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是什么?,第1张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罗伯特·舒曼。

代表作有钢琴曲《蝴蝶》、《狂欢节》、《C大调幻想曲》、《童年情景》等。

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优点和弱点。

舒曼狂喜的、热情的精力增加了他音乐的个人特征。他关注高于他内在自我和灵感的源泉,无论是霍夫曼还是克拉拉。这种思想几乎是意识流的,造就了奇迹般的具有独创性的形式。

2、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代表作品包括歌剧《费德里奥》、《D大调弥撒》、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等。

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

3、舒伯特。

代表作:《未完成交响曲》;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钢琴五重奏《鳟鱼》、C大调弦乐五重奏、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乐的瞬间》 、降E大调即兴曲、A大调奏鸣曲和配剧音乐《罗莎蒙德》等。

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现闻名天下的《摇篮曲》(开头为“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便是在他的笔下完成的。

4、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

代表作品有: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钢琴奏鸣曲3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练习曲27首、波罗乃兹舞曲16首、圆舞曲17首、夜曲21首、即兴曲4首、埃科塞兹舞曲3首、歌曲17首;此外还有波莱罗舞曲、船歌、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共21卷。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5、弗朗茨·李斯特。

代表作《十二首超技练习曲》、《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三部《旅行岁月》钢琴曲集、《华丽足尖舞》、大量歌剧幻想曲,如改编自威尔第的《弄臣》、改编自莫扎特的《唐璜的回忆》、《诺玛的回忆》及《恶魔罗伯特的回忆》等等。

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弗朗茨·李斯特

-罗伯特·舒曼

-弗里德里克·肖邦

-弗朗茨·舒伯特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一1826)德国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他出生于一个戏剧之家,从小随父母在各地旅行演出,对戏剧非常熟悉,对德国民间音乐、风俗也有很深的体验。这对他以后的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韦伯十岁学钢琴,以后又学作曲,十二岁开始写作歌剧音乐,成为德国浪漫派歌剧的创始人和世界乐坛最早的圆舞曲作家之一。1813年以后,他先后任布拉格剧院和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对这两个演出团的成名起了重要的作用。 韦伯的代表作是歌剧《自由射手》。它那浓郁的德国风格和浪漫气息,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它很快传遍全国,甚至出现了“自由射手牌啤酒”“自由射手式女装”。

德国以音乐闻名于世,它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之乡。德意志民族是一个热爱音乐且极具音乐天赋的民族,它在音乐方面的成就无与伦比,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能像德国一样造就了如此之多的音乐名家。历史上,德国音乐的中心,一直是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谈及德国音乐史,人们总要把奥地利包括在内,因为这两个国家不仅同属德语语言文化范畴,而且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两国是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的。巴赫和亨德尔是德国17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被称为维也纳最杰出的古典音乐大师;作为德国歌曲之王的舒伯特与舒曼则是19世纪德国浪漫派音乐的杰出代表;19世纪下半叶,决定德国乃至欧洲音乐发展道路的中心人物是瓦格纳;此外还有勃拉姆斯、勋伯格、米德米特等音乐名家,他们也为德国及世界音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德国至今有许多艺术节或音乐团体就是为纪念这些艺术大师而专设的。如波恩国际贝多芬节、拜罗伊特瓦格纳文化节、献身巴赫音乐的盖兴教堂唱诗班和国际巴赫协会及不定期举行的巴赫文化节等等。

在17世纪的德国,意大利歌剧受到宫廷贵族们的普遍欢迎。只有极少数城市在支持着本国的歌剧,最重要的歌剧中心是汉堡。在那里,建立了除威尼斯以外欧洲第一家公开的歌剧院。

当时德国歌剧台本很多是译自于或模仿威尼斯诗人的,而德国作曲家的音乐则同时受到威尼斯和法国样板的影响。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本国的影响主要来自校园剧和德国独唱歌曲。 德国人通常把歌剧称为歌唱剧(Singspiel)。到1700年左右德国的歌剧还一直在意大利歌剧的阴影下,歌剧的题材一般都是神话故事。唯一不同于当时意大利歌剧风格的是:这类作品采用的是说白而不是宣叙调。在咏叹调方面,德国的作曲家比较独立,但难免有点像“大杂烩”。他们有时会运用法国的风格和法国舞曲的节奏,有时会把德国和意大利的风格熔于一体,而用的最多的是短小的分节歌,他们一般取材于德国民间的歌曲。

在德国早期的歌剧作曲家中值得一提的是凯塞尔(R•Keiser,1674—1739)。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一共为汉堡舞台写了100余部作品。他的歌剧体裁丰富,音乐手法多样,包括配器用的也非常的巧妙;还有个特点是:他会在德语的作品中插入一段意大利咏叹调。凯塞尔在他的代表作《威尼斯狂欢节》中运用了汉堡当地的方言创作了一些咏叹调和喜剧场景。在他顶峰时期的作品中,意大利的和德国的特色合而为一。最突出的贡献是他使得喜歌剧在德国落地生根。

