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大家董其昌的书法风格特点是什么?

书法大家董其昌的书法风格特点是什么?,第1张

  董其昌在书法和绘画方面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从明代末期直到清代初中期都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那你知道董其昌的书法风格特点吗下面是我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董其昌在书法方面,除了研习唐、宋、元等各朝代的大家书法作品和书法技巧之外,还善于从中总结发掘新的书法技艺。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成为融百家而自成一家。董其昌在行书、草书、楷书方面颇有自己的心得。不仅注重书法的基本写作规范,而且还加入了自己的书写技巧,他的书法飘逸隽秀、整洁而不失大气。董其昌的书法有种行云流水般的美感,视觉极具享受。就连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都偏爱董其昌的书法,每每临摹都要赞赏一番,而且大加推崇。康熙年间,民间盛行董其昌之风,对文人有一定的影响。

董其昌在绘画方面,更有独特的见解。董其昌擅长山水文人画,他认为作画应超越画作本身而进行,即作画者应注重自己的思想修为培养。而且董其昌擅长用泼墨和浅绛技巧,将山水景物的轮廓勾勒出来,然后善于用墨将画作更富层次感。董其昌作完画后,还在作品上题词、写诗,这样更能展现画作更深层次的内涵之美。

书法大家董其昌行书特点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集各大家之长于一身,并被后人所推崇。

  董其昌好书法,很早开始就临摹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等书法大家的作品。后来,在辞官回乡的生涯中,更是四处收集各书法大家的作品进行研习。并且组织当地的书法爱好者,一起探讨书法的博大精深。最终,董其昌在前人的基础上,衍生了自己的书法艺术。他的书法飘逸隽秀、下笔却苍劲有力。书写的过程中,也保持很适当的间距,笔端放纵流动,平稳而端正。

董其昌在书法方面,尤其擅长行书、草书和楷书。行书方面,留下了代表性的作品,比如《白居易琵琶行》和《和子由论书》。字型飘逸而富有浪漫气息,则是他在行书造诣上的独特魅力。董其昌的书法,不仅在当时有很高的名气,后人也万分欣赏和推崇。比如清代年间,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就很中意董其昌的书法艺术。康熙皇帝更对董其昌的行书、草书大加赞扬,号称他在书法上的造诣天资迥异。多次临摹、夸赞,喜爱之情言之于表。不仅如此,后世的史学家和艺术家也对董其昌在行书上的成就给予充分积极地肯定。

书法:董其昌与袁可立永恒的友谊。

和袁可立是明末两位著名的宰相。董其昌以擅长绘画和书法而闻名,袁可立因其诚实的建议而受到称赞。

董其昌为袁可立题画题字

和董其昌、袁可立早年互相欣赏,并成为终身知己。《袁袁》讲述了他们的故事。董其昌家境贫寒,一直想通过科举进入官场,实现人生抱负。然而,他多次未能通过考试。后来,他做了一个梦,梦里大致说董其昌不会成功,直到一个叫袁可立的学者和他一起参加科举考试。董其昌在当地到处寻找一位名叫袁可立的学者。几天后,搜寻无果,他放弃了这个想法。后来董其昌因为有事从老家去了河南睢阳,遇到了一个气质非凡的少年。经询问,男孩名叫袁可立。董其昌非常高兴。知道袁可立家很穷,他答应资助袁可立。他还把袁可立带回家,照顾好他的衣食住行。后来他们一起参加科举考试,成功进入官场。

虽然董其昌比袁可立大七岁,但他们已经成为终生的朋友。董其昌与袁可立相识的轶事,在《节寰袁公传》、《秋灯丛话梦与袁可立同科》等书中也有记载。

大家的书法怎么样,董其昌楷书?

董其昌在书法方面造诣很高。除了行书和草书,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楷书。

董其昌楷书赏析

董其昌很喜欢楷书,尤其是小楷,我还挺自豪的。

董其昌自幼喜欢书法,通过临摹和学习著名书法家来提高自己的书法技巧。除此之外,董其昌学以致用,综合各家之长,创造了自己的书法艺术,字体典雅优美,为后人所喜爱和模仿。

经过不断的学习,董其昌本人对自己的小楷还是比较满意的。他留下的最著名的楷书之一是《三世诰命卷》,是董其昌七十岁写的。这个《三世诰命卷》是董其昌对生活的感悟的作品,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字体规整,笔画顺直,字体美观,卷面简洁大方。另外,董其昌在写作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优雅之美,让《三十诰命卷》看起来很恭敬却很美。

