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如诗如画,洒落一地的暖香。倚着秋风,享受时光,让心在岁月里沉醉。然后,静静的走进思念的一隅,默默地想你。在记忆的原乡,有太多的风景入眸,然,总有几份别样的情愫历经光阴的漂染和洗涤后,依旧留给我最初的温暖和感动。那些不会轻易疏离的往事,早就在季风来去中盛放为不染风尘的花朵,任时光荏苒,斗转星移,那些纯美花朵散发的缕缕暗香已是我经年不舍的流连。醉人的月浓,醉人的秋浓,还有那不予言说的情浓,是那相思树下一眼难忘的回眸。
思念的风,吹散了眉弯里那浅浅的痕迹,将一抹心绪深种。隔岸灯火点燃寂寞,霓虹婉约清浅如歌。回想与你相遇相知,那一季的风,牵引着我的裙裾,像一朵百合,为你绽放。当所有的天涯,近到咫尺,便将所有的清喜,写成风情万种。在铺满花香的小径,在写满小楷的素笺上。你在行间,我在字里,我们在同一段文字里栖息想起了你,你已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里,我的念里,我也醉在有你的红尘里。一城诗意,在相映成趣的寂寞里,纷纷扬扬。伸手,将那一抹融融的温度,收入掌心,便是一份沉淀的收获和闪亮。
依着静静的深秋,任思绪蔓延。执笔写下不成韵的小诗,把所有的思念与情愫寄存。写下心中一方山水,一份情意……写不完的爱,只因爱如潮水,诉不完的情,只因刻在心中。拨开沧桑,我看到你微笑的'脸庞,踏过万水千山,我看到了你亲切的眼光。指尖的光阴,穿过时光的长廊,回望经年的风景。你,如影随形,爱,就在身边。书一份不老的情怀,编织一段最美的相逢,让那份深深浅浅的思念越过千山万水,与你在静好的岁月里相陪。望着天际的彤云卷卷,将思念飘向千里之外。字字珠玑,句句情深,牵念的心,你可否感受到?
轻轻撩开一角清风,铺展一池墨香,琉璃色的情思在指尖曼舞,落笔处,诗意缱绻。时光记忆着爱的轨迹,思念,洒落一地如水般的诗意,温柔了岁月,触动了心思。静坐于时光的对面与其细语,呢喃的柔情唤醒了九月的风铃,清清脆脆的响声牵引着我走进编织的梦里,将岁月的嫣然凝成一枚青花,别在胸前的衣襟,期许年年馨香满径。相遇,因为有缘。无需邀约,不必刻意,只一眼,就可以入心。早已不记得,你何时款款步入我的城。我只知道,每一个荒芜的日子,总有一片幽幽的芳草,葱茏着我的淡暖清欢。虽然,未曾刻意。却早已将彼此种进了彼此柔软的心田。以虔诚滋养,用懂得呵护。情愿,就这样。愿使光阴静好,让我们的情意,宛如那些郁郁藤蔓,温柔地生长。
明月高悬,秋叶落肩,是你送来的思念;那抖落的满地的嫣红,是我眸底为你滴落的相思。此刻,就让温情凝聚指尖,沐浴着风清月朗,静静地,与一份心心相生的会意,共谱一曲心的华章。写一阙清词,落墨于秋的扉页,将这份最美的相遇妥帖深藏。低眉于清浅时光,翻阅那一路姹紫嫣红,时光里的喜怒哀乐,五味杂陈,纵然隔着万重烟火,依然婉约着万种风情。倾尽一世情丝只为你,相思不曾着色,素心般若琉璃。这一纸墨香,牵引着两颗挚诚的心,牵系着生命中刻骨的爱恋。待到经年以后回望——翻开,是初见的惊艳。合上,是在心底的暖。
伫立轮回的转角,肆无忌惮的想你。轻倚一帘露染缠绵的思念,缱绻心梦之间那一叶温暖。淡雅清欢,相守天涯,几许缠绵,几许缱绻,一袖诗意,爱染流年。对着一帘萧瑟,许我轻轻敲下一直想要对你说的闲言碎念。想要告诉你,今生能够认识你是我一生别样最美的风景。也许,一份懂得远隔天涯海角。独坐一隅悄悄填满思念,任落花满襟,任发丝缠绕,纵然,共同写下的桑麻,渐渐有了沧桑的痕迹,那一纸爱的絮语悠悠,却依然——馨暖流年,温润华年。
一朝相逢,一眼千年。若懂得,何须千言万语。一直庆幸有你相伴,感激你给予的温暖,总感觉在孤单彷徨时有了依靠和安慰,是你懂得我的无语和失落。你说我们的心是心有灵犀的,因此我相信着我们的心会永远永远紧紧相连。守一场花开的寂寞,念一幕光阴的轮回,抒一抹纸墨的馨香。纵然,身在天涯心在咫尺,情在墨里爱在心里,那些暗香盈袖的日子,那些青梅煮酒的时光,早已镌刻于心灵深处,温婉成流年里最美的安暖。岁月无涯,文字有痕。在这个有些伤感,有些喜悦的季节,许我用最浪漫的枫红,研一池墨,用我素白的文字,泼墨与你的永远。左手人生,右手流年,我在一首诗里等,等一枚清澈的邂逅;我在一朵花里等,等一怀深情的相许。时光清浅,心染尘香。即便没有繁花,也会带着念你的初衷。
绕指时光,馨香馥郁,墨香深处,时光安暖,字里行间,镌刻旖旎。你在字里行间,流淌心动句点,芳香了爱恋情迷,潋滟了缱绻相依。拈一抹相思,掬一份懂得,穿越千回百转,开成最美的暖爱,是不老的神话,爱,是梦幻的童话,滋长的爱穿越心灵的半径在月亮之上,期盼着在这穹顶之下与你交汇心灵,在这一抹清凉的夜色里与你中漫步天涯。想来。每一程山水都是一处风景,指尖的温度,契合着心眉里一份止不住的喜悦,似乎,是应了一场前世的邀约,今生,只待你,轻轻来和……
我们的故事依然辗转,默默地感受情缘深深,于文字间隽永一份流年的相伴,诗话笺笺岁月的静好。不说天长,不言地久,只将欢喜溢于眉眼间,将你的微笑,安放在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以一颗初心,路过你的悲喜,任岁月荏苒,揽一份从容,为你霜华如旧。光阴里的丝丝缠缠,已为你结成不语情深的念。回首,那么长的约,那么久的念,那么深的情,那么美的年华。感谢缘分,感恩流年。即使茫茫网海的相逢,亦有一些真诚的暖,湿了心扉,润了眼角。遇见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传奇。就让我,拥一怀恬淡,在你的城里栖息。我们之间的距离,不在路上,不在心上,而在那一程山水的轮回里。
红尘有你,倍感温暖,岁岁年年,年年岁岁,念在,情在,我一直就在,温一壶岁月,拈花一笑,与你对酌!今生与你,唯爱相依,唯你相依。爱染流年,许下一个不悔。期望在一场思念里与你相逢,让所有的寻觅与等候和着花开的声音,一起飘落在我的惊喜中,飘落你沧桑过后的欣然间。此生只做你的安之若素的女子,在平淡的日子里和你拥有柴米油盐的幸福,直到步履蹒跚,直到银发满头,直到地老天荒,共守一份不染尘埃的幸福和安暖。一直在你身边,与你牵手,陪你一起走过流年的日暮黄昏,陪你一起走过红尘的风风雨雨。从此,轻揉诗画,微笑相惜,红尘醉暖,共守清宁,梦影成双,两情久长。纵然岁月落尽繁华,只愿与你相守两个人的烟火,白首不离。
传奇造句二年级介绍如下:
1 青春如歌,歌唱生活的传奇;青春如花,描绘人生的画卷;青春如舞,舞动生活的魅力。
2 姐是女王传奇,你懂什么?小屁孩!
3 生活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哪有那么多传奇。
4 我们是神的后裔,执掌传奇世界里的正义。
5 请不要对着随机传奇送卷起誓,因为它是变幻无常的。
6 这个传奇后来发展成为一部小说的情节。
7 第二,重建这个国家的国家***将成为传奇的核心人物和日本的标志,人们将勇往直前。
8 芸芸众生,有几个能真正有品格分辨谎言和事实?扭曲传奇自然比忠实和谦卑来得简单!
