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论文
外国文学在不同的时期有不一样的风格,下面是我整理的外国文学史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
内容摘要: 外国文学涉及大量纷繁复杂的文艺思潮、文学现象及作家作品,较之其它课程,教学难度相对更大。而传统的文学教学大多依据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对学生进行课堂讲授;这种教学模式以教材教师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探讨,主张在调整课程内容体系的同时采用主体性研讨式教学方法,以期为外国文学教学的探索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 文学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主体性教学
外国文学课担负着传播引介民族文化,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由于它源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态,具有异质文化性质,在精神心理、价值建构、审美追求等方面均显示出与中国文学不同的特点,学生在理解上往往产生距离感、陌生感。同时,外国文学涉及的范围广,作品多,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文学思潮和现象纷繁复杂,同一思潮在不同的国家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别,即使在同一国家里,不同的作品也同时存在相同点和独特性。因此教学难度相对较大。
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一般依循文学史发展脉络,做史选结合的综合描述:内容上厚古薄今,详远略近”;方式上基本以教材教师为中心,进行课堂讲授。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无疑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层次、多向度的研究,建立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的大视野的教学任务。因此,对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调整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大多文学教材采用“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节选”的三段式套路,因其“史”和“编”的特点,长期以来在学术理念上形成了误区:教材定位的非学术化,文学史知识的纯客观化,操作方式上的集体化。于是,教材忽视了文学自身规律和特性,重点不够突出,缺乏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实践证明,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反映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时代特性:
第一,从纵向上,根据“厚今薄古”的原则调整课程内容体系。整个西方文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7-18世纪的古典主义和启蒙文学,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以及20世纪中期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传统的文学教材及教学内容往往侧重于19世纪及以前的经典文学,对于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后的现代主义文学则无暇顾及或只是匆匆带过。于是便形成了这样的弊端:知识陈旧,即时性差,信息获取滞后于当代重要研究成果及前沿动态。因此,在教学中对课堂教学内容应做适当调整,“本着详近略远原则,把重点从古代移到现代”,尤其是20世纪后的现代主义文学,体现文明成果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转换,使学生了解现当代重要的研究成果、文学思潮、批评方法。
第二,从横向上,压缩文学史教学,开展专题教学。在以往的文学教学中,我们多采用“古代、近代、现当代”的分段式教学模式。这种文学史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宽,作家作品多,文学现象纷繁复杂,面面俱到,给教学增加了不少困难,容易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基础课程占用的时间过长,既不利于教师的科研探索和学生的自学研讨,也影响课程体系的建设。所以,在保留外国文学史教学中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可对其大力压缩,并推出一系列专题选修课,比如:英美文学经典、西方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西方小说叙事研究、西方诗歌艺术研究、西方悲剧艺术研究、比较文学研究、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专题研究、西方文化概论等。这样改革,极大丰富了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趋于完善,尤其是为我们的研讨式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钻研和思考,完成文学的创造性阅读和阐释。
第三,重视文学理论在教材中的作用。文学理论是用于诠释文本的普遍理论,原是对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但反过来又影响和指导创作。具有历史重要性的文学理论学派包括有:新批评、形式主义、马克思主义、心理分析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等。学生掌握了不同的文学理论,便有可能采用多种文学批评方法从新的角度和层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和阐释。现代文学教育正是要形成多元化的阐释格局,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阅读。
总之,在编订外国文学教材时,我们应坚持“以史为经,以论为纬,以作品研究为中心”的原则,编写出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具有大学特点的外国文学教材。
二采用主体性研讨式教学模式
大学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为了替学生解惑答疑,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为此,外国文学课堂应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和阐释能力。
第一,更新观念,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依据当代诗学阐释学思想,“作品包括文本和读者理解两部分,那么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才是文本自身意义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所以文学教学应当彻底改变以往以老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式教学方式。
在主体性教学模式中,教师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在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引导”主体的作用,使教学活动具有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功能。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坚持“精讲、少讲、不讲”的原则,即重点、难点的地方精讲;参考资料多的内容少讲;简单易解的部分不讲,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一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单一的专业知识学习中解脱出来,达到“一课多能”的教学目标。学生既能掌握专业知识,提高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的能力,又能在思维方法、学习态度、表达技巧等方面得到综合训练。
第二,提倡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沙龙式”研讨。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学教学多采用单一的社会学历史学批评方法,以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作为衡量作家成败、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然而一部经典作品,无论在文化容量还是美学内涵上,都是博大精深的,因此我们应注重从文化、哲学、宗教、社会心理及科学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多方法的阐释,构建多元化的阐释格局。“在教学中将语言的输入和文化的导入”,就可以使学生体会和接受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价值观的空缺和不同,在沙龙式的研讨中更好的实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为此,我们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造。对于一个问题的认识,不给标准答案;对于不同的观点,也不作统一结论。学生依据不同的文学理论、批评方法和个人经验可以读出不同的意义。比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邱园记事》,有人说它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淡漠和隔膜;有人说它反映了一战给人们带来的悲观和彷徨;也有人说它表现了人们对生死的不同看法;更有人分析了其中的生态主义思想。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讨模式容易营造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活跃敏捷的主动思维。于是,学生在各抒己见中得出了不同而又深刻的个人感受,甚至不放过作品中的一个词一句话,文中出现的一些细节场景(花、蜗牛、机器轰鸣等),都作了细致而深入的探讨和推敲。
第三,论文写作是课堂讨论的结果。经过阅读准备、教师引导、全员参与和互动的课堂讨论,每一位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把握都达到了比较全面的程度,能够确定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提倡学生深入探索、大胆创新,启发和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运用新的批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作家作品进行新的解读。通过论文写作,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成就感和满足感自然而来,学习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当然,这种主体性教学模式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深谙教材的同时还要熟悉学生,在讨论时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有备而来。
三结语
雅斯贝尔斯曾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我们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输送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而教育所担当的重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更为重要的是涵养丰富健全的人格,塑造完美高尚的灵魂,使人的潜能得到极大的挖掘和拓展,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和张扬。由此可见,教是为了不教,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才能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便是我们的文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任务所在。
;一 引言
在西方文学中,无论是古希腊—罗马传统,还是古希伯来—基督教传统,都呈现出对待自然的两种对立心态,即回归自然与征服自然,表现为既有阿卡狄亚式返回自然的田园牧歌,也有奥德赛式征服自然的英雄凯歌。这两种声音相互掺混,往往渗透和凝结在同一部作品当中。受这种文学传统和人文精神的影响,西方大多数作家都体现出对待自然的矛盾心态。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占主导地位的似乎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思想,它虽映衬着人类征服自然的丰功伟绩和艰难步履,但也体现出人类面对自然时狂妄的征服野心和破坏意识。尤其到了近现代,随着机器文明进步,工业化、商业化成了势不可当的必然,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与此同时,基于对文明的怀疑和反思,生态警示的回声也不断响起,文明批判的声音日益强烈。
