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上半叶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首先开始于哪个国家

19世纪上半叶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首先开始于哪个国家,第1张

依时间顺序排列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主要的作者的国家,代表作及其代表作品中的主人公名称。英国:

浪漫主义时代开启:“湖畔派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 萨缪尔·柯勒律治, 索赛)

威廉·华兹华斯

人物介绍(1770—1850)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湖畔派”诗人中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主要作品有《孤独的割麦女》、《哀歌,为比尔城堡而作》,长诗《序曲》等。1798年与柯勒律治合作的《抒情歌谣》和1800年这部诗集再版时华兹华斯所写的序言。这一集一序揭开了英国文学史崭新的一页,开创了文学的新时代,即浪漫主义时代。

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

雪莱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主要作品有《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自然山水诗:《致云雀》、《西风颂》,长诗《麦布女王》等。雪莱注重对未来的描绘,他试图在创作中充分描述出他对人类远景的看法。诗剧中普罗米修斯对暴君宙斯的最后妥协,进一步强调了不屈抗争的精神,并预言人类社会最终将“再也没有暴力,没有暴君,人们彼此间,好像精灵一样地自由。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西风颂》中的名句“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是雪莱理想主义的体现。

拜伦

(1788—1824)其主要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梦》、《黑暗》、《唐璜》等,创造了“拜伦式英雄”的形象。

其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性,“诗的本身即是热情”可谓他诗歌美学的核心。他

德国:

诺瓦利斯,迪克,“海德尔堡浪漫派”(克雷门斯·布伦塔诺,阿西姆·冯·阿尔尼姆),格林兄弟,克雷斯特,霍夫曼等

法国

夏多布里昂

法国诗人夏多布里昂是19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

《基督教的真谛》:包括两部中篇《阿达拉》和《勒内》塑造了“世纪病”患者的形象。

《阿达拉》:写了一个发生在北美原森林的故事。歌颂了基督教的崇高伟大,赞美为天主献身的精神。是法国第一部浪漫主义小说。主人公:印第安人夏克塔斯、部落酋长之女阿达拉。

《勒 内》:写的是一个贵族青年的忏悔。

史达勒夫人,拉马丹,

雨果(1802--1885)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最极出代表。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乔治·桑

1832年,她以第一部长篇小说《安蒂亚娜》一举成名,从此享有广泛的社会声誉,成为法国当时名气仅次于雨果的畅销书作家。桑的田园小说描绘大自然和乡村极为出色,她的《冬天之美》已经被收入我国中学课本。桑一生衣食无忧,晚年隐居乡村的举动有点像中国诗人陶渊明。桑的女权主义在两性关系上的反映是倡导女性的主导地位。她的个人感情生活丰富多彩,其思想和做派在今日看来依然长篇《“先锋”莫普拉》康素爱萝(序曲。

大仲马(1802--1870)最著名的是《三个火枪手》旧译《三剑客》,(1844)、《基督山伯爵》。

俄罗斯

普希金(1799—1837)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按照屠格涅夫的说法,他不但创造了俄罗斯语言,还创造了俄罗斯文学。他不但是俄罗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同时又是俄罗斯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政治抒情诗”《自由颂》、《致察尔达耶夫》,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包括《射击》、《暴风雪》、《棺材匠》、《驿站长》以及《村姑**》5个短篇的《别尔金小说集》,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中篇小说《黑桃皇后》等。

你好:

具体作品有: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拜伦的作品,浪漫主义之父——卢梭的作品

浪漫主义运动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

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为法国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在文艺上也为欧洲各国浪漫主义运动作了思想准备但是,法国革命胜利后所确立的资产阶级专政和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却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恩格斯)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正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法国革命的后果以及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普遍感到失望的一种反映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十八世纪晚期,十九世纪前半期盛行于法国,他是一个全欧洲性的内容广泛的思想文化运动,但直到20世纪仍余韵不散法国浪漫主义主要体现在绘画、雕刻、小说和戏剧领域;英国浪漫主义主要体现于诗歌、历史画和风景画领域;德国浪漫主义则在音乐、诗歌和绘画领域皆有体现