9 人们总是对两个相爱的人历尽千辛万苦才到一起的传奇佳话津津乐道,但是,对他们走到一起后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一路走来的故事却鲜有提及。其实,相处更难。
10 她在大海中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足以写出一部小说了!
11 我们不禁疑惑:这些美轮美奂的建筑和它的传奇故事是如何保留到今天,并如此完好而真实地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呢?
12 在国外你俩是史密斯夫妇,在国内是凤凰传奇。
13 你会弹吉他,你会说故事,你充满传奇性,你很风趣,象一个挖不尽的宝藏,这样的人是永远都不会老的。
14 五月是浪漫的,浪漫的五月总能营造出绚丽多姿的色彩,总能姿意出淡雅清新的情愫。虽不是温情下的缠绵悱恻,却依然能超脱出怦动的激情,人因五月的传奇故事而风情浅淡恬静。
陈晓一直很低调,尤其是结婚后,她开始放开自己,留起了胡子,从“小鲜肉”变成了“大叔”。整个人都变了很多。有人欣赏他的转变,觉得更有魅力;但也有人觉得他越来越大叔化了,粉丝提出了很多抗议,没有任何回应。优秀的侧脸,露出侧脸陈晓也长得真帅!在这种状态下,侧脸五官非常出色,流畅的线条看起来特别舒服。在这个镜头下,陈晓的睫毛看起来都特别精致,尤其是镜头到她脸上的时候,她找不到陈晓脸上的任何瑕疵,比如细纹或者痘印。她的皮肤状态特别好,一点也不显老,艳丽如画。其实我一直想用漂亮来形容他,而不是帅。我觉得他的颜值不是看外形,而是看精致的五官。我可以弄现代装,民国装,光头。对了,他好像对自己的颜值有些误解。他拍硬照的时候好像不太帅。不如看看他的动态和视频。
陈晓很少带儿子去机场。你对这个男明星了解多少?
陈晓,一个帅气认真的青年演员,多年来出演了很多电视剧,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精彩的表演。
因为是凌晨出生,父母给他取名陈晓。陈晓从小就学习各种才艺,是个多才多艺的男孩。高中时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最终选择了中央戏剧学院,走上了演艺道路。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认真演戏,出演了多部热播电视剧。
在《陆贞传奇》中,他饰演善良、隐忍、机智、霸气的高湛。他与赵饰演的女主角陆贞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相识,一起解决困难,一起成长。陈晓和赵还演唱了电视剧片尾曲《心情》,深受观众喜爱。凭借这部电视剧,陈晓还获得了国剧盛典青年演员奖和亚洲偶像盛典最具潜力演员奖,依然优秀。后来,陈晓还出演了新版《神雕侠侣》,在剧中他饰演的主人公杨过善良、忠诚、才华横溢、武功高强。他倾心于《小龙女孩》,女主角小龙女孩由陈妍希饰演。陈晓和陈妍希也在剧中结缘,在戏外延伸恋情,成为恋人,后来结婚生子,令人羡慕。婚后,陈晓出演了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在剧中饰演痴情少爷易。他阳光善良,和周莹一起长大。这个角色很受观众欢迎,他下线的时候很多观众还在流泪。
让我们来谈谈陈晓和陈妍希。虽然现在不经常秀恩爱,但他们的婚礼在当时还是很让人羡慕的。婚礼温馨浪漫,尤其是婚礼上,陈晓主动掀开面纱亲吻陈妍希,让人直呼她好。真的很浪漫很甜蜜,这个面纱之吻成为了经典的片段,经常被提起。婚后,生下儿子陈,将父母的名字完美融合成一个新名字,代表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寓意美好!
1997年,她出现在电视《我们班的歌》中,扮演第一个英雄孙东。2010年参演徐克导演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随着《笑傲江湖》林平之和《陆贞传奇》第一英雄高湛的新版上映,人气大增。2010年,成功演出的《欢喜婆婆俏媳妇》郭啸天一角》被观众所熟知。在2013版《笑傲江湖》中,活力、温柔、坚强的林平之这个角色人气飙升,获得普遍好评。2013年,他因在《陆贞传奇》中饰演痴情而完美的演员高湛而获得巨大人气。被誉为“古装之神”,曾获得2013年国剧盛典“青年魅力演员”和亚洲偶像盛典“最具潜力演员《神雕侠侣》”等奖项。
有粉丝常说陈晓是个有思想的人。他到底有没有心思?我觉得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但至少他会认真研究角色。用他的话说,他希望“抓住角色的灵魂”。他一直想让人物立体起来,他希望通过一些细节刻画人物根深蒂固的东西,而不仅仅是表面的相似,让人物不仅活在剧本里,在剧本外也有完整的人生。
例如,在《陆贞传奇》年,高湛是游牧民族的后裔。陈晓以为高湛应该有一种游牧民族的粗野的“兽性”,于是张开嘴像狼一样叫了起来。而且陈晓不止一次提到过这种“动物性”。雪夜怒斥小的那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当被问及为何如此恐怖时,他狡黠地一笑,“这就是我一直想展现的高湛的动物本性。”
楼上发的都是2月14日的。21日的我没有完整的,只有皇马部分。你看看吧,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2002年的夏天,皇马官员巴尔达诺和布特拉格诺频频出现在米兰城,他们的目的就是与罗纳尔多会面,并完成转会运作。就在欧洲转会市场关闭前35分钟,西班牙记者拍到了这一珍贵的画面。画面中的戴着眼镜的老人就是皇马主席佛洛伦蒂诺,画面中完成签约的这位就是总经理巴尔达诺,他签字的纸张正式罗纳尔多的转会合同。
两天之后,一架从意大利飞往西班牙的客机,在马德里机场缓缓降落,外星人罗纳尔多在离开巴塞罗那5年之后,带着又一座世界冠军的奖杯重回西班牙。历时2个月的罗纳尔多转会故事充满悬念,其剧情之跌宕起伏,堪比好莱坞悬疑片。
皇马球迷们在为外星人到来狂喜不以时的同时,也担心曾经让罗尼休战1年多的伤势是否会影响他在皇马的未来。到达马德里,外星人首先遇到的挑战就是仔细而复杂的身体检查。令人欣慰的是,诊断表明,罗纳尔多旧伤痊愈,他正处于身体状态的巅峰时刻。就这样,这笔价值4425万欧元的转会完成了。当罗纳尔多从迪斯蒂法诺颤抖的手中结果皇马球衣的一刻,他的皇马生涯开始了。
同期
为了防止人数过多造成意外事故,皇马俱乐部严格控制了罗纳尔多伯纳乌亮相仪式的到场球迷人数。进入场地的幸运球迷用这样的方式欢迎外星人的降临。
02/03赛季的西甲联赛,伯纳乌球场拥有了三位世界足球先生,齐达内、菲戈、罗纳尔多。但训练中的伤势,让球迷们在伯纳乌球场观看三大世足先生同场竞技的梦想推迟了。时任皇马主帅的功勋教练博斯克,为罗纳尔多制定了详细的恢复计划。尽管上不了场,但更多的摄像机镜头还是把焦点对准了罗纳尔多,对准了他那饱经风霜的膝盖。关于罗尼的复出,万众期待……
由于莫伦特斯身披9号球衣,罗纳尔多得到的号码是11号。皇马球迷至今仍把11号的罗纳尔多,看作是最好的罗纳尔多。
再等待了1个月之后,罗纳尔多的名字终于进入了皇马的大名单。第一次走进比赛日的伯纳乌球场,替补席的顶棚给了罗纳尔多一个下马威。
同期
首次替补亮相,连入两粒精彩进球。对于西甲赛场,他不需要任何适应,这就是外星人。这个赛季的外星人步伐轻盈、射门犀利、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在皇马的第一个赛季是罗纳尔多职业生涯中的又一个巅峰期。
这一年的国际足联颁奖典礼,关于世界足球先生的归属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菲戈同期
这是罗纳尔多职业生涯第三次成为世界足球先生,他也是世界足球史上第一个三获世界足球先生称号的球星。 于此同时,这一年的欧洲金球奖荣誉也毫无争议的归属罗纳尔多。皇马众星羡慕的眼神映衬出了这一年的世界足坛最伟大的球星罗纳尔多。
