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告别 告别的正确方式和步骤?

如何告别 告别的正确方式和步骤?,第1张

二、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告别并不意味着永别,我们可以选择保持联系。无论是通过电话、短信还是社交媒体,我们都可以和对方保持联系,关心对方的生活和工作。我们也需要尊重对方的意愿,不要给对方过多的打扰。

别的时间和地点也很重要。如果是正式的离别,最好选择一个安静、私密的地方,避免在公共场合或者人多的地方告别,以免影响他人。告别的时间也要合适,最好选择一个双方都有足够时间和精力的时刻。

总之,告别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我们需要以正确的方式和步骤来处理好告别的过程。通过了解告别的意义、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以及保持联系,我们可以让告别变得更加从容和美好。

在告别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无论是感谢、道别还是道歉,我们都需要表达出来。我们也需要认真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对方的意见和决定。

我一直在想最后一次见他时,他是什么表情,笑还是沉默。

是了,他没多说什么,只是把我稳稳地放在车下,看着我神情淡淡的,我几乎要把那几句出口一半的老生常谈咽回去,觉得自己可能是自作多情。最后他点点头说我都知道,我才稍微有了些模棱两可的安心。

那是我交的第一个男朋友,跟他认识快有十五年,直到今年三月份我们分手已整整两年了。说无所谓相聚别离是假的,至少我是舍不得的——北京到兰州的距离,需要等上半年时间再跨过重重山水万千,两个人才能坐下来打量彼此一眼,拿起筷子吃顿闲散饭。

算是习惯,算是仪式。

每次重逢都是匆匆,匆匆地一聚,吃饭说话,再匆匆地散,很是浪费见面前准备酝酿的一番苦心,我因此心中不免几分怅然,挥手说再见之时总欲言又止。

他也一样。可要说的话我们都不知道,即使有话也绝难说得娴熟透彻。于是因为这份不熟练,只得安分接受这种怅然,像捉摸不定的纱绕在心上,最终模糊散去。

现代人的告别大多是平淡的,现在想想,我很久没好好地跟别人说声“再见”,一个“拜拜”就言简意赅地给一场聚散判了刑,潇洒转身,过后却有几分意犹未尽。而身边人也都一样。

有时会很认真地反思,我们是不是该换种方式告别?千年前那种望断天边雁归去的寂寞离情,果真是古时候才有的浪漫吗?

前些日子,我跟高中的几个好友约在淅川一聚,以缅旧情。以前这种聚会我们也搞过,最初大家的踊跃程度令人咂舌,往往暑假的聚会五一开始计划,寒假的聚会十一已经操办,然而日期越近变数越多,最终多半聚不起来。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这次我们只提前了十几天进行规划,并且把每个人都耳提面命千叮万嘱,每种可能的意外都考虑得当一一排除,这才各自收拾妥当了乘上车,轰轰烈烈地奔赴淅川之行。

看见大家都好好地坐在位子上,这心里才算安定下来。我向来是故意到的迟,一来迟有迟的妙处,到了地方就能看到所有人正闲聊以待,那最高兴;二来嘛,身为女流之辈,赴席前总不免对镜狠贴花黄,把头发梳了又梳衣角理了又理,这要费些功夫。

因此朋友们见我来便又是取笑,又是调侃,说些不中听的话诸如贵人难请好事多磨云云,脸上却都开怀爽朗,这是真朋友。那次聚会只有五个人,人不多才能兼顾,才能细叙悠情,可我们一坐下来就忍不住点菜吃饭,哪顾上寒暄或是叙悠情。

吃饭实在是最地道的聚会方式了,于是大家也就一边挑肥拣精,说这菜甜了那菜咸了,一边砸砸嘴挑挑眉,说以前班上小甲最拽小乙最漂亮,小丙跟小丁还在一起而小戊那对早分了。

菜过半饱上酒,酒过三巡终于让嘴皮子停下来,悠悠叹声气,互相问几句你现在忙什么生活过得怎么样之类,这是习惯了的模式。

我们的聚会大多如此,明明重点该在眼前当下,可又往往薄今厚古,一个个念旧念得仿佛浪子回头悔不当初。有点隐隐的别扭,又有点说不清的委婉归避。

在一种莫名的珍惜并焦躁中,酒菜都所剩无几,几个人扒拉扒拉盘子只在筷子尖儿蘸到些汤水时,终于有人扫扫表开了口,要不咱们撤吧,他没有用“散”字,大家也就微微一愣站起身,推搡着起身告退,只是脚下松散。