西班牙画家--戈雅(Francisco de Goya ,1746至1828)是一颗耀眼的星辰

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情善感

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浪漫主义"这一术语,是由"浪漫的"(Romantic,罗曼蒂克)这个形容词演化而成的而"浪漫的"这个形容词又是从法国的"罗曼司"(Romatic,即"传奇"或"小说')转化过来的据现有资料证明,一六五四年英国人才第一次使用"浪漫的"这一词语,大直是"传奇般的"、 "幻想的"、"不真实的",其中明显地包含着贬意的否定性的内涵到了十八世纪,这个词语才逐渐转变为肯定性的褒义词,它被用来评价作品,并获得"宜人的忧郁"这样一种附加的含义

十八世纪末年,随着浪漫主义思潮在欧洲文坛的勃兴,浪漫主义这一术语就用得非常流行了,并且在一七九八年法兰酉学别的创作方法的名称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现实,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当时的作家都对现实不满,企图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但由于作家所持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因而浪漫主义思潮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流派,即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前者是进步的潮流,它引导人们向前看,后者属反动的逆流,它引导人们往后看这种区别,实质上是对当时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

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因而充满反抗、战斗的激情,寄理想于未来,向往新的美好生活,有的赞成空想社会主义代麦作家有英国的拜伦,雪莱,法国的雨果、乔治-桑,德国的海涅,俄国的昔希金(早期),波兰的密茨凯维支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等等他们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都是同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与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大多数作家是这些民族解放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消极浪漫主义者则不然他们不能正视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他们的思想是同那个被推翻了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思想意识相联系的他们从对抗资产阶级单命运动出发,反对现状,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消极浪漫主义的出现,实际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没落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史雷格尔兄弟,即奥·史雷格尔和弗·史雷格尔,诺瓦里斯,法国的夏多布里昂,拉马丁、维尼,俄国有茹科夫斯基,英国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等等

浪漫主义思潮的兴盛衰落,是由各国历史条件的特点所决定的作为一种成型的文艺思潮P它首先产生在德国由于当时德国容克贵族势力猖獗,资产阶级软弱无力,因而消极浪漫主义得势,积极浪漫主义发展迟缓只有海涅登上文坛之后,积极浪漫主义在德国才有所起色

法国的浪漫主义思潮,犹如大海的波涛,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来势迅猛,激烈异常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封建贵族的复辟和资产阶级的反复辟斗争分不开的浪漫主义首先从古典主义设置的种种障碍中冲杀出来,历经短兵相接的搏斗,一举获胜继而在漫浪主义内部角返相争,积极浪漫主义者组织了包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打败了消极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前,消极浪漫主义称王称霸,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由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胜利,积极浪漫主义骤然兴起.并取得了主导的地位

在俄国,浪漫主义的发展是较迟的它在十九世纪初期才形成为一种流派其中积极浪漫主义与俄国十二月党人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贵族革命中起过显著的进步作用代表作家有早期的普希金,雷列耶夫等

英国诗人全都是大自然的观察者、爱好者和崇拜者。表现在文学中有以下几方面体现:首先是对乡村和大海的热爱。其次是对高级动物的喜爱和对一般动物世界的熟悉。第三是明显的个人独立性,作家们都很有点个人癖性。第四是讲求实际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与追求正义的强烈意愿。英国浪漫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的各阶段又有着各自的一些特点:第一代浪漫主义作家不满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愤世嫉俗和向往大自然的倾向;第二代浪漫主义作家坚持启蒙思想,表现出争取自由和民主的进步思想。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在纵向上,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僵化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反驳;在横向上,浪漫主义文学和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共同构成西方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造就19世纪西方文学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定义

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介绍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一样,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和一种文学的表现方式,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一种文学表现类型,以及作为一个明确的文学理论概念,却是后来逐渐形成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如果说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的话,那么,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最初的文学活动中,就已经存在这种形态的文学了。例如各个民族都有的远古神话、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都有这样的特点。表现理想和幻想本是促成文学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文学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浪漫精神是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文学从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不过,明确地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精神来倡导、来鼓吹,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波澜壮阔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在西方则始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40年代这个时期。其最先形成于德国,而后波及到英国、法国和俄国,在短短的十多年里,迅速发展成为一场风靡欧洲的文学运动,相继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文学理论中所说的浪漫主义主要指的就是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类型,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从文学本身的发展来看,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盛行是反对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物。所以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人们常常以古典/浪漫的对立模式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此说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运动产生的原因。韦勒克指出,“浪漫主义的意思简直包括一切不是按照古典传统写出的诗歌。”并指出这是一种“根据'古典的'与'浪漫的'之间的对立说法而建立的类型论。”这种对立或区别具体的含义是“指那种与新古典主义诗歌相对立并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启发并以此为榜样的诗歌”。