2002年12月,一场暴雨洗刷了伯纳乌球场,积水阻碍了足球的正常滚动,但阻挡不了罗纳尔多前进的脚步。
在比赛之前,皇马主帅博斯克的夫人在暴雨中因车祸受伤住院,于是,进球后的罗纳尔多奔向教练席边的老帅,用这粒进球祈福博斯克的夫人早日康复。
这一年的罗纳尔多,更多的进球来自于中场启动,长途奔袭。他的进球,效率与观赏性并重,花样繁多,又极具杀伤力,这个赛季,我们还时常能看到他标志性的钟摆过人。队友们很快就给与了外星人充分的信任,只要将球交给他,他总能创造奇迹。这是罗纳尔多在西甲最快乐的一年。
当国家德比到来,当红蓝色变为白色,唯一不变的是罗纳尔多“德比杀手”的本色。
这是罗纳尔多的第三粒国家德比进球,前两粒属于巴塞罗那,这一粒则献给伯纳乌的银河战舰。
联赛夺冠的关键时刻,阿福头重新爬上了罗纳尔多的脑袋,9个月前的夏天,这个发型保佑罗纳尔多捧得世界杯。这一次,他的目标,是职业生涯的第一座联赛冠军奖杯。
在夺冠的最后三场重要比赛中,罗纳尔多场场独中两元,在3:1战胜毕尔巴鄂竞技之后,皇家马德里以2分优势惊险夺冠。
马德里媒体和皇马球迷一致认为,没有罗纳尔多,就没有这个来之不易的联赛冠军。拿到自己的第一个联赛冠军,是罗尼职业生涯的重大突破,在皇马,他离荣誉大满贯目标又进一步。
在罗纳尔多的职业生涯中,只差一座欧冠奖杯,这一年的老特拉福德球场,记录了这位传奇人物职业生涯中最经典的一场比赛。
红魔主场恐怖的气势并没有吞没罗纳尔多在门前的神奇感觉。这场比赛,罗纳尔多上演帽子戏法,他用一场波澜壮阔的进球大战把皇马送入四强。
如此出色的罗纳尔多,配得上欧冠冠军的荣耀,但伤病再一次成为了罗纳尔多大满贯道路上的拦路虎。
在半决赛主场面对尤文的比赛进球之后,罗纳尔多受伤下场,客场一战,受伤的他在替补席上眼睁睁的看着球队落后,无奈之下,罗尼带伤出战,出场不久,就制造了点球机会,但菲戈的射门被布冯神勇的扑出,赛后证明,如果这粒点球罚进,晋级的将会是皇家马德里。罗纳尔多又一次,梦断欧冠。
这个赛季属于罗纳尔多的唯一一项杯赛荣誉就是丰田杯的冠军。罗尼的进球帮助皇马2:0战胜巴拉圭奥林匹亚,这个绽放的笑容,就是外星人那个快乐赛季的缩影。
0304赛季,又一颗巨星的到来,让伯纳乌更加星光璀璨。贝克汉姆的加盟让皇马俱乐部迎来了五星闪耀的银河战舰时代。这个时代,从皇马的亚洲之行开始。
这段画面,记录了罗尼在亚洲之行中的生活片段,快乐的他成为了球队中调节气氛的开心果。除了秀一秀钢琴表演之外,他还不忘拿起斗牛斗篷,和齐达内较量一番。
这一年,罗纳尔多两次来到中国,其中随皇马的这次中国之行,充分而极具关注度。从昆明到北京,罗纳尔多不断的感受着中国球迷对他的喜爱。长安街上,球迷们夹到欢迎拥有五大巨星的皇马来到北京,这是史无前例的一次。那个燥热的夏天,罗纳尔多和那艘银河战舰,给中国球迷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新的赛季开始了,伯纳乌球场在马德里德比之前为退役的传奇射手,10年前的9号萨莫拉诺举办了告别仪式。刚披上9号战袍的罗纳尔多就在这场比赛里打进了一粒经典进球,在进球前的急刹车动作,被皇马球迷比作,足球场上的溜冰舞蹈。
新赛季的国家德比依然是属于罗纳尔多的舞台,在诺坎普球场,罗纳尔多的这粒进球帮助皇马2:1战胜巴萨,从而结束了在诺坎普23年联赛不胜巴萨的噩梦。
新赛季的罗纳尔多,身体犹在,速度犹在,技术犹在。外星人这样和对手生拼速度的场面在西甲赛场上仍屡见不鲜。
这一年的罗纳尔多,有着与一个赛季之前同样辉煌的开始,在上半赛季,他在射手榜上遥遥领先,但第28轮的受伤,让罗纳尔多不得不暂时告别赛场,紧接着便是皇马的4连败,曾经领先8分的皇马,就这么被巴伦西亚赶超。实践证明,没有罗纳尔多的皇马,就是一艘迷失航向的银河战舰。那个赛季,皇马多线作战却无一冠军,但这并不能掩盖罗纳尔多在那一年的出色表现。
除了荣誉榜上四大皆空之外,罗纳尔多的婚姻也在这个赛季也亮起了红灯,03年11月,他与妻子米兰妮正式离婚,就在半年之后,罗纳尔多的新女友曝光,他就是巴西名模丹尼埃拉。在丹尼埃拉面前,罗纳尔多乖得像个孩子,为了表达爱意 ,他把丹尼埃拉的名字纹在手背上,于是就有了新赛季的擦汗式庆祝。就在04年,罗纳尔多与丹尼埃拉完婚,但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一年,便又因为罗纳尔多不断出现的绯闻而告终,从此罗纳尔多再也没有过如此高调的谈论自己的爱情生活。罗纳尔多的爱还体现在他对孩子的态度上,他从不拒绝小球迷的要求,不管这个小球迷是主席介绍过来的,还是自己冲进球场内的。很多小球迷都曾经得到过罗纳尔多在赛后的慷慨赠与,马德里孩子流传着这样的童谣:想要球衣,去找罗尼。
有爱就有恨,罗纳尔多和库珀的矛盾,早已不是什么秘密,0405赛季,库珀回到西甲,执教马洛卡,皇马对阵马洛卡的比赛,成为了罗尼复仇的机会。这场比赛,被主帅提前换下的罗纳尔多气愤异常,摄像机记录下了他在球员通道内怒摔球衣的画面。一个赛季之后,罗纳尔多终于用进球终结了库珀执教的马洛卡,袋鼠式的庆祝动作,成为了那场比赛最好的纪念。
0405赛季,罗纳尔多和皇马众星一起为球迷们奉献了堪称百年国家德比历史上最经典的一场比赛,这场比赛里,罗纳尔多先是助攻齐达内得分。随后又自己完成进球。一年之后的国家德比,罗纳尔多又一次在诺坎普进球,在效力皇马的4个半赛季中,罗纳尔多每个赛季都有在西班牙国家德比中的得分纪录。
但是0506赛季,罗纳尔多的球风有了很大的转变,他的身材明显发福,带球的时间和距离大大缩短,唯独不变的是他在门前灵敏的嗅觉。罗纳尔多这样的奔袭场面在这一年太罕见了,他的进球不再凭借速度力量和技术,球迷形容,罗纳尔多的进球,靠的是自己人球合一境界。
2006年4月9日,在面对皇家社会的比赛中,罗纳尔多打入了代表皇马在各项正式比赛中的第100粒进球,在加盟皇马不到4个赛季的时候,完成百球记录,罗纳尔多又一次书写传奇。
在这一百粒进球当中,有太多晃过门将推射空门的场景,
在这一百粒进球当中,有太多用头球攻城拔寨的画面,
当然这里也不乏经典的剪刀脚
漂亮的穿裆射门
还有诡异的胸部进球。
0607赛季,罗尼在皇马度过了最失意的岁月,意大利人卡佩罗入主皇马,为了严明军纪,他要求罗纳尔多减肥。并减少罗纳尔多的出场时间,这个赛季的外星人,失去了曾经会心的笑容,更多时候,他彷徨,无措。卡佩罗曾借口罗纳尔多有伤,将其排除在大名单之外,罗尼则采取了炮轰卡佩罗的方式,表示自己身体健康。矛盾的激化,让罗尼彻底被打入冷宫,伯纳乌那条曾经熟悉的球员通道,对他来说,变得陌生而遥远,除了离开,他别无选择。
亚克西姆·拉德考(JoachimRadkau)在他撰写的《韦伯传》中讲述了一个源自《伊索寓言》的故事:狮子生病了,一只狐狸前去探望。狮子在山洞里问:“你为什么不进来呢?”机智的狐狸回答说:“如果不是发现有很多进洞的足迹但却没有一个出来的脚印的话,我或许真的会进去的。”
病狮的这个形象,对于成年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身材魁梧而又满腮凌乱胡须的韦伯来说,真是再贴切不过的比喻。而对于试图了解试图接近他的人来说,韦伯也和狮子一样,充满危险——一种如黝黑洞穴般深不可知的危险。
我只能通过他的文章、信件、传记和别人的评述来认识他。对于这样一个著述极丰的学者而言,这意味着庞大的阅读量。海德堡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沃夫冈·施鲁赫特(WolfgangSchluchter)后来告诉我,由他担任主编的《韦伯大全集》的出版整理工作,如今已经进行到了第43卷,仍未完成。光是韦伯和别人的书信往来,就有10卷之多——每本都至少有一寸多厚。关于韦伯的传记堆起来一人多高,单就其中最经典的几本——韦伯遗孀玛丽安妮的《韦伯传》,雅斯贝尔斯、拉德考、本迪克斯、密茨曼等人撰写的回忆和传记——就已经有三四千页,更不用说成千上万篇的相关论文。那些交错的日期、地点、人物、数字、事件和观点,犹如蛛网迷宫,穷尽了许多学识远比我渊博、时间远比我充裕的学者毕生的精力——如果我一开始便知道是这样一条艰难崎岖的道路,是否还会兴高采烈地迈出那第一步?