董其昌的楷书书法一方面是受到前人书法艺术的启发;另一方面是依靠董其昌较高的书法天赋,所以他的书法艺术在当时,甚至在今天,都有很高的学习价值和研究价值。他留下的书法作品也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书法在董其昌人人欣赏。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集众人之长,为后人所推崇。

董其昌行书赏析

擅长书法,董其昌很早就临摹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家的作品。后来在辞职回国的生涯中,我到处收集书法家的作品进行研究。并组织当地书法爱好者一起探讨书法的博大精深。最后,董其昌在前人的基础上衍生出自己的书法艺术。他的书法飘逸灵动,但文笔苍劲有力。在书写过程中,也保持适当的距离,笔尖流动自如,流畅正确。

书法方面,董其昌尤其擅长行书、草书、楷书。行书方面,还有代表作留下,比如《琵琶行》,《和子由论书》。飘逸浪漫的字体是他在行书造诣上的独特魅力。董其昌的书法不仅在当时享有盛名,而且受到后世的高度赞赏和推崇。比如清朝的时候,皇帝和皇帝都很喜欢董其昌的书法。康熙皇帝称赞董其昌的行书和草书,声称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与众不同。多抄多赞,爱用语言表达。不仅如此,后来的历史学家和艺术家也充分肯定了董其昌在跑步方面的成就

 古代书法名家作品,非常优美精秀的书法作品,跟着我一起进入古代书法名家的书法世界吧。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古代名家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欣赏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1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2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3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4

 古代草书大师十大家

 一、张芝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

 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当时的人珍爱其墨甚至到了「寸纸不遗」的地步。评价相当高,尤以草书为最。

 张芝书法的原迹流传极少,只有宋刻的《淳化阁帖》卷二载张芝五帖,这些是真品还是伪品,众说纷纭,至今难以论定。

 二、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三、王献之

 王献之(344年-386年),东晋书法家、诗人,字子敬,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为与后世书法家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象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主要是继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规,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家学的承传及自己另辟蹊径的踪迹。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

 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

 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重。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书迹有宋米芾临的《中秋帖》等。

 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父王羲之。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一些书法评论家才开始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他的父亲王羲之。但是宋代书法家米芾,主要是向王献之学习。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胡小石更认为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献之草书发展而成的。

 四、孙过庭

 孙过庭,648年生,703年逝世,字虔礼,其籍贯有二说:一说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一说富阳(今杭州西南部)人。一般均称富阳人,可是他自称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陈子昂为其作墓志铭,谓过庭“四十见君,遭谗慝之议。”他是唐高宗、武则天时人,官右卫胄曹参军、率府录事参军。擅长书法和书法理论,他博雅能文章,真行草书尤工。草书师法“二王”。“工于用笔,俊拔刚断”(《书断》),如“丹崖绝壑,笔势坚劲”(唐韦续《续书品》)。以草书擅名,尤妙于用笔,隽拔刚折,尚异好奇。他又善于临摹古帖,往往真赝不易分辨。唐高宗曾谓过庭小字足以迷乱羲、献,其逼真可知。陈子昂《祭率府孙录事文》说:“元常既殁,墨妙不传,君之遗翰,旷代同仙。”把孙书迹,比作魏的钟繇,可见对孙氏的书法造诣推崇备至。过庭又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著有《书谱》,深得书法之旨趣。至今流传,成为学习草书的楷范。宋高宗评述:“《书谱》匪特文词华美,且草法兼备。”可见此《书谱》不但书法浓润圆熟,而且文中有很多精辟的独到见解,可以说是书文并茂的典范。他还书有《千字文》、《景福殿赋》等。他的名迹《书谱》,墨迹本,孙过庭撰并书。书于垂拱三年(687),草书,纸本。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衍文70余字,“汉末伯英”下阙30字,“心不厌精”下阙30字。《书谱》在宋内府时尚有上、下二卷,下卷散失后,现传世只上卷。孙氏在数十年的书法实践中,认为汉唐以来论书者“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因撰《书谱》一卷,于运笔评加阐述,故唐宋间亦称为《运笔论》。《书谱》真迹,流传有绪,原藏宋内府,钤有“宣和”、“政和”。宋徽宗题签。后归孙承泽,又归安岐,后归清内府,旧藏故宫博物院,现藏台湾,俗称真迹本《书谱》。有影印本出版。《书谱》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提出他著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是与他在书法理论上的成就相统一的。孙过庭书法,上追“二王”,旁采章草,融二者为一体,并出之己意,笔笔规范,极具法度,有魏晋遗风。

 五、张旭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赞之:“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这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的真实写照。难怪后人论及唐人书法,对欧、虞、褚、颜、柳、素等均有褒贬,唯对张旭无不赞叹不已,这是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

