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能是她喜欢的地方,是她的梦。
如果她给那个男生写这个,意思就是,我希望和你一起去巴黎,埃菲尔铁塔一直以来都是恋人向往的美好地方。同时也暗示着,她喜欢你。而且还有一首歌也叫《巴黎铁塔》:
站在巴黎铁塔的你
高不可攀的我们的距离
香榭利大街的咖啡厅
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个我专注着你
法国的焦点开始转移
所有的目光落在了
那个红衣少女不经意的自然魅力
发挥着她最大的威力
你站得太高
会看不清
巴黎的浪漫
后知后觉你才清醒
试着闭着眼睛
去感受这浓浓气息
快下来吧我等着你
你站得太高
就会头晕
自我保护的多心
爱你的人都却步难行
这份缘一生一次
请务必要珍惜
快下来吧你有点高了
站在巴黎铁塔的你
高不可攀的我们的距离
香榭利大街的咖啡厅
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个我专注着你
法国的焦点开始转移
所有的目光落在了
那个红衣少女不经意的自然魅力
发挥着她最大的威力
你站得太高
会看不清
巴黎的浪漫
后知后觉你才清醒
试着闭着眼睛
去感受这浓浓气息
快下来吧我等着你
你站得太高
就会头晕
自我保护的多心
爱你的人都却步难行
这份缘一生一次
请务必要珍惜
快下来吧你有点高了
站在巴黎铁塔的你
高不可攀的我们的距离
香榭利大街的咖啡厅
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个我专注着你
法国的焦点开始转移
所有的目光落在了
那个红衣少女不经意的自然魅力
发挥着她最大的威力
你站得太高
会看不清
巴黎的浪漫
后知后觉你才清醒
试着闭着眼睛
去感受这浓浓气息
快下来吧 我等着你
你站得太高
就会头晕
自我保护的多心
爱你的人都却步难行
这份缘一生一次
请务必要珍惜
快下来吧 你有点高了
站在巴黎铁塔的你
高不可攀的我们的距离
香榭利大街的咖啡厅
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个我专注着你
她是希望那个男生给他回复,希望他能关注一下自己。
中文名:梦想家
英文名:The Dreamers
导演:Bernardo Bertolucci
编剧:Gilbert Adair
制片人:Jeremy Thomas
主演:Michael Pitt麦克尔皮特,
Eva Green埃娃格林,
Louis Garrel路易斯加瑞尔,
Jean-Pierre Kalfon让-皮埃尔 卡勒夫,
Jean-Pierre Leaud让-皮埃尔 劳德
类型:剧情片
MPAA级别:NC-17性内容
片长:116分钟
国别:英国/法国/意大利
发行/制作:Medusa(意大利)、福克斯探照灯Fox Searchlight(美国)
上映日期:2003年3月14日(意大利)
2004年2月6日(洛杉机、纽约)
剧情:在1968年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性学生运动在浪漫之都巴黎上演。这正是“”故事发生的背景。三个年轻人,两男一女,在这场全世界为之震惊的学潮中相遇了。Theo(路易斯·加瑞尔 饰)和Isabelle(伊娃·格林 饰)是一对兄妹,而Matthew(麦克尔皮特 饰)则是一个来自美国的学生。Matthew来到巴黎完成自己的学业,巧遇了妹妹Isabelle。兄妹的父母外出度假,于是这对兄妹邀请Matthew去他们的公寓住下。
Theo热爱**,希望能拍一部影片,Mattew也被这个念头吸引着。于是三人在拍影片的过程中经历了此后再也未经历过的关系和情感体验。他们形成了奇特的三角组合,相互进行狂放的性行为。他们三人相互纠葛着,突破伦理障碍闯到了禁忌的伊甸园。
本片看起来有纯色情片的嫌疑,但其中体现的却是三个年轻人对自身情感和性的发掘。在那样一个年代,导演贝托鲁奇赋予了年轻人某种理想主义---无政府主义,无所禁忌,无所约束,也是充满感情的。在炽热的性爱背后,是自身心灵世界的极致,是灵魂的自渎,是在轰轰烈烈的历史大背景下,在青年性爱世界里的一次绮丽的冒险旅程。
革命,梦想,爱情——《梦想家》观感
随风 发表于 2006-1-8 17:25:55
法国人似乎已经成了浪漫的代名词,而法国的浪漫如今对于我们似乎只是意味着爱情的浪漫,意味着法国式热吻,法国式的烛光晚餐,法国式的美酒,法国式的建筑,当然,还有法国式的**。或许只有学历史的人还知晓了法国式的革命,也只有如今上了些年纪的知识分子才记得三十多年前那场法国式的浪漫主义革命热潮,那场轰轰烈烈的五月风暴。而如今,一部意大利人拍摄的发生在法国的**将那几个月的巴黎呈现在观众眼前,把几个革命中的年轻人的爱情与革命以一种浪漫的,怪诞的形式向我们呈现。《梦想家》,意大利名导,贝托鲁奇于2003年奉上的影片,一部充满争议又绝对优秀的影片。
