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音乐与新浪漫音乐

浪漫音乐与新浪漫音乐,第1张

  楼主似乎是在写论文

  看了大家答的,所说的就是那个意思,我现在说说我的一些看法

  1浪漫时期交响乐的发展及特点

  浪漫早期:1810~1830年 浪漫中期:1830~1850年 浪漫的仿古典主义1850~1900 三个阶段,一般都从舒伯特开始算。虽然舒伯特的音乐仍然有很浓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遗风,可是也洋溢着小巧、温和、刹那间诱惑、感奋和几近不真实的幸福感,是古典之后第一股令人陶醉的浪漫气息,所以大家习惯称他为“古典的浪漫者”。韦伯也是浪漫派的代表,在经受贝多芬、莫扎特的影响后,这两位作曲家特别表现出浪漫风格的纤巧、细腻的一面。

  中期的代表是门德尔松、舒曼,两人都在主观的特殊风格之外,共同传达这个浪漫时代精神,秉承了贝多芬的纯粹、绝对,发展了具有优美形式的交响曲。到了勃拉姆斯,浪漫的本质更加精密浓缩。如:在舒伯特的作品中,“浪漫的痛楚”只是在情绪上反映出来,到了勃拉姆斯则已经是感官的伤痛了。

  柏辽兹及李斯特则选择性的领悟贝多芬标题描绘的启示,而发展了丰富内容的交响诗,“大自然”对浪漫时期的影响是很深的,连一向重视形式美的交响曲也不例外,这种反映有时较为直接(如:门德尔松的《苏格兰》、《意大利》交响曲),有时则较抽象(如舒曼的《春》、《莱茵》)。而强调大自然的同时、也为日后的民族主义的兴起播下了种子。

  仿古典主义(也叫后浪漫主义)著名作曲家首推布鲁克纳和勃拉姆斯。布鲁克纳交响音乐的两大特色是宗教情操以及“拟管风琴声响”。主要是因为奥地利天主教19世纪过度封建保守,所以才会有布鲁克纳的清秀寡欲的交响世界之呈现。他对教义不曾疑惑的信仰,简直就是个任劳任怨的老农民,无论何种情况都没埋怨过自己的生活。这并不是说他没有矛盾,而是他懂得如何将它埋藏在心底,永不冒出。

  对布鲁克纳影响最深的是瓦格纳,尤其在和声及管弦乐方面,可布鲁克纳一向习惯闭着眼睛听瓦格纳的乐剧,舞台上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他把乐剧的音乐灵性化了。勃拉姆斯虽然跟布鲁克纳同住维也纳,但二人感情不甚融合。勃拉姆斯来自德国北部的基督教家庭,他矛盾的性情是无法深埋心底的,他对燃烧在心中的烈火,因无法熄灭而感到恐惧,他寂寞而且动漾不定的心灵无法安顿,这都能从他贯有的摇摆、沉重、模糊的节奏中感受得出。

  维也纳交响乐在经历了布鲁克纳及勃拉姆斯之后,唯一能将其整合并推向高潮的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马勒。马勒身处颓废思潮弥漫的世纪末,现实的冲突、摩擦(生)及隐退的回忆往昔美好的时日(死),是他作品里不断交替出现的主题,那濒临神经质边缘的音乐美,一方面把后期浪漫的狂喜与炙痛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为现代音乐的新任务勋伯格铺垫好了出场的红地毯。

  2新浪漫主义音乐

  (对于这个时期的音乐我听得不多,就听了巴伯的《为弦乐而作的柔版》、《交响曲》等)

  新浪漫主义是在20世纪70年代起出现的一种流派,通常这种音乐有调性,但此时的调性并不等同于“共性写作”时期的和声、结构和调性,而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结合,用新颖的音乐语言对50、60年代盛行的过于理智和抽象音乐的序列音乐进行否定,音乐中开始强调情感的表现,以不同的程度来应用调性,注重浪漫主义风格。这就是新浪漫主义音乐。

  代表人物及作品有:意大利的贝里奥和他的《交响曲》、美国的克拉姆和他的《大宇宙》、《夏夜音乐》,巴伯《弦乐柔版》、《交响曲》,罗奇伯格《交响曲》、《钢琴组曲》,德国的亨策和他的《雅各布之梦》等。

  查到一些资料:

  卢恰诺·贝里奥Berio, Luciano

  (1925年生于意大利的奥内利亚,现在的因佩里亚)。意大利作曲家。在米兰学院师从盖迪尼(Ghedini)至1951年,然后在坦戈伍德(Tanglewood)从达拉皮科拉(Dallapiccola)学习序列技巧。1955年与马代尔纳(Maderna)在意大利广播电台共建电子音乐实验室,在该室工作至1961年。1963年赴美,在加利福尼亚执教,1965年起在朱利亚德学校执教,1971年返回意大利。作品受到序列主义、电子手法和随机音乐的影响。他独特地发展了“拼贴”技巧,借用其他作曲家的音乐片段或模仿他们的风格特征。如在《交响曲》(Sinfonia)中,贝里奥摘用了马勒第二交响曲,瓦格纳的《莱茵的黄金》(Das Rheingold),拉威尔的《圆舞曲》(La Valse),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Der Rosenkavalier)中的素材。在《迷宫Ⅱ》(LaborintosⅡ)中,街头叫卖声、惊叹声和牧歌、爵士乐的因素混合在一起。另外一首拼贴作品是《独奏会Ⅰ》(Recital Ⅰ)(献给卡西Cathy),这是为他前妻,女高音卡西•伯布里安(Cathy Berberian)所作的几首作品(如《主显节》(Epifanie)和《顺序3》(Sequenza 3))中的一首。为不同乐器所作的一系列《序列曲》(Sequenza)基本上是机遇音乐。在《圆圈》(Circles)中,歌唱者可以唱谱上标明的音高,也可以唱相近的音高,任她自选。贝里奥年青时曾在米兰一个小型巡回歌剧团中任指挥,因此,对戏剧音乐始终抱有热情,虽然他创作的戏剧作品迄今为止都是别出心裁的。

  塞缪尔·巴伯Barber, Samuel

  (1910年生于宾夕法尼亚州西切斯特;1981年卒于纽约)。美国作曲家。6岁时弹钢琴,7岁作曲。14岁时作为第一批特准学生进入费城柯蒂斯专科学院,1925-34年师从斯卡莱罗学习作曲,1926-31年从伊莎贝尔·文吉罗娃学习钢琴,1926-30年从埃米利奥·德戈戈尔扎学习声乐。1928年与吉安·卡洛·梅诺蒂(Gian Carlo Menotti)相识后,其友谊持久而富于成果。1933年起他的作品开始公演,最值得注意的是为阿诺德的诗《多佛海滩》(Dover Beach)配乐(他本人演唱其中的男中音声部)和他的大提琴奏鸣曲(他本人演奏钢琴部分)。1935年获普利策奖学金,1936年获美国学院的罗马大奖。同年他的第1交响曲于罗马首演,指挥莫利纳里。托斯卡尼尼于1938年指挥巴伯的《弦乐柔板》(Adagio for Strings)(原为弦乐四重奏的慢乐章)和第一首《随笔》(Essay for Orchestra),随后几年他的作品在纽约、波士顿和费城由瓦尔特、库谢维茨基、莱因斯多夫、米特罗普洛斯、奥曼迪和梅塔指挥首演。他的四幕歌剧《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Antony and Cleopatra),台本作者泽菲雷利,是纽约林肯中心的新大都会歌剧院为了于1966年9月举行开演典礼而约写的。

  巴伯的音乐具有欧洲传统风格,而不是特殊的“美国味”。音乐语言比较保守,富于旋律性、优雅和华丽。在《伐奈莎》和女高音和乐队曲《诺克斯维尔:1915年之夏》(Knoxville:Summer of 1915)中可以最清楚地听出他的抒情性,他的浪漫主义则充他显示在《多佛海滩》、大提琴奏鸣曲和第1交响曲中。他钢琴奏鸣曲由霍罗维茨首演,是一首辉煌的炫技作品。几部歌剧最初反应冷淡,但听众态度逐渐转变,而协奏曲和歌曲效果极佳。

  乔治·克伦姆Crumb, George

  (1929年生于西弗吉尼亚州查尔斯敦)。美国作曲家。1959-64年在博尔德的科罗拉多大学教授钢琴与作曲。1965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音乐系任教,并于1983年成为该校人文学教授。音乐极有个性。早期受威伯恩影响,后对新音响感兴趣,并采用有时支离破碎、有时全凭机遇的作曲技巧,但并不追求畸形效果,他表达的思想仍然是清晰易懂的。如在1972年的一组为扩间钢琴用的幻想曲《大宇宙》(Makrokosmos),其中用不了许多特别的钢琴手法,效果十分富有诗意。

  乔治·罗奇伯格Rochberg, George

  (1918年生于新泽西州帕特森市)。美国作曲家。1939-42年于纽约曼内斯音乐学校随曼内斯和塞尔学作曲;1945年就学于蒂斯专科学院,师从斯卡莱罗。1948-54年任柯蒂斯专科学院教师;1961-68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音乐系主任,1968年起任音乐教授。他曾受马勒和勋伯格的影响,其音乐发展为独特的序列主义风格,但后来又回到有调性上来。写过许多评论文章。

  汉斯·维尔纳·亨策Henze, Hans Werner

  (1926年生于威斯特法里亚的居特斯洛)。德国作曲家、指挥家。1942-44年在不伦瑞克国立音乐学校、1946年在海德堡求学。1946-48年间私人从师于福特纳(Fortner);1948年在达姆施塔特跟莱博维茨(Leibowitz)学习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1950年在威斯巴登任赫塞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音乐指导。1953年定居意大利。60年代中在政治上走向极左,此后的作品很多都反映了他的激进理想与信条。音乐风格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表现出他天赋的丰富想象力和不拘绳墨的性格。他不仅是一位德国作曲家,也可说是一位法国和意大利作曲家。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或机遇音乐的风格他用来都是得心应手。创作的主要特征是抒情而富声色美。具有丰富而细腻的声音色彩和娴熟的合唱写作技巧。

