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未解的六桩风流韵事

曹操一生未解的六桩风流韵事,第1张

1你用宫女来测试房间手术吗?

妻妾成群,曹操大修铜雀台,天下美女一大堆。有名有姓的公主有15个,算上没名没姓的,还远不止这些。曹操有25个儿子和7个女儿:清河长公主、曹西安、曹节、曹华、安阳公主、金乡公主和临汾公主。其中安阳公主和临汾公主的生母尚不清楚,可见曹操后宫之乱。裴松之引《曹瞒传》,说曹操“崇尚边上之优,常享黄昏”。当时流行“取阴补阳”之术。有条件的男性“女孩多”“一夜十女”,放纵现象突出。都说曹操,老了不减房事,老了身强体壮。曹操曾招募炼丹师来指导他,并用宫女做实验。

网络图

2你和二乔有一腿吗?

杜牧诗《赤壁》说“东风不合周郎,铜雀春深锁二乔”。从杜甫的诗中,曹操甚至得到了当时著名的美女大乔和小乔。两位美女是安徽庐江县人。大乔嫁给了孙权的哥哥孙策,小乔嫁给了吴栋的谋士周瑜。杜的诗可能是一种想象,但让曹操进入铜雀台还是有可能的。孙策在她嫁给孙策后不久就去世了,从此史书未能交代。你有没有让曹操的金屋藏娇?曹操老少皆宜,连张绣的姑姑也不例外。54岁的曹,有什么稀罕的,不到30岁就让人垂涎三尺,相貌堂堂?

也许,江东二乔与孙策、周瑜的婚姻,是如此的完美,如此的精粹,是上天所羡慕的。这两对夫妻的幸福时光并不是很长。建安五年夏,威震江东的“恶霸”孙策打猎时被仇人刺杀。他受了重伤,后来死于伤口感染。大乔结婚第二年,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从此,她只能记得以泪洗面。

3大儿子是因为好色而死的吗?

曹操后宫美女太多。他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利用了他们,把他们全部安置在自己的宫殿里。

曹操的正室是安徽老家的妻子石鼎。虽然没有孩子,但她还是和姑娘刘结婚,生了两个儿子曹昂、曹硕,还有一个女儿清河长公主。刘英年早逝,三个孩子都在长大,被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曹昂是曹操的长子,他的死与曹操的*荡有关。

网络图

建安二年,曹昂跟随曹操南下张绣。当部队到达赶水时,张绣率军投降,但曹操看中了张绣的叔叔和战死沙场的张继的妻子,并把她作为妾。张绣非常生气。我听说曹操张绣很不高兴,准备杀了张绣。结果,谋杀计划泄露,曹操被张绣攻击。为了掩护父亲逃跑,曹昂留下了一支巡逻队。结果,曹昂、侄儿曹和他的猛将典韦都死了。刘昂的死使丁夫人非常伤心,日夜哭泣并责骂曹操。一怒之下,曹操把丁夫人赶回了老家,也不再理解曹操。尽管曹操后悔了,但丁夫人不再原谅曹操。

4你是在和关羽争一个孕妇美女吗?

曹操的妻子杜氏,也是别人的妻子,要求曹操“收编”。

据《魏氏春秋》说,杜原来是秦的妻子,吕布的大臣,她有时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比丢辛的故事。当时刘备和曹操在下邳联合攻打吕布,吕布大败。于是派秦到袁术那里请求增援。袁术暗恋秦,逼其娶汉室宗室女子为妻,将妻子杜留在下邳。

网络图

那时杜已经怀孕了。因为杜氏,曹操和刘备的大将关羽,为了一个孕妇而战,闹了一个浪漫的故事。围城期间,关羽要求曹操娶秦的妻子杜氏为妻,曹操同意了。快破城时,关羽又向曹操提及。好色的曹操怀疑杜是绝色美女,不然关羽不会这么动心。破城之后,曹操让杜给它看,马上就喜欢上了它。他据为己有,把关羽扔到一边。关羽和曹操结下了爱恨情仇。

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后来,秦也向曹操投降,曹操封他为小官。杜到曹身边不久,就生了一个儿子。因为是秦的后裔,曹操大方地给孩子取名秦朗。曹操很喜欢秦朗,说:“世上有人爱假孩子如爱孤儿吗?”让他在宫中与曹丕、曹睿一起成长。后来,秦被张飞引诱走了,张飞说你老婆被曹操抓走了。你还在他的地方做什么?跟我来。秦陆毅在逃离曹操后后悔莫及,当他想回头时,却被张飞杀死。

5你是怎么认识卞氏的?

一个提倡卖*的女人在那个年代地位很低,至今被人看不起。然而,曹操娶了卞氏,一个作为弟子出生的妓女,后来,在石鼎被废除后,他帮助卞氏成为他的妻子。曹操如此喜爱卞氏,是因为卞氏有美貌。但是曹操和卞氏当时是如何相遇的,从来没有人说过。曹操去现代“天地”这种娱乐场所消费,是不是看上他们了?

6你和你的儿子和妻子有一腿吗?

曹操著名的风流韵事,至于他与儿媳曹丕皇后甄氏的特殊关系,至今不得而知。甄,即甄,曹丕之妻。她是袁绍的次子袁的妻子。曹操击败袁绍进入邺城后,曹丕击败袁绍进入傅园。看到他的美貌,他娶她为妻。甄氏失宠后,被曹丕赐死,葬于邺城。

网络图

为什么曹操的墓和他媳妇的墓是连在一起的?中间有一些故事。本来曹操在攻打袁绍之前就已经听说了甄氏的美色,但是他的儿子曹丕抢先了一步。作为父亲,他怎么能夺走儿子的美貌呢?再说曹操和袁绍同辈,要是娶了媳妇,岂不是笑傲天下!

