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学会催眠术教程

快速学会催眠术教程,第1张

首先,把书本放下来,轻松地站着或坐着,旁边有没有人都无妨,只要别人不会突然来打扰你即可。然后,把眼睛合上,感受一下关闭视觉之后整个人的身心状况。接着,请你做三个比较深长的呼吸就可以了。

催眠造句如下:

1科学家认为人在接受催眠时会分泌更多麻醉物。

2他试图用催眠疗法去治疗患有歇斯底里症和神经质的病人,但后来他却逐步地摒弃了这种疗法。   

3感情结束冬眠,痴情将我催眠。爱人情意绵绵,浪漫就在心间。想你辗转难眠,今夜无人入眠。亲爱的,愿你枕着吉祥入梦,倚着甜蜜入眠。

催眠的科学原理,可以分为生理学原理和心理学原理

一、生理学原理

1、催眠与大脑的功能

人类的意识、心理、思维活动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位于大脑。

根据其功能与结构:躯体运动、躯体感觉、视感觉、听感觉、平衡觉、嗅味觉等区域,即中枢。当各种客观事物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时,信息通过特异性感觉传导束最终投射于各个中枢,在大脑的各个中枢的作用下可以引起各种不同的反应。

记忆功能——就是人们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应用过程,也就是对信息的选择、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所以人们所经历的事情经过大脑处理后会是一个包括各种感觉的整体记忆。

催眠的实施者在催眠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被催眠者传递的各种信息传入大脑后,大脑会调用不同区域的神经元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使催眠的各种指令生效。

2、催眠与脑电图

人类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具有生物电活动,人们的大脑在活动的时候,产生一种生物电流,我们把它称为“脑电波”

β 波——属于意识心理区域,我们在清醒的时候进行推理并管理大部分事情的范围;

α 波——几乎所有的催眠都发生在这个范围;

θ 波——更深的催眠状态;

δ 波——了解甚少;

我们可以把大脑的四个脑波比喻成汽车的四个档位,

δ波是一档,θ波是二档,α波是三档,β波是四档。

没有哪一种脑波可以适应所有的生活状态。

二、心理学原理

最重要的理论:心理暗示理论;

“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

1、精神分析学说

冰山理论

意识通常执行着思考、逻辑和分析的功能;

潜意识掌管身体功能、情绪、习惯、能量、记忆和想象力等;

弗洛伊德认为,诱发催眠状态是心理暗示作用,并通过催眠状态下的潜意识而起治疗作用的。人们经历过的情绪经验受到压抑,被排挤到意识之外,潜伏储存在潜意识中,到了一定程度时便形成了各种症状。当把人们带入催眠状态中后,使其回忆起与自己的病症相关的经验并且使其浮现于意识层面;同时,把压抑的情绪宣泄出来,人们就会感到舒畅,病症也会随之消失。

2、角色扮演学说

萨宾

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为了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都扮演一定的角色,而催眠也不过是一种社会环境——“机体进入角色”

正是由于被催眠者进入了角色,他们才真正相信自己的确经历着所受暗示的催眠行为。也正是因为被催眠者非常好地扮演了被催眠的角色,以至于当他们报告有幻觉时,他们自己也真正相信确实产生了幻觉,萨宾把这称之为“信任想象”。

3、心理和神经生理综合理论

神经生理学、EEG、事件相关电位、功能性脑显像、脑核磁等手段。

催眠和非催眠状态下大脑存在不同的脑活动。

研究还在深入……

4、第三意识学说

催眠状态中人们所具有的心理状态,既不是清醒时的意识状态,也不是睡眠时的无意识状态。那是一种特殊的、变更了的意识状态,暂且把它称之为"第三意识状态"。

特点:

1)清醒时的意识状态特征:自觉性、能动性及有目的性;

催眠状态中,尤其是在深度催眠状态中,这些特征几乎荡然无存;

2)催眠状态中的意识也不是处于无意识状态。在催眠状态中,虽然受术者主动地发起和终止的自觉能动性的活动消失,但经催眠师的暗示,仍可产生一些具有自觉能动性性质的活动,纵然已失去了意识的批判与监察;

3)暗示严重有悖于受术者的人格特征、道德行为规范,或者触动了受术者最为敏感的压抑、禁忌时,便会使受术者感到焦灼不安,甚至发怒、反抗;

催眠有它的科学性,也有局限性,还是那句话,催眠不是万能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疗法是能治疗所有病的,甚至也不能治愈所有患了同一种病的人,医学总是在探索中前进的。

