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鸟的爱情

鱼和鸟的爱情,第1张

这条鱼第一眼看到这只鸟的时候,觉得有这样一只鸟做情侣也许挺浪漫的。后来又见到了这只鸟,更进一步印证了自己的想法。这只鸟比上一次飞得更低,鱼羞怯地露出身体,鳞甲几乎挨到了羽毛,那样接近的感觉让双方惊讶不已。

它俩是那样不同,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它俩是那样相似,都能自由自在地翱游,这些既不同又相似的东西,给彼此带来了巨大的吸引力。鱼望着鸟,鸟也望着鱼,它俩常常那样呆呆地互相望着,毫无疑问,鸟喜欢鱼的鳞甲,鱼喜欢鸟的羽毛,当然还有别的。鱼游到哪儿,鸟都不远不近地跟随着,鸟飞到哪儿,鱼也尽可能去追赶鸟。开始的时候,它俩只要能看见对方就无比满足。只要能看见对方,各自的世界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充满了音乐和甜蜜的味道,能飞的觉得那不叫飞,叫舞蹈,能游的觉得那不叫游,叫舞蹈。飞和游有了“舞蹈”这个共同的名称,让它俩高兴了好一阵子。

鱼在江河里跳着舞,在湖海里跳着舞,甚至在一条小溪里也快乐地跳着舞,鸟总是不远不近、不高不低地伴着舞,唱着那种让每一片鱼鳞都会颤动的歌儿。

像所有的爱情一样,想进入对方世界的愿望终于无法抗拒地来临了。鱼尽量靠近水面,把嘴甚至腮暴露在空气里,鸟站在岸边或一个漂浮物上,把嘴甚至整个脑袋伸入水中,它俩就这样不顾危险地亲吻着。后来鱼努力跃出水面,鸟努力扎进水中。看到这样危险的场面,其它鱼和鸟都瞪大了眼睛。不用说,无论这条鱼游到哪儿,身后总是跟着越来越庞大的鱼群,无论这只鸟飞到哪儿,身后也总是跟着越来越庞大的鸟群,那种热闹劲,给一对情侣带来了怎样的郁闷可想而知。

但没过多久,鱼群和鸟群越来越小、甚至消失了,它们认为,它俩就那么几招,重复来重复去的,只不过给平庸的生活多添了点平庸而已。这条鱼和这只鸟也发现了这一点,它俩想,要是能更多地进入对方的世界就好了,鱼更高地跃出水面,鸟更深地扎进水中,然而,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回到自己的世界里,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鱼开始为自己不是一只鸟而痛苦,鸟也开始为自己不是一条鱼而痛苦,也就是说,鱼开始为自己是一条鱼而痛苦,鸟开始为自己是一只鸟而痛苦。鱼找到了鱼妈妈,打算求助于一代又一代积累起来的智慧。

“妈妈,我怎样才能跟一只鸟结婚呢?”

鱼妈妈笑了,“傻孩子,玩玩可以,你们结了婚住哪儿呀?”

“可是,我们不是玩玩而已,我想跟那只鸟永远在一起,每分每秒在一起,它也是这样想的。”

“这可是谁也没法子的事,傻孩子。”

鱼儿又失望又伤心地游开了,它不再跳舞,鸟儿也不再跳舞,它俩仿佛又回到了呆呆地互相望着的时期,不过,跟初恋不同的是,鱼望着鸟哭,鸟也望着鱼哭,它俩流下的眼泪足以让所有的水变咸,连空气里都有那种苦涩的咸味。偶尔有鱼群或鸟群经过,都很快离开了。古老的智慧告诉它们,这样下去迟早会出事的:不是这只鸟死在水里,就是这条鱼死在空气里。它们都不愿意目睹那样的一幕。是鸟的,飞进了天上的云里,是鱼的,游进了水中的云里。

经过亿万年的努力,这条鱼的后代和这只鸟的后代终于变成了人,当然,还有一些变成了陆地上其它生命

汉代用长生鸟即传说中的凤凰代表感情。

长生鸟,即传说中的凤凰,亦称为朱鸟、丹鸟、火鸟、鹍鸡等,又叫不死鸟、火之鸟、长生鸟、火烈鸟,是传说中的一种瑞鸟,是四灵之一,百禽之王。凤凰和麒麟一样,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其总称为凤凰。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 它跟龙的形象一样,愈往后愈复杂,有了鸿头、麟臀、蛇颈、鱼尾、龙纹、龟躯、燕颔、鸡喙。自古以来凤凰就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天下太平的象征。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凤其甲骨文和风的甲骨文字相同,即代表具有风的无所不在,及灵性力量的意思;凰即皇字,为至高至大之意。