  电脑里有篇有关罗奇伯格的文章(多元音乐风格的冲撞与整合

  罗奇伯格钢琴组曲——Carnival Music, IV “Sfumato,” 之解析)

  如果需要,可以传给你

  《行星》组曲是一部庞然巨著,整个作品分为七个乐章,并以九大行星中的七个星球(地球和当时尚不为人类所知的冥王星除外)命名。而且乐队编制也异常庞大,启用了一般很少登台的低音长笛、低音双簧管、低音单簧管、低音大管、次中音大号等管乐器,以及管风琴和众多的打击乐器,在最后乐章中还加用了一段六声部的女声合唱(有时亦以两支独奏长笛取代)。如此众多的乐器的组合产生了丰富的音响色彩,如在“火星”乐章的一段音乐中,乐队的全奏展示出了地震山摇的气势。但也许正是由于《行星》组曲本身及其乐队编制过于庞大,这部作品一般很少全曲演奏,而通常仅演其中的三五个乐章,有时则是单独演奏一个乐章。

  就《行星》组曲的意义来说,该曲与天文学无涉,而仅仅是建立在古代迦勒底人、中国人、埃及人和波斯人所熟悉的占星术之上的,关于这一点,霍尔斯特在1920年全曲公演时是这样对记者说的:“这些曲子的创作曾受到诸行星的占星学意义的启发。它们并不是标题音乐,也不与古代神话中的同名神仙有任何联系。如果需要什么音乐上的指引,那么,尤其是从广义上来说,每一曲的小标题便足以说明问题了。例如,木星带来通常所说的欢乐,以及与宗教的或民族的庆典活动有关的那种礼仪性的欢乐;土星带来的不仅是肉体的衰退,它也标志着理想的实现;水星则是心灵的象征。”

  第一乐章 火星——战争使者

  霍尔斯特是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完成这一乐章的,因此有人认为,作曲家的这段音乐是对当时迫在眉睫的战争的预言。确实,这一乐章的音乐,尤其是由打击乐器和弦乐器弓杆击弦奏出的蛮横、激昂的渐强节奏型,给人以一种咄咄逼人的紧迫感,并暗示出军队在行进。乐章的第一主题压抑而带有挑衅性,由大管和法国号奏出。

  音乐开始时富有特征的弱奏(p)节奏型随着这第一主题的嘶鸣而逐渐增强力度,当它达到极强(fff)时,在铜管乐器上迸发出乐章的第二主题。这种效果可以概述如下:两支充满杀机的军队在相互逼近,到处是刀光剑影,而当它们终于接触时,一场短兵相接的厮杀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战争在继续,管风琴的加入把音乐推向了新的高潮,这时,B调大号和C调小号奏起了进军的号角。

  然而,这并不是胜利的号角,随着木管乐器与弦乐器以低沉压抑的、呜咽般的音响在第二主题上的展开,以及各主题的残暴蛮横的再现,展开了一幅更为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第二乐章 金星——和平使者

  由于上一乐章凶残的战争音乐的对比,这一乐章越发显得宁静安谧了。它使人想起了一个没有电闪雷鸣、远离战争喧嚣的世外桃源,这里到处呈现出一派和平安乐的景象。乐章一开始,法国号呈示出一支上行旋律,长笛和双簧管则以一串串和弦与之应答。

  音乐的发展是极其富有诗意的:长笛与法国号上的延音犹如秋天的蝉鸣;两架竖琴的一串串和弦仿佛是清澈的溪水在流淌;钟琴与钢片琴的下行音型宛若喷涌的清泉。在这种氛围中,独奏小提琴唱起了一支动人的情歌,整个乐章随后的发展也就是建立在这个主题之上的。

  第三乐章 水星——飞行使者

  据说,水星是带有翅膀的信使的象征,也是窃贼的保护神,因而,这一乐章的音乐异常机敏灵活,是一首急板诙谐曲。乐章以带弱音器的弦乐器和木管乐器上快速进行的音型开始,接着,双簧管和英国管呈示出第一主题那轻捷而俏皮的旋律。可以说,这就是信使的写照,他正忙碌于走家串户,为人们带来福音与欢乐。

  第二主题的旋律带有民歌风格,表现出人们为飞行使者的光临与他所带来的信息而欢庆歌舞的情景。

  第四乐章 木星——欢乐使者

  与其他乐章相比,这一乐章构思宏大,篇幅也较长。整个乐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小提琴快速的碎弓中开始,在它的引导下,第一主题带着极大的热情喷薄而出,其欢乐的气势异常浩荡,似乎把天庭也震动了。

  欢乐的情绪犹如一幕幕场景,此起彼落,绵亘不绝。而在这些“场景”之间,每每有一个铜管乐器奏出的欢乐的固定乐思,它像号角一般,宣告着新的欢乐的降临。乐章的第二主题是一个歌唱性旋律,由六支法国号及弦乐器组奏出。

  第三主题是一支端庄的民间舞曲,先由法国号奏出,随后在木管乐器组、弦乐器组和铜管乐器组之间传递。

  进入第二部分后,速度由快板转为行板,音乐也变得格外庄严,并充满着霍尔斯特所说的那种“礼仪性的欢乐”。整个第二部分由一首虔诚的颂歌构成,它那侃侃而述般的进行,使人想起教堂里唱诗班吟唱的赞美歌。

  第三部分又回复到快板速度,开始三个主题的简短再现再度掀起民间节庆般的高潮后,乐草以一个雄伟的短小尾声作为结束。

  第五乐章 土星——老年使者

  “土星”乐章是《行星》组曲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也是较常单独出奏的段落。乐章以长笛、大管和两架竖琴奏出的由两个邻音的交替构成的固定节奏作为开始,它象征着老年人瞒珊、滞重而单调的步态,同样这也是时光消逝与体力趋向衰退的写照。在这个背景上,低音提琴奏出了哀叹般的动机,它逐渐发展成由次中音长号奏出的乐章中唯一的一个主题。正如霍尔斯特明确指出的那样,这个主题不仅表现“肉体的衰退”,同时还意味着“理想的实现”。

  在这个主题的基础上,乐曲展开了富有层次的变奏。这里有深沉的思虑与希望,也有葬礼进行曲般的节奏和晚祷的钟声,还有对往昔的美好幸福的追忆。

  第六乐章 天王星——魔术师

  这段音乐也是《行星》组曲中的精彩段落。霍尔斯特在这里运用了变幻无常的调性和配器色彩,以及力度的突兀变化等现代作曲手法,从而达到了扑朔迷离的魔幻般的效果。音乐一开始是铜管乐器奏出的一个动机,这是魔术师的形象——神秘而难以猜度,恐怖而带有不祥之兆。

  乐章的主要主题是大管断奏奏出的一个中邪般跳跃疾走的旋律,它吸引了其他各乐器组加入到这一行列之中。

  在这个“跛足行进”的背景上,又出现了两个主题,前者忙碌不堪,后者趾高气扬。

  音乐逐渐进入高潮,忽然又戛然而止,化作短笛、长笛和单簧管上一连串琐碎的下行音型。走音鼓亢奋的节奏似乎是魔术师的新咒语,它带来了一个新的乐段,并把音乐推向了新的高潮。

  忽然,管风琴上响起了一个怪诞的滑音,就像是一道闸门挡住了音响的巨流,使节奏变得低沉迟缓,使高潮化作了几个单薄的长音。这个乐章就是在这种令人不安的氛围中结束的。

  第七乐章 海王星——神秘主义者

  “海王星”这最后一个乐章在给人以娴静温柔之感的同时,又表现出神秘莫测与朦胧的太空景象,乐章的第一主题就是以这种色调构筑起来的。

  霍尔斯特以钢片琴、竖琴和小提琴琶音的大量运用,成功地渲染出一种迷茫的神奇景象。音乐从行板转入小快板后,在人声与弦乐器和声的伴奏下,单簧管非常柔和地呈示出第二主题。

  为了取得他所需要的效果,霍尔斯特在总谱上特地注明了对合唱队的安排:“合唱队应置于舞台边邻近的房间内,房门要开着,直到全曲的最后一小节,这时门要轻轻地、静静地关上。合唱队、门,以及可能需要的任何一些副指挥,都要用屏幕与听众隔开。”

  (未完待续)