在歌剧发展了100多年后,有位德国作曲家叫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 1714—1787)他针对亨德尔以前的歌剧,主要是对意大利的正歌剧进行了一次改革。他认为当时的作曲家太注重炫耀自己的技巧,在歌剧中创作了大量的咏叹调,和增加了很多舞蹈场面,除此之外还需要华丽的服装及精美的舞台;弃用了合唱、乐队等表现手段,遭到了当时观众的反感。因此,格鲁克提出了改革的建议。格鲁克的歌剧以其简洁、质朴、自然而令人感动。他歌剧中的咏叹调是追求人物情感的真切表达。格鲁克用自己的改革实践,展现出一个有理想的艺术家的成功探索。他的新的思想和音乐语言,引起了很多作曲家的关注。

在17世纪末就曾受到德国民众欢迎的歌唱剧到了18世纪中叶在德国逐渐兴盛起来了,而且还加入了喜歌剧的成分。德国的喜歌剧刚起步时受到英国的民谣歌剧影响很大。但到后来慢慢的英国味道消失了,变成了纯粹的德国娱乐。这时期喜歌剧的杰出作曲家是约翰•••••亚当•希勒(J•A•Hiller,1728—1804),他的音乐具有简朴和秀美的吸引力,其代表作为《狩猎》(Die Jagol)。

当时很多作曲家运用的轻松和流畅的民歌风格直接启发了同时期的莫扎特。歌剧可以说是他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体裁。也可以说他是当时歌剧的集大成者,他涉及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歌剧形式,且都留下了不朽的代表作。但他只为德国创作过《后宫诱逃》和《魔笛》等四部德国式歌剧。

莫扎特是继格鲁克之后,给德国音乐注入新的活力的重要人物。但他有不同于格鲁克的观点,他觉得音乐要顺从于歌唱,角色的性格和内心的情感要用音乐来表现,音乐在歌剧中占有主导地位。莫扎特是一位戏剧天才,他把18世纪中下叶之前的歌剧风格综合、提炼、加工到自己的歌剧当中,巧妙的将音乐和剧情完美的结合,成就了一部部动人的歌剧,因此,莫扎特各种类型的歌剧,至今仍有着无穷魅力,深受观众的喜爱。

在这时期我们不得不提的还有一位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虽然他只写了一步歌剧《费德里奥》,但是它还是充分体现了贝多芬对社会现实和伦理题材的巨大热情。他的这部作品,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年轻女子化装成男子,化名为费德里奥,来拯救她被囚禁的丈夫的故事。这种题材是典型的表达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人们的内心世界——“英雄”的模式,正义最终一定战胜邪恶。这样的题材也同时反映在莫扎特的作品中。他们既对古典时期的歌剧做了完美的收场也为后来的浪漫主义歌剧掀开了序幕。

19世纪的德国歌剧在歌剧发展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821年被人们誉为第一部真正的德国歌剧,韦伯的《魔弹射手》诞生了。这部作品不仅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产生而且也是整个欧洲浪漫主义歌剧的先声。韦伯的歌剧既体现出了浪漫主义又体现出了民族主义。韦伯出现在德国歌剧舞台上之前,歌剧是一种国际性的艺术。亨德尔用意大利的传统形式来创作自己的作品,而格鲁克则先是意大利派而后把风格转为法国式的,莫扎特和贝多芬更是把当时所有的歌剧风格融会贯通。韦伯却有意识地要改变这种歌剧国际化的现象,打破歌剧总是以古典传说为题材的旧框框,把它变成一种民族的艺术形式,一种以德国自己的民间故事为题材,以德国的民间音乐风格为其特点的艺术。韦伯的音乐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瓦格纳,而且,瓦格纳把德国的歌剧发展到至善至美的境地。

理查德•瓦格纳≥ichard Wagner,1813—1883)的名字在欧洲音乐史上十分响亮,但他是一位有很大争议的伟大的作曲家。瓦格纳是通过自学、交友和具体实践来获得音乐知识及艺术修养的。直到1832年他才开始尝试写歌剧,他一方面借工作之便指挥各种风格的歌剧,一方面构思创作自己的早期歌剧。他的第一部成功歌剧是《黎恩济》(Rienzi),次年他完成了另一部佳作《漂泊的荷兰人》(Der fliegende Hollander),这部歌剧预示着以后他的歌剧风格改变,并从此歌剧走向乐剧的道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纽伦堡的名歌手》这两部歌剧标志着瓦格纳乐剧理想的实现和成功。《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对后世的作曲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在多方面体现了瓦格纳成熟的风格。《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和弦的复杂的半音变化,加上调的不断转移,解决的重叠,用留音和其他和弦外音模糊进行,产生了一种新颖独特而模凌两可的调性。它是走出了标志着1890年以后的音乐发展的那种和声体系的第一步。为后来的十二音体系和和声风格奠定了基础。