产生背景

大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简析

以现实为基础——现实为文学创作的土壤,浪漫主义的创作源泉和灵感都来自于现实,并非脱离现实。

热情奔放的语言——浪漫主义抒发感情的文字特点。浪漫主义文学的字句极其考究,力求完美,因为此特点,浪漫主义文学许多作品成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作。

绚丽多彩的想象——在形象塑造上,浪漫主义文学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

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浪漫主义文学通篇看似脱离现实,因为其塑造的形象极其夸张,但仔细品读,会发现自己身边就存在相似的人或事。

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目的。“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其实就是希望社会更美好,所以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目的和其他文学创作的目的是相同的。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与其他文学创作方法相比,并无优劣之分,只是表现手法不同而已。

分类

传统政治分类

浪漫主义文学在传统分类中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积极浪漫主义——具有强烈的革命精神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消极浪漫主义——不具有革命精神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上分发明显不科学,但从作品的感情抒发的方式不同,积极和消极的概念仍可保留,不过需要重做定义:

积极浪漫主义——以直白宏大的语言表达感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雪莱、屈原、普希金

消极浪漫主义——以含蓄内敛的语言表达感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英国湖畔派、中国新月派

以作品表现形式

浪漫主义以作品表现形式分类可以分为两类:有神浪漫主义与无神浪漫主义。

有神浪漫主义——以传说或自创的“神”的形象为载体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泰戈尔、屈原、但丁

无神浪漫主义——以自然或社会现象为载体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应该湖畔派、中国新月派

文学作品各类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并不比消极浪漫主义文学更优越,无神浪漫主义文学也不比有神浪漫主义文学更先进。之所以对文学作品分类,只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与品读,除此之外并无实际意义。

相关因素

社会和历史因素

在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浪漫主义思潮是法国大革命直接催生的产物。法国大革命不仅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也给整个欧洲文化带来了新的思潮。新兴的城市工商业资产阶级标榜“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对旧的封建文化秩序产生了毁灭性的冲击。在法国,执政府时期出现了自由主义思潮,主张保证个人自由和独立性,这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浪漫主义作家往往从个性受到压抑,个人才能得不到发展,个人愿望和抱负得不到实现等角度,表现人物在这种矛盾状态中的感情、行动和悲剧。浪漫主义文学热衷于描写个人失望与忧郁的“世纪病”,并颂扬以个人与社会的徒劳的对立为表现形式的反抗。

此外,大革命摧毁了旧的社会秩序,势必导致不同阶层的人们心态的变化。城市中的资产者追逐自由竞争,幻想在这种“平等”的社会氛围中达到权力和财富的顶峰。另一方面,大革命使贵族阶层逐渐落魄,于是悲观颓唐、人生虚幻的情绪滋生,对神秘彼岸的向往也成为流行的思想。这种种社会图景和人生境遇都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盛行提供的土壤。

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其他国家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德国的图宾根,为了庆祝攻陷巴士底狱,歌德等作家在城郊种下自由树,德国的文化刊物也纷纷追随法国革命思想,开始对自由、平等、人权等政治理念的讨论。英国湖畔派诗人无一例外受到大革命的影响,华兹华斯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按照自然的一般进行产生的,只不过它的好处推迟到来”,骚塞则公然自称自己是共和派。过去的批评家曾依照作家们对革命的态度而强分“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两派,这是一种偏颇的做法,已经很少提及。