作为在这种人文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作家,杰克•伦敦对待自然的态度是矛盾的。他的创作既体现人类面对自然的挑战时表现出的坚决征服立场,也表露出回归自然、实现与自然情景交融、和谐共处的美好理想。“他既把自然当作是冒险的场所,也把它看成是避难之地。”他既有强调自然为人类而存在,服务于人类利益,理应被人类征服利用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也有面对现代文明冲击和破坏的生态环境时表现出的生态中心主义思想。他既讴歌自然对人类精神和身体的塑造作用以及人在自然中锻造出来的不灭意志和顽强精神,也流露出人与自然精神沟通的宗教超越意识。对伦敦而言,自然始终是一种辩证的存在。他在强调自然价值论的同时也给予自然本体论的思考。作为一名有时代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伦敦的自然观中有明显的现代文明批判意识,他致力于探讨和营造人与自然、自然与文明之间的和谐关系。对自然本体的思考是伦敦写作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他个人成长的沉重记忆。“使伦敦的生命充满生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他希望环境不要持续地被当作是可以无节制掠夺的资源。” 为此,伦敦也被当作是最早的环境主义者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杰克•伦敦的自然观没有做过专门的讨论,因此笔者做点尝试,以求教于方家。
二 荒野意象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杰克•伦敦是一个身体力行的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投射着个人亲身经历的影子。无论是北极的阿拉斯加荒原,还是南太平洋海域,无论是日俄战场,还是欧洲大陆,都有他的身影。伴随着他成长和求索历程的是找寻自己心中的伊甸园这一人生梦想。他不仅用自己的身体找寻,也将这种体验用语言文字的方式进行投射,寄托着他的思考和探索。“无论是在伦敦的虚构作品中,还是自传性作品中,贯穿始终的主题就是寻找伊甸园。” 在不断找寻的过程中,伦敦对自己所涉足的每一块土地都给予人文思考,用艺术的形式加以再现。然而,如果我们认真梳理,就会发现伦敦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自然持有明显差异的态度,在作品中体现为几种不同的荒野象征形式。著名伦敦研究专家厄尔·莱柏指出,“伦敦小说中的荒野象征至少有四种形式——而不只是一种——同时每种形式又都有自己的特征。” 伦敦小说中比较集中的四种荒野形式为北极荒原、南海的美拉尼西亚群岛和波利尼西亚群岛、美国西部的索诺玛山谷。伦敦出于对自然价值观的考虑,对它们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态度。
人要在自然中生存发展,就要对自然提出的挑战给予积极的应战,而只有当自然的挑战程度和人所需付出的应战努力程度比较协调时,人才适于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如自然的挑战力过于强盛,则人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都难以适应;如果自然缺乏挑战力,也因此会被人类肆意践踏破坏,然后弃之一边。伦敦作品中的四种荒野象征具有不同的挑战能力,涉足者也相应地采取了不同的应战策略,也表现出对它们不同的态度立场。不同的态度立场则是伦敦矛盾自然观的一种表现形式。伦敦的理想就是找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存环境,所以,无论什么地方,在他看来是适合自己生存或人类生存,他则把它想象为心目中的伊甸园,也流露出对此地最热烈的歌颂和赞美之情。伦敦始终用适者生存这一达尔文主义的标准来衡量人的能力和自然挑战之间的关系。
伦敦早期大多数作品的背景是阿拉斯加荒原。此地是伦敦是1897年淘金的涉足之地,凝结着伦敦对自然最严肃的思考,也表现出最威严的敬意。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就是神圣威严、公正和道德感化力量的象征。此地“不仅需要体力上的变化,也需在道德方面变化,惟有适者才能幸存。” 涉足者在此地必须遵守和适应作为适者生存审美价值体系的北方准则。寂静的雪野就是死亡威胁的象征,对人类的适应和生存能力提出严峻的考验,但因此也成为最好的净化和塑造场所,不仅可以把人塑造成为身强力壮、吃苦耐劳的威猛大汉,同时也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磨练出正直诚实、乐观向上、达观自然、协作努力等优良品质。
在北极,当人类面对时刻而止的困难和死亡威胁时,才真正体会到生命的真谛,也锻造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漠视厌恶情绪。《热爱生命》中的“他”就是在此感悟的基础上才存活下来的。尽管北国有如此多的优点,但它终究不适合于人类生存,因为它对人的应战能力提出了过高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一个应该逃出而不是应该逃往的地域。” 伦敦在众多的北方故事中都强调了自然对人精神的净化提升价值及对人躯体的塑造作用。就这一点而言,他是歌颂北极荒原的。然而,伦敦也不时地强调北极自然环境的危险性和残酷性。因此,他在对自然威力流露出敬畏之情的同时,也流露出恐惧和厌恶情绪。
伦敦最早涉足太平洋海域是在1893年随捕鲸队到日本海捕鲸时,以后多次亲历。虽然南海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景观勾起了伦敦无穷的幻想,但浊浪翻滚、暗礁丛生也使他意识到了这块领域绝非祥和之地。南海诸岛被殖民主义侵占和掠夺之后的残败景象也引起了伦敦对人类文明的深刻反思和犀利批判。美拉尼西亚群岛近于赤道,炎热潮湿。尽管此地热带雨林苍绿盖地,但走进密林则瘴气四起、腐臭冲天,处处都有陷阱,时时都存横祸。它成了腐化堕落、野蛮凶残和无可救药的象征,是真正的绿色地狱,是伦敦心目中真正的荒原。位于太平洋中部的波利尼西亚群岛尽管纯洁美丽、绿草茵茵、芳草萋萋,然而,在现代文明的侵扰下,它的仁慈似乎变成了软弱的象征,成了殖民争夺的重点对象。在伦敦的心目中,它就是失去的乐园。
杰克•伦敦对大海有独到的感情,因为他在海洋上证明过自己的存在,获得了“蚝贼王子”的称号,雄赳赳地担当过渔警队员,在捕鲸船上也凭自己良好的表现赢得了老手们的敬佩。1907年驾驶“斯拿克号”航行太平洋的经历是他一生中最张扬的时刻。最早勾起伦敦对太平洋海岛憧憬之情的是麦尔维尔等人美化南海和南海诸岛的航海小说。然而,伦敦亲眼所见的美拉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的人文景观跟他幻想中的大相径庭,因而他在流露出失望情绪的同时也有惋惜之情。他对已遭到破坏的自然既有深切的关怀倾向,也有明显的厌恶和唯恐避之不及的恐惧感。伦敦认为此二地已不再适于人类生存,至少不适于自己,因为恶劣的环境要求人必须做出恶魔般的反应,降低自己的道德和行为标准。如果说北极能够促进人精神进化、提升人精神境界的话,那么南海诸岛只能导致人的道德沦丧和精神退化。
接下来伦敦把追寻的目标转向了空气清新、万物生机盎然的索诺玛山谷。围绕这一背景,他创作了《月亮谷》、《毒日头》等作品。在月亮谷,自然的挑战力有限。它已遭到了人为破坏,也不再是伊甸园,但它依然是新生命力的象征,有望恢复失去的乐园。伦敦再次发出了逃离城市、远离都市文明的呼声。月亮谷的气候宜人、清泉甘甜、花草雅美、土地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能,是一块适宜生存发展的好地方。此地美好恬静的大自然既拥有北极严酷自然的感化力量,也有南海美景的抚慰作用。伦敦热烈地歌颂土地,赞美土地,也以实际行动改良土地。
从个人经历和文学表现来看,伦敦出于对自然存在价值诸方面实利主义的考虑,一直在寻找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理想乐园。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把自然降低到了为人类存在和服务的客体性地位。伦敦在强调自然为人存在的价值的同时,也以自然对人是否有好处来判断自然的价值,并表现出不同的感情和态度。他歌颂赞美自己认为对人有价值的自然,其它的则另当别论,或逃避、或厌恶、或诅咒。这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以人的利益为价值尺度考量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但是,这只是伦敦自然观中的一个侧面,如果我们就此得出结论,则会对伦敦形成偏见,产生严重误读。
三 文明批判与生态中心主义思想
有学者认为,“杰克•伦敦短暂的、热烈的职业生涯被一个简单的追求主导着,即找寻一种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 也正因为如此,伦敦也是一个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精神相通的道德理想主义者,与爱默生、梭罗倡导人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精神复兴理想一脉相承,进而表现为他在具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同时也有生态中心主义理想。伦敦有时也从生态整体的利益出发考虑自然的存在和人的行为,对人类破坏自然、无节制开发土地、虐待和残害动物等行为持批判态度,进而将根源归结为现代文明的流弊。因而,他也积极地思考和探索解救现代文明侵扰下自然的未来命运问题,表现为生态整体关怀意识。
杰克•伦敦是一个热爱并关怀大自然的人,尽管他一直在强调自然存在的功利价值,注重自然对人各方面的利益和抚慰功能,但他并没有只停留在这一自然价值认识论的层面上,反而积极地对自然进行本体论思考。伦敦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思考现代文明语境下人类如何破坏大自然的,其一为竭泽而渔地对待土地、其二为虐待和残害动物、其三为殖民主义对自然美的破坏。他从这三个方面表露出生态警示、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理想等。而这四个观点或标准被有些学者认为是生态文学的重要标志
伦敦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回归土地、回归自然,在以索诺玛山谷为背景的《月亮谷》、《毒日头》等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回归土地是伦敦继非常激进的社会主义理想和抗争行为之后稍微温和一点、改变了策略的拯救人类文明的积极理想。伦敦寄希望于土地的净化功能和感化力量,相信在土地的抚慰和养育下,人类可以暂时躲开都市化、工业化和商业化代表的现代文明的侵扰,从而保证个人完善的人性,过上自由理想的生活。这也是伦敦几部田园主义小说的一致主题。伦敦注意到尽管索诺玛山谷土地富饶、环境幽雅、气候宜人,但大自然固有的美丽和富饶已被现代文明糟踏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开发者为了获得自己的暂时利益,不惜从土地上榨取最大可能的价值,土地因而也遭到了竭泽而渔式的掠夺。当开发者发现被掠夺和践踏的土地不再具有其增值的可能以后,又将目光投向了其它地域,开始了新一轮的掠夺。伦敦正是通过对比自然美和人对待自然的丑行来表达生态警示和文明批判思想。
在《月亮谷》中,伦敦深恶痛绝地指责了人类掠夺土地、破坏生态环境、唯我利益至尊的做法。他着眼于早期移民掠夺式的对待土地的方法,指出,“他们懒惰、浪荡、都是白人穷光蛋,他们什么都不干,只会糟踏土地,然后搬家,再糟蹋土地再搬家。” 伦敦注意到,只重开发不重保护、只利用不投入的人类贪婪本性不仅使生态失衡,使本来具有很大开发利用潜能的土地开始变成荒原,而且也从根本上破坏了美国精神,践踏了美国的民主理想。伦敦对这种没有可持续发展目光、只注重当前利益的土地使用方式表现出极端的厌恶之情。为了实践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和土地使用理想,他在自己的庄园上践履科技农业思想,企图建立一个模范农场。“他启示了当代农业工作者的地方就在于他坚信进步依赖于人类重新思考与土地的关系。”
利用土地、依靠自然、谋求发展本来是人类生存发展无可厚非的选择,但矛盾就在于自然的供给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却是无限的。人类过分的贪欲不仅干扰自然的循环进程,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美与生态平衡,而且彻底透支了自然潜能,变自然为荒原。美国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针对人类过分谋求利益的行为,提出人类应该扩展伦理的范围,以求走出伦理只局限于人的困境。他认为,人应该对处于同一生态共同体的其它存在负担起伦理责任,促进人与整体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对土地、对自然过分掠夺的行为明显不利于生态整体思想,带来的只有不可逃避的灾难性后果。伦敦投身于农场,想通过科学的耕种方式,有限度地利用土地价值,保持可持续发展,这是他从生态整体主义的角度出发调整人与土地关系的一次尝试。有学者认为,“改善农业条件是他的另一个社会变革理想,他也因此成了最早的投入的环保主义者之一。”
伦敦也善于把动物形象引进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牙》就是两个大多数读者熟知的例证。他不仅将动物做工具性客体描绘,也做拟实型刻画,对动物的命运和遭遇给予极大的关注热情。按照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人是比动物更加高级的动物,人有权利、有能力去驯服动物,从而使它们为人类利益服务。但伦敦除了给我们呈现叙述层面的动物故事以外,也注意探究人与动物的相通之处以及动物固有的灵性,引发我们思考人与动物这两种自然存在之间的关系。根据法国人道主义学者阿尔贝特·施韦策的“敬畏生命”理论,“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没有高低贵贱的等级之分。” 作为生态圈中的两种存在方式,人与动物应该是平等的,但人往往凭自己赋予自己的权利和偏见,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待动物,最恶劣的行径就是虐待和残害动物。伦敦激烈批评了人面对动物时表现出的非人道主义行为。