那么,拜拜,下次再聚?我知道他们总会有人这样说,并在脸上挂个微妙而平淡的笑——这怎么能行,两年没见,难道你们竟忍心!我忽然吸了口气叫住他们,提议道再去唱会儿歌?大家回头看我,先是面面相觑继而精神抖擞,纷纷掏出手机来低头预约包间。我知道他们不舍,只是没人说。谁会说呢。

于是我们一群人在大太阳下站着找KTV,一个个被晒得面红耳赤,忙又互相嘲笑着遮掩过去,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直到进了包间,屁股紧贴到沙发上,心里才算又莫名地踏实下来,不知是歇了脚,还是歇了心。唱完歌外面已是日暮沉沉向西,华灯渺渺初上,街上行人比白天更多也更静。这该是告别之时吧,我偷偷打量着他们,他们却不看我,也没有看对方,一张张脸状似随意地别开,表情不分悲喜。

那么,拜拜,明年再聚?这话总要有人说,我们小心地等着谁会开口,现在却又想不起来,只记得那晚最后,几个人站在那个破旧公寓楼的浓重阴影下,脸上干笑着,刚灌下去的冷酒变作热气在胸口翻涌,更往脸上蒸腾。我们千言万语思绪纷繁地冲动着,也极清醒冷静,并在嘴上本能地说些说烂了的保重话。

不过那些陈词滥调毕竟多说无益,于是寥寥几句后对话又变得很现实,如“小甲你俩女生今晚住哪,让小乙把你们送过去”,以及“小丙小丁时间还早咱们要不再去网吧战一局”等等,再就是一阵毫无营养的嘟囔和笑。到最后我看着他们都着急,恨不得赶快结束掉这些客套,于是挥了挥手,转身走进凉凉的夜色。

背后一个朋友却忙走上来叫住我——你真是的,走了也不跟我们说一声吗?我回头看看他,又看看他们,笑一笑说,那么,这次我走了啊。

好,明年再聚。他说。

第二天离开的时候,外面正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虽然天色灰蒙蒙的不明朗,却也难得寂静,车站里的人们把离别过得安稳而沉默。我拿起手机发了条记录,朋友们纷纷留言,说是放了长假就去大西北看我,因为我走时没有让他们送。我手指如飞地一一回复,说不许反悔。

等我终于在兰州安定下来,北京那个人给我打来电话,问我再到时间了还出来聚吗,我笑着说聚啊,一定要聚。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我们从不郑重其事地说再见,却把一腔深情藏下来慢慢经营,这本来就是一种难得的浪漫。

这是一个流行离别的世界,而我们都不擅长告别。你若走,我不送你;但没关系,只要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都去接你。

当你和他说出的最后一句话他一直没有回复,那就放弃等待,这是成年人最体面的告别方式,就让一切归于沉寂,以后不再联系。

不是每一场告别都有着仪式,他和你郑重的说再见,然后再也不见。不是每一次联系都会得到回复,他和你说你好,然后没了下文。

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陪伴你的一生,很多人都是走着走着就走散了。

成年人的告别,总是以冷淡开始,以沉默结束。当他看你的眼神开始游移,和你说的话开始漫不经心,那就开始做好告别的准备。

也不用感到悲伤,我们的一生中要经历太多次的告别。仔细的想一想,身边的朋友,爱人,哪一个是从我们孩童时开始陪伴的呢。

茫茫人海里的相遇是一种缘分,而离别,也只是这段缘分的结束。下一刻或许就有另一段缘分的开启。

长大后的自己,早就明白了人和人之间的缘分到了就到了,没了就没了,永远不可追。

你悄无声息,我默契的不再提起。只是在心里,道一声珍重。

用道别好。告别多少有伤感,怀着某种心情而离开;道别则更像正式地说再见。

道别通常指分别时与人打招呼的意思。

1、分别时与人打招呼。如:握手道别。

2、辞行。如:放假的时候同学们一一道别。

道别的反义词:

一、相见

释义:彼此会面。

引证:巴金《随想录》五:“我们分散了,又重见,相见后又别离。”

二、相逢

释义:彼此遇见、会见或碰见。

引证:鲁迅《题三义塔》:“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一段感情最体面的告别方式都有哪些?只能互删****吗?