 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六、怀素

 怀素(737~799),唐代书法家。俗姓钱,字藏真,湖南零陵郡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因他出家为僧,书史上称他“零陵僧”或“释长沙”。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怀素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忽发出家之意”,父母想阻也阻止不了。他在《自叙帖》里开门见山他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喜笔翰。”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蕉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乾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在长安怀素声誉青云直上,歌颂他草书的诗篇有37篇之多。他的草书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藏真帖》、《七帖》、《北亭草笔》等等。其中《食鱼帖》极为瘦削,骨力强健,谨严沉着。而《自叙帖》其书由于与书《食鱼帖》时心情不同,风韵荡漾。真是各尽其妙。米芾《海岳书评》:“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唐代诗人多有赞颂,如李白有《草书歌行》,曼冀有《怀素上人草书歌》。

 七、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死于宜州贬所。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有《山谷词》。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就是针对他们在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古法,追求书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草书有《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等,结字雄放瑰奇,笔势飘动隽逸,在继承怀素一派草书中,表现出黄书的独特面貌。

 八、董其昌

 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书画鉴赏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年,卒于明毅宗崇祯九(1636)年,他字玄宰,一字元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人称“董华亭”。万历进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华亭(上海松江)人。一作上海人(上海在唐为华亭县地,清属松江府。华亭、云间、松江、上海、娄县俱为一地)。

 董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董其昌虽处于赵孟頫、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他的书法并没有一味受这两位书法大师的左右。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 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明史·文苑传》)。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的书为宗法,备加推崇、偏爱,甚而亲临手摹董书,常列于座右,晨夕观赏。康熙曾为他的墨迹题过一长段跋语加以赞美:“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尝观其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盖其生平多临《阁帖》,于《兰亭》、《圣教》,能得其运腕之法,而转笔处古劲藏锋,似拙实巧。……颜真卿、苏轼、米芾以雄奇峭拔擅能,而要底皆出于晋人。赵孟頫尤规模二王。其昌渊源合一,故摹诸子辄得其意,而秀润之气,独时见本色。草书亦纵横排宕有致,朕甚心赏。其用墨之妙,浓淡相间,更为绝。临摹最多,每谓天姿功力俱优,良不易也。”据说,康熙还亲自临写董书,致使董书得以风靡一时,出现了满朝皆学董书的热潮。一时追逐功名的士子几乎都以董书为求仕捷径。在康熙、雍正之际,他的书法影响之深,是其他书法家无法比拟的。

 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王文治《论书绝句》称董其昌的书法为“书家神品”。谢肇称其“合作之笔,往往前无古人”。周之士说他“六体八法,靡所不精,出乎苏,入乎米,而丰采姿神,飘飘欲仙”。

 九、王铎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号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累擢礼部尚书。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多变,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祯帝自缢于景山。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待为东阁大学士。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顺治九年病逝故里。福王南京称制等待为东阁大学士。入清官至大学士,擢礼部尚书。铎博学好古,工诗文。画山水宗荆、并、丘壑峻伟,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间作兰、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尤擅书法,行草宗二王,正书师钟繇,亦多自出胸臆,有《拟山园法帖》,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顺治三年(1646)作《渔舟萧闲图》,收入《历代名贤画粹》;顺治七年(1650)作《雪景山水图》,收入日本《支那名画宝鉴》;顺治八年(1651)罢官归里,作《兰石图》卷、《山水卷》,分别收入《新版世界美术全集》、《支那名画宝鉴》。顺治九年卒,享年六十一岁,谥文安。

 王铎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以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

 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十、傅山

 傅山,明万历三十五年至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07──1684,78岁),字青主,号真山,山西阳曲(今太原)人。是我国明末著名的学者、书法家、诗人、医学家。傅山出身于书香门第,祖上多有文名,但至其父,家道开始中落。傅山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兄与弟都是平常之人,惟独傅山自幼聪敏,博文强记,勤奋好学,善于思考。他继承家学,并发扬光大,著有《霜红龛集》四十卷。

 在诗、文、书、画诸方面,傅山皆善学妙用,造诣颇深。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儒中,无出其右者。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的书法初学赵孟頫、董其昌,几乎可以乱真。他的《上兰五龙洞场圃记》为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作,与宋人风范毫无二致。宋代文人喜欢用生辟的字眼和典故,傅山也是如此。他学富五车,积学深厚,又颇具个性,加之书法界有了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和倪元璐等诸名家的影响,傅山的书法更是具有一种奇特的怪味。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的人生观和审美观起了决定性作用。他对颜真卿的人品书品推崇倍至,简直是五体投地。他写大字喜用颜体,如《集古梅花诗》,就是写小楷也用颜体,如《逍遥游》。邓散木《临池偶得》中说:“傅山的小楷最精,极为古拙,然不多作,一般多以草书应人求索,但他的草书也没有一点尘俗气,外表飘逸内涵倔强,正象他的为人”。他的颜体写得非常好,流传至今的颜体大字楹联和榜书多件,皆端庄遒劲,刚健有力。他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经验。