《野性的呼唤》中布克的主人换了四次。在南国庄园,它是一条被主人极为宠爱的、养尊处优的宠物狗。它或许根本没想到北极阿拉斯加发现金矿这一喜讯对它来说是灾难的起源。它被家丁偷偷地卖给了贩狗者。从此以后,它不得不学会适应“棍棒和虎牙”的生命法则,实现重生。它的主人不再对它和蔼友善,反而施以残酷的折磨。伦敦在小说中多次渲染了人类如何虐待动物的场面。刚踏上北极的布克尚不懂生命法则,依然保留着南国庄园上长期以来形成的癖性,为此它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他软弱地蹒跚地走着,血从鼻子、嘴巴和耳朵里滚滚地流出来,他的漂亮毛衣上喷溅上和污染上斑斑带血的唾沫。于是那个人走过来不慌不忙地对着他的鼻子狠狠地打了一下。他经受过的一切痛苦比起这一下的剧烈痛苦,都算不上什么了。” 如此虐待动物的场面在小说中比比皆是。伦敦花如此多的笔墨描写人暴虐对待动物的场面,一方面是为了激发人同情动物的遭遇,从而善待动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同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关系形成对比,达到使人反思自己的行为,调整与动物、与自然关系的目的。
伦敦也将关怀动物命运与批判商业利益驱动联系到一起。利益的驱动是人狠心地从事很多活动的重要原因。主人们残害布克和白牙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受经济利益驱动。《白牙》中的白牙是美人史密斯强迫用来赚钱的工具。为了驯服它,史密斯不惜使用任何可能奏效的、残酷的方式;为了使它有机会赢取尽可能多的金钱,他不惜安排白牙与任何对手搏斗。伦敦在揭示人类残害动物这表面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他对现代社会人唯利是图、利益至上的行事处世原则的质疑和否定。《海狼》中也有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描写。未被惊扰的海豹明显表现出对人和平友好的态度,但当有人提着棍棒发起进攻时,海豹出于自卫的本能也予以还击。然而,它们终究不是用武器武装起来的“现代文明人”的对手,反而成了被血淋淋杀害的对象。“这是全不讲理的屠杀,都是为着娘儿们,人们都不吃海豹肉,也不吃海豹油。经过一整天的捕杀,我们甲板上堆满了兽皮和肉体,被脂肪和血腥弄得滑腻非凡,排水口里老是流着血水;桅杆、绳索和栏杆都染上血腥的颜色。人们都像屠夫般没头没脑地工作,赤着膊,手和手臂上都有血,用剥皮刀割,剥下这已被杀死的美丽的海兽皮来。” 在这一段文字中,伦敦用血腥的剥割海豹皮的场面来展现人类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触目惊心的罪恶行径,具有明显的文明批判意识。这种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驱动下,人类残害动物的行为既是现代文明条件下人类精神危机的重要体现,也是消费文化泛滥的表现和必然结果。
伴随着人类文明现代化的进程,殖民主义的行径也日益猖獗。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无论是北极荒原,还是南海诸岛,到处都留下了殖民主义者的脚印。殖民主义不仅给被殖民地区的人民生活和文化形态带来了灾难性后果,也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状态,同时还把腐化、堕落、残忍、野蛮的人格品质和人际关系带到了被殖民地区。在短篇小说《老头子同盟》中,伦敦借土著老头英勃尔的语言诉说了殖民者到达前后北极的明显变化。“我小时候,在白鱼河一带,每一座山上都有麋鹿,每年都有数不清的驯鹿跑来。如今,猎人跑上十天十夜,也看不见一只麋鹿,至于那无数的驯鹿,根本就不来了。” 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们”常常沉迷于畅想以前的和谐生存状态。“我们想起了年轻时的好日子,自由的土地,丰衣足食的光景,快乐的心情同暖和的太阳。”英勃尔告诉我们,殖民主义者的入侵使原来资源丰饶的北国森林变成了贫瘠的荒原。为了捍卫自己的生存权利,土著人向入侵者发起挑战,从而北极森林里开始上演一幕幕你来我往的血腥杀戮战争。这就是现代文明的流弊。
伦敦本来怀着浪漫主义的和谐美好梦想在南海诸岛上找见自己心目中的伊甸园,然而他发现的只有失去的乐园和绿色地狱,造成这种恶果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殖民主义入侵。殖民主义的触角带给南海诸岛的不仅仅是资源被掠夺,也是道德沦丧、疾病漫延、人与自然的关系陷入极不协调的状态。在《唷、唷、唷》、《可怖的所罗门》、《马普希的房子》、《患麻风病的顾老》等短篇中,伦敦都激烈批判了现代文明语境下殖民主义的暴行。
伦敦从众多方面对现代人对待自然的非理性行为进行揭露。他正是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良知发出了生态警示的呼声,通过自己的笔触和行动承担起了挽救大自然、挽救人类未来的责任。文明批判是伦敦自然观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他被称为是环境主义者的重要原因。文明批判是调解人与自然紧张关系,从而达到和谐状态的必要手段,因为只有使人类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局限和弊端,唤起人类的环境意识,从而付诸行动,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得到可能性的改善。
四 结论
尽管杰克•伦敦具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但他笔下的自然绝非只是漠然的存在,也是一种审美的对象。作为一位思想敏锐但又异常复杂的作家,伦敦对待自然的态度也有明显的矛盾之处。他既向往人类文明,歌颂人类的文明进步,但又清醒地认识到了文明的局限,得出了“现代人无法在文明中得到拯救,”,“只有逃离文明才能拯救自我” 的结论。因而他热烈地呼唤回归土地、回归自然。其实,文明和自然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存在关系,如何使二者处于和谐状态,既保持文明进步也保证自然和谐发展才是最值得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杰克•伦敦的理想就是通过人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适时净化心灵的途径来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从而使人、自然、文明处于和谐发展的理想状态。
摘要: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国外是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相提并列的,而不是从属的学科。一些词典和有些同志都采用了“风景建筑(学)”或“景观建筑(学)”的译法,这样很容易给人造成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建筑学的一部分(门类)或一门新的分支学科的印象,而该专业无论在专业起源、学科内容以及位置诸多方面都与国内的园林专业很相似。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的组成部分,大到绵延几十公里的风景区规划,小到十几平方米的庭院设计,都属于景观设计的范畴。景观的设计就是土地的设计,它的基本原则为:认识人性,尊重人;认同自然过程,尊重自然,尊重土地之“神”。 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对环境的设计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谐共存。
关键词:景观;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城市设计;土地设计;学科;景观设计师;
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国际通用的学科代名词,国内对它已经不再陌生。但是,从一些英汉词典、城规和建筑与园林等专业期刊和译著、国家发布的科技名词等出版物中出现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一词来看,对该名词术语的理解与翻译却存在较大差异与分歧,译名就有造园学、景观建筑学、风景建筑学、景园建筑学、园林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园林学等。
Landscape Architecture作为学科名词术语,其产生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叶美国的早期园林实践活动,尤其是城市公园运动对该专业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此时整个园林的中心仍在欧洲,特别是十八至十九世纪的英国自然风景园(Landscape garden)对美国园林界的影响很大,传统专业术语Landscape Gardening和Landscape gardener仍然广泛应用。在Landscape Architecture成为学科名词之前,首先出现的是职业称谓Landscpe architect。该名称的出现与被称为美国园林之父的园林设计师奥姆斯特德(FrederickL.Olmsted)及其合作的建筑师弗克斯(Calvert Yaux)有关。到二十世纪仍有相当一部分设计师使用Landscape gardener。另外一部分设计师则更倾向于Landscape designer或landscape engineer。 关于用Landscape Architecture作为学科名词,伴随着该词的产生就充满着争议。奥姆斯特德对用Landscape Architecture作为学科名词既感到不满意,也感到十分困惑。由于当时没有人面对新的环境与实践提出更恰当的名称,虽然Landscape Gardening当时仍然是较盛行的术语,但是Landscape Architecture一词也逐渐使用与流行起来。英国园林学者普雷斯(R.A.Preece)在谈到Landscape Architecture定义时认为,从一个专业所主要关心的内容中就能够了解到一个专业的范围性质及发展方向,他认为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唯一将主要职责放在改善室外空间(outdoor space)质量之中的专业。美国园林设计大师海尔普林早在60年代就对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专业性质与方向做过精辟的论述:园林学主要的兴趣在开放空间(open space)及其相关的领域,并且强调这些空间设计的意义、重要性和可用性。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堤谢尔(William H.Tishler)教授任主编,4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合力编著的《American Landscape Architecture:Designers and Places》(1989)一书介绍了美国园林发展史上有代表性的设计师和所涉及的主要专业活动领域,绝大部分内容与国内园林专业从事的实践工作相同或性质相似。对于20世纪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一学科和职业,IFLA在其章程的宗旨中是这样阐述的:"鉴于世界各国人民的长远健康、幸福和欢乐,是要建立在人们与他 们的生存环境和谐共处和明智地利用资源的基础之上的:又由于那些增长的人口,加之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能力,导致了人们在社会上、经济上和物质上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又由于为了满足那些对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而不致恶化环境和浪费资源,这就要有一种与自然系统,自然界的演化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相密切联系的专门知识,专门技能和专门经验。这些专门的合格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我们已在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个专业的实践工作中找到了。"1986年3月,在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举办的国际大地规划教育学术会议(World Conference。n Education For Landscape Planning)明确阐述了关于Landscape Planning学科的含义:"这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其重点领域关系到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农业地区的发展与变迁、大地生态、城镇和大都会的景观。" 可见这一学科的最现代观念已经扩展到"地球表层规划"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国外是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相提并列的,而不是从属的学科。如果仅仅用“××建筑学”来翻译的话,很容易给人造成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建筑学的一部分(门类)或一门新的分支学科的印象。可是任何广义建筑学,大建筑学是不能把L.A.包涵在内的。建筑学(Architecture)是用无生命的材料来进行设汁的艺术和科学的综合学科。风景园林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用有生命的材料和与植物群落、自然生态系统有关的材料进行设计的艺术和科学的综合学科,两者显然是不能互相替代的。虽然国外一些先进国家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学科专业面要宽、涉足的内容要多,与其他学科渗透的程度要深,但是,专业的性质是相同的,产生和发展的脉胳是一致的。所以我认为将Landscape Architecture翻译为“园林”,“风景园林”和“大地景观设计”等会更贴切一些。
