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字太白,号清莲居士,史称 __ 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 __ 诗人?

1李白,字太白,号清莲居士,史称 __ 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 __ 诗人?,第1张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活跃于盛唐,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合称“李杜”。被贺知章惊呼为“天上谪仙”。

李白曾经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供奉翰林。但是由于他桀骜不驯的性格,所以仅仅不到两年他就离开了长安。

据说是因为他作的《清平调》得罪了当时宠冠后宫的杨贵妃(因李白命“力士脱靴”,高力士引以为大耻,因而以言语诱使杨贵妃认为“可怜飞燕倚新妆”几句是讽刺她)而不容于宫中。

天宝十一年(752年)李白年届五十二岁,北上途中游广平郡邯郸、临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边疆思想,在边地习骑射。后发现安禄山野心,登黄金台痛哭。不久即离幽州南下。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带漂泊。在他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领大军讨伐安史叛军,于是他北上准备追随李光弼从军杀敌,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当时在当涂(今属安徽省马鞍山)当县令的李阳冰。同年11月,李白病逝于寓所,终年61岁,葬当涂龙山。

  李白死于镇江的当涂县。

  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会稽旧游之地。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仍然依人为生。

  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镇江。在镇江,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 (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关于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但是不管哪一种死法,都因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白流放夜郎(即今贵州一带),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简介李白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作者] 韩元吉   [朝代] 宋代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怒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标签: 豪放 词 其他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译文

登上蛾眉亭凭栏望远,只见牛渚山峭壁如削、倚天而立,上有飞瀑千尺悬空奔流,泻入滔滔长江。那眉梢眉尖凝聚不解的愁与恨,到什么时候才能消散?

波涛汹涌的江水正卷起连天怒潮,浪高风急;酒意初退,耳畔便仿佛响起如怨如诉、不绝如缕的塞外悲笛。试问到哪里去才能追寻到谪仙人李白的踪迹?那万重青山外,千里烟波的尽头、郁郁葱葱的地方。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注释

霜天晓角:词牌名。又名“月当窗”、“长桥月”、“踏月”。越调,仄韵格。各家颇不一致,通常以辛弃疾《稼轩长短句》为准。双调四十三字,前后片各三仄韵。别有平韵格一体。

采石:采石矶,在安徽当涂县西北牛渚山下突出于江中处。峨眉亭建立在绝壁上。《当涂县志》称它的形势:“据牛渚绝壁,大江西来,天门两山(即东西梁山)对立,望之若峨眉然。”

蛾眉亭:在当涂县(今安徽境),傍牛渚山而立,因前有东梁山,西梁山夹江对峙和蛾眉而得名。牛渚山,又名牛渚圻,面临长江,山势险要,其北部突入江中名采石矶,为古时大江南北重要津渡、军家必争之地。蛾眉亭便建在采石矶上。

倚天:一作“倚空”。

两蛾凝黛:把长江两岸东西对峙的梁山比作美人的黛眉。

愁与恨:古代文人往往把美人的蛾眉描绘成为含愁凝恨的样子。

极:穷尽,消失。

塞笛:边笛,边防军队里吹奏的笛声。当时采石矶就是边防的军事重镇(1161年虞允文曾大败金兵于此)。闻塞笛,暗示了作者的感触。

谪仙:李白,唐人称为谪仙。他晚年住在当涂,并且死在那里。

青山:在当涂东南,山北麓有李白墓(据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公墓志》)。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赏析

词为登蛾眉亭远望,因景生情而作。风格豪放,气魄恢宏。词的上片,采用于动写静手法。作者随步换形,边走边看。起句“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气势不凡。先是见采石矶矗立前方,作者抬头仰视,只觉峭壁插云,好似倚天挺立一般。实际上,采石矶最高处海拔才一百三十一米,只因横空而来和截江而立,方显得格外倚峻。待作者登上峰顶的蛾眉亭后,低头俯瞰,又是另一幅图景。只觉悬崖千尺,直逼江渚。这开头两句,一仰一俯,一下一上,雄伟壮丽,极富立体感。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作者骋目四望,由近及远,又见东、西梁山(亦名天门山)似两弯蛾眉,横亘西南天际。《安徽通志》载:“蛾眉亭在当涂县北二十里,据牛渚绝壁。前直二梁山,夹江对峙,如蛾眉然。”由此引出作者联想:黛眉不展,宛似凝愁含恨。其实,这都是作者情感的含蓄外露,把人的主观感受加于客观物体之上。

