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人也能如此浪漫,中药名也能写成情书?

中医人也能如此浪漫,中药名也能写成情书?,第1张

诗经情话

解密千古诗经,还原唯美爱情!

提及李时珍,基本上连小学生都知道,他是明代大名鼎鼎的医药大师,他花了 27 年写成了惊世骇俗的传世名作——《本草纲目》。笔落惊风雨,书成泣鬼神。人们很难想象这么一位旷世奇才竟也是一位浪漫的诗人。据《李时珍传》记载,李时珍不仅仅写了《本草纲目》这部药学巨著,还写了脉学的不朽臻作——《濒湖脉学》,另外还有诗集——《薖所馆诗》。

李时珍的浪漫是怎样形成的呢?这还得归功于他的好老婆。人们说,老婆是丈夫的脸,那是一点也没错的。人们又说,老婆的高度决定着丈夫的深读,那也是绝对真理。话说,李时珍的妻子年少时就热爱琴棋书画,还能吟诗作对。李时珍放弃了科举,决定“为往圣继绝学”,坚持走上医学的道路时,他已是个有家室的人了。李时珍在攻读医书时,也常常将读书体会说与其妻听。就这样,他们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过着。

突然有一天,朝廷要征召李时珍入太医院,这样,他们夫妻俩就过着两地分居的日子。人们常说,小别胜新婚。这一去可不是小别。已经好几个月了,其妻甚是想念,便修书一封,托人带进宫去。

李时珍正在太医院小心翼翼的工作着,突然听人说他有一封家书。他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赶紧去看看那封千里传音的家书。打开前,以为其妻会写什么“夫君安否?见信如唔”之类的。没成想,打开一看,就愣住了。信上写道: “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草缠绕他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妾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

李时珍真是没想到,他老婆居然能用中药名写情书。看到书信,往昔的种种,忽地从心中腾起一股相思意,贤淑的娘子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身边,李时珍哪里还坐得住,赶紧拿来笔墨,随即手书一封: “红娘子一别,桂枝香已凋谢矣!几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菀。奈何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姑待从容耳!卿勿使急性子,骂我曰苍耳子。明春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返乡,至时有金相赠也。”

诗人不愧为诗人,就连中药名都能写成诗,而且还是情诗。没有一定的火候,是无法完成的。李时珍的妻子在信中提到了槟榔、半夏、当归、使君子、寄生、芍药、天南星、忍冬藤、白芷、黄连、豆蔻、丁香等十二味中药。其妻的 “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像是在诉衷情,远隔千里的思念可想而知。接着用“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二句更是妙不可言,将其对夫君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李时珍在回信中提到了 红娘子、桂枝、菊花、紫菀、常山、滑石、从容(肉苁蓉)、急性子、苍耳子、红花、马勃、杜仲等十二味,与其妻的情书刚好对应。李时珍的回信,文辞更为纤巧,语意更加缠绵,倾吐了夫妻间远隔千里、朝思暮想的相思之情。李时珍在信中将“红娘子”与“娘子”一语双关,独具匠心。 “奈何常山路远,滑石难行”表达了李时珍在太医院的种种困境,伴君如伴虎,有时候还处于骑虎难下的两难境地,此处用“滑石难行”一句,衔接地天衣无缝。其妻在信中写到“效寄生草缠绕他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意在提醒李时珍可别一朝麻雀变凤凰,就变成了陈世美。李时珍深感此意,便回信“卿勿使急性子,骂我曰苍耳子”,意思是说,你的相思谁人诉?不用诉,我懂得。紧接着写到“明春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返乡”,此句颇具震撼力,点明了明年春天,我就会回来的,别急别急嘛!末尾一句“至时有金相赠也”,表达了作为一个男人,应该肩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

两封情书,巧妙地将二十四味中药名串在一起,毫不牵强,妙趣天成,读来极具韵味,且意味深长。

声明 ID: shijingqinghua

著作权所有,侵权必究。本文由 金兰中医学社 (微信号 jinlanzhongyi )特别推荐。由诗经情话(微信号shijingqinghua)编辑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22岁时柴科夫斯基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绩优异。毕业后,在尼可莱•鲁宾斯坦(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 柴可夫斯基性格内向而且脆弱,感情丰富,与崇拜自己的女学生的婚姻破裂后,企图自杀,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国疗养。他被认为有同性恋倾向,并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直试图压制,因此有意见认为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这期间开始和一个热爱音乐的梅克夫人通信。后来梅克夫人成为他的资助人,他后阶段的许多作品都是献给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当他们十四年的书信往来因为这位夫人宣布公司破产而终止时,柴科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独自度过忧郁的三年后于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点重重,官方说法是他喝了带有霍乱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据后来学者的考证,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杀。但是,这都只限于猜测,真的原因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 在音乐创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他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 对于瓦格纳音乐中的一些特性他却很反感,认为瓦格纳过于重视管弦乐队而忽略了声乐,柴科夫斯基主张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歌剧,主导动机只用以描写心理感情等内在方面。

  编辑本段早年生活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儒略历的1840年4月25日或者格里历的5月7日,在沃特金斯克,一个现在乌德穆尔特共和国的小镇子。他的父亲是Ilya Petrovich Tchaikovsky,一位官办矿厂的采矿工程师,母亲是父亲的3任妻子的第二任,叫Alexandra Andreyevna Assier,一位法裔俄罗斯人。他是歌剧作家,舞剧作家,翻译家Modest Ilyich Tchaikovsky的兄长(大了几十年)。 柴可夫斯基从5岁开始学钢琴,几个月以后,就能熟练演奏Friedrich Kalkbrenner的作品Le Fou。在1850年,他的父亲被任命为圣彼德堡国立大学校长。于是,年轻的柴可夫斯基接受了非常好的基础教育,并且在音乐系主任的指导下,继续钢琴的学习。 与此同时,柴可夫斯基和意大利大师Luigi Piccioli相识,后者使他的兴趣从德国音乐,转向了吉奥阿基诺•罗西尼,文琴佐•贝利尼,葛塔诺•多尼采蒂。柴可夫斯基的父亲放纵了儿子对音乐的喜爱,他资助了儿子师从一位从纽伦堡来的知名钢琴老师Rudolph Kündinger。在这位老师的指导下,柴可夫斯基恢复了对德国音乐的兴趣,并且持续一生的对莫扎特音乐的喜爱也在开始在心中萌芽。当柴可夫斯基的母亲于1854年死于霍乱后,14岁的他作了一首圆舞曲来纪念母亲。 柴可夫斯基于1858年离开学校然后进入司法部做部长秘书,不久他就加入了司法部的合唱团。

  编辑本段音乐生涯

  柴可夫斯基自学校毕业之后,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和声学教授尼古莱•鲁宾斯坦聘 请他做音乐史的教师。当时的柴可夫斯基父亲已经退休,经济上颇为拮据,因此欣然接受教职,接下来的十年都全心投入教学和创作。教书的待遇不特别好,仅能糊口而已,但柴可夫斯基从事这份工作能够有很充裕的时间创作,所以在从事教职的第一年就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冬之梦」,但听众反应不佳。没多久,他就因为压 力太大又过度工作,在1877年时精神崩溃离开学校。休了一年假后,他尝试回到学校继续教书,但是没多久就放弃,决定退休。在瑞士休养一阵子之后,便搬到基辅与妹妹同住。 1868年开始,柴可夫斯基与俄国国民乐派的成员逐渐走得很近。1869年在巴拉基列夫建议之后,便写了有名的管弦乐序曲《罗蜜欧与茱丽叶幻想序曲》。但于此后,柴可夫斯基的作曲风格越来越偏向西欧风,而逐渐与强调民族素材及风格的国民乐派渐行渐远。 有一次,柴可夫斯基在莫斯科临阵上场替代指挥他自己的歌剧「女妖」(Enchantress,俄文原文Чародейка,1885年7月),之后便开始常态性的从事指挥工作。克服与生俱来的舞台恐惧症之后,他逐渐开始习惯在舞台上指挥自己的创作,并常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结识不少当时的音乐家。 1891年,柴可夫斯基受邀至美国指挥自己的作品,当年的五月五日,他在卡内基大厅的开幕仪式中指挥纽约音乐协会交响乐团演出。美国一行中,他也演出着名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以及弦乐小乐曲。这首堪称柴可夫斯基最有名的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1874年完成之初受到前同事尼可莱的恶评,也因此一直束之高阁迟迟未演,未料在美国首演却一炮而红,从此成为柴可夫斯基的招牌。 1893年,在首演第六号交响曲「悲怆」九天后,柴可夫斯基死于圣彼得堡街上的家中。有些音乐学家(如Milton Cross及David Ewen)认为,柴可夫斯基对于死亡早有觉悟,而第六号交响曲正是他写给自己的安魂曲。第一主题之后紧接着快速的弦乐变化旋律以及强而有力的和声,随后出现的常号旋律和前后的旋律都没有关连,此种突兀插入的乐段(non sequitur),一般认为是俄罗斯天主教死者弥撒典型的曲式。