瓦格纳要求自己的乐剧是一个综合的艺术品。他非常重视自己每一部作品的脚本,他的歌剧脚本都是他自己亲手创作的。瓦格纳主张音乐的功能是为戏剧表情服务的。他为了追求自己的要求,把自己的“综合艺术品”发挥到淋漓尽致。他综合了韦伯的“主导动机”、柏辽兹的“固定乐思”、李斯特的“主题变形”等思路。瓦格纳的动机大都短小、精练、设计的恰当好处。瓦格纳的作品既洋溢着后浪漫主义的激情,又体现着19世纪的“综合艺术”和“标题化”的音乐潮流。李斯特曾赞美瓦格纳“以音乐来描绘情绪、悲伤和狂喜的作曲家,瓦格纳无人能及。”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德国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是理夏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他一生歌剧创作最著名的三部:《莎乐美》(Salome)、《埃勒克特拉》(Elektra)、《玫瑰骑士》(Rosenkavalier)。他的歌剧中有显露出世纪末文艺的某些颓废倾向,寻求感官的刺激,表现变态的情欲,渲染残暴的凶杀等,但是他的写作技巧是非常高潮的。在这些作品中,音乐的造型性很强,情节描写生动而逼真,戏剧效果突出。音乐语言手法运用自如;旋律突破对称结构,非常自由流畅;和声显露多调性趋势,色彩艳丽;配器新颖精巧,音响丰满;乐队声部密集交错,线性复调丰富多彩。

20世纪初期德国还是盛行浪漫主义音乐,后期就出现很多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作品了。这里出现了一位作曲家,他把浪漫主义的强烈情感和最严格抽象的形式主义相结合,他就是贝尔格。他歌剧的音乐大多使用无调性,它预示了某些十二音的手法和继承了传统调性音乐,把自然音阶、半音阶和“音列”有机的结合起来。贝尔格的歌剧中声乐作品的形式多样,有类似德国抒情歌剧中的旋律,也有勋伯格在歌剧中使用的“念唱”音调,还有配乐说白。他著名的代表作有《沃采克》和《露露》(未完成)。

德国歌剧从萌芽到发展最终至顶峰,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过程,也诞生了许多为德国歌剧乃至整个欧洲歌剧史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作曲家。德国歌剧同时也是整个歌剧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在德国,对音乐的爱好可谓是全民性的。音乐在德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德国人非常重视对下一代的音乐素质的培养,儿童从小就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音乐熏陶。他们除上好学校的音乐课外,母亲往往都早早地着手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所有的中小学生往往无一例外地在课外学习一种乐器,其居首位的是笛子和吉他。今日德国的年轻一代,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会弹奏一种乐器。年轻人听音乐的兴趣始终胜于看电视。德国每年售出的本国和国际上生产的唱片、磁带和激光唱片就达2.4亿张。

德国人对室内乐团与室内乐有着特别的偏爱。弦乐器重奏不仅深得观众的喜爱,而且它作为家庭演奏乐器也深受欢迎。梅罗斯四重奏、柏林十字山弦乐四重奏、谢鲁比尼四重奏、冯特乃三重奏和曼海姆弦乐四重奏等都是德国著名的室内乐团。除了专业的小乐队外,爱好音乐的德国人还自发地组织了几百万个家庭小乐队,每当下班后或公休日,人们宁可关掉电视,与亲朋好友欢聚在一起吹拉弹唱,自娱自乐。音乐已成为人们抒发共同情感的一种很好的社交方式。 在德国现代化的都市中,人们常能看到一些民间艺术家在街头表演。他们手拉古老的风琴,自编自演,自弹自唱,给喧闹的都市增添了一种清新、古朴的色彩。

合唱一直是德国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有着众多的爱好者。比起19世纪典型的男声合唱团来,如今人们更喜欢混声合唱团。在德国不论是儿童合唱团,还是成人合唱团都是由其爱好者组成的。长期以来,古典音乐一直是德国音乐的主流,不过近几十年爵士乐、摇滚乐和流行乐也逐渐为德国听众所接受,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德国的爵士音乐主要以自由爵士乐闻名。阿尔贝特〃孟格斯道夫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长号演奏家之一。和其他国家一样,德国年轻一代也热衷摇滚乐,他们除喜欢国际摇滚明星外,也喜欢德国自己的明星。德国著名的摇滚乐团有"蝎子"、"王子们"等,它们都是世界上知名的乐团。在德国,青年人几乎每天都要听广播、唱片和摇滚乐磁带。音乐把青年人凝聚在一起,只要有明星参加的露天演唱会,就连中学生也不在乎高达200马克的昂贵票价。

歌剧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到17世纪后半叶才传遍整个意大利,并向外发展到其他国家。德国的歌剧就是从这时开始的,但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间,都是受意大利等国的影响,发展缓慢。直到18世纪格鲁克的改革,使德国的歌剧逐渐的兴盛起来。19世纪是德国歌剧最辉煌的时期,涌现出了一些优秀的作曲家,最值得一提的是瓦格纳,他把德国的歌剧推到了最顶峰。

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歌剧的起源

一般认为欧洲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西方公认的第一部歌剧,是在人文主义影响下,企图恢复古希腊戏剧精神而产生的《达佛涅》(另译《达芙妮》),编剧o里努奇尼,作曲j佩里与j科尔西,1597年(一说完成于1594年)于佛罗伦萨g巴尔迪伯爵的宫廷内演出,由于此剧原稿失传等原因,也有人把1600年为庆祝亨利四世婚仪而写的《优丽狄茜》做为最早的一部西洋歌剧。由于公众对歌剧的欢迎,1637年威尼斯创设了世界上第一座歌剧院。