虽然甄氏已被儿子娶了,但他的父亲仍在这件事上纠缠不清。曹操和甄士隐的关系真的很微妙。至于他们是否有外遇,不敢妄加判断。但是,从一些现象的分析中,似乎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诗人曹操对以下三国文字材料说三道四的内容是由校易搜发表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

>历史就像一个舞台,人们将进入这个阶段,而各种各样的人物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那些玩笔的人会自然地走出来,并做出明亮的样子。特别是中国是一个有文化的古老国家,经过20多年的历史,知识分子在这一阶段仍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古往今来,没有文人的生意,或者说它真的不那么热闹。因此,学者们在每一种中药中都很像甘草。多一分不算多,少一分也不算少。然而,如果根本没有这样的药,君臣之间的相容性就会成为问题,知识分子就会起到这样的点缀作用。>>在有皇帝的封建社会,人们在课堂上唱歌跳舞,文秀武陟称大山为万岁,颂歌颂歌的经典化被加冕,皇帝的神树和丰碑被流传下来。没有文人的帮助,许多场景的色彩就不会如此精彩。因为,几千年来,他们已经习惯了文人的这种方式,他们也变得受欢迎,从而形成了他们中的一些人,他们随时准备好,只要他们拉开窗帘就可以在舞台上表演。当开场的锣响时,它立即用手和脚跳舞。那些太热衷于表演的文人,甚至在锣鼓敲起来之前,都会情不自禁地跳出梁、卖老、打情骂俏、幽怨、骚、病、隐,甚至被肆无忌惮的卖死老鼠摸不着头脑的顺宇。>>我们真的无能为力。第一,我们不能忍受它,第二,我们不怕丑,第三,我们相当自满。这可能就是被称为人类不小心的职业病。传奇是中国第一部历史小说。写这么多皇帝和将军是很正常的,但是为了好玩也要描述三五个学者和学者。现在看来,魏晋文人,尤其是建安时期的几位作家和诗人,可能是中国第一个意识到他们作为作家存在于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他们作为作家的个性更加突出。在此之前,班固、班婕妤、、梅城、等人主要是臣服于皇帝和贵族、随从、幕僚和侍从的官员,或者是医生和女巫的仆人。这种职业身份压倒了他们作为作家的地位,而文学只是一种为了讨好皇帝和贵族而谋生的手段,很少被用作表达自己的工具。到了汉末,这些文人以文学为名,以文学为生存手段,以文学为目的,用文学来表达自己。至于立场,这只是形式或象征的问题。在中国文学史上,这些以文学为生的作家被称为建安七子,因为他们是汉献帝建安时期活跃在徐都的诗人和作家。在当时的中国,主要是父子关系,其次是刘表。至于江东的孙武,当时还不是气候,但他是一个无处栖身的亡命之徒,处于迅速发展的状态。在中国,一旦进入食物不足、生活不稳定的时期,***只会改革文化,而忽视文化建设。文化素质低的皇帝把文化视为最后一股潮流。回顾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文化的大部分灾难都是由这些人造成的。在中国的皇帝中,曹操被认为是一个诗人。他的诗充满了精神和气势。而且,他可以花很多钱把蔡文姬从匈奴单于手里赎回来,因为她的诗打动了他,这绝对是诗人的浪漫行为,而其他***可能没有这样的头脑。他还要求蔡文姬把她父亲蔡邕写的书整理出来,她可以写下来,这些书已经被战争摧毁了,以免被歼灭。这也是一个伟大的行为。但是在十年的灾难中,有多少珍贵的书籍被变成纸浆,然后被制成擦屁股的卫生纸;多少珍贵的文物被砸毁,从此成为一种响亮的声音。这种文明和无知的颠倒,我不知道历史是进步还是倒退。>>公元196年曹操定居平定后,陶谦、公孙瓒、袁术、徐都等地的局势初步稳定,使他在文化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此外,韩先弟手中的王牌在招募李为士族阶级和知识分子方面也有相当大的作用。是建造新建筑的时候了,智者和医生,向四面八方聚集。一批像崔永年、孔融这样的大知识分子和大士绅被吸收,形成了中原文化中心。当时,这是许多著名和不知名的作家去许都提供诗歌和推销人物时争夺的目标。>>当时驻守荆州的刘表,是一个志气高远、人才稀少的人物,自称八帅,喜欢装出一副儒雅的样子。这种经常跳舞、写作、偶尔谈诗、经常找几个知识分子来装饰自己的脸、总是抹上几句酸溜溜的醋的官僚,是我们中国官场的土产。任何一个学者,即使是一个假学者,都有不愿平静生活的问题。由于中原的混战,他得以留在荆州,经营自己相对稳定的领土,还招募了著名文人参。因此,在文化上,他也想在北方与曹操竞争。事实上,真的是真的,假的是假的。曹操感叹对酒的歌唱是人生的几何已经唱响了几千年,但现在看刘表只不过是一个无聊的政客在打着文博的旗号。>>当你烧了阿房宫,你不想做诗。当乌江四面被围时,你唱着危险在哪里?。没有出路,没有承诺,没有升迁的希望,没有扩大的途径,但自然是不甘寂寞,拒绝重返职场,所以我忍不住还是要战斗。然而,那些在没有力量和奥运援助的情况下吃政治餐的人只是附庸风雅,温文尔雅,这是保持他们心理平衡的最佳方式。做一个官员,做一个官员,做一个名人,做一个诚实的人,走来走去,说他在办公室,不在办公室,说他不负责,不负责,说他仍然很忙,说他很忙,说他在忙的时候可以跳舞,唱歌,看戏剧,指导他的创作,这是中国官场中那些落魄的人最能接受的情况。>>外国人不会参与这种虚伪。他们打架的时候就会打架。他们从不唱严武高调的散文,但当他们是高官时,他们就是高官。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刑事案件中工作,而且很高尚。不要羡慕作家的荣誉,但要成为作家协会的成员。据说,当他从莫斯科撤退时,他把作家和驴子放在一个队里,放在最后。我想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伊丽莎白女王可以示意写她喜欢看的第十二夜,但她永远不会自己写,她会在剧的开头签上自己的名字。哈韦尔成为捷克总统后,他掌管了总统职位,不再是他的剧作家,也没有问别人是否应该写喜剧或悲剧。我们刚到这里,所有的儒家将领和官员都出来了,最近他们扩大了,扩大了,还有一个关于儒商的谈话。众所周知,商业是唯利是图的,而儒家思想反对从上到下支付利润。儒家思想和商业协会在一起真是令人费解。如果我们以此类推,难道我们不能谈论儒家盗贼和儒家强盗吗?那真是个笑话。>>事实上,像刘表这样的中国官僚,说白了,并不满足于足够的权力。他们和中国的暴发户和百万富翁有很多钱,即使有钱能使鬼推磨,他们仍然有同样的缺点,因为中国是一个文化古国,事实上除了权力和金钱还有一种社会价值,那就是文化。因此,没有狗屎意识和没有区别的***应该写两首诗,以表明他们的胃里有墨水;握不好笔、字如鬼神的主人,喜欢到处题词,表示他已经学会了;丁白清楚文学,但要指导作家,证明他什么都知道;唐、宋、元、明时期,他们虽不能算出来,也说不出来,但他们通过谈论历史教训来显示他们渊博的知识。有钱人把假古董放在多宝阁,把假字画挂在墙上,修复旧亭台楼阁,雇几个作家为自己写传记,或者当枪手做一件杰作,就像有了更多的钱,有了权利后,他们会在文化上寻求名望和声誉,给自己一些书卷气。>>荆州稳定的假象使刘表错误地认为他的魅力、凝聚力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实力可以与曹实和他的儿子相抗衡。人们通常缺乏自知之明。有一定实力的人特别容易高估自己。这不仅仅是作者的错。绝对清醒的政治家和深刻反省的作家毕竟是少数。荆州不在中原战场,只是一个暂时稳定的地方。许多人的到来,逃离和避免混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事实上,聪明人可以看到刘表,谁没有真正的名字,有一个可怜的前景。世说新语引魏徵云:沛谦,河东人,避乱荆州,刘以礼相待。潜隐指的是王灿和司马芝说的话,刘牧不是霸王,但如果他想去锡伯族自己的地方,他会被打败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我穿越了南方的长沙"可见有识之士,并不以他为中心的原因。事实上,后来荆州成了吴、蜀、魏的兵家必争之地,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刘表也已经成为过去。除了他怕老婆的名声,谁知道现在文化上有什么成就?即使他是荆州作家协会的主席,那又如何?>>文人拒绝生活在和平中,真的没有办法。曾经留在荆州的非常自负的青年才俊糜亨,可能认为刘表只是一个虚荣的人。他卷铺盖跑了几千英里到了许都。他想去那里,但他没想到会死。写楼梯上的傅的王灿,在命运上比米衡好得多。刘表死后,他劝儿子刘聪归附曹操,然后来到许都立功。被刘表称为不修边幅、不眠不休的王灿,为曹操、曹丕所倚重,很快成为建安文学的主力军。>>这时,许都的文学氛围达到了高潮。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曾评论过这个文人活跃的中心:自传迁以来,文学繁盛,建安末年,屈编撰,尊王,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为重,苗山写诗。陈思为他的儿子感到骄傲,他写了林朗;;而且外观优雅,所以人才是蒸的。孔融、杨修、陈琳、刘真、徐干、阮yǔ、嬴螬、蔡琰等从匈奴赎回来的人,真的聚集在一起争夺他们的人才。刘勰离这个时代大约还有两个世纪。写这个文学事件是相当准确和权威的。>>因此,建安文学的兴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曹操平定了袁绍,在北方征收了吴桓,统一了中原,并得到了休息,导致了局势的稳定。如果我们继续同吕布和刘关没完没了地斗争,就像我们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没完没了地斗争一样,除了样板戏,我们就不能搞别的把戏了。此外,他自己的雅情诗章,深谙文学规律,又用刀把大作家蔡邕逼出了山,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效果,很快,建安之初取五言的局面出现了。>>文心雕龙在谈及建安文学的特点时说:放眼当时的文学,典雅豪爽,善与世隔绝,风渐衰,志深笔长,所以轮廓更为气恼。因此,曹操的走进郝里、曹丕的葛炎行、曹植的英英诗、王灿的七伤诗、陈林的饮马长城石窟、蔡元年的伤逝、蔡元年的孔雀东南飞等具有强烈现实主义色彩的诗歌成为建安文学的主流,这也是文学史所讲的,曹植与杨德祖书谈到这一繁荣景象时,他不可避免地对父亲的风格感到骄傲:过去,独自一人在汉南,孔在合朔长大,魏昌擅长绿化,他的生意就是在海上摇藻。