  编辑本段个人生活

  一场灾难性的婚姻

  柴可夫斯基同性恋的倾向很早就为人所知。尽管证据都在苏俄时 期被消灭殆尽,但他的性向对于自身的生活以及作品影响甚钜是无庸置疑的。有些历史学家仍认为他是异性恋,但是大部分学者根据他的仆人苏佛努夫 (Aleksei Sofronov)以及外甥大卫朵夫(Vladimir "Bob" Davydov)的证词,相信他最亲密的伴侣都是同性。其他的证据大多可见于书信、日记及其弟马戴斯特(Modest,亦是同性恋)的信件中。 在法学院的学生时期,柴可夫斯基曾经暗恋过法国女歌手狄希耶•雅朵(Désirée Artôt)但在女方结婚之后,这段感情无疾而终。在他于莫斯科音乐院教书时,一名偏执的女学生安东妮雅•米露可娃(Antonina Miliukova)以大量情书攻势疯狂倒追他,扬言非他不嫁,甚至以死要胁。其实柴可夫斯基根本不记得自己班上有这个学生,但是女学生相当坚持,不断持续写信。当时柴可夫斯基迷上普希金(Pushkin)的诗作「尤金•奥尼金」(Eugene Onegin),正打算改编成歌剧。由于诗作中的主角尤金年轻时拒绝了塔琪安娜以致后来终生活在悔恨当中,入戏太深的柴可夫斯基将自己想成尤金,认为自己不应回绝这段感情。两人于1877年7月18日结婚。 蜜月还没结束,柴可夫斯基就后悔了,在两人于7月26日回到莫斯科时,他已经濒临崩溃。周遭的朋友们都看得出来他的状况很不好,但是没有人知道严重性。婚后两周,他企图在冰冷的莫斯科河中自杀,但是随后却因为受不住寒冷而放弃,也因此染上严重的肺炎。精神上完全崩溃的柴可夫斯基逃到圣彼得堡。 他的哥哥安纳托利(Anatoly)到圣彼得堡火车站接他时,几乎认不出面前那个一脸憔悴、濒临崩溃的病弱男子就是自己的弟弟。安纳托利火速将他送 到邻近的旅馆,发作了一阵之后,柴可夫斯基昏迷了整整两天。这期间他到底做了什么、说了什么,除了安纳托利之外大概就只有精神医师知道。医师建议柴可夫斯 基彻底改变生活形态,要他不要想要尝试改善自己的婚姻,也不要再见新婚妻子。自此之后,柴可夫斯基再也没有见过安东妮雅,但会定期寄生活费给她,到死为止 两人的婚姻关系都还保持着。 此后的几年,柴可夫斯基很害怕安东妮雅会将他们两人分开的内幕公诸于世。安纳托利试着说服她去办理离婚,安东妮雅却不肯离婚,也不愿配合对外宣称两人婚姻破裂的理由是因为柴可夫斯基有外遇。出版商尤尔金森(Pyotr I Jürgenson)费尽唇舌为柴可夫斯基争取离婚机会却始终未果,却在1880年的夏天发现安东妮雅另结新欢已有半年,还生了孩子,都被丢到孤儿院。安东妮雅在1896年被诊断出有精神病,并于1917年病逝。 至于柴可夫斯基,他并不将自己的精神崩溃归咎于安东妮雅,而相信那是命定的悲剧,是对于他为了结婚而结婚的惩罚。尽管结婚的经验像是一场梦魇,身为 同性恋的柴可夫斯基对于婚姻的憧憬却从未消减。当安纳托利订婚时,柴可夫斯基写了一封感人的信给他,信中提到「有时候我真的很希望能够被一个女人温柔的触 摸与疼爱。我常幻想被一个慈爱的女人所拥抱,我能够躺在他的腿上亲吻着她」后世的学者认为柴可夫斯基对于妻子的观念其实是错误的,只是想借由婚姻来 取回早逝的母亲罢了。

  一个及时的女恩人

  一个对柴可夫斯基更有影响的是一位有钱的寡妇,名叫Nadezhda von Meck。她和柴科夫斯基于1877至1890年间互通的信件达1,200封。在她的坚持下两人从未见面。但在机缘巧合下他们在两个不同场合下偶然地碰 上,不过他们没有交谈。她不但提供了一年6000卢布的赞助,亦表达了对柴的音乐事业的关注及其音乐的赞赏。可惜的是这段关系于13年后结束了,原因是她 自称破了产。 有人认为她停止资助的原因是因为她发现了柴可夫斯基的同性恋身分,而不是因为破产。不过,她的二女Alexandra(她意外地以文字把她的父亲吓 死—她写了一封信告诉父亲说姊妹Milochka并不是他的亲生女儿)在母亲开始资助柴的时候,已经告诉了她柴是同性恋,所以Von Meck应不会因此而停止资助。Von Meck聪明地及极度勤奋地发掘有关柴的一切。有说她对柴可夫斯基一生的感情生活中并不会有女性的存在感到满意。 据说柴可夫斯基被她的突然终止赞助大受打击,更一路消沉。终其一生他亦未能了解Von Mech终止赞助的原因。他所不知的内情,只在Von Meck家族内流传。他们同时也是受害者,因为他们在死前未能解开所有误会。Von Meck的财政状况比她向外发表的还要差:她的女婿Shirinsky勒索她,威胁要公开他妻子Milochka父亲另有其人的秘密;儿子 Vladimir过度挥霍,要求母亲更多的资助。Von Meck的病情益发严重,她她染上了结核病,而病毒已经感染到了她的喉头。在柴过身三个月内,她亦因窒息而去世。 另外一个使误会不能解开的原因是Von Meck的手臂萎缩,使她不能写信。

  编辑本段去世

  柴可夫斯基死于1893年的11月6日,正好是第六交响曲首演后九天。他的尸体被运至圣彼得堡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的Tikhvin Cemetery,坟墓就在相熟的作曲家亚历山大•鲍罗丁(Alexander Borodin)和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gsky)的附近。 大部分当时的学者都认为他死于霍乱,起因是因为喝下受到污染的自来水。但是近几十年来,另外几种理论逐渐流行起来,一般都相信他自杀的可能性很大,有可能是法学院校友会对同性恋的抵制运动导致。 音乐史学家亚莉珊卓欧洛娃(Aleksandra Orlova)在他未出版的「柴可夫斯基点滴」(Tchaikovsky Day by Day)一书手稿中,口头证词做为证据来支持柴可夫斯基死于自杀的推论。他认为柴可夫斯基服用砒霜自杀,所以死亡日期和尸体处理才会遮遮掩掩,产生前后不一的说词。然而,欧洛娃的论点缺乏书面上的证据,因此受到多方质疑,至今柴可夫斯基的真正死因还是个未解的谜。 英国籍作曲家麦克芬尼希(Michael Finnissy)以柴可夫斯基生前的最后几天与死亡为题,作了一部名为「羞耻罪衍」(Shameful Vice)的歌剧。

  编辑本段代表作品

  交响曲

  • 《g小调第一交响曲》(1866年)——第一号交响曲是受到俄罗斯冬季景象启发写成,所以又名「冬之梦」,虽然柴科夫斯基自认有点瑕疵,但它无疑包藏了美好青年时期的梦与情怀。 • 《c小调第二交响曲》(1872年) • 《D大调第三交响曲》(1875年) • 《f小调第四交响曲》(1878年) • 《e小调第五交响曲》(1888年) • 《b小调第六交响曲》(1893年)——这部交响曲又称为《悲怆》 ,音乐具有忧郁的抒情性,可以说是作曲家最着名的一部交响曲,完成于他逝世前两个月,并完整的体现了柴科夫斯基的美学观。 • 《曼弗雷德交响曲》

  芭蕾舞剧

  • 《天鹅湖》 (1876年) • 《睡美人》 (1889年) • 《胡桃夹子》 (1892年)

  歌剧

  • 叶甫盖尼•奥涅金(1879年) • 黑桃皇后(1891年)

  管弦乐作品

  •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1869年) •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74年) •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年) • 《黎密尼的富兰彩斯卡 》(1876年) • 《1812序曲》(1880年) • 《弦乐小夜曲》(1880年) • 《意大利随想曲》(1880年) • 《哈姆雷特》(1888年)

陶渊明

陶渊明写情书?实际上是陶渊明写了一首情诗《闲情赋》。

说到陶渊明,你一定会想起《桃花源记》。可以说,陶渊明用一篇《桃花源记》写出了人们对于世外桃园的渴望,而一篇《桃花源记》也奠定了陶渊明田园诗派系的地位。

桃花源记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田园派系的大师,却把一首情诗写到无人能及的地步,甚至被清文学家陈沆评价为“晋无文,唯渊明《闲情》一赋而已。”后人甚至给出“如奇峰突起,秀出天外,词采华茂,超越前哲”的高度评价。

人们不禁要问,素以擅长田园风格书写诗词的陶渊明,怎么会突然写这么一首情诗?而且写的如此细腻,如此情真意切,如此情意绵绵?陶渊明的情诗(书)究竟是写给谁的呢?

有人说陶渊明写《闲情赋》是对当时世俗官场的不满的一种宣泄。但笔者认为,《闲情赋》应该是陶渊明对亡妻的一种怀念和续娶新妻子的一种喜爱之情的共同之情。

史料显示,陶渊明30岁时其妻子不幸去世,后经人介绍续娶翟氏女子。《南史》本记载:其妻翟氏,志趣亦同,能安苦节,夫耕于前,妻锄于后。

不难看出,虽然陶渊明壮年遭遇亡妻,但其续娶的妻子翟氏也是一位知书达理美女,上得了厨房,下得了庭堂,甚至与陶渊明志趣相同,是陶渊明得力的助手。而陶渊明用一首《闲情赋》,表达了对亡妻的怀念之情之时,“十愿十悲”真切的表白,也为自己还能再娶到一位如此美女而感到幸运,甚至愿意化身为美人的鞋子,附素足以周旋,化身为美人的影子,常依形而西东,已经对美人到了“爱不释手”的境地。可以说,陶渊明如此“重口味”的表达,也让后人重新认识了这位田园大师的浪漫一面。

最后,我们来欣赏《闲情赋》(节选),看看陶渊明这位田园大师如何用细腻的手法,来展现对于爱情的渴望和美女的思念。

闲情赋(节选)

作者:陶渊明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

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

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

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

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

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

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

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

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

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

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十七岁已是尽善尽真尽美。十七岁是一年将尽、一生将尽。十七岁是漏尽。十七岁是寄天地于蜉蝣。十七岁不是庸俗的杂志SEVENTEEN封面。十七岁是苍白与苍生。