韩元吉一贯主张北伐抗金,恢复中原故土,但反对轻举冒进。他愁的是金兵进逼,南宋当局抵抗不力,东南即将不保;恨的是北宋覆亡,中原故土至今未能收复。“几时极”三字,把这愁恨之情扩大加深,用时间的无穷不尽,状心事的浩茫广漠。

如果上片是由景生情,那么下片则又融情入景。“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暮,点明时间;兼渲染心情的暗淡。又正值风起潮涌,风鼓潮势,潮助风波,急骤非常。作者虽未明言这些景象所喻为何,但人们从中完全可以感受到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酒阑,表示人已清醒;塞笛,即羌笛,军中乐器。当此边声四起之时,作者在沉思。

“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很自然地,作者想起了李白。李白曾为采石矶写下过著名篇,在人民口头还流传着许多浪漫神奇的故事,如捉月、骑鲸等:更为重要的是李白一生怀着“济苍生”和“安计稷”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像东晋谢安那样“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但他壮志难酬,最后病死在当涂,葬于青山之上,至此已数百年;而今但见青山之外,远空烟岚缥碧而已。韩元吉虽然身任官职,但在当时投降派得势掌权的情况下,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读者从虚无缥缈的远烟中,已能充分领悟到他此刻的心情了。

下俯长江,悬崖千丈,而不远的东西梁山又像两弯蛾眉、夹江对峙。其山川之奇丽由此可以想见。不仅如此,这里还凝聚著丰厚的人文积淀。号为“谪仙人”的李白在些留下“捉月”、“骑鲸”的神奇传说,并且还把他的仙骨留给了江畔的青山绿水。而更令人怀念的是,就在词人写作此词之前不久,南宋将士曾在此奏响过“采石大捷”的凯歌。不过当作者登临怀古之际,形势却又发生了变化,南宋统治集团重又推行起苟安媾和的政策。怀着国事日非的优惧,词人此刻之所见所闻,当然就是一派“两蛾凝愁”和“潮怒风急”的景色了。“境由心造”,其言良望。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作者韩元吉简介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韩元吉的其它作品

○ 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 薄幸·送安伯弟

○ 鹧鸪天·雪

○ 醉落魄·荔枝

○ 韩元吉更多作品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工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月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座不语南昌仙。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唐代是中国的绘画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这种情形,促进了以绘画内容为题材的诗歌的大量出现,从而使得诗歌艺术中的诗情与画意得到了进一步的融和。李白便是这种艺术尝试的较早实践者。

这首诗是李白为当涂县尉(少府)赵炎的粉图山水所作。粉图,即粉壁上的图画。全诗按意思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对座不语南昌仙”,凡二十二句,集中笔力对赵炎的这幅画进行描绘。“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一起二句,纯用虚笔,气势超迈。峨眉山在我国西部的四川省,罗浮山在我国南部的广东省,绵延数百里,滨临南海。这两座名山相距万里之遥,显然并非画中实景,而是诗人的想象之词。其用意,一方面点出题面“山水” 二字,说明画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则是将不同的空间加以主观的调动、组合,以突出画的气势和画家的笔力,并自然地过渡到下面两句对画本身的切入。绎,抽丝。名工绎思,犹言画家构思巧妙,故能“驱山走海”,将宏伟壮阔的山川置于尺幅之中,呈现在观赏者的眼前。同时,这二句也把首二句对山水的虚写落到了实处,见出笔势的天矫。