但我不愿也不能回头。荷尔德林说:“某一种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样也对我们内心的幸福感产生强大的影响。”尽管韦伯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业已祛魅的世界,但他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在我眼中,依然如舞台上被高光照亮的场景,带有某种古典的仪式的庄严的美感。我想让自己走进这种生活,用我的脚步将所有那些被时间风干的单调事实连缀起来,让我自己的回忆与那些流传下来的别人的回忆相结合。
于是,我来到这个他曾经生活过的、未曾被战火摧毁、据说一切还保留着100年前样貌的优雅浪漫的大学城。我要,我也只能,在我的讲述中一点一滴地完成对他的理解。
山顶墓地:海德堡的传奇
山林间寂静似太古,明媚的阳光披洒下来,一座座历经岁月侵蚀但却洁净得不沾半点尘埃的墓碑上摇动着柔美婆娑的树影。这里是海德堡城南郊的山顶墓地(Bergfriedhof),市区交通图最下方小到几乎看不清的一个小灰点。即使是一些在海德堡已经住了几十年的人,也从未来过这里。马克斯·韦伯和他的妻子玛丽安妮·韦伯(MarianneWeber)就长眠于此。
海德堡全城一共有17处墓地,建成于1844年9月18日的山顶墓地是最大的一处,也是第一个由海德堡市政当局出面管理的公墓。“如果你想要了解海德堡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文化、政治、经济背景,山顶墓地是极好的一个出发点。”施鲁赫特教授后来对我说,“这里埋葬着那个时代海德堡最有名望的一群人,实业家、政治家、艺术家,但绝大多数,还是与海德堡大学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学者。”
墓地的管理者十分细心,在入口处提供了地图,上面列有安息在这里的历史名人的墓址所在,以及4条推荐的寻访路线。每个人的名字后面有简短的身份介绍,诸如“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德国总统”、“罗伯特·威廉·本森,化学家,海德堡荣誉公民”、“卡尔·博世,化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唯独到韦伯这里,介绍变为“马克斯·韦伯,国民经济学家,无所不知的通才”(Universalgelehrter)、“海德堡精神的象征”(Heidelberger Geist),简直仿佛出自一位崇拜者之手。
韦伯的墓地在半山腰,道路曲折盘桓,走起来颇有吃力之感。不过,一想到他走到这里,远远花了比我更大的力气,随即释然。
将马克斯·韦伯称为“海德堡传奇”(Legendof Heidelberg)的说法,最早见于保罗·霍尼希施海姆(Paul Honigsheim)的《论韦伯》(On Max Weber)。这位1938年逃离纳粹德国、远赴重洋前往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书的德国学者,在临终前一年几乎是以一种与死神赛跑的架势,写下了他1910年前后在海德堡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与韦伯的密切交往和他对韦伯学术思想的理解。回忆录在霍尼希施海姆去世后才得以正式出版,只有150多页,篇幅上完全无法同其他几本大部头的韦伯传记相提并论。但他作为治学极其严谨的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身份,加之作为后学者在“韦伯圈”(Weber's Circle)中与韦伯既亲近又保持一定中立观察距离的角度,使得这本书在帮助理解韦伯为人治学的风范上有着极其重要、不可取替的价值。
海德堡山顶墓园中的马克斯·韦伯夫妇墓
便是在这本书的起首,霍尼希施海姆写道:“任何一个人想要绘制一幅马克斯·韦伯的画像,无论像中人是作为学者的韦伯,还是作为一个人的韦伯,都必须以他那个时代的海德堡为背景。”
的确,那是德意志帝国最意气风发的时代。19世纪后叶,统一后的德国经济、科技、文化空前迅速地发展扩张,有一种瓦格纳歌剧般的辉煌明亮的金属质感。那个时代的海德堡大学,自然科学和医学领域风云际会,一时间大师无数,使得这个小城俨然有欧洲科学中心的气势。依托于大学的科学研究结果,一批后来对德国工商业格局影响巨大的企业纷纷在海德堡周边建立,令城市笼罩在富庶充裕的气氛中。与此同时,宽松的政治环境也使这里成为当时德国几乎最自由、最国际化的城市,她不仅是德国本土知识分子向往的学术中心,来自奥地利、匈牙利、俄罗斯以及巴尔干半岛其他国家的文化精英也蜂拥而至。对于当时的海德堡,马克斯·韦伯的弟弟阿尔弗雷德·韦伯后来曾有一段精彩贴切的描述:“这座小城并无小市民、狭隘或自我满足的气氛,而是彻底吸纳并弥漫着世纪交替后,在德国以一种奇特方式开始发展的新鲜事物。这座城市富有智性,令人振奋,而且彻底开放。”
除此之外,对于韦伯兄弟而言,这个城市还有另外一重更为私密的符号意义。
以海德堡为吟咏对象的诗歌中,荷尔德林的《海德堡》是最出名的一首。诗里写道:
“我爱了你很久,为自己的乐趣
愿称你作母亲,献上朴素的诗
你,祖国的城市中
我所见最美的一个”
(选自杨业治译本)
事实上,这的确是马克斯·韦伯不折不扣的“母亲城”。坐落于内卡河边、如今被称为“韦伯屋”的那栋大宅,原本的主人是他的外祖父格奥尔格·法伦斯坦(Georg Fallenstein)。1847年,从柏林搬到海德堡后,法伦斯坦亲自设计建造了这栋带假山、花园和喷泉的大宅。他最小的女儿,生于1844年的海伦妮——马克斯·韦伯的母亲,在这里度过了她的童年和少女时代。嫁给老马克斯·韦伯之后,她随丈夫住到了埃尔福特,后来又搬到柏林附近的夏洛滕堡,但仍经常带着孩子们回海德堡的娘家度假。直到1910年4月,大宅的继承人、海伦妮的姐夫阿道夫·豪斯拉特(Adolf Hausrath)去世后,马克斯·韦伯才和与他同龄的好友恩内斯特·特勒尔奇(Ernst Troeltsch)一家共同以租客的身份入住此处。
然而,回望马克斯·韦伯56年的一生,他与海德堡城及海德堡大学的关系,却充斥着一种复杂的、若即若离的张力,远远没有他弟弟阿尔弗雷德·韦伯那样来得简单。比韦伯小4岁的阿尔弗雷德高中毕业后选择的是柏林大学,之后又在布拉格大学谋得教职。但当1908年他接受了海德堡大学的教席之后马克斯·韦伯简介,到1958年以90岁高龄去世,阿尔弗雷德一直没有离开海德堡,勤勤恳恳地为海德堡大学服务了半个世纪。今天的海德堡大学经济学研究所,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马克斯·韦伯的故居,坐落于内卡河畔。现在这里是海德堡大学为国际学生培训德语的地方
