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自由的解放。这是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卢梭一生却都在致力于此。从他的第一篇论文《论科学与艺术》开始,他就吹起了解放人性与自由的号角。“科学、文学与艺术由于它们不那么专制因而也就更有力量,就把花冠点缀在束缚着人们的枷锁之上,它们窒息人们那种天生的自由情操”⑥其实他所控诉的这种被坏社会风气的科学、文学与艺术就是在他身处的那个时代的浮泛理性下的。接下来,他更为直接的痛斥社会风尚对于人性的泯灭。“每个人的精神仿佛都是在同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礼节不断的在强迫着我们,风气又不断地在命令着我们;我们不断地遵循着这些习俗,而永远不能遵循自己的天性。”①在《社会契约论》的开头,就提到了人性解放的迫在眉睫。“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②这后来无论是思想界还是在政治学界,无论是在人类学还是文学中都成了伟大的名言。而在剖析自己心灵的《忏悔录》、《卢梭评判让·雅克》、《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著作中,更是直观的发出了对个性自由解放的呐喊。
卢梭的思想中的浓重的主观臆想的这种味道在他的开创了自然主义教育的《爱弥儿》以及罗曼蒂克式的《新爱洛伊丝》两部小说中体现的十分明显。《爱弥儿》的自身结构——教育的五段式的分期就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我们是不可能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情感教育截然分立开来的。然后,就是卢梭为爱弥儿设定的理想主义的教育环境。小说中的情节都是完全合理化的按照他的主观意愿有条不紊的发展下去的。当然,这种主观精神最适合于对强烈感情的抒发,尤其是狂热的爱情。 再者,想象性——浪漫主义的符号象征。正是卢梭把这种不仅代表着浪漫主义的象征而且更是作为文学与艺术最根本的特性——想象从浮泛理性的桎梏下解禁开来。从他晚年的在隐居时写下的随笔《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他是多么的沉醉于隐居时孤独自由的田园生活。他沉浸于孤独的幻想、遐想的世界。 他不仅解开了一直以来新古典主义压在人身上的镣铐,而且更是打破了接替而来的启蒙主义(狭义的,通常意义上的)浮泛理性与空洞自由的牢笼。
自然主义(卢梭意义上的,区别于19世纪后期以左拉为代表的强调人的科学性、生物性以实验小说为主要创作手法的一个世界性的文学流派)。这是浪漫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几乎所有的浪漫主义者——无论是积极浪漫主义者,还是消极浪漫主义者都钟情于对大自然风景的描写。他们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感知。而真正发现自然之美并大唱赞歌的,卢梭算是历史上的第一人。
卢梭回归自然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人类不平等的最大根源,不是生理上的不平等,不是财产上的不平等,而是政治权力上的不平等。
自然状态既赋予人以自由,也包含着丧失自由的原因。人在生理上是不平等的,这是“由年龄、健康、体力以及智慧和心灵的性质的不同”等自然原因造成的。个人充分发挥自己不同的自然能力,在技巧、知识、声誉、分配等方面产生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最后到达自然状态的终点私有制的产生。卢梭说,私有制首先产生于对土地权的要求,谁第一个把一块儿地圈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个头脑十分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人。他对文明的批判着重指出,文明的基础是私有制。
扩展资料:
卢梭关于社会的学说包含着对人类文明的反省,他克服了启蒙学者盲目的社会进步观。在其第一篇论文中,他对第戎科学院征文题“科学和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化风俗”做了否定的回答。在他看来,文明与自然、理性与自然本能相比,是一种蜕变,甚至是堕落。
在自然状态中,人类在为自己的生存而与自然作斗争中和睦相处,并在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形成了良好纯朴的德性。而文明的发展摧毁了这些原始的德性,人变得越来越聪明,而私有制却使人的心灵变坏。
