姜。

苏东坡情深,情深之人意海——非大水不足以养情;情深之人趣畴——非阔野不足以植趣。东坡羹盛名在外,姜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味。

我哥可会造厨。他评价自己,做饭第一,敲字第二。每年鲜姜下来,都会腌一坛泡菜,连坛子抱给我。我们家称得上罐子坛子的容器,基本上都是我哥带着泡菜送我的。说来也怪,那些生姜白萝卜,在我哥手里就那么听话,怎么侍弄怎么好。到我手里,如何也不成。

姜伺候活人,偶尔也为亡人服务。东汉郑玄注《仪礼》,说古人于死者下葬前一天晚上,在棺材中放入泽兰和廉姜,“皆取其香而御湿”。 马王堆汉墓有香料高良姜和姜一同出土。仵作的工作也需要生姜:“……若避臭秽不亲临,往往误事。尸首变动,臭不可近,当烧苍术、皂角辟之,用麻油涂鼻,或作纸摅子揾油塞两鼻孔,仍以生姜小块置口内”。

不都是好,也有用姜教人弄奸的,元杂剧里的馊主意:“我手帕角头,都是生姜汁浸的。你拏去眼睛边一抹。那眼泪就尿也似流将出来”。“你两个是死鬼,我两个是活鬼,有名叫做拖狗皮。买些生姜,擦出眼泪。”剧是人写的,谁说也是写本子的在说话。元曲中有个牌子叫《生姜芽》,不顾曲,看看文字也觉着有生气。

朱国桢讲过一个“鼠衔姜”的故事 ,说徐本嗜书,每得一书,手自披对,缺板脱字,则界乌丝栏纸,乞善书者补之。笑谓人曰:“吾犹老鼠搬生姜,劳无用也。”鼠衔姜——劳而无用。

旧时罚人吃姜以为趣者。《武林旧事》中说,每年二月一日,过中和节,宫中排办挑菜御宴。先是内苑预备朱丝花斛,上植生菜荠花诸品。自中殿以次,各以金篦挑之。赏则珠玉金银,罚则舞唱吟诗、饮冷水、念佛、吃生姜。以资戏笑焉。“荠菜挑残人未散,生姜冷水笑多时”。

广东人很有意思,他们对食物的精细远超北方人。猪脚猪手分得十分清楚。猪脚姜据说是给产妇吃的,早茶茶楼里也有卖,学着他们吃,配黑醋。北京跑大棚的师傅有一道拔丝姜条。食材处理上稍微繁琐,生姜去皮,用开水浸泡漂洗两次,拍上干淀粉。做法与其它拔丝菜肴同。入口脆生,有遥远缥缈的姜香味。

姜芽破土,有竹意。周作人曾经写过一篇小文谈论汉字的简化。其实不简化,挺好看的。假若不简化,那个有关姜的谜语还能时不常地出现在灯会上酒宴间,或者会流传下去。

谜面:青青莲叶满横川。射:姜字。

  她把学校所有的花都折了,放在自己的宿舍里,插在瓶子里,给它浇水,给它阳光,室友说她做的离谱,小心学校检查到时记过,她不说话,反正事实就是这样的,所以结局她并不在乎。

 老师让她赶紧练曲子,因为学校的晚会还有几天就开始了,她轻笑看着老师,不说好不说不好,然后转身在老师的诧异中离开。同学们都开始不喜欢她,觉得她太过自大,无论是谁和她搭讪都不理,就连室友和她打招呼她都只是微微一笑,偶尔说声早上好,至此大家都不愿意再说什么。

 到底有多久了,他们一直都不急着找她,难怪她也忘了上次回家的时间是什么时候,随手摆弄窗台的花,点点轻压花瓣,直到发呆再次清醒过来,似乎夕阳的光比早晨的阳光更给人温暖的感觉,所以人们才更喜欢在傍晚时散步,她把装有花的瓶子从窗台搬进来,放在床头的空储柜上,这时有人进来了,她转身看着她,对面的人似乎一点也不惊讶她的神情,自身走向自己的床位,可是她依旧看着,这让人很烦躁,她对着她吼,干嘛看我?有病呀!她摇摇头,没说什么就走出了宿舍,向操场走去。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性的忘记事情,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即使现在记得很深刻,没过几天便开始忘了,脑海觉得熟悉却记不起名字,甚至有的完全没印象。

