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画的本意不是如此,这里借用是为了表达元朝末年百姓生活痛苦,与死亡共舞的惨状。
《骷髅幻戏图》是南宋李嵩创作的绢本设色团扇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整个画面非常祥和欢乐,毫无惊怖,应是一个流动的携家带口的提线木偶(傀儡)艺人的一场演出,主要描写妇女与儿童生活的一个欢乐场景。
中文名
骷髅幻戏图
作者
李嵩
创作年代
南宋
材质
绢本
画作类型
设色团扇画
画作内容
此《骷髅幻戏图》为扇面册页,左侧署有李嵩的名款,画面有“信公珍赏”“会侯珍藏”等多方收藏印章。[1]画面中心人物是一戴幞头、穿透明纱袍的大骷髅,席地而坐,左腿曲折着地,左手按左大腿,右腿弓起,右肘支右膝,坐姿十分舒适自便。右手提控一小骷髅,应为提线木偶(傀儡),上下牙列开张,似在说笑。小骷髅即提线木偶(傀儡)右脚着地,左脚抬起,两臂做招手状,很是活泼。小骷髅对面为一小儿,其左手与双足俱着地,昂首伸右臂,似要伸手抓小骷髅,顽皮而好奇。小儿身后为一青年妇人,双手伸出似作阻拦状,表情看似有些干着急。大骷髅身后安坐一青年妇人,半袒胸,怀抱中小儿正食其乳。目光安详,稍侧身,正注视着眼前之事。人物描画十分生动细致,仿佛能听见他们各自的声音。特别是骷髅的造型十分精准。
对幅有王玄真书黄公望《醉中天》曲:
没半点皮和肉,有一担苦和愁。傀儡儿还将丝线抽,寻一个小样子把冤家逗。识破个羞那不羞?呆兀自五里已单堠。
曲末题署: 至正甲午春三月十日大痴道人作,弟子休休王玄真书,右寄醉中天。
创作背景
宋元时期,骷髅乃是一种习见的关于人的谐谑式隐喻,但随着时光流逝,其比喻义已逐渐被人遗忘,这正是今天人们对此图感到骇异的根本原因。道家的齐物、乐死,佛家的寂灭、涅檗,是骷髅幻戏的思想渊源,该画作就展示了李嵩个人谐谑有趣之格调,并体现了这种思想渊源。
艺术鉴赏
主题
画幅之核心主题,当为生死转化及其因果轮回。画家将画一分为二,生死各半。左边画一大骷髅,头戴朴头,身着色衣,关节以线穿连,为艺人的演戏傀儡,含有死之意;右边则画一小儿,手足着地,仰首伸臂,带有生之欲。生死既分,却又互相吸引,故画幅中央被大骷髅戏弄的小骷髅,面向小儿,作躬身招呼状。此是戏中之戏,亦是精心之笔。啸髅躯架刻画准确,小儿动态神气表现生动,大骷髅身後,一妇人袒胸露乳,喂哺幼儿,神色不安地注视着骷髅戏婴之情景,与画幅右边神情恐惧、伸手阻拦那趴地小儿的另一妇人恰成对照,呈现一种静与动、思与行的对立。
此图还存在着三重幻戏结构:一是两个操控,即大骷髅对于小骷髅的操控,无形之手对于大骷髅的操控;二是交相生发的幻术结构,甚至观图者也会不自觉地落入其中;三是各种背反之表现,尤其是观者明、当局者迷,令人难忘。
构图
构图的黑白市置上,画家将示死气之骷髅衬于密线重墨组成的墩子、货担之前,增添了阴森、黑暗及恐怖的气氛;同时,却将表现生的小儿置于简写的土地及大片空白的背景上,加强了晴朗、光明及欣喜的感觉。
技巧
单纯从笔墨技法上看,李嵩发挥了自己擅于勾勒、界画之才能,线条坚韧扎实,墨色精致细腻。衣纹用线劲利,或纤柔、或飘动、或挺拔,皆依形态动作而生变化。器物用笔工整严细,笔笔送到,不见轻率浮滑。骨骼、肌肤用笔略有差别,前者刚健,凝重,后者圆转,富于弹性。至于浓淡设色,基本为层层渲染,渐次加深浓重程度,直至轮廓空间毕现方止。染工严谨、古雅,颇具宋朝院体画之特色。
名家点评
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余有李嵩骷髅图,团扇绢面,大骷髅提小骷髅,戏一妇人;妇人抱小儿乳之,下有货郎担,皆零星百物可爱。”
后世影响
《骷髅幻戏图》是南宋风俗画杰作,还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在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史上拥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骷髅幻戏图表达小孩的顽皮和女子的懵懂。
李嵩的这张画,就是对人的生命的戏谑,仅此而已。
《骷髅幻戏图》中的女子与小孩,被现在的解读者演绎出各种情节,但其实,这两个女子与小孩,与李嵩其他画作中的女子与小孩并无不同,存在意义也都很简单,都是表现小孩的顽皮和女子的懵懂。
中国画的一大特点,就是不画表象,或者说不拘于表象,而画本质,因此更加自由,随心所欲,但由于是画本质,其表现的主题与内涵,通常也不会多么复杂。
思想表达:
世人都是明白人,有时“鬼把戏只会骗三岁小孩”,这幅画也是对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最好的回答,而真正聪明的人绝对不会从正面直接回答,因为他们怕打自己的脸,这就是这幅画的成谜的原因所。
明心者不言既为人,明者言之即为鬼,人,是言还是不是言,不言既是言,言便是无言,“人既是鬼,鬼既是人,生生世世,世世生生,阴阳合一,天地永恒”,这幅画就是对道家思想最好的诠释,同时也是这幅画的精髓所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