以上内容来自催眠师荣新奇的博客

浪漫主义的理论策源地在德国,但在文学上成就最高的却是英、法两国。欧洲的浪漫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法国的夏多布里昂和史达尔夫人开始引介德国的浪漫主义理论。第二次高潮则从英国诗人拜伦开始,他的作品在1815年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这一时期法国文坛相对沉寂,但也有拉马丁和维尼等才华横溢的诗人。此外,意大利的白尔谢、曼佐尼以及德国的霍夫曼等人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浪漫派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三个高潮发生在法国,约从1827年至1848年,以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维克多·雨果为代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思潮也波及俄国、东欧和美国,在美国产生了梅尔维尔、惠特曼等浪漫主义大师。1848年以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基本结束,但是浪漫主义思潮却并没有销声匿迹,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 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英国的浪漫主义作家不满于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的发展,具有愤世嫉俗、归隐自然的倾向。18世纪中后期的诗人罗伯特·彭斯(1759年-1796年)和威廉·布莱克(1757年-1827年7)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他们在英语诗歌文体和语言上做出了很多可贵的尝试。彭斯从苏格兰民歌中吸取养料,其《苏格兰方言诗集》擅长抒情和讽刺,语言通俗;布莱克的《天真之歌》、《经验之歌》则具有象征意义和神秘色彩,在20世纪大放异彩,影响了整个现代英诗。

然而,英国浪漫主义第一批真正的大师则是被称为“湖畔派”的三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1770年-1850年)是湖畔派诗人中成就最高者,他与“湖畔派”另一诗人萨缪尔·柯勒律治(1772年-1834年)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诗集中收录的诗歌大部分为华兹华斯所做,而柯勒律治的名诗《古舟子咏》和《忽必烈汗》亦收入其中,充满幻觉和奇谲的意象。然而华兹华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则是长诗《序曲》。骚塞的诗歌极富古之幽情,与世俗格格不入。湖畔派三位诗人均蛰居于英国西北湖区,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的乡村生活,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温婉清丽的代表。

乔治·拜伦(1788年-1824年)和雪莱(1792年-1822年)两位诗人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他们和湖畔派诗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作品更具战斗意识和政治倾向。雪莱的代表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通过神话描写被压迫的人民的苦难和暴君的必然下场,预言革命一定会到来。他的短诗《西风颂》、《致云雀》等音韵铿锵,更有“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等名句传世。拜伦是19世纪上半期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游历各地,其诗作充满异域情调。代表作《唐璜》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深入骨髓的检阅,发人深省。在欧洲,拜伦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人们把孤独、悲壮、崇尚个人式反抗的浪漫主义者形象称为“拜伦式英雄”。拜伦晚年投身于希腊的民族解放运动,并最终因伤寒而死于希腊战场。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还包括约翰·济慈(1795年-1821年)。他的创作生涯只有5年,却写出了著名的抒情诗《夜莺颂》和《希腊古瓮颂》,沉醉于古代世界田园牧歌的美景之中。瓦尔特·司各特(1771年-1823年)以创作小说为主,《艾凡赫》以12世纪的英国为背景,塑造绿林英雄罗宾汉的形象,他是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 德国是浪漫主义思潮的发源地。政治经济的落后、资产阶级的软弱以及唯心主义哲学的盛行,决定了德国早期的浪漫主义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和宗教色彩。施莱格尔兄弟是德国浪漫主义思潮的理论奠基人,他们以《雅典娜神殿》为阵地,阐述个性解放、艺术无目的论的浪漫主义理念。在施莱格尔兄弟的影响下,德国出现了包括诺瓦利斯(1772年-1801年)、蒂克(1773年-1853年)在内的一批早期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的《夜的颂歌》歌颂“神圣的、不可言传的、神秘的”夜,并赞美死亡的美妙感觉。蒂克则著有《民间童话集》三卷,开创了童话小说的新题材。 1805年以后,德国出现了“海德尔堡浪漫派”,代表人物是克莱门斯·布仑塔诺(1778年-1842年)和阿希姆·封·阿尔尼姆(1781年-1838年)。前者的抒情诗《催眠歌》具有民歌风味,诗情浓郁。两人曾合作出版民歌集《男孩的神奇号角》,搜集收录了德国近300年的民歌。雅各布·格林(1785年-1863年)和威廉·格林(1786年-1859年)是语言学家和民俗学家,他们编成《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称为世界童话作品中的精品。约瑟夫·封·艾尔兴多夫(1788年-1857年)的小说《一个无用人的生涯》将梦幻与现实混合起来,充满神秘情调。