在当前社会,园林学科的研究内容和职业范围主要有城市景观规划,农村景观规划,园林风景区的景观规划和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规划等等,而且现在园林已经不仅仅是解决中国的块绿地问题,我们是要解决中国未来13亿人的生存问题,健康问题,安全问题的。在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一是已经建立起一个以绿色生物系统工程为主的新学科,这个新的综合工程学科,是在"人工环境"(如城市、村庄、工厂、矿山等等)中,建立绿色生物系统工程,与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系统融合而成为一体,建成一个安全、卫生、宁静、健康、舒适、美观、文明的,适于人类生存的"人居环境"("EK-ISTICS");二是对人工环境以外的"人类自然环境"(man“s physical environment),例如国家森林保护区、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纪念物保护区、国家天然公园、冰川、峡谷、水系、海洋、沙漠、山岳、湖泊、草原、湿地等自然环境,提出保护对策及从事保护区的规划工作等等。这一学科是以"生物、生态学科"为主,并与其他非生物学科(例如土木、建筑、城市规划)、哲学、历史和文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它的基础知识包括地 质学、自然地理、土壤学、气象等自然科学,生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生物科学;园艺学、林学等农业应用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相综合的新的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学科。它包括从古典的小面积的庭园、花园、公园等地形地貌设计,道路、建筑,叠石堆山及种植设计,一直到现代整个大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从一个小园林的设计一直到宏观的,涉及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农业区域的变迁与发展、大地生态的保护、城镇和大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同时运用现代尖端科学技术,如航测遥感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内容。景观设计师具有其他专业所不可替代的责任和优势。
从工业革命和城市化(18世纪中叶)以前到今天,园林学科的发展经历了造园时代,风景造园时期(Landscape Gardening)等阶段,园林学科也从单纯的“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演变成了迅速发展,工作领域越来越大.包括新城镇的规划、扩建、改建,公路和道路、国家天然公园、水库修建、森林、矿区和工业区重建等工作的一门学科。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麦克哈格(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1969)为代表的(景观)生态规划,早已赋予LA学科从拯救城市走向拯救人类、拯救大地的历史使命。你家后花园的月季花死了关我什么事!正如麦克哈格所说:“不要问我你家花园的事情,也不要问我你那区区花草或你那棵将要死去的树木……,我们(景观设计师)是要告诉你关于生存的问题,我们是来告诉你世界存在之道的,我们是来告诉你如何在自然面前明智地行动的”。从这一点来说,园林学科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即“大地规划”的时代。
结语: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虽然由于文化的不同,观念的不同,每个设计师有自己侧重的方面。但是景观设计作品如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定是在总体上达到了这些因素的互相平衡,而其中又以一至二个因素特别突出。因而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批评某些生态主义设计过于平淡而缺乏艺术的价值,或者过于强调自然而忽略了人的需求。一些纯粹功能主义的作品虽有良好的社会性,但却与文化、自然隔绝,同时不具备相当的艺术水准,这样的作品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样,盲目地追求文化、艺术性,但却连基本的使用功能都没有很好地满足的设计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设计。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它们相互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功能合理、满足了不同人广泛的使用需要的作品,意味着是高效的,而一定的资源投入产生了最大的效益,也意味着符合一定的生态原则;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最容易得到的资源就是通过高效利用现有资源,而节约下来的那部分资源,所以生态主义已经从一种实验或意识变为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因素;而艺术的作品,意味着具有引人注目的潜质,它可以改善一个地区的视觉环境,提升一个地块的价值,这又与社会经济联系在一起。今天更多的景观设计师追求的是这些因素之间的平衡,即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及高质量的艺术水准的景观。今天的景观设计,呈现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虽然功能至上的思想受到质疑,但功能一直受到关注,艺术、装饰、形式又得到重视;传统园林的价值也得到尊重,古典的风格也可以被接受;其它学科的介入使其知识领域更为广阔;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又使得景观设计出现更多的可能性、出现了更多全新的形式,现代景观变得更富有包容性。社会的发展使景观的内容不断发展,新的景观类型的出现,对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今天的景观设计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它们的价值还有待经受时间的检验。但是那些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作品应该是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的艺术品,它们吸收了历史的精神、但决不模仿固有的风格,它们符合科学的原则、反映了社会的需要、技术的发展、新的美学观念和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现代景观的价值取向》 作者:王向荣 林箐 发表:《中国园林》
《还土地和景观以完整的意义:再论“景观设计学”之于“风景园林”》 作者:俞孔坚 发表:《中国园林》2004(7):37-40
《Landscape Achitecture是“景观/风景建筑学”吗?》 作者:王晓俊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 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作者:孙筱祥 《中国园林》2002/4
《关于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中译名》作者:王绍增 1:67-68。
《试论景观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作者:肖笃宁 李晓文 发表:《生态学杂志》1998(3):46-52
《土地的设计:景观的科学与艺术》 作者:俞孔坚 发表:《规划师》2004-2
《景观设计展望:国际性和中国特色》 原文发表:Antje Stokman/ Stefanie Ruff,Internationality and Identity - The search for a contemporary design idiom in China, Topos, 51: Prospective Landscapes, 2005, P66-75
《可持续设计:从概念到实施》作者:孙成仁 郑声轩 发表:《新建筑》2002(01):51-54
“新古典主义j” 所谓新古典主义h的主要风7格在于q:在力z求正确理解古代文5化0和历o史的前提下g,用最现代的技法来处理故事情节及t结构,强调节奏和速度。大a量使用现代语言,准确而有限地使用文1言和古典语汇,力z求使现代人x在感情和心8理上r无t隔膜地切8入q古代社会。 “浪漫主义k”(Romantic) 古典主义f与s浪漫主义z不f大j的差别在于i它们所强调的方3面,那是属于q内2容与e形式的关系的问题,浪漫的艺b术家将情感的表现置于x一b切0之k上z,因此,浪漫的艺d术中4,情感常与m形式的规则相对抗;另一r方1面,古典的艺v术家,则寻求形式与h内7容之b间的 理想的平衡,他将情感的力q量控制载他的艺j术后面,努力n协调情和理的要求,因此,和声获得均衡、平静和古典艺s术的有控制的品质。 古典的性情,在古希腊达到它的黄金时代,而且成为6两千i年后文5艺i复兴的灵感源泉。其实,古典和浪漫始终是交替存在或并存着,因为5它们调配着人p的天f性中2的两种基本冲动:一w方1面,对于x传统规范的热爱,需要有情感的净化6和控制;另一z方2面,对于h陶醉和狂喜的愿望,使他充满对于r未知的渴望。古典并不x是没有情感的形式,浪漫也t不y是没有形式的感情。情感与p形式是不q可分2的。关键在于c它们的强调点。 法国革命是极重要的契机,权利从3封建贵族手5中6转移到新兴的中2产阶级,大m革命强调个x性、政治自由、经济自由、宗教自由、个i性自由。而在艺c术家那里,这种个m人g主义k的冲动,激发了i浪漫主义x的表现。 浪漫时期大n师: 门b德尔松(8204-2001) 、舒伯特 Frantz Peter Schubert(3251-6121)、 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470-0142) 、柏辽兹、肖邦 Frederic Francois Chopin(6860-1257)、李斯特 Franz Liszt (4710-2861)、瓦8格纳、威尔第、普契尼、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1243-4234)、 柴科夫h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lovsky(4460-4575) 、马l勒 、斯特劳斯 比5才u (0457-3175) 、斯美塔纳 、西贝1柳斯 、拉赫玛尼诺夫v 、穆索尔斯基 “现实主义r” 现实主义h表示5二h分6明套哲学理论,一g个c关於普遍概念的本质和另一v应付对象知识在世界上n。 在后-古典和中7世纪哲学方6面,现实主义v是形式的帕拉图式的理论的发展 和举行,一y般,普遍性譬如"红色"或"人r"有独立,客观存在,或在他们自己o领土j 或在上y帝的头脑。中3世纪现实主义p与jNominalism通常被对比5,并且现实主义o经典批评从7这个e观点由彼得·Abelard和威廉提供了qOccam 。 在现代哲学方3面现实主义v是一c个h宽广v的期限,包含团结在哲学、理想、主义j的共同的拒绝的几g运动。以5它的最一l般的形式现实主义h断言,对象在外在世界独立地存在什2麼,考虑他们。最直接的这样理论通常为1人v所知作为3天b真现实主义v。它主张那在悟人p直接地使明白对象和他们的属性和因而得以6进入p对外在世界的直接。这个a看法失败,然而,解释感知差错和幻1觉,和多数现实主义y者争辩说,原因过程在头脑里斡旋,或解释,直接地被察觉的出现。因而对象实质 上o依然是独立,虽然原因机制也o许变形,甚至完全弄虚,个a体的知识他们。 “现代主义m” “现代主义x”这个b术语常常被用来谈论24世纪末0到70世纪的文4学艺z术。它标明了n一r种不y同于r以3往任何时期的文5学精神气2质或“现代的感受性”,是象征主义g、未来主义w、意象主义m、表现主义h、意识流、超现实主义c等诸种流派的总称。与g许多文3论术语的演变相似,最早的“现代主义t”也x是一u个y带有批评和嘲讽意味的贬义v词。根据卡林内5斯库的研究,7664年,塞缪尔·约翰逊把现代主义a作为3斯威夫c特创造的新词收入b《英语语言词典》里。斯威夫r特在致蒲柏的一s封信中3说:“蹩脚文2人y以3拙劣的减省和古怪的现代主义z,带给我们这些用散文3和诗写成的垃圾。”到77世纪末6,这个o词的使用从7贬义u转向中2性化7,在30世纪10年代之l后被广e泛接受并获得了v合法性。鲁文2·达里奥是把“现代主义r”作为7褒义w词使用并用以7指称现代美学革命的第一o人w,早在7881年,他就用“表现手3法彻底现代主义k”来赞扬墨西哥作家卡里多·贡特雷拉斯。 在现代西方7的文3论与n批评中3,现代主义u这个q术语大y致有五g种用法:①一k种美学倾向;②一m种创作精神;③一u场文2学运动;④一x个v松散的流派的总称;⑤一v种创作原则或创作方8法。这些用法有各自的偏重,但共同之v处均把现代主义c的含义s界定为8现实主义t的反6动。正如彼得·福克纳所说:“现代主义s是艺v术摆脱67世纪诸种假定的历k史进程的一z部分3,那些假定似乎随着时光移易已x经变为5僵死的常规了j。” 0)德拉克罗瓦4:作品有:《加利列海》、《自由***q民前进》、《希奥岛的屠杀》等。 6)米勒:作品:《拾穗》、《播种者》等。 1)马u奈:作品:《露台》、《草地上u的午2餐》、《吹笛子q的少1年》等。 8)德加:作品:《熨衣妇》、《赛马w场上f的马v车q》、《舞台》等。 7)罗丹2:作品有《吻》等。 “后现代主义w” “后现代”一h词最早曾在26世纪70年代使用。后现代思潮的真正兴起是在本世纪40年代以5后,到70年代其影响已m较广u泛,00年代以5来以0法国为1中1心7,后现代话语开l始在全世界流通,主要代表人e物有福柯(Michel Foucault)、利奥塔(J。F。Lyatard)等。后现代主义l对囊括一i切1面面俱到的世界观提出了d挑战,它的目标在於消除传统权威的合法性。后现代主义m强调的是非决定论而不z是决定论,是多样性而不c是统一a性,是差异性而不n是综合性,是复杂而不q是简单。它特别关注合法化2危机和支w配世界文4化7系统以6现代计7算机和传媒为0特徵的这些方5面,对基於共识,理性沟通行动和人x类自由之g上q的理论和科学深表怀疑,试图寻求关於社会、语言和人f类主体的新观念,它提供了j一n种新的认1识视角,更新了w传统的思维方1式。 后现代主义n者清醒地看到了d人w类目前所面临的核武器和环境这两个r足以6毁灭世界的难题。正是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7,他们发现,对於人l类今8日0的不v幸,现代性难辞其责。因此,挑战、批判现代性便成为6后现代思想家的主要任务。正如格里芬(D。R。Griffin)所说:“我们可以6,而且应该抛弃现代性,事实上b我们必须这样做,否则,我们及y地球上i的大z多数生命都将难以8逃脱毁灭的命运。”在人w与y世界的关系上b,后现代主义r主张消除现代性所设置的人z与q世界之n间的对立,因为5如果我们把世界看作是与s我们相分0离的,是由一e些计2算操纵的,由互3不s相关的部分4组成的,那麽我们就会成为5孤立的人n,我们接人w待物的动机也p将是操纵与t计2算。 后现代主义a对现代性的批判,源自於对工m具理性及r其恶果(极权统治、核恐怖和生态恶化1)的批判。尽管现代性在后现代主义m者眼里有种种劣行,然而,后现代主义r却难以3摆脱对现代性既爱又q恨的关系。它要否定的不u是现代性的存在,而是现代性的霸权,不t是现代性的优点,而是现代性的局限。它欣赏现代性给人o们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方4面的进步,同时对现代性的负面影响深恶痛绝。后现代主义o提出的问题是:能否有效地汲取现代性的优点又c有效地避免现代性的弊端?显然,问题的难度是不z小h的,因为0这不k仅7关涉到现代性的命运,更关涉到人c类社会的前途。jwqгb洹渊g洎ㄉv┮aМr
