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诗人对美和道德的关系是怎么看的?求举例说明!(外国文学史)

浪漫主义诗人对美和道德的关系是怎么看的?求举例说明!(外国文学史),第1张

两千多年来,美和善 (道德)的关系,或者说,艺术和道德的关系,一直是美学领域中的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美的不一定善,善的不一定美,这就使人们在进行判断时陷于两难境地。例如,蝴蝶是美丽的,它色彩斑斓,舞姿轻盈,使人产生怜爱之情,常常是诗人画家创作的对象。但对于菜农来说,它却是恶的。因为它产下的卵会孵化成嗜食菜叶的幼虫,使菜农丧失辛勤劳动的成果。美和善的不一致,在人类生活中表现得更为复杂。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丑恶的心灵和英俊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伽西莫多丑陋的外貌下却有着高尚的人格。美与善,都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美而不善,或者善而不美,都是不完美的,只有尽善尽美才是人类的最高理想。如何理解美与善的关系,克服美与善之间的矛盾,是古今中外的哲学家都在思考的问题。首先,要克服美与善之间的矛盾,并不是简单地取消二者之间差异。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主张的那样:“任何一样东西如果它能很好地实现它在功用方面的目的,它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的。否则它就同时是恶的又是丑的”[1]。他认为,美和善一样,都是以事物的功用作为衡量标准。比如,原始人的石刀、石斧完全出于功利实用目的而发明的,是美的,因为它“美丽地适合它的目的”。镶满宝石珍珠的金匕首则是不美的,因为它不具备应有的效用。然而,更多的思想家关注的是美与善的差异。一、美与善的对立《论语》记载孔子多次批评郑卫之声,说“郑声*”,要“放郑声,远佞人”。(《论语・卫灵公》)其实郑卫之声比孔子所推崇的《韶》、《武》之类的古乐更富有艺术感染力,或者说更具有审美价值。《乐记》记载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孔子本人并不否认这一事实。“郑声*”的“*”字,说的就是郑声具有太强的感染力,使人们沉溺其中,疏于遵循伦理规范,最终走上*乱之路。孔子对“郑声”的批判,把美与善的矛盾表现得十分到位。在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理论中,美与善之间的冲突是异常尖锐的。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老子第二章)。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这种思想。在《庄子・山本》中,庄子提出“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的观点。在西方思想史上,也存在许多为了达到道德约束而否定美和艺术的思想。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要把诗人赶出理想国,原因在于诗不利于教育理想国的战士。在柏拉图列举诗人的众多罪状中,有两条是主要的,即诗人说谎和诗人滋养不健康的情感[2]。在西方,像柏拉图这样对待美和艺术的人,可谓非常之多。在中世纪,教会中人竭力攻击诗和戏剧,认为当时人心不古,世道衰微,都是艺术所酿成的祸事。二、美是形式,善是内容虽然美与善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尽善尽美”始终是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和善同意。”[3]宋代徐铉注解:“羊大为美,故从大。”[4]把美与有用等同起来,反映了人类最初对美的认识。在一切活动都以生存为目的的时代,美的价值判断也离不开功用性。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审美活动逐渐挣脱了功利性的束缚。既然美不等于善,那么美与善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柏拉图在将诗人驱逐出理想国时说:“除掉颂神和赞美好人的诗歌外,不准一切诗歌闯入国境。”[5]也就是说,艺术只要服从道德目的,还是值得保留的。在中外美学史上,比较普通的看法是,美与善之间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美是形式,善是内容,主张形式应该为内容服务。柏拉图的这种观点,在西方思想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世纪时,文艺甚至成为宣扬神学的传声筒。把艺术看作是道德工具的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源远流长。孔子对《诗经》的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所谓“思无邪”,就是说,《诗经》中的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正而不偏,符合儒家伦理规范。孔子的这种思想,被后世文人概括为“文以载道”。但是,仅仅把美看作形式,把善看作内容,把文艺看作政治道德的传声筒,是片面的。从这些片面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思想家之所以强调文艺为政治道德服务,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文艺的独特魅力。文艺比单纯的道德说教,更能深入人心。即所谓“仁言不如仁声入人深也”。(《礼记・乐记》)不过,对文艺独特魅力的认识,反而有助于文艺从政治道德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最终获得独立自主的地位。三、“美”获得独立价值人类对美与艺术独立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欧洲美学史上,直到19世纪,艺术独立的呼声才逐渐高涨起来。在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就公开宣称“为艺术而艺术”。他的继承者戈男叶说:“我们相信艺术的独立自主。艺术对于我们不是一种工具,它自身就是一种目的。在我们看来,一个艺术家如果关心到美以后的事,就失其为艺术家了。我们始终不了解意思和形式何以能分开。形式美就是意思美。因为如果无所表现,形式算得了什么呢?”[6]他不仅强调艺术的独立性,而且认为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形式美就是内容美。由于形式美本身是内容美,艺术就不需要服务于外在的内容,艺术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工具。在中国美学史上,虽然“文以载道”一直占主流地位,但是对艺术独立性的提出却早于西方美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李泽厚称之为“文的自觉” 的时代),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就开启了为艺术独立性进行辨护的先声。到了晚明时期,李贽的“童心说”、汤显祖的“唯情说”等,都强烈主张文艺要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要大力提倡艺术的独立生。四、美与善的融合当我们将美从功利、概念、目的等限制中解脱出来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美与善的关系到底是什么?美和善之间,或者说审美经验和道德实践之间,有一种深刻的内在实践关系。这种关系,不像有些美学理论所主张的那样,美和善是一种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美是形式,善是内容。美和善的关系,只有还原到本源位置,才有可能呈现出来。这就是美感经验和道德经验在经验性质上具有相似性。柏格森认为“道德同情这个观念是美感的同情所微妙地暗示出来的”[7]。审美经验作为人类原初的经验形式,是一切人类文明赖以生长的根基。杜夫梅纳曾经说过:“在人类经历的各条道路的起点上,都可能找出审美经验:它开辟通向科学和行动的途经。”[8]徐复观曾经说过:“乐与仁的会同统一,即是艺术与道德,在其最深的根底中,同时,也即是在其最高境界中,会得到自然而人类的理想。