 傅山草书的线条和语言上有很多自己的东西,连绵气息排山倒海,情感比王铎更充沛。他以大草形式写行草,增加了联绵的线条与组合,更加丰富,更有表现力。

1关于书法写的很好的名言句子

1,蒋士铨

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

板桥写兰如写字,秀叶疏花见姿致。

古人赞美书法的诗

2,郑板桥

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笔去争妍。

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

3,黄庭坚

世人但学兰庭面,欲换风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4,王文治《论书绝句》

墨池笔冢任纷纷,参透书禅未易论。

细取孙公书谱读,方知渠是过来人。

2关于“爱写书法”的好句子有哪些

关于“爱写书法”的好句子如下: 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

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举笔信手涂抹几下,一幅腾飞的巨龙即跃然纸上。

他所画之龙,栩栩如生,雄奇魁伟而变化多端。陈容画龙往往不画整条,或画龙首,或画龙爪,忽隐忽现,似闻其声,如见其形,且泼墨成云,喷水化雾,神妙无比,人称“所翁龙”(陈容号所翁)。

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最末一行写歪了,歪得简直要倾倒,但这样的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见自由,体现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调。

陈容取势险峻,他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笔迅捷,用笔有力,发力沉重。

张扬跋扈,丝毫不受束缚,甚至整行一笔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纵逸,来去无踪。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具有了最为生气灌注的特点。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或劲键或婉转,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矫健勇猛的壮士,或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

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

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

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

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信手涂鸦:信:听凭,随意;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后来用“涂鸦”或“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也有人自称信手涂鸦,以示谦虚的。信笔涂鸦:信笔:随便书写。

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画。后用“信笔涂鸦”、“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或劲键或婉转,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矫健勇猛的壮士,或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

3表达对书法的热爱之情嗯句子

退笔冢

永公住吴兴永欣寺, 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 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冢”。

--选自张怀瓘《书断》

晋卫恒《四体书势》云:“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临池”义出此。宋曾巩《墨池记》载,王羲之亦有墨池故迹在临川(今属江西)城东。唐刘梦得《酬家鸡之赠》诗:“日日临池弄小雏,还思写论会官奴。

《宣和书谱》记载:“欧阳询见靖碑,初过而不问,徐视乃得之,卧碑下不忍去。”《法书苑》亦云:“初唾之而去,后复观玩无已,于是铺毡卧于其下,三日方去。”傅山弥留时也说,一切皆可释去,惟独对于笔砚之情难以割舍。清李方膺临死时说的话,更是绝唱,他摇着自己的右手说:“万事皆不足惜,只可惜了这只手。”

唐太宗李世民算是一代明君了,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什么事情都见过了,但在临死前,美妻、侍妾不想了,金银钱财不想了,唯王羲之的《兰亭序》不能割舍,想一起下葬。他把儿子李治叫到榻前,说:“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耶?汝意如何?”(何延之《兰亭记》)

北宋大臣蔡攸曾得一幅东晋王衍的书法,高兴之余邀米芾一起上船欣赏。米芾看了后,喜爱得不得了,就抱着字帖往河里跳。蔡攸吓得够呛,问道:“你这是干吗?”米芾哀叹道:“我平生收藏那么多,就是没有这幅字帖,我宁可死了算了!”

写字则是于右任的生活习惯,一旦离开便非常难受。

4描写“书法”的现代诗有哪些

1、《书法》

作者:心亦

真希望:

在撇、点、横、捺的旅途中,

总有一条清清的溪流,像绞丝旁

陪伴左右……当夜晚的蜜被慢慢耗尽

鸟语的飞白,

正在干净的宣纸上,悄悄落阵。

气沉丹田,儒雅地悬腕。

浓浓的墨,压过来,锁住了纸质的白天,

入木三分。潇洒的剑客,紧贴雪原上的微光:

穿行。

踮着脚的笔尖,用旋转的锋刃,

携带行书里的花蕊,

偷看狂草的芭蕾:突然苏醒。

千年的寿纸之上,黑白分明的

诗句:屏住呼吸,

一声不吭。

2、《书法的中国》

作者:冯杰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小径铺进永和九年暮春

杨花早已迟到了在兰亭左右

绕过几枚游弋的篆章

一个个醉酊大醉

3、《泼墨狂草》

作者:徐渭

那一年山阴道上的雪好冷

每一个字都得了关节炎

找开长卷 草书都披着蓑衣

拥着雪窗下的炉 不住呵气

无烛的年代 中国的雪真大

用手推都推不开窗

那么多泥中的珍珠 如葡萄遍地

一个个冻成了疮

在风中裂着不能愈的伤口

4、《杀鱼》

作者:洛夫

他举起刀而我举起笔

我挥毫

他杀鱼

便见血水

从古旧的碑帖中流出

而腥味

则如东晋人士的骚味

他再一刀

我再一笔

刀刀见骨

笔笔如刃

当鱼的光洁腹肌在砧板上爆裂

一轮皓月

正从被我戮破的宣纸洞中升起

他说

杀鱼不是悲剧

可我也没说

写字与菩提有啥关系

我写王羲之之嗔

颜真卿之怒

怀素之狂

柳公权之妄

他杀孔丘之迂

庄周之幻

项羽之愚

李白之痴

我写五蕴皆空

他杀受想行识

值得想一想

而遗忘仍是上策

他的鱼杀好了

我的字也写完了

那便各自回房吧

左下角还差两颗印章咋办

他顺手

抓起两只鱼眼按了下去

5、《书法》

作者:木匠老张

不喜欢巧言,笑也无声

善食清淡,偶尔也饮几盏

看上去,他的四位朋友

笔,纸,墨,砚

连同他自己都是弱不禁风的范

吐汁时,全都屏声息气

鸟,以旁观者的身份坐在窗台上

山和水守着本份,书童

我听到了从空谷传来的回音

还带点野草的气味

有几丝幽影欲从宣纸内钻出来

和我对弈

——是哪位先人呢

黄庭坚,还是柳公权?

参考资料

中国诗歌网:/sg/xds/

5适合“书法比赛” 的诗句有哪些

1、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

出处:《小池》—— [宋] 杨万里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舟雪。

出处:《江雪》 —— [唐] 柳宗元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出处:《春晓》—— [唐] 孟浩然

4、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出处:《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5、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出处:《雨霖铃》—— [宋] 柳永

6赞美书法的诗句

1,蒋士铨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

板桥写兰如写字,秀叶疏花见姿致。2,郑板桥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笔去争妍。

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3,黄庭坚世人但学兰庭面,欲换风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4,王文治《论书绝句》墨池笔冢任纷纷,参透书禅未易论。

细取孙公书谱读,方知渠是过来人。5,杜甫《饮中八仙歌》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6,李欣《醉后赠张九旭》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露顶据胡床,长叫两三声。

兴来洒素壁,挥毫如流星。7,李焕《赠零陵僧》张颠没后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

零陵沙门继其后,新书文字大如斗。兴来走笔如旋风,醉后耳热心更凶。

忽如斐旻舞双剑,七星错落缠蛟龙。又如吴生画鬼神,魑魅魍魉惊本身。

钩锁相连势不绝,倔强毒蛇争屈帖。8,李白《赠怀素草书歌》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行。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恍恍如闻魔雷惊,时时只见龙蛇走。9,韩偓《题怀素草书屏风》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尤有墨迹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照,字字恐成龙。10,王梦楼《快雪堂跋》曾闻碧海掣鲸鱼,神力苍茫运太虚。

问气古今三鼎足,杜诗韩笔与严书。11,窦冀《怀素上人草书歌》狂僧挥瀚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龙虎渐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鱼笺绢素岂不贵,只嫌局促儿童戏。

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少豁胸襟气。长幼集,贤豪至,枕糟藉麴犹半醉。

忽然绝叫三五声,满纸纵横千万字。12,傅山《论书》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

平原气在胸,毛颖足吞虏。

7和书法有关的古诗词

1、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唐代:高适《醉后赠张九旭》 译文:兴致一来书法自然天成,醉酒之后语言尤其豪放癫狂。 2、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唐代:李峤《书》 译文: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 3、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唐代:李白《草书歌行》 译文:小小少年,小小和尚,名号怀素。你的草书堪称风格迥异,独步天下。

4、丹鼎乍调云母屑,蛮笺初写洛川神。右军书法是前身。

——清代:徐釚《浣溪沙 寿云间宗人五十,宗人为相国曾孙,年少从军,兼工书法》 释义:炼丹用的鼎没有调出云母碎屑,第一次用高丽纸写洛川神。右军将军王羲之的书法是前身。

5、前朝书法孰为盛,苏黄米蔡得其正。法度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与欧虞并。

——元代:唐珙《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 释义:前代书法谁为大,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能够态度品行正派。法律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以与欧虞都。

8可体现出书法风格的诗句、名言、散文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

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入木三分 ★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