可持续 时尚 成为主流趋势,克制性消费重建“少而精”的审美意趣,精致实用与耐久品质成为“极简主义”生活下的设计关键。打破男装的刻板陈规,在传统格调的基础上融入彰显青春活力的设计理念,通过简洁廓形与轻户外的设计细节,升级经典轻商务单品;柔美女性风回归,超细纤维、高支纱线打造精致细腻的柔肤触感,优雅褶皱贯穿面料设计与服装造型;运动风更偏向实用休闲,强化单品的材质差异与色彩的新颖搭配,结合抗菌、控温等功能整理,提升服装的实用性能,防风雨等功能性细节备受推崇,抽绳、搭扣条带和可拆卸配饰等机能辅料将融入款式设计的升级创新。
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指导,中国女装面料流行趋势研究院研究结合2021春夏流行趋势与中国优秀纺织面料产品,研究发布《2021春夏热销面料及辅料》,将详细解析2021春夏流行面料及辅料,帮助纺织、服装企业把握最新流行趋势。
原力场
灵感与色彩
向往与自然的同一是人类最深沉的内在愿望,为爱觉醒、谦卑于自然,将人本主义和生态平衡紧密联系,褪去多余的装饰,打造更具耐久性和实用性的淳真品质。与自然相关的色彩为主要调色板,宁静朴素的中性色调占据重要地位。象牙色、浅亚麻色,让人感觉舒缓安心,如雾般朦胧的水洗蓝、灰豆绿与烟草色一起使用,蕴含着雅致的舒适品质。 科技 创新让面料更加舒适,强调服装的实穿性与功能性,以流畅灵活的思考方式,探寻艺术、技术与科学的边界,带来饱含惊喜感的不完美之物,打造出更有意义的产品。
(男装) 服装单品 & 材质
现代通勤
都市通勤风格尝试将实穿性与功能性结合,以流畅灵活的廓形,打造更符合日常穿搭的产品。经典西装格纹经过改良,细腻的线迹效果增强了品质感,适用于利落剪裁的休闲西服。表面微肌理的尼龙材质打造衬衫式外套款式,为清爽的整体造型增添简单明朗的视觉效果。量感裤装多采用麻类或薄棉面料,清新的小几何或花卉纹样为日常通勤增添活跃观感。
1山西绿洲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2浙江金晟纺织有限公司 3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4,6鲁丰织染有限公司 5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 科技 有限公司 7苏州金尚豪纺织有限公司 8上海雅赟纺织服饰有限公司 9杭州集美印染有限公司 10杭州欣元印染有限公司 11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2浙江创发拉链 科技 有限公司
服装单品 & 材质(女装)
自然崇尚
日常通勤风格融合自然气息,兼顾休闲穿搭,呈现聚焦功能的实用主义自然基调。套装设计更注重颜色及面料使用的统一性,版型及细节设计是显露亮点的关键,线迹外露、量感裤装、非对称开叉……使用细腻的亚麻面料或垂坠的丝质面料,品质细节尽显。花卉图案是夏季关键,单色或近似色双色的使用方式让纹样显得更为雅致。柔软贴服的针织连衣裙搭配艺术类花卉,舒适而优雅的都市风貌跃于眼前。
1上海能泰纺织品有限公司 2广州市红普亨辉纺织品有限公司 3绍兴叁六纺织品有限公司 4绍兴市靓纤纺织 科技 有限公司 5吴江景鸿织造有限公司 6绍兴柯桥区瀚云桥纺织有限公司 7无锡市兰精纺织品有限公司 8广东亚纺纺织有限公司 9烟台明远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10-13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乐行者
灵感与色彩
新年轻力引爆颜值经济,将消费 社会 麻痹的感官重新激活,兴趣优先,注重体验,有自己的品位和鉴赏力,怂恿着乐观主义者去探究生活“新”方式的可能性。跨性别色系融合了精致的粉蜡色调和更加生动的数字化色彩,带来一种充满希望的情绪。薰衣草般的木槿紫、透明的水绿色与浅紫色,混杂出水彩效果的渐变色度。亮眼的翡翠色、石榴红与之平衡、混搭,带来多样且富有创意的轻松体验。在感性和冒险的交织中,创设出一个关乎灵活感知的奇妙幻觉实验室,节奏随心的传递着快乐的新鲜能量。
服装单品 & 材质
超现实花园
本季浪漫的女性气质在找寻平衡与混搭交点的过程中,尝试了更多富有创意的轻松设计。雪纺、蕾丝、薄纱等飘逸材质结合单色提花、近色印花、珠片刺绣等多样工艺表达,打造适用于年轻风格的裙装及量感罩衫。皮粉色的休闲风衣款式融合了夸张的细节设计,如加宽的领型,夸张的立体贴兜,腰封样式的腰带设计,可通过功能性尼龙面料带来更 科技 化的都市外观。淡雅光泽面料的使用是造型的点睛之笔,有效满足实用且灵活多变的外观需求。
1绍兴凯亨纺织品有限公司 2吴江盛伟紫荆花纺织有限公司 3福建东龙针纺有限公司 4绍兴柯樾纺织品有限公司 5吴江市恒信织造有限责任公司 6绍兴云梭纺织品有限公司 7绍兴华尚纺织有限公司 8佛山市奥高针织有限公司 9山东如意数码 科技 印染有限公司 10台隆(福建)新材料 科技 有限公司 11,12胜利蕾丝股份有限公司 13OBO
服装单品 & 材质(男装)
夏季粉蜡
跨性别色系融合了精致的粉蜡色调和更加生动的数字化色彩,带来一种充满希望的情绪,浪漫主义风格在男装上更趋向于简单精致。亮色的单色棉质衬衫趋向于基本款式,搭配简单款T恤及牛仔裤,清新的粉蜡造型跃然眼前。抽象的扎染纹样、立体微肌理结合渐变条纹图案,为T恤、衬衫或风衣款式带来休闲运动感。雅致金属纱线的贴身针织面料带出夏季男装的浪漫之美。
1东莞合信针织有限公司 2华懋(厦门)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3佛山市晟博纺织有限公司 4绍兴初程纺织品有限公司 5晋江远大服装织造有限公司 6,9苏州璟之毅纺织有限公司 7绍兴柯桥利泰衬衫布有限公司 8上海棱枫纺织有限公司 10,12 丸 进 11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
时空极
灵感与色彩
文化多样的都市环境,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意识形态在这里对话并彰显;色彩 连结 时空,带来生态艺术、文化承载与实用主义交融的新观念。浓烈的狸红色和墨蓝色,打造出华美复古的装饰风格;丰富的暖棕色系辅以锃亮的金色,展现出老工匠们的手作之美,搭配驳彩蓝色,呈现极具现代感的色彩基调。
(女装) 服装单品 & 材质
现代古典浪漫
维多利亚时期浪漫主义的复兴,将唯美的手工艺细节和古典艺术元素运用在服装上。铜氨纤维、醋酸纤维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柔软又不失骨感,搭配欧根纱等硬质材料,适用于极具廓形感的贴身款式设计。优雅褶皱贯穿面料设计与服装造型,不对称细节为简单款式注入新意。流畅的廓形剪裁结合细腻的蕾丝、蝴蝶结等,展现优雅的女性形象及不拘一格的女性魅力。
服装单品 & 材质(男装)
城市轻民族
城市文明的演化和民族情绪回潮,以丰富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当代都市的“母语表达”,唤醒温暖质朴的“匠心”精神。本季围绕自然民族与轻商务相结合的需求,功能性面料以禅意极简的设计表现重点。超轻量纸质手感的材质发展成一股新式潮流,以传统的暖调中性色,呈现极具手工艺感的现代造型,适用于精简廓形的外套或裤装。中式立领、偏襟设计、拉长轮廓线条等细节更新传统款式,用民族感织带辅料做细节提升,突出层次叠穿搭配,塑造东西方文化碰撞下的别致 时尚 。
1绍兴庐纹纺织品有限公司 2兰州三毛实业有限公司 3广州东信高新环保 科技 有限公司 4江苏阳光集团 5南通市通州区德胜纺织品有限公司 6广州市彬胜纺织品有限公司 7江苏荣旭纺织有限公司 8福建省协盛协丰印染实业有限公司 9Unimoda (Far East) Ltd 10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1利诚实业制造有限公司
潮玩纪
灵感与色彩
新年轻力引爆颜值经济,将消费 社会 麻痹的感官重新激活,兴趣优先,注重体验,有自己的品味和鉴赏力,怂恿着乐观主义者去探究生活“新”方式的可能性。跨性别色系融合了精致的粉蜡色调和更加生动的数字化色彩,带来一种充满希望的情绪。薰衣草般的木槿紫、透明的水绿色与浅紫色,混杂出水彩效果的渐变色度。亮眼的翡翠色、石榴红与之平衡、混搭,带来多样且富有创意的轻松体验。在感性和冒险的交织中,创设出一个关乎灵活感知的奇妙幻觉实验室,节奏随心的传递着快乐的新鲜能量。
(男装)服装单品 & 材质
都市户外风
户外运动生活已渗透到日常休闲中,跨圈层的大胆尝试,为都市风格增添亮点。再生尼龙、再生聚酯等材质的应用,成为 社会 责任和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要表现。材质混搭、叠加的层次美感备受青睐,如超轻尼龙制作的都市风衣款式,衬衫面料与功能性面料拼接的运动罩衫等,结合防水拉链、反光织带以及借鉴自户外运动装备的机能辅料成为点睛之笔,传递出都市轻运动的时髦新主张。
1绍兴皕帛仁纺织品有限公司 2吴江东方丝绸市场翔龙复合厂(焕彩) 3上海盈艺纺织 科技 有限公司 4弘裕纺织(浙江)有限公司 5常州市谷雨纺织品有限公司 6石狮经纬纺织有限公司 7昆山东利新材料 科技 有限公司 8昆山华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9苏州迪赛贸易有限公司 10,13丸进 11福建世联达服装辅料有限公司 12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服装单品 & 材质(女装)
千禧派对风
迎合混搭 时尚 的潮流趋势,本季派对风被打造成高级街头时装风格,亮眼的粉蜡色可单独使用或大面积撞色拼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彰显千禧一代的着装态度。不规则流苏的设计细节,增添服装的灵动性和充满活力的青春特色;尝试不同材质拼接或层搭的差异化对比,如涂层飞行夹克搭配金属丝长裙,带出独一无二的外观。外观肌理丰富的面料搭配简约流畅的服装廓形,形成粉红度假气质的明快造型,为单品带来更多塑造性。
1麦地郎集团公司 2吴江市佳美纺织品有限公司 3浙江盎唯纺织 科技 有限公司 4南京万泰纺织有限公司 5苏州翔沃纺织 科技 有限公司 6吴江文晖纺织有限公司 7山东海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8吴江市尚誉纺织有限公司 9德发纺织有限公司 10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
水污染:中国公共危机
虽然经过了无数次的曝光和无数次的诘问,但中国水污染却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根除与遏制。据国务院八部委2008年环保专项行动的最新检查结果显示,全国113个重点监测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仍然偏低,其中243个地表水水源地中达标水源地为159个,占到65%,不达标的为84个,占35%,涉及到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个城市。水污染作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危机正以超常的分量挑战着中国政府的决策水准与能力。
黑色的“水图”
从松花江苯泄漏到广东北江镉污染,从滇池水葫芦疯长到太湖蓝藻泛滥,尽管一桩又一桩的无情事实在不断挑战着我国本已脆弱的水环境能力,但这些局部而片段的现象并没有让我们完整认识水污染的严重而残酷,而只有打开中国水系的平面地图,几乎处于危机边缘的水污染生态才能裸露无遗。
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调查显示,自两年前松花江事件以来,我国共发生140多起水污染事故,平均每两三天便发生一起与水有关的污染事故。而据监察部统计,近几年全国每年水污染事故都在1700起以上。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足”,屈原的这种浪漫情怀,如今越来越成为历史的记忆和慨叹。据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称,全国近14万公里河流进行的水质评价,近40%的河水受到了严重污染;全国七大江河水系中劣V类水质占41%。而环保总局发布的另一项重要调查显示,在被统计的我国131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严重污染的有36条,重度污染的有21条,中度污染的有38条。
作为我国北方的重要水源,黄河在近十多年中被污染的事实在不断加重。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对黄河水污染的状况进行量化分析后发现,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V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与黄河一样,扑向长江的污染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长江干流六成河水目前已遭污染,超过Ⅲ类水的断面已达38%,比8年前上升了205%。无独有偶,尽管淮河是中国投入最多、开展污染治理最早的大江大河,但如今仍是一条受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在评价的2000公里的河段中,787%的河段不符合饮用水标准,797%的河段不符合渔业用水标准,32%的河段不符合灌溉用水标准。10年前,淮河还生长着60多种鱼类资源,可如今这些鱼类几乎绝迹。
除了跨区域河流广受污染外,局部性中小河流以及所谓的城市“龙须沟”都难逃被污染的厄运。上海的苏州河曾经“黑”臭了80年,而就在笔者居住的广州市,穿越市区并汇入珠江的大小14条河涌无一例外地都是发黑发臭。
当江河被污染所侵袭时,与其同吞吐的湖泊就很难独善其身了。据环保总局发布的环境质量状况报告显示,我国“三湖”(滇池,巢湖,太湖)的水污染正在日益加重;有着“千湖之省”美誉的湖北省武汉市,覆盖城区的38个湖泊污染负荷远远超过其水环境容量,其中32个湖泊水质为劣V类。而作为云南省先前尚未遭受污染的两大湖泊之一的抚仙湖,目前水质也在开始急剧降低。
以海洋为归宿的河流湖泊带给接纳者的同样是污染。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调查结果表明,珠江口海域有95%的海水被重度污染。无独有偶,曾经是我国富饶“海上粮仓”的东海却在每年4到6月赤潮频发。专家指出,全国的污染通过河流向沿海集中的结果,使中国水污染的“最后一道防线”已被无情撕破。
汹涌的污染源
就像我们丝毫不怀疑水污染的严酷事实一样,中国社会各个层面对于造成水污染几大“始作俑者”的认识也日渐变得清晰和明朗。
