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员第一支Vlog来了,在400公里高的太空遥望地球是什么景象?

中国航天员第一支Vlog来了,在400公里高的太空遥望地球是什么景象?,第1张

陆地上每天都发生着不同的事情,哪个艺人又偷税,哪个艺人入狱了等等劲爆新闻每天都在发生。大家都沉浸在吃瓜的快乐当中,这个平台讨论一下,那个平台讨论一下。直到中国航天员发来第一支来自月球的vlog,人们才突然想起,还有几个航天员在月球上旅游还没有归来呢,纷纷点开那只特殊的vlog,毫无疑问,每个人都被视频里那美丽的景象惊呆了。

视频中,航天员首先向北京人问好,并带领我们看了渤海湾、黄河入海口、长江入海口等中国具有标志性的地理位置。这些位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很震撼我们人类的双眼,在400公里高的太空观看这些景象,更加的让人感到震撼,特别是画面中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与我们日常在中肉眼能够看见的感觉是不一样,但是都很美丽。

最搞笑的是,航天员还给我们介绍了台风"烟花",很奇妙的一种感觉。这支vlog发出后,网友的各种评论就开始飘起来了,看到了"航天员的浪漫其他的浪漫简直不知道有多逊色""航天员是最不用担心感染新冠病毒的人""陆地上的人在躲避烟花,同时天上的航空员在看着它的移动轨迹",不得不说,网友的脑洞是真很大,这些评论看起来好可爱。

航天员在太空上面当导游,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在太空中,航天员边玩边工作的景象也太有爱了,蹦蹦跶跶,真的非常非常的可爱。

成为一个航天员需要很大的勇气,我们为他们的勇敢感到敬佩,也是因为有他们我们才能有机会以俯视的视角看我们居住的地球。希望他们的工作一切顺利,带来更对有利的消息,也希望他们完成工作后能够安全的回到陆地上。

国家航天局宣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即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任务,计划于7月下旬到8月上旬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择机实施。

7月17日,执行此次任务的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已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这意味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即将开启!

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7月17日垂直转运至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区。

为啥要开展火星探测?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为啥取名“天问”?

世界火星探测哪家强?

就让小新来为你科普!

为啥要探索火星?

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大小处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平均赤道半径为3398km,约为地球的1/2。

而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地球最为相近。

2003年欧洲航天局(ESA)发射“火星快车号”卫星和“小猎犬2号”登陆器,这是该机构发射的第一火星探测器。

和地球一样,火星也拥有高山、平原、峡谷,最神奇的是,它甚至连昼夜长短和四季变化也与地球一样。这样接近的环境,使得机器人或人类驻/住火星成为可能。

此外,在以往的探测中,科学家还曾发现过火星存在水的证据。所以,火星是否有孕育生命的条件、火星是地球的过去还是未来,都成为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在载人登月后,火星成为人类登陆行星的首选目标。

美国无人火星探测器“洞察”号成功在火星赤道附近的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登陆,着陆过程用时六分半钟。着陆后,“洞察”号拍下第一张火星照片:一个平坦、光滑而广阔的地表。

火星探测难度大吗?

虽然火星探测意义大,但难度并不小。

火星相对地球距离较遥远,这就对发射、轨道、控制、通信和电源等技术都提出很高的要求。

考虑到风险、成本等因素,地球航天器到火星的最佳路线为1925年提出的“霍曼轨道”。由于该轨道每26个月才能出现一次,且最近“霍曼轨道”形成时间为2020年夏,所以近期各国火星探测计划均集中在该时间段。

中国首次火星探索为啥取名“天问”?

中国古代称火星为“荧惑”。其中“荧”代指火星由于土壤富含氧化铁而发出的红光;“惑”则出于古人对火星运行缺乏规律而感到的困惑。

而本次火星探测任务中的“天问”一词,则出自我国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所著《楚辞》中的同名长诗《天问》。全诗通篇是对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宇宙诞生之初的情况人们是怎么知道的?天地未分,混沌无垠,是谁考定而知之的?幽明之理,难知难晓,谁能穷极其本源?天地既分,惟象无形,何以识知它的形象?”

早在先秦时期,屈原就已对当时的天文学提出了质疑,这是可贵的科学精神萌芽。这与如今科学家们对火星的不断探究精神,不谋而合。

世界火星探索哪家强?

从1960年前苏联发射“火星1号”探测器开始,截至目前,人类已对火星实施了44次探测任务。

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也从最初的飞越探测,逐步深入至如今的探寻火星生命迹象。

2020年,中国、美国、阿联酋三国都将于夏季执行火星探测任务。

美国:为下一步载人登陆火星打基础

美国宇航局(NASA)的“好奇号”探测器自2012年在火星着陆以来,一直不断传送令人惊叹的火星照片。

3月5日,美国宇航局公布了“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拍摄到的迄今为止最高分辨率的火星全景照片。来源:NASA官网

美国计划于2020年发射的“毅力号”火星车,正是在“好奇号”火星车的基础上改进而来。有舆论认为,美国此次探测任务是在为下一步的载人登陆打基础。比如此次“毅力号”携带了火星氧元素原位资源利用实验仪,用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中国:一次实现“绕着巡”三步走