1、紫恺(zǐkǎi)紫:五行:金。本义:紫色,蓝和红组成的颜色。《说文解字》:“紫,帛黑赤色也”。指紫色;道教和某些朝代的统治者所崇尚的色彩;姓。用作人名意指高贵、神秘、成熟、浪漫之义;恺:五行:火。汉字拆分:心,_,_。本义:欢乐,和乐。《说文解字》:“恺,乐也”。快乐,和乐;恺歌,恺乐;恺悌。用作人名意指平易近人、快乐、慷慨之义;

2、言恒(yánhéng)言恒一名出自《周易》: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句中言是言语,表达,是传达一个人思想品质的途径。恒是恒心、长久。此名寓意孩子能言善辩、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3、灿恩(cànēn)在汉字中,灿”字是指灿烂、光彩,所以,这个字给人一种英姿焕发的感觉,也能指人在未来能发光发亮。恩”是指恩惠或情谊,并且用作人名也有仁爱,博爱的意思。因此,灿恩”这个名字寓意着仁人君子、心胸宽广。

4、嘉恬(jiātián)嘉:五行:木。本义:善,美。《说文解字》:“嘉,美也”。一般指善、美、赞许、表扬、吉庆、幸福、欢乐等。用作人名意指善良、吉祥、美好、乐观之义;恬:五行:火。汉字拆分:心,舌,恬。本义:安静。《说文系传》:“恬,安也”。指安静,安逸,安然,坦然,如心旷神恬。用作人名意指文静、温和、安逸之义;