卢梭把文明的进步称做人类“最大的不幸”,因为人类所有的进步,不断地使人类与其原始状态背道而驰。因此,他认为, “文明的发展史”不过是一部“人类的疾病史而已”,有理性的人类失去了原始朴素的感性,产生了大量无益的需求,科学和艺术助长了奢侈浪费,自由变成了专制。
卢梭所描述的像极了我长大的那个山野村落,空气清新,蓝天如洗,鸟叫声清脆,小溪流晶莹,微风习习,树叶簌簌,这种简单、纯粹、田园牧歌般清纯的生活,也是我喜爱的生活的样子,宁静温美的山村风光,滋养了我们纯真的心灵。
让·雅克·卢梭,当我只知其名不懂其人的时候,我仅知道他是一个思想家,教育家。并不知这样一个见识非凡的人却有着这样颠沛流离的一生,正是哲学博士赵林的《浪漫之魂》一书让我系统地认识了卢梭,更是对这位精神导师的一生感到难过,对他生命里所遭受的不公平感到唏嘘和嗟叹。
而命运的坎坷却毫不影响这个人物所带给世界的影响,令人在思考、难过之余,更是深深地敬佩。
自幼丧母的卢梭从童年时期历经了生活的各种艰难,但幸运的是,嗜读如命的父亲让卢梭从小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他幼小的心灵便是在各种知识的滋养下成长的,这使他养成了一种高雅又温柔的个性。而在姑妈家的乡村生活却在他心底种下了渴望的种子,他对大自然的优美风景与纯真质朴有了深深的迷恋之情,也催生了他感性又浪漫、丰富又自由的想象力,他渴望自己也可以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的飞翔在丛林田野间。
少年时,卢梭被送去做学徒,开始饱尝寄人篱下、冷眼冷遇,生活的一直不如意使得他在见到华伦夫人时,情不自禁地投入到了对她的好感中,她的善意令卢梭产生了受宠若惊的甜蜜感,也更加珍视与华伦夫人之间的这场感情。卢梭在与华伦夫人在一起的几年时光里,是卢梭为数不多的甜蜜记忆,也是他写作与对音乐的了解成长进步最快的阶段。
当他以《论科学与艺术》在巴黎一举成名开始,他与上流社会开始了一生的思想角逐,而大名鼎鼎、却又表里不一的伏尔泰却是打击他最深的人,卢梭追崇自然、本真、原始的精神,他认为科学和艺术影响了人类最起码的道德良知和责任感,导致了闲逸懒散和奢侈腐化,失去了正直、高尚、人道、节制。他甚至觉得上流社会对于艺术的热爱、追捧、附庸风雅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毫无疑问,他触犯到了社会掌权掌利者们的痛处,他们自然不可能让他好过,他从此成了一个孤独者。他本真诚实的思想使他站在了上流社会的对立面,尽管他从没有想要剥夺他人的权益,他只是对社会整体现象说出了诚实的看法和理解,而他的思想太先进、太深刻了,一时半会儿社会无法理解他、接受他。导致了他的书被禁被烧,他的人身受到上流社会的驱赶,他成了上流社会的眼中钉、肉中刺。
直到生命的离开,他都不曾得到社会的欢迎。而在他死后,他的思想却受到了空前的认可与宣扬。
多么可笑。多么可悲。
成大事者,必定是尝尽了人间冷暖、雨雪风霜、劫难遭遇,全然不顾惜所遭到的一切非人的待遇,而依然不改初心。
卢梭尊崇大自然,他认为凡事万物都应当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才合乎常理,尽管他的《论科学与艺术》使他站在了社会的对立面,成了上层社会的众矢之的,但他才不管呢,也不怕大家反抗他,抵毁他,疏离他,他依然勇敢地、诚实地直抒胸意。他觉得这个世界正在腐烂。
他继而又出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再次轰动世界,事件的结果是他遭到了驱逐,成了过街鼠,成了一个无国籍的人,并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涯。如此境况堪忧,一生从没有过安耽的日子。但他亦从没失去过成为自己。
他的思想与孔子、苏格拉底这些思想先驱一样,具有极强的时代超越性,正如海德格尔在谈到黑格尔时说的那样:我们的时代之所以不理解黑格尔,只是因为黑格尔太深刻,而我们的时代太浅薄。是卢梭来的太早,而这个世界开化太晚。
在卢梭这里,自然状态就是人类社会的黄金状态,人们只能受自然赋予的单纯的本能支配,而不是受到理性的知识所带来的私欲的支配。说到底,卢梭是一个非常感性、理想化的人,但仔细想想,这样的理论虽然是美好的,但也有它的弊端,蒙昧不开化的社会,其进步与发展将变得很缓慢。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自然就会有是非,而人又是具有思想的高级复杂动物,所以,不平等、不公平、不道德的出现,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不过,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一步步向前发展,正是因为有卢梭这样的新思想的产生和启示,人类才能逐步走出蛮荒之地。思想一旦产生,发展路上必然会有一双双如罗伯斯庇尔之类的“血手”去实现它,改革它。尽管这样的一些新思想往往是被当时社会所抵制和唾弃的,因为,新思想的产生必然会引起旧有的思维模式、社会制度的改革,从而损害了当权者们的权益。但这也是时代的车轮在前进路上的必经过程。