1809年以后,德国浪漫主义在德国形成另一个中心。克莱斯特(1777年-1811年)的喜剧《破瓮记》抨击普鲁士官场和司法制度的腐败,充满民间喜剧的幽默讽刺特色。霍夫曼(1776年-1822年)的《雄猫穆尔的人生观》展示一个尔虞我诈、男盗女娼的市侩世界,想象和构思奇特。大诗人海涅早年也是一个浪漫派诗人,后来转向现实主义。

总体上看,德国的浪漫主义特征并不明显,风格变化也比较多。到后期,逐渐融入强大的现实主义文学潮流。 由于法国大革命的曲折莫测,决定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具有更加鲜明的政治色彩。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1768年-1848年)和史达尔夫人(1766年-1817年)是法国浪漫主义早期代表。前者带有贵族倾向,《基督教真谛》主张复兴中世纪礼教,但其作品对美洲丛林和大草原奇异风光以及古代废墟富于抒情色彩的描写,成为浪漫主义文学异国情调和描绘“废墟美”的滥觞。他的小说《勒内》和《阿达拉》都描写世俗爱情和宗教信仰的矛盾,悱恻缠绵。而史达尔夫人则具有民主倾向。她的《论文学》和《论德国》致力于传播浪漫主义理念,不遗余力的抨击法国的古典主义传统。 法国浪漫主义中期的代表包括阿尔封斯·德·拉马丁(1790年-1869年)和阿尔弗莱·德·维尼(1797年-1863年)。前者擅长写抒情诗,是法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沉思集》情景交融,善用对照和象征笔法;后者则以哲理诗著称,《古今诗集》和《命运集》宣扬孤傲坚忍精神,表达悲天悯人的思想。

1830年以后,维克多·雨果成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导者,他也是整个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1830年,雨果的剧作《欧那尼》的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在法国最终战胜了古典主义。雨果是浪漫主义作家中鲜有的全才,在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都有重大建树。其小说《巴黎圣母院》 、《九三年》、《悲惨世界》等具有史诗般雄壮的风格,是浪漫主义小说的经典之作。雨果一生支持共和,反对帝制,在1851年曾流亡海外,直至1870年才返回法国。在诗歌和戏剧领域,雨果也取得很高的成就。他在最大程度上拓展了法语诗歌的表现形式和创作笔法,极大的丰富了法语诗歌的修辞技巧,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雨果逝世的时候,全欧洲共有逾200万人来到法国参加他的国葬。

和雨果同时代的法国浪漫主义作家还包括女作家乔治·桑(1802年-1876年)。她的创作拓展了浪漫主义文学阴柔的特性,尤其擅写女性问题小说和田园小说。代表作《康素爱萝》和《魔沼》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小说,充满诗情画意和真挚情感。她也曾是音乐巨匠肖邦一生中最爱的女人。曾和乔治·桑有过短暂恋情的青年诗人阿尔弗莱·德·缪塞(1810年-1857年)是这一时期法国诗坛的一股新生力量,《四夜组诗》具有梦幻般的色彩。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第一次将“世纪病”这一概念引入浪漫主义小说创作中。热拉尔·德·奈瓦尔(1808年-1855年)的抒情诗奇诡深邃,形式精美绝伦,对20世纪现代诗歌影响深远。大仲马(1802年-1870年)创作了大量历史小说,《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将通俗小说的发展推向极致。 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是在1812年拿破仑入侵失败和1825年十二月党人革命之后出现的。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以诗歌为主,富有强烈的战斗精神。茹科夫斯基(1783年-1852年)对俄国浪漫主义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被誉为第一位俄国抒情诗人。他的《俄国军营的歌手》歌颂军人的爱国壮举,赞美俄罗斯民族伟大的复兴。雷列耶夫(1795年-1826年)创办《北极星》,宣传浪漫主义思想。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如普希金、果戈理等早年都是浪漫派,后来转向现实主义。莱蒙托夫(1814年-1841年)是俄国最坚定的浪漫主义诗人,长篇叙事诗《童僧》和《恶魔》塑造具有叛逆性格的英雄形象,表达反暴政的革命理念。小说《当代英雄》第一次塑造“多余人”形象,是心理分析小说的先驱。