哲学和文化因素

德国古典哲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两大理论来源。康德的形而上学区分了本体和现象,认为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人是自然法则的制订者,由此制定了世界的理想性质和神秘性质。其追随者费希特认为现实只是人的一种创造,强调天才、灵感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的心灵提高到客观世界创造者的地位。谢林认为世界中搬演着悲剧,整体中存在不和谐,人们必须从自然出发,超越这种不和谐,寻求自我。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提出社会的真理在于其历史中,而人的精神是历史。人是自在的和自为的,只有在这个意义上,人才是绝对的、自由的、无限的。具有显著的唯心色彩的德国古典哲学为浪漫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从另一个角度为浪漫主义提供了视角。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揭露资本主义的贫困现象、民主自由的虚伪、婚姻制度的腐朽和殖民掠夺的残酷,并提出建立未来理想国度的前景。在理想国度里,全体社会成员各尽所能,没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分。英国的欧文则更具改良意识,寄希望于仁慈的统治者身上,强调阶级调和、阶级互爱,以此化解尖锐的社会矛盾。在很多浪漫主义作家身上都能看到显著的乌托邦意识,就是受空想社会主义影响的结果。

文学与艺术因素

尽管浪漫主义文学直到19世纪才蔚为大观,但实际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倾向古已有之。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曾声称:“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率与必然率可能发生的事。”这就是对古代文学中浪漫主义手法的概括。《荷马史诗》和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都大量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至于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则与浪漫主义有直接渊源。18世纪英国的伤感文学实际就是浪漫主义的雏形,法国启蒙文学家卢梭主张回归自然也是浪漫主义在近代的滥觞。

浪漫主义文学

横向上看,浪漫主义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文学思潮,而是涵盖了艺术的其他门类。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和籍里柯就曾创作过许多惊心动魄的浪漫主义绘画,表达自己对风云变幻的社会环境的理解;肖邦、李斯特等音乐家风格幽婉深邃,比才的歌剧热情奔放,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典范。文学和艺术各门类之间彼此影响,共同构成了声势浩大的19世纪浪漫主义文艺风潮。

发展概况

浪漫主义文学的鼎盛时代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即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之所以会在这个时期获得蓬勃发展,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震撼了整个世界,在欧洲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于是,表现理想、推崇英雄、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就必然地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学主流。

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是西方近代文学两大主流体系之一,对整个西方文学产生的影响是勿庸置疑的。纵向上看,浪漫主义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彻底摧毁了统治欧洲文坛几千年的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是西方文学在近代历史上的又一次“文艺复兴”。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的诸流派,都可以看作是浪漫主义文学蜕变、演进的结果。很多现代主义者自称“新浪漫派”,可见浪漫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密切的联系。 在宏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看,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文学思潮和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如此密切的结合。浪漫主义文学是近代历史上人们对科学理性、物质主义带来的异化现象的一次彻底的检视和清算。浪漫主义颠覆了西方资本主义旧的价值理性,以强烈的反叛精神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模式。

此外,许多浪漫主义者重视对民歌、童话等民间文学的整理和搜集,在很大程度上保存并发扬了西方文学的民间传统。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就是从搜集民间文学开始的。浪漫派广泛从民间传说、神话、童话中撷取题材,极大的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为现代主义文学题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浪漫主义文学偏重从主观理想出发,用热情

  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对比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

  的文学。它跟客观冷静地观察和如实具体地反映生活

  的现实主义文学同为文学创作中的两大主要倾向或思

  潮。

  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浪漫主义的理论

  和实践,早在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的“理

  念论”和古希腊、罗马的部分诗歌创作中已初现端倪。

  经新柏拉图主义创始人普罗提诺、意大利作家但丁、文

  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论家卡斯特尔维屈罗和贾科莫·

  马佐尼的丰富、发展,到16世纪已基本形成了整套以

  “理念论”为指导思想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中古欧洲

  盛行的英雄史诗和骑士传奇,17世纪英国作家弥尔敦

  和18世纪法国作家卢梭的作品及英国感伤主义诗歌,

  在一定程度上都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但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学流派和运动,浪漫主义则

