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国浪漫主义的两个诗派是

19世纪国浪漫主义的两个诗派是,第1张

浪漫主义思潮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主、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首先,强调主观情感,注重抒发自我。这是浪漫主义文学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其次,推崇想象力

再次,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

第四,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

第五,夸张的手法,强烈的对比,离奇的情节。这是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最鲜明的特点

欧美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

德国文学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论策源地,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个中心:

A、耶拿派,主要人物是施莱格尔兄弟,代表诗人有诺瓦利斯和蒂克,他们要求创作自由、重视情感、寻求神秘感

B、海德堡派,该派的贡献在于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中心人物有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两人合作出版了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雅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在收集童话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两兄弟编成了《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C、柏林派,中心人物是霍夫曼和沙米索

海涅是德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后来转向现实主义文学。

他的名作《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之歌》被恩格斯称为“宣传社会主义”的政治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他的代表作,长诗对德国的检查制度,封建制度,教会等进行无情揭露和批判,对社会革命做出预言。作品具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风格,运用了夸张、讽刺、想象、比喻的手法,结合民间文学的传统,进行叙事和抒情

英国文学

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有两组代表人物

A、“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远离都市,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写了很多缅怀中世纪和赞美宗法制农村生活、赞美湖区风光的诗作,有诗作《抒情歌谣集》

华兹华斯是“湖畔派”诗人中成就最高的,被授予“桂冠诗人”的称号。他认为“诗是强烈情感的流露”,题材上选取日常生活的事件和情节,特别“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语言上,要采用“微贱的田园生活”的人的日常用语;诗人要突出想象力。他的主张有力的推动了英国诗歌创作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

B、“撒旦派”或“恶魔派”,代表人物是拜伦、济慈和雪莱

雪莱被称为“天才的预言家”,作品有《西风颂》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均表现出诗人的乐观主义精神

济慈作品有《伊莎贝拉》和《夜莺颂》等,表现诗人热爱自由,对大自然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除了诗歌外,还有历史小说,代表人物是瓦尔特·司各特,作品《艾凡赫》

法国文学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人物是雨果

夏多布里昂,作品《勒内》中的主人公勒内是文学史上第一个忧郁的“世纪病”形象

斯达尔夫人,作品有《论文学》和《德意志论》,代表作是《戴尔菲娜》和《柯丽娜》

乔治·桑,女作家,小说分爱情婚姻小说、社会小说和田园小说三大类

缪塞,被称为法国的“莎士比亚”,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塑造了一个“世纪病患者”形象—阿克达夫

大仲马,以戏剧和通俗历史小说著称。作品有《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

俄国和东欧文学

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抒情诗人是茹科夫斯基,其他人物有普希金和莱蒙托夫,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中刻画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二个贵族“多余人”毕巧林的形象

裴多菲是匈牙利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诗人,代表作是《自由与爱情》

美国文学

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

库珀,有“美国司各特”之称,开拓了历史题材

爱伦·坡,是具有唯美倾向的诗人和小说家,是侦探小说,恐怖小说,象征主义的先驱,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远祖

霍桑,代表作《红字》

梅尔维尔,作品《白鲸》

惠特曼,是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民主诗人。他的《草叶集》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

草叶是民主的象征,也是自由、生命力、发展的象征;《草叶集》贯穿全诗集的主题是歌唱自我、民主、自由;诗作应用了自由体诗的新形式,对后来“垮掉的一代”很有影响

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被称为“湖畔派”。

湖畔派诗人是英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指居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结成的诗歌流派。早年向往法国大革命,以后转向保守立场,主张恢复封建宗法制。在文学上,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通过缅怀中古的淳朴来否定现实的城市文明。

相关介绍:

湖畔派诗人,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1770-1850)、柯勒律治(1772-1834)和骚塞(1774-1843)。由于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先后在格拉斯米尔和文德美尔两个湖畔居住,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

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开端,是以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在一七九八年出版的《抒情歌谣集》为标志的。华兹华斯于一八OO年在诗集再版时撰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向古典主义宣战的一篇艺术纲领。由于他们对古典主义传统法则的反抗,宣扬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故又将湖畔派诗人称为“浪漫派的反抗”。

湖畔派诗人起初都同情法国革命,随着革命的深入,由害怕革命而退却,进而逃避现实,迷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的安慰与寄托。骚塞和华兹华斯曾先后被敕封为桂冠诗人,其中骚塞甚至公开与青年诗人拜伦、雪莱为敌。

1816年3月,拜伦与结婚刚一年零三个月的妻子分居了,他虽爱他的妻子,但两人的性格不容他俩长相厮守。

分居后,剧烈的痛苦侵蚀着他的心胸,他常常泪如雨下,浸透诗稿。

当时拜伦29岁,他已因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摘取英国诗坛的桂冠。

诗坛巨星终于倒地了!

他在诗中抨击资产阶级婚姻制度,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

还有一个招致责难的口实,人们说他写了一首赞美拿破仑从厄尔马岛回来的诗是卖国贼。

这两件事就足够埋葬拜伦了,他的敌人拍手称快。拜伦出席上议院会议时,在会场被过路的人侮辱。在议院里,几乎没有人与他搭腔。报纸也齐声骂他。

他被整个社会唾弃!

1816年4月25日,拜伦乘船离开英国,永远离开英国。

稍后,他认识了另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再后来,1818年,拜伦开始写长篇讽刺史诗《唐璜》。再后来,他成为意大利革命组织——烧炭党的领袖。

《泰坦尼克号》有个经典镜头,杰克和露丝一起站在泰坦尼克号船头,“I’m Flying”。如此经典的画面,让无数女人为之落泪,感动极了。

《老友记》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是一部有些年代感的美剧,温暖的情节感动了不少人。其中有个浪漫的**镜头是这样的,瑞秋在回放高中毕业舞会视频的时候,发现了从高中时期罗斯就一直爱着她——瑞秋给了罗斯一个吻,那是他期待已久的吻,同时具有历史意义的吻。瑞秋和罗斯的恋爱是起起伏伏的,完美验证了“他是他的龙虾”的菲比理论。

说起浪漫的镜头怎么能少得了《傲慢与偏见》呢,里面的达西先生是无数女人心中的白马王子。他向伊丽莎白第二次求婚的方式浪漫极了,导致该影片一直热度不减。

《恋恋笔记本》里所有的场景都是很浪漫的,如果非要选一个的话,那么雨中热吻是可以拿到桂冠的。诺亚和艾莉第一次约会结束后散步回家,突然在大街上跳舞,那场景甜腻了不少人,美轮美奂。

《美眉校探》里面有一句关于爱情的台词,是非常浪漫的,那就是“没有人会歌颂轻易得来的东西”。相信不少人看到这句话深有同感吧,难怪站洛根的人数这么多。

《当哈利碰上莎莉》最浪漫的镜头是哈利和莎莉两人之间爱恨交加的关系,给了无数人的希望。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坠入爱河,与最好的朋友享受快乐的回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824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