1936年至1945年,坎普卡一直担任希特勒的私人司机,他称爱娃·布劳恩是“欧洲最不快乐的女人”。希特勒的首席建筑师施佩尔说:“爱娃·布劳恩会使历史学家很失望。”第三帝国的年鉴编纂者也附和说完全正确。很少有人对爱娃的生平进行研究,直到现在,人们依然认为她只不过是元首的玩偶,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不值得研究。因而,从来没人意识到爱娃·布劳恩为什么在希特勒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相反,她却一直遭受诋毁。 当我开始研究爱娃·布劳恩的生平时,发现了三个令人吃惊的事实。首先,她从来加入纳粹党。证据是17年前被拍卖的千个金质奖章,那是希特勒送给她的礼物。上面的铭文记述了爱娃·布劳恩尽管不是纳粹党成员,却得到了希特勒的特别尊重。她也不是个反犹太者,并且,她请求希特勒拯救她或者她家人认识的犹太人。最后,她对希特勒的爱情终身不渝,尽管不断遭受冷落。1935年5月,她在日记中写道:“他经常告诉我他疯狂地爱着我,但他三个月毫无音信意味着什么”私下里,亲热过后,希特勒或许告诉爱娃他爱她,但是在公共场合却鄙视甚至冷落她。 关于爱娃短暂的一生,我几乎找不到更多的痕迹,因为她的家人和朋友几乎全去世了,不过尚有一人,那就是比她小12岁的堂妹格乔德依然健在,并且把爱娃的秘密保守了50多年。格乔德让我看了她和爱娃的叔叔阿罗斯·温巴尔写的关于布劳恩家族的日记,从中我发现了有关爱娃和希特勒关系的新证据——爱娃与以前史学家(几乎全是男性)所描述的那个浅薄的女人截然不同。 阿罗斯得知侄女爱娃成为元首的情妇后第一反应是:“我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我们的小爱娃!不可能!我曾经帮她做数学家庭作业,帮她写那么多的作文,免得老师在报告中批评她不做作业,她每天晚上都做祈祷。” 希特勒和爱娃相识于1929年10月,那天希特勒偶然走进爱娃工作的摄影馆,首先注意到的是这个女孩的双腿,因为她正在爬梯子。那时,希特勒和他19岁的外甥女格莉·罗伯尔关系暧昧。爱娃的父母得知爱娃和希特勒的关系后惊恐不安,认为自己的女儿是一个“堕落的女人”。阿罗斯回忆道:“弗里茨(爱娃的父亲)向我倾诉心声。他说自己早就开始怀疑,并极力劝说爱娃结束这段愚蠢的友谊。他告诉我这个自负的家伙正在毁掉他们的家庭生活。” 爱娃24岁时,违背父母的意愿,离家出走。格乔德推测说:“或许希特勒对于爱娃因为他而和家庭闹翻有点良心不安,或许是因为他真的开始喜欢她,希特勒很快给她提供了安全的住处。这意味着他能够更好地控制她,尽管他大部分时间不住这里。他让爱娃的妹妹葛丽特住进去,陪伴安慰爱娃。” 一年后,爱娃被安置在巴伐利亚的贝格霍夫别墅。阿罗斯叔叔写到:“如果认为爱娃在贝格霍夫过着甜蜜轻松的生活,那就完全错了。希特勒尊重爱娃,珍惜和她的情谊,不仅仅是因为在动荡、荒谬而无理性的政治生活中需要她的支持,而且还因为他开始真的爱她。爱娃和希特勒的关系存在很大的戏谑成分,他们的关系像是一场令人激动且带有挑衅意味的游戏,只有骄傲、自信、富有好奇心的年轻女子才能够驾驭。” 关于爱娃的生平,男性史学家从未看到的另一面是在贝格霍夫爱娃和其他女人的关系。充满恶意的纳粹成员的妻子们认为爱娃没有内涵,仅仅对服饰和**情有独钟,不适合做第三帝国的元首夫人。但希特勒却并不这么认为。曾有人对希特勒说:“让我们面对现实吧,元首,爱娃不适合您!”希特勒强烈反驳道:“她非常适合我!”他经常说女人必须温柔、可爱、迟钝。爱娃拥有所有这些特点,只是不像希特勒眼中的她那样迟钝。然而那些妇人们看不起她,从来不邀请她到他们家。 因为战争希特勒离开了贝格霍夫,爱娃开始时而焦虑不安,时而伤心失望。保镖罗切斯·米茨注意到了爱娃的状况,他说:“爱娃因为和希特勒的关系忍受了巨大的痛苦。” 1944年末,格乔德和爱娃一起住在贝格霍夫,她回忆说:“贝格霍夫的氛围很压抑。我试图帮助她,让她高兴起来,但是很困难,她完全迷失了自我。”我问格乔德,爱娃到底想得到什么:名声、婚姻、孩子,还是浪漫虚幻的生活答案是,“她只想得到希特勒的爱,没有别的”。 希特勒经常在上午8点到10点给爱娃打电话,告诉她自己一切平安。如果电话打晚了,爱娃就会非常担心。“他每隔几天打一次电话。那电话对她来说是生活的全部。她除了想‘电话什么时候会响’之外,思维一片空白。我知道自己在那个时候应该说点什么,”格乔德回忆说,“但我知道她没有在听。她只是坐在那里等待。她是我遇到的最不幸的女人。但是最后她面对了现实,她开始平静,因此我确定,那时她已经选择了如何结束自己的生活。” 1945年4月30日,爱娃·布劳恩自愿甚至是高兴地和希特勒双双在地堡自杀。没有人能够劝阻她。当她吞下氰化钾——他送给她的最后一份礼物时,年仅33岁——年轻、健康、漂亮。从他们相遇的那天起,她就知道没有他,自己的生活毫无意义。 追问: 摘得真好!不过,你只对了一半。这只是他们的相识和相爱,最浪漫的一件事是:希特勒预知自己已走向到了末路,决定自杀之前,与爱娃在地下室举行婚礼。在举行婚礼的同时,苏联反法西斯联盟军正在地上狂轰滥炸,地下时时震动。你不觉得这很浪漫,很刺激吗?呵呵 回答: 呵呵,是的,我怎么就没找到这些信息呢! 抱歉,没有完成答题的任务。

、《姿三四郎》1943年

《姿三四郎》,黑泽明第一部导演作品,旋即一鸣惊人。影片通过一名好勇斗狠的青年如何成长为一名柔道武术家为主线,反映了1880年日本明治时期柔术与柔道之争。黑泽明是一位地道的男性艺术家,他通过武士艺术来表现日本民族的品格,姿三四郎身上体现的尽职、勇敢、正直、献身精神、人道主义及粗犷的斗争正是浓烈的黑氏风格的完美体现。影片不仅以幽默的乐天情绪、区别于旧式日本武片风格的影像,更开创了日本**史上的新型娱乐时期,其中五场以不同节奏表现柔道比赛的场面,更说明了黑氏画面处理方面的登峰造极。

2、《踏虎尾》1945年

《踏虎尾》算不算黑泽明时间最短的**,一个小时的长度浓缩着黑泽明标准的叙事风格,这部拍摄于1945年的**局限于当时经济和技术条件所限,并没有太多**技法上的突破,太多棚景的使用使影片有了舞台剧的高压表现手段。在影片开始的字幕中黑氏交替了事件的起因、发展及悬念。正如其中一句话:可惜猜忌之心乃人之本性,正是这样一个黑氏惯用的研究人类两面性的主题使《踏虎尾》得以延伸。黑泽明早期作品大都在题材上描写本民族的现实与历史,影片大多数采用对称手法,主题上深刻揭示人性与灵魂的冲突与撞击。这部《踏虎尾》就是此类代表作品。

3、《姿三四郎续集》1945年

因为《姿三四郎》的非凡成就及深远影响,黑泽明在二年后又拍了此片的续集,这也是黑泽明一生中唯一为一部影片做续。本片继续上集的故事,将一段寻仇故事表现的别有风味。特别对反派角色的描述刻画出了有血有肉的另一面。本片依旧是表现武士和男性阳刚美的通道,黑氏早期的风格特色就是强烈的戏剧冲突与人物性格的对撞,而这一切又都包涵在导演略带诙谐的手段中融化的格外有味道。《姿三四郎》二集虽不能代表黑氏的最高水准,但一鸣惊人的创作手段为日本影坛一扫平庸之气。

4、《无悔的青春》1946年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黑泽明导演的第一部**。影片根据战时一则真实事件改编,表现出混乱的社会下人类精神家园的萎缩,也表明了黑氏对战争及法西斯主义的立场及态度。黑氏暂时抛开他狂热的武士风格,却又巧妙地在这出女性**中注入武士道精神,她受尽世间唾骂和凌辱仍倔强的表示:我对青春无悔的女主角具备了黑氏一贯的阳刚气质。这类影片相似国产片《江姐》般的励志类型,但黑泽明以忘我的投入及感同身受的细腻把一个经过战争混乱后,终于找到自我,忠于自己意志的新时代女性表现的可歌可泣,摆脱了说教成份,令人看来如鲠在喉。

5、《美好星期天》1947年

这是黑泽明难得的一部写意之作,它对日本战后颓废的现状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本片以黑氏一贯的流畅与乐天精神;把一对年轻却充满忧愁的恋人在星期天怎样把种种烦恼抛诸脑后的经过刻画的充满激情及东方美。男主角向情人求爱一场,表现出黑氏浪漫主义的心态,令人看到心猿意马,而一对小情人在废墟中幻想未来经营小餐馆的场面,在叫人心往神怡之余也透露出黑氏寓意深长的希望。另外,此部影片也是日本**中第一部直接反映出年轻人对性的感受的作品。

6、《罗生门》1950年

五个凶杀的当事人与见证人,说出了五个不同的结局,究竟辩说的对,事情的本来面目又是怎样?影片描写了人心深处奇异复杂的阴影,尖锐地剖析了人类最深奥的部分并公之于众。错综复杂的光与影的蒙太奇手法展示出人类那种与生俱来的虚伪本质和罪孽图画,构示了人难以更改的本性:人即使到了死的时候,也是不会放弃虚伪和掩饰的。

7、《留芳颂》1952年

这是一部强烈震动心灵的影片,所有有良知及良心泯灭的人都该看看。看看一个人在人生最后的过程中,是怎样领悟与体会到人生的真义与生存的价值。黑泽明以巧妙的手法,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重大主题融进了一个普通的故事中。借着主角发现身患绝症,决心在临死前为市民建造一座公园的心愿,将一个我们挂在嘴边的词组加以鲜明地、实际地探讨。此外,本片对官僚机构的推诿塞责,明争暗斗给了严厉的讽刺与抨击。这是一部欲唤起情感回归却让人万念俱灰的影片,在影片结尾时,黑泽明让那首《生命如此短暂》重又回响在耳边,使我们仍能看到穿透世欲和官僚禁锢的曙光。

8、《七武士》1954年

《七武士》是黑氏影坛生涯中最成功与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在这部影片中,黑氏终于开始对好莱坞风格进行再创造式的模仿,可笑的是,《七武士》成功后又被好莱坞重拍,且成为美国西部片的名著。《七武士》是个很简单的故事,描述七个武士保护农民免受山贼掠夺之经过,但其中却蕴含着一种坚韧和勇敢的力量,影片中黑氏首次显示出超人的导演技巧,武士与山贼几个人的掠杀,却展现出千军万马的气势。群马冲杀,泥沼恶斗的连场激战,在快速剪接,连续复数镜头的运用下,所有影像凝聚成一体,扣人心弦。这部影片被日本**旬报称为史上最佳作品第一位。

9、《活人的记录》1955年

本片是黑泽明反映现实类作品中最受关注与争议的一部,影片描述三船敏郎饰演的老人喜一听到美国与苏联进行氢弹试验,辐射尘落到日本的消息,决心建造一座地下住宅,最后被关进精神病院,幻觉自己来到另一个星球,看到地球被烧成灰烬。这部影片绝不是黑氏空想的结果,他以日本独特的历史为主线,构筑日本人持有视觉观,他用日常心态与衰老、死亡、战争这一流转主题针锋相对,得到一个可怕的近乎残酷的现实。这部影片是黑泽明对战争及战争带来的痛苦的自我反省。他说:“我不想耸人听闻,而只是希望人们听到一个活人的善良呼叫。”黑氏是一个罕见的人道主义者,他用右手批判现实生活的麻木,左手又寻求完美的明天。