德廉在魏国发迹,他的第一步就是仰望北京我的国王建立了天网来掩盖它。曹操似乎是振代文风的创始人,而曹之则是一个不遗余力的倡导者。因此,曹实父子和建安七子在三国魏晋文学中起了主导作用,开启了文学史上的一个新时期。

每个人心底都会有一个曹操,他可能就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也可能就是一个乱成贼子,也可能是一个圣人,最后也可能就是一个奸雄。在我内心里,曹操是一个为梦想而奋斗的少年。我想他最终成为现在人们所评价的奸雄,并不是他想要的。

宦官的子孙

他的父亲是宦官的养子,而他也就是宦官的孙子。在当时的汉朝,人们非常的讨厌宦官,造成这样结果都是宦官。而曹操自作为宦官的后代,从小自然也是遭到嫌弃。

公子哥

在这样的环境里,曹操小的时候就是喜欢放荡无忌,喜欢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就像一个富贵的公子哥。最开始如果你能够看到他现在的这个样子,你不一定知道他就是从前的曹操。

调皮的少年

曹操叔父经常的教育他,可是他却偏偏不听,还假装自己中风了,让被骗的叔父给自己的父亲说,自己却好好生生站在父亲面前,然后父亲不再相信自己的叔父。从此再也没有人去管他,曹操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调皮的少年,或许就是人生中最美的模样,无忧无虑 ,只好飞鹰走狗,年华虚度也怅畅然欢喜。

就像李白诗中《少年行》所写的那样,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稳重的青年

少年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曹操渐渐的成为了一名青年,可他依旧带着自身的锋芒。曹操似乎生下来就是与众不同的,当时太尉乔玄说,看见过很多非常有名的人,但是从来没有见过像曹操这样的稳重的人,对曹操非常的器重。