5、怡钒(yífán)怡:五行:土。汉字拆分:心,台,怡。本义:和悦的样子。《说文解字》:“怡,和也”。指愉快、安乐、和悦的样子。用作人名意指平安、顺利、和悦、温和、安乐、愉快之义;钒:五行:金。一种灰色或白色的、有延展性的多价金属元素,质坚韧、耐腐蚀。用作人名意指坚强、有耐力、有潜力之义;

6、心月(xīnyuè)心”字是指爱心,忠心,核心人物的意思,而月”字是指洁净,贞洁,爱与美的象征。玉洁松贞冰清玉洁人中龙凤。

7、思晏(sīyàn)思:五行:金。部首:心字旁,汉字拆分:田,心,思。思考,想;考虑。《说文解字》:“思,容也”。意为怀念、考虑、想念。也有思齐、思路、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等意思。用作人名意指思维广阔、聪明睿智之义;晏:五行:土。说文解字:附文言版《说文解字》:晏,天清也。从日安_。本义:晏,天色清朗。字形采用“日”作边旁,“安”是声旁。安定,安乐,如晏宁晏处;温柔,和悦,如言笑晏晏。用作人名意指温柔、安定、无忧无虑、安然自得、身心健康之义;

8、亦蕊(yìruǐ)亦:五行:土。本义:人腋窝。《说文解字》:“亦,人之臂亦也”。指也,表示同样、也是;又。用作人名意指一样、不凡、杰出之义;蕊:五行:木。汉字拆分:芯,心,心,蕊。本义:花蕊。《广雅》:“蕊,华也”。指花蕊或花苞,草木丛生。草木果实累累貌。用作人名意指纯真、美好、卓有成就;

1、XXX的娘子、XXX的夫君;草莓味的风、橘子味的猫;几时明月、几多清影;别梦是清欢、至味是春风。

2、易殇沉醉、甘愿沦陷;挽你长发、携你余生;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白茶、清酒;晚风叙旧、清风徐来。

3、薄凉小时光、温暖小情话;没有梦想、何必远方;深秋岁月、缝花落叶;风吹长巷、雨湿短衫。

4、你负责做饭、我负责捣乱;温暖的肩膀、柔软的手掌;答应鈈爱伱、依旧忘鈈掉。

5、抹不掉的记忆、抹去你的记忆;未完成的歌、未完成的曲;最远的距离、最近的心跳;听壹伴的曲、唱壹伴的歌。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一);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一、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1、产生;这个地方曾是殷商王朝都城的遗址,是从盘庚迁到殷地;这些记录就是甲骨文字,由于多是占卜的记录,就内容;卜辞的发现,完全是偶然的;从发现起,经过80年的不断收集整理,挖掘,到目前;3、特点;a瘦弱纤细的风格;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一)

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鳘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再到现在的印刷字体。

一、 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这种文字是清末光绪年间(公元1889年)在河南安阳县城西北五里路小屯村以北洹水以南发现的。

1、产生

这个地方曾是殷商王朝都城的遗址,是从盘庚迁到殷地(即安阳小屯)。一直到纣王灭亡的年间的都城。所以,我们知道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距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 殷商社会,科学文化很不发达,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不能解释,认为是鬼神操纵,掌握着自然的变化,而死去的祖宗的灵魂得以预知未来的事情,可以决定人们的命运。因此,殷王朝统治者十分迷信,非常崇拜神,从国家大事到日常生活,如祭祀,征战,畋猎,天气,安危疾病,男女生育等,都要事先占卜,问神以知吉凶,再决定行止。占卜的方法,先将龟甲或兽骨剖开,然后在背面凿出椭圆形的小槽或钻成小孔,再用火烧烤。甲骨片受热后自然在正面裂出各种条纹。史官便按照条纹的不同形状来判断吉凶祸福,占卜后由占卜人在甲骨上刻下占卜的月日,贞人,占卜的内容,结果(即兆头,所示吉凶),以及事后的应验的情况。作为档案保存。

这些记录就是甲骨文字,由于多是占卜的记录,就内容说叫“卜辞,贞卜文字”又由于用尖锐的东西刻的,又叫“契文”,又由于是在殷商的故都废墟发现的,又叫“殷墟文字”。 2、发现