歌剧的发展

17世纪末,在罗马影响最大的是以亚•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剧乐派。该乐派在剧中不用合唱及芭蕾场面,而高度发展了被后世称为“美声”的独唱技术。当这种“唯唱工为重”的作风走向极端时,歌剧原有的戏剧性表现力和思想内涵几乎丧失殆尽。于是到18世纪20年代,遂有取材于日常生活、剧情诙谐、音乐质朴的喜歌剧体裁的兴起。意大利喜歌剧的第一部典范之作是帕戈莱西的《女佣作主妇》(1733年首演),该剧原是一部正歌剧的幕间剧,1752年在巴黎上演时,曾遭到保守派的诋毁,因而掀起了歌剧史上著名的“喜歌剧论战”。出于卢梭手笔的法国第一部喜歌剧《乡村占卜师》就是在这场论战和这部歌剧的启示下诞生的。

意大利歌剧在法国最先得到改造,而与法兰西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吕利是法国歌剧(“抒情悲剧”)的奠基人,他除了创造出与法语紧密结合的独唱旋律外,还率先将芭蕾场面运用在歌剧中。在英国,普赛尔在本国假面剧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英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狄东与伊尼阿斯》。在德、奥,则由海顿、狄特尔斯多夫、莫扎特等人将民间歌唱剧发展成德奥民族歌剧,代表作有莫扎特的《魔笛》等。至18世纪,格鲁克针对当时那不勒斯歌剧的平庸、浮浅,力主歌剧必须有深刻的内容,音乐与戏剧必须统一,表现应纯朴、自然。他的主张和《奥菲欧与优丽狄茜》、《伊菲姬尼在奥利德》等作品对后世歌剧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19世纪以后,意大利的g罗西尼、g威尔迪、g普契尼,德国的r瓦格纳、法国的g比才、俄罗斯的mi格林卡、mp穆索尔斯基、pn柴科夫斯基等歌剧大师为歌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型于18世纪的“轻歌剧”(operettta,意为:小歌剧)已演进、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裁。它的特点是:结构短小、音乐通俗,除独唱、重唱、合唱、舞蹈外,还用说白。奥国作曲家索贝、原籍德国的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是这一体裁的确立者。

20世纪的歌剧作曲家中,初期的代表人物是受瓦格纳影响的理查施特劳斯(《莎乐美》、《玫瑰骑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是将无调性原则运用于歌剧创作中的贝尔格(《沃采克》);40年代迄今则有: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米约、曼诺蒂、巴比尔、奥尔夫、贾纳斯岱拉、亨策、莫尔以及英国著名的作曲家勃里顿等。

声乐

歌剧中的声乐部分包括独唱、重唱与合唱,歌词就是剧中人物的台词(根据样式不同,也可有说白);器乐部分通常在全剧开幕时有序曲或前奏曲,早期歌剧还间有献词性质的序幕(包括声乐在内)。在每一幕中,器乐除作为歌唱的伴奏外,还起联接的作用。幕与幕之间常用间奏曲连接,或每幕有自己的前奏曲。在戏剧进展中,还可以插入舞蹈。歌剧的音乐结构可以由相对独立的音乐片断连接而成,也可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统一结构。

歌剧中重要的声乐样式有朗诵调、咏叹调、小咏叹调、咏叙调、重唱、合唱等;其体裁样式有正歌剧、喜歌剧、大歌剧、小歌剧、轻歌剧、音乐喜剧、室内歌剧、配乐剧等。

咏叹调

咏叹调是歌剧中主角们抒发感情的主要唱段,它们的音乐很好听,结构较完整,能表现歌唱家的声乐技巧,因而我们经常也会在音乐会上听到它们,如《蝴蝶夫人》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茶花女》的咏叹调“为什么我的心这么激动”、和罗西娜的咏叹调“我的心里有一个声音”等等。

宣叙调

宣叙调是开展剧情的段落,故事往往就在宣叙调里进行,这时角色有较多对话,这种段落不适宜歌唱性太强,就用了半说半唱的方式,叫做宣叙调,它很像京剧里的韵白。京剧中,青衣、小生或老生都有一种带有夸张语音音调的念白,它虽不是很旋律化,但可使道白便于与前后的歌唱衔接,其功能与西方歌剧里的宣叙调很近似。欧洲歌剧早期的宣叙调非常不歌唱化,叫做“干宣叙调”,往往是用古钢琴弹奏一个和弦给一个调,歌者就在这个调里用许多同音反复的道白来叙述,这种同音反复译成中文非常难听,因为中国语言是有四声的抑扬顿挫的,我们中国人不能用平平的音调唱:你今天吃饭了没有?听起来肯定好笑。所以我们在遇到这种“干宣叙调”时,干脆就拿掉了说唱,改成对白了。但到19世纪,随着歌剧宣叙调的逐渐旋律化,如我们在演唱《茶花女》和《卡门》等歌剧时,就把宣叙调也译配成中文了,有一点旋律性,就可以随着旋律的高低,找到四声合适的中文。