马克斯·韦伯的情形却截然不同。从1882年作为一名大学新生第一次与海德堡发生密切而长期的联系开始,到1920年在慕尼黑去世,38年中,韦伯与海德堡几经离合。如果按停留时间计算,他不在海德堡的时间比他在这里的时间长得多。他喜欢柏林作为政治中心舞台的热闹马克斯·韦伯简介,喜欢罗马温暖明亮的阳光,喜欢瑞士和奥地利湖边的恬静,也喜欢美国新大陆的 与活力。他一次又一次地离去,不止一次考虑在另一个地方重新开始。只有到了1919年9月,马克斯·韦伯去世半年前,在海德堡的老朋友们为他召开的饯行酒会上,一席话方才透露了他内心深处对海德堡的不舍与眷恋。他说,海德堡的温柔与和善在他饱受疾病折磨的时刻帮助他从黑暗中慢慢苏醒,让他可以开始新的生活。如今,他感觉自己仿佛正在告别家乡,去到陌生的地方,那儿虽然美丽,但却冷若冰霜。
这令人联想起韦伯写给他母亲的一封信。1910年,韦伯夫妇搬进韦伯屋后不久,海伦妮惊讶地发现,作为新房客的韦伯居然表现得比自己更加依恋这栋充满她的童年回忆的房子。韦伯回答说:“对我而言,更多的不是忠诚,而是被那种生动的美所强烈感染,我把这种美赋予了生命,它则将它的甜蜜浸透了我的血脉。比起您来说,我在更大程度上只是被尘世攫住了。您对所有现象都比较一视同仁,我却爱它们,需要它们,而您却能免于它们的诱惑。”
马克斯·韦伯是少有的几个愿意坦承自己容易被尘世诱惑的哲人。这让他拥有一种活生生的肉体的温度。尽管出于不同目的,在他身故后,他的遗孀玛丽安妮和追随者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试图将他神化为一个圣徒式的天才,出自他笔下的书信和同代人的叙述却还原了那个有着人的欲望和喜好,并将其作为人生旅程理所应当的一部分承担下来的复杂而丰满的韦伯。但正因如此,这个生活在一个世纪前的人才会与今天的我们产生某种联系。当他诉说痛苦时,那是一个人的痛苦,当他在不同的选择之间挣扎时,那是一个人的迷惑。宝相庄严的神祇无法帮助我们,软弱自有软弱的力量。
在施鲁赫特看来,韦伯对海德堡的每一次告别,都有复杂的原因。譬如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慕尼黑之旅,客观背景是“一战”后期,德国马克大幅度贬值,之前十几年靠着继承的遗产过着充裕生活的韦伯夫妇现在需要新的收入来源,而慕尼黑大学正好提供了韦伯所感兴趣的教授职位。而主观上,也有当时住在慕尼黑城外的韦伯后半生中的红颜知己艾尔泽·贾菲(ElseJaffe)的因素——“这个奇妙而熟悉的城市和住在附近的朋友发出了召唤。”事实上,韦伯去世时,守在身边的除了妻子玛丽安妮,另外一个人便是艾尔泽。
如果韦伯知道,这将是他与海德堡的最后一面,他还会走得那么决然吗?没有人能够给出解答。正如他所说的,所谓历史,本就是人们创造自己所不知道的一段历史的过程。人们根据后来的发展推导此前事件的种种因果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充满主观的阐释。如果换一个角度,一次次离开后的归来,会不会,反而也印证了无法割断的因缘?
长途跋涉,我终于站在韦伯的墓前。1921年,韦伯在海德堡的老朋友、哲学家海因里希·莱克特(HeinrichRickert)的儿子阿诺德·莱克特应玛丽安妮的请求,设计了面前这座希腊柱式墓碑。墓地里埋葬的是韦伯的骨灰。1920年的时候,火葬在德国还是十分罕见的事,只有不足1%的人选择这种方式——但这是让他回到老海德堡、回到自己所熟悉的朋友圈中最好的方式。他的妻子玛丽安妮在他去世后又在海德堡生活了34年。她住在内卡河畔的老宅中,将马克斯·韦伯的书桌当成她的祭坛,用余下的时间整理出版韦伯生前作品,并继续主持原来“韦伯圈”中人的沙龙聚会。1954年,同她的丈夫一样,玛丽安妮在艾尔泽·贾菲的怀中去世,随后与韦伯合葬于此地。
墓碑上,玛丽安妮为韦伯选择的铭文出自歌德的《浮士德》:
我们将再也见不到他的同类,
尘世的一切莫不如此。
(WirFindenNimmerSeinesg-leichen,
Allesverganglicheistnureingleichnis)
第一眼看上去,这更像是对试图讲述韦伯的故事的我的一个警告。我真的有能力叙述这个故事吗?我对他的了解越多,就越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之间的距离。我甚至没有听过他的声音,没有见过他笑的样子——而在众人的回忆中,他是那么喜欢开怀大笑的一个人。我需要更多的感觉与触摸——他走过的石头小路,见过的街景,读过的书,住过的房子,吃过的食物……那些答案,或许在山下,或许在海德堡的老城中。但,只是或许。
一个在历史中不断被诗化和浪漫化的城市——海德堡古城全景
当我掉头下山,某个转角处,缓缓流过的内卡河和河边那栋粉白色老宅猝不及防地展现于眼前时,我突然释然了。因为我知道,不管怎样,我没有白来。只有在这一刻,在这个角度,站在这里,俯瞰这样的静好美景,才能领悟到玛丽安妮选择这段话作为韦伯的墓志铭所未曾明白道出的另一层含义——而这是从文字和纸张中永远都无法读到的。那是生命走到尽头的浮士德对尘世的最后呼唤——是否,也是马克斯·韦伯和玛丽安妮对海德堡的心声:
逗留一下吧,你是那样美!
大学广场:学生生活
抬头望去,一只头戴王冠、高擎宝剑的雄狮仿佛正在仰天愤怒嘶吼,耳边传来的却是轻柔的淙淙水声。这是海德堡老城,大学广场(Universitaetsplatz)正中,著名的狮子泉(Lowenbrunnen)。老城的各种游览观光活动多数以此为召集点,但在更久远的时代里,它是海德堡大学学生每日各项活动都会从旁经过的地理中心。
站在狮子泉下,我在读一封1882年韦伯写给家里的信:
上午7点的逻辑课迫使我一大早就要起床。每天早晨还要围着击剑厅跑一个小时,然后诚心诚意地一直挨到听完我的课。11点半到隔壁花1马克吃午餐,有时还要喝上1/4升葡萄酒或啤酒。然后我和奥托、小旅馆老板伊克拉特先生常常一起去滑旱冰,玩到14点,我们就返回各自的住处。我温习听课笔记,读施特劳斯的《旧信仰和新信仰》。下午我们有时去爬爬山。晚上我们又在伊克拉特那里聚会,花上80分尼吃一顿精美的晚餐,接着照旧去读洛策的《人类社会》,我们已经对它进行了最热烈的争论。
我环首四顾,试图回想129年前,那个刚刚通过大学入学考试(Abitur),来海德堡修习法律的18岁少年眼中的景物。
我的正前方,是始建于1728年的巴洛克风格的老大学楼,既是海德堡大学校长的办公地,也是大学博物馆。1886年,海德堡大学500年校庆,楼内的老礼堂被修葺一新,那之后,遇有庆典及重大仪式,例必在这个金碧辉煌的大厅里举行,不过当时,韦伯已经离开海德堡,转到哥廷根大学继续学业,没能赶上这场盛事。
我的右手边,是1930年美国驻德国大使雅各布·古尔德·舒曼(Jacob Gould Schurman)出面筹资50万美元修建的新大学楼。他比马克斯·韦伯大10岁,先韦伯两年到海德堡大学读书,后来回到美国,在康奈尔大学当了20多年的校长,其间参照德国大学体制,创造了美国现代州政府资助研究型大学的模式。