世界上没有一千个祝福。当每次感觉开始时,他都有他存在的原因。最后,他也有一个不可避免的事情。有些夫妻,当感情的结束时,也许一边有感情,这种情况,所以很有可能有一些纠纷那么,当一段时间的情感时,你怎么剪你的方式?你如何用最好地分手?

不纠缠结束已经结束,所以,我希望当感情结束时,双方都可以缠绕。事实上,如果两个人没有感情,那么这种方式更好。最担心的是,当建立关系结束时,一个人仍然是情感的,但一个人已经熨烫,想要分手。这是最困难的所以当我面对这种情况时,我希望你能想到你经历过的美丽回忆,这两个人都喜欢它,但现在我不喜欢它是真的。

因此,没有必要始终纠缠,因为如果你在挣扎,你不是一个很好的结局,你只能让你两个。顾程曾经说过这么句话,你不想植物,你说,我不想看到它有点棉绒。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因为他们不爱,如果他们彼此相爱,那么即使你感受到血液,他也愿意不要毁灭在关系结束时,我希望他能注意两侧的英寸,看看角色。

可以从分手后的方式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是什么?有些人可能不愿意因为分手,可能需要一些不公平的手段互相摧毁。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在这个小行动中披露这个男人并不好。有些人不愿意因为分手,所以他们会采取他们互相摧毁的方式,他们会告诉他所有的亲戚和朋友。让这个人不能在朋友面前抬起头,事实上,这些都是天生的。无论如何,你已经爱过她,现在分手,没有必要采取这种捕鱼,对你没有任何好处。

        春逢三月,我和朋友相约出门转转,虽口口声声说着是手头有事情做而不得不出去,但其实根本目的还是放风。由于前一天喝酒到半夜,纠结许久后我们艰难地决定乘公交车前往,实际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瞌睡一来天气再冷也挡不住。

        那天下着个稀稀拉拉的小雨,隔一段时间泼洒一阵,就算天气再清凉,我们也不想再折腾手里的伞了,在老街蔫巴蔫地溜了几弯便匆匆打道回府。我与他们两人并不同路,免不了分道扬镳,但当时我实在是心事重重,只嘟囔句“走了”就转身离开,手也懒得挥一挥。那个时候头脑早被其他事情占据,没觉得自己做的哪里不对,事后回想起来发觉我是否过于冷漠了,一起相处了十来年的朋友自然不存在厌恶一说,不过想来至少应该给个笑脸。

        从小到大,我似乎一贯比较冷漠。有时候是不经意的,心事正浓、白日梦正香的时候实在注意不到,其他的很多时候则是因为我头脑愚笨,不明白该说什么,对于交际的技术一窍不通。关于我的待人冷漠,父亲没少批评我,隔三差五便拿到饭桌上大做文章,我常感到面红耳赤。因为做“酷哥”并不是我的本意,我当然巴不得想让所有人都拿我当真心朋友,这既不现实又麻烦,我不能在做人的同时又做人民币。万万没想到的是,后来还是被我找到了打破冷漠的方法,那就是和亲戚朋友告别的时候,站在长辈身边,模仿他们,顺便满脸堆笑,甚至不必张嘴说话。这个方法不是一般的好使,以前客气地说我是性格腼腆的亲戚朋友改口夸我“越来越懂事”了,这句话对一个孩子还真是莫大的肯定。我逐渐认为自己是一个天才,一下子就客服了冷漠,学会了一项与人交际的技巧。其实现在回忆,只不过是模仿别人,被同化了而已。