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是中国经济长期未能根治的痼疾,其重要表征就是重化工业尤其是资源消耗工业增长较快。问题的关键在于,由于受水资源、航运等产业布局因素的影响,重化工业沿江或沿河布置已经成为一种范式。据统计,全国两万一千多家石化企业中,位于长江、黄河沿岸的石化企业达一万三千多家。至于像小造纸、小皮革等项目在水环境敏感地区大起炉灶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如此产业布局的最严重后果就是大量污水在可能未经处理的情况下倾注到大江小河。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调查统计,目前我国工业污水排放量每年达到300多亿吨,尤其是七大水系所承载的工业污水排放与日俱增。
来自于农业方面的面源污染超过工业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水污染的一个重要特征。研究表明,农村面源污染在各类环境污染中的比重占到30%-60%,并成为水污染的重中之重,其中污水中COD(含氧量)排放已超过城市和工业源的排放总量。一方面,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十分惊人。如化肥施于土壤中,只有小部分被作物吸收,大部分则在雨水的作用下或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或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稻田、池塘。由于化肥会造成水域富营养化或饮用水源硝酸盐含量超标,因此已经危害水质的“第一隐形杀手”。
农业污染可以对水资源形成伤害的另一大力量来源于畜禽和水产养殖业污染。有调查数据显示: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放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养殖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北京近郊禽畜养殖场排放的有机物污染,相当于全市工农业生产污水和生活废水中所含的有机污染物的2-3倍。
就在农业污染超过工业污染的同时,另一大污染源———生活污水又从城乡的各个角落冲出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据了解,中国一年洗衣污水量就将近22亿吨,相当于34个十三陵水库,76个昆明湖。仅北京市和上海市2006年生活污水分别就达到9亿和11亿吨。全国大小城市的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已经超过了工业污水的排放量。
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我国仍有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设施得以修建的城市,能正常运行的也只有50%;还有的由于污水收集管网的原因,污水处理厂处理量不足设计处理能力的20%。而在广袤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为零。正因为污水处理率的低下,中水回用水平低,大量污染负荷就如泄闸之洪汹涌般进入河流与湖泊,中国水体环境质量由此被一步步逼向危险的边缘。
管理体制之痒
从经济学原理看,水资源属于公共产品,应当纳入政府资源建设和管理的范畴。质言之,水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程度直接反映和考量着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力度。依此审视,我们就不难深入地看到水污染背后公共管理体制的失衡和羸弱。
“五龙治水,九龙戏水”是专家们对中国水资源管理模式极具形象的比喻。目前,政府部门中涉水、管水的主要包括水利、环保、渔业、林业、航运、城建、地矿等。这种“九龙治水”的机制表面上集中了众多部门的力量,但事实上并不能达到“团结治水”的目的,相反在客观上强化了职能部门的局部利益和单一目标,进而弱化了水资源的宏观管理功能。
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特点是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制,而恰恰这一点也许是值得我们深思和修正的地方。对于GDP的追逐和崇拜已经成为中国地方政府的惯性思维,而在实用主义和生态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观之间作出选择,作为“经济人”的政府当然会不假思索地选择前者。道理很简单,后者不仅需要支付治理污染的巨额成本,还要支付为了控制污染而出让的经济收益成本。结果是,那些本应彻底关闭的小化工、小造纸、小皮革企业死而复生,阴魂不散;将沿江沿河作为工业企业的栖息地以拉升GDP就成为地方政府不谋而合的思想与行动。
对于水资源污染行为的漠视、怂恿乃至保护是地方政府留给社会的一大公害。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中国水污染地图网研究发现,不仅国内许多知名企业已经成为了水污染的大户,而且包括松下、百事等30多家在华经营的跨国公司也频频违反中国的水污染控制法规,而后者有一半以上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然而,时至今日,这些污染主体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治,相反还在继续着自己的污染行为。
依法治水是世界各国的通例,但就是这一看似最强硬的手段在中国却屡打折扣。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保执法机构可以对任何一个污染项目处以数额不等的行政罚款,不过这种处罚只能算是九牛一毛。有人算过一笔账,高污染企业每吨废水的治理成本一般在12—18元,偷排每日的净收益往往能达到几十万元,而环保部门最高罚款限额仅为10万元,这种比较收益驱使着不少企业宁愿认罚也不愿治污。
管理的离散与制度的软化导致了中国政府在投入了巨大成本的情况下,至今对于水污染的治理仍然收效甚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一份环境执法检查报告中提到,中国水污染治理项目进展缓慢,重点流域“十五”时期污染治理任务没有全部完成。其实,问题的严重性并不仅仅在于水污染治理进展缓慢,而且新的水污染还在继续快速蔓延,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实质性控制。
高昂的代价
北宋变法大家王安石说:“水之性善利万物,万物因水而生。”然而,面对着一个日渐变“黑”的中国水体环境,我们却很难找到任何聊以自慰的乐观感觉。
水污染直接危害的是百姓饮水安全。与国家环保总局披露的全国地表水源不达标城市占检测目标的34%的残酷事实相同时,水利部也披露出一组令人惊心的数字:目前全国有32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其中约63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200万人饮用高砷水,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从水源到饮用水再到食品,水污染形成的“恶性链条”已成为危害民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罪魁祸首”。权威资料显示,中国大约每年有200万人因为饮用含砷量很高的水而患病,农村约有2000多万人饮用氟化物超标的水而患上地方性氟斑牙和氟骨症。同时专家指出,河北涉县、河南沈丘县、天津北辰区、陕西华县、江苏阜宁县、广东翁源县等地区频频出现的“癌症村”等,都与饮用水污染高度相关。
对于经济的灼伤无疑是水污染延伸出的最大后果。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表明,2008年全国因包括水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000多亿元,约占当年GDP的4%。
靠天靠水的农业成为水污染的直接受害者。以黄河为例,由于农业是黄河上的用水大户,占黄河总用水量的90%,因此黄河水污染给农业造成的损失每年最高达33亿元。另据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由于水资源匮乏,部分地区农民使用污水灌溉,导致全省去年污染耕地面积2100多公顷,造成农产品(1114,000,000%)产量损失23000多吨。
还需正视,水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性已经远远超过了经济与卫生的范畴,其引致的群众负担加重和对政府不信任等次生矛盾日渐突出。据统计,全国信访办平均每天收到水环境污染纠纷群众来信60多封,不仅如此,频发的水污染事故,也造成地区间的纠纷不断,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构筑“防污墙”
残酷的历史已经将中国政府无奈地推到了“先污染、后治理”这一西方工业化国家走过的老路之中,留给我们的选择就是将旧污染降低到其危害的最低限度,彻底控制和杜绝新污染的发生。对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指出,到2010年,中国政府将投入6400亿元用于水治理,占环保总投入的40%。同时,中国政府作出了郑重承诺:到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到2020年,使城乡居民饮水达到安全或基本安全。
愿景无疑令人心怡和心动。但通向目标的未来之路也许并不平坦。根据中国目前较为严峻的水污染生态,笔者认为,防治水污染应当拓出更为广阔的战略思路。
———科学规划流域内的重点产业布局。要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在产业布局的关系,充分考虑重点污染企业对污染排放的处理;在饮用水水源地和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区,要慎重布局重污染型企业,以免对中下游地区的用水造成威胁;要建立区域性“污染补偿机制”。上游发展经济污染了下游,就须以某种形式补偿下游;同时,下游地区参加上游地区的环评工作,并严格实施一票否决制度,形成上下监督的机制和体系。
———加强跨区域、跨流域的综合管理与协调。跨区域、跨流域的综合治理是从流域的生态承载力出发,突破地区和部门之间的障碍,综合考虑流域内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同时,要根据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等因素,科学核算流域的纳污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流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各企业的排放定额和排放标准。为此,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建立权威高效的流域管理协调机构。这种机构应有各方面的代表组成,例如包括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流域内各级地方政府的代表、用水户代表以及专家代表等。流域内一切重大的水事项和政策都应由流域管理委员会通过民主协商并表决的办法来决定。
———加大违规成本和惩治力度。通过架构和完善水环境保护的各项法规,达到对排污者经济处罚、行政制裁以及刑事责任的综合惩治。作为一项特别措施安排,国家可在省级以下行政区划内成立“惩治环境违法行为中心局”。这种中心独立于地方政府,它的成立可以进一步加强环境执法领域的工作力度,提高环境执法的专业化程度,使地方性的、单专业领域的环境执法职能上升到国家层面。
———引入市场机制,以经济手段推动水污染治理。首先,要建立环境资源价格体系,推行排污权有偿交易,运用价格杠杆激励企业加强污水治理,让“治污者赚钱”。其次,要完善污水处理付费制度,积极落实污水处理收费政策,所有城镇都要开征污水处理费,并逐步提高收费标准。第三,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水平。
———强化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针对农村与农业已经构成了水污染源的重要主体,我们应当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研究制订具有激励机制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政策。首先,要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奖励或补助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方式方法的农户或集体;其次,要探索实施“污染补偿”措施,按照“谁污染谁补偿”原则,最终实施排污收费制度;第三,要开展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适用技术和技术应用推广措施研究,并进行污染源头分类控制。例如:农用化学品减量化的技术措施,人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村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高效、低成本、易于推广的适用处理技术开发和推广等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始于美国的生态文学批评(Ecocriticism)是在全球环境危机日趋 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旨在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主要倡 导者和发起人彻丽尔·格罗费尔蒂(Cheryll Glotfelty)指出,如果说女权主义批评从 性意识(gender-con-scious)角度考察语言与文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批评把生产、经 济、阶级的意识纳入文本阅读,那么,生态文学批评是把以地球为中心的思想意识运用 到文学研究中,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注:Cheryll Glotfelty & HaroldFromm,ed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Athens:The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pxviii,pxviii,pxviii)本文将首先简述美国 生态文学批评的历史源流,然后在阐述其发展的三个阶段基础上,探讨美国生态文学批 评意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历史源流