10、《蜘蛛巢城》1957年

本片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并被誉为最成功的一部改编杰作。黑泽明把背境改为日本战国时代,通过一个武士野心勃勃的政治阴谋对武士**及黑氏道德观念进行了必要延续。黑氏喜爱把人放在特定环境中。给予一定条件及刺激,以测定人的反应。《蜘蛛巢城》就是典型的试验人生的作品。他同时也是日本最欧美化的导演,尽管山田五十铃(武士夫人)吸收了“能剧”的表演方式,而“巢城”也被打扮成古色古香的能剧舞台,展现迷人的民族特色。但他仍用西方的现代**手法来表现这一切,这使《蜘蛛》成为一部东方文化与西方艺术完美融合的娱乐巨片,同样是古装武士片,与豪放的《七武士》相比,本片的内敛多少表明了得心应手的导演功底。

11、《底下层》1957年

黑泽明不仅是一位**艺术大师,他的喜剧才能从《姿三四郎》中就已经展现。在这部《底下层》中黑氏把目光投向贫民窟,那里住着妓女、小偷、车夫、戏子……通常我们会把这种悲剧人物与社会的背影联系起来以达到批判的目的。但相反,黑氏的处理手法却以滑稽的喜剧手段来表现最底层人物的生活。黑氏的触觉敏感而好强,影片中最具生活气息的人群与那种底层的原始生命力、爆发力与戏剧性的苦难与悲哀都是黑氏做为一个人文主义大师的底气。黑氏博大的胸怀及自强不息的乐观精神在《底下层》中再一次用笑声证明。

12、《武士勤王记》1958年

另一译名为《战国英豪》。日前市面上已有两种版本出现。影片描写战国时代,秋月家族的雪姬公主,在一个忠心的大将保护下,带着一批黄金逃出敌人的搜捕,投靠盟国。本片那一片咄咄逼人的黑色天空,一望无际的平原,两个黑影互相搏斗的画面,令人留下深刻印象。《武士》是一部纯粹的弘扬善性的**,其理想主义的希望使作品更接近于启蒙**。在《武士》中你更加可以感受到一个画家的眼光,对影像及光的处理是《武士》的一大突破,而黑氏第一次拍摄宽银幕,效果之佳,使他从此放弃了标准银幕。此片曾因完美的武士情节而入选日本**旬报的百佳之列。

13、《恶汉甜梦》1960年

黑泽明批判现实的重要作品。以当时非常频繁的政治贪污事件为主题。融合复仇、悬念及惊险为一体,无情揭露了日本官商界的黑暗。在一次政治贪污事件,西幸的父亲成了无辜的牺牲者,此后他即不停地追捕杀害其父的元凶,西幸用尽各种方法对政治家们展开复杂的手段,使罪恶的根源亦更为之加深。影片最让人乐道的还是在构图方面,通道、楼梯、房间的排列,镜的摆设,以至瓦砾堆的空间布置,都拍得均整有致,计算得惊人地准确,此片也是黑泽明工作室的第一部作品。

14、《用心棒》1961年

如果你喜欢克林伊斯威特的《荒野大镖客》,布鲁斯威利的《终极悍将》,那你将会喜爱《用心棒》,因为他们都改编自黑泽明。的确,黑氏把《用心棒》拍成了动作娱乐片,这是吸取了西部片格式与自身武士风格相融合后产下的新模式。自此,黑氏已如斯皮尔博格等好莱坞大导一样,消除了东西方文化的差距,拍出了一种人性本质下大同的东西。其淋漓地表现出一种无政府主义哲学,一种自由的超道德观,令人叹为观止,三船敏郎在黑泽明系列武侠**中创造了一个纯日本图腾的武士形象,在《用心棒》中他的迷人大侠形象再次征服了世界,此片成为黑氏最卖座,最风行的**。

15、《天国与地狱》1962年

故事通过一个离奇勒索事件为线索,在金钱与人性间搭建一座独木桥,一头是天国一头是地狱。谁可以通过并最终获得心灵的安息,影片对人性善恶对立面的解剖入木三分,憎恨有钱人的年轻绑匪,提供赎金的正直商人及认真执着的刑警,充满乐趣的推理分析,黑泽明用富有正义感的镜头无言的向希区克科表示敬意,尽管这部以男性斗争为命题,对丑恶与正义,权贵与赤贫,热情与阴险之间的对立面做巧妙组合的导演在纵深的涵意上已超出希区克科。但一般人看来这部伟大的悬疑片终究是娱乐胜过理性。

16、《椿十三郎》1962年

黑泽明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他的任何一部影片无论长短都一气呵成,行云流水,高潮迭起。正如他自己形容的:《椿》是一首优雅的圆舞曲,使人感受到那种令人胸襟开阔的春意。本片一般被当做《用心棒》的姐妹篇。黑氏同样在此片中致力打破各地文化差异和思想制度的限制,希望能共享人类的基本感情。三船敏郎扮演的武士**已是黑泽明的道德替身,他不仅把东洋剑侠的伟大之处发扬,更使日本武士精神通过影像获得四海的认同。《椿十三郎》注重刻画小人物的内在细腻变化,而且对“人不可貌相”这一主题刻划非常成功。片末三船敏郎以反手剑杀死件代达夫,鲜血从胸口飞喷而出的片段,已是史上最著名的决斗场面之一。

17、《赤胡子》1965年

黑泽明60年代最后一部力作,仍由武士精神的代言人三船敏郎主演。影片由一个青春成长的片断发展而成,一名血气方刚的年轻医生毕业后被派往贫民地区工作,在所长赤胡子的感染下,终于明白做人行医之道,放弃了虚荣心。这次黑氏给成长故事赋予了新的生命力,那就是人道主义的世界观。影片制作过程长达二年,黑泽明近乎完美的影像表现得到极高的评价。当我们随着主人翁一点点抛弃狂野之心,跟着黑氏一步步走入一个善良执着的老人心底,竟发现那里有着我们早已丢失的泪水,有着让人敬畏的生命真谛,片中大地震场面使人惊心动魄之余,小乞丐全家服毒自杀的一场更叫人心酸。

18、《没有季节的小墟》1970年

70年代是黑泽明创作的黯淡时期,1970年的这部《没有季节的小墟》(又译《电车声》)因影片没有足够的感染力,太过于注重形式而使影片流于抽象化等原因而惨遭失败,这也是黑氏**生涯中最大的打击。他曾因此片企图自杀。显然,黑泽明是对此片抱有极大信心的,这是他第一部彩色片,描述一个低能儿每天模仿电车司机,玩绕在他小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居住着一群看似安详但没有明天的人们,他们其实和低能儿小六一样,重复自己的每一天。黑氏企图用超现实的布景来营造一种灯红酒绿的歌舞升平,但那种内在的沉重与悲哀压的人几乎喘不过气。

19、《乱》1985年

伟大的殿堂级的史诗杰作。是我长大成人后接触的第一部黑氏作品。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潇洒自如的人物调度,信手拈来的精彩瞬间,炉火纯青的故事布局,不仅实现了黑泽明对**的执着理想,也使我对日本影片沉闷狭隘的主观印象有了180度的改变。影片取材民间寓言故事,加上莎翁名剧《李尔王》的精华,刻画出一个威风凛凛的老人,在无边的情感荒漠上以顽强的意志力抵抗黑暗与孤独的过程,营造出不可思议的感染力。该片获国际大奖无数,成为日本**最杰出的代表作。人间的凄凉与武士的背脊,在摄影机的凝视中缓缓走过,仔细精微地透视着历史烽烟中的世情和人心,这是《乱》的寓言,也是黑氏的写照。

20、《梦》1990年

**史上最奇特的一部影片,《梦》由八个片断组成。他们涵益的寓意广泛,有些可意会,有些不能言传。看完《梦》后,晚上也会进入相同景像,进入黑泽明的夜世界,惊醒,竟有了一丝恐惧,到底谁在梦中,是黑氏还是我。《梦》由黑的仰慕者斯皮尔伯格与卢卡斯等人出资,大导演马丁·西斯塞斯还在梵高一段中出任主角,黑泽明以奇凄与瑰丽的画笔把童年及沿途的记忆收拾进影像中,结合高科技制作,可用绝妙二字形容。

黑泽明介绍

1910年3月23日出生于东京品川区大井町,父亲曾经担任陆军军官,后转任中学理事,母亲的娘家在大阪经商,黑泽明是8个兄弟的老末。1928年初中毕业后曾热中于绘画。1934年考取助理导演, 进入东宝**的前身“PCL**公司”拜名导演山本嘉次郎为师,学习导演和编剧。 1943年,黑泽明导演了他的处女作《姿三四郎》 ,获得极大成功。与《海港花盛开》的导演木下惠介同被视为日本**的新希望。他于1950年导演的《罗生》在次年的威尼斯国际**节上荣获大奖。黑泽明一生共导演了30部** ,其中有几部在国际**节上获奖。

战后执导的第一部作品是左翼剧作家久板荣二郎编剧、反对军国主义的《无愧于我的青春》。 1948年,黑泽明再执导筒,执意启用三船敏郎担任《酩酊天使》的男主角,从比,黑泽明和三船敏郎开启了“黑泽明黄金时代”,成为日本最强的**拍档。截至《红胡子》为止的17年间,由黑泽明导演、三船敏郎担纲的作品包括《罗生门》、《白痴》、《七武士》、《生之录》、《蜘蛛巢城》、《大镖客》和《天国与地狱》等片。 不但1950年拍摄的《罗生门》,翌年在威尼斯国际**节上获得大奖,从此,黑泽明闻名于世界影坛,三船敏郎也先后以《大镖客》、《红胡子》获得威尼斯**节男主角奖,两人也因而在日本影坛建立了“国际的黑泽,世界的三船”的称号。