在东欧,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波兰的亚当·密茨凯维奇(1798年-1855年)和匈牙利的裴多菲(1823年-1849年)。东欧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是和反对异族奴役、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结合起来。密茨凯维奇的《先人祭》抨击沙俄侵略者的血腥屠杀,揭露卖国贵族的行径。裴多菲则以《民族之歌》和《自由与爱情》等诗作歌颂为争取自由的斗争。 由于美国和欧洲在历史、文化上的种种不同,以欧洲通行的文学流派的概念来衡量美国文学的发展实际上并不十分准确。但由于美国文学也是整个西方文学的一个部分,因此通常人们也将美国文学史放入整个西方文学史的框架内来研究。 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深受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19世纪上半叶,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高涨,摆脱英国文学的束缚、重视人的精神创造和追求自由的超验主义蔚为大观,至此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开始蓬勃发展。

爱默生(1803年-1882年)和梭罗(1817年-1862年)是超验主义理论家,最先提出浪漫主义的主张。他们强调人的精神作用和直觉的意义,认为自然界充满灵性,人应该回归自然。梭罗的《瓦尔登湖》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美国前期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包括华盛顿·欧文(1783年-1859年)、詹姆斯·库柏(1789年-1851年)和爱伦·坡。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在他的小说中,“美国文学”这一概念第一次浮出水面,不再深受英国文学的拘束。库柏是美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开创了以《皮袜子故事集》为代表的边疆传奇小说,最重要的一部是《最后一个莫希干人》。爱伦·坡主张艺术要使读者获得刺激而达到灵魂的升华,他的小说大部分以死亡、凶杀、复仇为题材,揭示人的幻觉状态和变态心理,他和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共同被尊为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

美国后期的浪漫主义文学以纳撒尼尔·霍桑(1804年-1864年)、沃尔特·惠特曼(1819年-1892年)和赫尔曼·梅尔维尔(1819年-1891年)为代表。霍桑在作品中对“隐秘的恶”进行挖掘,《红字》反映清教徒殖民统治的黑暗以及教会的虚伪和不公,象征手法运用纯熟。主人公胸口佩戴的A字以及短篇《教长的黑面纱》中永远盖在教长脸上的黑面纱,都是一种象征物。霍桑的心理分析自然细腻。惠特曼的耗一生的经历编纂、扩充诗集《草叶集》,歌颂美利坚民族意识的觉醒,成为美国现代文学的鼻祖。梅尔维尔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中成就最高者,擅长描写航海奇遇和异域风情,代表作《白鲸》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之一,小说中的“白鲸”已经成为一种超然的、对人类怀有敌意而又难以征服的神秘物的图腾。

此外,诗人亨利·华兹华斯·朗费罗(1807―1882)的《海华沙之歌》(1885)描述印第安传说中的西风之子海华沙的业绩,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英雄形 象。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尤其是在谈恋爱的时候,如果对恋人要求太高,而对方却达不到我们的期望值,自然而然会感到失望,不快乐。一旦出现这种情绪问题,两个人就越发难以相处了,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么,如何做到不对恋人有过度期望呢?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一:不要试图改变对方 

有句话说得好: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特别是在两性关系中,不要想着去改变你的恋人,而是要学会欣赏和包容,接受对方的不完美。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有能力改变对方,对方也会心甘情愿为你而改变。

没有人喜欢被改变,特别是在以爱的名义强势要求、指责、抱怨对方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导致不欢而散。比如说,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是长期形成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是有些不好的习惯改变是有一定过程的,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你要给他时间。抽烟喝酒对身体不好,确实有害健康,道理对方也懂得,但彻底戒掉的难度也不小。一个人的脾气和性格往往也是生就的,不能苛求一个大老粗的爷儿们短时间内就变得温润如玉,有些缺点是必须要改的,但绝对不能要求对方一下子就能改变,要求太高了反而不容易实现。大家都是普通人,不要把过多的期待放在对方身上,不要让对方因为你的高期望压的喘不过气来。

    二:爱人七分情,三分给自己,不要用力过猛

对投入的爱情别抱有太高的期待,不能一味付出。感情的付出向来不是那么公平的,爱一个人的同时自然也想得到相应的回报,可事实上是他并没有像你想象的 那样爱你,你是不是会感到很失落?