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书肇于自然(汉·蔡邕)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唐·张彦远)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 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 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谨)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字怕练,马怕骑 ●字无百日功 ●拳要打,字要练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宋·米芾)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孙过庭)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晋·卫恒)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晋·索靖)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北朝·袁昂)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

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唐·张怀声)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唐·李嗣真) ●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 ●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 ●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韩渥)书法状态(一) 文/喻伟华 书法是个过瘾的东西,既然过瘾,那就不是一个人孤零零地玩,要么一群人,至少两个人,这样才有碰撞的快感与领会,否则是一个人的意*,寡味了不少。 书法大家需要生活,书房只是他心灵的一片最好的园地,他可以在这里思想怎样去种菜,但不可以就在此地种菜。

字是练出来的,但书法不是。书法是书法家用学习与领悟得来的道行,是生活的用心潜入,超然脱俗的心灵表象。

所以字求漂亮,书法却求精神。 书法要注入,生活的注入,性情的注入,信息交流的注入。

注入了这些元素的书法就是血肉之躯,是立起来的鲜活生命。 字可以秀丽,但写法不可以秀丽。

写法要沉,沉下去一点,字就改变了老实的拘囿,厚了,高古了一些。 往往,勤学苦练的书家,可见其作品功底扎实,章法规整,象个坐在办公室里的经理,工作能力摆着,有一份气派,看之敬远,复种。

而另一类书家,天分始成,字练的不太多,但心性使之,乐趣庞然,好看好悟,作书时分明见不着大功底,但率性的很,象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妙在自我,本真,意趣横生,看之近乎,乐陶陶。 对一部分人来说,书法不是书法,是工具,或曰是道具。

书法在他们手上反复流通,送人,使他们达到某种如意。这样,不是书法的书法,就站在了生活的高处,奕奕发光,窃笑。

对另一部分人来说,书法是本真的,艺术的,愈好愈要放在身边,不交易,不送人,视为宝。这样的一件书法,很老实,呆在自己的小屋子里,见不着烟火,寂寞时,自己与自己说话。

书法状态(二) 文/喻伟华 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国的文字能够象中国的象行汉字一样,藏乾坤,定气象,能够升华成厚重的书法艺术。我们的先人用智慧,定夺了古老的中国创举,至今独步世界,但现在我们有人只向外国,包括艺术,何必去那样? 米芾的字,秀中取劲,意境绵厚,清中显狂,狂里窥静。

书法之中或者书法之外,很多的人,都喜欢他的这些。专业人与非专业人,都抢到了,看来米芾的书法有雄厚的人民基础,只有是真东西才能,一好,就能好得让人心醉了。

任何书家的作品,都有他的影子:性格的稳与浮,处境的优与劣,交际的宽与窄,学问的富与疏,等等。见作如见人,若你从作品中窥见的书家秉性,与现实的大致相同,你高,反之,你还得修炼。

所谓心灵相通,不是浪漫天成的,是修炼,后天的种植。 在酒桌上,常有人对我说:“我都下一半了,你动都未动。”

的确是这样。饮白酒时,我从来都不喜欢一点一点的来,我不把酒的醇放在眼里,在我的眼里,碰杯,一饮而尽,酒势提上来了,飘散的醇香收进了心里,让喝酒的心情顿时春暖花开。

书法创作,一样,提了笔,就别慢慢磨,磨完了,字工整了,气势荡然无存。 学书法,要把书法当人看,我是这么认为的。

从表面上看,字是冰凉凉的,而人是热乎乎的,也有热情,人与人因为热度,可以粘在一起,身近了,心就容易近了。心近书法,书法能领会得到,然后投桃报李。

书法状态(三) 文/喻伟华 好烟味淡,抽起来不呛;好茶味也淡,喝起来不涩;好书法其实味亦淡。好书法是人写出来的,老话云;“书品即人品”,一点不假。

书家淡泊,不求闻达,其书表现出来的是不媚,不求,气定神闲,云淡天高之景致跃然纸上。书品,人品,一脉相承,是不是? 老实人欠精明,所以不会来事,让人不放心;精明的人不老实,会来事,但却不安分,也让人难放心。

这是些生活上的俗事,困扰得人蛮难过。书法上的事呢?也有。

问题一:你喜欢书法吗?为什么? 我喜欢书法,酷爱它!它给我的是一种感觉,柔中带刚,飘逸豪放,一种只能意会不能传言的感觉!我喜欢硬笔,也会一点,喜欢草书,也许是性格方面,有人对我说:一个人写出来的字跟他的性格是很像,对于这点,我是很有感触的,我的字比较偏向于行草,飘逸豪放的!我的性格也比较开朗!!呵呵 ~~

曾经有一个女孩子对我说:喜欢没理由!我觉得这句话挺对的,有时候,真的是一种感觉吧!