重唱

重唱就是几个不同的角色按照角色各自特定的情绪和戏剧情节同时歌唱,两个人同时唱的,叫二重唱,有时会把持赞成和反对意见的角色,组织在一个作品里;就可能是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在罗西尼的《塞维尼亚理发师》里有六重唱,在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姻》里甚至有七重唱,十几个人一起唱,有时还分组,一组三、五个人,各有自己的主张,有同情费加罗的,有同情伯爵的,还有看笑话的,作曲家卓越的功力就表现在能把那么多不同的戏剧音乐形象同时组织在一个音响协调、富有表情的音乐段落里面,这就与我们的戏曲很不相同了。

还有一个形式就是群众场面的合唱,前面已经说过了,它可以根据剧情要求是男声的、女声的、男女混声的,或者童声的。

歌剧有故事情节,歌唱有歌词,它的歌词与音乐和戏剧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在中国介绍西方歌剧,是用翻译的方式好呢,还是唱原文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呢?历来就有各有千秋的两种主张。建国后,中国的歌剧工作者在介绍西洋歌剧时,在翻译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文学语言不仅要翻译得好,在配到音乐里时,还要符合音乐的规律,听众才会觉得舒服,才能让人接受,这是一门学问,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必须要有音乐修养很高的翻译家,或者翻译家和音乐家的合作才能做好。我个人的观点是:既然观众是来剧院看戏,人们就要求能看得懂。在中国介绍西方歌剧,就最好翻译成中文,才能让人们较为便捷地随时懂得剧情和歌剧音乐的戏剧性,欣赏到亦歌亦演的表演,它至少可以让我们中国听众觉得我们的音乐工作者是很希望他们懂得西方歌剧的魅力的。而这几年的社会时尚是用原文加中文字幕的演唱,它虽然可以表现我们的演员演唱原文的水平,而且有了可能被外国的经纪人看中,被邀请到国外去演出的机会,但据我了解,对听众来讲,对西洋歌剧的接受程度就更远了,观众面更狭窄了,大家会觉得算了,反正你们也不希望我们听懂,何况一些演员的原文水平也不高,其实谁也听不懂,这样对推动西洋歌剧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有利。

一种戏剧形式。由配有音乐的戏剧文本(歌词)组成,演唱时通常用音乐伴奏。除了独唱演员、重唱演员、合唱和乐团团员外,从其一开始,歌剧演出还常常包括舞蹈演员。这种复杂的、开支庞大的音乐戏剧娱乐形式,5个世纪以来一直受到听众喜爱。它与其他戏剧形式的明显区分在于其台词用歌唱而不用语言表达;与音乐戏剧式的戏剧,如轻歌剧和音乐喜剧等的区分,则在于其作品的庄重、结构的严密和伴随音响的严肃。

古代已有诗剧和音乐相结合的作品。古希腊剧作家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和欧里庇得斯(Euripides)在其剧作中就已采用合唱歌队。中世纪以《圣经》为题材的宗教剧,如神迹剧和奇迹剧,一般也有某种音乐伴奏。这些以及其他音乐戏剧形式可视为歌剧的先声。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意大利的佛罗伦斯。第一部歌剧是文艺复兴时期田园诗人利努奇尼(Ottavio Rinuccini)和作曲家佩里(Jacopo Peri)合写的《达夫尼》(Dafne),现已失传;现存最早的歌剧剧本《尤丽狄西》(Euridice)也是他们的作品。然而,这两位歌剧之父的作品在体裁和结构上均属探索性质。此后约10年,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的歌剧杰作《奥菲欧》(La favola d'Orfeo)问世。其中,器乐伴奏成为一种戏剧因素;其时歌剧题材多为希腊与罗马神话、传说和虚构的历史故事。

歌剧院

世界上第一座歌剧院——圣卡西亚诺剧院(Teatro di San Cassiano)于1637年在威尼斯揭幕,向一般观众开放,从而结束了歌剧由皇室和贵族垄断的时代,大大推动了歌剧的发展。蒙特威尔第的学生卡发利(Francesco Cavalli)是这一时代最著名的歌剧作曲家,他从1639~1669年为威尼斯这座歌剧院创作了共约40部歌剧,其中最有名的为《伊阿宋》(Giasone)。与卡发利同时的意大利歌剧作家蔡斯悌(Pietro Antonio Cesti),也写有歌剧多部,其最著名之作为《金苹果》(Il pomo d'oro)。17世纪中期后,威尼斯歌剧体裁开始衰退,虽然这时仍出现了几个有才华的作曲家,如常被人称为“喜歌剧之父”的加卢皮(Baldassare Galuppi)。

意大利的其他城市,如罗马,很快发展起其本地风格的歌剧。罗马的歌剧与威尼斯不同,它不太强调舞台的富丽堂皇,而喜用风趣的插曲来减轻全剧的悲剧气氛,注重乐器的序曲和序曲式幕间乐章。罗马也有不少有名的歌剧作家,如创作了第一部完整喜歌剧《受难者即希望所在者》(Chi soffe speri)的马佐契(Virgilio Mazzocchi)和马拉佐利(Marco Marrazzoli)。