而中国“天问一号”此次探测目的是一次实现“绕着巡”三步走,即能够对整个火星进行全球观测、成功着陆火星,以及火星车进行巡视勘测。

此次任务的科学目标是实现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等方面的科学探测。

阿联酋:并无“落火”计划

此次阿联酋计划发射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并没有“落火”计划,探测器采用环绕探测火星的方式研究火星大气和环境。

据外媒报道,阿联酋还计划投资136亿美元在地球上建设一座复制火星环境的“火星城”,为研究火星生活提供支撑。另外“火星城”也是阿联酋“2117火星战略”的一部分,希望在2117年前在火星上建立人类定居点。

此外,欧盟和俄罗斯原计划尝试挖掘埋藏在火星地表下的生命元素。但由于俄罗斯方面的伞降系统、欧洲方面的飞行软件存在一定风险,该计划最终被推迟到2022年。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火星相关科研探索知识,你了解到多少呢欢迎评论留言~

 (本文与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涉及版权请留言,作者自行删帖。)大家看后什么想法,欢迎吐槽留言。喜欢记得关注哟!小编会一如既往的给您共享各类文章,观看辛苦了,祝您阅览开心,每天有个好心境,健康日子每一天。

浪漫的宇宙天体知识:在哥白尼的宇宙图像中,恒星只是位于最外层恒星天上的光点。1584年,乔尔丹诺·布鲁诺大胆取消了这层恒星天,认为恒星都是遥远的太阳。

18世纪上半叶,由于E哈雷对恒星自行的发展和J布拉得雷对恒星遥远距离的科学估计,布鲁诺的推测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赞同。18世纪中叶,T赖特、I康德和JH朗伯推测说,布满全天的恒星和银河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

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首创用取样统计的方法,用望远镜数出了天空中大量选定区域的星数以及亮星与暗星的比例,1785年首先获得了一幅扁而平、轮廓参差、太阳居中的银河系结构图,从而奠定了银河系概念的基础。

在此后一个半世纪中,H沙普利发现了太阳不在银河系中心、JH奥尔特发现了银河系的自转和旋臂,以及许多人对银河系直径、厚度的测定,科学的银河系概念才最终确立。

磁场

关于恒星与行星的磁场。地球是行星,假设地球内核是由铁核构成的,它也是由离子态组成的铁离子内核。

在铁核地心的周围布满了电子云层,因铁离子核带有正电荷,外围电子云层是负电荷,在巨大的带电离子空间产生了电场,而电场的周围又形成了磁场。这样地球的磁场就产生了,这是戏说地球磁场。

依据恒星的核聚变理论,在恒星的内部进行着高能量的核聚变反应,由于极高的温度,使内核形成了高密度的新物质正离子区域,核外则聚集着物质的负离子区。

这样,在内外正负离子区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电场,在电场的周围也就构成了恒星的电磁场。总而言之,宇宙空间的磁场,都是由原子的炽热离子态建立的空间电场转换而成的。大家知道,当物质的温度达到一定的限度时,原子核的核外电子就会受热激发而逃逸,从而形成物质粒子的离子电场。

1、迷你世界要去浪漫星球需要借助工具火箭。

2、火箭需要杀死地狱的黑龙,然后拿到黑龙掉落的图纸,根据材料制作就行了。

3、去往浪漫星球需要火箭和燃料,燃料要携带足够,保证能够来回,大约需要十份,还要准备好氧气供给。

4、点击火箭就可以将燃料装进去,进舱后按“跳跃键”就可以升空。

5、大约等待十秒就可以进行场景的转换,进入到浪漫星球。

木星与明月上演“木星合月”浪漫天象,天文学家表示“木星合月”并不罕见,只是当晚观测条件极具优势。

一、木星与明月上演“木星合月”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年十六的月亮分外耀眼,我们能欣赏到“木星合月”的浪漫美景。据悉当晚木星和月亮的亮度几乎都达到了极值,十分耀眼夺目,惊艳到许多观测者。当木星和月亮正好运行到同一经线上,使两者之间距离达到最近,就能看见“木星合月”的天文奇观了。“木星合月”是一种行星合月天象,一年中行星合月的现象会发生十几次居多。

二、天文学家对此如何解读的

此次“木星合月”是因为木星的体积比较大,观赏效果比较明显。文学家表示“木星合月”并不罕见,只是当晚天气比较晴朗,观测条件极具优势。从网友发布的照片能看见,当晚的月亮十分耀眼,还呈现出发红的颜色。专家表示月球在天球上的移动周期是一个月左右,而木星公转周期大概是12年,月球一周期就能追上木星一次,也就出现了“木星合月”,所以这种行星合月并不罕见。

可能有网友就纳闷了,既然一个月就会出现一次“木星合月”,为何我们看不见呢?这是因为木星几乎有大半年的时间出现在白天,这就导致我们不能用肉眼看见“木星合月”的美景。如果出现“木星合月”天文奇观的夜晚多云,或是雨天,我们也无法观察到这一美景。根据专家的解释,除去木星离太阳较近的时间和月亮新月的状态外,一年我们大概能看见5次左右“木星合月”的现象

三、综上所述

木星与明月上演“木星合月”浪漫天象,天文学家表示这种行星合月的景象并不罕见,只是当晚观测的条件极具优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123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