1960年后半年到1970年初期,是黑泽明创作的低潮期,首先是他和三船敏郎的关系突然决裂,从此,两人不再跟对方说话,也没有再合作,不过对于原因两人都是三缄其口。1970年,他根据山本周五郎的小说《没有季节的城市》改编的**在票房上失利,黑泽明甚至因而企图自杀。不过黑泽明很快就再站了起来,1975年他导演的日俄合资**《德苏乌扎啦》先后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980年由法国**公司出资,黑泽明与三船敏郎再度合作拍摄的《影子武士》则获得戛纳**节金棕榈浆。

1985年,黑泽明完成了巨型古装片《乱》。晚年的黑泽明热心于创作古装片,艺术上的追求也更加执着,作品也具有深沉的哲理内涵。身高181米的黑泽明,拥有当时日本人少有的高大体格,据说事事要求完美的他,扯着嗓子大吼的声音经常把工作人员吓得浑身打颤。在拍摄《战国英豪》时,他为了拍一个满意的天晴镜头,足足等了100天;拍《天国与地狱》时,他发现有一栋民宅的二楼阻挡了他拍摄演员从新干线丢出现金的镜头,硬是把该民宅的二楼给拆了。 就因为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执着而强横的态度,他被台前幕后的合作者称为片场上的“天皇”。

总体说来,黑泽明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1会讲故事。别小看这一个,导演其实就是个讲故事的,现在许多导演连故事都讲不好,就出来拍些不知所云的**,其实是很失败的。讲故事其实是**中最难的,把一个很平常很简单的东西,讲出来让人津津有味,并且发人深思,这是需要功底的。

2场面调度。前面说了,黑泽明拍了很多关于日本古代武士和战争的**,你可以去看看在当时**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大师是怎么用镜头的布置和剪切,达到扣人心弦的效果。

3大写意。何为大写意,我的简单理解就是相当于中国国画,聊聊几笔挥洒泼墨,很酷,但一切尽在此中。黑泽明就是这样的,在彩色片时代,他的色彩运用非常浓烈,明显可以看出张艺谋受他的影响很深,但张艺谋现在却是艳俗了。

4人性。黑泽明的**,从红胡子开始,其实一直都在探讨人性,但是我觉得,他并不是像某些导演那样,一位控诉人性的黑暗等等。他是处于一种非常客观的角度,解构人性的善恶,尤其是歌颂勇敢,并看到了人类的渺小与自大,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在里面。

说了这么多,希望对你看黑泽明的**有个帮助,也能激励你去看大师的**,轻松点去看,能够让自己有些收获和开心就行!

他一生中所获奖项不计其数,他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导演,他毕生致力打破各国民族文化差异和思想制度的限制,希望能共享人类的基本感情。黑泽明被1999年12月的《亚洲周刊》誉为20世纪对亚洲进步贡献最大的一位文化艺术人士。在半个多世纪的**生涯中,黑泽明制作的**曾创造过持续二十年的票房奇迹,但傲慢、失败和自杀的空虚也时常伴随着他,影响着他的事业。1998年他去世时留给后人31部**无不揭示了黑泽明**的一个共性——对形式和内容的融汇贯通。正因如此,使他成为自1895年**产生以来最出类拔萃的导演之一。黑泽明最大的成就在于亚洲几代**人都受到他的影响,正如著名导演张艺谋在美国《时代》杂志上评价的那样,“黑泽明使我明白,当走向外面世界时,要保持中国人自己的性格和风格”,“这是他给亚洲**人上的很重要的一课。”

因为提问者没提供详细的出生时间,所以只能看个大概;乾造 西元 1945 年9月28日生,今年实岁 70 岁,生肖属鸡。

日柱庚金坐子水之上,庚金聪颖内性,被动性强。

性格喜欢出风头,爱表现自已;具有艺术才华和很好的表演、沟通能力,人缘很好,受人欢迎;感情丰富,有创造力。

优点是积极、热情、主动、浪漫,有品味,拥有迷人的个性。

缺点是太自负,容易志得意满,对事情容易感到厌烦。

流年天干乙木为日主之正财,日主庚与乙合,但坐下子穿太岁未。2015年可在烦心、劳心之中得财运;易因财招致烦恼不安,而且感情上易有不顺,为劳心、烦心之年。

在2015年的运程不甚顺畅,因有“丧门”和“囚狱”星临命,会有破财,疾厄等不详之事降临。若有喜事相冲,否则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化解,若谨慎谦恭,避免是非,也可逢凶化吉。工作事业上因受到“囚狱”的束缚,才能无法得到展现,计画亦因为偶然事故的发生而受到搁置,不过因为流年亦有“地解”星的临门,可化解凶星,使得工作上的难题柳暗花明又一村,故即使遇到挫折亦不应当轻易言弃。

因凶星相随,起伏较大,难有发展,所以今年属鸡人不宜大步前进,应注重稳守为主。在工作上也应求稳妥,宜尽量往智力方面发展,不宜投机取巧,以免惹官非,而上班一族则应充分发挥自己长处,脚踏实地努力,则会平安无事。

2015年虽有很多不利因素,正财平稳,但偏财不利,对於经商投资的人,宜守规矩,於稳中求财。不可冒险进取,险中求财,以免有破财之灾。

2015年运势虽然欠佳,但在情感上运势却呈上升趋势。今年桃花也利,易有机会结识理想对象。已婚的人容易受到第三者的干扰而导致感情破裂,与异性交往要把握好分寸,以免造成误会。

上半年的健康情况欠佳,小病频来,特别容易伤风感冒,春夏之间提防患上时疫。下半年的健康好转,但仍要注意饮食卫生,以免肠胃受伤害。开车的人,要注意意外损伤,尤其是陌生的路段要放慢行驶。

大卫·里恩

中文名: 大卫·里恩

英文名: David Lean

性 别: 男

生 日: 1908-03-25

角 色:编剧,导演

戴维·利恩1908年出生于英格兰,1928年开始从影,早期以拍文学戏剧**著称。1942年,他导演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浪漫之作《相见恨晚》。1946 -1948年,他将狄更斯的《孤星血泪》和《雾都孤儿》搬上银幕,制作的影片有浓郁的英国民族特色。从50年代中期开始,里恩的风格为之一变,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专拍“跨洋**”(即兼顾大西洋两岸英美观众双方口味的**),《桂河大桥》即是五十年代英国最著名的“跨洋**”。里恩以雄厚的美国资本为后盾,将影片拍得壮观宏伟。由此,他获得了第一个最佳导演奖。1962年,他再度拍出了历史巨片《阿拉伯的劳伦斯》,并获得了第二尊金像。 1965年执导“日瓦戈医生” 1984年执导“印度之行” 从影四十多年,大卫·里恩只拍摄了16部影片,但获得奥斯卡提名竟达56次之多,共获得27项金奖,他本人七次得到最佳导演奖提名, 两次获奖,被称为英国**届的泰斗。

导演作品

Discovery系列孤星血泪 Great Expectations (2001)

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雷恩的女儿 Ryan's Daughter (1970)

万世流芳 The Greatest Story Ever Told (1965)

日瓦戈医生 Doctor Zhivago (1965)

阿拉伯的劳伦斯 Lawrence of Arabia (1962)

桂河大桥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艳阳天 Summertime (1955)

女大不中留 Hobson's Choice (1954)

一飞冲天 Sound Barrier, The (1952)

梅特林 Madeleine (1950)

欢乐的精灵 Blithe Spirit (1949)

苦海孤雏 Oliver Twist (1948)

孤星血泪 Great Expectations (1946)

相见恨晚 Brief Encounter (1945)

天伦之乐 This Happy Breed (1944)

与祖国同在 In Which We Serve (1942)

编剧作品

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欢乐的精灵 Blithe Spirit (1949)

苦海孤雏 Oliver Twist (1948)

孤星血泪 Great Expectations (1946)

相见恨晚 Brief Encounter (1945)

天伦之乐 This Happy Breed (1944)

大卫·里恩David Lean

“大卫·里恩和黑泽明是传统式**最后的大师,他们所运用的**语言比我现在懂得的还要多。”成名后的斯皮尔伯格曾如是说。他和我们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是大卫·里恩的崇拜者,他认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里恩克服种种困难拍出了那些史诗巨作,这是人所难及的。《桂河桥》、《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戈医生》直到《印度之行》,每一部都拍摄于远邦绝域,每一部都带来了不同文化和异乡风情的冲击。从文学改编到历史片,从狄更斯到帕斯捷尔纳克、福斯特,大卫·里恩始终秉持着英国文学、“老好莱坞”戏剧性的传统,一句话来概括他的风格:是古典主义的。在**史上,大卫·里恩以熔化异域景观和文明冲突的创奇者而被铭记。

从英国到美国的巨匠之路

大卫·里恩 (1908325-1991416) 有着古典英国绅士的堂堂仪表,那棱角分明、条缕清晰的面容,让人一见而顿生观赏希腊雕塑的巍峨肃穆之感。他生于伦敦南郊克罗伊登一个市民家庭,虽然不是什么书香世家,但他自小受到良好、完整的教育,狄更斯的小说是他幼时的最爱,英国、欧洲大陆新旧文学的典籍伴他一路成长,文艺修养的确是渊源流长。狄更斯不仅是里恩早期**的文学源泉,也对他一生的创作思想产生了影响。在他早期作品里,能看到“批判现实主义”,洞察的冷峻,揶揄的深沉,更多的是对人本身的关怀;与狄更斯相似,他很注意观察儿童,并且观察与表现的角度很独特,狄更斯读者在他影片里总能读到似曾相识的儿童“趣味”。

1927 年,中学毕业后,里恩踏入位于伦敦的高蒙**制片厂,以做片场杂工告别了学生时代。他先后做过场记、导演助手、剪辑,曾经读过的大量古典文学只能装在心里,**技术的一切知识他都是从实践得来。在剪辑台上,里恩找到了用武之地,干得得心应手,才能逐渐为人瞩目。从 1931 年他第一次操刀《这些迷人的人》到 1984 年《印度之行》,里恩共执掌剪辑了 24 部影片, 1938 年《皮格马里翁》的成功,为他赢得了声誉,当时有“英国第一剪辑师”之称。战争时期,英国**的主旋律是为国防服务,主导一切的是纪实色彩强烈的纪录性**,一批青年影人有了冒升的机会。 1942 年,里恩与诺埃尔·考华德合导了《我们服役的海洋》,用纪实风格为皇家海军大唱赞歌。这头炮虽然不怎么响,却也不怎么坏,里恩严肃、真实的手法受到肯定,导演的位子算是正式坐定,考华德也成为他多年的合作伙伴,长期为他编剧。