老大学楼和新大学楼之间的空地上,1518年4月26日,马丁·路德曾在此发表演说,宣扬他关于正义、原罪、自由意志和信念的看法,德国宗教改革由此愈演愈烈。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多篇文章中讨论的“天职”(Beruf)的概念,便肇源于马丁·路德,而马丁·路德的名言也曾被韦伯在文章中反复引用。也是在这里,1933年5月17日,狂热的海德堡大学教授和学生们将成千上万本“非德意志精神”的书籍投入熊熊烈火,付之一炬,而在背后主导这一遍及德国的焚书事件的,正是毕业于海德堡大学的纳粹宣传部长保罗·约瑟夫·戈培尔(PaulJoseph Goebbels)。据说,戈培尔是韦伯的崇拜者,无论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韦伯的著作。
在我身后,是海德堡大学图书馆的方庭。尽管海德堡大学图书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世纪,但事实上,直到1873~1902年,卡尔·查格敏斯特(Karl Zangemeister)出任第一位全职馆长,这里才真正变成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藏书迅速增加至40多万本,并进而于1938年以115万本藏书成为全德国馆藏最丰富的图书馆之一。亦是在查格敏斯特的主持下,1901年,那个时代最著名的建筑师约瑟夫·杜尔姆(Joseph Durm)用与山顶古堡同样材质的红砂岩建造了气势恢弘的文艺复兴风格的新图书馆大楼,并于1905年正式开放。之前采访图书馆执行馆长莱克·鲍茨怀特(Rike Balzuweit)女士时,她对我说,马克斯·韦伯1910年前后曾是这里的常客,不过,他可不是一个值得效仿的模范读者——在许多书的页边行间,都留下了他的评注。(未完待续请看下部分 )
作者丨 鲁伊
来源丨 生活周刊 2011年第38期
编辑丨Jogging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什么是权力?当一个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这不叫权力,这叫正义。而当一个人同样犯了罪,皇帝可判他死也可以不判他死。于是赦免了他。这就叫权力。
——《辛德勒名单》
辛德勒是一位德国人,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利用德国的战争,诱逼犹太人投资,再雇佣廉价的犹太人做工,在这让充满了杀戮与硝烟的年代大赚了一笔钱。但当他重新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个人的财富之后,他开始用战争期间赚来的金钱买下一个个必遭集中营厄运的犹太人:卓斯纳、维恩、罗斯纳、费佛堡、费雪、夏法、伍兰克、霍洛维兹……最后,幸存的犹太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颗金牙,也是他们战后仅存的唯一的财富所有,为辛德勒铸成了一枚戒指,并在上面刻了一句犹太法典上的希伯莱经文:“救一条命等于救全世界。”辛德勒哽咽地说:“我花掉了太多钱……我本可以……这辆车——十条命……这枚胸——两条命……”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阿甘正传》
阿甘的智商只有可怜的75,但阿甘脑袋里的世界却是令我们意想不到的世界。他代表的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刻意自我矮化的美国精神,笨拙但努力,只要活着便竭尽全力。他周游着历史,自己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他见证着一切,自己也变成了一切中的一份子。奔跑,奔跑,不停的奔跑,似乎已经成为了阿甘超然物外的精神体现。他就如一片羽毛,飞舞出自己的天空。
阿甘的青春里似乎没有什么遗憾,因为他很少回头来估计自己的损失,对于他的人生,也许可以用两段话来概括,"生命在于运动""永不停止尝试!"
从前有个人对我说,别要任何附属品,在你的生命中,不应该有任何你不能在三十秒内抛弃的东西。
——《盗火线》
警察与贼天生就是一对冤家,而他就是一个警察,他就是一个贼。他说:我不能任由你们纵横霸道我终将为你们送葬。他说:我一定等到最后。两个男人的故事是不乏温暖的。
他们注定要在这个伤心的城市里展开追逐的游戏,天生注定他们就背负了不同的使命,这让他们只能各走各的,然后决一死战。
**中,劫匪之一基斯的妻子被警察拘禁变成诱饵,当基斯看见阁楼妻子,他的爱人却含着泪摆了摆手让他赶快走,那一刻基斯那种放不下的神情让人过目难忘。
要么忙着生存,要么赶着去死!人总是要做点什么的……
——《肖申克的救赎》
这是一个关于囚徒的故事。因为被诬告谋杀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年轻的银行家安迪被法庭宣判终生监禁,在壁垒森严中,对自由的渴望时时刻刻磨砺着他的意志。“希望是人类最美好的拥有,只要自己不放弃,希望就会永远相伴相随”。安迪很认真地对几个好友说出这样的话,换来瑞的沉默,过了片刻,瑞才缓慢地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然后,瑞没有再抬头看安迪一眼,他离开了饭桌,安迪则静静地目送他离开。镜头上摇,看见铁窗外令人神往的天空……安迪始终没有放弃用自我救赎去寻杂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似乎始终在自由信念的引导下,在这不可逾越的高墙内,用自己的意志进行着艰苦的抗争,于是,他用了19 年的时间,挖开了一条常人几乎要挖600年的隧道,他在500尺的粪坑中匍匐前进,魔鬼的黑暗与上帝的光芒如同压在一层薄纸的两端,而安迪知道,他所向往的海水与天空已经近在咫尺,他终于用自己对黑暗制度的背叛与追求自由的理想缔造了一个现代的神话。
上帝会把我们身边最好的东西拿走,以提醒我们得到的太多。
——《四根羽毛》
史诗式**《四根羽毛》原本是一部描述荣誉与恐惧的英国文学名著,从1920年始已被六次搬上银幕。故事讲述的是1898年英国与苏丹开战,一名即将新婚的贵族军官哈利在接到开赴北非的命名后,怀着莫名的恐惧在出征前的一晚决定退役。这一举动在民族主义高涨的英国上流社会掀起巨大波澜。他的未婚妻和三位朋友一道,扔给他代表着耻辱和藐视的四根羽毛。四根羽毛分别象征着“自由、祖国、荣誉和激情(Freedom、Country、Honor、 Passion)”四种价值被临阵退逃者抛弃。哈利四处流浪之后决定独自前往北非,他化装为阿拉伯人,在沙漠战役中经历磨难,克服恐惧,最终将他沦陷敌手的朋友一一救出。在故事中一名职业军人的命运与个人的荣辱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它让人们惊讶地发现,剥离英雄尊贵的外衣,裸露与阳光下的竟然也只是一颗世俗的心。
都市求生法则第一条——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要喊救命而要喊失火了!
