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推荐:
孔雀东南飞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kōng hóu),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mǔ),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fù)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chóng)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pīng)萦(yíng)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wēi)蕤(ruí)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wèi)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niè)丝履,头上玳(dài)瑁(mào)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dāng)。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pán)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pián)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丞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pǐ)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yāo),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fǎng),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zhí)躅(zhú)青骢(cōng)马,流苏金镂鞍。赍(jī)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xié)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yǎnyǎn)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zàng)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2翻译编辑
序说
东汉末建安(公元196-219)年间,庐江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被焦仲卿的母亲(焦母)赶回娘家,她(回娘家后)发誓不再嫁人。她的娘家逼迫她改嫁,她便投水死了。焦仲卿听到(刘兰芝投水而死)这件事,也在(自家)庭院的树上吊死了。当时的人哀悼他们,写了这样一首诗。
正文
孔雀鸟向东南方向飞去,飞上五里便徘徊一阵。
“(我)十三岁能够织精美的白绢,十四岁学会了裁剪衣裳,十五岁会弹箜篌,十六岁能诵读诗书。十七岁做了您的妻子,心中常常感到痛苦悲伤。您既然做了太守府的小官吏,遵守官府的规则,专心不移。我一个人留在空房里,我们见面的日子实在少得很。鸡鸣啼了,我就上机织绸子,天天晚上都不得休息。三天就织成五匹绸子,婆婆仍旧嫌我织得慢。并不是因为我织得慢,(而是)您家的媳妇难做啊!我既然担当不了(您家的)使唤,白白留着也没有什么用。(您)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遣送回娘家。”
焦仲卿听了这般诉说后,到堂上去禀告母亲:“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命相,幸亏还能娶到这个(贤慧能干)的妻子,结婚后(少年夫妻)相亲相爱地生活,(并约定)死后在地下也要相依为伴侣。(我们)相处在一起不到二三年,(生活)才开始,还不算很久,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料到会使母亲不满意呢?”
焦母对仲卿说:“(你)怎么这样没见识!这个女子不讲礼节,一举一动全凭自己的意思。我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你怎么可以自作主张!邻居有个贤慧的女子,名字叫秦罗敷,(长相)可爱,没有谁比得上,母亲替你去求婚。(你)就赶快休掉刘兰芝,打发她走,千万不要挽留(她)!”
焦仲卿伸直腰跪着禀告:“孩儿恭敬地禀告母亲,现在假如休掉这个女子,我一辈子就不再娶妻子了!”