  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欧洲民族、民主革命运

  动高涨时期的产物。它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法国

  大革命后的欧洲现实及启蒙思想家所应许的“理性王

  国”面貌的失望,也表现了不满现状,追寻理想和摆脱

  文学上的新古典主义束缚的强烈愿望。但作家们受当

  时流行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影响,创作中大都夸大主观作用,强调天才灵感,主张

  自由想象,崇尚象征、对比、巧合手法,描写非凡环境和

  非凡人物。因作家们的立场观点不同,创作中还常表现

  为重在揭露私有制罪恶、同情劳动人民疾苦,并幻想建

  立自由平等理想社会的积极倾向的浪漫主义和重在缅

  怀逝去时代、美化宗法农村,并常宣扬宗教神秘观念的

  消极倾向的浪漫主义这两个不同思想派别。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原意为传奇、想象、

  热情、诗意……,我国只取译音。浪漫主义文学最早出

  现在德国,接着在英国和法国形成高潮,俄国及北欧、

  东南欧也形成浪漫主义文学湖流。著名作家作品有德

  国作家诺伐里斯的长诗《夜的颂歌》、海涅的组诗《诗歌

  集》,英国著名民主诗人拜伦的长诗《恰尔德·哈罗尔

  德游记》、雪莱的诗剧《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法国

  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俄国诗人普希金

  的故事涛《茨冈》、雷列耶夫的政治讽刺诗《致宠臣》、茹

  科夫斯基的长诗《斯薇特兰娜》……等。

  19世纪30年代后,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巩固和

  发展.浪漫主义文学的主潮地位逐渐被批判现实主义

  文学代替。但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它仍在继

  续为一些作家采用。十月革命后,革命的浪漫主义更成

  为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实主义文学 指强调客观、冷静地观察和如

  实、具体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它跟强调主观想象的

  浪漫主义文学同为文学创作的两大主要倾向或思潮。

  作为一种文学的基本创作方法,现实主义的理论

  和实践,早在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和古希腊的部分

  文艺创作中,已有初步体现。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

  亚、塞万提斯和18世纪的狄德罗、莱辛、席勒、歌德等,

  又在自己的论著和文学创作中,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

  这种艺术既依据自然又超越自然的“摹仿自然”观。以

  致文学评论中出现了“占代现实主义”、“文艺复兴现实

  主义”、“启蒙主义的现实主义”等术语。

  但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学运动和流派,现实主义则

  是在19世纪30年代后,代替浪漫主义而走上历史舞

  台的。在资本主义尚处发展、巩固时期的历史条件下,

  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论证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联

  系和区别,肯定了以果戈理为代表的真实再现现实的

  俄国“自然派”的文学创作。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美

  是生活”的著名现实主义论断。法国作家斯丹达尔、巴

  尔扎克、福楼拜等,十分重视文学的真实性、典型性和

  社会批判作用。恩格斯更在总结果戈理、巴尔扎克、狄

  更斯……等作家创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现实主

  义定义:“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

  中的典型人物”。在资本肆虐,矛盾重结的19世纪,现

  实主义文学除具有上述特征外.还具有深入揭发批判

  社会黑暗的特点。因此.这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又常被

  人称作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真实具体地展示了广阔的

  社会生活画面,深刻地揭发批判T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满怀同情地描写了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多方面地表

  现了精湛的典型化艺术手段和技巧,无论在思想、艺术

  或数量、质量上都达到了现实主义前此历史的顶峰。但

  这类丈学的作家们大都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自己

  创作的思想摹础,因l雨在批判社会黑暗时大都不了解

  社会罪恶的真正根源.在要求革除社会弊病时,又往往

  找I:到解决社会矛盾的正确途径,在同情劳苦大众时,

  则常常宣扬忍让、仁爱和个人奋斗,有时还难免陷入和

  平改良和悲观宿命的泥淖。因此,到1 9世纪末,随着无

  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深入,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的

  过渡,以及无产阶级文学、自然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

  学的兴起,1 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也逐渐走向了衰退。

  不过,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到20世纪,它仍

  在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继续发展。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是法国作

  家斯丹达尔的文学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和长篇小说

  《红与黑》、巴尔扎克的文艺论著《<人间喜剧)前言》和

  小说总集《人间喜剧》、福楼拜的长篇小说《包法利夫

  人》、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

  翰·克利斯朵夫》,以及英国、俄国、意大利、美国、波

  兰、挪威……等众多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815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