 终于闯祸了,班里的同学幸灾乐祸的看着讲台上抬头不语的她,还有老师变黑的脸怒瞪着她,冷不住的便直接笑出声来,她忘了表演的时间,班级终没拿到荣誉,这让在其他人面前夸下海口的老师丢尽了脸,老师一直问她去哪了?在操场那,她用手指指教室外的地方,轻声回答道,诚实的回答已经改变不了什么,她被罚站在门外,这让已经是高中生的她有点丢脸,其他班的学生在下课后都来围观,询问发生什么事,一些人自以为是的猜疑着,她立在那里,看来往的男和女,在脑海里强迫自己回忆熟悉的,可是越想记起的却越让她陌生,好像很久了,她对自己默默的说道,可是心却不难过,这样,真好。

 今天,一个女生跑来跟她说,她的爸爸妈妈正闹离婚呢,叫她快回家看看,她点点头,却往相反的地方走去,风吹的很轻,却依旧把她的头发吹的很乱,左手情不自禁的用力扯顺头发,扯下几许发丝,还好不疼,她对着自己安慰道,日子一天一天重复着,离国庆放假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同学们都在讨论着去哪旅行,只有她安静的在课本上画着什么,一女生探过头来询问她怎么打算,不知道,她抬头回答,你最近怪怪的,你知道吗?同学忧心的说道,她很想说没事,可是她说不出口,因为那两个字让她忽然有点心疼和委屈,许是看到她眼里打转的泪水,女同学拍拍她的肩膀安稳她别难过,会没事的。她记不起是谁,她也不知道有什么事情是大家都知道,但是她却忘记的,努力的把眼泪压下去,回过头来说没事。是的,就应该是没事,因为什么都不重要了,他们要吵或者要离都没有关系,勉强在一起那么多年了,是时候回归他们想要的生活。

 国庆节,她奖励自己,去公园玩,人很多很热闹,有吃的,有玩的。一个人和她打着招呼,她对着笑笑又往前走,尽量不被人群挤的摔倒,刚走几步便被人拉住了。你不记得我了?忽然出现在眼前的人盯着她问道,不知道,她老实的回答道,话刚说完就被敲了一个爆栗,疼的她立刻蹲下了,记起了不?面前的人坏笑的继续问着,她努力的回忆却找不出相符的身影,我真的不知道,这么一说眼前的人不说话了,神色有点恐怖,使劲的把她拉起来,说道,是我,,舅舅。舅舅?她什么时候有舅舅的,为什么她不知道,难道自己喜欢忘东西还喜欢忘记亲人吗?她有点尴尬的叫声舅舅,那人听后却不再是忧心忡忡的神色,而是开怀大笑着,夸张的连腰都弯了,她正想说着什么,却见眼前的人回头对着一群男人笑着说,看到了吧,我说了现在的女生很好骗吧,那一刻她的脸开始发烫,不可思议的望着向她走来的一群人,男子克制住后开始询问她的名字及电话号码,对于刚发生的事毫无歉意,她努力的把心平静下来,轻轻的说了声,舅舅,我走了,而后没理后面的声音一直向前跑着,直到心脏承受不了奔跑带来的负荷,慢慢停了下来,脸上满是泪水,她边抹掉边对自己说,这不是她心甘情愿流下的眼泪,所以它不能代表什么,然后她的心已经有那么痛了,她真的开始忘记了很多东西了,曾经她没有刻意去在乎这些,现在她真的开始怕了,如果有一天,自己开始连自己是谁都忘了怎么办?一想到连自己都被忘了,她开始慌了。

 成绩已经倒退了,老师总是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对她说教,却没发现她的异样,不停的让她进行补课与复习,抓紧时间读书考大学,一次两次,直到到不记的几次了,她还是爱着她的长笛,每次难过的时候,她都会去会场吹她的笛子,那里如果没有表演是不会有人去的,每次吹完笛子她就开始对自己讲今天发生的一切,好像是对小孩子说故事一样认真,不遗落任何一件小事,重复着让自己记住更多与自己有关的事情,然后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她依旧忘记很多东西,比如她的作业,她的课本,还有她的早餐,为了方便记忆,她把自己的银行密码写在床头,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每次吹笛子的时候都有一个他在那,她并没有刻意去记住他,只是这是她唯一记得如此深刻的,她吹完笛子后,他为她鼓掌,也不说其他的话,后来,他主动与她说话,讨论长笛的一切,她耐心的听着,不时发出疑问,那天聊了很久,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她的心却很激动,激动的忘了对自己讲今天发生的事情,自然的她又忘记了很多知识,然而唯独那天做梦她在梦里是笑着的。

