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是新月,看不到;之后一点点变成月牙状,初三、四月牙状的月相叫娥眉月;初七初八成半圆状叫上弦月;之后由半圆向圆过渡,到初十一、十二时成凸月,一面是圆形一面是凸出的弧;十五十六成圆形叫满月。
月相的更替周期是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它是历法中历月和星期的来源。这个时间比月球公转的时间(恒星月)要长,因为当月球绕地球公转时,地球也在绕太阳公转。
一个朔望月月球大约要绕(360+3602953/36524)=38911度(公转只绕360度)。所以一恒星月大约为2953 360 / 38911 = 2732天。
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 ——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扩展资料: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的)。随着月球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亮面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两条:
1、月球不发光,不透明。
2、与月、地、日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
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这时是农历初一。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娥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上弦月过后,在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便是“凸月”。我们能看到月球的大半部分。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再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娥眉形月牙,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
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新月”。
参考资料:
月球正在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这已经不是新闻了,我们已经不止一次介绍过这个问题。但是,月球并不是匀速远离地球的。月球在这几十亿年的时间里,到底是以怎样的模式远离地球的,科学家们也一直在思考。你可能以为答案要在月球上找,其实你错了,这些秘密在地球上也可以找到。来自荷兰乌特勒支大学以及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科学家们在地壳中找到了证据,还原了这一段历史。在西澳大利亚的卡里基尼国家公园,分布着壮观的峡谷。这些峡谷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别样的景致,也记录着地球的历史。我们知道,地球上经历的各种气候变迁,都会以沉积物的形式记录在地壳中。这里的峡谷崖壁恰好给科学家们提供了绝佳的研究视角,涵盖了长达25亿年的沉积层。这些沉积物主要是条带状含铁建造,这种沉积物含有特殊的铁矿物和富含硅的矿物。尤其是在乔弗瑞瀑布的崖壁上,研究人员注意到了红褐色的含铁矿物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以深浅两种颜色交替出现。早在1972年的时候,澳大利亚地质学家AFTrendall就曾经提出,这里的规律性的图案分布,很可能来自于一个特殊的气候现象——米兰科维奇周期。虽然地球看起来以一年一圈的轨道稳定绕着太阳公转,但其实在其他天体的引力干扰之下,地球不可能永远稳定在一个完全不变的椭圆轨道上,而是会出现地球轨道三要素的周期性变化,这就是米兰科维奇周期。米兰科维奇周期不只有一个,主要的变化周期有21万年、41万年、10万年和40万年等,这些变化都会在漫长的岁月里通过太阳光照的多少与分布形式影响着地球气候,并且有可能导致极度寒冷和高温以及潮湿或干旱。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自然也会给我们的气候带来一定的影响。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地球的自转轴,进而影响地球在这方面的米兰科维奇周期。这个周期目前的持续时间是大约21000年,但是在几十亿年前,当月球距离地球更近时,这个周期要比现在短得多。正是利用这个原理,研究人员推测出来:在距今246亿年前的时候,月球距离地球仅有6万公里,不足今天的1/6!相对应的,地球的自转周期也比现在短得多,那个时候地球上一天只有差不多17个小时。如果那个时候有人类赏月,看到的月亮可要比今天壮观得多!
为什么月亮有月相变化?
月亮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月亮绕着地球运动,它本身又不发光而反射太阳光的结果。当月亮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的时候,月亮正对着地球的那一面,照不到太阳光,我们看不见它,这就是新月,叫做“朔”。以后,月亮沿着轨道转过一个角度,它向着地球一面的边缘部分逐渐被太阳光照亮,变成弯弯的月牙。随着照到太阳光的部分一天比一天多,月牙一天比一天“胖”,“胖”到半个月亮时,就是上弦月。等到向着地球的这一面全部照到了太阳光,成了一个滚圆的月亮,就是满月,叫做”望”。满月以后,月亮向着地球的这一面又有一部分慢慢地照不到太阳光了,渐渐地变”瘦”,在天空中又只能看到半个月亮,这就是下弦月,以后,月亮继续”瘦”下去,慢慢地变得完全看不见,新月时期又开始了。
月亮的变化规律有哪些?
新月;
上蛾眉月;
上弦月:90度;
渐盈凸月;
满月;
渐亏凸月;
下弦月;
残月;
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
以上有四种为主要月相:新月,上弦,满月,下弦,它们都有明确的发生时刻,是经过精密的轨道计算得出的。
为什么月亮有月相变化?