1945 年,第三部作品《快活的幽灵》得到一项奥斯卡奖:最佳特技摄影。这是一出以荒诞形式展现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喜剧,与日后作品的沧桑之感完全不同,却奠定了里恩影片中产阶级情趣的基调。这种情趣在早期的一个巅峰表现就是 1946 年的《相见恨晚》,以两个中年男女的婚外恋情,带出了英国**罕有的徘徊于情感与义务之间的缠绵,这回更了不起,竟获得了首届戛纳**节的最佳影片奖(并列),还在 2002 年英国《帝国》杂志影迷网上投票评选的十大浪漫经典影片中名列第一位,这对于我们印象中古板的英国人来说,实在是大出意外。对里恩而言,好运开始了。

不久,里恩先后把狄更斯的《远大前程》、《奥立佛·退斯特》搬上银幕,两部影片的成功,使里恩升入英国**具有代表性的巨匠之列,在中国也使狄翁作品以《孤星血泪》、《雾都孤儿》之名为人紧记,原名再无人提起。正当人们期待里恩将狄更斯的小说一一搬上银幕时,他埋头拍了几部反映中产阶级生活的《霍布森的抉择》、《夏日的疯狂》等,其间《突破声音的障碍》礼赞英国军人对职责和科学的献身精神,某种程度上预示了他以英国军事行动为经拍摄史诗片的意图。

1957 年,在斯里兰卡丛林中拍成的《桂河桥》高居当年卖座片首位,是里恩创作的分水岭,首先,在制作方式上,转入了跨国制作大规模历史巨片的模式,此后,里恩的影片均为好莱坞投资,英美影界跨国合作;其次,作品的思想内容转向英国殖民历史的反思和东西氛方文化冲突的探索。里恩的眼界超越了狄更斯所代表的本国历史文化,逸出了中产家庭的小天地,在经历了二战后“日不落帝国”的衰落,置身于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和美苏两大新帝国崛起的现实,里恩对历史和政治产生了兴趣,印度、缅甸、阿拉伯、沙皇和列宁、斯大林的俄国,纷纷进入了他的视野。继《桂河桥》之后,《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戈医生》并称为里恩的史诗三部曲,在商业发行上一个比一个成功,俘虏了“东方”社会主义阵营之外全世界的观众,里恩步入了**事业的顶峰。《瑞安的女儿》虽然使他一度陷入低潮,声言再也不想拍**了,积十年之功,改编现代英语经典小说家 E · M ·福斯特的《印度之行》最终为他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里恩跨国制作历史巨片的巨大成功。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幕后的制片人萨姆·施皮格尔,他与里恩合作多年,在英国影人与美国大公司哥伦比亚、米高梅等之间牵线搭桥,使里恩的雄伟构想得到雄厚资本的支持,一个个在市场狭小和影业萧疏的英国不可能完成的史诗巨构由此催生。巨片的成功,把里恩推向了世界,为好莱坞商人带来了丰厚利润,也为英国**开辟了广大的市场。至今普通观众日常称道的,都是里恩后期用美国资本拍摄的几部巨片,置之同时的英美影片中,则英国影片无此宏伟的结构形式,美国影片无此深厚的文化内涵,用美国资金技术之长,挥扬英国人文底蕴和人才优势,只有一个美英文化交界的大卫·里恩,得天独厚,才能完成这样一个文化上共襄盛事的巨匠使命。

1984 年,《印度之行》公映并广获好评之后,大卫·里恩又投入到另一部史诗片《诺斯特罗莫》的筹备中。这是 20 世纪有影响的捷克籍英国作家、《现代启示录》原作者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代表作,“没有拍出来的片子总是最好的”,此片如果拍成,很可能在《印度之行》深刻的殖民文化反思基础上更进一步。可惜就像黑泽明生前念念不忘《三藏法师》、《大海的见证》、《雨过风云》却赍志以殁一样,里恩纵然老骥伏枥,这时的天下却已是斯皮尔伯格他们的了,大师们晚年所遇到的市场危机、投资障碍,都要比壮年时也是**黄金时代的外景地上的拍摄困难难解决得多。《诺斯特罗莫》正在初步摄制中, 1991 年 4 月 16 日,大卫·里恩病逝,最后一部巨作终于未竟全功。

总起来看大卫·里恩一生的**创作,前期和后期,固然可分为家庭生活片、文学改编片和史诗片不同阶段,不同题材与体裁的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迥然大异,但细一品味,不分前期后期在精神内涵上又是一脉相承的。里恩还是那个里恩,是人文心怀的、绅士派头的、英国古典文学和好莱坞戏剧传统的卫道者和弘扬者。在里恩所有的影片中,始终贯彻着人道主义和人文精神的追求,关怀一个人是否完整、健全、自由、幸福,是否真正实现了自我:小奥立佛第一位的追求是免于饥寒,之后是摆脱人格的屈辱和获得慈爱的对待;匹普在追求做个上等人开始嫌贫爱富时,自身的一部分就已发生扭曲而不健全了;一对中年男女倾心相爱又要遵众清教徒的道德律,在身内和身外之间不断挣扎和摇摆,这是早期个人的也非常古典的人文精神表现形式。尼柯尔森、劳伦斯不只在自己的个性和修养中,而且要在敌我之间、异质的种族和文化之间,做出是非判断和行止选择;日瓦戈不仅有家庭和婚外恋之间的羁绊,还有文学寄托与从命生活之间的抉择,在沙皇专制暴行和假借革命名义暴行之间的矛盾;到了印度殖民者和当地人之间,在人性的差异之外,还有文化的、政治的冲突,将人文精神和人道关怀表现得更复杂。

作为坚持戏剧传统的影片,里恩作品都有一个完整清晰的故事,有一个突出的主角和围绕着他的一群形象生动鲜明的人物。从《快活的幽灵》开始,他的影片情节就是起伏有致的,狄更斯的作品本来就极重故事性,改编狄更斯的两部通俗经典就更是趣味横生、引人入胜。到了《桂河桥》,里恩的故事在战乱动荡的历史时期、异国的广袤背景上铺展,人物或登上历史舞台叱咤风云,或卷入战火与动乱尝尽悲欢离合,其戏剧性就不仅是曲折而已,而是波澜壮阔的,具有极大的涵盖度和典型性。

史诗之所以能被称为史诗,时间、空间的跨度,历史、文化的涵盖度,规模与内容、形式的宏幅巨制,都是必要条件;而更主要的史诗都要有能够配称为史诗性的精神来作支撑,这精神应当是崇高的、博大的,能够让人心生肃穆之感、悲凉之气的,激起人深入、持久的思索。早期里恩作品的人文精神可以用一句同情穷苦人、关心人的健全发展来概括,从《桂河桥》开始,里恩在作品中对人文精神进行了远为深广的开掘,关注下列问题:英国的传统文化、英国人的典型气质可不可取,英国的白人主义、殖民行为对不对,殖民统治究竟给殖民地人士留下了什么东西,被领导、被拯救、被统治的西方以外的人们对西方人怎么看,西方文明对异质的文化应该有什么态度,这些课题尽管在影片中没有全部得到完满的解答,但是里恩能有这种探索精神并在相当程度上可称为反思意识,而且他的探索大体不带偏见,像《印度之行》确实可成为西方人特别是想当世界领袖的英国、美国人的一面镜子。到《印度之行》为止,可以说里恩在文化反思、文明冲突探索方面的成就,将人文主义升级到了全人类的高度,冀望众生平等,纵使文化的交流不能使不同种族、文化形态融合,至少也要相安无事,这是人文主义的真髓,正是这种诸文化平等的精神,构成了里恩**不朽的史诗性。

在**艺术上,里恩建树甚高,创新性则贡献似乎不多。里恩属于传统派巨匠,将**的传统技巧运用得炉火纯青,大气非凡,极富**的魅力。在剧本、选景、摄影、剪辑这四个方面,均有过人造诣。其一为剧本多从著名小说改编而来,文学基础坚实;长于外景拍摄,《孤星血泪》海边渔村和墓地的外景名噪一时,尤以后期连续远赴异国实地兴建外景基地,涉密林、穿沙漠、过雪原、踏山地,在极尽雄奇的自然环境中取景拍摄,捕捉到了**史上佼佼可数的独特景观,堪称空前绝后。在彩色宽银幕**的制作实践中,里恩独树一帜,色彩、光线、影调朴素自然,而又构思统一、摄取精妙,没有美国古装大片的浮艳喧哗,仍给人以鲜明之感,淡而悠远,还能让人回味得更久一点。从影片的整体效果来看,与世界其他大师相比,里恩属于内功深厚、不带丝毫杂质和火气的一种,暴力、色情、怪诞都跟他远不沾边,作品雅俗共赏,娱乐性、观赏性和艺术性、文化内涵互不偏废,只要**一天还存在,一定就有观众爱看他的影片。

希望对你有用:

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一股与个性、主观、非理性、想象、情感等融

为一体的巨大势力,横扫整个欧洲的文明。这就是浪漫主义运动。

什么是“浪漫主义”?英国大哲学家贝特兰·罗素指称浪漫主义的主要特点

是“善感性”(la sensibilit),并解释“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容易触发感情…

…的一种气质。”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质”呢?德国浪漫主义首领约翰·沃

尔夫冈·歌德称,与“健康的”古典主义相反,“浪漫主义是病态的”。法国浪

漫主义女作家乔治·桑强调:浪漫主义是“感情,而非理智”。对于这种“病态

的”、“非理性的”特点,罗素精辟地指出:“总的说来是用审美的标准代替功

利的标准。”