以下,诗人对画中内容极力铺叙,大肆渲染。写山,则有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二句。赤城山,在浙江天台县北,其土赤色,状如云霞,道教称为第六洞天。苍梧山,在湖南宁远县南,据《初学记》卷一引《归藏》 云: 有白云出自苍梧,飞入大梁 (今河南开封)。相传舜葬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二妃随之不返,亦逝于此。这二句有两层意思,其一,借赤城云霞、苍梧白云来形容画中山的云蒸霞蔚,苍莽一片,见此景色,诗人顿觉所处之地也是“满堂空翠”,象能够入画一般。其二,赤城和苍梧二山神话色彩都很浓,有此一笔,遂与下面对神仙的描写呼应起来。于此可见诗人结构的匠心。写水,则有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二句。洞庭、潇湘,均在湖南。渺绵、洄沿,既指水势的渺茫绵远,也指欣赏者心驰目迷的状态。总上而言,可知画家是在创造一种烟水迷离的效果。

有山有水,尚呈静态,于是,下面遂推出人的活动,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波涛汹涌中,一只小小的船儿在随风漂荡,它要驶往何方?诗人揣测道: 船上一定是一位遗世远游,一去不归的客子吧。看那“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的情态,便可知这是只 “不系之舟”。似有目的,又似无目的,全在机缘的投合,那么,诗人也不禁为之“心摇目断”,情思绵绵了。这几句,意旨若明若暗,若隐若现,其实,完全是对这只孤舟及其上面的客子的目的地进行铺垫,之后,诗人便进一步将意思挑明了:“几时可到三山巅?”三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原来,舟中之人乃是位求仙之士,于是,下面更转入对仙山的描绘。

这座仙山,山势嵯岈,山峰峥嵘,横石蹙泉,击水飞迸。轻轻的薄雾,将重叠的群峰、茂密的树林,都笼罩在一片空濛之中。这虽是大自然中的实景,但又何尝不意味着“赤城霞气苍梧烟”呢? 如此山水,自然是人迹罕至,因此下面逗出对山中的静寂的描写。冥昧,幽暗,因山深林密,故云“失昼夜”,在这环境中,静静听去,连鸣蝉之声也没有,正所谓“一鸟不鸣山更幽” 了。山中如此静寂、清幽,莫非真的没有生物吗? 诗人马上告诉我们:有。不仅有,而且还不少呢。这就是列于长松之下的仙人们。只不过他们也是静静的,默然心会,悠然不语,与他们的环境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汉代方士栾大曾穿羽衣,取成仙飞翔之意,后世因称仙人为羽客。据 《汉书·杨胡朱梅云传》,汉成帝时,九江梅福为南昌尉,王莽专政,舍弃妻子,离家远遁,相传得道成仙,此即 “南昌仙” 之所出。画是空间艺术,诗是时间艺术。在这一大段描写中,诗人完全将空间时间化,从一个接受者的角度,对画面背后的内容作了想象丰富的补充,而又逐层推进,详略得当,充分表现出他的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第二部分是“南昌仙人赵夫子” 以下四句,点出画的作者,并对他进行赞美。“南昌仙人”一句与上句是顶真句法,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使得两个部分的转换处辞气相贯,而且在意思上也转接无痕。如上所云,梅福是任南昌县尉时离家访道的,而赵炎当时正在当涂县尉任上,这一点,使得二者有了共同性,明白了这一点,就可知用 “南昌仙人”来赞美赵炎不算突兀了。妙年,少年,历落,磊落。青云士,《史记·伯夷传》: “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指立德立言高尚之人。讼庭无事,指赵炎政事清明,使得人民生活安定,而他自己亦复得以摆脱俗务之扰,可终日与诸雅士宾客相交结。对此,诗人赞之为:“杳然如在丹青里”。这一句承上而来,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照应“南昌仙人”句,将赵炎及其诸宾比作众羽客;第二层是符契赵炎的画家身份,暗示: 只有具有这种高雅的生活和情操,才能绘出这样高雅的画。至此,就画而言,题面已足,故下面诗意又一转。

第三部分,从“五色粉图” 到篇末,凡四句,抒发诗人自己的感受。五色粉图中所绘虽然美好,但毕竟是用笔画出来的,哪有真正的山水那样使人神往呢? 如果等到功成之后再身退,那么必将为隐居地的风景所讥笑,因为,那不是一个真正的隐士所应该具备的风范。武陵桃花,见陶潜 《桃花源记》。这里,诗人在抒发自己的感受时,对前面两个部分提出了双重否定。第一,他否定了画,认为不是真正的美,第二,他否定了画家的生活,认为虽然有出尘之姿,但还做着县尉,故不是真正的隐士。这一扬一抑之间,虽然很有分寸,份量很轻,但诗人的主观指向还是很明显的,全诗也因此显得顿挫有势。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李白在这里说的并不是真心话。从他一贯的作风看,他实际上是主张而且向往着“功成拂衣去”的,正如他在《扶风豪士歌》中所云:“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他是念念不忘用世之志的。按,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前夕,李白长期受到压抑,兴国济世之心不得伸展,难免有所消极,因此,末二句不妨视为他在特定处境中的一种激愤之词。

