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物理学名词

浪漫的物理学名词,第1张

遇到你的刹那,从此再不愿与你分离。 完全非弹性碰撞 纵使我飞上蓝天,也舍不得你温暖的怀抱。 万有引力 当初明明是你硬闯进来,最后却是我舍不得你离开。 楞次定律 我努力向你靠近,你却极力将我推离。

问题:一些很美的物理名称?

答题:牛顿。

牛顿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著名的牛顿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为了纪念牛顿,用牛顿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力的单位叫牛顿符号lV。1公斤等98牛顿lV。我们人类如今登上月球,登陆火星,都有它老人家万有引力的贡献。

我的理想女生应该是这样子的:有一天,你在我的参考系里静止,你透过我的瞳孔衍射在我的视网膜上留下一道艾里斑,于是我知道:我的生命经历了一个不可逆过程。你就像太阳一样对我发出辐射,虽然你很小心,把最热烈的心情放在高频次的波段。我,恨自己眼睛不够大,遗失了太多高频的波段;又恨自己的眼睛不够小,在我的视网膜上出现了相差。在这个熵急剧增加的世界里,我的平均自由程越来越短。我的灵魂,在闵可夫斯基空间里飘来飘去,飘来飘去……

宇宙中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天体叫做黑洞,它对于接近它的物质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就算是光,也会被它吸引而跑不出来。所以我希望能找到一个具有黑洞这样性质的女生,把我深深地吸引过去。当然我也希望自己是你的黑洞,然后你就不用跑出来了~

都说文科生表白能写出一篇诗歌,相比文科生的直白与婉转,其实理科生的浪漫才是含蓄而美好。文科生抱紧我,看一看理科生都是怎么来表达喜爱之情的。

创意表白化学方程式

1Mg十ZnSo4==MgSo4+Zn:

女:“为什么喜欢我”

男:“因为一个化学方程式”

女:“什么”

男:“你的镁夺走了我的锌”

2 6HF+SiO2=H2SiF6+2H2O:

二氧化硅的性质不活泼,它不与除氟、氟化氢以外的卤素、卤化氢以及硫酸、硝酸、高氯酸作用(热浓磷酸除外)。

你是氢氟酸 我是二氧化硅。我愿溶入你的骨血,好比二氧化硅在常温下独溶于氢氟酸,只此唯一。

物理公式表白:

你是否能看懂这个呢知道这个是什么意思吧这个是用物理公式来向心仪的人表白的。

那么现在,来公布一下这个公式所代表的表白意思吧!

第一行

欧姆定律:U/R=I ————–> I

第二行:

1000mL=1升, 1与L同形 ————–>l

L O2/2个人猜测为O ————–>o

O m/ρ=V ————–> v

最后那个是电场的表达式F/q=E ————–> e

第三行:

线性函数 y=kx+b ————–>Y

同上O2/2是o ————–>O

电功率与电阻电压关系:根号PR=U ————–>U

三行表白公式加起来就变成 I LOVE YOU 了。

第一,科研是一件最浪漫的事。

  有机会让你接近我们的mother nature,中的道德法则。”仰望星空会有一种很浪漫的感觉。我选择物理,一开始是因为高中的时候读了一些物理学家故事的书。上大学之后主要受了两本书的影响。一本书是上海社会科学院赵鑫珊写的《科学、艺术哲学断想》。赵鑫珊是个科学哲学家、作家,写了很多精辟的关于科学、哲学、艺术方面的著作。他对爱因斯坦、普朗克等物理学家有很多的研究。他指出,这些大科学家有非常深厚的宗教情感,他们的科研是出于内心深处对宇宙的敬畏和探索自然的渴望,也可以说是接近“上帝”的过程。爱因斯坦的上帝并非人格化的上帝,他的情感是一种对科学的虔诚。我当时中了赵先生这本书的“毒”,就死心塌地去学习物理。几年前,我有幸请到他来复旦大学给学生做了一次相关的演讲,学生反应热烈。

  大学时对我影响较大的第二本书是科普传记《混沌开创新科学》,它讲述了混沌学从上世纪60 年代一直到80 年代的历史。非线性科学的原理适用于生命、物理、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甚至涉及到整个宇宙的方方面面,令当时的我非常痴迷。当时恰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在谷超豪校长的倡导下开展了许多非线性科学的研究,我便选择了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去研究其中的非线性现象。我清楚地记得,在本科论文导师丁卫星教授给我布置了第一批论文让我去重复其中洛伦茨吸引子的计算机模拟时,我感受到了那种将要靠自己的一点工作来接近“上帝”的兴奋感和幸福感。

  现在我研究凝聚态物理。如俄国哲学家和诗人VladimirSolovyov所说“Under the calm mask of matter,the divine fire burns”。确实,在固体平静的表面之下,宇宙运行的基本规则,如量子场论等,在如圣火般燃烧。

  第二,物理让人以更深入事物本质的眼光去了解和经历这个世界。

  比如量子力学就和人们日常的经验截然不同。物理学家去看**《阿凡达》,会知道潘多拉星球那些悬浮的岩石是因为室温超导在它的地磁场中排斥磁场;看到青蛙和草莓悬浮在强磁场中是因为有机环状分子引起的抗磁性(磁悬浮青蛙的实验获得了2000 年搞笑诺贝尔奖,其得主之一的Andre K Geim后来因发现石墨烯而获得了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物理不仅仅是复杂深奥的,也可以就在我们身边,2012 年搞笑诺贝尔奖就颁发给了研究马尾辫的形状的一篇Phys Rev Lett论文的作者。而达芬奇就曾经用“流水”模型来思考过头发的形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680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