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玛克西姆·高尔基》
一八九五年发表在《萨马拉日报》上的《伊则吉尔老婆子》这部短篇,可说是高尔基早期革命浪漫主义创作的代表作。高尔基对民族文学遗产的继承,体现在对民间传说的情节和形象的借用上。而他对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则是通过塑造具有高尚理想的新人形象来完成的。
2、《鹰之歌》
《鹰之歌》是俄国著名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作品。该首散文诗通过一个鞑靼族老牧人拉吉姆讲述的鹰和蛇的故事,塑造了两个对比强烈的鲜明形象——只会爬行的蛇和永远高飞的鹰。从对比中作者突出了鹰之高大,蛇之渺小;鹰之高尚,蛇之低俗;鹰之英姿,蛇之丑陋,鹰之奋不顾身;蛇之贪生怕死。
3、《春天的旋律》
《春天的旋律》是高尔基的一篇独特的散文。1901年3月,高尔基参加彼得堡学生的游行示威活动,目睹沙皇军警镇压革命的血腥暴行,当即写出了这篇作品。这是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也有人译为《迎春曲》)。
其中《海燕之歌》是它的结尾部分。高尔基以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俄国革命的春天来临前的情势。
4、《海燕》
《海燕》又名《海燕之歌》,是高尔基创作的一篇著名散文诗。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
此文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分成三部分,描绘了海燕面临狂风暴雨和波涛翻腾的大海时的壮丽场景。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预示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并且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5、《小市民》
《小市民》是高尔基戏剧处女作,是现实主义话剧精品,与《海燕》诞生于同一年。
1901年的俄国正处于大革命前夕,高尔基敏锐地洞察到在动荡生活中的人们的内心冲突和对社会不确定性的惶惑,描写了一个家庭里父子两代人的冲突,揭露了资产阶级保守派与自由主义者的矛盾,是一部反映小市民阶层与无产阶级思想冲突的现实主义戏剧。
参考资料:
一、
二、
三、
四、
扩展资料:
高尔基代表作介绍:
1、《海燕》
《海燕》又名《海燕之歌》,是高尔基创作的一篇著名散文诗。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
此文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分成三部分,描绘了海燕面临狂风暴雨和波涛翻腾的大海时的壮丽场景。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预示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并且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2、《母亲》
《母亲》是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06年在美国写成。
小说取材于1902年高尔基的家乡诺夫戈罗德附近的索尔莫夫镇的“五一”游行。游行的***扎洛莫夫等被捕,同年10月被判处众生流放。
高尔基在游行前就听说过扎洛莫夫,游行以后,他和继续儿子事业的扎洛莫夫的母亲安娜有了交往。《母亲》就是以扎洛莫夫的事迹为基础写成。
《母亲》标志着作家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3、《童年》
《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玛克西姆·高尔基
1、海燕
高尔基的诗歌中这篇《海燕》无疑是有名的作品,作品运用象征的手法,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这篇作品一经发表便在俄国大地上产生巨大反响,它被革命者用胶印和手抄等方式广为传播,一时间成为受欢迎、富有宣传性和号召力的“传单”,这首诗对工人革命斗争的发展和农民运动产生了影响,学生的反政府运动也更为强烈,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海燕》在当时的俄国是“鼓舞人民革命的号角”。
2、母亲
《母亲》是高尔基的作品中著名的长篇小说,小说取材于1902年高尔基的家乡诺夫戈罗德附近的索尔莫夫镇的“五一”游行,游行的***扎洛莫夫等被捕,同年10月被判处终生流放。《母亲》就是以扎洛莫夫的事迹为基础写成。《母亲》标志着作家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3、童年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高尔基的三大代表作中有名的一部,创作于1913年,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在俄苏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不可比拟的艺术的价值。
4、在人间
《在人间》是高尔基三部曲中的第二部,1916年问世,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历尽坎坷,与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们打交道,但他一有机会就阅读大量的书籍。生活的阅历和大量的阅读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他决心“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要为环境所屈服”。作品中高尔基用圆润的笔法写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他用亲身体验的生活经历,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特征和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