凡是艺术,一个灵感的闪现都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来深入塑造和刻画,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态度,充满了对自然形体力量与美的崇尚,是一种质朴本真但又超越浮夸的艺术,比如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的绘画雕塑,娇美的容颜,充满力量的肌肉,都是一种感性化的艺术美学展现。
而卢梭,一个思想家,亦是一个充满着无限想象力的理想主义者,现实社会的虚伪、贪婪、堕落、腐败现象对他来说尤如置身于一个肮脏的泥淖里,令他逃脱不及,他喜欢在清新、纯粹、优美的大自然里幻想他诗意般的理想世界,只要待在自然风光里,他浑身的细胞如同鱼儿入了水一般畅快,他的脑海就会打开一条条通往理想生活的通道,浮现的无一不是对大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希冀。
遭遇过了地狱般的生活磨炼,使得他越来越坚定自己的意志,他觉得人类灵魂的向导必须是自然状态下的良心,也只能是良心,只有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良心所萌生出的善才是真正的道德。
在他可以说是黑暗的、艰难的生命长途中,始终是用充满美丽幻想的意志陪伴他前行,即使现实中的生活满目疮痍,不堪忍受,但他始终觉得人间可爱,并一心想要为现世带来思想的改变。
这样一个充满着想象力的人无疑是有着浪漫情怀的,他的身上除了法国人特有的激情和浪漫之外,崇尚自然,一切以自然哲学为行为处事的理念,也使得他具有别人所不具有的天然诗性,不造作也不掩饰,他的所思所为都是通过自己感官的感受而来,没有任何的添加与修饰。
他提出了五感之外的第六感,也就是“共通的感觉”。这个感觉跟五感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个单独的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感觉的相互配合所产生的一种“觉知”或者“观念”。卢梭认为,它是衡量我们理解能力的重要标准,它影响着我们的认知。
卢梭思想仿若是污浊尘世中遗世独立、脆弱不经风却又坚强无比的那枝花茎,在遭受了非常的狂风暴雨后开出了惊世脱俗的花,它注定是要受到世人瞩目并追崇的。
《浪漫之魂》这本书的作者是哲学学院的二级教授赵林,主要研究西方文化、西方哲学等,他对卢梭精神的普及阐述非常细致,而且易读,除了让读者对卢梭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之外,还有种让人忍不住就想要去读一读卢梭作品的欲望。
来源公众号: 市井美学
那么如何解释卢梭呢?卢梭被称为浪漫主义之父,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很正确的称谓。但导致了罗伯斯庇尔思想形成的卢梭,导致了雅各宾派思想形成的卢梭,在我看来,并不是那个与浪漫主义有明显联系的卢梭。这个卢梭是写出《社会契约论》的卢梭,这部经典著作谈到了回归人类共有的原初法则;谈到了施行普遍理性的统治而不是情感的统治——普遍的理性能将人们联合在一起,而情感却会分裂人们的联合;谈到了普遍公正与和平的统治——普遍公正与和平能消弭那些使人情智分裂、人与人之间紧张对立的冲突、骚乱和动荡。
因此,要看清浪漫主义的剧变和政治革命的关系还非常困难。何况还有工业革命,与此也并非没有瓜葛。毕竟,思想不能繁殖思想。社会和经济的因素对于人类意识的剧变负有相当的责任。眼前亟待解答的问题是,又是工业革命,又是古典主义庇护下的法国大革命,又是浪漫主义革命。比如,就拿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伟大艺术来说吧。如果你看大卫的大革命绘画,你很难把它与浪漫主义革命联系在一起。大卫的绘画有一种雄辩,一种雅各宾党人严峻的雄辩力,令我们想到斯巴达,想到古罗马。它们传达了一种对于轻浮、浅薄生活的拒绝姿态,令我们想起马基雅维利、萨伏那洛拉,还有马布利这些人,他们曾以普遍永恒的理想的名义谴责他们时代的浅薄。而浪漫主义运动,正如历史学家告诉我们的那样,是对各种普遍性的激烈反叛。因此当务之急,是要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了比较清楚地说明我如何理解这场突变,我为什么会认为在那些年里,也就是1760年到1830年之间,变革发生了,欧洲意识领域发生了一场剧变——为了让大家明白我这些想法依据何在,我想先举个例子。