崇拜名声的年轻人

桥玄的评价算不了什么,于是让曹操找许子将评价,才能够有名声。但是这个人总是不理曹操的追问曹操究竟是何人,最后实在忍无可忍,于是就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然后曹操非常满意的大笑了。

好官

后来曹操开始当官了,虽然只是一个洛阳尉,但是曹操却当得非常认真。有一个宦官的叔父晚上夜行,而当时是夜禁的,于是曹操毫不留情地将他棒杀。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在曹操的管辖区内肆无忌惮了,都收敛了起来。曹操把自己当作了真正的青天大老爷,面对知法犯法者一定要严惩不贷。

忠义之士

当初的大将军何进与袁绍想要谋杀宦官,但是最后何进和宦官都同归于尽,结果让董卓占了便宜。而董卓这个人是非常有野心的,他想要更换一个皇帝,从而树立自己的权威,这个是很多人都不可以同意的,但是迫于董卓的威严,大家最后都没有办法,想要去外面寻求帮助。可是曹操却笑着说自己去可以刺杀董卓,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他已经抱着必胜的决心,哪怕死也愿意,实乃忠义之士也!

曹操闻而笑之,曰:“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以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魏书记载)

从此刻之后,曹操的人生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不再是能够在京城里安然度过的人,他将真正的闯入到乱世之中,从此颠沛流离,他寻找命运的足迹,走向人生的归途。

以拯救天下为己任的有志者

虽然这一次失败了,但是曹操也逃了出来,立刻找到了袁绍组建联盟,一起去讨伐董卓这个乱臣贼子。现在他的梦想就是匡扶汉室,铲除奸邪,为此他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颠沛流离的人

但是他们的联盟早已经是乌合之众,每个人都是心怀鬼胎,而曹操却却一意孤行,却被打的很惨,自己逃了回来,这次联盟也就失败。从此颠沛,自己带领着军队在战上厮杀。

即将统一天下的第一军阀

后来的日子里,曹操成为了天子的掌控者,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打败了袁绍成为了第一军阀。在赤壁之战前夕,他已经是对天下唾手可得。为此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最终成为奸雄

可惜的就是他失败了,只能巩固现在的势力,天下被三分,再也没有机会统一天下了。曹操开始专心的治理着自己的国家,休养生息,成为了不是名义上的天子。可是他终究也是没有废掉天子,因为在他心目中他永远是汉臣。当皇帝的重任还是交给他儿子吧,死后莫管洪水滔天。

从他的一生之中来看,他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跟着命运的足迹一步步向前发展而已。如果在其中的一个阶段里结束了,就比如是从刺杀董卓失败之后,被董卓杀掉的话,那么在历史上曹操就是另一个评价。别人都会以为,曹操就是像荆轲刺秦王一样名留青史,值得后辈们敬仰,而不是乱臣贼子的骂名。

可是曹操却从艰难万幸之中走了出来,最终成就了自己的辉煌的历史。他即是乱臣贼子,也是匡扶汉室的忠义之士,就像人有两个面一样,每个面时大时小,时强时弱,终究都是灰色而已,没有真正的白,也没有真正的黑。

曹操刺杀董卓的那一幕是非常惊心动魄的一章。眼看曹操马上就要成功了,但是吕布的出现让曹操失败了。幸好曹操反应快,给自己找了个好借口逃走了。从危急时刻,他也能看出曹操从容淡定的心态。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有一章专门讲述了曹操刺杀董卓的全过程。后来这一幕还被安排成了电视剧,成为了非常经典和紧张的一幕。

当时董卓在东汉朝廷中执掌政权,很多朝廷官员都很看不上他。但董卓身居高位,又有骁勇善战的吕布在身旁保护。以王允为首的大臣们掩面在朝廷哭泣,不知道东汉朝廷的前途在哪里,一边哭一边抱怨董卓的种种罪行。看到曹操的大臣们一脸沮丧,就问大家,董卓不会是一个人哭死的吧?他说他有一个计划,砍下董卓的头,给你一个交代。于是曹操带着云韵的七剑去见董卓。董卓躺在床上,曹操和董卓寒暄了几句。正说着,董卓转身进去了。曹操认为时机刚刚好,于是举起七宝刀,准备刺死董卓。可惜吕布出现了。曹操临危不乱的时候,手里拿着七把宝刀,就告诉董卓,他之所以来,是为了给董卓献上一把宝刀,自己得以脱身,但是曹操刺杀董卓最后失败了。

但也有人说曹操杀董卓的故事是作者编的。历史上吴富才是董卓真正的刺客,但是这个人并没有成功杀死董卓。

曹操最喜欢的武将是谁?

曹操向来广纳天下英才。没有文臣,也没有武将。他总是珍惜它们。他曾写过一句诗:周公吐胸,天下归心。而且曹操多疑,所以更加珍惜忠诚的将领,这也是他看重关羽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的能力,更是因为他的忠诚。但是曹操最喜欢的军事指挥官可能仍然是夏侯_。

首先,据说曹操是夏侯的后代,而且夏侯_很强,曹操没有理由不喜欢。第二,曹操建都许昌后夏侯_的地位。当时担任河南尹。你知道,这是拱顶的位置。在那种混乱的情况下,拱顶资本的位置不仅仅是移交。曹操对夏侯_的任用自然很重视他。

曹操甚至让夏侯_和他同乘一辆马车,并让夏侯_进入曹操的帐下。这些小细节都是曹操重视夏侯_的表现。从后世来看,夏侯_在曹丕时期被封为大将军,曹睿让夏侯_进入曹操陵庙祭祀。这些都可以透露出曹操对夏侯_的喜爱,以至于后世依然敬重夏侯_。

但是,曹操手下的武将却是数不胜数,如典韦、储旭、黄旭、张辽等。甚至还有曹操麾下的八位将军,都是曹操非常喜爱的。可以说,有才能有能力的人,只要能帮助曹操完成大业,曹操也确实给予了一定的便利。

曹操虽然严重多疑,但善于广纳贤才,不论身份,都能亲自接见。这也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重要基石。

曹操有哪些策略?

