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过哪些老年人的浪漫?

你遇到过哪些老年人的浪漫?,第1张

       老年人的浪漫,是陈年的酒,是长情的信,是可遇而不可求。

       1、他们条件很普通,甚至有时候还要去马路上捡瓶子。可那一日晚上,七十岁的老爷爷用布满风霜的手缓缓推开了肯德基的门,他带着老伴走了进去,点了一份汉堡和薯条,在角落坐下来,他默默的看着老伴用掉了大半数牙齿的嘴巴一点点咬着汉堡,然后也学着年轻人,给她的土豆条蘸上番茄酱,他一口没吃,她第一次吃。

浪漫

         2、爷爷是个文化人,教了一辈子的书,60岁正式退休后,他有了大把的时间陪在奶奶身边,奶奶很开心,忙活了半辈子,也总算有他能在身边了。他们很珍惜彼此一起的时光,那种幸福不是年轻人的快马加鞭。日子一天天过去,白发也落得稀稀疏疏,某天,爷爷生病住院了,奶奶很着急,在书房跟老伴捡东西的时候,无意中在抽屉下面的柜子里发现3本厚厚的笔记本,翻开首页,上面写着“凤,你是我一辈子念“,她继续打开,时间是2010年5月,他退休的月份,总共25句话,每句话前面都标有一天日期,第一句是”退休了,终于有时间陪你了“,第二句是”不愿起来,你在旁边“,第三句是“好想再吃你做的红豆包”……,打开第二本的时候,上面的日期已经是2020年了,她继续看着“退休十年了,结婚也快四十年了,再爱你下一个四十年”,拿起第三本时,她翻到了写字的最后一页,上面日期是老伴住院的前一天,她哭了“凤,如果我走到你前面,我就不会拖累你;如果我走到你后面,你就不会思念我”

思念

         3、现在有点名气的景区,基本上都是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长枪短炮咔咔嚓嚓,喧闹背后留得一片岁月长河。三年前,我在武功山遇到了一对来自广东的老夫妻,爷爷65岁,奶奶68岁,他们是姐弟恋,在爬山梯的时候,后面的年轻人都上气不接下气,他们两却配合默契,爷爷在后面托着点奶奶的包,奶奶在前面拄着登山杖爬,虽然也是走走停停,但很快就到了高山草甸,她有点吃不消,想坐下来休息,爷爷像个小孩一样,连忙拉着她的手就小跑起来,跑是跑不动的,没两步就慢了下来,爷爷顺势搀着她相互扶持着一深一浅的向金顶走去了,临近下午3点,远处斜阳光芒万丈,近处云海翻腾,甚是仙境奇观,我本来想给他们拍张纪念照,他们不想,只是告诉我:他们恋爱那会来过这,那时没这么多人,他拉着她跑,是想看到四十年前同时间的光景,因为他们退休自驾每到的一处地方,都有他们的曾经,也有他们的梦。

浪漫的理解男女大不相同 可能在男人看来,一顿烛光晚宴远不如买个高级厨刀套装来得实惠,但是对于女性而言,一句类似“有你是我最大的幸福”的浪漫主义话语给她带来的幸福感,远胜于你多给她1000元的现实主义零花钱。

为什么两者的爱情观会有这么大的差异?这话说起来就得追溯到远古社会男女生产方式的不同了。男性是家中食物的主要提供者,对于男性来说,对异性表达感情的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为其提供足够的食物。所以当你斥责男友或丈夫:“你怎么老是不陪我?”他们回应:“我还不是为了挣钱……”的时候,你就不要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啦,因为这可是固化在他们基因中的本能哦。

男人的浪漫得不到社会支持 女性如果过于风风火火,会被人诟病“缺少女人味”,而男人要是现实生活中总是卿卿我我,估计很可能会被安上“娘娘腔”的帽子。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文化对于男性和女性有一个基本的“模板”,如果一提起“男人”,大家心目中的典型形象就是高仓健、布鲁斯·威利斯那样的“沉默硬汉”。

儿童时期男女生性格、行为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由于社会对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存在,那么随着其从儿童成长为成人,男人的浪漫得不到社会支持,久而久之就丧失了这个功能。而女人想要的浪漫对于男人来说有可能是惺惺作态,因此,在两个人相恋的时候,记得重要纪念日的,大多是女性, 主动开启沟通话题的,也往往是女性。到了婚后,男性将精力更侧重于在外打拼谋生,而女性则更期望获得丈夫的温言软语。所以,如果男女之间会因为现实与浪漫而存在矛盾,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浪漫需要“三心二意” 我们常常听到男女之间这样的对话:“你在干什么?想我了没有?”电话那头的回答:“我正忙着做事呢,回家再说……”很多女性会因此而抱怨男友或丈夫,怎么刚出门上班没多久就把我忘了呢?其实这是因为男女大脑处理信息的流程不同,男性思维是“一心一意”的单行线,女性则是“三心二意”的多行道。