焦母听了儿子的话,(用拳头)敲着坐具大发脾气(骂道):“你这小子没有什么害怕的了,怎么敢帮你媳妇说话!我对她已经没有什么恩情了,当然不能答应你的(要求)。”
焦仲卿默默不敢作声,对母亲拜了两拜,回到自己房里,张嘴想对妻子说话,却抽抽咽咽话也说不成句:“本来我不愿赶你走,但有母亲逼迫着。你只好暂时回娘家去。我现在暂且回太守府里办事,不久我一定回来,回来后必定去迎接你回我家来。为此,你就受点委屈吧,千万不要违背我的话。”
刘兰芝对焦仲卿说:“不要再增加麻烦了!记得那一年冬末,我辞别娘家嫁到你府上,侍奉时总是顺从婆婆的意旨,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呢?白天黑夜勤恳地操作,我孤孤单单地受尽辛苦折磨,总以为没有过错,终身侍奉婆婆。(我)到底还是被赶走了,哪里还说得上再回到你家来?我有绣花的齐腰短袄,上面美丽的刺绣发出光彩,红色罗纱做的双层斗帐,四角挂着香袋,盛衣物的箱子六七十个,箱子上都用碧绿色的丝绳捆扎着。样样东西各自不相同,种种器皿都在那箱帘里面。我人低贱,东西也不值钱,不配拿去迎接你日后再娶的妻子,留着作为我赠送(给你)的纪念品吧,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时时把这些东西作个安慰吧,(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我。”
鸡鸣啼了,外面天将亮了,刘兰芝起床打扮得整整齐齐。穿上我的绣花夹裙,每穿戴一件衣饰,都要更换好几遍。脚下穿着丝鞋,头上戴(插)着闪闪发光的首饰,腰上束着白绢子,光彩像水波一样流动,耳朵戴着用明月珠做的耳坠,手指纤细白嫩像削尖的葱根,嘴唇红润,像含着红色的朱砂,轻盈地踏着细步,精巧美丽,真是世上没有第二个。
刘兰芝走上厅堂拜见婆婆,婆婆不停地发怒。(兰芝说:)“从前我做女儿时,出世后从小生长在乡间,本来就没受过什么好的教养,同你家少爷结婚,更感到惭愧。接受婆婆送的钱财礼品很多,却不能承担婆婆的使唤。今天我就回娘家去,只是记挂婆婆在家里辛苦操劳。”回头再与小姑告别,眼泪像连串的珠子掉下来。(刘兰芝对小姑说:)“我初来你家时,小姑你刚能扶着床学走路,今天我被赶走,小姑你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希望你努力尽心奉养母亲,好好服侍她老人家,初七和十九,在玩耍的时候不要忘记我。”(兰芝说完)出门登上车子离去了,眼泪不停地簌簌落下。
焦仲卿的马走在前面,刘兰芝的车行在后面,车子发出隐隐甸甸的响声,一起会合在大路口,焦仲卿下马坐入刘兰芝的车中,两人低头互相凑近耳朵低声说话。(焦仲卿说):“我发誓不与你断绝关系,你暂且回娘家去,我现在暂且去庐江太守府(办事),不久一定会回来,我对天发誓,决不会对不起你。”
刘兰芝对焦仲卿说:“感谢你忠诚相爱的心愿!你既然这样记着我,盼望你不久就能来接我,你一定要成为磐石,我一定要成为蒲草和苇子。蒲草和苇子柔软结实得像丝一样,磐石不容易被转移。我有一个亲哥哥,性情行为暴躁如雷,恐怕不会听任我的意愿,想到将来我心里像煎熬一样。”接着举手告别,惆怅不止,两人的感情同样的恋恋不舍。
兰芝走进了家门,来到内堂,上前后退都觉得没有脸面。刘母(看见兰芝回来)大为惊讶,拍着手掌说:“没想到你自己回来了!十三岁就教你纺织,十四岁就能裁剪衣裳,十五岁会弹箜篌,十六岁懂得礼节,十七岁送你出嫁,总以为你不会有什么过失。你现在究竟有什么过错,没有人迎接你就自己回来了!”兰芝惭愧地对母亲说:“女儿实在没有什么过错。”母亲听后非常悲伤。
(兰芝)回家才十多天,县令派了媒人上门来。(媒人)说,县令家的第三公子,人长得漂亮文雅,世上无双,年龄只有十八九岁,口才很好,又非常能干。
刘母对女儿说:“你可以去答应他。”女儿含着眼泪回答说:“兰芝才回来时,焦仲卿再三嘱咐我,立下誓言,永不分离。今天违背情义,恐怕这件事这样做不合适。那么你可以回绝来说媒的人,(以后)慢慢再讲这件事吧。”
刘母告诉媒人说:“(我们)贫贱人家,有了这个女儿,她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她)不能做府吏的妻子,怎么配得上县太爷的公子?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再访求别的女子),我不能就答应你。”
县令的媒人走了几天后,不久太守派郡丞来求婚了。郡丞说你家有位叫兰芝的姑娘,出身于宦官人家。说太守家有第五个儿子,娇美俊逸,还没有结婚,请郡丞去做媒人,这是主簿传达下来的话。郡丞直接对刘母说:“我们太守家,有这样一个好公子,既然想和你家结为婚姻,所以派我到你府上来说媒。”
刘母谢绝媒人说:“女儿先前有过誓言,老妇我怎么敢(对她)说再嫁这件事呢?”
兰芝哥哥听到太守求婚被拒这件事,心中烦躁不安,开口对妹妹说:“你作这样打算怎么不好好考虑!前次出嫁得到的是一个小官吏,这次出嫁得到一个贵公子,运气的好坏相差得像天上地下一样,(好运气)足够使你终身荣耀富贵,不嫁给这样仁义的公子,往后你打算怎么办?”