5、我的大学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作品三部曲中的后一部,是高尔基1923年在国外疗养期间完成的作品,也是他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写的第一部重要作品,书中真实记述了他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可以看出青少年时代的高尔基对小市民习气的深恶痛绝,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这部作品既描写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生活的风貌,又反映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状况以及民粹派反抗沙皇专制的活动,是一部教育意义深远的作品。
6、鹰之歌
在早期高尔基的作品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传说和寓言式的故事占有重要地位,这篇《鹰之歌》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通过一个鞑靼族老牧人拉吉姆讲述的鹰和蛇的故事,塑造了两个对比强烈的鲜明形象——只会爬行的蛇和永远高飞的鹰。作者通过这两一个形象,以新颖、高亢的风格,明快、有力的语言,抨击了安于现状,苟且偷安的市侩心理,颂扬了人民对自由、幸福和美好未来的追求。
7、小市民
《小市民》是高尔基戏剧处女作,创作于1901年,是现实主义话剧精品,与《海燕》诞生于同一年,1901年的俄国正处于大革命前夕,高尔基敏锐地洞察到在动荡生活中的人们的内心冲突和对社会不确定性的惶惑,描写了一个家庭里父子两代人的冲突,揭露了资产阶级保守派与自由主义者的矛盾,是一部反映小市民阶层与无产阶级思想冲突的现实主义戏剧,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无产者(革命工人尼尔)的形象。
8、伊则吉尔老婆子
高尔基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年发表在《萨马拉日报》上,是高尔基早期革命浪漫主义创作的代表作,高尔基过老婆子这个现实主义的形象,把两个浪漫主义的传说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人们提供了有益的生活教训,作者以对革命英雄主义和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的忘情讴歌,批判了猖獗于世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生活原则。
9、在底层
《底层》是高尔基写于20世纪初的一部颇具特色的剧作,堪称高尔基戏剧创作的代表作,剧本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作品的主人公是住在某城市下等客店里的小偷、妓女、手艺匠、过去的演员、落魄的贵族、潦倒的知识分子等,作者不仅真实描写了这些已经成为流浪汉或即将沦为流浪汉的人们的悲惨命运,而且深刻抨击了剥夺了他们重返生活的可能和希望的专制制度。
10、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高尔基后一部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一部史诗式的不朽巨著,这也是小编喜欢的高尔基作品,书中人物众多,时代气息浓郁,社会场景广阔,被称为革命前俄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同时,小说艺术构思大气,表现手法多样,现实主义和非现实主义手法交替使用,体现了高尔基晚年的创作风格。
1892年,在《高加索报》上用高尔基·马克西姆(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在地方报刊当编辑、记者,从此专心从事写作。
作品
1895年,高尔基发表了著名的浪漫主义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
1898年,高尔基的第一个作品集两卷集《随笔与短篇小说集》问世,从此蜚声俄国和欧洲文坛引起国内外广泛注意。
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玛·高尔杰耶夫》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完成的《福玛·高尔杰耶夫》和《三人》两部中篇小说,通过较广阔的现实画面,着重揭示青年主人公人生探索的主题。
20世纪初,高尔基的创作转向戏剧方面,以最迅速、最直接、最简洁的形式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
从1900年起,高尔基参加并主持知识出版社的工作,通过出版《知识》丛刊团结了当时俄国大批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作家。
1901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后更名《海燕》),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海燕》是“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他以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
1901年,高尔基还写了第一个剧本《小市民》,揭露了资产阶级保守派与自由主义者的矛盾,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无产者(革命工人尼尔)的形象。
1901年,高尔基因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出狱后受革命政党的委托建立秘密印刷所,为此第二次被捕,遭流放。
1902年,写了剧本《在底层》,这是作者通过20年时间观察流浪汉生活的总结,是高尔基戏剧的代表作,深刻批判对幸福的消极等待思想,剧中的一个人物宣布:“人这个字听起来多么自豪”。
1905年,是高尔基思想和创作发展的第二个阶段(1900—1909革命前后)的开始,在革命形势激烈的岁月里,高尔基作为战士参加了革命运动,他的住宅成为1905年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由于高尔基积极参加革命运动、与列宁结识和加入布尔什维克党,世界观发生了质的飞跃,在创作上也更加自觉地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力求创造新的英雄人物,写出比生活更高、更好、更美的东西来。