——《虚拟的十七岁•十七在兹》

一、大师

“大师”不是尊号,而是绰号。大师偶抱小恙,住进台北市振兴医院。一天夜里,一位“巫神医”突然闯进大师的世界。巫神医向大师暴料,他正在秘密进行一项“脑前瞻工程”,即把电脑芯片植入人体大脑,这样可使大脑充满智慧。大师将信将疑。巫神医又说,他已经悄悄将一块芯片植入一名十七岁少女的大脑内了。说完离去。没想到第二天,就传来巫神医自杀的消息。在巫神医的口袋里,有一只给大师的信封,信封内却只有一张白纸……出院后,大师迎来乔迁之喜。邻居是一名中年妇人徐太太,她有一个十七岁的外甥女,读的是美国学校,成绩很好。徐太太在大师家中参观了法国画家夏洛瓦的一幅肖像画,她吃惊地告诉大师,画中人真实存在,而且就在不远处。一天,大师回到家中,看见徐太太留下的纸条,上面写道:有急事赴香港,外甥女如有事烦请大师照料。大师没太在意,径直到浴缸里泡澡去了。突然电话响起,是邻居打来的,十七岁少女直呼“救命”。大师惟恐出事,围起浴袍拿着“蓝波刀”赶紧冲过去,令他奇怪的是十七岁少女穿着和自己一样的浴袍,更使他惊奇的是眼前的少女竟然和肖像画里的人长得一模一样……让少女大喊“救命”的,只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蟑螂罢了,大师举起拖鞋,手起蟑螂灭。十七岁的名叫朱仑,她怕蟑螂,却出人意料地能扯出一大堆关于蟑螂的知识:从冰河期到古罗马,又从拉丁文到动物学……大师发现,眼前这个十七岁的少女竟然无所不知,使他佩服。谈了良久,大师起身要走。这时,意外发生了,朱仑的浴袍脱开了,赤裸裸的身体在大师面前暴露无遗……大师有“怪理论”,他需要模特儿来写小说,模特儿的人选就是朱仑。模特儿要做的事儿很多,在每周两小时的时间里,她要为大师“表演”,大师则把一切记录下来。模特儿可以用她丰富的知识和大师交谈,但是不能够“自作主张”,因为大师早有规矩,他送给模特儿一只马克杯,上面写道:“ME BOSS YOU NOT”。模特儿是一只温顺的小动物,她的智慧使她能够忍受大师的“大男子主义”。大师就这样和十七岁不断互动。他观察她,除了记录,也常常做白日梦,所谓“虚拟”,正是如此。大师常常声称要rape十七岁,但最终都没有,他说他有控制力;好几次的裸泳、masturbate也是亦真亦幻。直到有一天,朱仑昏倒住进医院,大师才发现,原来她就是被巫神医植入芯片的十七岁少女——难怪她如此智慧!那么,巫神医的试验成功了吗?没有。不久,朱仑死了,死在十七岁,永远未成年。医生找不出朱仑死亡的病因,只好给这种死法一个新名词:“朱仑症”。大师恍然大悟,巫神医留下白纸的意思,就是请大师来给这项试验收尾。智慧的十七岁死了,大师也搬出了新居,两个月的深交、神交后,这世上智慧的,又只剩下大师一个……

二、李敖

李敖才是本名。一九四九年到台湾,读台中一中。一天,李敖在省立台中图书馆看书,对面坐的一个女孩子,正好符合他的审美标准——瘦、高、白、秀、幼——女生的相貌似花香一样沁人心脾,清纯而圣洁,使李敖为之净化。第二天,李敖依旧找到昨天的座位,希望能再见到那个女孩子。可是等了整整一天,女孩都没有来。李敖失望极了,写下一首情诗:多情总难免,恋爱我岂敢,心地要纯洁,爱情要遥远。李敖用自己独特的“仪式”表达对女生的爱慕之情,此后三十天不再手*,这是他一生中绝无仅有的纪录。高三时候,李敖休学在家,偶尔在路上碰到一位女学生,又是“五美俱全”。经过多方打探,李敖慢慢知道她就住在附近,家境清贫但全家都是基督徒,她比自己低一班,成绩很好,名叫罗君若。终于有一次,李敖鼓起勇气给她写了一封情书,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接二连三像炮弹般连番轰炸,每封都亲切地称呼她为“罗”;可是只有通信,不说一句话。爱情是创作的来源,此时李敖进入了生平第一个创作高峰期,写情书简直如流水一般顺利,又有幽默感、又知识丰富、又文采斐然的情书让罗君若看了好生欢喜。李敖毫不吝啬笔墨,最长的一封情书竟然写了八十三页之长。为这位她,李敖还写了不少情诗,其中有《遐想四首》:

秋水何茫茫,明月何皎皎,“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歪思令我老,惆怅弱此身,深情将无我,不再动冰心, 独坐对秋水,不敢念伊人,岁月催我老,落魄一流民。独坐对秋水,怆然怀古今,岁月催我老,灰尽少年心。

后来李敖考进台大文学院,罗君若也考入台大理学院化学系,可他还是没去找她,仍旧写信。直到有一天,罗君若主动约李敖在入夜的校园相见,两人顿时双双坠入爱河:或碧潭泛舟、或傅园过夜、或图书馆出双入对……变成了连体人。有一段时间李敖勤工俭学送全台大各单位的报纸,未明即起,骑车到火车站附近批报纸,经过女生宿舍时,罗君若一定双手奉上热牛奶。罗君若几乎每一门成绩都好,高考时作文将近九十分。台大中文系主任台静农看了罗君若的作文,还以为是李敖写的,结果没想到出自李敖的女朋友之手!由此可见“罗”在中文上的功力。以那种功力,与李敖互写情书,内容精彩,可想而知。难怪李敖总是回忆说,生平交女朋友不少,但是论眼神、论才气、论聪敏、论慧黠,无人能出其右。在“鸿雁传情”的日子里,李敖不仅是在谈恋爱,也是在锻炼他的文笔。那些情书,都是他二十年思想的结晶,是他才华的展现。到大学二年级,罗君若干脆离开化学系,转进了历史系与李敖同班了。相比之下,现在这些年轻人谈恋爱的方式是不是肤浅了许多?我们所谓的浪漫,是半点创意也没有的浪漫,一切都是按照电视剧上的套路来的。我们在美国文化的影响下,大多也追求那种“麦当劳式的爱情”——又快又饱又刺激!从开始到高潮到分手,是“雀巢咖啡式的”——浓缩的。罗大佑的歌曲《恋曲一九八○》唱得真好:“你曾经对我说,你永远爱着我。爱情这东西我明白,但永远是什么?”我们真的不懂“永远”是什么,我们只懂李后主的“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现在谁都说李敖是“西门庆”,可千万别忘了,他曾经如此单纯,单纯得像水一样的爱恋,胜过我们……

三、大师

一开始,大师用“形而下”书写“形而上”。他的大脑一分为二在对话,自己和自己叫板,自己是自己的反对党,既浇凉水也扯后腿,当然,也有鼓舞和鼓励,他们大谈人生、哲理、虚无……突然间第三者插话了,他也想加入讨论。两个大脑问:你是谁?他说:我是你们的形而下。大脑明白了,他是penis。过去大师反抗国民党,入狱多年。祸是形而上闯的,罪却要形而下一起来承受,“大头闯祸,小头遭殃”。形而下很不满,要形而上郑重道歉,并且要求形而上写一部小说来证明形而下也是很智慧的。形而上说,好吧。形而上面对模特儿,做了十二次“虚拟”——虚拟一号——大师在浴缸里,十七岁在浴缸外;大师要十七岁“表演”,十七岁用白皙的手在水中为大师masturbate。大师背诵乐府里的《江南》来比喻十七岁的手,十七岁回敬以纳瓦霍(Navajo)的诗。大师忽得灵感,写了一首赞美penis的诗。虚拟二号——十七岁看着法国画家夏洛瓦(Charoy)的名画,画的是一位少女,她和十七岁长得出奇的像。大师和十七岁便从画展开,话题像成串迁徙的羚羊,跳出一千里以外。只有十七岁可以和大师这样交谈,但无论怎样绕,似乎总绕不过“女色”。虚拟三号——十七岁转过身来,和画中少女并排站着,简直分不清谁是艺术,谁是真实。情人和模特儿有分别吗?有的。后者的裤子,要自己脱。那么,画里的少女和十七岁有分别吗?有的。面对画里的少女,只能masturbate,而面对十七岁可以rape。虚拟四号——大师不喜欢“四维”,喜欢“三维”,或许他不喜欢时间?十七岁则不喜欢“维”字,喜欢“度”字,她觉得这样更诗意。于是大师说:我喜欢你千百度。而大师自己,则更中意“荒*无度”。人只有两个,怎么“荒*无度”?多装镜子就行了。虚拟五号——大师洗完澡,穿上睡袍,睡袍以内,一片赤裸,他喜欢这种用睡袍隔绝外界的感觉,至少在睡袍内,一丝不挂的自己是自由的。十七岁也去沐浴,并且没有把浴室的门反锁,像是故意暗示大师随时可以进去似的。于是,大师恭敬不如从命。虚拟六号——大师吩咐十七岁“表演”叫床,并把声音录下来回放给她听。十七岁听了连问:那是我吗?她给出这样的解释:有另一个无法想象的自己隐藏在深处,那是一个放纵的自己。十七岁一阵阵慌张。大师则得出这样的结论:赤裸,是可以听的。虚拟七号——十七岁的年纪很擅长遗忘,十七岁擅长用沉默去回应一切,沉默在说有,抑或在说没有?好像一个谜。大师说这是“归零论”:什么都敢做,做了都不认帐,一切从陌生开始,所以每一次,十七岁都是崭新的。大师说他喜欢这种“归零论”。虚拟八号——十七岁可以“做”很多事,但是不能“看”很多事,因为那是属于“十七岁以下不得观看”的。大师把十七岁的“表演”摄下来,十七岁自己却不能看——这是多大的讽刺?无论十七岁多么好奇,她始终没法看到自己“成年人式”的演出。虚拟九号——在镜子中,大师能看到自己的脸;在十七岁的眼睛里,大师能看到自己的灵魂。在十七岁的眼睛里,大师是否也看到了自己的十七岁,看到一个磨之不灭的幻影呢?十七岁时,大师还是一个纯情少男,他有一个美丽的暗恋对象名叫罗君若。虚拟十号——虚拟的rape是多姿多彩的,充满了多姿多彩的想象力。真实的rape,是地狱;虚拟的,则是天堂。大师可以肆虐他的想象力,可以无尽地意*。这是坐牢时养成的习惯吗?形而下的指示,形而上的执行;这是形而上对形而下的一种补偿。虚拟十一号——大师的长项是“掉书袋”,他要向读者炫耀知识,炫耀他从一个小点扩展出去而拼凑成的“大杂烩”,看着或许一般,吃起来或许也不爽口,但是却有营养。大师试图阐明“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句佛教用语被大多数世俗的人给误解了。虚拟十二号——十七岁写道:如你进来,我假装没被看见,你假装没看见。大师则写道:你假装被我看见,我假装已经看见。因为大师想变成一个隐形人观察十七岁,他有窥视癖?总之,大师和十七岁玩着这样的游戏,他是隐形人,他能看见十七岁的一切。……虚拟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是现实?现实是:难分是虚拟还是现实。现实是:十七岁明明和十八岁没有分别,却被禁止做很多很多“成年人”才能做的事情。