——《七宗罪》
人性本恶似乎一直是西方价值体系与文化观念的主流。在**里,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甚至结局也被那个高深莫测的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时,无处不在的“7”仿佛一道蛛网暗示着观众:它是承载宿命的罪与罚。在自私、贪婪、充满欲望的大都市里,上帝曾发动过洪水来洗涤人类的灵魂,而那个罪犯却似乎只想用鲜血来召唤那宿命的审判。
据说,“Seven”西方的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启示录》第十二章第三节写道:“有一条大红龙,七头,也戴着冠冕……”
千万不要恨你的敌人,这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教父》
冷静的法则与狂热的欲望似乎永远都是孪生的兄弟。哈耶克曾说,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法律只具有“形式规则”
的作用,任何人都不可能确定地借此形式规则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教父却似乎是可以自由游走其间的骇客,只需要用很简单的一段代码,就可以催生出一个巨大的病毒。规则在他们的手中只是用来束缚凡人的工具,而只有“利己”才是最终目的。他们以自己所信奉的方式来决定取舍,以弥补法律在自由社会下的不足。
维托科利昂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构建一个以宗教为掩护的家族,当然,这个家族里,维托科利昂有他的信仰,那就是他从来都是不动声色地来贯彻他的主义。
道德似乎在这里变成了遮羞布,而手段才是决定一切的发家之路……
——《天堂**院》
这是一部温情的**,每个画面都可以带你在记忆里翻山越岭。
一位母亲正因远方的儿子而憔悴。她那多年前离家的儿子现已是罗马著名的导演。儿子回来了,他是来参加老放映员也是他最重要朋友的葬礼的。
在他的童年时代,村民们都喜欢到镇上的“天堂**院”里看**。慢慢的,还是小男孩的也与老放映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再后来,小男孩在一场胶片引起的火灾中救了老放映员,老放映员的眼睛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小男孩当上了放映员。后来男孩长大了,他爱上了一个女孩,但结果女孩与家人搬走了。男孩接受了老放映员的劝告,远走他乡。
三十年后,成名的Salvatore回来参加老放映员的葬礼。老放映员给他留了一份礼物,那是当初被镇上的神甫勒令剪掉的吻戏胶片,每一场吻戏,每一场吻戏如走马灯般在宽大的
选择生命,选择工作,选择终身职业,选择家庭,选择 xxxx大电视,选择洗衣机,选择汽车,选择CD机,选择健康,选择胆固醇和牙医保险,选择楼宇按揭,选择买第一所房子,选择你的朋友,选择分期付款的三件套西装,星期天傻乎乎收看无聊电视,边看边吃零食,选择苟延残喘,选择在老人院尿床,在像你这样的家伙面前丢脸……
——《猜火车》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一个垃圾场”,如果说何勇的高亢是一种醒着的痛,那么马克的愤怒更像是一种被麻醉后的苏醒。
这是一场酝酿于青春期的暴动,一种叫揭竿而起的反骨,一次不愿意回家,只愿在冷冷的街灯下孤独游荡的叛逆。
这**仿佛有一种呼喊,要么砸碎这万恶的社会做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要么完全的融入其中,当一个随波逐流的傻蛋。
他们寻找着他们自己的生活,用大麻或者钞票去咒骂周遭的一切,你也说不清他们是睡着的,还是醒着的,“土豆”说:“时装在变,音乐在变,迷幻药在变,一切都在变。”
马克终于“醒悟”,在出卖朋友后,大笑着扑入那个他曾经鄙视的世界。这也许只是一个开始,也许是一次结束,但影片早就已经告诉我们:当马克钻进那个肮脏的抽水马桶,一个新的世界就已经诞生了。
世界上总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乐。
——《爱玛》
根据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爱玛》是英国与美国1996年联合出品的彩色片。
影片以爱玛·伍德豪斯这一漂亮、聪明、性格开朗的年轻女子为主角并充作穿线人物,通过诸多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关系,向观众阐述了两个观点:
其一,婚姻应该建立在感情基础上。其二,成功的婚姻必须门当户对。
但什么是爱情呢?在一部瑞典**中,有两个男人互相谈论女人,A对B说:别傻了,她们根本不需要爱,她们需要的只是重视,独一无二的重视。大仲马曾说,其实世界本没有快乐与痛苦的区别,有的只是一种状态和另一种状态的比较!死去的人不会欺骗我们。
自由就是这么来的可奴隶也是这么来的。
——《勇敢的心》
事实证明,人民的自由并不是靠法学家们精心编纂的字眼或者君主们大发善心而得到的。自由对于无产者来说,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勇敢的心》以恢弘的手臂描绘了压迫与自由之间那种剑拔弩张的对抗,这种对抗大多是不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他更多的是来自于社会结构的矛盾。
对于一个努力来说,自由的含义也许仅仅意味着他的脊梁不必再受到鞭挞,他可以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威廉·华莱士其实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天赋人权”,哪怕流干鲜血。这种精神令人敬畏。但时代的先行者们往往只能用眼睛洞穿那几百年后的变迁,因为醒来得太早,他们大多郁郁而不得志。在教条主义盛行的中世纪提倡自由意志,就如伽利略发现地球是圆的。威廉·华莱士追求的意义就在于,虽然注定失败,但毕竟触痛了那根神经。
苍蝇不会恐惧,苍蝇也不会感到羞耻苍蝇也不喜欢政治"。
――《苍蝇》
这部带有科幻味道的**曾该片被评为有史来最恶心的影片之一,故事讲述的是一位科学家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将有机物分解后异地合成的实验。就在这位科学家拿自己进行试验时,一只苍蝇混进了容器,合成的结果是科学家有了一个苍蝇头,而苍蝇有了一个人头。这种惊世骇俗的想象力加上一定的科学理论当做证明,显然引起了人们心底深处的恐慌。而在另一个世界,重组一个自我,似乎更像是对什么才是生命的本质作出的深刻探讨,哪怕它的形式有点让人无法接受。而对生活的思考,对政治的深刻理解,则更像是一个寓言故事。
据说镇压斯巴达克斯的大奴隶主苏拉在涉足政治以前是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古希腊传记作家普卢塔克在他的《希腊名人比较列传》中说,年轻时的苏拉天真活泼,脸上挂着笑容,极富同情心,常常会因为同情而潸然泪下。然而到了后来,他却变得残酷无情。尽管他以权力和荣誉会败坏人性为由谴责过分地占有权力和荣誉,但是他并不努力去限制自己的权力欲和荣誉感,而是拼命地去追求。他不仅使自己在追求权力荣誉时变得残酷无情、丧尽天良与人性,也使他的竞争者们变得残酷无情、丧尽天良与人性。
所以路易斯博洛尔说,政治使人变得罪恶。
当你年轻时,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
――《堕落天使》
杀手将在明天死去,爱情只是寂寞的慰籍,《堕落天使》似乎只想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这世界没有你真正要的坚持。
生活就像我们上小学时候的算术题:有一个水池N立方米,进水管每小时进水A立方米,出水管每出水B立方米,请问什么时候水池是满的呢?没有任何一个公式可以计算生活。成年以后的你就会明白,进水管是你得到的人生体验,出水管是你消耗的青春,而这个水池永远不会注满,它代表不可能完美的人生,里面是空虚、挣扎与茫然。但是我们终究还是要面对!
我们要学会珍惜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因为,这每一天的开始,都将是我们余下生命之中的第一天,除非我们即将死去。
--《美国美人》
中产阶级的莱斯特伯哈姆已经活不到一年了,虽然现在还看不出什么迹象。
他就着在那个繁华的美国,一个温暖而安静的市郊,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卡罗琳和一个未成年的女儿珍妮。该有的都有了,可他的家庭并不象外人看到的那么幸福。他的工作没有成就,他厌倦了他所做的一切,终于有一天,当莱斯特遇上了刚做完中学篮球赛拉拉队的珍妮和安吉拉时,他立刻被安吉拉的美丽深深地打动,心中的那种久已死去的感觉好象又重新的复燃了,他的生活也慢慢开始发生了变化,中年的他落入了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爱情幻想中,事态逐渐地向着十分有趣却无法预料的方向发展
也许并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幻想而变得有意义,但起码它让我们珍惜生命中的另外一种意义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可能不,爱一个人需要付出吗?是的!而且是无怨无悔的!――《天使之城》
塞思是洛杉矶上空的一位天使,他终日奔走于生死之间,目睹着人间的悲欢离合。这天,他来到一家医院,可惜他来晚了一步,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已死在了手术台上。主刀大夫玛吉瑞丝认为这是她的责任,她失去了自信,精神也一下垮了。塞思决定留下来帮助玛吉战胜精神上的危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爱上了美丽的玛吉。为了能真实地接触到玛吉,他冒险使自己显了形。
天使的爱也许更带着几分人世间所未有的纯净,而塞思却发现自己无法真正进入凡人的世界。面对着无法割舍的对玛吉的爱,为了能与玛吉一起分享生活的快乐,他毅然决定放弃天使身份,堕落于人间,从此做一个凡人。这对于他来说也许要付出相当大代价的愿望,但是在愿望与付出之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幸福。对于天使的爱情,在网上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每个女孩都曾是无泪的天使,当遇到自己喜欢的男孩时,便会流泪――于是变为凡人。所以男孩一定不要辜负女孩,因为女孩为你放弃了整个天堂!