你喜欢书法吗?你句话问得好,相信你也是喜欢的,不然不会无故涉及到这个话题,对吗?我是从高一的时候开始练书法的,我现在大二拉,还是深深地喜欢上书法,这也培养了我的兴趣爱好,练习书法,可以培养一个人:耐得住寂寞!纵观古今,但凡成大气候者,无一不是耐得住寂寞的人!练书法,可以培养一个人的修养、情操、恒心、对事物的洞察力和捕捉事物的能力!

我不知道你的书法功底怎样,但当你练就一手好字的时候,你会由衷地自豪!

最后祝福你!

问题二:为什么要学习书法 一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艺术一对八十多岁的日本夫妇,来到广州美院进修中国书法两年,妻子发言说: 通过中国古人精妙绝伦的书法,我们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伟大,中国历史的伟大 日本人是如此的重视书法,作为我们中国是书法的母体国家,更应该重视书法以致不落后于别国书法需要我们来传承,振兴和发扬!可想而知,我们的责任是多么地重大! 二 书法具有深厚而鲜明的人文性, 中国书法史,也可以说是中国的文化史,研究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文化史,必须要研究中国的书法史因为大量的历史资料,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和中国文字有关,甚至与书法有关如果我们要研究中国的这些历史,不懂书法的话,那就是闭着眼睛走路,或者是瞎子过河 连书法里面的文字都认不出,这还能研究出什么东西出来呢 三 书法是一门技巧,学习书法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同时也可以益寿延年自古道:人逢七十古来稀,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活了七十六岁,柳公权活了八十七岁,欧阳询活了八十四岁,现代书法家中,启功活了九十三岁,苏局仙活了一百零三岁,于省吾活了百多岁,不一一举例日本大多数妇女都在学书法,这是她们深知学书法可以养颜,使人青春长驻,是一剂美容良药 四 书法是门很深的学问,通过学习书法,可以增加和丰富很多知识如:文学, 诗词,文字学,历史,地理,哲学,美学等等,古今大书法家莫不是大学问家 五 书法可以修行品德,遣兴怡情,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一个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人,其品德亦佳!一个书法爱好者,一般都比较有文化,有知识,有含养,有气度,文质彬彬,知书达礼! 六 学习书法可以提高我们的书写水平,常言道:一貌惊人,一语惊人,一笔惊人,字写得好看,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能增强自身的自信心,提升自己的形象!在日常工作和日常生活当中,能得到诸多的便利!字写得好的人,被领导器重,直接提拔者也大有人在 一笔好字,享益一生! 七 学习书法可以磨练意志,学习书法需要静心,耐心,韧性和恒心;在常期的书法学习当中,逐渐培养了自己的毅力,也会逐渐改变掉懒惰的习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的习惯! 八 学习书法会养成读书和写字的好姿势,一个学习过书法的人,一般都不会近视和驼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站有站姿,坐有坐姿 自然就会透露出一种文雅的气质和形象! 九 书法是一种汉文字的载体,是文字语言表达的工具, 它能清楚地传递我们所要表达的信息 如果你写的字别人看不懂,甚至过了一段时间连自己也看不懂,这怎么能达到你所要表达的目的!

问题三:人们为什么容易喜欢书法 不错!有见字如见人之说,书法取决于个人情趣,爱好,陶冶情操(知道日数,非遗,中国书法)文章值得一读。将你的问设为标题,图中说得很好……

问题四:喜欢书法的男人什么性格? 高雅的性格,不喜欢喧闹,喜欢平静,

问题五:为什么喜欢书法家王羲之 因为王羲之是我国晋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被称为“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是怎样造就的呢?

王羲之出身于晋代的名门贵族家庭,自幼喜爱书法,对功名看得很淡薄。他曾经临摹过好些书法家的字帖,并对他们的书法特点进行仔细研究。他还专门学习过汉朝书法家张芝的草书,很有心得体会。

王羲之不但善于学习历代书法的长处,而且经过刻苦研究,独创了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他苦心琢磨字体的间隔、结构、笔画和气势,一有空就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天长日久,把衣服都划破了。后来,他到永嘉去做官,总在池边苦心练字。每次练字后,就在池里洗砚刷笔,把一池水全染成了黑色,人们称之为“墨池”。就这样,他终于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问题六:喜欢书法的男生成熟稳重吗 写书法的男人,最温暖。一个踏实的女人,如能有幸嫁给一个写书法的男人,一辈子都知足了!