四、李敖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恋爱环境颇为艰苦,连到旅馆开房间都要被警察查。于是,李敖和朋友们在校外合租了一间小房。若有需要,朋友们便“退避三舍”,腾出空间给甜蜜的鸳鸯。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这天,李敖和罗君若双双“破处”,这是在二人相识五年之后。时值李敖二十一岁,正在历史系念二年级。有一次,甜蜜的鸳鸯还到台北市的公共浴池,提心吊胆地“鸳鸯戏水”过,真是刺激。五十多年后,李敖写小说《虚拟的十七岁》,还多次浓墨描述裸泳的场景呢!李敖与罗君若虽然十分恩爱,可是爱情的隐忧却一直存在。隐忧之一是李敖的无神论。李敖从小读胡适著作,胡适的“启蒙哲学”深深影响了他,使他对宗教这回事采取坚决理性批判的态度。他用理性战胜一切,绝对不去相信什么宗教,即使是尝试也不被允许。李敖常说,要知道是不是臭鸡蛋只需闻一闻,何必亲口去尝呢?凡事皆要“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人,在李敖看来太笨了。这种纯粹的理性判断,使得李敖有常人没有的自制力与忍耐力,当他想把自己锻造成一把剑时,绝对不会变成一把匕首。所以在这一点上,李敖顽固得要死,绝对不肯让步!高中时,李敖就写了辛辣讽刺宗教的打油诗:

基督中国已捶碎,中国基督无所依,基督上天诉上帝,上帝叫他返夷狄。原来中国要革新,不要神仙只要人,超以象外空无补,打倒释迦观世音。把戏不过骗老生,老兄何必自多情?宗教对你没有用,徒然白首可兰经。民权时代神权微,除了自救还靠谁?任何宗教都别信,天下乌鸦一般黑。

多年以后回忆起和罗君若的这段感情时,李敖说,信仰方面,我不信宗教,并且态度坚定,而她一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我没有蒋介石等人的本领可以为女人改变我的信仰,这下子构成她父母兄妹激烈反对我的借口。隐忧之二是李敖家境的贫困。李敖又说,家境的艰苦,似乎使她的父母加深了反对异端李敖的敌忾,我和她有一对石印,她父亲发现了,把有她名字的那颗印,磨去名字退还给我;而她的母亲则说:“你将来阔到了做总统,我们也不上你门;你将来穷得讨了饭,讨到我们家门口,请你多走一步!”使我对虔诚的基督徒的作风,有了极深的印象。但是,李敖和罗君若彼此深爱,难舍难弃。由于罗君若不愿意与李敖分手,李敖又不愿意信教,罗君若的父母越来越憎恨李敖。她的母亲甚至恨到一面用筷子杵着碗里的元宵,一面歇斯底里地诅咒:李敖,李敖早死!李敖短命!的地步。在家长的压力下,终于,罗君若还是提出要和李敖分手。分手之夜,罗君若把内裤送给李敖,当作最后的纪念。罗君若是那么聪明。罗君若是那么体贴。罗君若是那么懂事。李敖年轻,受不了失恋的打击,一天晚上,他吃下一整瓶安眠药企图自杀,幸亏被同宿舍的朋友翁松燃发现,强拉他去台大医院洗胃,才捡回一条性命。这一事件影响李敖的整个大学生涯。以此事件为分水岭,之后的李敖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世俗的我”与“理想的我”的厮杀之中。在内心深处,他高蹈自负,以超人自勉自诩;但现实上,他却没有足够的力量完全摆脱内心的困惑。

五、大师

“忘”,是大师爱情哲学的精髓。你向我要证据,我就给你证据。以下是摘抄并重组后的“大师语录”——大师对女人有独特的看法,他说,人间最不相称的一个现象是:有青春美丽的造型,却没有渊博高雅的谈吐,个个都是同一个模子出来的漂亮小板鸭,听他们的讲话,内容是那样庸俗、那样浅薄、那样众口一声、那样千篇一律、那样甲像乙乙像丙丙像丁丁像甲,他们一个个都是血色鲜红的行尸走肉,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思路迷信而落后,是千年死尸的新包装。或许存着几分偏见,但同时也存着几分真实。大师看人不是那么表面的,他直视灵魂。美女的规格一般是大同小异,个人特色并不多,若真想有个人特色,自成一美,只有在头脑上出类拔萃。同时,大师是主张爱情要讲格调的,他说,格调不高的人,这种人也谈情说爱,可是由于程度不够、格调不高,他们太肤浅了、太世俗了、太单调了、太MTV水准了,谈情说爱,其实他们这票人不足以语爱情,是不及格的。然而,现实是冷冰冰的,不顺从人意的。于是,大师渐渐学会“忘情”,学会“只爱一点点”。他说,我的特色是只有点滴式、点心式的奇情与深情,但绝无世俗男女那种浓浓的拖泥带水的所谓爱情。乍看起来,我是无情的,是除了微笑却不动感情的,对世俗男女那种拖泥带水的所谓爱情,我有一种悲悯的又嘲笑的夷然神色。为什么有微笑、有嘲笑?因为,凡是把爱情弄成浓浓的拖泥带水的关系的,都值得微笑或嘲笑,微笑是我不在其中、嘲笑是我脱身在外。只要体会过忘情,就知道忘情是美好的。大师又说,忘了,是一种解释;不想去想、不敢去想、不忍去想,也是一种解释。解释可高可低,但我觉得,悔恨时最糟糕的一种,虽然不愉快的经验,人生也难免碰到。但悔恨绝对是负面的情绪,忘掉最好。到达一种新境界后,大师说,我越来越智慧了。爱女人的男人不够智慧,给自己惹来太多的麻烦。人人都想爱情天长地久,厮守在一起,大师则说,如何能爱得久?因为爱得少、爱得含蓄、爱得保留、爱得有余、爱得有距离、爱得有余情、爱得多情却似总无情……这样子恋爱方法,才是正确的方法。其实,这种理念一千年前的秦观就已经提出来了,所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正是异曲同工的吗?天长地久是一个美好的梦,可惜很少有人能真正从中得到幸福。大师说,成真的好梦未必是好梦,不可能成真的好梦成了真,才是真的好梦。也就是说,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不如忘掉“好梦”,在现实中生活。这就是“忘”的哲学。这种哲学变成一首诗,出自朱仑之手,就是《全部忘掉》——

也许我知道太多,我问我怎么知道。当我一梦醒来,我会全部忘掉。

也许我知道太多,谁问我怎么知道。当我问你是谁,你会全部忘掉。

也许我知道太多,别问我怎么知道。当我不是我,你不是你,上帝,对不起,我们都会忘掉。

六、李敖

苏格拉底说,如果你拥有一位好妻子,那么恭喜你,你将成为一位幸福的男人;如果你拥有一位坏妻子,那么恭喜你,你将成为一位哲学家。罗君若虽然不是“坏妻子”,但却促成李敖变成了一位“哲学家”。李敖决心不去理会罗君若,但是同在一班上课,低头不见抬头见,总很难完全释怀。他对她爱恨交加,且看他在一九五八年六月十日的日记中的记录:“我只是不愿再拖泥带水,和她还有任何往来,不管是什么事,我都不愿再破坏这种现状。”可是,到了第二天,李敖又写道:“下午铅笔指点与她的主动招呼(笑,点头)使我多少有些惭愧,自由爱情当充分尊重别人的自由(小鱼跳火坑),我在这上面的风度太差了,我要用日后的‘单纯的对她好’来做这段初恋的结束,来使它美化成一个美丽的死,虽然它历尽了无数次不愉快,可是由于‘单纯的对她好’而拒绝一切往来,它终于得到了一个像样的安眠了。”然而,又过了一天,李敖却补记道:“千言万语只是叮嘱一句话:千万别再往还!”在罗君若离去以后,李敖花了整整半年时间用日记勉励自己,但是,这种勉励只能在日记本上生效,一与人接触,便败相毕露、犯错累累,晚上在日记上自责,第二天一出了门,精神就又失控了。我们不妨看看李敖的这段心路历程——五月十八日:我为自己订了一个严格的标准:凡是对“现在”有害的回想与想象,我都要一律不去想它。五月二十九日:在你意想不到地突然被一条毒蛇咬了一口的时候,你该立刻用各种办法去解毒,而不该继续震撼于这种意外,以致扩大你中毒的程度。六月五日:过去受了“多元宇宙”论的影响,我一直把爱情在人生中的比例看得太高了,所幸我今天极能看穿此理,补牢尚未嫌迟。六月十二日:我只愿淡忘,只愿不再爱,只愿丧失掉兴趣、口味与热烈。事实上,似乎我也愈来愈能做到这种地步了。七月十日:数载奔波罢,我方倦游归。静悟人间理,心逐白鸳飞。穷途识今我,蛰居悔昔非,发愿谋再造,努力不须悲。八月二日:一种凯撒式的硬心肠与强毅之气对我极有帮助,我很高兴的千锤百炼我的“可怕的坚强”,这种“可怕的坚强”可以使我不在情欲上面花费稍多的时力。九月九日:我该完成一种英雄式的慷慨与孤立,用这种英雄式的慷慨与孤立去不觉勉强的有所不为于“爱情上面的那些事”,同时我也请智慧、心胸与理智帮忙,使我能够用清醒的头脑去处置“爱情上面的那些事”。……最终,李敖总结出一套“李代桃僵”的理论:桃子没了,解决之道不是励志自勉桃子多不好吃,而是赶紧吃起李子来,有李子好吃,自然对桃子有抵抗力,不再沾恋。在一九五九年八月七日(刚毕业不久)的日记中,李敖写道:“我发现我毕竟是个文人!一个太理想主义的文人!感情在游移之间,又趋向‘一片冷香唯有梦’的境界。我知道我是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我实在是百分之百的一个博爱主义者,我不知道爱谁是好,但我知道我绝不能满足一个,绝不能从一而终的。还有,我已深知‘爱情的超时间主义’,并且深信它,或一瞬,或永恒,或十天,或半月,我又拈出‘爱情超现实主义’,何必深识或厮守呢?我永远是一个落拓而不自怜的人,永远是**与萍踪般的超现实。”看,李敖已经完全脱胎换骨了!这,就是后来李敖一生的爱情观。

先读完《虚拟的十七岁》,再了解李敖爱情观形成的来龙去脉——虚拟的变得不再虚拟,真实的变得愈发真实——原来这就是大师,原来这就是李敖

对于朱生豪这个名字,大多数人可能有点陌生。但是对他的翻译作品,大多数人应该都不陌生。他最著名的翻译作品是《莎士比亚全集》,虽然隔了近百年,但是至今为止,他的翻译版本依旧在市面上发布出版,而且被视作最权威、最优秀的版本。