自古以来,对人体的自然美,多数美学家都强调,只有能够体现青春、健康

、活力的特点的,才是美的。人类的祖先,因为出于自卫,进化成为群居的动物

,但其本能仍残存着孤独感,并一直被保留了下来。19世纪时代动荡不安的生活

,造成西方人的厌倦情绪和忧郁感;也许还有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压制,使得浪漫

主义有关病态美的意识,在人性和人类环境的深处滋生或找到共鸣,把与自己心

灵深层中的孤独、厌倦、忧郁情绪相联系的事物看成为是美的。法国诗人夏尔·

波特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以“社会上最有意思的东西——

一个女人的面容”为具体对象来谈美的定义时,最清楚不过地表达出了这种病态

心理。他说,“美”就是“能够同时满足感官并引起愁思的迷蒙梦境的;它暗示

着忧郁,疲倦,甚至餍腻之感;或者暗示着相反的感觉——一种热忱,一种生活

的愿望,同失意或绝望所产生的沉闷心情中的怨恨相混合”。什么人的面容才会

使人感受到愁思、忧郁、疲倦、餍腻、沉闷、怨恨、失意、绝望呢?唯有有病的

或者病态的人。但并不是患任何疾病都会使浪漫主义者产生美感。

肺结核是一种消耗性疾病。肺结核病人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全身乏力,易

感倦怠,因而精神萎靡,病态伤感。在19世纪,甚至到了20世纪的1945年特效药

链霉素等重要药物发明之前,此病一直可以说是不治之症,绝大部分患者最终都

难免一死,唯一的希望或者不如说唯一的安慰,就是能在气候温和、空气清新的

环境中,有充分的营养条件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在安闲的休息和良好的护理下,

使病人的机体本身渐渐产生和增强抵抗力。所以肺结核虽是一种预后不良的疾病

,同时又是一种悠闲逸适的疾病。肺结核病的这种性质,此病多数患者最终必死

的归宿,以及患病期间所形成的病态美,当然都是浪漫主义艺术家所追求的。这

种病态的审美标准,在《茶花女》的创作、改编和接收的整个过程中,都得到全

面的体现。

亚历山大·仲马,通称小仲马(Alexandre Dumas, Fils,1824-1895)是作

为剧作家、特别是“问题剧”的创立人之一进入文学史的。但他初次成功的,而

且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却是这部名叫《茶花女》(La Dame aux Camélias)的小

说。

小仲马是法国大众喜爱的多产作家亚历山大·仲马(父,即大仲马)与后来

被他遗弃的花边女工卡特琳娜的私生子。1844年9月9日晚,这位二十岁的青年人

与和他交际场上的挚友欧仁·德雅泽前往巴黎蒙马特大街的“游艺剧场”,目的

不是观剧,而是猎艳,尤其这家剧院是玛丽·杜普莱西常去的场所。在此以前,

小仲马虽然也见到过玛丽·杜普莱西一、二次,但都只是匆匆的一瞥。

阿尔丰西娜·杜普莱西,应是阿尔丰西娜·普莱西(Alphonsine Plessis,1824

-1847),原是法国北部诺曼底省一个酒精桶修理匠的小女儿,母亲去世后,被

托付给一位农妇照管,几经转折,最后被带到法国的首都。在巴黎,她先是在衣

铺帽店作一名另时工,混迹于轻佻的女工中间,最后沦为一名妓女。

这时的阿尔丰西娜,出落得非常漂亮,有极罕见的美貌。她体形修长、纤小

而苗条、轻盈,皮肤白里透红,一双椭圆形的眼睛像是用晶莹的珐琅质镶成,只

是更显得水灵;嘴唇红得像樱桃,牙齿雪白、整齐而有光洁,整个身形使人想起

一座用萨克森细瓷制成的精美雕像。她的柳条似的细腰、天鹅般的颈项、纯洁而

无邪的表情,还有那拜伦式的苍白,披散在白嫩双肩上的浓密的长卷发,裸露在

白色连衣裙上方的危耸的胸脯,以及金手镯、宝石项链等装饰,更使她姿容艳丽

、优美动人,被公认是巴黎最迷人的女子。因此得以结识不少上层人士,除一些

富商巨贾外,还有三十年后出任外交大臣的安托万·阿盖尔·阿尔弗莱德·格拉

蒙公爵和做过俄国驻维也纳大使的封·斯塔盖尔贝格老伯爵,以及年轻的爱德华

·德·贝雷戈伯爵等亲王、子爵、男爵,也有像欧仁·苏、阿尔弗莱·德·缪塞

、法朗茨·李斯特等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艺术家。而且在与名人的接触中,她

不但摆脱了贫困,变换了姓氏,改名为玛丽·杜普莱西(Marie Duplessis),给

自己添上“Du”这么个贵族的头衔;还受到文学、艺术的陶冶,显出知识广博、

有艺术修养,戈蒂耶赞美说“她仪态万方,像一位公爵夫人。”

这天,小仲马穿一身墨绿色的开丝米宽领衫,系一条白色领带,裤脚上露出

丝袜,还别了几件饰物,带一根手杖,非常富有风度。

灯光熄灭后,小仲马见到玛丽像一个幻影似地出现在剧场她固定的包厢,离

她仅仅只有几步之遥。演出结束后,他和好友带上她最爱吃的冰糖葡萄干去包厢

看望过她一次;十天后,他们又设法得到她亲密女友普鲁丹丝·德沃瓦的帮助,

去她所住的玛德琳娜大街十一号登门拜访她。尽管她的父亲兼管家告诫说,她应

该去招引那些能带给她钻石、包厢、马车的富人和权贵,而不是面前的这个穷困

潦倒之辈;玛丽仍坚持自己的信念:她需要的是一位迷恋于她、依顺于她的年轻

情人。从此,他们夜夜相会,双方都深深感受到爱的欢乐。一次,小仲马去时,

见玛丽躺在床上,手里提了一条白手绢;他想亲吻她,也被她挡开了。小仲马意

识到,她又病了。这没有令他吃惊,因为他原就知道她患有肺结核;她此刻挡开

他,目的是为了保护他,正是出于对他的爱。他劝她休息,应该去疗养。玛丽声

言,这在她是根本办不到的,他的处境不允许她这样做,因为她完全了解那些在

她身边打转的男人,他们爱的实际上只是她的艳姿。小仲马跟她说,他绝不像这

些人,事实上他并不是今天才知道她有病,但他从来没有犹豫过,这位浪漫主义

作家甚至表示,如果她真的把病传给了他,倒是他的幸运。

小仲马的确是真心爱着玛丽,与她一起跑马、赴宴、逛舞厅、进剧院,不惜

化费巨资,以至背上沉重的债务,还陪她去她老家、空气清新的乡间养病。但他

不能容忍她一次次地背着他爱着其他的男人。于是,小仲马最后在1845年8月30

日的深夜给玛丽·杜普莱西写了一封绝交信:

“我亲爱的玛丽:

“我既不像我所希望的那样富有而配得上去爱你,也不像你所希望的那样贫

穷而值得你去爱。那么,就让我们相互忘却吧!对你来说,忘掉的是一个无关紧

要的名字,对我来说,忘掉的是一种无法重现的幸福。

“没有必要向你陈述我是多么的痛苦,因为你完全知道我是多么的爱你。

“别了,玛丽!你感情丰富,不会不了解我写这封信的目的,你聪明过人,

不会不原谅我写了这一封信。

“永远怀念你的亚·仲·”

小仲马显然没有收到杜普莱西的回信。三个月后,他与父亲一起去北非阿尔

及尔、突尼斯等地旅游。在此期间,玛丽病情恶化,并在1847年的2月3日病逝;

又因封·斯塔盖贝格破产自杀,她的家具等一切物品也都被拍卖。等到小仲马于

次年的2月10日回到巴黎时,玛丽已经被安葬在蒙马特公墓。

本来,小仲马曾为自己对待玛丽过于苛刻感到过内疚。他深深觉得,“我不

能感到对她是清白无辜的”。如今,她的死讯就更使他悲伤和悔恨。他匆匆赶到

玛丽旧日与他欢聚的地方,见人们正在清点她的遗物拍卖,吸引了不少人,连英

国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也来了。小仲马一眼就注意到摆在壁炉上当年他送她的

那本《曼侬·莱斯戈》,不觉停下了脚步。他如何才能向这个再也见不到了、始

终无法当面向她诉说的女子,表达自己的心呢?

当作家与他所爱的女人永别的时候,爱情便在他的心里获得新的生命;不论

是所爱的女子不再爱他,还是因某种原因死去,都会比成功的爱情带给作家更为

强烈的感受,并赋于他更加丰富、更为充溢的灵感。这在文学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小仲马也这样,爱的永别使创作的激情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

