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四座古墓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

为什么这四座古墓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第1张

在中国华夏大地上,出现了无数个朝代。不管是哪个朝代,皇帝或者有权势的贵族,在他们还活着的时候,都会开始修建陵墓。墓葬的大小和随葬品的价值是判断墓主人身份和地位的主要来源。然而,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数不清的古墓,但其中有四座最为神秘。为什么这么说?现在校易搜将带你去看一看。

中国有四座神秘的古墓,一座找不到,一座不敢挖,一座挖不到,还有一座挖了十年。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四座神秘的古墓都有其特殊的背景,古代有很多淘金者,但是面对这四座古墓的强大背景,他们无从下手,或者找不到,或者不敢挖,或者挖不到,或者费时费力。正因为如此,这四座古墓才显得神秘。

找不到的神秘古墓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元朝的祖先。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有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他真正的陵墓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蒙古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四处征战。可人不在了,可汗的陵墓还在。这样,大汗墓就成了敌人发泄怒火的地方。大部分大汗的坟墓都被挖出来屠杀了。到了成吉思汗那里,蒙古人改变了他们的埋葬习惯,就是用一根粗大的楠木做棺材,埋在木头里,用三个金箍系牢,不举行隆重的葬礼,直接把这根楠木秘笈送到墓地。

那么,成吉思汗和后来的元帝的墓地在哪里呢?史书上说“元朝的皇帝都葬在漠北”,也有人认为是在今蒙古国卡鲁伦河和图拉河之间的肯特山脉。然而,即使在那里,也找不到成吉思汗的墓。因为蒙古人的葬法很特殊,所以买不起墓。埋葬后,他们会将平地恢复原状,然后杀死一只哺乳的骆驼来埋葬。祭祖的时候带着母骆驼去找。骆驼呻吟的地方,就是皇帝的葬身之地。但是骆驼死了以后,他们就找不到皇帝的陵墓了。所以,现在连成吉思汗的后代都不知道他的墓在哪里,别人也不可能找到。

不敢挖的神秘古墓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的陵墓,位于陕西省Xi市临潼区以东5公里的骊山北麓。自秦末以来,秦始皇陵多次被盗,但大部分损毁在地面,无人敢入地宫。项羽曾经率军挖掘秦始皇陵,但由于地宫戒备森严,不敢进入,只烧了地面建筑。红军也盗过秦始皇陵,但只挖了地宫外的地方。

黄巢也曾率军挖掘过秦始皇陵,但他不敢进入地宫。五代时,陶文也去挖秦始皇陵以提高工资,但没有进入地宫。根据《史记》年的记载,秦始皇陵地宫内有隐藏的弩、陷阱和大量的“银河”守卫。谁敢进地宫,谁就必死无疑,所以没人敢挖地宫。民国时期军阀刘振华、孙连仲对秦陵进行了发掘,但现代考古资料证明,他们均未进入地宫。

挖不到的神秘古墓——唐乾陵。唐乾陵,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这座古墓从晚唐开始就被盗挖,但没人能挖出来。唐朝末年,黄巢率领40万大军抢劫甘岭。结果挖了一条40多米深的大沟,却没有找到墓道的入口。这条沟后来被称为“黄巢沟”。

五代的陶文也带兵挖甘岭,但是他带兵的时候,电闪雷鸣。结果,他没有挖成功

十年神秘墓秦公一号墓。秦一号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的坟墓,它的主人是秦始皇的祖先秦景公。这座墓的发掘始于1976年,1986年完成,耗时10年。为什么挖掘一座古墓要花这么长时间?因为这个墓大到有“东方倒金字塔”之称,他创造了中国考古史上的“五绝”。一是墓葬规模最大,二是烈士人数最多,三是随葬品级别最高,四是发现的“木碑”为代最早,五是发现最早的有铭文的石磬。秦一号墓在发掘前曾多次被盗,留下240多个盗洞。但由于墓太大,即使费时费力摸金,也拿不走所有的墓,所以损失并不大。

中国最牛的四大古墓,考古学家也拿它们没办法,尤其是秦始皇的!