兰芝抬头回答道:“道理确实像哥哥说的话一样,我辞别娘家去侍奉丈夫,半途回到哥哥家里。怎么处理完全听从哥哥的主意,哪敢自己随便作主呢?虽然我与府吏立下誓约,但与他永远没有机会见面了。立刻就答应太守这门亲事,就可以结成婚姻。”
太守的媒人从座位上起来连声说:“是是,就这样办,就这样办。”他回到郡府报告太守说:“我接受您交给的使命,到刘家去做媒,公子很有缘份,说媒很成功。”太守听了这些话,心里非常欢喜,(马上)查看婚嫁历,又翻看婚嫁书,便告诉郡丞:“婚期定在这个月内就很吉利,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好日子就在三十这一天,今天已经是二十七了,你赶快去刘家订好结婚日期。”太守府内大家互相传话说:“赶快筹办婚礼吧!”(赶办婚礼的人)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来来往往连接上断。装婚礼(物品)的船绘有青雀和白天鹅的图案,四角挂着绣有龙的旗幡,轻轻地随风飘荡。金色的车子白玉镶的车轮,缓步前行的青骢马,套有四周垂着彩缨、下面刻着金饰的马鞍。赠送的聘金有三百万,都用青色的丝线穿着,各色绸缎有三百匹,从交州广州采购来的山珍海味。仆人有四五百,热热闹闹来到庐江郡府门。
阿母对女儿说:“刚才接到太守的信,明天来迎接你,为什么还不做衣裳?别让婚事办得不像样!”
兰芝默默不作声,用手巾捂着嘴哭泣,眼泪淌下就像水一样倾泻。移动我坐着的琉璃榻,搬出来放在前面窗子下。左手拿着剪刀和尺子,右手拿着绫罗绸缎(动手做衣裳)。早晨就做成了绣花的夹裙,晚上做成了单罗衫。太阳将要落下,天快要黑了,兰芝满怀悉思,走出门去痛哭。
焦仲卿听到这个变化,于是请假暂时回来,到兰芝家还有二三里的地方,人伤心,马也哀鸣。兰芝熟悉府吏的马叫声,轻步快跑去迎接他,悲伤失意地望着,知道(相爱的)人来了。她举起手抚摸着马鞍,哀声长叹使人心都碎了。说:“自从你离开我以后,人事的变化真料想不到啊!果然没有像以前想象的那么好,又有很多的事情你不了解。我有亲生母亲,逼迫我的还有亲哥哥,硬把我许配给别人了,你回来有什么指望的地方呢!”
焦仲卿对兰芝说:“祝贺你得到高升!我这块磐石方正又坚实,可以一直存放上千年,而蒲苇一时柔韧,就只能保持在早晚之间罢了。你将会一天天地富贵起来,我一个人独自走到地府去吧!”
兰芝对焦仲卿说:“哪里想到(你会)说出这种话来!同是被逼迫,你这样我也这样,(我们)在地府下互相见面吧!(但愿)不要违背今天的誓言!”(他们)互相紧紧地握着手,然后告别离去,各人回到自己的家里。活着的人却作临死的诀别,心里的愤恨哪里说得尽呢?想到(他们)将要永远离开人世间,无论如何不能再保全(生命了)!
焦仲卿回到家,走上厅堂拜见母亲说:“今天风大又非常寒冷,寒风摧折了树木,院子里的白兰花上结满了浓霜。儿子现在就像快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即将赴死,使得母亲在今后很孤单。(我)是有意作这样不好的打算的,不要再去怨恨什么鬼神了!但愿您的寿命像南山的石头一样长久,愿您的身体永远健康又舒顺!”