曹操是三国时期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政治理想崇高,目光长远,思想缜密。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天才。曹操的计谋最能体现他的政治远见,即“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里的皇帝是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是董卓废除汉少帝而建立的傀儡皇帝。1996年,汉献帝东逃,谋士居寿向袁绍献计,挽留汉献帝夺取帝位,但没有政治背景的袁绍拒绝了这一策略。同时,于迅向曹操建议:“皇帝可以和大臣们聚在一起,让人民安心。”有意识地,曹操的计划是v

接下来要说的是官渡之战,这是确立曹操历史地位的决战。曹操带着大约2万人的军队突然袭击,烧毁了袁俊的粮草,打败了袁俊的10万大军。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战例,曹操在其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的军事生涯写下了最辉煌的篇章。

曹操还有很多其他的阴谋,比如背叛马超,背叛韩遂。具体来说,曹操先向韩遂示好,让马超起了疑心,然后又偷偷给韩遂送了一封信。马超来找韩遂看信,对韩遂产生了怀疑。他们之间没有信任,但他们成功了。而米芾之死,米芾是汉朝的忠臣。曹操想杀他,又不想以杀贤臣来起誓。于是糜亨被派到刘表那里,用刘表的刀杀了他。刘表自然明白曹的意思,派糜恒去见黄祖。黄祖不负众望,杀了米恒。

曹操诗歌赏析

曹操一生成就斐然。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一生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不得不提的是曹操在诗歌方面的造诣。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此外,他的儿子曹植、曹丕也与他并称“三曹”。曹操无疑是个多面手,能文能武。

曹操留下了许多诗歌,其中大部分是以乐府诗为基础的。比如龟虽寿,_出夏门行,短歌行都是曹操的代表作。曹操的诗以底层人民的生活为题材,反映了东汉末年人民生产生活的场景,穿插了人民的疾苦。曹操的诗充满了浪漫主义。在他的诗歌中,大量的意象会被用来描绘一幅画面,在这幅画面中,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生活。

曹操的代表作之一龟虽寿是这样的:龟虽生,犹有其时;蛇骑在雾上,它们变成了灰尘。老马遥遥无期,志在千里;在烈士生命的暮年,他的内心是强大的。盈利的时期不只是在天上;幸福的生活会永远持续下去。我很高兴用这首诗来表达我内心的渴望。在这首诗中,曹操把自己比作一只乌龟,诗的前两句说明他虽然是乌龟,但终有一天会死。然后,通过乌龟,我可以表达我崇高的理想。虽然我老了,但我仍然有一颗上进的心。这首诗也体现了曹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不仅龟虽寿,在短歌行这首诗里,曹操也表达了他的远大志向。

况且曹操的诗一般多用短句,句尾押韵,读起来轻快朗朗。

曹皇帝简介

东汉末年,曹操凭借其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基础。他是东汉的宰相,后来被称为王维。

曹操有三个儿子,曹丕、曹植、曹冲,曹丕是其父的继承人。只有曹丕、曹植、曹冲这三个极其聪明的人英年早逝。曹丕继承了曹操的狡诈和冷血,善于利用人心。曹植是公元0755年至79000年间著名的文学家。

曹操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一个贵族,机智聪明,但是年轻的时候很多人不喜欢他,因为他不喜欢按常理出牌,是一个很难控制的人。但梁的乔玄对曹操抱有很大的期望,后来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

曹操喜欢武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枭雄。他为了偷偷学武,曾经被别人发现,但最终侥幸逃脱。曹操熟读兵书和一般战术,善于利用地形和战略布局,这为他能够运用自己的军事力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曹操性格多疑,于是杨修被他除掉,“睡梦中杀人”的名声也就传开了。然而与此同时,曹操也是一个口渴的人。他对有才华的人特别礼遇,只看才华,不看出身。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能够得到一个著名的学者,会为曹魏的政权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是赤壁之战中曹操和诸葛亮之间的经典战役。曹操发明了开荒制度,解决了口粮不足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修建了水利工程,增加了粮食产量。

曹操和陈宫是什么关系?

大家一定都知道曹操和陈宫的故事。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逃亡。当时董卓派人到处抓曹操,时任中牟县令的陈宫抓到了曹操。

陈宫很佩服曹操刺杀董卓的勇气和魄力,所以没有向上级通报曹操的情况。而是和曹操一起讨论未来的宏伟计划。陈宫被曹操的勇敢无畏所感动,于是抛弃一切,跟随曹操前进。当时董卓悬赏捉拿曹操,曹操和陈宫不知去向。曹操计划带陈宫去见他的叔叔吕伯奢。吕伯奢知道曹操是通缉犯,但他还是收留了曹操。吕伯奢安排好两人后,骑着驴到街上迎接他们。陈宫和曹操到屋里休息时,听到外面磨刀的声音。他们还听到一段对话:别让货跑了,赶紧杀了他们。陈宫和曹操听后,以为鲁家是想绑架他们悬赏,就冲出去把他们都杀了。后来曹操和陈宫知道是误杀。陆家本来宰了一头猪招待他们。然而,后悔已经来不及了。陈宫和曹操离开吕伯奢的房子,在路上,他们遇到了喝酒回来的吕伯奢。曹操担心吕伯奢知道情况后会报复他,所以他杀了吕伯奢。陈宫看到这里,非常生气,认为自己跟错了人。晚上睡着后,陈宫想杀曹操,却离开了曹操,去找吕布。

后来陈宫成了吕布的军师,吕布却不听他的劝告。最后败在曹操手里。曹见想让陈宫投怀送抱,但陈宫是一心求死的。曹操挣扎后,杀了陈宫。

导读 :铜雀台的宾客中还有过一位著名的美女诗人。曹操念好友蔡邕之交情,把身陷匈奴处的其女蔡文姬以重金赎回,并率领众诗人在铜雀台为她接风洗尘。百感交集的蔡文姬自弹自唱《胡笳十八拍》,把大家都弄哭了:“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她本人也就一举成为建安文学中的女明星。甚至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代文豪郭沫若专门为这千年前的名媛量身订制话剧《蔡文姬》。郭沫若为何要为蔡文姬树碑立传?