除开翻译上的成绩之外,朱生豪还有另外一个备受人关注的“成就”,那就是他写给妻子宋清如的情书。

“我想要在茅亭里看雨,假山石边看蚂蚁,看蝴蝶恋爱,看蜘蛛结网,看水,看船,看云,看瀑布, 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觉。”

“写一封信在你不过是绞去十分之一点的脑汁,用去两滴眼泪那么多的墨水,一张白白的信纸,一个和你走起路来的姿势一样方方正正的信封,费了五分钟那么宝贵的时间。”

“我渴想拥抱你 ,对你说一千句温柔的蠢话。 ”

凡是看过朱生豪情书的人,恐怕都会甜得笑出声吧。可是 翻译大师的甜,只留给了妻子宋清如一个人。实际上,他的生活是十分苦涩的。

1、

1912年,朱生豪出生于嘉兴一个没落的小商人家庭,自幼家境贫寒,但是命运并没有垂怜这个后来的伟大翻译家。

1922年,朱生豪10岁,母亲因病去世。两年后,他的父亲也因病去世。无法想象,一个10多岁的孩子要怎样坚强,才能度过如此深重的痛苦?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塑造了朱生豪敏感悲观的性格。

父母去世之后,朱生豪跟弟弟们成为了孤儿,兄弟三人由姑母照顾。

小小的朱生豪在经历种种痛苦之后,拥有了超越同龄人的懂事和成熟。他自幼学习勤奋,成绩优秀。1929年高中毕业后,经校方推荐,他保送进入大学。大学期间,朱生豪主修中国文学,并修了英文。

大四那年,在一次诗社活动中,朱生豪第一次见到了后来的妻子宋清如。当时,宋清如是大一的小学妹。在认识宋清如后,朱生豪各种情书轰炸,展开了猛烈的追求。那时的宋清如是个独立自由的新时代女性,对于爱情,她既渴望、又恐惧。 朱生豪费了很大的劲,说了无数的情话,写了无数的信,才终于用一片真情和诗意打动了文艺女青年宋清如。

大学毕业后,朱生豪进入上海世界书局工作,成为了一名编辑。1935年,他与世界书局签订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合同。并在之后两年间,陆续翻译出《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重要作品。

1937年,日军攻占上海,朱生豪不得不返回家乡嘉兴。离开上海的时候,由于匆忙,他都没来得及收拾,但是他还是随手拿了两件最珍贵的物品,那就是《牛津版莎氏全集》和部分译稿。不久后,嘉兴沦陷,朱生豪只能到乡下避难。在此期间,朱生豪并没有落下翻译工作。

1942年,朱生豪与宋清如结婚。当时,朱生豪的生活很清贫。可是他宁愿贫穷至死,也不愿为敌伪效劳,仅靠微薄的稿费维持生活。最艰难的时候,他的工具书仅有两本字典,但是他依旧全心投入翻译工作中,并译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姆莱特》等重要作品。

1944年,他被确诊为肺结核,自此卧床不起。长期以来,他一直忍受着病痛,坚持翻译工作。可是直到身体垮掉的那一刻,他最关心的依旧是他的译稿,那也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他说:“早知一病不起,就是拼命也要把它译完。”

1944年12月,朱生豪的病情日益严重,最后抛下年轻的妻子和刚满周岁的儿子,离开了人间。

朱生豪去世的那一年,年仅32岁。一代大师,就此陨落。

2、

朱生豪的一生,充满了困苦和悲戚,可是除开生活本身的苦涩之外,更深的苦涩其实在朱生豪的心中。

他曾在写给妻子宋清如的信中,多次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力感,以及他的悲观厌世。“做人是那样乏力的事,像我每天回来,就是要读书,也缺少了精神兴致,心里又是这样那样乱得很,难得有安静的一天,纵是生活比止水还寂寞,感到的只是莫名的疲倦,更恐惧着日子将永不会变样。”

朱生豪的生活中有书,有恋人宋清如,他的生活似乎有了陪伴、有了方向和期待,可是他依旧时常觉得孤独。用现在的话来说,朱生豪其实是一个很丧的人。他曾说:“我愿意什么事都不做,只是玩,吃东西,活着一点不快乐。”在他看来,生活并不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而他无论是对未来、还是对自己都充满了一种无力感。

在我们看来,后来的朱生豪虽然做着一份还算高级的工作,可是一开始的时候,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编辑,要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即使后来翻译莎士比亚,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工作原因。

在那个时候,朱生豪的工资也并不高,而且要经常贴补给两个弟弟,所以他的生活很拮据。金钱是他痛苦的一个来源,可他并非是一个追名逐利这人。最贫困的时候,他甚至高呼: “ 饭可以不吃,莎剧不能不译。” 如果没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恐怕也不会译出那么多优秀的作品。

在骨子里,朱生豪也渴望自己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可是他的有出息却跟大多数人的不一样。在他看来, “所谓有出息不是指赚三百块钱一月,有地位有名声这些……我只要能自己觉得自己并不无聊就够了。” 他渴望的是一种不无聊的生活,那何谓不无聊呢?其实就是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综上,可以看出,朱生豪跟很多历史上的才子一样,也有着满腔的忧郁和悲伤。然而生活虽苦,但好在宋清如成了他唯一的甜。

3、

遇见宋清如之后,朱生豪不再那么孤独了,他把宋清如当成自己的唯一的亲人,也把她当成生活的唯一寄托。

“我们都是世上多余的人,但至少我们对于彼此都是世上最重要的人。”

“ 无论做人怎样无聊,怎样麻烦,有你在一起总值得活。”

宋清如成了朱生豪苍白人生中唯一的色彩和温暖,也成了他文学事业的支柱。因为爱情,朱生豪变得没那么阴郁了,甚至显出了极其温暖可爱的一面。

他在信中像一个孩子一样,对宋清如撒娇:“今天虽然盼得你的信,可是读了等于不读,反而更觉肚子饿,连信封裁七十字耳,吝啬哉!”到底爱得有多深,才会一个字一个字把恋人的信读个遍、数个遍呢?

他用俏皮的话,表达对宋清如的思念:“想你想得我口渴,因此我喝开水;想得我肚皮饿了,无东西吃。我愿意做梦和你打架儿,把你吃扁得喊爹爹,我顶希望看你哭。”

爱上一个人,生气都会变得活泼:“心里气得很,没有吃的,没有玩的,没有书看,没有歌唱,你又没有信给我,如何活得了!”

原来,再厉害、再优秀的人,在最爱的人面前,也会像一个孩子一样简单纯粹。

然而,除开甜蜜,这段爱情中也有一些小小的悲伤。

“当我上次得到你的信,一眼看见不许哭三字,眼泪就禁不住滚下来了,我多爱你!”朱生豪一定爱极了宋清如,才会因为她而流泪。一个愿意为女人哭的男人,是多么动人呀。

爱情中的朱生豪,是卑微的。一开始,是他主动追得宋清如,但是宋清如并没有立马答应他。常言说,恋爱中,谁先主动,谁就输了。朱生豪无疑是输的那个人,不过好在,他最终用真情和深情打动了宋清如。婚后的他们,终于活成了一对幸福甜蜜的夫妻。正如在婚礼上一代词宗夏承焘为他们题下的八个大字:“才子佳人,柴米夫妻。”

透过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信,还会发现另外一个很有趣的点,那就是朱生豪是一个“吃货”,而且是一个爱吃糖的大男人。

“昨天在外面荡了一天,一点不快活,我真想吃点真好吃的东西。”

“昨天没有吃夜饭,以糖代替,今晨也没有吃早粥,也以糖代替。”

“我一定要吃糖,为着寂寞的缘故。”

朱生豪这样一个爱吃东西的人,也许是因为心里太寂寞了;而喜欢吃糖,也许是因为心里太苦了。

在这些写给恋人的信中,可以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朱生豪,他孤单寂寞、厌世悲观,但他也浪漫温柔、单纯可爱;他有着孩子脾气,也有着诗人的简单纯粹。而他的这些性格,或许也是能翻译好莎士比亚戏剧的一个原因吧。

朱生豪这样的大师,值得人们铭记,他的作品也值得每一个人用心阅读。

最后,希望你也能学会 在苦日子里,看点书、吃点糖,说点甜甜的情话,谈一场可口的爱情,找一份有价值的工作,过一段不无聊的人生。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226~1885522)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以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几部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人物年表

1802年 2月26日生于法国东部的贝桑松城(Besancon)。

1819年 同浪漫诗人维尼等人共同创办《保守文艺双周刊》。于期刊发表第一首诗。

1822年编成第一本诗集《颂歌与杂诗》。与艾德娜在圣苏比士大教堂结婚。

1825年 被授与荣誉勋章,参查理十世的加冕典礼。

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著名浪漫主义宣言,成为浪漫主义运动领袖。

1831年完成浪漫主义文学杰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即钟楼怪人)。

1841年 被选入法兰西学院,公开表示拥护君主立宪制度。

1843年 剧本《老顽固》(Les Burgraves)失败及女儿列欧波汀意外死亡,停止新作,转向政治舞台。

1845年 晋身贵族,封为雨果伯爵。

1848年 创办《大事纪报》。

1850年 被捕入狱,雨果化名兰文逃离巴黎。

1851年 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宣布帝制,雨果被迫流亡国外。

1853年 充满讽刺政治意味的诗集——《惩罚集》出版。

1861年 谴责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和破环圆明园的一封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全名为《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862年 出版不朽的名著长篇社会小说《悲惨世界》。

1868年 雨果夫人艾德娜去世。

1870年 第三共和政府成立,结束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回到巴黎。

1871年 当选国民大会代表。

1876年 雨果当选参议员。

1883年 完成《世纪的传奇》第三卷。

1885年 5月22日,病逝巴黎。 6月1日,雨果灵榇置于凯旋门下,供万民瞻仰,旋葬于巴黎伟人墓园。

作品年表

1827: 《克伦威尔》(Cromwell) (剧本)

1829:《东方诗集》(les Orientales) (诗)

1830:《欧那尼》 (Hernani) (戏本)

1831:《巴黎圣母院》(即《钟楼怪人》)(Notre-Dame de Paris) (小说)

1838:《吕布拉》(Ruy Blas) (剧本)

1853:《惩罚集》 (les Chatiments) (诗)

1856:《沉思集》 (les Contemplations) (诗)

1862:《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 (小说)