卜辞的发现,完全是偶然的。1898年与此同时1899年之交,农民犁田时,时常发现刻有图文的甲骨,农民不知道这些甲骨的来历,但以为年代久远,可以治病,就收集起来卖给药商,称“龙骨”。据说,1899年,当时北大校长,金石专家王懿荣因生病吃药,首先发现甲骨上刻的是古代文字,才开始收集。

从发现起,经过80年的不断收集整理,挖掘,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十六,七万片。从甲骨记录来看,当时的统治者几乎天天在占卜。根据上面提到的帝王和占卜人的名字,结合所刻的文字内容。我们知道了这些甲骨刻载了从盘庚到纣王的12个帝王的273年间的大小事情。据统计,甲骨文单字总数在4500左右,但已认识的还不到1/3。不认识的大多是族名,人名,地名等专用的字。大量的甲骨片的发现,是研究汉字发展与古代汉字文化的珍贵史料。

3、特点

a 瘦弱纤细的风格。由于这种文字受到书写工具的限制,所以笔道都是直的,有时与圆转相同。故而字形瘦长,线条细而硬,瘦且直,呈平直,瘦劲的风格。b形体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一个字刻怎样去写,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并保留着浓重的描画物象的色彩。如字形可方可圆,笔画可多要少,方向可正可反,写法可横可竖,偏旁可左可右,还有多种异体,还有合文写法。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所谓青铜器是铜和锡合金制造的器皿。这种合金更坚固,因其颜色发青,故称青铜器。主要有乐器“钟”,食器“彝,尊,爵”,洗器“盘”,兵器“戈,戟”等。

1、 产生

青铜器,殷代末期就有了,但毕竟是很少。周代是用青铜器的极盛时期。西周时代,青铜器主要是王室的器皿。而诸候没有铸造的权力。到了东周,诸候称霸,青铜器也任意铸造。但大量发现的还是西周,春秋的遗物。所以,金文一般指西周时期的文字。

金文的内容,最初只是铸刻一些代表族名,国名的符号。后来基本上记功绩,受封赏,刻铸以传后代,来显其荣。因古代人用钟鼎作为铜器的总称。前人曾称这种文字为“钟鼎文”,又因为言辞多是为了“铭刻不忘,永作记念”,又称“铭文”。这些称呼都不能概括其特点。因此,后人便改称金文,使文字摆脱了图画性。这是汉字发展的第一块里程碑。

2、发现

金文的发掘出土较早,东汉已见世。《说文解字·序》:“群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其铭即刻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但在后代,发现这种金石文,认为是不祥之兆,没能重视。到宋代出土较多,才开始研究,有了金石家,也有了盗墓之风。到了清末民国初年,由于金文出土骤增,对金文的研究达到了高峰。目前已出土的8000来件,单字是3093个,其中已考释出的有1894个。清末在陕西山歧县出土的西周宜王时的《毛公鼎》,是鼎类器物的杰出代表。现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此鼎铸有铭文艺23行,共497个字,可称为举世罕见的长篇巨制。

3、特点

① 浑圆质朴的风格。金文是甲骨文的直接继承,属殷商文字体系。但因为大多数是用模型铸成的,先在模子上刻字。刻不好,还可以修改。所以,线条较甲骨文粗壮,不纤细。曲笔较多,转弯处多圆笔。故此,字形长圆,线条肥粗而自然,体势雍容。结构日趋方正,大小均匀,呈朴实雄厚的风格。

② 体结构仍不定型。笔画可多可少,写法可横可竖,方向可正可反,偏旁可左可右,仍保留浓厚的描写物象的色彩。但金文比甲骨文还是前进了一步,线条一般较为简易,异体字相对减少,合文大为减少。

1、产生

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由于周平王东迁洛阳,秦占据了西周的故地,同时也继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继承金文发展而来的。因其带有地域性,有的难以识别。

大篆,也称籀(zhòu)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周室王太史籀作大篆。”