曹操,铜雀春深锁二乔?

铜雀台不仅作为政治地标,在中国战争史里占有一席之地,还作为文化符号,给中国文学史树立一座空前绝后的里程碑。铜雀台堪称史上第一个贵族诗歌沙龙,以曹操为核心,曹丕、曹植、王粲、刘桢、陈琳、徐干等文臣墨客,众星捧月,周期性地宴集于画栋雕梁的高台,谈天说地,写诗作文,谋划时政,引领 。佳篇迭出,引起洛阳纸贵。妙语连珠,不胫而走。那段 燃烧的岁月,掀起中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次 。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开一代风气的“建安文学”即由此得名。

曹操喜欢收编武将,譬如对关羽一往情深,连红脸关公都难免心软。估计《水浒》里会搞统战工作的山大王宋江,就是跟曹操学的。其实曹操同样善于团结文人,礼贤下士,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作家和艺术家,受邀成为铜雀台的座上宾,自然卖力地成为吹鼓手,或不遗余力地为这一代伟人登峰造极而出谋划策。曹操拢络人心,把枪杆子与笔杆子全拉进自己的阵营,两手都很硬。“略输文采”的刘备,“稍逊 ”的孙权,再也不是他的对手。铜雀台上的笔会,名为雅集,实则在润物细无声地做政治思想工作。有儒将之风的曹操,坐在文艺座谈会的主席台上,不知作过哪些讲话?曹操为诸子设置的官署中专门有"五官中郎将文学"一职,曹丕、曹植以这一名义将建安七子等众多文人“收归国有”,形成集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环绕在文坛领袖周围的文艺工作者,被称作“邺下文人集团”,既是曹操挂帅的创作团队,又是国家机器里的宣传部门。

彼此对峙而立的三国,表面上在搞军备竞赛,暗地里是比试经济实力,看谁扛得住。只有曹操,还额外想到了火拼之余再拼一拼软实力,所以他这一边最先赢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魏蜀吴,武装力量旗鼓相当,可在话语权上,在收买人心方面,曹操却略占上风。他岂止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还在挟文人以令诸侯。曹操对一城一地之得失蛮不在乎,因为他把别人花在战术上的机灵劲儿,全用在目光长远的战略上:以文人为喉舌,以文化为工具,同样能出奇制胜,在冷热兵器的死角取得非同凡响的效果。他还真比孙权刘备好文化这一口:留取丹心照汗青之余,还想留取丹青照汗青。他果然做到了。他浓墨重彩涂抹在纸上的诗篇,千古流芳。字里行间,丹心如炬,江山如画。

铜雀台的落成大典,“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后形成规距:同一题目,诸位入席者同时写作,交卷后比较高低。这也是最早的同题诗大赛。

曹植才思依马可待,写《登台赋》时交卷最快:“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天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新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阕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X。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云天垣其既立兮,家愿得乎获逞。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差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尊贵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皇。御龙缫藻塾钨猓回鸾驾而周章。思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曹操捧读,爱不释手。当场给打了个满分。

曹丕《登台赋》也有名句传出宫外:“飞阁崛其特起,层楼严以承天。”

铜雀台的宾客中,还有过一位著名的美女诗人。曹操念好友蔡邕之交情,把身陷匈奴处的其女蔡文姬以重金赎回,并率领众诗人在铜雀台为她接风洗尘。百感交集的蔡文姬自弹自唱《胡笳十八拍》,把大家都弄哭了:“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她本人也就一举成为建安文学中的女明星。

甚至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代文豪郭沫若专门为这千年前的名媛量身订制话剧《蔡文姬》。郭沫若为何要为蔡文姬树碑立传?我估计,是因为他知道毛泽东偏爱曹操吧?毛泽东以曹操为法家的形象代言人。毕竟,会写诗的曹操,比只会烧书的秦始皇,显得更有亲和力,更容易被知识分子接受。

那个承前启后的大时代,文化的天空,先后两次闪耀过北斗七星:在出了消极遁世的竹林七贤之前,其实是以积极入世的建安七子为先声的,有大起方有大落,有巅峰方有幽谷。同样是在乱世,建安风骨象征着志士的激近,魏晋风度则意味着文人的疲软,精神上的这种强烈反差,是大气候的演变而造成的两种美感,青春的蓬勃向上,与暮秋的穷途而哭,中间只是弹指一挥间。

**《铜雀台》,一听这片名,就知道跟三国与曹操有关。这特殊的地点,注定属于那特殊的人物,特殊的时间。三要素有了,必然会发生特殊的故事。

我最早知道铜雀台,还是少小时读杜牧的《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火烧连营的赤壁之战,浓缩在这二十八个字里。江山,美人,英雄,古典史诗的三要素,也占全了。三国鼎立于历史深处,给古今诗人提供了写不完的素材。

《铜雀台》号称史诗**,无疑也想从那一大堆老古董里挖掘出新的诗意。它绕过了三国交战的前线赤壁,落脚在魏国后方的铜雀台,又把时间定位于恰逢天象“四星合一”的庚子年,暗喻改朝换代之征兆。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铜雀台倒是固若金汤,可在曹家的屡屡逼宫之下,汉朝皇室笈笈可危,傀儡般的汉献帝形同虚设。

铜雀台在邺城,邺是曹操封魏王时魏国都城,故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大兴土木,修造王宫,铜雀台平地而起,高十丈,台上加盖五层楼,离地共二十七丈。既可比武阅兵,又可大宴宾客,战时还可作t望哨。堪称象征魏国政治与军事巅峰的标志性建筑。