设想你在西欧旅行,就说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西欧吧。设想你在法国,与维克多·雨果那些前卫的年轻朋友交谈。设想你到德国去,同斯塔尔夫人拜访过的人物交谈,正是她把德意志精神介绍给法国人的。设想你遇到浪漫主义理论家施莱格尔兄弟,或歌德在魏玛的一两个朋友,比如寓言家、诗人蒂克什么的,或任何与浪漫主义有关的其他人士,以及他们在大学的追随者,那些深受诗人、戏剧家、批评家作品影响的学生、年轻人、画家、雕刻家。设想你在英国与某人交流,此人深受柯勒律治影响,或最受拜伦影响,或与受拜伦影响的任何人交流,不论他在英国、法国,还是意大利,还是远离莱茵河、易北河。设想你和这些人交谈,你会发现他们的生活理想差不多是如出一辙。他们认为,最高意义的价值是诸如正直、真诚,随时准备为某种内心理想献身,为某种值得牺牲一切、值得为之生为之死的理想奉献一个人的所有。你会发现他们对知识或科学进步根本没有兴趣;对政治权力没有兴趣,对幸福没有兴趣;他们对于为了找到个人的社会位置而去适应社会,与政府和平共处,对国王或共和国保持忠诚特别没有兴趣。你会发现,常识、温和适度的态度与他们的思想毫不沾边;你会发现他们相信为自己的信念战斗至最后一息的必然性;你会发现他们相信殉道的价值,无论这种殉难为的是哪种信仰;你会发现他们相信少数比多数更神圣,失败比成功更高贵,成功往往是赝品或粗俗一类的东西。理想主义的信念,不是哲学层面上的信念,而是需要行动来实践的信念——也就是说一个人准备为某种原则或某种确信而牺牲的精神状态,一个永不会出卖信念的精神状态,一个为自己的信仰甘受火刑的精神状态(因为他信,他愿意这样)。这种态度以前不曾多见。人们所钦佩的是全心全意的投入、真诚、灵魂的纯净,以及献身于信仰的能力和坚定性,不管他信仰的是何种信仰。
卢梭《新爱洛绮丝》(1761)宝贵的认识价值;它是爱情小说,可又别同一般。和卢梭那些振聋发聩的启蒙论著一样.这部小说在揭示“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方面、表现了爱情受到封建势力摧残时的纯与真,不俗不卑,情操高尚,促人清心明目,具有深刻的启蒙性质。
《新爱洛绮丝》书名的全称是《尤丽,或新爱洛绮丝——阿尔卑斯山麓下一个小城市中两个居民所写的情书》,它是卢梭著名的书信体小说。
爱洛绮丝本是法国12世纪时的一位美丽而钟情的少女,她与老师、哲学家阿贝拉尔相爱而酿成悲剧;启蒙思想家卢梭,借用这个古老的爱情故事推陈出新,展现出他那个时代的新的爱情悲剧:贵族**尤丽与平民出身的家庭教师圣·普乐相爱甚笃,尤丽的父亲却出于封建的等级偏见,以圣·普乐的出身不配而从中拦阻,终于迫使尤丽含恨死去。书名在爱洛绮丝的名字前冠以“新”字,题意含蓄,透露出作者对封建罪恶的强烈愤怒。人们只要把尤丽的悲剧与昔日的爱洛绮丝悲剧两相对照,便可深入—步地领会这部作品的反封建主题:时代,已由中古前进到18世纪的启蒙时期;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却旧迭新换,戕害人间正当感情的封建偏见和家长制依然悠意横行。卢梭感到反封建的任务时不我待,新的“新爱洛绮丝”悲剧再也不能重演。
《新爱洛绮丝》采用书信体格式来展开悲剧主人公的命运,相互通信的除尤丽和圣·普乐外,还有尤丽后来迫嫁的丈夫德·沃尔玛、尤丽的表姐克雷尔、圣·普乐的好朋友英国爵士爱德华等人。说来是件憾事,这部书信体小说的全部译本目前很难看到;《外国文学作品选》中节选的《离别》和《游湖》(题目为编者所加),是《新爱洛绮丝》所有书信中最著名的两封情书。信中集中描写尤丽和圣·普乐这一对恋人纯真而炽热的感情,历来为人们所珍视。
卢梭的哲学被誉为“民主的哲学”,主张人本性的自由发展。这点在他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儿》等著作中都有系统的呈现。他认为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基于上述哲学观点,他完成了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绮丝》这一文学作品。其中集中体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风土民情、自由的思想、浪漫的爱情……对后世浪漫主义小说的发展有很大促进。强调封建等级制度成了小说主人公不幸的根源。卢梭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上,批判了以门当户对的阶级偏见为基础的封建婚姻,提出了以真实自然的感情为基础的婚姻理想,并对封建等级制度发出了强烈的抗议。作品细致的心理描写,情景交融的美丽篇章,赢得了无数读者的赞赏。
正是源于上述理念以及流传于世的文学作品,才使得卢梭被誉为“浪漫主义之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