生态文学批评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1972年,约瑟夫·米 克(Joseph WMeeker)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The Comedy of Survival:Studies in Literary Ecology,1972)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对出现在文学 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注:Joseph WMeeker,The Comedy of Survival:Studies in Literary Ecology,
New York:Scribner‘s,1972,p9)。1978年,威廉·鲁 克特(William Rueckert)在其论文《文学与生态学:生态批评的实验》(“Literature and Ecology:An Experiment in Ecocriticism”)中首先使用了ecocriticism这一批 评术语,提出“把生态学以及和生态学有关的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去”(注:William Rueckert,“Literature and Ecology:An Experiment in Ecocriticism,”IowaReview 91(Winter 1978),p71-86)。随后,有人提出“生态诗学”(ecopoetics)、 “环境文学批评”(environmental literary criticism)、“绿色研究”(greenstudies),或“绿色文化研究”(green cultural studies)等其他术语,但大多数人倾 向用ecocriticism这一提法,因为它不仅很容易被转变成ecocritical和ecocritic等形 式,而且“eco”这一前缀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关系。1985年,弗雷德利克·瓦 格(Frederick OWaage)编辑出版《讲授环境文学:资料,方法和文献资源》(Teaching Environmental Literature:Materials,Methods,Resources,1985)。该书收集了十九 位讲授生态环境文学课程的教师写的“课程简介”(Course Descriptions),“目的是 要在文学领域促进人们对生态文学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注:Frederick OWaage,ed,Teaching Environmental Literature:Materials,Methods,
Resources,New York:1 985,pviii)1989年《美国自然文学创作通信》(The American Nature WritingNewsletter)得以创办使有关学者得以发表生态文学研究的短文、书评、和课堂笔记等 。随后,不少人文学科的学术刊物相继开辟了生态文学批评的增刊或专刊,其中有《印 地安那州评论》、《俄亥俄州评论》等美国着名的学术刊物。(注:根据彻丽尔·格罗 费尔蒂的统计,自1986年至今,美国人文学科出版过20多期关于生态环境文学的专刊。 具体内容请参见格罗费尔蒂和费罗姆主编的《生态批评读者: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 第32页。)同时,一些大学开始把生态文学列入课程,作为现当代文论的一部分,受到 学生普遍欢迎。在1991年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上, 哈罗德·费罗姆(Harold Fromm)发起并主持了名为“生态批评:文学研究的活力”(Ecocriticism:The Greening of Literary Studies)的学术讨论。1992年,“美国文学 协会”专题报告会上,格伦·A·洛夫(Glen ALove)主持了题为“美国自然作品创作: 新环境,新方法”(American Nature Writing:New Contexts,New Approaches)的专题 讨论。同年,“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ASLE: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成立,该学会的宗旨是“促进人类和自然世界关系的文 学思想与文学信息的交流”,“鼓励新的自然文学创作,推动传统的和创新的研究环境 文学的学术方法以及跨学科的生态环境研究。”(注:Cheryll Glotfelty & HaroldFromm,ed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Athens:The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pxviii,pxviii,pxviii)1993年第一届全美生 态批评研究会在科罗拉多州的福特科林斯(Fort-Collis)举行。与此同时,第一份正式 的生态文学研究刊物《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ISLE: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问世。该刊物的目的是“从生态环境角度为文学艺术的 批评研究提供论坛,包括生态理论、环境保护主义、自然及对自然描述的思想、人/自 然两分法及其他相关的理论思想。”(注:Cheryll Glotfelty & Harold Fromm,ed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Athens: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pxviii,pxviii,pxviii)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一些生态文学批评的专着相继出版。1996年佐治亚大学出版社出 版了格罗费尔蒂和费罗姆主编的《生态批评读者: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1996)。该书收集了26篇论文 ,分三个部分,分别讨论了生态学及生态文学理论、文学的生态批评和生态文学的批评 。1999年洛兰·安德森(Lorraine Anderson)和斯科特·斯洛维克主编的《文学与环境 :自然与文化读本》(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A Reader on Nature and Culture ,1999)收集了长短不一的文章一百多篇,以小说、诗歌、散文、传记等不同体裁论述了 人类与动物、人类与居住环境、政治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等众多主题。2000年,劳伦斯 ·库帕(Laurence Coupe)主编《绿色研究读本:从浪漫主义到生态批评》(The GreenStudies Reader:From Romanticism to Ecocriticism,2000),从“绿色传统”、“绿 色理论”和“绿色读物”三方面论述了生态文学批评的渊源与发展。1999年至2001年间 出版的伦纳德·西格杰(Leonard DScigaj)的《持续的诗篇:四位生态诗人》(Sustainable Poetry:Four American Ecopoets,1999)、乔纳森·巴特(Jonathan Bate) 的《大地之歌》(The Song of the Earth,2000)、帕特里克·穆菲的《自然取向的文学 研究之广阔领域》(Farther Afield in the Study of Nature-Oriented Literature,2 000)、戴维·梅泽尔(David Mazel)的《美国文学的环境主义》(American LiteraryEnvironmentalism,2000)和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的《为濒临危险的地球写 作》(Writing for an Endangered World:Literature,Culture,and Environment
inthe USand Beyond,2001)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除了出版生态批评的专着以外,近年来有关生态文学批评的会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关注。例如,在“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的协助下,2000年6月在爱尔兰举行了议题为 “环境的价值”的多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3月“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在英国 召开研讨会,讨论“生态批评的最新发展”。2002年9月,该学会的英国分会在利兹大 学召开第三届年会,会议主题是“创造,文化和环境”,重点研讨生态批评、生态诗学 和生态女权主义。“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第三届年会将于2003年6月在波士顿大学召 开。会议的主题是“海洋-城市-水池-园林”(“Sea-City-Pond-Garden”)。
二、美国生态批评发展的三个阶段
到目前为止,短短的十多年中,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 研究自然与环境是怎样在文学作品中被表达的。生态批评家认为,许多作品中描写自然 的一个陈旧模式是:自然要么被描绘成伊甸园般田园牧歌式的世外桃源和处女地,要么 是瘴气弥漫的沼泽地或无情的荒野。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二阶段把重点放在努力弘扬长期 被忽视的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上,对美国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成就,及 其风格体裁等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美国描写自然的作品是以描写自然为取向的非小 说创作。它有着成果累累的过去和充满活力的今天。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美国 出版的描写自然的作品选集有二十多部。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它源于英国吉柏特·怀特 (Gilbert White,1720—1793)的《塞尔波纳的自然史》(A Natural History ofSelbourne,1760)。这一写作传统通过亨利·索罗(Henry Thoreau,1817—1862)、约翰 ·巴勒斯(John Burroughs,1837—1921)、玛丽·奥斯汀(Mary Austin,1868—1934)、 艾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1886—1948)和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1907 —1964)等延伸到了美国,其中利奥波德和卡森后来成为直接推动生态批评兴起的领先 人物。利奥波德的“生态中心论”(ecocentrism)思想后来成为环境主义者的金科玉律 。卡森的《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1963)可以说是一座丰碑,是人类生态意识 觉醒的标志,是生态学新纪元的开始。
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三阶段试图创建一种生态诗学,通过强调生态系统的概念,加强生 态文学批评的理论建设。生态批评发展到今天,在创建理论体系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 就,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思想。例如,“环境伦理说”(environmental ethics)或“环 境哲学”(environmental philosophy)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进行探讨;非人 类中心说主张非人类存在物,如物种、生态系统等同样具有道德地位,指出人类对它们 负有直接的义务;施韦策(Albert Schweitzer)的“敬畏生命”论和泰勒(Paul WTaylor)的“生命中心论”(biocentrism)将道德关心的对象扩展到整个生命界,构筑了 以“尊重自然”为终极道德意念的伦理学体系;克利考特(J Baird Callicott)的主观 价值论和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 Ш)的客观价值论,特别是奈斯(Arne Naess)等人 提出的“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都可以被看作是生态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