1成吉思汗墓

勇士们,让我们,跨上马吧!”这是当年一代帝王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出征时说的一句话,如今却激励着世界各国的考古学家们进行“寻找成吉思汗”之旅。多少个世纪过去了,他们几乎搜遍了整个蒙古大草原,有的动用地雷探测器甚至卫星摄影技术,然而都无一例外地空手而归。

据元末叶子奇的《草木子》记载,成吉思汗下葬后,为保密起见,除马匹踏平墓地外,为便于日后能找到墓地,在成吉思汗的坟上杀死了一只驼羔,将羔血撒于其上,并派骑兵守墓。等到第二年春天小草长出以后,墓地与其他地方分辨不出时,守墓的士兵才撤走。子女如想念成吉思汗,就让当时被杀驼羔的母驼作为向导,如果母骆驼在一个地方久久徘徊,哀鸣不已,那么这个地方就是陵墓所在地。

这种“密葬”方式当时很普遍。不仅成吉思汗,蒙元所有君主的墓地,到现在一个也没有发现。

朱耀廷介绍说,按照蒙古族的传统,成吉思汗是“密葬”,不希望让后人发现,对于后人来讲,应该尊重祖先,而且蒙古族子孙也不希望成吉思汗墓被发掘。按照传统观念,蒙古人认为,挖掘土地会带来坏运气,而触动祖先的坟墓会毁灭他的灵魂。

2秦始皇陵

该不该惊醒地下的君王新中国成立后对帝王陵寝是否开掘争论不绝,文物总局强调“保护第一”

技术不过关,眼下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既然如此,不如在地下的自然保存。最难保护的如丝绸、壁画、漆器,青铜器好一点,但也会生锈。有机物的保存最成问题。发掘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破坏。”

秦陵史料记载中有“始皇陵,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将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主,度不灭者久之”。国家文物局的精神是一般不主动发掘,抢救性发掘为主。中国最牛的四大古墓,考古学家也拿它们没办法,尤其是秦始皇的!

3乾陵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建成于唐光宅元年,如果问世界上那个皇帝的陵墓最难挖,那么毫无疑问是武则天的乾陵。这也是乾陵至今没有被盗的根本原因。

一对夫妇,两朝皇帝,合葬一室,这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在中国历史上,盗墓这事,早已有之,这么久的岁月以来,梁山上就不乏盗墓者的身影,这梁山都快被挖走了一半,结果还是没有找到乾陵地宫。

乾陵本身是一个大山,最外层是土,当然容易挖动,但土层里面是整齐的大石块砌成,石块相邻两面之间除黏结物以外,有圆锥形空洞,两个石块相邻面的圆锥形空洞相对,并用金属熔液浇灌,冷却后将石块一一固定在一起,一层又一层,也不知道有多少层,所以盗贼只好望洋兴叹了!中国最牛的四大古墓,考古学家也拿它们没办法,尤其是秦始皇的!

4秦公大墓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曾在陕西省凤翔县建都,长达293年,在雍城遗址之南的南指挥镇有秦公陵园,共发现43座规模较大的墓葬,其中的秦公大墓是我国目前已发掘的最大的土圹墓。是整个秦公陵园中最早发现、唯一发掘的最大墓葬,故称秦公一号大墓。

发掘后的秦公一号大墓,占据了中国考古史上五个之最:

一、迄今中国发掘最大的先秦墓葬

二、墓内186具殉人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

三、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

四、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

五、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多达180多个,字体为籀文,酷似“石鼓文”。

由于盗扰,主棺椁中只发现了一些人骨残骸,所以墓主人到底是谁,这个众说纷纭。从发现到发掘结束耗时10年,也是迄今我国发掘的最大古墓。

中国最牛的四大古墓,考古学家也拿它们没办法,尤其是秦始皇的!

文物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考古学家可以通过文物来研究历史,还原古代的风土人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地了解古人的生活。但是在盗墓贼的眼里,文物就是价值连城的宝贝,所以有很多陵墓都曾经被盗墓贼光顾过,这种事情从古到今都存在。

那么历史上的朝代这么多,哪一个朝代的陵墓最受欢迎呢?可能有的人会认为是唐朝,因为唐朝的经济是非常发达的,墓葬的规格自然也不会差。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真正受欢迎的陵墓是汉朝的陵墓,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其实这跟当时的一项制度有关。

汉朝的选官制度比较特殊,并不是我们熟悉的科举制度,而是举孝廉。说到这个举孝廉制度就比较有意思了,当时读书人想要进入官场,只能靠地方向中央推进俺,而推荐的依据首先看的并不是才华,而是这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到底孝顺不孝顺。

那么怎么判断一个人孝顺与否呢?如果他的父母还活着,可以在当地打听他的口碑,如果他的父母已经过世了,那么就要看他有没有给他的父母进行厚葬,这就是最重要的一项评判标准。所以当时很读书人为了当官,互相之间都在进行攀比,厚葬的风气也就蔓延开了。