18世纪,意大利歌剧中心移至那不勒斯,各种歌剧体裁相继出现,从而影响了意大利以及许多外国歌剧活动中心。其重点是使音乐服从歌词,使人听懂。歌词作者泽诺(Apostolo Zeno)和梅塔斯塔齐奥(Pietro Metastasio)为此作出了贡献。歌剧的咏叹调,特别是三段体咏叹调,占主导地位。那不勒斯歌剧和声纯朴,更为旋律化和轻快,并带有洛可可风格壮丽的音调。代表作家有史卡拉第(Alessandro Scarlatti)、波尔波拉(Nicola Antonio Porpora)、文奇(Leonardo Vinci)和莱奥(Leonardo Leo)。

1720年威尼斯人马尔切罗(Benedetto Marcello)写了《时兴的戏剧,又名创作和演出意大利歌剧万无一失的方法》(Il teatro alla moda,o sia metodo sicuro e facile per ben comporre ed eseguire opere italiane in musica),讽刺正歌剧中日益增长的、使戏剧性淡薄的陈规陋习,从而引起了歌剧改革的试验,但收效甚微。

17世纪发展出了形式独立的讽刺性喜歌剧。开始时,它往往穿插在正歌剧的幕间。在成熟过程中,它又恢复了一些正歌剧感情严肃的特色,进而使许多喜歌剧带有混合性质。《塞尔维亚的理发师》、《费加洛婚礼》和《秘密结婚》(Il matrimonio segreto)等是此时期的代表作。

1650年前歌剧传入法国,第一部法国歌剧《波蒙纳》(Pomone)于1671年在皇家音乐学院(即今巴黎歌剧院)揭幕式上首演。但歌剧到卢利(Jean-Baptiste Lully)生活的时代才成为真正的法国艺术。意大利人卢利前往巴黎,借用法国话剧与芭蕾舞的特色,创作法国式歌剧。他不喜欢意大利式的咏叹调,主张改用短而活泼的歌曲。他按照法兰西喜剧团的朗诵方式改革了宣叙调,并发展起了法国式的序曲。卢利的风格在拉摩(Jean-phlippe Rameau)的歌剧里达到顶峰,其主要作品有《希波利德和阿利茜》(Hippolyte et Aricie)等。

1627年歌剧传入德国和奥地利后,产生了“民谣歌剧”,涌现了一批歌剧作家,如莫札特、韩德尔、贝多芬等,主要作品有《魔笛》、《奥兰多》、《费加洛婚礼》、《唐璜》、《费德里奥》(Fidelio)、《月球上的世界》(Il mondo della luna)等。1769年,卡尔札比吉(Ranieri de'Calzabigi)和葛路克发表关于歌剧革新的重要文献∶歌剧《阿尔西斯特》(Alceste)的前言献词。他认为多余而花俏的三段体咏叹调应予废除,代之以朴素的表达和真实的感情。音乐的职责是“为诗服务”。葛路克的代表作有《伊菲姬尼在奥利德》(Iphigenie en Aulide)和《伊菲姬尼在图利德》(Iphigenie en Tauride)等。他的改革主张曾产生重大影响。

歌剧传入英国后,经过很长时间才在英国扎根。英国的第一部歌剧是菩赛尔(Henry Purcell)的《狄多和伊尼阿斯》(Dido and Aeneas);它打破了宣叙调和歌曲之间的界限。《乞丐歌剧》的上演,使英国观众终于习惯于听一种用本国语演唱的舞台剧。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的喜歌剧得到了很大发展。1752年卢骚的独幕喜歌剧《乡村卜者》(Guerre des Bouffons)上演,他用混合曲的方式写成总谱,把反映十分通俗的浪漫爱情和歌舞杂耍表演的曲调组合在一起,很有法国风格。尔后这种新的杂烩式喜歌剧便统治了巴黎和其他地区的歌剧舞台。著名剧作家有蒙西尼(Pierre-Alexandre Monsigny)、格雷特里(Andre Gretry)、梅于尔(Etienne-Nicolas Mehul)和布瓦埃尔迪厄(Francois-Adrien Boieldieu)。法国喜歌剧自布瓦埃尔迪厄后,变得更意大利化,反映出罗西尼的影响。在此时期,意大利歌剧一度衰落,后因迈尔(Johann Simon Mayr)、罗西尼、董尼才第(Gaetano Donizetti)和贝利尼(Vincenzo Bellini)等有才华的歌剧作曲家创作了一批有世界声誉的歌剧作品,如《塞尔维亚的理发师》、《安娜.波莲》(Anna Bolena)、《海盗》(Il pirata)、《清教徒》(I puritani)等而重新受人喜爱。

“大歌剧”产生于19世纪的巴黎,这是一种具有国际风格的大型歌剧,采用历史的或虚构的历史故事为题材,舞台上充满了奇景艳服、芭蕾舞和各种跑龙套的方阵队列。它几乎摒弃了美声唱法的精巧细微,极大地扩充了乐团本身和它在戏剧中的作用。第一出公认的大歌剧是梅耶贝尔(Giacomo Meyerbeer)的《魔鬼罗伯特》(Robert le Diable)。梅耶贝尔和阿勒威(Fromental Halevy)之后,大歌剧开始反映出新的音乐趋向,发展成多种多样的混合形式。这时期的法国歌剧作家还有白辽士和奥芬巴赫,二人主要作品有《天堂与地狱》(Orphee aux enfers)、《特洛伊人》、《霍夫曼的故事》(Les Contes d'Hoffmann)等。