月亮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月亮绕着地球运动,它本身又不发光而反射太阳光的结果。当月亮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的时候,月亮正对着地球的那一面,照不到太阳光,我们看不见它,这就是新月,叫做“朔”。以后,月亮沿着轨道转过一个角度,它向着地球一面的边缘部分逐渐被太阳光照亮,变成弯弯的月牙。随着照到太阳光的部分一天比一天多,月牙一天比一天“胖”,“胖”到半个月亮时,就是上弦月。等到向着地球的这一面全部照到了太阳光,成了一个滚圆的月亮,就是满月,叫做”望”。满月以后,月亮向着地球的这一面又有一部分慢慢地照不到太阳光了,渐渐地变”瘦”,在天空中又只能看到半个月亮,这就是下弦月,以后,月亮继续”瘦”下去,慢慢地变得完全看不见,新月时期又开始了。
月亮升落的规律是月初时在西方然后升起位置逐渐东移,当到月中的时候升起位置在东方,之后生起位置又从东逐渐西移,到达月末时候升起位置在西方,月球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转,这个轨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圆称“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于天赤道,也不平行于黄道面,而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周期2732日。
初一是新月,看不到;之后一点点变成月牙状,初三、四月牙状的月相叫娥眉月;初七初八成半圆状叫上弦月;之后由半圆向圆过渡,到初十一、十二时成凸月,一面是圆形一面是凸出的弧;十五十六成圆形叫满月。月相的更替周期是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它是历法中历月和星期的来源。这个时间比月球公转的时间(恒星月)要长,因为当月球绕地球公转时,地球也在绕太阳公转。一个朔望月月球大约要绕(360+3602953/36524)=38911度(公转只绕360度)。所以一恒星月大约为2953360/38911=2732天。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按照阴历,从初一到月末,月相分别经历(北半球):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盈凸)—满月 —凸月(亏凸)—下弦月—蛾眉月(残月)—新月,既朔月→望月→朔月。
阴历就是依照月相变化规律制定的(中国农历属于阴阳历),农历月初时,月亮正好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称为新月,或者叫做朔月;农历十五十六时,就是满月,或者叫做望月,如此循环。
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圈需要2732天,但是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变化周期,是要滞后于月球公转周期的,月相周期为2953天,这也是农历中定义大月30天、小月29天的原因。
扩展资料:
月相成因
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
朔:如图所示,在位置1,日月黄经差为0°,这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这就是朔,这一天为农历的初一。
上弦月:月球继续朝前旋转,到了农历初七、八,也就是图中的位置3,黄经差为90°,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给你看到,称之为“上弦月”。
满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也就是图中的位置5,黄经差为180°。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或称之为“望”。
由于月球正好在太阳的对面故太阳在西边落下,月球则从东边升起,到了月球落下,太阳又从东边上升了,一轮明月整夜可见。
下弦月:满月以后,月球升起的时间一天比一天迟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到了农历二十三,也就是图中的位置7,黄经差270°。满月亏去了一半,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这就是“下弦”。
快到月底的时候,月球又将旋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在日出之前不久,残月才又由东方升起。到了下月初一,又是朔,开始新的循环。
-月相
月亮在爱情中代表纯洁圆满专一。
封建时代,个人的恋情只能溶于乐曲,藏于诗词,寄托于明月。于是,月亮便成了恋人的象征,爱情的见证。寓意深长,耐人寻味。
人们在月下获得爱情,生殖的期望与崇高的爱情水乳交融,如月光一样无所不在,滋润人间。然而自然与社会的法则规律却是无情的。月亮圆而又缺的规律,嫦娥奔月的爱情离异传说,月光那清冷的色彩,月亮那孤悬中天的寂寞形象,经世世代代的文化积淀,使月亮成为离人情感的呼应,爱情纯洁圆满专一的象征。
扩展资料:
在民间,相思豆和玉一样,是有灵性的开运吉祥神物。男女定亲时,送一串许过愿的相思豆,会求得爱情顺利;婚嫁时,新娘会在手腕或颈上佩带用鲜红的相思豆串成的手环或项链,以象征男女双方心连心白头到老;结婚后,在夫妻枕下各放六颗许过愿的相思豆,可保夫妻同心,百年好合。
郭沫若曾考证过王维笔下大名鼎鼎的红豆,结果在鼎湖山找到了一种叫海红豆的植物,它秋季果熟,其种子自然跃出果壳,呈朱红色,形似跳动的心脏。而南方人习惯把相思子、相思树、海红豆都叫红豆。
下面是天顶星在高中时候总结出来的,读书时肯动脑筋,掌握了规律,知识就融会贯通了。
天体的周日运动+天体的周年运动+月亮特有的周月运动
在农历初一(朔),月亮和太阳同升同落。
此后,月亮每天向东运动13°,晚出现50分钟。到初七(上弦月为止)月亮在日落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落下时间越来越晚(从傍晚到子夜),亮面越来越大。
再往后,到农历十五(望),月亮在日落后出现在东方天空,落下时间月亮越晚(从子夜到黎明),亮面越来越大。
接着,到农历二十三(下弦月),月亮在日落后没有踪影,要等到太阳落山后一段时间才能升起,日出后位于西方天空,亮面越来越小。
到农历二十九/三十(晦),月亮升起时间越来越晚,要从子夜之后在升起,日出后出现在东方天空,离太阳越来越近,亮面越来越小,到了29,30就几乎与太阳同升同落,无法观测。
此后一轮新的循环开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