这首词有两个特点值得提出来。一是章法严谨,富有层次。而又于严整之中时见波澜,前后呼应,抑扬有致。二是想象丰富,笔势劲迈,充满浪漫色彩和情调,将情与景、心与物有机地统一起来。可以说,这是一篇能够反映这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风格的伟大作品。

七年级李白古诗 一、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 二、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四、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东大街。在当涂县各商业街中,东大街商业街位于当涂县姑孰镇老城区核心位置,平均每小时人流量630人,是当涂人流量最大、最热闹的商业街区。当涂县,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地处安徽东部、长江下游东岸。

1 几度夕阳红好词好句及赏析

一、回答: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结,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衰、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

词中“长江”、“逝水”、“浪花”、“英雄”、“青山”、“夕阳”、“渔樵”、“江渚”、“秋月”、“春风”、“浊酒”,意境高远而淡泊。衬托这些意象的还有“滚滚”、“淘尽”、“转头空”、“依旧在”、“几度”、“惯看”、“喜相逢”、“笑谈”这些生动的字眼,给这首词宁静的气氛中增加了几份动感。

大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英雄人物随着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见踪影。“是非成败转头空”,豪迈、悲壮,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暗含着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淡泊、轻视。既是消沉的又是愤慨的,只是这愤慨已经渐渐没了火气。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青山依旧在”是不变,“几度夕阳红”是变,“古今多少事”没有一件不在变与不变的相对运动中流逝,从“是非成败”的纠葛中解脱出来,历尽红尘百劫,太多的刻意都可以抛开,太复杂了倒会变得简单,在时、空、人、事之间的感悟中,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江渚就是江湾,是风平浪静的休闲之所。一个“惯”字让人感到些许莫名的孤独与苍凉。幸亏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酒逢知己,使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一份慰藉。“浊酒”似乎显现出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也算得了什么。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且谈且笑,痛快淋漓。多少无奈,尽在言外。

二、原文欣赏: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简介:《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将其作为主题歌歌词。

2 描述夕阳红的语句

1、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你共度的朝朝暮暮永留心底,谢谢你的爱!你的疼!你对我的好!

2、青春是一道珍惜之餐。青春,大多数人认为是应该珍惜的,因为你拥有她。然而有部分青年却面不红、耳不赤地说:“最没不过夕阳红,留下青春,哪来夕阳?”我想问这部分青年:你们难道没听过“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吗?

3、妈妈满头的白发历经了沧桑,爬满面容的皱纹是艰辛付出的印记,沙哑的声音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斗志,举步艰难是妈妈一生的奋斗缩影。妈妈你真的太辛苦了!母亲节:再次道声妈妈真的很想你很爱你!祝愿妈妈享度夕阳红,喜度快乐晚年。

4、少年夫妻老来伴,孤男寡女夕阳红,相濡以沫度岁月,谈天说地快乐至,酒是陈的香,晚霞分外红,祝天下的老夫老妻晚年幸福,共同唱响最浪漫的事。

5、我的姥姥人老心不老,穿着打扮可时髦了,用她的话说,叫做“最美不过夕阳红”。

6、老夫老妻年年过,爱情化作骨肉情。手心手背连连看,牵着共度夕阳红。月缺月圆天天有,不离不弃相搀扶,人间多少幸福事,最美一起到白头。

7、夕阳红了,云霞醉了。与你并肩看夕阳,心儿更醉了。爱是一杯葡萄酒,如此香醇,如此晶莹剔透,我愿永远牵着你的手,伴你左右。

以上来自酷酷吧,供参考。

3 好词好句好段加赏析

1、数叶白帆,在这水天一色金光闪闪的海面上,就像几片雪白的羽毛似的,轻悠悠地漂动着

赏析:比喻句,把帆船比成羽毛,以帆船之小衬托出大百海之大

2、海水那么蓝,使人感到翡翠的颜色太浅,蓝宝石的颜色又太深,纵是名师高手,也难以描度摹

赏析: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海水的颜色;用一“浅”一“深”的差别,表达海水之蓝的微妙和难以形容