焦母听到(儿子)这些话,泪水随着说话声一起流下,说:“你是世家的子弟,又在大官里任官职,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你和她)贵贱不同,(休掉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东邻有个贤慧的女子,她的美丽在城内外是出名的,我替你去求婚,早晚就会有答复。”
焦仲卿向母亲拜了两拜就回房,在自己的空房里长声叹息,自杀的打算就这样决定了。(他)把头转向兰芝住过的内房,(睹物生情),越来越被悲痛煎熬逼迫。
(兰芝)结婚的那一天牛叫马嘶的时候,刘兰芝走进了行婚礼的青布篷帐,在暗沉沉的黄昏后,静悄悄的,人们开始安歇了。(兰芝自言自语说):“我的生命在今天结束了,魂灵要离开了,让这尸体长久地留在人间吧”!(于是)挽起裙子,脱去丝鞋,纵身跳进清水池里。
焦仲卿听到刘兰芝投水自杀这件事,心里知道(从此与刘兰芝)永远离别了,在庭院里的树下徘徊了一阵,自己就在向着东南的树枝上吊死了。
焦刘两家要求合葬,于是把两个人合葬在华山旁边。(在坟墓的)四周种上松柏和梧桐,(这些树)条条树枝互相覆盖着,片片叶子互相连接着。树中有一对飞鸟,它们的名字叫做鸳鸯,仰头相互对着叫,天天夜里直叫到五更。走路的人停下脚步听,寡妇听见了,从床上起来,心里很不安定。多多劝告后世的人,把这件事作为教训,千万不要忘记啊!
参考资料:
一、焚香:一柱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二、抚琴:若心自适,无弦亦可三、对弈:弈棋不如观棋,因观者无得失心四、品茗:淡中有味,点茶三昧五、酌酒: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六、听雨:卧眠听雨,一梦浮生七、莳花:侍花如侣,读花如人八、读书: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九、候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Y
十、寻幽: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古代浪漫的表白方式分别是送香囊、弹曲子、作诗词,其中最浪漫的是作诗词,都说古人含蓄,在表白方面可不见得,有很多浪漫而唯美的诗词流传至今。
唐太宗和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时,为了向杨贵妃花式表白,发动李白作了组诗共三首,其中《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把杨贵妃说成天仙下凡,逗得她喜笑开颜。
连感情内敛的唐代宰相张九龄都为妻子写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还有以下诗句:
《诗经》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车遥遥篇》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凤求凰•琴歌》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白头吟》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用诗句来表白既不会显得轻狂,又能表现出自己的才华,还显得对心上人的极为重视。这是何等的深情而又浪漫,比起现代直接的真情告白,还是更喜欢这种以诗传情,以词达意的独特方式,论浪漫程度古人的表白一点也不输给现代。
这些诗句所蕴含的感情真挚而浓烈,谈恋爱的过程中时不时来几句诗词以表心意,保证大小姑娘面上含羞带涩,心中喜不胜收,没有哪位女子能抵挡的住诗词的魅力。
七夕节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一、七夕节的来源
七夕节来源于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户贫苦人家,家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叫牛郎。牛郎父母早亡,跟着哥哥嫂子一起度日。嫂子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自食。这头老牛很通灵性。
一天,有许多美丽的仙女下凡游玩,在河里洗澡。牛郎听了老牛的提议,偷偷取走了织女的衣裳藏了起来,织女找不到自己的衣裳,没有办法和其他仙女一起回到天上,便留在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
结婚以后,他们男耕女织,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不料天帝知道了这件事,勃然大怒,派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生生把一对恩爱的夫妻给拆散了。老牛不忍牛郎妻离子散,就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