故事由一个在法国上学的美国人展开,那是五月风暴前夕,1968年的春天,这位反对暴力的美国大男孩沉醉于法国**。而那个时期,这个来自于以理性和功利著称国度的青年无可选择的被卷入了那场法国式的革命。作为大革命的故乡,法国人浪漫的天性竟能使革命这一充满了暴力的活动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而美国男孩马修就遇到了一对法国兄妹里奥和伊莎贝尔,对**的热爱使他们相识,成为了要好的朋友。而故事后来的发展则显得充满了在我们看来诡异的情节,或许只有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才能更好的了解那段影片。里奥兄妹是当时参加运动的学生的典型形象,他们首先面对的是与父母的矛盾,他们的父亲是典型的法国知识分子,他更热衷于用诗句表达思想,于是他与子女的矛盾由此产生,但是他们之间是一种隐性的不激烈的对抗,诗人的父亲容忍了叛逆的子女,这也反应了那个躁动的时代,那个人们声称孩子战胜了父母的年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里奥兄妹只有在钱用完时想起父亲的时候,马修却要不断的给远方的父母写信描述他的生活。而马修开始与里奥兄妹之间怪异的关系产生了冲突,他无法理解(又有几人可以理解?)里奥兄妹间怪异的亲密关系,他们兄妹俩赤裸的睡在一起,一起呆在浴缸里,里奥与妹妹打赌输了后被罚在妹妹面前自慰,而更惊异的还是里奥要求妹妹与马修在他面前做爱。马修开始无法理解这一切,但是渐渐的他们相同的爱好和马修对寂寞的恐惧是他最终走进了这对兄妹的生活。而最终的冲突还是发生了,实际上在交往过程中,马修与里奥就多次发生了思想观念上的冲突,马修发对暴力,抵制激进的做法;而里奥则主张激进的介入社会,以毛泽东为偶像,热烈歌颂“Maoism”,最终,在那个风暴之夜,他们选择了不同的路,里奥一手拉着妹妹的手,一手举着自制燃烧弹走向了革命的街头,而马修则无助彷徨的走向躁动街头的另一边,消逝于人群中。
片中马修与伊莎贝尔的爱情显得浪漫而又充满的诡异,他们从相识到相恋是那么短暂,短暂的他们思想上的分歧还没有充分碰撞就步入了爱河。有个镜头相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当马修和伊莎贝尔在里奥面前做爱,如果说这个就够令人惊讶的话,那么后面发生的就令人无比意外了,在做爱后,马修看着染着红色的手指时,观众和他同时意识到了,伊莎贝尔竟然是个处女,那个看起来叛逆独立的女孩似乎不应是个处女,而她的第一次竟然源于和哥哥的打赌,这似乎向我们充分表现了革命年代的狂热与迷失。当然,显然伊莎贝尔无论处于什么,她确实爱上了马修,或许我们可以从前面的情节猜测这又是这对精灵古怪的兄妹有意设计的“圈套”。而相爱后的马修显然又一次陷入了与里奥兄妹亲密关系的冲突中,他直接问道伊莎贝尔如果他们的父母发现他们兄妹的关系时,她会如何,而这个姑娘毫不犹豫的回答她会去死。而当她的父母发现了他们三人赤裸的睡在一顶自制的“帐篷”里的时候没有勃然大怒,似乎那真是个孩子战胜父母的年代,他留下支票和妻子离去。而当伊莎贝尔从睡梦中醒来意识到父母已经发现了这一切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死亡,确实是毫不犹豫,没有我们想象的应有的矛盾和眼泪,依然的把煤气通向他们三人沉睡的“帐篷”。而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革命的风暴突然爆发了,一个石块砸烂了玻璃,惊醒了三人,当革命到了高潮时,革命的信仰者就把他的一切交给了革命,包括他们的生命,他们已经无从选择自己的生死时机。到了这里,影片的尾声,两种思想的矛盾爆发了,那一刻的分裂甚至也那么的毫不犹豫,特别对于马修和伊莎贝尔这对恋人,当马修和里奥争吵时,她这一边默默的观看,当需要她作出何去何从的抉择时,她毫不犹豫的跟随了哥哥,导演在这里显得无比“残忍”,没有让伊莎贝尔在那里抉择一番,跟随哥哥时也没有跟马修泪眼相望,毫不回头的走向了远处的火光。这样的结局不完美,但是绝对真实,绝对跟震人心魄。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影片中不时出现的“中国元素”令人在看片时有些饶有兴致的感觉。里奥家中挂着许多毛主席画像,与之对照的是他们把《自由引导人民》的那位女人头像换成了梦露。而一段情节中,里奥对马修说道,他们的父母都应该被送上审判台,应该送到乡下去接受再教育,在显然是受到了中国“上山下乡”的影响。法国大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深远,特别是通过深受法国大革命影响的苏联革命的间接传承,中国革命中有着强烈的法国色彩,而在那个年代,中国当时的那些革命思想竟然影响了浪漫之都的学生。
影片的性爱尺度相当大胆,这也是它最受争议的地方,确实从其未删节版本的性爱场面看已经到了纯色情的地步,但是和纯色情毕竟不同的是,这一切不是为色情而色情,所以看起来并不觉得*秽,相反如伊莎贝尔第一次那样的场景给人的更多的是震撼。对于对法国老**并不熟悉的我来说,影片中不时穿插的老影片镜头看着非常令人舒服,导演对于这样的切换显得驾轻就熟令人赞叹。特别是飞奔过卢浮宫那个镜头是片中最为“阳光”,最能体现年轻人的那种朝气与放荡不羁的镜头,让人久久回味。
在一场动荡的运动中,思想的碰撞体现了每个人的梦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都是梦想家,我们都试图实现我们的梦想。马修有马修的梦想,里奥和伊莎贝尔有他们的梦想,但是梦想的不同只能使他们分道扬镳,只是在这个过程中,那段在影片结尾骤然结束的凄美爱情令人惋惜,令人回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