1905年革命爆发初期,他曾以目击者的身份写了讨伐沙皇政府枪杀请愿群众的传单,号召人民奋起斗争,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民主工党的《新生活报》和《战斗报》的出版,多方努力为起义者筹划经费和武器。这期间他还发表大量政论,其中《谈谈小市民习气》一文深刻分析小市民习气的社会根源、心理特征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
1906年,高尔基创作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这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列宁肯定了它的现实意义。称高尔基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1901~1910年,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仇敌》《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野蛮人》等许多重要的社会政治剧本,其中有的反映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贫苦人民的生活,有的揭露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市侩的精神空虚。在《小市民》一剧里作者第一次描写了先进工人尼尔的光辉形象。这些剧本的上演,受到革命人民的热烈欢迎,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不安。[3]
投身革命
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高尔基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并同列宁会晤。
1906年初,高尔基秘密离开俄罗斯到美国,在那里宣传革命,为党募集经费,写了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政论《我的访问记》、特写《在美国》、剧本《敌人》。《敌人》通过一个工厂的工人群众同工厂主面对面的激烈冲突,成功地表现了工人阶级不怕牺牲的团结战斗精神。
1906年,高尔基在美国写出了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母亲》和《仇敌》,使他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母亲》是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主人公巴威尔和母亲尼罗芙娜的形象概括了20世纪初俄国工人阶级革命战士的优秀品质。取材于1902年索尔莫沃工人五一游行事件,突出塑造了自觉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巴维尔及其在现实的教育下由逆来顺受转变为坚定的革命战士的母亲尼洛夫娜的形象,渗透着对历史进步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在现实的革命发展中表现现实的创作原则,是公认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列宁称赞这部小说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提出它对俄国工人“有很大的益处”。
1906年秋,高尔基从美国到意大利,定居卡普里岛。由于工作上的关系他同当时担任党中央委员的鲍格丹诺夫比较接近,参加了以后者为首的前进派活动,并受其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思想上受到党内机会主义派别“造神论”的影响,高尔基一度接受造神说,1908年发表作品中篇小说《忏悔》,受到列宁的严肃批评。当时他发表的一些论文以及专著《俄国文学史》等,也包含不同程度的“观念复合”、“经验组织”和造神论等错误观点。经列宁的批评帮助,他逐渐提高认识,脱离前进派集团。
1907年5月,高尔基和列宁一起参加了在那里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
1910年,革命后,高尔基的创作达到了成熟阶段。剧本《敌人》(1906年)第一次描写了向资产阶级正面进攻的工人阶级的战斗集体,塑造了***人辛佐夫的典型形象。同时期创作的长篇小说《母亲》(1906年)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两部作品同为俄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作。
革命失败后,高尔基赴美国及意大利写了一系列政论文章,抨击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充斥于思想、文学界的形形色色反动思潮。1908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忏悔》流露出唯心主义的造神论思想,受到列宁的严肃批评。尽管如此,高尔基的主导倾向仍然是积极的,富于革命的战斗精神。对新的无产阶级文学创作方法的特征从理论上进行了许多探索,提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观点。他在两次革命之间的创作成果颇丰,如《奥古洛夫镇》(1909)、《夏天》(1909)、《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生》(1910~1911)、《意大利童话》(1911~1913)、《俄罗斯童话》(1912~1917),以及稍后完成的《童年》和《在人间》(1913~1916)。
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反映了吉卜赛人的生活,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书中男主角,一个勇猛的小伙,洛伊科 佐巴尔,向来独来独往,风流倜傥。女主角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就是马卡尔 楚德拉,无数人爱慕的对象。洛伊科 佐巴尔同样也爱上了马卡尔 楚德拉,从此失去了自己的灵魂,终日跟随着马卡尔 楚德拉的马队,后来终于向她求婚,结局是他匍匐在马卡尔脚下后用刀杀死了她,然后自己也死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