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谁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坚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也动了恻隐之心,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
二、七夕节的流传从那以后,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就会有无数的喜鹊飞向天河架起一座鹊桥,牛郎带着儿女在鹊桥之上与织女相会。
到了唐朝的时候,唐明皇和杨贵妃在七夕之夜定情长生殿,立下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他们的真情感动了后人,从此,七夕定情的风俗就流行了起来。
张敞替妻子画眉毛,旧时比喻夫妻感情好。
具体典故为:《汉书张敞传》载:张敞为京兆尹,“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通“妩”。媚好。
后此典故与韩寿偷香,相如窃玉、沈约瘦腰合称古代四大风流韵事。
隋朝 =========== 卓文君 一位富家**,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幸福,毅然同一位只有一面之缘的才子趁夜私奔,这在2000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是极为可贵的。
这一伟大的私奔,连同那首流传已久的《凤求凰》,以及她当垆沽酒的故事,早已响遍全国,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感人、最浪漫的爱情故事。
她,就是蜀中名女卓文君。
我没有系统地研究过中国古代名女的历史,印象之中,似乎一个女人能够流传至今,仅凭自身的美貌是不够的。
比如貂婵、杨贵妃,她们能够流传至今,是和有关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的。
又比如前面提到的花蕊夫人、薛涛,她们能够流传至今,离不开她们出众的才情。
可见,美的传播,是需要载体的。
而卓文君,她的出名,除了那惊世骇俗的私奔,还有她用诗赋劝感丈夫,保护自己爱情的传奇经历。
相如抚琴,文君沽酒。
这童话般的故事并没有延续多久。
凭着出众的才华,司马相如不久就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
也许,传奇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他们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在宫里,一个在宫外。
身份的改变和空间距离的相隔甚远,使得这位多情的才子开始恣意妄为了。
那是一个流行“三妻四妾”的社会,远离文君的相如没能抵挡住周围的诱惑,欲纳茂陵女子为妾。
想着昔日夫妻的恩爱,这位才子似乎并不好意思向妻子开口,于是便给文君寄了一封无字信。
文君接信后,明白其意,提笔写了一首《白头吟》和《诀别书》,作为回信寄给丈夫。
皑如山上雪,皓如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诀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 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
在这首《白头吟》诗后,文君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而不悟”。
随后,她再补写道:“朱弦断,明镜缺,朝露唏,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我不知道一位女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些文字的。
长夜漫漫,孤独的灯影照着孤独的文君。
悲凉无奈的心情伴着她果敢自绝而又充满爱意的期盼,一齐揉和在这短短的几行诗句里。
默念着这些文字,我心中却满怀感叹。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我读到的是一种追求和渴望,那是一份暧暧的由爱而升华的亲情,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期望。
“闻君有两意,故来想诀绝”,我读到的是一种自信,是勇敢的自绝。
“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我读到的是一份无奈,是伴着回忆和依恋的期盼。
于是,注定了这首《白头吟》和《诀别书》,要流传与世,成为爱的宣言。
哀怨的《白头吟》和《诀别书》,使相如十分惭愧。
当年患难相随、恩爱如蜜的日子又浮现在他眼前。
相如终没纳妾,两人重归于好。
此后不久,他回到文君身边,两人又度过了十年恩爱的岁月,直到相如病逝。
第二年,文君亦离开人世。
我反反复复地想,究竟是什么使文君留在了历史里?她又在世人心目中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良久,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一个名门之女,敢于为争取自己的爱情幸福而违抗父命与人私奔,她的勇气是可嘉的,她对爱是执著的。