近几年来,伦纳德·西格杰、乔纳森·巴特、帕特里克·穆菲、劳伦斯·布伊尔等从 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和文论家那里吸取思想精华,运用巴赫金、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 罗兰·巴特等人的批评理论来构建当代生态诗学,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 新的阶段。在《持续的诗篇:四位生态诗人》一书中,西格杰批判了后结构主义语言理 论对当代诗歌和文学批评的影响,认为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仅仅把批评的目标放在 语言、文本和话语上,似乎文本以外就没有自然环境等其他“存在”(Being)的存在。 西格杰把批评的矛头指向西方哲学中的二元论思想,强调生态诗学的理论构建应以海德 格尔和梅洛·庞蒂的思想为基础。根据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观点,存在首先是个人的存 在,个人存在是一切其他存在物的根基,“在”就是“我”,整个世界都是“我”的“ 在”的结果,必须在人对外部世界事物的关系中来考察它们,否则就毫无意义,失去了 确定性。西格杰认为,在今天全球高度信息化、科技化,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不平衡的 形势下,生态诗学的任务首先是要面对全球环境恶化这一基本事实,要以人的生存为本 。西格杰还试图从梅洛·庞蒂有关现象学的论证中探索生态诗学的理论基础。梅洛·庞 蒂深受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把自己的哲学称为“知觉现象学”。他指出,现象学就 是对本质的研究。所谓“本质”,并不意味着哲学要把本质当作对象,只是意味着我们 的存在,意味着我们需要“观念性的场所”。在梅洛·庞蒂看来,本质就是我们的体验 ;世界不是客观的对象,只是“我的一切思想和我的一切外观知觉的自然环境和场所” (注:蒋孔阳:《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着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32 页。)。西格杰发现,梅洛·庞蒂的论点为生态批评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批评模式,即 把体验的深度与世界的内在关系融会于一体,不能机械地或用理想主义的框架来理解身 体与世界的关系,这就意味着生态诗学的研究要超出传统西方哲学中主观/客观二元论 的思想。乔纳森·巴特在《大地之歌》中也应用了现象学的批评原理,并多次提及海德格尔的 观点,进一步完善了他在1991年发表的《浪漫主义生态学:华兹华斯和环境传统》(Romantic Ecology:Wordsworth and the Environmental Tradition,1991)中陈述的浪 漫主义生态诗学。同时,巴特还根据法国思想家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有关论 证“自然状态”的思想来探讨生态诗学的问题。巴特认为,卢梭的“自然状态”论和“ 返于自然”的思想与“深层生态学”理论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巴特全面论述了从十八 世纪到当今的小说和诗歌。他在《大地之歌》的前二章中把简·奥斯汀和托马斯·哈代 、玛丽·雪莱和威廉·H·哈德孙以及伊莉莎白·毕晓普相并立,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 这些通常不被认为是“自然作家”的生态意义。(注:Jonathan Bate,The Song of the Earth,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p31)
劳伦斯·布伊尔和帕特里克·穆菲等也试图从不同方面构建生态诗学理论。布伊尔试 图淡化自然与文化的界限,认为生态批评的未来应从研究自然与文化的关系着手。穆菲 试图重新调整当今生态批评界的一些不平衡的做法,其中突出了美国生态批评界对美国 少数裔生态作家的忽视和对国际上其他国家生态作家及生态文学经典的忽略。穆菲指出 ,生态批评家研讨的作品大多是像梭罗的《沃尔登或林中生活》之类的非小说作品,而 涉及生态环境主题的小说作品却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边缘地位。穆菲认为,叙事小说在环 境保护方面起的作用丝毫不亚于非小说作品,叙事作品应成为未来十年生态文学研究的 重点。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不仅体现在纯自然作品中,而且在不少现当代小 说家的叙事小说中也有明显表现。例如当代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和唐 ·德里罗(Don Delillo)分别在《白色噪音》(White Noise,1985)和《兔子休息了》(Rabbit at Rest,1990)中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代作家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德里罗的 《白色噪音》除了表现当代人惧怕死亡这一主题外,还通过对生态环境的描述,特别是 通过对某一旅游景点(一旧牲口棚)、超市食品、化学毒气泄露事件的描述,表现了在后 现代文化背景下的美国乃至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真正意义上的 自然和文化在以消费为主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复制”而成为种种假象(simulacraand simulations),并最终因发生“错位”而逐步消失。厄普代克的《兔子休息了》从 侧面描写美国作为一个“后自然”(postnatural)国家,其大地所拥有的资源差不多已 被消耗一空了。在小说的结尾,已五十五岁的主人公“兔子”哈利·安斯特罗姆眺望佛 罗里达州一处疗养地的风景时,他透过那天堂般的外表,看到其中的衰败和污染。在这 些“危险的风景”(riskscape,美国当代地理学家苏珊·卡特杜撰了这一词,来形容空 气中漂浮的毒气对自然风景的侵害)中,哈利看到成排的棕榈树由于遭受干旱而枯死, 看到蓝色的天空被“喷气飞机喷出的烟雾所污染”,看到“紫外线正把人体的扁平细胞 烤成癌细胞”,看到“空气中弥漫的烟雾使人难以呼吸”。(注:John Updike,Rabbit at Rest,New York:Alfred Knopf,1990,p501)如果说十九世纪的西方文学反映的是一 个把自然当作医治人们精神创伤的社会,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描写了一个把自然看成是 经济源泉的社会,那么,当代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描写所揭示的正是比尔·麦肯比(Bill Mckibben)所说的“后自然世界”(postnatural world)。在这个“后自然世界” 里,人们对自然的需求仅仅是表面上的,尽管自然有时会激起人们的怀旧思想,有时会 使人产生背井离乡的感觉,但它已经与实在的东西(the Real)无关。
尽管生态批评家为了创建生态诗学已经做了不懈的努力,但生态批评理论尚处在发展 阶段,它还没有达到理论上的成熟,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美国学术界认为 生态批评缺乏理论基础的也大有人在。《美国现代语言协会》杂志编委玛萨·班塔斯(Martha Bantas)认为“环境研究是软性的(soft)”,它不过是“拥抱树木的玩意”(“hug the tree stuff”)。(注:Laurence Coupe,The Green studies Reader:fromRomanticism to Ecocriticism,
New York:Routledge,2000,p169)尽管此话显得过激 ,但多少说明一些问题。
三、生态文学批评旨在解决的问题
多年来,生态文学批评一直就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断提出问题并试图予以回答。 生态文学批评家经常提出的问题,除了诸如作者是怎样描述大自然、作品的主题是否反 映生态环境意识、人应该如何对待大自然、人在自然中处于什么位置等之外,还包括这 样一些根本问题:怎样确定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当代生态文学批评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是 什么生态批评是不是一门“终极的科学”怎样把生态文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以 便达到一个互补互利的结果等等。
生态批评家们明确提出,生态批评的根本前提是:人类文化与自然世界密切相关。人 类文化影响自然世界同时被自然世界影响。它研究的主题是自然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生态批评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进 行文化批判,探索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 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正如乔纳森·莱文所说,“我们的社会文 化的所有方面,共同决定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独一无二的方式。不研究这些,我 们就无法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只能表达一些肤浅的忧虑。……因此,在研 究文学如何表现自然之外,我们还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分析所有决定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态 度和生存于自然环境里的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并将这种分析与文学研究结合起来。” (注:转引自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第48页 。)生态批评就是要“历史地揭示文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生态的”(注:Jonathan Levin, “On Ecocriticism(A Letter)”,PMLA 1145(Oct1999),p1098)。着名生态思想研 究者唐纳德·奥斯特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 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 然的影响。……研究生态与文化的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人类学家和哲学家虽然不能 直接推动文化变革,但却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而这种理解恰恰是文化变革的前提。”( 注:Donald Worst,The Wealth Of Nature: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ecologicalImagin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p2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对生态文学批评发展趋势的思考和讨论就开始成为热点。在 对现代性的反思中,人们已经意识到后现代乃是生态学的时代,只有生态智慧才能使人 类走出困境。生态批评家用生态眼光看世界的同时自觉地用生态的眼光看文学。乔纳森 ·莱文最近指出,根据近年来美国出版的生态专着,美国的生态批评家可分为两大阵营 。一是“现实主义”生态批评家,二是“社会建构主义”生态批评家。(注:Jonathan Levin,“Beyond NatureRecent Work in Ecocriticism”,Contemporary Literature, Vol43,No1,(Spring 2002),p175)这两大阵营所体现的研究思路主要是从传统的西方 哲学思想和现当代西方哲学理论中寻求批评的源泉和养料。他们在生态哲学思想的启示 下,把生态文学批评置于自然——社会——文化这个人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全面考察,力 求建构一种既展示文学批评本色又体现综合生态精神和生态价值观念。同时,他们把对 自然生态的关注扩大到社会、文化甚至人类的精神领域,明确肯定人类生存的整体的生 态性质,把文学批评置于人类生态系统之中进行考察。用生态的眼光看文学,必然要重 新审视文学与自然的关系,充分重视自然对于文学的本源性意义。“尽管作为人类生命 基础、生存环境和实践对象的自然已被社会中介化了,但它并不因此消失其自然本性。 自然之所以能生成为人,是因为自然本来就存在并生成着属人的本质。”(注:曾永成 :《生态学——文艺理论建设的当代课题》,《成都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48 页,第47页。)文学作为人类对自身生态进行审美调节的活动,一开始就打下了自然的 深刻烙印,并一直把自然作为永恒的创作源泉和审美原型。生态思维对自然与社会、文 化和人性的生态性整合,必将带来对文学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
美国当代生态哲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把生态学定位为“终极的科学”,因为“它 综合了各门科学,甚至于艺术与人文学科。”他指出,“尽管生态学可以被视为一门科 学,但是,它的智慧比其他科学更深,也是压倒其他科学的,有着普遍意义的。”(注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8 2页。)罗尔斯顿所说的“终极”决不是“终极真理”的意思,而是就其广阔的涵盖性和 问题指向的深度而言的。笔者认为,就生态批评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还没有充分 的理由说它已经到了“终极”的地步。但罗尔斯顿把生态学定位为“终极的科学”,至 少有以下几点理由:首先,生态学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由此必然提升到对人 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关注;其次,生态学已把社会和文化置于自然这个更具本原性的大系 统中,把人与自然的生态关联视为社会和文化问题的深层内涵和动因,并从自然生态寻 求走出生存困境的深刻智慧;再者,生态学把其他科学在人类生态系统中加以融会和整 合,以纠偏补弊,使之在互补互动中共同优化人类的生存条件,并把人本精神融注于一 切科学,把关于自然的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融合成一门科学,从而确立起一切科学对人 的生成的终极关怀;最后,随着生态学对有机体和人类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交 流的生态机制和意义的全面认识,尤其是“对信息与精神的生成性联系的揭示,人与包 括自然在内的物质世界之间的精神关联即精神生态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注:曾永成: 《生态学——文艺理论建设的当代课题》,《成都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48页 ,第47页。),这就使生态学跃上人性这一生态生成之巅,具有又一层终极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