1869:《笑面人》 (L’Homme qui Rit) (小说)

1859-1883:《世纪传说》(la Legende des siecles) (诗)

1874:《九三年》 (Quatre-Vingt-Treize) (小说)

剧本

《克伦威尔》,1827年发表的韵文剧本。剧本的“序言”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

《爱尔那尼》(爱格尼),1830年,它的首演是法国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彻底胜利的标志。

小说

《巴黎圣母院》 1831年,是雨果著名的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卡西莫多和副主教孚罗洛是一对比,前者外貌丑陋,但心地纯洁善良。后者道貌岸然。女主人公艾丝蒙则是美的化身。

《笑面人》发表于1869年 小说有着和巴黎圣母院一样的美丑对比。主人公格温普兰出生贵族,但因宫廷内的勾心斗角,小时候被毁容。后来被民间艺人“熊”(或音译“乌苏斯”)收养。所以说,格温普兰是人民的儿子。后来小说峰回路转,格温普兰命运大起大落,可是因为爱人“女神”(音译“蒂”)的病逝,彻底绝望,投河而去。《笑面人》的创作标志着作者向现实主义迈出了一大步。

《悲惨世界》历时三十余年,从1828年起构思,到1845年动笔创作,直至1861年雨果才终于写完全书。是最能反映雨果文学手法,思想观念的文学巨著。在小说中,雨果描述了下层人民的深重苦难。并且通过主人公尚万强的遭遇,表达了雨果悲天悯人的思想。

《九三年》 是雨果最后一部小说。小说的两个对立人物,革命派郭文和保皇派郎特纳克侯爵是雨果的又一善恶对比。郭文在捕获郎特纳克侯爵之后,因念郎特纳克侯爵救了三个孩子,竟不惜把自己送上断头台,而放走了敌人头子。这种安排,最能体现雨果对慈悲为怀,对纯洁良心的信仰。

书信

《我的赞誉》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1861年写给当时参与焚毁北京圆明园的法军上尉巴特莱的一封信。雨果在信中高度赞美了圆明园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怒斥英法侵略军的罪行。其实我们通过这份资料,可以理解一段法国与中国的历史。读来不禁使人心潮波海洋,久久不能平静。

信的一开始,他写道:先生,您问我对这次远征中国的看法,您觉得这次远征值得称誉,干得漂亮而且您很客气,相当重视我的感觉。近照您的高见,这次在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的双重旗帜下对中国的远征,是英法两国的光荣;您想知道我参英法两国的这一胜利究竟赞赏到何等程度。既然您知道你的看法,那么我答复如下: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个近乎超人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市汇集于圆明园。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如果幻想可能有原型的话,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为了建造圆明园,人们经历了两代人长期劳动。那么这座像城池一般规模巨大,经过几世纪营造的园究竟是这谁而建的呢?为人民。因为时光的流逝会使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艺术大师,诗人,哲学家,他只都市知道圆明园。伏尔泰曾谈到过它。它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竟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它仿佛在遥远的苍茫暮色中隐约眺见的一件前所未知的惊人杰作,宛如亚洲文明的轮廓崛起在欧洲的地平线上一样。这个神气的世界现在已经不见了。

有一次,两个强盗撞如了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异常掠夺。胜利者盗窃了圆明园全部财富,然后彼此分赃。这一切所作所为,均出自额尔金之名。这不禁使人油然想起巴特农神庙的事。他们把对待巴特农神庙的手法搬来对待圆明园,但是这一作得更是干脆,更是彻底,一扫而光,不留一物。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又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收藏在这个东方博物馆里的不仅有接触的艺术品,而且还保存有琳琅满目的金银制品。这真是一桩了不起的汗马功劳和一笔十分得意的外快!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的口袋塞得满满的,至于那另外的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一个个箱子。之后,他们双双才手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

我们欧洲人,总认为自己是文明人,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然而,文明却竟是这样对待野蛮。在将来交付历史审判的时候,有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对他们我要提出抗议,并且谢谢您给了我抗议的机会。绝对不能把统治者犯下的罪行跟受他们统治的人们的过错混为一谈。作强盗勾当的总是政府,至于各国人民,则永远不会。

雨果站在历史的高度,在怒斥践踏人类文明的侵略者的同时,曾经预言:法兰西帝国侵吞了一半宝物,现在,她居然无耻到这样的地步,还以所有的身份把圆明园的这些美轮美奂的古代文物拿出来公开展览。我相信总有这样的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掠的中国。

我暂且就这样证明:这次抢劫就是这两个掠夺者干的。先生,您现在总算知道了这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赞赏。

诗集

《可怜的孩子》The Poor Children 看这小小的大地之子 他是如此伟大,身怀上帝最崇高的品德 孩子们呱呱坠地之前 蓝天中都闪耀夺目的光芒

Take heed of this small child of earth; He is great; he hath in him God most high Children before their fleshly birth Are lights alive in the blue sky

在我们轻浮痛苦的谬世 他们翩然而至,是上帝的赐予 他们喃喃的絮语 说着上帝的教诲 他们纯洁的微笑 显露上帝的宽容

In our light bitter world of wrong They come; God gives us them awhile His speech is in their stammering tongue, And his forgiveness in their smile

我们的眼 栖息了他们甜美的光芒 喔!他们快乐的权利如此简单! 如果他们挨饿,伊甸园也随著哭泣 如果他们受冻,天国也痛苦地发抖

Their sweet light rests upon our eyes Alas! their right to joy is plain If they are hungry Paradise Weeps, and, if cold, Heaven thrills with pain

而世间贪欲却不断侵蚀这些无罪的花朵 罪孽深重的人却在判断著是非曲直 凡人却把天使控于股掌之间 啊!天庭的深处 怎么有愤怒的雷鸣在搅动!

The want that saps their sinless flower Speaks judgment on sin's ministers Man holds an angel in his power Ah! deep in Heaven what thunder stirs,

荫蔽著我们安息的上帝 仔细挑选出这些温柔的事物 他送给我们身著锦衣的天使 却发现孩子们最终在褴褛中哭泣

When God seeks out these tender things Whom in the shadow where we sleep He sends us clothed about with wings, And finds them ragged babes that weep!

人物名言

[编辑本段]

人生至福,就是确信有人爱你,有人为你的现状而爱你,说得更准确些,有人不问你如何就爱你。——《悲惨世界》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

大胆是取得进步所付出的代价。

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怯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笑声如阳光,驱走人们脸上的冬天。

勉强应允不如坦诚拒绝。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多办一所学校,可少建一座监狱。

生活就是面对微笑。

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

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人类第一种饥饿就是无知。

不认识痛苦,就不是一条好汉。

雨果作品中的名言

人道用的是什么武器?是什么军械?是摇篮。

——《九三年》

稍微花点力气,荨麻就能成为有用的东西;根本不管,它就变成有害的东西,于是就铲除。多少人类似荨麻!

永远也不要害怕盗贼和凶手。那是身外的危险,小危险。还是惧怕我们自身吧。偏见,就是盗贼;恶习,就是凶手。巨大的危险在我们自身。威胁我们脑袋或者钱袋的危险,何足挂齿!一心考虑威胁我们灵魂的危险吧!

人类最神圣的慷慨,是为别人赎罪。

人类赖以生存的东西,“肯定”比面包还重要。

人心比任何地方都更眩目,也更黑暗;精神的眼睛所注视的任何东西,也没有人心这样可怕,这样复杂,这样神秘,这样无边无际。有一种比海洋更宏大的景象,那就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宏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享乐,多么可悲的目的,多么微不足道的志向!愚昧的人才享乐。思考,这才是灵魂的真正胜利。

一所修院就是一大矛盾。目的,是永福;方式,是牺牲。修院,是以极端克己为结果的极端自私。

沉思静观,就是劳作;思考玄响,就是行动。

从不祈祷的人,确实需要总在祈祷的人。

我们身外有无限,难道身上同时没有个无限吗?这两个无限难道不是相互重叠的吗?第二个无限难道不是第一个无限的内在吗?难道它不是另一个无限的镜子、反光和回声,共有一个中心点吗?第二个无限是不是也有智力呢?它在思考吗?它会爱吗?它有愿望吗?假如这两个无限都有智力,那么各有一个能产生意愿的本质,在上方那个无限中有个我,同样,在下方这个无限中也有个我。下方这个我就是灵魂,上方那个我就是上帝。

思考、幻想、祈祷,都是巨大而神秘的辐射。我们应当尊重。灵魂这种壮丽的光辉射向哪里?射向黑暗,也就是射向光明。

摧毁狂热,崇敬无限,这才是正道。

要逃命的人不会咳嗽,也不会打喷嚏。

任何女人从出生之日起也都知道!她的嘴应付一个人,她的眼神却回答另一个人。

——《悲惨世界》

笑和愉快能等同吗?青铜像仿佛在笑,逗人发笑,其实它在沉思。

芸芸众生头脑太多,结果反而没有思想;眼睛太多,结果反而什么也没看见;他们本身便是表面,因此总停留在表面。

富人的天堂是穷人用地狱建造的。

风就像孤独的人,话多。

词语的不妥便在于它们所表示的轮廓比思想清晰。各种各样的思想,它们的界限能相互交叉,而词语不行。心灵总有某个漫射角逸出词的能力范围。表达有限,思想无限。

肉欲大声说:“去!”灵魂叫喊着:“不去!”