⒉、字迹

《说文》中保留了籀文225个,是许慎依据所见到的《史籀》九篇集入的,是我们今天研究大篆的主要资料。

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唐初在天兴县陈仓(今陕西宝鸣)南之畴原出土的径约三尺,上小下大,顶圆底平象馒头似的十个像鼓一样的石敦子。上面刻下的是秦献公十一年作的十首四言诗,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经过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原刻的700多字,现存300多字。这十个石敦现存故宫。因内容记载畋猎之事,命名为“猎碣或雍邑刻石”,唐诗人韦应物认为石的形状象鼓,改名“石鼓文”,现作为大篆的代表。

3、特点

石鼓文具有遒劲凝重的风格。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大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西周后期文字的风格,只是略有改变,笔画更加工整匀称而已。笔势圆整。线条比金文均匀,线条化达到完成的程度,无明显的粗细不均的现象。形体结构比金文工整,开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同一器物上几乎没有异体字。字体繁复,偏旁常有重叠,书写不便。

四、小篆

1、产生

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春秋战国时的“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后,采纳了丞相李斯的意见,推行“书同文字”的改革,统一了文字。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字改革。

①“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即战国时期流行于东方的区域性文字——六国文字)

②“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这就是说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础上,简化了大篆的形体结构,改变了大篆的叠床架屋,复杂的写法,逐渐整齐统一,稳固定型而成,如“商: (大) (小)”

③把原来没固定形式的偏旁部首统一起来,使一个偏旁只有一种固定的写法,如

“ (心), (衣), (水)”并确定了每个偏旁在汉字形体中的部位,不能随意正反,左右颠倒。每个字的书写笔数也基本固定了。这就使字体基本上定型化,统一化了。

2、字迹

《说文》保存了小篆9353字体。小篆的真迹是秦代重要书法家李斯所书的七种刻石:《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刻石》《芝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

石》。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踌躇满志,到处巡狩,立石记功,颂扬他统一中国的功德。这些记功于碑石上的字,都是李斯的小篆。

3、特点

曲折宛转的风格。小篆在大篆圆转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起笔和收笔大都是浑圆。转角处都带弧形,曲折引长而划一,使线条更匀称圆转,字形长圆,体势雄健,已线条化了。观《峄曲线之美,线条匀净圆畅,柔中带刚。历来被视为篆书的正宗。因笔画圆劲丰腴如筷子,

古称“玉筋篆”,后代的篆书家,如唐山刻石》运笔宛转自如,字态活泼矫健,极尽代的李阳冰,南唐徐弦,无不从李斯的风范中立下根基。

用线条代替了图形。小篆是规范的字体,比大篆更整齐定型。用线条代替了复杂的图形,基本上脱离了图画,确定了汉字的符号性。异体字也基本上废除了。但仍保留大篆某些象形写实的特点。

另外,匀圆宛转的线条,弧线的连笔,起讫不清,不便书写。“篆书”这个名称,在当时还没有。直到汉代“隶书”出现以后,才把这种文字称为“篆书”。因此,篆书是相对隶书而言的。小篆正式通行的时间不长。汉代就已不常用了,但是两千多年来,印章一直用小篆镌刻,篆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之一。

五、隶书

秦代有两次文字改革,一是统一文字,由大篆改为小篆;二是使用了较小篆潦草些的隶书。这是第二块里程碑——文字发展摆脱像形性。

1、产生

隶书是从小篆脱胎出来的。始于秦朝,经过两汉231年(前206—25)的演变,到汉代才臻于成熟。隶书是汉代的主要通行书体。这样说来,隶书可分秦隶,汉隶两个发展阶段,又称古隶和今隶。

早期的秦隶,实际上是小篆的辅助字体,是秦统一后因为政务繁忙,“奏事繁多,篆书难成”而产生的一种应急字体,是统一于民间不登大雅之堂的俗体。秦代正式书体还是小篆。秦隶实际上就是草篆,线条较小篆简直变弧线为直线,变圆转为方折,有一定的粗细变化。这样书写起来就方便多了。据说开始用这种字体书写的是处理徒隶之事的文书。