《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
真实还是想象
无论是编剧还是导演,都在这里玩了一个大大的花招。本来这不成一个疑问,英文名字中"legend”本身就包含有 "传说”之意(意大利原文是什么呢)。但是影片一开始导演却让迈克率先登场,而他所有的努力都是想让大家相信1900是真实存在的。自然所有的听众都像我们,既对他的话抱有怀疑,又对他的故事充满兴趣。所以那个乐器店老板最后才会站起来,伸伸腰懒懒地说:"好了,你的故事编得真好,可是我们的店要打烊了。”
没有人相信1900是真实存在的——也许除了迈克和导演。但是导演真的相信1900存在吗其实他的这种拙劣的"伎俩”正表明了他是最怀疑的一个。真正的相信是不需要试图对别人进行说服的。那么他在这里实际上利用了人们的不相信作为了讲故事的一个策略。但是我不能不说这种策略并不见得有多高明,因为这是已经被用滥了的一个手段。而到最后,导演还让迈克试图去挽救1900显得更加的拙劣,导演弄得太"现实”了,以致于故事失去了传说的那种美。
看到所有的人在迈克的努力中被弄得晕头转向,我不由暗自发笑。他们似乎最后都被迈克说服了,相信了有这么一个怪癖的天才存在。而我更吃惊的是,最后的迈克依然那么年轻,而在此之前他的名声早已远播,为什么似乎除了迈克没有一个人知道他,而需要迈克那么费神地去一个个说服
无主题变奏
这部影片很难让人找到一个合适的主题去分析。从一开始1900就存在于船上,并令人神奇地无师自通地掌握了弹钢琴这样一个高难度的音乐本领。他一开始没有下过船,我们无法分析原因,我们只看到了导演给我们的呈现。这时他还没有看过陆地,所以他不可能产生最后的那个念头,要不就无法理解他曾经产生过到陆地上转转的念头,并几乎把它付诸于实践。这时我们只能把他没有下过船这个事实解释为他没有想过下船,或者是他相信了他那黑人爸爸的话,岸上有吃人的大鲨鱼。但是很显然,后者除了在他不懂事的时候有可能产生效果外,在他成年后恐怕是无法再产生那样的影响的——否则我们只能把他解释为白痴。所以这时他的不下船只能说是一种偶然,而没有原因,没有原因也就没有意义上的价值。他后来听到了那个农民诗人(他能听到海的歌唱,并说出那一席话,不是诗人是什么)的话,开始对岸产生了一种向往,这更与整个影片的精神主张相悖逆,此处岸反倒显得更有神秘感,而意义重要。再到后来,他遇上了那个女子,爱情产生了,他上岸的冲动更加强烈,终于他要下船了,这让我们的心悬了悬,我们兴奋而紧张,然而就在这时出现了那经典的一幕,在船舷上,他潇洒地把礼帽扔到了大海里,然后重新回到了船上。我们说,直到这个时候他不下船的想法和行为才具有了真正的哲学意义,并凸现了价值。然而此时他的人生已经临近结束,影片也即将结束。那么从整个影片来看,我们怎么分析它始终贯穿统一的主题呢
真诚还是虚伪
影片中最精彩的一段可能就是1900与爵士乐鼻祖的那段比拼。但是那段太戏剧化了,也就显得太做作了。先不说爵士乐手,1900那似乎真诚投入的感动也让我不是十分舒服——但我不能不承认那一刻他感到了我,能为自己的对手鼓掌的人是值得人钦佩的。一对一的比拼进行得很激烈,导演运用了各种能够想得起来的手法对整个气氛进行了烘托(但是我要说这些手法都没有新意,比如说通过观众的表情来侧面表现),等1900被迫弹起《圣诞之歌》时我的心很激动,我以为真正的精彩就要出现了,等到1900重复爵士乐手的演奏时我依然对导演抱有期待,但是等最后1900弹起那首令观众激动万分,也让银幕下的影迷激动万分的乐曲时,我却感到了失望。导演还是无法自拔地落入了俗套。他以为弹得快就是好音乐吗那么大家都比快好了!这让我想起金庸的武侠世界,在那里,真正的高手往往是不屑于用武器的,或者是用最钝,如未开刃的黑铁,或小孩子用的玩具,如木剑,甚至树枝、木条等等作为兵器。而他们的武功往往也是温和的,如太极拳,但是因为他们是高手,所以他们释放出来的力量又是最强大的。我本来以为1900也会是这样的高手,他弹最简单的《圣诞之歌》,弹爵士乐手弹过的乐曲,外行人是吃惊的,不理解的,但是高手如爵士乐鼻祖者他应该是能听得出平凡中的不平凡的,同样一首曲子,在1900的手里却像获得了新生命,正是这让他黯然认输。我想这总比让1900拿跟香烟燃钢丝要有意思的多吧。
还有1900一开始是退缩的,他似乎不能理解爵士乐手为什么要同他比赛,他"真诚”地为爵士乐手鼓掌,并感动得泪水长流。但是他似乎忍受不了爵士乐手的一再相逼,终于暴露了真面目,有点恶狠狠地对爵士乐手说:"混蛋,这是你自找的!”这句话让我吃了一惊,一瞬间他开始的真诚在我的大脑里都化为灰烬,只留下了他此刻的表情,他刚开始的真诚此刻仿佛带了点阴暗的色彩。我不喜欢他这样,我倒宁愿他一直傻傻地傻下去。他不要跟人争斗,他就是他,一个纯粹的与世无争的只爱音乐的天才!
爱情小插曲
看到一半的时候,1900还没有表现出一丝对女人的兴趣,这让我有点暗自着急。我认为一个没有下过船的人,爱情对他来说可能更富于传奇。以他当时的名气,他的身边应该环绕着数不尽的美丽的女人,她们应该为他着迷,他也沉浸其中,享受爱情的甜美。但是不,导演似乎忽略了这一点,只让一个肥胖的小号手追随在他的身边。然而到了后半部,导演似乎终于觉得有必要关注关注这位传奇年轻人的私生活了,于是给他安排了一次奇遇,而碰巧的是这个女主人公正是曾给他过影响的那个农民诗人的女儿。她也正好是要去找她的父亲。因为她的出现促成了以下几件事情:第一,1900完成了他唯一一张唱片中的那首乐曲,从这一点上来说,她,或者爱情,给了他灵感;第二,因为她没有能接受他的礼物(奇怪的是她说的话他都听到了,而且那时她离他更远,且她的声音肯定不如他的大。唯一的可能的解释是他处于下风口。但是从常识上判断,他处于上风口的可能性倒更大一点。),所以他把那唯一的一张唱片毁掉了(迈克把它修整好,塞进了钢琴里,但是也许他应该把它收藏起来留个纪念更好,他不怕1900再把它毁掉吗);第三,因为她(当然也因为她的父亲),1900准备上岸去生活,去听听大海的声音。并间接促成了他那个伟大的念头。从这里来讲,那个女孩子的出现是恰当的,但是他们的爱情总让我有一种可有可无的感觉,仿佛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仪式,或者如上面所说推动故事情节的一些发展。因此在这里她只是起到了一个道具的作用,爱情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要去死
1900 最后的死让人心里很难接受。如果要怪的话,我认为应该怪导演。因为1900完全是可以不死的。不是吗1900惧怕上岸,只是因为他感到陆地太远了,城市远得看不到尽头。这让他心里发慌。他怕自己陷入到这种无穷无尽中去,从而无法再纯粹地沉浸于音乐之中。因而套用一个朋友的话来说,"他要的是纯粹。”他熟悉——也是他感到最舒适——的世界就是一条那样的船,每次人再多也不过2000人。他就生活在琴键上,而琴键也是有限的。从始至终,他表达的都是一个"空间”的概念,他不是天生喜欢船的,也不是天生就要生活在船上的,只是他习惯而且不得已。并且他表达的"船”并没有强调必须是"此船”,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换一条船他同样可以快乐地生活下去。那么我们为何不给他换条新船,而必须让他跟这条旧船一起死去呢
这样的质问也许会让导演、也让所有的观众尴尬,这将使故事的结局急转直下,并失去那一层人为抹上去的浪漫色彩。
也许我这样的分析太冷酷,也太不艺术化了!
一个浪漫化的结尾想象
尽管我说这是一次非浪漫化的旅程,但是并不表示我就那么反对浪漫化。事实上,不管是对《海上钢琴师》,还是对《树上的男爵》,对他们的结尾我都抱有遗憾。我想,如果是我的话,我绝对不会那样去处理,在我的想象中,1900应该神秘地消失,也就是说迈克不应当找到1900,而是在他最绝望的时候,突然听说在某个船上有一个天才的钢琴家,他的演技无可挑剔,他的乐声美妙动人,而且——据说他从不下船。从别人的描述里,迈克意识到那个人很有可能就是 1900,这时一丝甜蜜的微笑悄悄地在迈克的脸上绽放,于是音乐响起,是1900狂风暴雨似的钢琴声,在琴声中镜头转向大海,海上有美丽的船只,船只背后是美丽的晚霞,船只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剪影。琴声像是从每只船上飘出来的,那么多,那么急骤,仿佛有多个1900在一起弹奏似的。于是字幕升起……
同样,男爵没有必要拉上那个热气球,他应该在某一天,突然沿着树向远方爬去,越爬越远,渐渐地在众人惊讶的视线里变成了一个小点,最后连这个小点也看不见了。后来人们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个终生没有下过树的男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