我是可怕的笑面人。笑面人笑什么?笑你们,笑他自己,笑一切。他的笑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们的罪孽和他的痛苦。他把这罪孽扔到你们头上,他把这痛苦吐到你们脸上。我笑,这也就是说:我在哭。

——《笑面人》

被人扯下面具是一种失败,但自己揭去面具则是一种胜利。

一旦陷入痛苦的深渊,有时就会把你逐出生者的世界。

做与做成是两回事,譬如做梦很容易,但要梦想成真就难了。

在深渊的尽头,阴谋与邪恶的代表进行了一场较量,一方是兽,一方是人,恶兽处决了恶人。真是可怕的正义。

——《海上劳工》

豆瓣高口碑**,亚洲最高点爱情经典**《情书》,于5月20日在日本上映。在久违的**院里重温了这段美好难忘的爱情故事。不少粉丝感叹,“这份极致的爱情太美了,终于弥补了青春的**票。”。**把那个深情的少年藏在白衣里,把我们带回了藏在内心角落的柔软时光。

由岩井俊二执导,中山美穗、丰川悦司、酒井美纪、柏原崇等主演的**《情书》被定格为几代人的“爱情圣经”,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回忆热潮。在这个浪漫的日子里,不仅仅是情侣看**,很多观众都会选择一个人去品味青春的味道。一位网友说,《情书》是一部“无论何时看都会流泪”的**。即使过了一段时间,它也有足够的品质证明“它没有过时”。

公共信息恶霸榜所有平台都被热情搜索。干票的副票表白。

作为今年“”档最有质量保证的爱情故事,**《情书》时隔数年重返荧屏,受到众多影迷的热切期待。发布第一天就在网上引起了话题。《情书公开》,题目排在第二位,连续热了六个小时。很多微博大V的忠实粉丝通过口口相传高呼。在以“靠窗读柏原崇”为题开始的《追忆似水年华》中,有“柏原崇的神仙脸可以回票价了”之类的留言。这部**也在多音、豆瓣、知乎等其他平台积累了热度。**《情书》保持着即使经过时间检验也不会衰退的艺术魅力。

以**没想到会回一次的情书为契机,揭开了记忆中朦胧的暗恋,让很多观众感触颇深,产生了最多的评论。来看**的情侣深有感触地说:“和心爱的人一起看《情书》,就是最好的告白。”一位去暖经典的粉丝也说,“这部**的门票是给自己的520封浪漫情书。”。如果你选择了**院,你可能会再看一遍著名的**《暗恋的极致》。是为了完成与“告别”和“离别”相关的仪式。

岩井俊二四重奏纯爱浪漫乐章《情书》是每个人的记忆。

被誉为“青春纯爱大师”的岩井俊二导演,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受到众多影迷的喜爱。他也是一位横跨**、音乐和美术领域的“多感官”艺术家,这一点广为人知。**《情书》翻拍那天,我被钢琴演奏家牧野由依特别邀请,和他一起表演经典短篇小说《AWinterStory》。治愈缓慢温柔的音乐,瞬间将观众导入晶莹剔透的冬瓶。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又出现在我们面前。

这部**包含了很多观众的“情书”。有很多温暖人心的文字,最多的是对青葱岁月的回忆。有网友深情告白。“《情书》拥有青春的专属记忆。”**《情书》也被粉丝感动了。“没有必要为流动的岁月驻足。把回忆放在过去,是最美好的事。”“记忆是温暖而强大的。影片中的遗憾与美好,矛盾与和解,都能激起内心深处的感情。”无论时光如何流逝,如果观众和**情书再次相遇,心里总会有一种瞬间的复苏。

世界上最美的情书是你的名字。**《情书》在全国都很受欢迎。进入**院后,请打开这部《时光旅行》,来一场爱的告白。

贝多芬

贝多芬,Lvan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

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及向浪漫主义乐派过渡时期的代表。1770年12月16日生于波恩,1827年3月26日卒于维也纳。

生平 贝多芬出生于一个贫寒的音乐家庭。祖父Lvan贝多芬是科隆选侯的宫廷歌手和乐长,在波恩颇享盛名。父亲Jvan贝多芬也是选侯的宫廷歌手,无多大才能,且喜酗酒滋事,后被解雇,给半俸以维持一家生活。母亲是宫廷大厨师的女儿,一个善良温顺的女性,婚后备受生括折磨,在贝多芬17岁时便去世了。贝多芬是7个孩子中的第2个,因长兄夭亡,贝多芬实际上成了长子。由于父亲对家庭不尽责,贝多芬不得不从小就参加工作赚钱养家。

贝多芬的音乐教育从4岁开始,第一个教师是他的父亲。父亲曾梦想把他培养成莫扎特式的神童,但因环境不佳,未能实现,在他幼年的几位教师中,宫廷管风琴师CG内费对他帮助较大。

14岁以前,贝多芬受过普通学校教育,19岁时获准进波恩大学听课,在那里攻读了I康德的哲学论著和古希腊文学,也接融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启蒙思想,对他以后的世界观和艺术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边求学边工作,1783年担任歌剧院哈普西科德琴手。1784~1792年担任宫廷副管风琴师,从1788年起又兼任宫廷乐队的第二中提琴手。1787年4月,贝多芬赴当时欧洲的音乐中心维也纳观光,在那里拜见了他所敬仰的WA莫扎特。他的即兴演奏赢得了莫扎特的赞赏。但不久因母病赶回波恩,他的慈母不幸于1787年7月病逝。同年的冬季,贝多芬通过挚友FG韦格勒的推荐,进入波恩有名望的Fvon布罗伊宁夫人家庭任音乐教师。在布罗伊宁家的客厅里,贝多芬接融到许多思想进步学识洲博的教授、文艺家,以及政府中一些较开明的人物。他们谈论GE莱辛、JCF席勒和Jwvon歌德,也谈论政治、哲学和艺术。年青的贝多芬在这里受到进步思潮的影响,树立了艺术要服务于善良正义和人道主义的艺术观。他与布罗伊宁一家的真诚关系一直保持到最后。

波恩的瓦尔德施泰因伯爵,很欣赏贝多芬的才华,有意帮助他上进。1792年奥地利音乐大师J海顿路过波恩,接见了贝多芬,看了他的作品,建议送他去维也纳深造,并表示愿意收他为学生。瓦尔德施泰因说服了选侯,让贝多芬带薪留学于维也纳,希望他“从海顿手中接受莫扎特的精神”。

1792年,22岁的贝多芬第2次到达维也纳,跟海顿学作曲。由于两人的性格不同,不很相投。1793年冬海顿赴英国,便把这个学生交给著名的理论家JG阿尔布雷希茨贝格尔,贝多芬向他学习对位法,受到严格的训练,也跟意大利歌剧作家A萨列里学歌曲写作。由于有波恩方面的大力举荐,又有出色的演奏才华,贝多芬迅速进入了维也纳上流社会,他受到显赫人物利希诺夫斯基亲王和夫人的宠爱,曾一度住在亲王府中。此外,金斯基亲王,洛布科维茨亲王鲁道夫大公都是他的支持者和保护人。

1795年,25岁的贝多芬出版了他的第1号作品——3首为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演奏的三重奏。此后5年他陆续出版了不少作品。《第八钢琴奏鸣曲》(即《悲怆》奏鸣曲,1799年出版)是他这段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的出版使他的声誉日渐遍及欧洲。贝多芬虽然有点怪癖,急躁易怒,但为人正直,待人以诚,结交了不少忠实的朋友,如小提琴家L波尔、I舒潘齐格,大提琴家N兹迈什考尔等。他的学生为数不多,如F里斯、K霍尔茨,AF申德勒、C车尔尼等。

贝多芬终身未婚,婚姻和恋爱问题经常使他烦恼。他追求的对象较多,但都未能结合。贝多芬死后,人们在他的衣柜内一个秘密抽屉中发现3封热情洋溢的情书,是写给他的“不朽的恋人”的,但没有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年份也无从稽考。经多年争论,现认为收信人是一维也纳妇人安托妮·勃伦塔诺。贝多芬的少数作品是题赠给他的女弟子的,如脍炙人口的奏鸣曲《热情》和《月光》便是。前者作于1804年,是为他的学生特蕾泽写的,出版时题赠予她的兄弟弗朗兹。后者作于1801年,则直接赠予他的表妹朱丽叶塔。

贝多芬作曲很认真,先写在大型草稿本上,后逐句逐段地修改。有的作品要写数年。他还往往同时着手写几首作品。从他留下的大量草稿中,可看到他的作曲方法,一个动机一个主题,都经过不断琢磨不断发展,千锤百炼才最后成章。他常带着草稿本和铅笔在郊外写作,全神贯注,连下雨也不觉察。他在家中写作时废寝忘食是常事。这些草稿本现已部分出版,是研究贝多芬作品的珍贵资料。

贝多芬虽然进入上流社会,与王公贵族相往来,但他完全不象海顿和莫扎特那样,置自身于臣仆的地位。1809年贝多芬住在利希诺夫斯基亲王的庄园里,亲王要求他为法国侵略者将领演奏钢琴,贝多芬断然拒绝,冒雨回到自己的家,取下亲王的胸像摔得粉碎。

1812年夏,贝多芬在捷克疗养地泰普利茨会见了歌德。一日他们正挽臂散步,迎面来了皇后和一群贵族,歌德急忙松开贝多芬的臂膀,站在路旁向贵族们脱帽鞠躬,贝多芬则直冲而过,贵族们反而为他让路。贝多芬等歌德赶上来时对他说:“我按照您的功绩尊敬您,但您过份抬举他们了。”

贝多芬一生中最悲惨的遭遇是耳聋。在他28岁时,就发现自己的听觉有了故障,日益严重。他十分担忧,又不愿明告别人。加上恋爱上的挫折,使他的消极情绪在1802年达到一个高点。当时他住在维也纳近郊海利根施塔特镇,曾打算自杀,写下了遗嘱。然而他心中的音乐烈火终于烧掉这一次精神危机。大约从1815年起,由于耳聋,贝多芬无法与人对谈,而不得不让对方把话写在纸上给他看。在贝多芬死后,人们发现这种“对话册”400余本(当时被他的学生、秘书申德勒据为己有)。现在这些对话册已成为研究贝多芬的珍贵史料。贝多芬的许多重要作品都写于全聋时期,他自己无法验证其音响效果,所以在后期的某些乐队作品中,在配器法上存在着某些不完善之处。有时他坚持指挥自己的作品,难免要出乱子,甚至无法进行下去而使演出中断。尽管这样,他以惊人的意志和毅力坚持创作和工作,毕生不懈,为欧洲音乐史增添了最光辉的篇章。

贝多芬的一生是光辉奋斗的一生,但他有时也对复杂的时局认识不清。在维也纳国际会议(1814)的前后两三年中,贝多芬所做的一些事难免给他光辉的一生投下一片阴影。1812年拿破仑的军队从莫斯科败退,1813年又在维多利亚等战役中受重创,拿破仑被迫下台,逃亡于地中海。1814年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为骨干的欧洲王朝复辟会议在维也纳召开,组织了反拨历史时钟的“神圣同盟”。许多曾痛恨法国的侵略战争和拿破仑暴政的人们,误认为从此可以实现和平,无不额手称庆,贝多芬也是其中之一。他曾于1813年写了那首现已被人遗忘的《惠灵顿的胜利》交响曲,歌颂英国将军惠灵顿在维多利亚重创法军的功绩;1814年为了庆祝维也纳会议,他又写了1首康塔塔《光荣的时刻》。在会议期间他举行了两次庆祝音乐会,演出了《光荣的时到》《惠灵顿的胜利》和《第七交响曲》,他自任指挥,异常卖力,并以个人名义发请帖给参加会议的王公贵族,有6000人听了他的演出。他把国王们送给他的钱购买了奥地利国家银行的股票。他为此很高兴,却没有发觉自己正处在逆流的漩涡中。