德国浪漫主义的歌剧是《魔弹射手》(Der Freischutz)等作品,它们是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先导,这时期兴起的还有轻歌剧,约翰.史特劳斯的名作《蝙蝠》使之发展到颠峰。

19世纪后著名歌剧作曲家有∶意大利的威尔第、普契尼、布索尼等;德国和奥地利的华格纳、理查.史特劳斯、费慈纳(Hans Pfitzner)、荀白克、贝尔格等;法国的古诺、比才、托马、马斯奈(Jules Massenet)、德布西、拉威尔。

歌剧传入俄国后,最初多搬演外国作品,尔后才产生了俄国歌剧之父葛令卡(Mikhail Ivanovich Glinka)等一批优秀歌剧作曲家,如林姆斯基-高沙可夫、鲍罗定、穆梭斯基(Modest Mussorgsky)、柴可夫斯基、史特拉汶斯基和普罗高菲夫等。

至20世纪中叶歌剧几乎变成一种博物馆艺术,多是重演旧作而极少新作。歌剧的未来出路有些作家认为在于类似歌剧的、使观众感到惊奇和意外的舞台剧和其他混合的歌剧形式之中,其他人则认为在于为工厂和学校上演而创作的种种小型歌剧之中。

歌剧是莫扎特最重要的创作领域,一生所作的20余部歌剧包涵了各种体裁类型。德语歌唱剧《后宫诱逃》、意大利正歌剧《伊多梅纽》、《蒂托的仁慈》,意大利喜歌剧中最优秀的是《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德语歌唱剧《魔笛》为德国民族歌剧树立了不朽的丰碑。他在剧中采用德语对白,蕴含著德国文化传统的哲理性。他的歌剧善於用不同的音乐塑造不同的人物,他把重唱形式作为戏剧性冲突,造成高潮的重要手段,加强了序曲的预示和渲染戏剧氛围和剧情的作用。 瓦格纳—— 浪漫主义时期德国歌剧改革家,歌剧作曲家。他把自己对於歌剧改革的见解写成论著,主要有《艺术与革命》、《歌剧与戏剧》等。并完成了体现其改革理想的歌剧四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创作了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瓦格纳在歌剧史上延续了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早期创作的《黎恩济》有明显的大歌剧风格;音乐亦受到迈耶贝尔等大歌剧作曲家的影响。中期的三部歌剧是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杰作。他们都有著“拯救”情节:《漂泊的荷兰人》、《汤豪塞》、《罗恩格林》。晚期他在苏黎世发表了关於乐剧的理论:未来的艺术必须以古希腊悲剧为榜样,成为理想的整体艺术,这种新型的歌剧可称之为“乐剧”。他提出歌剧应选择神话为题材,认为以往的“分曲”结构破坏了戏剧的连贯性,应取消宣叙调、咏叹调、合唱等固定套式的段落,代之以“无终旋律”。他的歌剧的声乐部分常用“念唱旋律”,随著剧情发展的需要自然地进入和消失。瓦格纳在歌剧中有意识地运用主导动机,成为求得音乐统一的有效手段。此外,他的音乐具有很强的交响性。他的作品中最能体现他乐剧理论的就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而其集大成之作是根据古代北欧神话“尼伯龙根之歌”写成的四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 罗西尼—— 浪漫主义意大利歌剧作曲家。1810年起,作有正歌剧《奥塞罗》、《威廉退尔》,喜歌剧《灰姑娘》、《塞维利亚的理发师》。19年间写了38部歌剧。罗西尼具有天生的喜歌剧感觉和舞台意识。以《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最为优秀,剧目节奏活跃,高潮处常用重唱作结。他在遵循意大利歌剧传统的同时,作了些细微而有效的创造,他为宣叙调配上弦乐伴奏以增强表现力,讲歌剧的炫技部分明确地记在谱上,罗西尼的歌剧序曲显示了他卓越的管弦乐技巧,常作为独立的乐曲在音乐会上演奏。 威尔第—— 浪漫主义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一生的创作代表了意大利19世纪下半叶歌剧发展的历史。26部歌剧中,两部喜歌剧,其余为正歌剧。他不进行改革,而是通过创造来发展意大利歌剧。早期创作代表作有《伦巴第人》、《欧那尼》、《麦克白》。威尔第所采用的歌剧素材,寄寓了人民要求拜托奥地利统治的愿望。他的歌剧包涵4幕,采用分曲歌剧的形式。中期代表作有《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题材转向现实生活,对於人物性格内心描绘更加细致,大歌剧《阿伊达》是他顶峰之作,华丽壮观,气势宏伟,创作以”场“为主,插进”分曲“结构。晚期代表作有《奥塞罗》、《法尔斯塔夫》,前者每幕音乐连续发展,剧中人声与管弦乐达到前所未有的融合,后者是意大利喜歌剧的顶峰,也为这一体裁划上了句号。