面对穷困潦倒的司马相如,一个从小过着丰衣足食生活的富家**,能当垆卖酒,与夫相濡以沫,她是坚定而毫不畏惧的,并且无怨无悔地守候着这份来之不易的爱情。
当她得知丈夫怀有二心时,一方面坚定地提出要与之诀绝,这是何等的自尊和自信;另一方面又饱含对丈夫的爱和依恋,情文并茂,真诚感人。
她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感化了丈夫,保护了自己的爱情。
从私奔到沽酒到劝夫,无论哪一点,不仅在古代非常不易,就是在今天,也是令人钦佩不已的。
我曾经独坐在文君酒家的长凳上,品着文君美酒,静静地等待夜幕的降临。
华灯初上,琴台路灯火辉煌。
星光雾霭之中,一位美丽勇敢而又充满才情的女人,隐隐约约向我走来,然后又飘向遥远的古代。
薛涛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也许是最繁荣、最浪漫的。
这是一个盛产诗歌和音乐的朝代,在中国漫长的文学史上,它曾孕育诞生了无数的文化名人。
在这些如过江之鲫的文人当中,有一个女人,连同她的凄美艳丽和绝世才情,以及她所发明的一种专门用于写诗的彩色诗笺,从一千多年前的历史里踽踽走来,穿行在成都上空锦江两岸。
她就是薛涛。
我无法阻止自己去探寻她充满传奇的一生。
渐渐地,她的缱绻情怀,她的命运所透出的伤和痛,她对生命的坦然和大度,以及她对美的发现和追求,不断地在我的心中汇积起来,凝结在笔端。
薛涛字洪度,自幼便天赋过人,尽得父亲悉心栽培。
她八岁能诗,精通音律。
十四岁时,父亲去世,迫于生计,她只得沦为歌伎、诗伎(注意:是“伎”而非“妓”),凭自己的美貌和才情陪人赋诗、弹唱。
由于她诗才出众,名声甚广,时任剑南节度使的韦皋准备奏请朝庭封她担任女校书郎官职,“但格于旧例,未被应允”,实为遗事。
尽管如此,人们仍然称她为“女校书洪度”,以示对她的尊敬。
在薛涛有生之年,镇守四川的节度使共换了十一位,每一位对她都十分敬重和青睐。
当时与她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杜牧、刘禹锡、元稹等,一时传为佳话。
晚年,她隐居城郊,死时62岁。
薛涛一生共作诗500余首,《全唐诗》收录其诗89首之多。
薛涛的诗清丽婉转,又不失意深境远。
幼时,父亲曾指着院中的一棵梧桐吟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要她应对。
她随声接到:“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续接的诗既生动又切题。
韦皋到成都上任时,为试其才,命其即席赋诗。
她从容题下了《谒巫山庙》一诗: 乱猿啼处访高唐,一路烟霞草木秀;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尤是哭楚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半画眉长。
这首诗不但格调清新,又有追古溯远之意,令在座的人叹服称道。
成都是镇守西南边陲的重镇。
韦皋离开成都后,继任节度使李德裕在城西修建了“筹边楼”,作为战时的指挥所。
楼落成之日,他在楼上宴请名流,席间请薛涛作诗。
她随手写下了《登筹边楼诗》:“平论重写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诗意豪迈雄浑,谁能想到此诗竞出自一个风尘女子之手。
薛涛非常大度和有气节。
她喜欢竹子,并在诗中把自己比作孤高的青竹,希望与竹林七贤共醉。
尽管她常出入灯红酒绿之中,但内心却很寂寞,深切地渴望一份爱情。
繁华掩藏了她感情世界的空白,却掩盖不了她那渴望的心。
一直到她四十二岁那年,她才与来蜀办事的著名诗人元稹相识相知。
她开始不顾一切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两人在蜀度过了一年如胶似漆的感情生活。
这一年的生活,令她终身难忘。
一年后,无稹返京交差,一去不返。
薛涛苦苦等待了他十年,等到的结果却是元稹另觅新欢。
她满怀幽怨,写下了流传后世的名诗《锦江春望词》四首寄给元稹,其中一首是: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可见她的心境之悲怆。
一首小诗,终究没能留住执意离去的无稹。
这是薛涛的悲哀,也是成都的遗憾。
薛涛对元稹的感情是真挚的,对他的思念是刻骨铭心的。
从此之后,她终身未嫁,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度过了余生。
流年似水,她渐渐看淡了人间世象。
晚年,薛涛隐居浣花溪畔,遍种竹子,闭门居家,以诗抒怀,过着宁静平淡的日子。
闲来无事,她自己发明了一种造纸的方法,用一种叫胭脂木的材料,用井水经特殊加工,制成彩色别致的纸笺,用来誊写自己的诗文。
渐渐地,这种诗笺被人们争相摹仿,流传很广。
很多著名的诗人都曾写信向她索纸。
这就是后人所称的“薛涛笺”。
在浣花溪畔的竹林里度过了近20年孤独平淡的生活后,寂寞的薛涛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正如她在《锦江春望词》中所写的那样,“春愁日断绝,春鸟复哀吟”,“哪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
薛涛是寂寞的,也许《春望》这组诗,才是她花开花谢般无奈的绝望。
无疑,这首诗是她用流血的心吟唱的。
诗人已去,遗迹却存。