也就有了那浪漫的传说:曹操在出师与东吴及蜀汉决战赤壁之前,登铜雀台发誓,要擒获敌国的两位名媛大乔和小乔归来,金屋藏娇。仿佛战争是为争夺美女而打起来。二乔可是三国时期的顶级女明星,大乔贵为东吴前国主孙策的遗孀,又是东吴现任国主孙权的嫂子,小乔刚嫁给东吴的周瑜,理所当然地成为水陆大元帅夫人。曹操要想获得如此昂贵的战利品,除非把周郎击败,把东吴攻灭。那一次英雄对决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曹操是空手而返。偷鸡不成蚀把米,他还损兵折将。曹操抱得美人归的愿望落空了。铜雀台有华屋百余间,给二乔姐妹留的空房间,也只好继续空着了。

铜雀台里什么都有,就是梦寐以求的美人缺席,证明曹操对二乔的眺望,只是一场单相思。

严格的说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曹操手迹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东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也影响到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生于官宦,对天下具有野心,故怀有统一之雄图,《短歌行》有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资明证。其进取之心亦可见出,如《龟虽寿》言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言己虽至晚年仍不弃雄心壮志。

一代袅雄,纵风光一世,亦有星落殒灭之时。曹操对此也感到无能为力,只有作诗感叹,无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伤,《秋胡行》之低沈情绪,《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可见他的消极情绪。

曹操的诗歌形式是十分创新的。他尤擅写五言体和四言体。《蒿里行》原是杂言,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方面,本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反映现实,抒发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之佳作,使四言诗重生而再放异彩。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惟形象鲜明,如《观沧海》一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的胸襟,不加润饰。

在中国帝王级的人物中间,真正称得上为诗人的,曹操得算一个。虽然曹操不是帝王,但胜似帝王。如果有列朝列代帝王之辈的文学成就排行榜的话,曹操倘不是拔得头筹的冠军,也是名列前茅的银牌、铜牌得主。

他的诗,写得实在的好,绝非那些附庸风雅的帝王可比。在中国,凡皇帝,无论识字的,不识字的,无论会写的,不会写的,穿上龙袍,坐上龙椅以后,都想在诗词上“得瑟”两下,在文学上“显摆”一通,几乎成为通病。这其中,写得最少的为汉高祖刘邦,他衣锦还乡到了下邳时,吼出过一首《大风歌》,留传至今。我一直怀疑这位亭长,是否具有写诗的细胞?如果他以后还写过一首《小风歌》,或者《微风歌》,也许无妨将诗人这顶桂冠,加在他的头上。就这一首,仅这两句,大有可能是秘书之类的文人,如叔孙通之流,现编现诌,当场口授,他记性大概还好,现趸现卖,于是,刘邦就文治武功,两全其美了。写得最多的为清高祖弘历,他简直像得了写诗的不治之症似的,一生写了四万首诗,差不多接近《全唐诗》的总和,但很遗憾,没有一句能留传开来。此人的诗,除以此人的年龄,40000/80,平均每年要写500首诗,平均每天要写1至2首,这样的高产,打死他也办不到的,因此,只有找御用文人为他作枪手,做代工。外国最高统治者,没这毛病,凯撒不写诗,拿破仑也不写诗,所以中国帝王写诗,假冒伪劣者多,绝对信不得的。

曹孟德的诗,可以用十二字来评价,一,有气概,二,有声势,三,有深度,四,有文采,因此,千古传唱,弦诵不绝。在中国人的记忆里,至少下列三句,忘不了。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直到今天,还挂在酒鬼口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至今还是上了点年纪的人,不甘退出舞台的座右铭。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这就是在诫劝大家,要珍惜上帝所给予的有限生命周期,到了晚年,尤其不要瞎折腾,不要乱巴结,不要颠三倒四,不要神经错乱。

曹操除了是了不起的诗人外,他还一手缔造了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中国从建安文学起,才出现以写作为主业,有了不必奉长官意志写作的自由作家。虽然还是在政府部门做事,虽然也还需搞活经济一点奉命文学,但大部分时间,可以依个人兴趣爱好志向,写自己愿意想写的东西,这种写作上的自由,就是曹操开创的,虽然不大,但初创意义相当重大。

曹操在平定吕布,陶谦,公孙瓒,袁绍,袁术以后,公元196年的许都,有了一个初步安定的局面,他腾出手来,努力在文化上有所建树。他手中握有汉献帝这张王牌,对士族阶层,对知识分子,具有相当的招徕作用。“是时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延揽了一批像崔琰,孔融这样的大士族和大知识分子,也吸引了王粲,陈琳这样才华横溢的作家诗人,遂形成了中原地带的文化中心。当时,到许都去献诗作赋,吟文卖字,便是许多有名和无名作家竞相为之的目标。于是,便出现了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局面。没有曹氏父子,也就没有建安文学。如果当时要成立作家协会,大家肯定会投票曹操,他是众望所归,当仁不让的协会主席。

此其时也,许都的文学气氛达到了高潮。《文心雕龙》的作者为南朝梁代的刘勰,对活动着许多文人墨客的这个中心,有过这样一段论述:“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孔融,杨修,陈琳,刘桢,徐干,阮,应,和从匈奴赎回的蔡琰,真可谓济济一堂,竞其才华。刘勰距离这个时代约两个世纪,来写这段文坛盛事,应该是比较准确,可算是权威性的描写。

建安文学得以勃兴,很大程度由于曹操统一中原后的休生养息政策,出现了一个安定局面的结果。如果仍同二袁,吕布,刘关张没完没了的打,和我们文革期间没完没了的斗一样,除了样板戏,就搞不出别的名堂了。加之他本人“雅爱诗章”,懂得文学规律,与只知杀人的董卓,用刀逼着大作家蔡邕出山,就是完全不同的效果了,很快,“建安之初,五言腾踊”的局面出现了。

曹操对文学的重视,在历代帝王中也是少见的。因为他是货真价实的诗人,不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文化政客。譬如不惜重金,把蔡文姬从匈奴单于手里赎回来,因为她的《胡笳十八拍》把他感动了。当然,她的父亲蔡邕跟曹操曾经很哥们儿,他也不忍老朋友的女儿流落异国他乡,他下令财政部拨款赎人,这绝对是诗人的浪漫行径,别的领袖人物未必有这等胸怀,更不可能有这等雅兴。蔡文姬回到中原,曹操让她做一件事,就是将她养起来,提供资金人员,让她将记得下来的她父亲蔡邕已被战乱毁灭的图书文字,口授出来,整理成书,不致湮没,这实在一件了不起的行为。