3、难忘那清爽的潮湿的带着谈谈的海腥味的海风,吹拂着人的头发、面颊、问身体的每一处的感觉就像艳答丽丰盈的女人一样的诱人

赏析:运用比喻手法,把难以描摹的海风描写得妩媚动人,形象地表达出海风给人带来的美妙感受

4 关于写夕阳的好词,好句,好段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明代当涂诗人陶安的《 采石晚渡》诗:“残霞远树水云中,淮甸江乡有路通。沙影分开晴浪白 ,橹声摇落夕阳红。风前宿鹭投疏苇,岸上征人望短篷。幸有娥眉解迎客,无劳更叹暮途穷。”

元代著名画家吴镇的《子久春山仙隐》诗:“山家处处面芙蓉,一曲溪歌锦浪中 。隔岸游人何处去?数声鸡犬夕阳红。”

苏曼殊七绝《 吴门》(十一首其八):“万树垂阳任好风,斑雉西向水田东。莫道碧桃花独艳,淀山湖外夕阳红。”

杨锡绂七绝《查园》:“花枝落尽画帘空,亭角蛛丝半网虫。只有青蝉仍抱树,尽情啼到夕阳红。”

赵 翼五律《太湖暮归》:“暝色湖波净,舟行似镜中。天连秋水碧,霞借夕阳红。鹭饱翎梳雪,牛归尾掉风。苇间闻鼓木世,晚唱起渔翁。”

5 鲁迅《二十四孝图》好句赏析

①“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赏析:作者用夸张的笔调,连用三个“最黑”,描述了自己之于“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的痛恨,义愤填膺 写出自己的感情基调,从而引出下文 ②“然而,对于阴间,我终于已经颂扬过了,···虽有“言行不符”之嫌,但确没有受过阎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贴,则差可以自解” 赏析:作者用些许调侃及戏谑的语气,鲜明的揭露了某些人的虚假面具,表明自己所言属实而且出自肺腑之言,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及黑白不分 ③“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触犯天条的,即使半语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当的报应” 赏析:作者通过举出例子,描绘出小时候在私塾之外自在的阅读,从而反面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及他们对儿童的毒害,但作者对于雷公电母天马行空等的描述,无一不包含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

6 珍惜时光夕阳红的名言警句

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3、在世界上我们只活一次,所以应该爱惜光阴。必须过真实的生活,过有价值的生活。——巴甫洛夫

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5、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6、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

7、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

《醉死当》涂顾遥喜欢李新文。

 寻找真爱多年后,女主李新文决定通过生孩子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人工授精当天,她在街上遇到了"抢车贼"男主涂顾遥。

男主的机智和浪漫似乎符合女主的所有浪漫幻想,但不幸的是,通过人工受精,女主真的怀孕了。

当遭遇真爱时,受孕成功的消息无疑成为一颗定时炸弹。女主不知道眼前的这个男人能否接受这件事。满怀焦虑的女主将自己怀孕的事情告诉了男主,幸运的是男主最终选择继续和她在一起。

《醉死当》是由中央电视台、新丽电视、瞳盟影视、居正影业出品,爱奇艺联合出品,沈严执导,秦雯编剧,刘诗诗、倪妮、董子健、田雨、杨祐宁、杨玏主演,陈道明、袁泉友情出演,何泓姗、吴越、于小伟、张晨光特别出演,王琳、杨新鸣、谭凯特邀出演的电视剧。

2020年12月28日,该剧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首播,并在爱奇艺同步播出。

爱奇艺,中国高品质视频娱乐服务提供者。2010年4月22日正式上线,秉承“悦享品质”的品牌口号,积极推动产品、技术、内容、营销等全方位创新,为用户提供丰富、高清、流畅的专业视频体验,致力于让人们平等、便捷地获得更多、更好的视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182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