如今,薛涛的坟仍在锦江岸边,她的故居已开辟成一个公园,让人们凭吊着。
那口用于制作“薛涛笺”的古井,已被人们称作“薛涛井”了,只是不知“薛涛笺”现在是否还在生产。
或许,它已经失传了吧! 花蕊夫人 在中国历史上,强大的唐宋之间,有一个短暂的朝代,这就是史学家们所称的五代十国。
这是一个征战频繁的动荡年代,也是一个文学发展成就较高的年代。
那时的蜀国,有一位名垂青史、广为传颂的人物,她不是皇帝,也不是文臣武将,而是一个女人。
她就是花蕊夫人。
细数成都3000年的历史,这个美丽的女人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太多太多的东西。
书写成都的历史,无论如何都是绕不开她的。
这一切,不仅仅因为她的美丽,还有她的诗,以及她留给这座城市的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花蕊夫人姓费,成都都江堰人,歌妓出生。
她是后蜀主孟昶的贵妃,因貌美而号称“花蕊夫人”。
“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
我无法凭空想象她的美丽,更不能穿越时空去目睹她的芳容,一切就只能根据记载来臆断了。
想必这位深得孟昶宠爱的贵妃,应该是有倾国倾城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姿吧。
美不是花蕊夫人留名青史的主要原因,因为漂亮的妃子中国历史上实在是太多了。
让历史记住这个女人的,是她的诗文。
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后人把她的诗编撰汇集成《花蕊夫人宫词》,共100多篇。
《宋词三百首》、《全唐诗》都曾收录有她的诗词。
翻开长长的中国文学史,在文学上有一定成就和名声的女人并不多,花蕊夫人算其中之一。
然而,她是以贵妃的身份出现在这样的名单里,这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诗词不是花蕊夫人留给成都的唯一,她给这座城市留下了更为重要的东西。
由于她喜欢芙蓉花,于是孟昶便下令在成都城墙上遍种芙蓉,连寻常百姓也要家家种植。
每年秋季,待到芙蓉花开时,城中“四十里如绵绣”,花香袭人,锦团遍地,争奇斗艳,红火连天,远看如朝霞灿烂,十分壮观。
从此,成都有了“芙蓉城”的雅号。
这一称号一直沿用至今。
花蕊夫人也因此被人们尊为“芙蓉花神”。
中国没有一座城市曾经在它的城墙上栽满鲜花,也许成都是个例外。
一座城市的别名,因此而得名,这恐怕也是少有的。
而这一切,却起因于这位女人的爱好。
就在孟昶与花蕊夫人游宴寻诗的时候,“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开始了他的统一大业。
第二年秋,他命部将率军6万攻蜀,次年初,无心恋战的孟昶自缚出城请降。
旋即,她和丈夫被押赴汴梁。
在一片杜宇声声中,囚车伴着她的哀叹,渐渐远离蜀国。
在途经葭萌关时,她提笔在驿站的墙上写下了“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的诗句。
一首好词,可惜只有上阕。
因为士兵催行,她只得停笔。
我不知道此时她面对离别的蜀国大好河山,在杜鹃的声声啼血里,是怎样的痛楚和遗恨。
到了汴梁不仅,孟昶暴病而终。
这位子承父业,创造了两个中国第一的年轻皇帝——开办了中国第一所皇家画院和亲笔题写了中国第一幅春联“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是被宋太祖毒死的。
而他创造的贴春联活动,却逐渐成为了整个中华民族最普遍的风俗。
第二年,花蕊夫人被宋太祖纳为贵妃。
一日,太祖前去探望,并问她亡国的原因,她口占一诗道:“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这首《述亡国诗》悲愤婉转,不卑不亢,表达了一个有气节的亡国女的深深悲叹。
身陷宋宫的花蕊夫人是抑郁的。
她并没有因为新主的宠幸而乐不思蜀。
据说由于她非常思念孟昶,便悄悄将他的画像挂在卧室里拜祭。
后来,此事被宋太祖发现了,便问她挂的是谁的画像。
她巧妙地回答挂的是送子图,方解了围。
此后,这一做法被其他妃子效仿,并逐渐从宫中传到民间,成为一种风俗。
于是,人们又尊称她为送子观音。
花蕊夫人怎么死的,史无记载,流传的版本却很多。
较普遍的说法是她是被赵匡胤的弟弟用箭射死的。
花蕊夫人死了,成都城墙上的芙蓉花也渐渐被人废弃了。
一个美丽的才女就这样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然而她把她的诗留给了成都,把她缠绵的爱情故事留给了成都,也把美丽的芙蓉花留给了成都。
站在21世纪的门槛,漫步在蓉城的大街小巷,一切都显得那么普通和空荡,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遥想着这里曾经遍布的芙蓉花,思绪象停滞了一般。
历史是最无情的,它亘古不变地演绎着强者生存、弱者灭亡的真理,并毫不保留地带走不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
然而历史又是有情的,它总会留下些什么,也会让人们记住些什么。
这就是花蕊,一个美艳的夫人,一个极具胆色的贵妃,一个充满才情的女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