1、写书法的男人有翰墨味儿,有人情味儿,更有男人味儿。他有儒雅大方的风骨,有温和淡雅的气韵。2、写书法的男人有诚意,有责任心。他如春风般滋润你心,又如大树般挺直竖立,扛起他所能担负的一切。3、写书法的男人有个性和独特魅力。他的修养,他的言谈,透露出笔墨修炼而成的情趣。4、写书法的男人想象力丰富,会容易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在他的眼神中,对于力量的平衡,对于美感的把控,在他的脑海里,容易形成很好的构想与蓝图。爱书法的男人,是一个务实的理想家。5、写书法的男人人肯定丑不了。一个真正有涵养的书法男人,他总是着装得体,懂得克制与修身。6、写书法的男人有气质,有内涵,如逆锋般谦让,如藏锋般逊雅。7、写书法的男人有种,敢干敢拼,有折笔的力,有回锋的劲儿。8、写书法的男人爱生活,有爱心。他们接受到千年诗词的熏陶,吸纳儒学仁厚,出入笔锋的感悟,浓郁翰墨般沉着。他懂的宽厚,懂的关爱。9、写书法的男人懂感情,有孝心。很多是出生书香门第,自幼修养上层,懂得尊老爱幼。

10、写书法的男人懂政治,交际广。善于中庸之道,朋友很多,你要去感受他,理解他,尊重他,倾听他。11、写书法的男人懂得谦逊,儒雅大方。不争不怒,不焦不躁。12、写书法的男人会忍耐,懂得等待。经过年复一年的苦练,熬过失败与成功,他们的心,在沉着中迸发 。13、写书法的男人会挣钱,铁砚磨穿,退笔成冢…他懂的运作,懂的商业,虽不一定很富有,但必不困于生计。14、写书法的男人善于发现你的美。你的时尚美,犹如在传统中创新,你的古典美,如翰墨回眸千年,而你的平凡美,却附和着他的淡雅从容。15、写书法的男人热爱大自然,带你去领略山川大河之美!自古墨客多豪情,游遍大山秀水,体验百态人生。这种情怀,没有人能拒绝。16、写书法的男人懂得珍惜。17、写书法的男人有文化。不愁不闷,谈得了地理生态,聊得来历史文化。18、写书法的男人,最温暖。一个真正懂得书法的男人,他有一颗宽博之心,有一份在千年碑帖中渐入佳境的情,和这样的男人在一起,你不会孤独,你会幸福。

如果想练好书法,建议您使用投影书法临摹桌练习一下,答题很辛苦,望采纳!

问题七:练书法的人一般是什么性格的 德风堂:你好,练习书法的什么样性格的人都有,但是能确定的是,练习书法必须要有的性格特征如下:

共性:基本上都具有很强的耐心、韧性。因为书法需要持久的临摹学习。

差异性:

写狂草的人是感性的,不拘泥小节,容易激动;

写行草的人是浪漫的,可爱的,有唐楷入手的人,正统浪漫,由魏碑入手的人可爱乖巧。

写行书的人是细腻的。

写隶书的人是优雅多情。

写篆书的人诡异多变。

总之,书法之人抽象概念都强,耐性强。

历史上擅长书法的正人君子很多: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等书正人品也正。

奸臣也多:秦桧、蔡京

误国者:宋徽宗、李煜等

近代的康生也擅长书法,其水平在郭沫若之上,康生是党内负责特工的人物,他们的性格具有很强的隐藏性,最近几年的几个贪官都这样。

因此,学书法的人,尤其是在书法上有成就的人个性都很强,具有极端性。书艺平平者则大都是不具备这种个性。

问题八:为什么从古至今都有很多人喜欢书法 不少人不喜好,亦正常,反之道理一也。

问题九:为什么领导干部喜欢书法 为了有时候给别人题词,写的不好丢人;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没事写写可以修养身心;一般能是领导干部的文化修养高,自然会有高雅的兴趣。

问题十:喜欢书法 持之以恒是在书法道路上前进的基础,目前大部分人都处在浮躁的状态,我认为书法需要的是平静的心态,恒久的执着,希望你在书法的路上走得更远!

书法有很多种,要看个人写字的方式。有的秀气,有的豪放,因人而异,因境界而分。

共性:基本上都具有很强的耐心、韧性。因为书法需要持久的临摹学习。

差异性:

1、写狂草的人是感性的,不拘泥小节,但容易激动;

2、写行草的人是浪漫的、可爱的。由唐楷入手的人,正统浪漫,由魏碑入手的人,可爱乖巧;

3、写行书的人是细腻的;

4、写隶书的人是优雅多情;

5、写篆书的人则诡异多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508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