记得小时候,最佩服的就是看见母亲一边织毛衣,一边和邻居阿姨聊天,还能照看炉子上煮着的粥饭,似乎长着好几双眼睛,好几只手。而通常情况下,男性做事是一件一件排好顺序依次完成的。所以,当男性正忙于工作时,他是真真正正的想不起来你,当他结束手头的活时,大脑才会空出资源来加工对你的深情,可这时候你已经为他贴上不浪漫的标签了

世间是否有真爱?相信的人,认为当然是有的,爱情乃人间至美之事,怎会没有。怀疑的人,认为世间真爱是虚无,是人们臆造出来的理想之境。还有的人会说,爱情就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凑一对而已。

到底什么是爱?有没有人给爱情下过比较全面的定义,我们怎么去思考这个问题。有一本书,给出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法国当代哲学家,阿兰巴迪欧在她的著作《爱的多重奏》里,给现今的爱做了四种具体的解释。

第一种: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的爱情,符合大多数年轻男女对爱情的想象。从古到今,浪漫的爱情故事,就一直环绕包围着我们。我们知道的所有关于爱情的描述,都是关于爱情的浪漫和唯美。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浪漫的爱情,在于遇与不遇的难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浪漫的爱情,似乎要超脱生和死的距离。

经久流传的关于爱情的戏曲也很多,很美。如《西厢记》和《牡丹亭》等。在人们心中,这些关于爱情的浪漫描述,才是爱情的正解。似乎只有浪漫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

可当我们跳出诗词,看过去。我们会发现,这些盛产浪漫爱情诗的年代,恰恰是缺乏那种浪漫的氛围。那时的人们,最传统最现实的做法还是契约爱情。

浪漫主义的爱情,只是存在以他们的主观想象。得不到的,似乎就是好的。倾尽一生,苦苦追寻的爱情,也许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对于爱的理解,如果只陷入浪漫主义这一种解释,那往往是片面的。

第二种:契约主义

契约主义,就是以物易物的交换关系,这也是中国的传统婚姻观念。在我们的传统里,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讲究郎才女貌。男方和女方得条件相当,郎才和女貌也是配对关系的体现。

在契约主义下,人们相信维系爱情的关键是物质约束,而不是靠两人之间自然生长的爱情。他们把爱情放在天平一端,把房屋财产金银首饰放在天平另一端。

爱的深不深,就看你加码给不给力。古时说是封建保守,宗族家长定婚姻,男女没有选择的自由。而今现在,还是有很多地方在受契约主义的影响,仍在不停的给爱情的天平一端加码。

高额的彩礼,苛刻的要求,爱情完全淹没在物质的海洋里,哪还有爱情可言。

第三种:怀疑主义

也有很多人,对于爱情一直抱有怀疑的态度。他们有的是精致的独身主义者,他们认为一个人生活,要胜过两个彼此无爱的人勉强在一起。爱他人,还是爱自己,他们担心付出了爱却没有回报。

怀疑主义认为男女那点事情,就是荷尔蒙分泌过剩带来的冲动,是基于人类动物性的本能反应。

爱情这种东西,本就是头脑想象的产物。如果没有了两性的身体接触,可能就没有了爱情的说法。

怀疑主义,对于爱情抱着批判和审视的态度,他们有自己的伴侣,但他们不信真正的爱情。他们的婚姻里,可能就充满了怀疑的阴影。

第四种:实用主义

其实,生活中更多的人,对于爱情还是以实用主义为主。

结了婚就搭伙过日子,互帮互助两个人,共同组建家庭,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似乎也是人的本能,无需思考,只需顺其自然就可。

很多人,结婚以后,就不再谈论爱情的话题。似乎,婚后无需再谈。谈恋爱,谈恋爱,恋爱是可以谈的,婚姻不是。

结婚以后,各忙各的事情。家里有什么问题,谁能解决谁解决,解决不了,协商解决。家庭合伙制,是实用主义的真实写照。

关于爱情的定义,其实还有第五种解释,就是哲学意义上的爱,是超脱前面四种形式,是对心灵和内心世界的追问。

不过,我们凡夫俗子,很少会做深刻的思考。对于爱情,对于人生,我们更多的还是依照惯性,顺应自然。

关于爱情的四种解释,并不是独立存在,很多时候是交织在一起。比如,你是浪漫主义的信徒,但同时你也是怀疑主义。比如,你相信爱情需要契约保护,但你也相信有真正的浪漫爱情。

也许我们不必纠结到底什么是真爱,也许我们也不想知道自己到底是哪个主义。两人世界里,一句我爱你,就完全足够。

也许我们更应该思考,生活中如何发现爱的闪光。也许我们更需要反思,反思我们对于爱的理解,反思我们对于爱的偏差。

来一首爱的多重奏,让生活中处处听见爱的回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016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