刚开始的厚葬还比较正常,但是越到后边儿,厚葬显得越发可怕,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有钱人家,在办葬礼的时候都会大手大脚,恨不得把整个家产都拿去给自己的父母陪葬。可以说汉朝有三分之一的财富都被埋到地下了,要知道汉朝一共存在了407年,三分之一的财富,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正是在这种厚葬制度的影响之下,汉朝的很多陵墓里都有大量的陪葬品,这些陪葬品放到现在都是文物。不过汉朝的墓受欢迎,也就意味着经常有盗墓贼的光顾,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曹操为了扩充军资,设置了摸金校尉等官职,这些人的职务就是去盗墓。

所以在考古界也流传着一句话,汉墓考古靠运气,十室九空。从考古专家无奈的语气当中,就可以听出来汉朝的古墓有多么地受欢迎了。一直到了东汉末年,曹操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厚葬的习俗才慢慢地消失了,如果这种制度一直持续下去,对国家的伤害将会是巨大的。

唐朝穷小子误闯南越王墓逢艳遇

广州人都知道光孝寺,这座比北京故宫还大几百岁的古刹,如今四周是繁华的街道,靓丽的商业广场,21世纪的车流人群声在喧嚣,不远处的地下呢?是一号线地铁。

如果在时光的河流中往回走,往回走两千二百多年,这座古刹前面的地下,却是一座大古墓,古墓的主人是谁?而广州的千年古墓,曾让孙权无限遐想,曾让唐朝的卖药郎中遭遇浪漫。

让我们翻开干隆时期的进士檀萃的楚庭稗珠录,翻看唐朝的传奇,看看这些历史和传说

文/刘黎平

疑团:光孝寺附近有神秘大古墓?

孙权曾在广州盗墓

这是一本清代笔记,干隆年间进士檀萃所著的楚庭稗珠录,书中有这么一篇文:任嚣墓,原文曰:光孝寺前官道东西,皆任嚣墓地

檀萃是清朝人,他所说的光孝寺前的官道,应该是清朝的官道吧?在这条官道的东西两侧,都是秦朝人任嚣的墓地。

而比檀萃更早的屈大均,他在所著的广东新语坟语里认为:任嚣墓在光孝寺的后面,因为宋朝的时候有人从这里挖掘出宝剑玉佩。现在也有专家认为在迎宾馆的下面。

不管是前面还是后面,或者说是在迎宾馆,出于科学谨慎的态度,本人不能做判断,只能说明古墓的范围很大。

任嚣是哪位哥们?答案:是南越王赵佗的老板。

任嚣当年是南海尉,南越王当年的直接上司,楚庭稗珠录推断说,任嚣去世后,赵佗出于对任嚣的感激,对其进行厚葬,坊间传说规模很大。

檀萃这哥们是不是在瞎猜,他自己又没下去看过,就推断任嚣的墓葬规模很大,然即此足见墓隧之大。

没有考察就没有发言权,檀萃老师的话靠不靠谱,有待考古界证实。

孙权手下挖出古剑

而南越王的墓葬有多大,楚庭稗珠录有记载,墓地的范围自鸡笼岗至北天井

这个不多作解释了,还是讲个疑似比较真实的历史故事吧。

檀萃老师记录了这么一则传闻,当年的东吴孙权听坊间说,南越王墓有海量的财富,这碧眼紫髯儿动心了,不由得手痒痒,于是在公元226年,传令交州方面的地方官吴绮,去南越王墓里看看。当时的具体执行人是将军吕瑜,兴师动众几千人投入。

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勘探技术太落后,没测到准确方位,碰上南越王他曾孙赵婴齐的墓,檀萃说只得着两把剑。结果在送往建康的路上,在赣江,这两把智能剑,自己跳入水中,不见了。跟刘邦那把飞入宇宙的剑有得一比。

檀萃因此嘲笑孙大哥:当年老曹不是羡慕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吗?还以为这孙家的孩子有多大出息呢,原来是跟老曹一个风格的摸金校尉。

其实,檀萃没做好考据工作,当年在赵婴齐墓中还是挖出了玉玺,玉衣之类的宝物。

赵婴齐的墓地就在今天的广州西村。而今天我们开放的南越王墓是属于赵佗的孙子赵_的。

神话:爱护文物能换来浪漫爱情

这是唐朝裴硎的小说集传奇里的故事,八世纪八十年代,唐朝贞元年间,有个叫崔炜的小子,老爸崔向在广州担任从事官,然后小崔就在广州定居下来。老崔死后,小崔没什么职业,就在广州的寺庙里混。

误入南越王古墓?