传统的道德观念,包括对戏剧和小说创作的要求,认为与人通奸的有夫之妇

或青楼卖妓的年轻女子都是灵魂有罪的人,应该使她们改邪归正获得新生,要不

就在自杀或被杀中处死她们。小仲马明显是要背离这种传统。在《茶花女》这部

小说里,小仲马原来决定以十分欣赏和赞美玛丽·杜普莱西的诗人、“善良的戴

奥菲勒·戈蒂耶”的姓作女主人翁的姓,并毫不顾忌地以她的原名阿尔丰西娜来

作她的名。后来觉得这还不足以表现他所爱的这位女子,便以圣母玛丽亚的名字

来命名她,把她看成是圣母和天使,称她为“玛格丽特·戈蒂埃”,同时保留她

生前众人所给予她的亲切的外号“茶花女”,把她写成是一个灵魂高尚的人,而

不是一般人心中的下贱的妓女。

玛格丽特尽管是一个妓女,却是一位深情的女性,她不嫌弃阿尔芒私生子的

地位和贫穷的境遇,非常珍惜他对她的真诚之情;阿尔芒也不鄙视玛格丽特的妓

女身份,对他说来,重要的是两人的情感;是真挚的感情维系着两人的爱。浪漫

主义者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和艺术创作中所遵从的爱情准则就是:一、对方的外

形是“美”的能引发自己的激情;二、对方对自己具有真爱的激情,不管以往怎

样,只要今后会真心爱自己,不考虑对方的出身、地位、门楣、财产或对自己的

前程是否有利。

在作品中,小仲马还在注重刻画玛格丽特美丽心灵的同时,描绘她的外貌时

,除了写出她一般的女性美,她的异常艳丽的外貌和“难以描绘的风韵”外,还

注重了对女主人公肺结核病患者所具有的特征的描写,他写到她因疾病的消耗而

身体显得“颀长苗条”;因时有低热而脸颊呈深红的“玫瑰色”,这是病态的红

晕;还有因发烧和性欲过强使她那“细巧而挺秀”的鼻子“鼻翼微鼓,像是对性

欲生活的强烈渴望”……都显示出作家本人的浪漫主义的情调。这就不难理解,

在《茶花女》的创作中,这位作家宣泄了自己郁积于心的情绪,重温了一次比现

实更为浓厚的爱情,且又发挥了浪漫主义的情怀,使小仲马如他自己所说的,“

我感到……似乎体验到了……画家通过描绘人物表现自己的快乐。”后来,他又

亲自将小说改编为话剧。

浪漫主义是时代的浪潮,不但将作家、艺术家卷进这巨浪之中,还造成一种

气氛,浸润着几乎每一个人。因此,当小说《茶花女》在玛丽·杜普莱西去世一

年后,即一八四八年发表时,立即引起了轰动。恰好这时,意大利著名音乐家朱

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也正在巴黎。茶花女的朴素、热

情、动人的题材使这位天才的艺术家内心发出呼唤;只是又觉得它似乎并不适宜

于直接搬上歌剧舞台。三年后,1851至1852年冬季,他在巴黎看《茶花女》戏剧

的演出时,不但它的故事更加使他深受感动,还确信它是他所希求改编的题材了

威尔第的传记作者彼得·绍斯维尔-桑德说得对:话剧《茶花女》的女主人

公“薇奥列塔这个角色必然让威尔第想起前妻玛格丽特的红颜薄命,以及同居伴

侣朱塞比娜遇人不淑的过去。”

玛格丽特·巴雷齐(Margherita Barezzi,1814-1840)是威尔第的保护人

、爱好艺术并精通几种乐器的商人安东尼奥·巴雷齐的大女儿,与威尔第结婚后

,为他生了两个孩子。可是十四个月里,三个人全都相继病逝。感受到的悲痛,

使作曲家相当一段时间里都绝笔不写喜歌剧。五年后,1847年,他开始与歌唱家

、退休后在巴黎任歌唱教师的朱塞平娜·斯特雷波尼(Giuseppina Strepponi)

同居,两人深深相爱。

类似的情感经历,让威尔第决意要使《茶花女》走上歌剧舞台。他在给友人

的一封信中说:“我要在威尼斯演出《茶花女》。这是一个现代的题材,由于服

装、时代,还由于很多别的愚蠢的细节,别的人也许不会着手搞它……而我非常

乐意搞这个。”于是,等剧本一出版,威尔第就立即把它寄给了他的朋友、以前

曾与他一起改编维克多·雨果的《爱尔纳尼》的弗兰西斯科·玛丽亚·皮亚维(

Francesco Maria Piave),请他为他改写剧本。

威尔第像以往那样,首先勾勒出歌剧主要情节的轮廓,然后集中精力去刻画

更能表达感情的“细节”。虽然据说只花了四个星期,就完成了以《失足者》(

La Traviata)为名的《茶花女》歌剧总谱,但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另一位传记

作者说,作曲家“现在对任何事和任何人都无暇顾及。别的什么也没有……”威

尔第完全沉浸在创作中,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女主人公一个人身上,集中于

使这个“半上流社会”(Demi-Monde)的女人,一件可以买卖的商品,变成一个

能爱、能痛苦的真正的人。因此,“实际上可以把《茶花女》看作是他对朱塞平

娜·斯特雷波尼的爱情的强烈表现。”只要听整部歌剧对女主人公的描写都是那

么特别的优美;还有第一幕描绘享乐生活的明亮丰富的“花腔”唱段,与病床前

诀别时挽歌般的旋律,构成了感人肺腑的对比,人们很容易会感到,这都是作曲

家怀有亲身的感受创作出来的。奇怪的是,当它1853年3月6日在威尔第本国威尼

斯著名的菲尼斯剧场(La Fenice)首次公演时,却完全失败了。威尔第写信告

诉他的一位朋友说:“《茶花女》败得很惨。这究竟是我的错,还是那些歌手?

我想恐怕只有让时间来证明了。”

演出前,威尔第就曾提到演出时需要注意的某些事项,剧院经纪人拉西那在

一月十一日的备忘录中强调:“大师威尔第先生希望、要求、拜托我们,务必让

他的歌剧《茶花女》的服装维持当代的式样。”可是主事者怕激怒某些行为不端

的观众,为减轻可能出现的舆论压力,把服装改成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

的穿着。这可不是浪漫主义时代,恰恰相反,是皮埃尔·高乃依(1606-1684)

和若望·拉辛(1639-1699)等古典主义剧作家的时代。这怎么会适合浪漫主义

时代的观众的口味呢?

更主要的是薇奥列塔的扮演者。

在浪漫主义时代,对“病态美”的偏爱,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或时尚。除了《

茶花女》,在其它许多歌剧中,都同样可以看到茶花女型的女主人翁,看到艺术

家这种对肺结核病患者的偏爱。在意大利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

-1924)的《波希米亚人》(La bohéme,又译《艺术家的生涯》)中,女主人

翁,二十二岁的咪咪,是生肺结核病的,她脸色苍白,明净的皮肤泛着茶花般柔

嫩的白色,脆弱而病态,终日不断剧烈咳嗽,一天天疲软瘦弱下去,直到垂死时

刻,她这种病态的美“仍对(男主人翁、诗人)鲁道夫具有诱惑力”。此外,法

国作曲家达里乌斯·米约(Darius Milhaud,1892-1974)的《奥菲欧的不幸》

(Les malheurs d'Orphée)中,女主人翁欧律狄克的神秘的不治之症,也是当

时的医生们对它一筹莫展的肺结核病;还有意大利多产歌剧剧作家盖塔诺·唐尼

采蒂(Gaetano Donizetti,1797-1848)的《宠姬》(La favorite)中的女主

人翁莱奥诺拉,也是肺结核病患者。特别有意思的是,在生于路易十四时代的法

国多产作家普莱沃神父(Abbé Prévost,1697-1763)的著名小说《曼侬·莱

斯科》(Manon Lescaut)中,女主人翁、妓女曼侬本来是一个身体健康的年轻

女子,但是在小说被改编为歌剧后,不论是普契尼改 编的,或是法国歌剧作

曲家茹尔·马斯内(Jules Massenet,1842-1912)改编的,都赋于曼侬的形象

一种肺结核病患者的病态的美。不难理解,作为浪漫主义时代和社会印记,读者

和观众、听众的时尚,在文学、艺术家笔下被作为审美的特征得到了肯定;反过

来,文学作品中的这种病态的女主人翁,如仲马父子的一位传记作者说的,又使

得“肺结核和面容苍白如今获得了一种阴暗而又迷人的力量”,以致影响到整个

时代和社会的风尚。

范妮·萨尔维尼-多那特利(Fanny Salvini-Donatelli,1815-1891)是

意大利的女高音歌唱家。她1839年在威尼斯的阿波罗剧院(Teatro Apollo)登

台首演罗西尼的二幕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Il barbiere di Siviglia)。

去威尼斯在威尔第手下出演《纳布科》(Nabucco),获得了成功。以后在周游

欧洲后,她于1858年在巴黎和伦敦英国最古老的、也是英王查理二世特许的皇家

剧院特鲁里街剧院(Drury Lane Theatre)演出。法国作曲家兼评论家赫克托·

柏辽兹和其他许多批评家都对她的歌声作了很高的评价,说它“奔放、柔顺、有

表情,剧中的角色很相配”。让这位女高音歌唱家来再现薇奥列塔是否适合观众

的浪漫主义审美标准?

不错,这位老演员的演技是无可挑剔的,演出时,她获得的掌声也比其他演

员多。唯一遗憾的是她长得不漂亮,更主要的是她“正好一百三十公斤”的身体

,实在太魁伟了。

对这个问题,演出之前威尔第也已经注意到了。皮亚维事先就曾向剧院当局

表示:“大师一再强调,《茶花女》女主角的人选必须年轻,身材优美,而且要

唱得带有感情。”皮亚维的脚本也写到了女主人公的“病态美”。歌剧第一幕一

开始就强调了这一点:薇奥列塔刚唱好“朋友们,今夜属于我们,今宵给我们无

限欢乐,快把欢乐的酒杯斟满吧!”就有朋友提醒她:“(饮酒)不妨碍你的健

康?”随后对唱中又一次次提到她“在医院里养病”、“又病啦?”“你又病啦

”等等,以后对此也陆续有所表达。演出前威尔第甚至还收到一封匿名信,说如

果不更换这些演员,首演可能会遭惨败。作曲家很明白这一可能性,这使他深感

绝望:“我知道!我当然知道!我会让你看到这个结果!”他甚至威胁要解约。

可是无法更换演员,于是结果正如他所料。

音乐理论家欧内斯特·纽曼在《大歌剧》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演出实况: “

观众对前半部分的反应还好,但到第二幕中间瓦列西唱到‘在那普罗旺斯地方…

…’时,全场为之哗然。第三幕更成为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观众面对着魁伟肥

胖的萨尔维尼-多那特利,简直不相信医生的诊断:受尽肺结核折磨的薇奥列塔

的生命只剩下几个小时了。” 显然,失败绝不是作曲家的错。很快,“时间就

证明”,《失足者》即《茶花女》是歌剧史上少有的一部完美无缺的杰作。一年

后,1854年5月6日在威尼斯的一家规模较小的圣贝内德多剧院(Teatro San Benedetto

)演出时,换了另一个剧团,又换成比较瘦削的演员来扮演薇奥列塔,就获得极

大的成功。随后,从一八五六年起,歌剧先后在伦敦、圣彼得堡、纽约、巴黎上

演,始终都受到广泛的欢迎。如今,一个半世纪以来,像小说《茶花女》已经成

为世界各国的畅销书一样,歌剧《茶花女》也已成为世界各著名歌剧演员和歌剧

院的保留剧目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351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