 学校的宿舍里开始频繁的丢失东西,衣服,生活用品,连着她的银行卡也丢了,她翻遍了床铺也没有找到,宿舍的其他人客套的说了几句安慰的话,中午的时候,她拿着她心爱的长笛去了会场,还好笛子从来不离身,所以也就不会丢了,她并没有像其他丢了东西的人一样,大哭大闹,而是安静的选择一个喜欢的地方做她喜欢的事,他像往常一样来到了这里,手里提着一袋零食与甜品,等到她吹完,鼓掌,然后将吃的递到她面前,细心的帮她拧开饮料的瓶盖,她说不吃,他把她的长笛拿过来,让她腾出手拿着吃的,一见长笛被抢了,她心急的伸出手去抢,他对她说吃完就给她,不然这样抢就会弄坏的,于是她停下了争抢的动作,吃着他带来的零食与甜点,从那天起,她的早餐午餐就连着晚餐都被他管制了,不可以说不吃,他不会对她发脾气,说着如果不吃会怎样的威胁话,他只是对她说哪首歌用长笛吹感觉会好,吃完饭就一起去试试看是不是真的,学校的领导就那次的盗窃没有做什么措施,偶尔还是丢失一些物品,那时一群女生便会在宿舍大吵大闹说着满是怨气的'话。

 学校举行的一次表演,她去参加了,他陪着她一起吹着她最爱的一首曲子,台下的人听的不是很用心,偶尔会交头接耳聊着其他的话题,但是她还是很高兴的,并不是因为最终得奖,而是这次有一个人分享她的美好,学校关于她与他的流言蜚语开始传的到处都是,老师们秉着为人师表的姿势,对她们说着早恋的坏处,他急促的跑到办公室把她拉出来,不顾老师的责备声,一直向操场跑去,两人坐在草地上,看着空无一物的前方,她对他说没有关系的,因为她不记得很多事,所以无论别人说什么也没关系,他不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拿出两条红绳,一条绑在她的手上,一条绑在自己的手上,他对她说自己的名字,对他说无论是否记得住都没有关系,反正他能找到她,他说的并不多,她却觉得心装的满满的,盛不下了其它,也许好运来的时候也会带着其它的运气,比如在她高兴的回到宿舍后不经意翻看政治课本时,她的银行卡乖乖的卡在那。

 每天,太阳都起的很早,他总是站在楼下等着她,牵着她的手一起去上课,虽然还是会遗忘事情,但是她却把他记得牢牢的,每天对着长笛吹他们共同喜欢的曲子,也许这是爱情,也许这并不是爱情,但是他们在一起很快乐,他陪她复习,陪她说故事,对她说着将来规划的未来,她安静的听着,不时插上两句,偶尔调侃对方。

 我会一直和你在一起,不奢望来世是否也能相遇,以后我们生活,我工作你可以在家里做你喜欢的,也可以选择一份你的工作,总之我们每天醒来和熟睡前都可以看着彼此笑笑,在高考后的一天他这样对她说道。

 辛子京,辛子京,她对着他重复着他的名字,微笑的看着他。

 哈哈,傻丫头,不是说了忘记了没关系吗。反正我可以找到你,他捧着她的脸,宠溺的与她鼻尖相触。

 年龄即使不是很大,可是对于爱情还是有着自己的追求与看法,何况,还是在遇到了一个好女孩之后,即使平凡也比一切的浪漫都要幸福,爱情并不来于不停更换的人,真正的爱情来自于内心给于对方最真实的爱。

 夕阳并不会因近黄昏而减少一分温暖与美丽,他牵着她的手,肩并肩的向回家的方向走去,他的母亲已经打电话催了很久了,再不回家就得让他们俩吃冷饭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658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