维也纳会议后,王朝复辟空气笼罩了整个欧洲。贝多芬的经济和健康状况日益下降。1816年他在笔记本上写道,“我没有一个朋友,我孤零零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他的创作生涯停顿了好几年,1817年以后,他才又拿起笔来完成了最后的几部作品,包括著名的《第九交响曲》和《庄严弥撒曲》等。

在最后的年头,他还草拟了《第十交响曲》的一些主题,可惜没有写多少就病倒了。1826年12月,他从外地回维也纳,路上受了风寒,从此便一病不起,医治无效,次年便与世长辞了。贝多芬的死讯震动了维也纳,出殡时有2万人为他送葬,包括F舒伯特在内。遗体葬于维也纳市内韦灵墓,终年57岁。

创作 贝多芬的创作生涯大略可分为3个时期:1800年以前为早期,1801~1814年为中期,1814年以后为晚期。贝多芬许多作品的写作年代是先后交错的,不能绝然按完成的年代把它们纳入各个时期,例如《第二交响曲》完成于1802年,但按其风格和手法而论,应属于早期作品。早期作品包括在波恩和1800年以前在维也纳写的一些室内乐和第1、第2交响曲等,主要沿着海顿和莫扎特的道路有所发展,尚未能独辟蹊径。

1801~1814年是他的创作最具有独创性的盛期。作于1801年的《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即《月光》)就是富于独创性,完全以形式服务于内容的一个范例。它有3个乐章。前后两乐章肃穆庄严,当中一乐章玲珑小巧。第一乐章不是照惯例用快板,也不用奏鸣曲式,标明表情为“类似一首幻想曲”,很有特点。1802年贝多芬对朋友说:“对于我到目前为止的作品,我都不满意。从现在起我要走一条新的道路。”当时他正在写《第三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这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当时拿破仑任法兰西共和国的第一执政,贝多芬认为他是法国革命的英雄和人民的救星,所以乐于写作。1804年交响曲写成,拿破仑已于此时称帝,贝多芬极为气愤,他撕毁了已写好赠款的封面,换上一张新的,并写上“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的英雄交响曲”。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都新颖自由,说明作曲者所走的确是一条“新的道路”。他在素材处理和曲式结构上作了许多革新,如用1首庄严而冗长的葬礼进行曲作为第2乐章,用1首谐谑曲作为第3乐章,这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时期他还写了赠给瓦尔德施泰因的《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1804,亦称《瓦尔德施泰因》《黎明》)和《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即《热情》,1806)。前者辉煌灿烂,如朝霞满天,无比光彩,被罗曼·罗兰称为“白色的奏鸣曲”。后者热情洋溢,如浪涛汹涌,一泻千里,被列宁称为“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贝多芬共作有钢琴奏鸣曲32首,其中,《悲怆》《月光》《瓦尔德施泰因》和《热情》最为著名,成为钢琴音乐的不朽之作。

1808年他完成了简洁凝练、充满斗争精神和胜利信念的《第五交响曲》和纯真质朴、歌颂大自然的《第六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贝多芬曾解释为“命运在敲门”,因此人们称之为《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充满矛盾,是人和险恶世道的搏斗,乐章不长,手法异常简洁,主题思想异常明确,大部分是自“命运”主题的4个音符发展而成。第2乐章照传统设计,安排了一个描写作者内心境界,优美而富于深思的慢板。第三乐章战斗再起,进一步表现了世道诡谲、风云变幻的情景,它的末尾用了一个长达数十小节的属和弦,力度逐步加强,情绪逐步高涨,从而引至第四乐章胜利的爆发(第三、第四乐章是连接不断的),它有如阴霾已被扫尽,阳光突然出现,人们终于战胜了命运,凯歌响彻云霄。特别在尾声部分,胜利的意志愈益坚定,心潮愈益澎湃,不可抑制,至今仍能令听者受到鼓舞。1812年他完成第7和第8交响曲。以个性解放和魄力巨大而论,《第七交响曲》是最令人惊异的。

贝多芬写过6首钢琴协奏曲(第6首未完成),《第五钢琴协奏曲》由于内容威严而堂皇,后人称为《皇帝》(1809)。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06),曲调性极强,非常抒情而气魄浩大,不象一般小提琴协奏曲多在演奏技巧上做文章。此外还有1首《由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和交响乐队演奏的三重协奏曲》(1804)。

贝多芬所作的唯一歌剧是《菲德里奥》(1805,原称《莱奥诺拉》)。作曲者摒弃了骑士、神仙和爱情主题的剧本,而挑选这一部申张人权、平反狱的剧本,说明贝多芬具有强烈的民主思想和正义感。他对这部歌剧进行过长达数年的修改,并为它写过4首序曲。在戏剧音乐方面,他写过两幕舞剧《普罗米修斯的创造物》(1801)。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普罗米修斯敢于违抗天神宙斯的禁令,将火种偷来给予人类而遭到天神的惩罚。贝多芬歌颂了他的勇敢和对人类的爱。歌德的剧本《埃格蒙特》所描写的荷兰民族英雄埃格蒙特因反抗外族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而牺牲自己。这剧本深深地吸引了贝多芬,他为它写了10段配乐(1810)。当埃格蒙特殉难后,乐队中响起了配乐第10段《胜利交响曲》,这是继哀悼英雄之后,对革命人民的鼓舞和激励。他还为历史剧《科利奥兰》写了序曲(1807),为历史剧《雅典的废墟》(1811)写了配乐。

在室内乐方面。最重要的是16首弦乐四重奏,它们反映了贝多芬一生的艺术生涯。和他的交响曲一样,前期、中期、后期的四重奏各有其特点。10首小提琴与钢琴合奏的奏鸣曲中,最著名的是作于1801年的《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由于它富于青春气息,被后人称为《春天》奏鸣曲。另一首作于1802年的《克鲁采奏鸣曲》,气魄奇伟,别具风格,好象两件乐器在斗争,有时又汇合在一起。因是赠给法国小提琴家R克鲁采而得名。贝多芬还写过各种乐器组合的室内乐曲多首,其中作于1811年赠给鲁道夫大公的《降B大调三重奏》(亦称《大公》三重奏)最为著名。

总的来说,贝多芬中期的作品充满奋斗向上的精神。“通过斗争,达到胜利”这8个字可说是贝多芬的创作思想的概括。

维也纳会议后,贝多芬的创作停顿了好几年,但他不甘向命运低头,1817年再次奋起,直至1827年逝世,这10年是他创作晚期。这时他已不象早、中年那样朝气勃勃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遭遇已逐渐磨损了他的锐气。他认识到生活的复杂,不可能达到他的理想和信念,但他没有放弃它们,而是在创作上用另一种形式表达它们。他的最后5首弦乐四重奏和5首钢琴奏鸣曲,与他的《英雄》《命运》《热情》等相比,已经减少了火一般勇往直前的气势,在曲式上也减缩了,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深刻、更内在,有些音乐语言好像是自己的内心独白,不求别人的了解,这便是他晚期作品的特点。

《第九交响曲》(即《合唱交响曲》,1817~1823),是贝多芬用席勒的诗《欢乐颂》谱成的作品。前三个乐章是器乐曲,第四乐章加入人声,用了4位独唱者和一个大合唱队。第一乐章描写一片动乱凄凉的人间情景,第二乐章描写兵荒马乱之中,有时也流露出一线曙光;第三乐章是慢板,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绪和深沉内在的哲理性探索;第四乐章最奇特:先是大段器乐,把前三个乐章的主题一一拿出来加以否定,然后由男中音独唱者唱出“啊,朋友,不要这种音响,让我们唱出更愉快更欢乐的吧!”(这是贝多芬加的词,非席勒原诗),于是唱出了声乐的“欢乐”主题,接着以重唱、合唱、独唱、乐队等形式淋漓尽致地演唱了《欢乐颂》。这个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各种评论,最后才被肯定。H柏辽兹认为它是贝多芬毕生的杰作,他说:“贝多芬完成了这部巨著可以死而无憾,可以对自己说‘现在让死神来临吧,因为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综观贝多芬一生的创作,他在作曲技术上有许多新发展,例如他扩充了奏鸣曲式结构,加强了它的表现力。他的主题、过渡、副主题都连接得很紧凑,若一气呵成。转调也更自由,打破了过去各乐章之间以及主题与副主题之间的调性关系的陈规,使调性色彩更丰富,适于表现更绚丽壮观的内容。

贝多芬作品中的引子常有重大的意义,如《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引子,是具有独立性格的一个乐段,它给接踵而来的第1主题创造了良好的背景和气氛。《第七交响曲》第1乐章的引子长达80多小节,几乎等于1首序曲。他的作品的尾声也往往很宏伟而隆重,如《英雄》交响曲第1乐章的尾声和《第五交响曲》末乐章的尾声,都充分地发展了未尽的曲意,作了痛快淋漓的总结,相当于第二展开部。

贝多芬首先在交响曲中使用谐谑曲,在奏鸣交响套曲中以它代替小步舞曲。贝多芬的谐谑曲在轻快的节拍中表现严肃端庄,甚至是悲壮的如火如荼的情绪,他把谐谑曲写得风起云涌,气概非凡,第3、第5、第7和第9交响曲的谐谑曲都具有这种笔致。

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中加入人声,在交响曲史上是一创举。

贝多芬的标题音乐寥寥可数。他对标题音乐仍然侧重感情的表达,他在《田园》的标题下,特别注明“感情的表达应多于景色的描绘”。

贝多芬极重视力度处理,对强弱变化的层次要求极高。例如在《f小调弦乐四重奏》中的“激动的快板”乐章中,在125个小节中他写了95个强弱记号。为了表达感情的突变,ff与PP有时突然转换,也有时在渐强之后突然出现PP。他很少写正规的赋格曲,但经常在乐章中应用赋格手法,写出具有赋格性质的绚丽乐段。他善于写变奏曲,用于大型作品中作为慢板或末乐章。他还曾用一个主题写成33段钢琴变奏曲,这和他善于即兴演奏有密切关系。

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其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把欧洲古典乐派推向新的高峰,并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139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