        放下和亲戚长辈交往不说,对朋友,我可算是一个义薄云天的人了。为什么这么说,自我感觉,大多数人都是差不多一样看自己的,即使他们是沉默的。每次和朋友玩到一起,就不想结束,更不要说分别了,一看到了时间,恨不得扯出来一大堆感人至深的话挽留,可是话到嘴边就变成“走了啊,拜拜”。就算偶尔一狠心挽留一下,也挨不住别人稍微的坚持,最后还是相互告别,由此我又发现我还是个不懂拒绝的人。后来我给自己定了个标准,那就是我可以不表现我的“义薄云天”,但我一定要干脆,说不玩了就不玩了,赶在别人说结束之前先说,大大方方地告别,不要拖泥带水。当然,这个目标没能实现。

        还在我没学会接受与朋友告别的时候,我突然不得不和姐姐告别了。去年姐姐出嫁,嫁的不远,姐夫也是同一个城市的人。按说嫁的近是绝大多数丈母娘和老岳父都更接受的事,但我姑还是一把鼻涕一把泪。这事别人没看到,我看到了。说她一把鼻涕一把泪是夸张,至少情绪是到了。父母拉拉扯扯把闺女养了二十多年,拱手让给别人,任谁都是落寞。我了解历史并不算多,也就不从得知古人在嫁女儿上是不是也是一样心如刀绞,反倒是古装剧给了我一种大大方方的情绪感受。后来我仔细想,其实不然,现代人讲究一夫一妻制,至少能保证没人和自家女儿争奇斗艳,到了旧社会一夫多妻,闺女嫁出去当小妾的情况多如牛毛,那样免不了受人欺负,告别的时候一定是五味杂陈。反过来想,旧社会的男人,动辄娶好几个老婆,他到底最喜欢哪个呢?第一个还是最后一个?每次一想起来好几房太太在一个屋檐下和睦相处,我就想发笑,我没有嘲笑的意思,只是单纯觉得那个场景很滑稽。这不能怪我,也不能怪古人,一个时代一个观念,观念不同没关系,但不能拿出来指指点点,你可以说它落后,但不能说它错。

        现代人了解历史的途径很局限,除了文献就是文物,文献比较直接。古人写文章生动形象,也不乏浪漫夸张。在这方面我们得服气,三言两语一个画面,还能迸发出激烈的情感。这样的说法欠缺全面,因为不是所有笔者都有夸张浪漫的文风,只是这种激情迸发的文风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几乎所有接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李白的《赠汪伦》,他在诗里写到桃花潭水深千尺,桃花潭的水真的有千尺吗?当然没有,这样写是为了凸现自己和朋友告别时候情感之深,以李白作诗的特点,我甚至认为“忽闻岸上踏歌声”也是假的,夸张的。我知道这么说肯定会引起一些学者的不满,说你又没见过你怎么知道没有“踏”呢。所以我把这种告别的方式当成古代朋友之间告别的普遍方式,叫“歌舞告别”。

        但是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李白,当然也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汪伦。无论是桃花潭水深几尺还是岸上踏不踏歌声,那都是他们的方式,我们有我们的方式,各人都有各人的李白和汪伦。现在科技发达,只动手指头就能继续进行没进行完的话题,朋友分别也就不用载歌载舞了。我在电视或亲眼看到一些成功人士交际的时候,总觉得他们太假,明明互相不是很熟,还是热情洋溢,告别也热情洋溢。我以前对此类虚情假意嗤之以鼻,端着学生的酸味,誓不要做这样的人。后来我发现这种事情要真做起来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人处世需要你明白基本礼仪,这事是有套路的,执行完相关的套路就会让人觉得很舒服,而且还能避免尴尬。礼仪是一个学问,它被提出来不是用来当“中国式社交”的套路,其实只要你真情实意你会发现自己并不反感这些套路,还会灵活地运用它。自从我通过模仿父亲或其他长辈换取到认同之后,我就不再对这件事嗤之以鼻,礼仪是时代的产物,而且既不落后也没错,不管告别的时候用什么方式,重点也都不在礼仪套路上面,是在心里有没有那个意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850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