有一回,他在开元寺看见一老婆婆因为不小心打碎酒店的酒瓮而被殴,小崔厚道,卖掉自己的衣服替老婆婆赔偿。婆婆很感激,传授给小崔高明的皮肤医疗技术,还送给他一把越井岗的艾草,在古代,艾草是一种很重要的药草。小崔后来成为一位名闻广州的皮肤病医生。

小崔后半生的命运,就靠这几把艾草了。有一回,他替一个姓任的老汉治疣,治好了,任老头子很感激,就把小崔留在任府。事情朝着喜剧的方向发展,眼看着小崔就要勾搭到任家**了。没想到,任翁很邪恶,他每隔三年要杀一活人祭奠独脚神,这一年又要进行这个程序了,可是一时找不到料,想来想去,小崔的恩根本报不了,不如宰了干脆。还好,任家**有情有义,赶紧报信,小崔连夜逃命,结果一脚踏入一个大坑。

神奇的故事从这里开始。小崔落下去后,往上看,发现是个百多丈深的巨穴。

有一条巨蛇,小崔乖巧,知道江湖规矩,明明是条蛇,却赶着人家叫龙大王,恳求它救自己出困境。故事总是凑巧,这条巨蛇嘴巴上也有一个疣,分明是送到小崔面前的病人,小崔手到病除,巨蛇感激,驮着他来到一个洞府。洞府富丽堂皇不用说,还来了四个美女。来了美女还不够,美女偏偏又对他好,送饭送菜送温暖。

无故受美女盛情款待,心里不安,小崔于是实话实说:小子我何德何能,蒙各位美女看得起。美女们说:这是皇上的意思

这大坑里头的,还闹什么皇上?美女们还透露好消息说,皇上还要送他回到地面去,到时候有羊城使者来接他。好消息还没消停呢?美女们说还要送波斯宝珠,送美女给小崔。小崔完全被逆袭而来的好运撞懵了,反正就跟着好运的步伐一路走。不一会,羊城使者来了,骑着一头白羊,将小崔接上地面。

回到地面,正是广州的夜晚时分。一问熟人,知道自己已经失踪三年了。没几天,有波斯商人来跟他买宝珠,出价十万贯。波斯商人跟他透露了一个诡异的消息:这颗宝珠是南越王墓里的宝物,是南越王当年派人从波斯弄来的,如今算是完璧归赵了。

爱护文物的寓言

原来他是在南越王墓旅游了一通?所谓的皇上就是南越王!没多久,小崔去广州城隍庙,在那里发现了送他上地面的羊城使者。

好运的期许一连串地兑现,没几天,有神仙送来美女,说是姓田,是秦末齐国义士田横的女儿,就送给小崔做夫人了。算一算,田姑娘比小崔大一千多岁呢,不过,一千年不是爱情的鸿沟,周星驰不是说一万年吗?

对一连串的好运,小崔还是觉得不可理解,小子我何德何能值得南越王如此照顾我?谜底又揭晓:小崔那位爱写诗的爸爸,当年登越王台,见一片破败,不由得大起恻隐之心,乃题诗云:古墓多年无子孙,野人踏践成官道

引起当地刺史的重视,于是投资重修。

南越王在地下感激,于是想法报答。原来,小崔走运不是偶然的,一则靠过硬的医术,一则靠老爸爱护文物。至于古墓丽人,则是当年为越王殉葬的女子。

谜底像洋葱一样一层层剥开,至于原来的任家,其实是南越王老上级任嚣的墓,小崔就是从一个古墓到另一个古墓旅游了几年。

这故事折射出两种心态:

呼吁人们爱护文物,这样会有良性的回馈,而丽人和财宝只是良性回馈的神话方式而已。

反映出人们对任嚣墓和南越王墓的好奇心,以这个神话故事为媒介,满足人们对古墓的好奇心。

小链接:干隆时期文人笔下的光孝寺

楚庭稗珠录屡次提到光孝寺,其笔下的一些物件如今犹存。

楚庭稗珠录光孝寺一文中提到六祖慧能出家削发时的见证:一株菩提树。这株树是公元503年种下的,六祖在树下祝发的时候,此树已经百多岁。

到干隆的时候长得咋样了呢,檀萃说:树本不甚大,而高罩繁荫,树冠蛮大的,僧人们摘下叶子,装成小册子当礼物送。到如今,此树犹存。

檀萃还记载了千佛铁塔,是南汉龚澄枢所建。推算起来有十三个多世纪了,至今屹立寺内,比故宫还要年长几百岁,令人感慨。真所谓孟浩然所云: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感谢广州悠久的文化,感谢人们对胜迹的呵护,让羊城有着沉甸甸的文化内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451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