晋代卫桓《四体书势》“秦既用等比例,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书人佐书,曰隶字,汉因行之……隶书者,篆之捷也。”

唐代张怀 《十体书断》“秦造隶书,以赴急速,为官司刑狱用之,余尚用小篆写。” 对“隶书”这个名称,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说,这种书体首先在当时官府中办普通文书的徒隶(管狱讼的小官吏)中流行开来,所以叫隶书,并指名说是程邈(本是囚犯,因对文字改革有贡献,释出任御吏)所造,只能说是搜集整理隶书的人。

从“隶”字本义看,《说文》“隶,附着也”;《后汉书·冯异传》则训“属”,今仍有这个意义,并有“隶属”一词。《晋书·卫恒传》《说文·弃》及殷注,都以隶是“佐助篆所不能”的。所以说,隶书是小篆的辅助字体,因其书写简便快速,可以辅助篆书,也叫“左(佐)书”。

汉隶是西汉200年间,处于演进过程中,基本上沿用秦隶,还没定型。西汉后期的简牍中的文字,才见到常有明显的“蚕头燕尾”特征的隶书,到了东汉,隶书才最后成熟。其明显特征就是横画中取一长笔,形成“蚕头燕尾”的特征了。

2、字迹

秦隶究竟是什么样子,很难断言。因秦的竹木简书,现尚未发现。今传秦度量衡上的和若干兵器上的刻文,和《泰山刻石》等比较起来,无疑是草率急就的草篆,还没有点画俯仰之势。

东汉碑刻《乙瑛碑》婉丽古雅,横画的燕尾与捺脚的波尾交待得十分清楚,有成熟隶书的明显特征。《礼器碑》文静,温雅,整体瘦劲挺拔,画细处不见其薄,画粗处不嫌其臃。

3、特点

a、点画转写线条

汉隶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小篆曲折宛转的线条。整个字体棱角鲜明,方正平直,字形由长圆变成扁方。这种变化称谓“隶变”。这极大的摆脱了线条的束缚,打破了古文字象形系统,使汉字的象形图画面貌基本消失,奠定了现行文字的基础,使之变成纯符号性质的文字。

b、笔势飞扬成波势

“蚕头燕尾”是隶书的主要特点。“蚕头”指起笔处重而秃,呈方圆;“燕尾”指收笔处轻而上翘,拖一个捺状的尾巴。如有的横画和平捺要挑起,呈波状。但在隶书中强调“燕为双飞”即在一个字的结构中,只允许主要笔画出锋,挑出“燕尾”状,其它诸笔都成秃笔,以方为主,一住即收。

撇和捺也要挑起来,形成左右飞扬之势。撇捺做慢弯形,尾部尖细,捺角向上推,呈波势。

这样,整个字体上下收紧,左右舒展,以主笔“蚕头燕尾”贯穿字中。魏晋时代,汉隶又叫“八分”,指的就是笔势波磔,向左右分开,象“八”字形状一样,左右分散。

隶书,无论是平平展展的,还是翩翩飞动的,由于字形较扁,总比等比例书看上去安稳。隶书出现是汉字形体发展上的一次大改革,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时代,开创今文字新的时期,有划时代的意义。

六、楷书

楷书,也叫“真书”或“正书”。楷是规矩,整齐,楷模的意思,是说这种字体可作为法式,模范,即标准字体。

1、产生

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兴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直到现在,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

东汉,三国魏时的书法家钟繇的小楷《贺捷表》,虽还没有摆脱隶书笔意。但已是今天见到的最早的楷书了,是由隶向楷过渡的典型作品。其主要横画已失去了“蚕头燕尾”特征,撇捺已成锐势,但还存在隶书遗意。有的捺画还顺势飘扬作波磔。撇捺仍向左右飞扬。东晋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的小楷作品《黄庭坚》《乐毅论》改变了钟繇变汉隶为楷书后仍存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711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