由此得出结论,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与时代的关系至大。动乱,则文学终结,安定,则文学复苏。文革期间,只有浩然先生的小说行时,舍此便全是空白,即可证明。

东汉末年,先是黄巾农民起义,九州暴乱,生灵涂炭;后是董卓那个军阀折腾,战祸不已。洛阳夷为平地,中原水深火热,这时候,一切都在毁灭的灾难之中,文学自然也陷于绝境。因为农民革命虽然有其推动时代进步的作用,但也有其破坏文明文化,摧毁社会财富的相当消极的方面。董卓,不过是一个穿上战袍的西凉农民而已。所以,他的行动和黄巾也差不多,都带有农民革命家的那种仇视文化,仇视知识,仇视人类文明的特点,在破坏人类文明成果的憎恨气氛里,在硝烟战火的刀光剑影之中,文学这只鸟儿,只有噤若寒蝉,休想唱出动听的声音了。

中原初定,大地回春,经历了巨大的变乱,遭受了严重的劫难以后,人民需要休养生息,这样,就出现一定程度的思想解放潮流,文人的个性开始得到自由舒展的机会。所以,“慷慨任气”,有许多郁结在心的话要倾诉,有许多身受之痛苦要排解,便成了这一时期文学的特征。曹操本人就是一位伤痕文学的作家,他有一首《薤露》诗,写出了董卓胁帝西迁长安,焚毁洛阳的万世不贷的恶行:“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由建安文学的发展看到,乱离之世只有遍地哀鸿,而文学确实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和思想解放的背景,以及适宜的文学气氛,才能繁荣起来。建安文学的发展,得益于曹氏父子的提倡,得益于相对安定的中原环境,也得益于建安七子为代表的文人个性的解放。建安文人,可能是中国较早从绝对附庸地位摆脱出来,以文学谋生存的一群专业作家。他们的行为特点是:追求自由不羁,企慕放任自然,赞成浪漫随意,主张积极人生,对礼教充满叛逆精神,并强调艺术个性。可以说是中国非正统文人的最早的样本。鲁迅先生认为这种文学态度,可以用“尚通脱”三字来概括。到了魏晋南北朝,由阮藉,嵇康,陆机,潘岳,陶渊明,谢灵运,一脉相承,“通脱”则更加发扬光大,一时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主流。

那时,他们的浪漫行径,风流举止,自由作风,个性色彩,恐怕连后世的文人也深感不及的。

曹操也不例外,《三国志》称他“少机警,有权数,任侠放荡,不治行业。”裴注引《曹瞒传》称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看来,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都是具有浪漫潜质的文人。他在《祀故太尉桥玄文》中,回忆他和这位比他年高的大人物,交往的一段插曲:“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鄙之姿,为大君子所纳。增荣益观,皆由奖助,犹仲尼称不如颜渊,李生之厚双贾复。士死知己,怀此无忘。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 这位后来在《三国演义》里被当作乔国老的老先生,能跟曹操开这样的玩笑:你要是经过我的坟墓前,不下车用一只鸡,一壶酒,好好祭奠我的话,走不出三步路,我就让你肚子疼,你可别怪罪我。说明曹操虽是执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但不对他的统治产生危害和威胁,也还是能够欣赏这种文人的幽默感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曹操作为文学家,不愧为一把好手;但是,曹操作为政治家,谁也不能不承认,他杀作家也是一把好手。凡碰了他这根政治神经的人,不管是作家,诗人,还是其他什么人,他是一点也不客气的。文学的每一步前进,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任何新的尝试,总是要打破过去的格局,失掉原有的平衡,必定引起旧秩序维护者的反扑。倘若探索实验,一旦越出了文学的范围以外,越过政治雷池,被视作离经叛道,越轨出格的话,就要以文人的脑袋作抵押品了。尤其文人不自量染指权力,插手政治,想得到好果子吃者,通常不会有好下场。

建安七子之中,孔融是死在曹操手下的,因为他专门跟曹操作对。还有一个徐桢,被曹操送到采石场去劳改的,因为他对曹丕漂亮的妻子甄后,有过邪念。不属七子之列的杨修,也是曹操杀掉的,至于文学新秀祢衡,虽然不是曹操杀的,但事实上是他用借刀计让黄祖杀的。

掉脑袋的这三位,也有其不大肯安生而惹祸的缘由。孔融的地位相当高,曾任北海相,到许都后,担任过将作大匠,也就是建设部长,这还不是曹操主要嫉恨的。由于他和曹操总过不去,经常发难,加之是孔子后代的号召力,成为士族豪门的代表和知识分子的领袖。他的府邸已成为反曹操的各种人物聚合的“裴多菲俱乐部”。这时就不管你的文章写得多好,和儿时让梨的美德了,对不起,找了一个叫路粹的文人,在作家队伍中的这种败类,还不俯拾即是,写了封密告信,检举孔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大逆不道,宜极重诛。”书奏,下狱弃市。

杨修的职务要差一点了,在曹操的指挥部里,只当了个行军主簿,大概相当于参谋,而且不是作战参谋,连行军口令还从别人嘴里听说,显然是闲差了。所以杀他不像杀孔融那样颇费周章,“扰乱军心”四个字,就推出去斩首。《三国演义》说是曹操嫉妒杨修的捷才,生了杀心。其实,由于杨修不安生,介入政治,成为曹植的嫡系党羽,出谋划策,卷入了宫廷接班人的夺权斗争之中,而且许多臭主意,都被曹操拆穿了,才要把他除掉的。

老实说,文学家玩政治,和政治家玩文学,都有点票友性质,是不能正式登场的。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像曹操这样全才全能的政治家兼文学家呢?因此,他的一生,既没有出过政治家玩文学玩不好的闹剧,也没有出过文学家玩政治玩不好把小命搭上的悲剧。曹操,不论在文学上,在政治上,都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所以,鲁迅先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我想,这是对曹操最有见地的一个评价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712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