《自由射手》是德国第一部真正的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卡尔·马力亚·冯·韦伯 创作。

以下是我找到的资料,贴给你。

卡尔·马力亚·冯·韦伯

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德国作曲家(1786—1826),诞生在奥汀堡一个旅行剧团领班人的家庭。

他的父亲是业余小提琴家,母亲是歌唱家。成柏自幼学习音乐。十二岁时,他已有六首小赋格曲出版。十四岁,他创作的歌剧《森林女郎》上演。1804年,韦伯在布累斯劳市任指挥。1806年至1810年,又在卡尔斯鲁尔和斯图加特宫廷任职。从1813年起,韦伯在布拉格歌剧院任指挥。1817年,他来到德累斯顿,在德意志歌剧院担任常任指挥。1826年,韦伯应伦敦柯文特花园剧院创作歌剧《奥布朗》,并带病赴英都筹备歌剧上演,同年6月5日病逝于伦敦。

韦伯是德国浪漫派音乐的先行者。在他仅仅四十年的生涯中,创作了歌剧、合唱、歌曲、交响音乐、室内乐、钢琴曲等许多作品。他的单簧管协奏曲、钢琴曲《邀舞》,以及他根据德国诗人柯尔奈的诗集写作的爱国歌曲集《诗琴与宝剑》,都韦伯作品中深受欢迎、流传甚广的有名作品。在韦伯的歌剧作品中,《自由射手》、《奥布朗》和《优兰蒂》最为著名。《自由射手》以民同神话传说为题材,是韦伯歌剧中的代表作,曾被赞誉为德国的第一部民族歌剧。韦伯多才多艺。他不但作曲,而且创作小说。他的音乐评论,为德国民族歌剧和浪漫派音乐的兴起,宣传了进步的美学观点。

《自由射手》(又译“魔弹射手”)是浪漫派歌剧的典范,韦伯花费了三年的时间来完成这部综合性质的歌剧,他对当时通常的管弦乐配置作了部分动来配合歌剧的需要,在文字与舞台造型方面也精心打磨。韦伯在这部歌剧中运用的音乐独具特色,用圆号代表猎人,单簧管则代表黑猎人,而给予森林、狼谷的音乐充分体现了民族色彩。歌剧取材于德国文学家约翰·奥古斯特·阿贝尔编著的《德国鬼故事集》,脚本作者是约翰·菲德利希·金德,剧中黑猎人卡斯帕这一角色,是浪漫主义时期所推崇的黑色英雄的典型。

韦伯、舒伯特、罗西尼、门德尔松、肖邦、R舒曼、柏辽兹、帕格尼尼、李斯特、勃拉姆斯、WR瓦格纳、布鲁克纳、小约翰·施特劳斯、奥芬巴赫、圣桑、弗兰克、柴可夫斯基。

维尼亚夫斯基、维厄当、安东·鲁宾斯坦、布鲁赫、理查德·施特劳斯、马勒、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雅纳切克、埃尔加、塔涅耶夫、格拉祖诺夫。

1、韦伯

卡尔·马利亚·冯·韦伯(CarlMariavonWeber,1786年11月18日-1826年6月5日),德国作曲家。

韦伯出生于一个戏剧之家,对德国民间音乐、风俗也有很深的体验。这对他以后的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韦伯十岁学钢琴,以后又学作曲,十二岁开始写作歌剧音乐。

1813年以后,他先后任布拉格剧院和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对这两个演出团的成名起了重要的作用。代表作是歌剧《自由射手》即《魔弹射手》。

它那浓郁的德国风格和浪漫气息,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此外,他还写了歌剧《奥伯龙》,以及少序曲、协奏曲,奏鸣曲。其中,钢琴曲《邀舞》最为脍炙人口。

2、舒伯特

弗朗茨·舒伯特(Franz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又译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奥地利籍Germanen(日耳曼人),作曲家。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现闻名天下的《摇篮曲》(开头为“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便是在他的笔下完成的。

1828年11月19日,舒伯特因病逝世,享年31岁。

3、李斯特

弗朗茨·李斯特(FranzLiszt,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弗朗茨·李斯特生于匈牙利雷汀,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

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创建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4、勃拉姆斯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德语:JohannesBrahms,德语:[joˈhanəsˈbʁaːms],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出生于汉堡,逝于维也纳,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浪漫主义中期作曲家。

勃拉姆斯出身于音乐家庭,又译白蓝士、柏纳谟斯。他的大部分创作时期是在维也纳度过的,是维也纳的音乐领袖人物。

一些评论家将他与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排列在一起称为三B。勃拉姆斯一生虽然只写了四首交响曲,但仍被称为是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

5、施特劳斯

理查德·施特劳斯(1864年6月11日-1949年9月8日)是德国浪漫派晚期最后的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同时又是交响诗及标题音乐领域中最大的作曲家。

在作为作曲家名垂青史的同时,理查德·施特劳斯也享有指挥家的巨大声誉,他担任过柏林皇家歌剧院和维也纳歌剧院的指挥和音乐指导。

1920年与马克斯·赖因哈特、霍夫曼斯塔尔等人一同创办萨尔茨堡音乐节。

——浪漫主义乐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946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