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其实,感情是自私的, 爱情需要双向奔赴,当你的眼里心里全都是你爱的人 ,而对方却不知珍惜,你就这么一头扎进爱情海,连自救的能力都没有了,还奢谈什么未来?余生漫漫,以自爱的灵魂去拥抱被爱的生活,你才不会遭遇感情的变故时手足无措,爱情让人如痴如醉,但也不要丧失自保的能力。

三:减少依赖,不要成为“甜蜜”的负担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靠别人不如靠自己,依赖越多,伤害越发大。你想要的人生,只有自己给得起。

风闻某位女星和某富豪恋爱后,被保护得太好,连自动取款机都不知道怎么操作,就像一个幸福的废物,那富豪撒手人寰后,她所有事情都要从头学起,日子过得凄凄惨惨。我有一个**妹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初恋伊始,男朋友很宠她,有求必应,在别人眼中看起来很无礼的要求,他也会尽力去做。有点什么大事小情的,她也总是第一时间去求助男友,平时也是粘人粘的不行。时间长了了,男友便开始有了厌倦情绪,直言自己谈女朋友和收养孩子差不多。不久,她就被分手了,哭得不可自抑却不知道错在哪里。唉,殊不知,依赖一个人,三分就好,剩下的全部给自己。依赖的时候有多安逸,失去的时候就会有多伤心,还不是过度期望惹的祸。

           

                                   

                       

浪漫主义一直都是爱的祸端,爱情最适合那种不对它期望过高的人。

遇见爱情,不是叫你对爱情不抱希望,而是不要盲目期望。对恋人期待越高,就越容易失望,心情越来越差,折磨别人的同时还让自己难受;期待越低,快乐越容易超出预期,就会觉得生活处处有惊喜。就像神秘的盲盒游戏,让你乐在其中,徜徉于爱河的恋人们,请记住以上忠告吧,祝你们爱情甜蜜,长长久久!

1、仙境:

《仙境》是瑞士的新世纪音乐演奏乐团“班得瑞”第一个专辑,本专辑中,他们以简单流畅的旋律,加入大自然意象与流行元素,使人悠然神往。可以听到呼啸的风声和排笛交错出现,感觉非常飘渺浪漫也可以感受到钢琴与长笛所营造的空灵意境,予人身处仙境的感受。

2、雪之梦:

《雪之梦》饱含情感,平和而不乏思考,愉悦而略带哀伤,这使它成为了班德瑞的经典名作之一。《雪之梦》已由一首音乐转变成为我们心灵的理想和追求的代名词。雪是纯洁无暇的,梦想是人生追求的动力。

3、寂静山林:

打开了寂静山林,打开了一扇奇异的,让听者欢欣的崭新的音乐天地。SILENCE,的确是非常的安静,没有过多的渲染层次,没有过多的音乐角度,淡淡的音乐,自然的氛围,感觉相识,却又是如此的不一样。但是经bandari的全新的诠释后,是给人们一种纯音乐角度的美感。

4、月光水岸:

《月光水岸》首次以夜为场景,将瑞士山林与天地间的自然静谧,转化成一首首澄静心灵的不朽乐章。其中除了10首全新创作外,亦包含来自爱尔兰、英格兰、法国等地的作曲家作品,如恩雅《牧羊人之月》、《浮水印》、莎拉布莱曼《月光女神》专辑中的代表作等。

5、蓝色天际:

《蓝色天际》秉承班得瑞其自成一格的空灵乐风,探索人类自古以来对飞翔不变的渴望,当风声中的乐音响起,从宽阔的音场中即可领略到一种速度临场感,让听者不禁随之陶醉,宛如心神荡漾在两万英尺的高空里。

《催眠启示录催眠启示录》( [美国] 埃德加·爱伦·坡)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AFo_LzFThXESanj4R7zNA

提取码:YKXB    

书名:催眠启示录催眠启示录

作者: [美国] 埃德加·爱伦·坡

豆瓣评分:69

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2-7

页数:311

内容简介:

《时光文库催眠启示录:爱伦坡中短篇小说选》既有侦探类,也有恐怖类、神奇类、心理类、象征类等,能够大致囊括他的总体风格。其内容包括眼镜、黑猫、催眠启示录、钟楼魔影、威廉维尔逊、瓶中手稿、大旋涡底余生记、同木乃伊的对话等。

作者简介: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19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

安能催眠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李白所著《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原文(节选):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二、译文(节选):

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

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三、注释:

须:等待。

摧眉折腰:低头弯腰。

摧眉,即低眉。

扩展内容相关: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艺术形象缤纷多采,表现手法及其新奇。全诗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

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它的主观意图本来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颇有消极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调却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715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