中国人民的吉祥观念源远流长,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快乐,向往和谐美好的情感愿望。中国人民赋予吉祥物以道德、审美的涵义,通过艺术加工,使之深深打上民族文化的印迹。具体来说,中国的崇拜文化,影响最大的为动物四灵龙、凤、龟、麟。凤,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和百鸟之王,能在火中再生,它与龙一起构成了龙凤文化。如同龙是封建帝王的象征一样,凤也成为后妃的符瑞。凤的形象广泛出现在中国文化之中,经过艺术加工,更使凤蕴含了很多浪漫主义的色彩。凤为中国古代动物四灵之一,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

上 李 邕

李 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

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

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

丈夫未可轻年少。

大鹏:

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大鹏鸟是庄子哲学中自由的象征,理想的图腾。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非常自负,又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心中充满了浪漫的幻想和宏伟的抱负。在此诗中 ,他以“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自比,这只大鹏即使是不借助风的力量,以它的翅膀一搧,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干,这里极力夸张这只大鸟的神力。在这前四句诗中,诗人寥寥数笔,就勾划出一个力簸沧海的大鹏形象——也是年轻诗人自己的形象。

冥水

《庄子·逍遥游》“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耶”

畏后生:

这里用了《论语·子罕篇》中孔子的话:“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孔子如此说,是奖掖后进;李白如此说,是少年气盛。但这四句也只含一典,诗情激荡,不因用典而沉滞,也算极尽解嘲、辩解和宣泄之能事。

这首诗是以高飞远举的"大鹏"作为最重要的线索来展开的。而"大鹏"这一形象,对李白来说,具有一种特殊的象征意义。我们打开《李太白集》,第一卷第一首作品就是《大鹏赋》。这篇开宗明义的辞赋最初是写于李白的年轻时期,有着明显的自比的性质,在《大鹏赋》的序言中,他直言不讳地表白:"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文学作品中的大鹏形象最初是出现在先秦时期,同样是我国古代浪漫大师的庄子,在他的骇世名篇《逍遥游》中,以充满想象的浪漫之笔,创造了这一光照千秋的艺术形象:"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中的这只大鹏从北冥出发,展翅高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一直飞向南海。这只被庄子的生花妙笔所创造的极富个性色彩和浪漫情调的大鹏,不屑与世俗同流合污,有着与寻常鸟类所无法想象的抱负和能力,这一切无疑对李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李白一生对自己的自视是非常高的,在这篇赋中,年轻的李白以大鹏自比,用激昂的笔触抒发了自己要让"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非凡抱负。后来李白在长安官场失意,受朝中权贵排挤,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之后,他也没有心灰意懒,大鹏的形象仍然活跃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最有名的是在《上李邕》中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这时的大鹏虽然已经不再像在《大鹏赋》中的那样目空一切,勇往直前了,但是尽管失败了,却仍然不甘寂寞,还在抗争拼搏,而到了《临路歌》中则已经是力不从心,有心无力地走到了命运的终点站了。从"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到"风歇时下,簸却沧溟"再到"中天摧兮力不济",以大鹏自许的浪漫天才李白即将走完一生的奋斗历程,虽然,他的生命力与冲击力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有高有低,但他的坚韧顽强却是与其相伴终生的。早年的他,壮志凌云,"喷气则六合生电,洒毛则千里飞雪"(《大鹏赋》);离开长安后的他仍然不甘失败,向往着有一日能够东山再起,"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到了晚年,临终之际,他还在高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临路歌》)!八裔就是八方。这是在歌唱他当年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鹏鸟,直冲九霄,其声势震动了四面八方。在《大鹏赋》序中他也说过,要"神游八极之表",大鹏这种摆脱一切束缚,永远向往着高飞远振神游的形象,正是李白自身上下求索的最好艺术写照。不过,这一次李白却明白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遗憾了,所以,接下来第二句是"中天摧兮力不济",可惜才飞到一半,却因为折断了翅膀,再也无力翱翔了。《临路歌》开头的这两句诗可以说是艺术地概括了诗人李白一生的奋斗经历。早年受到过最高统治者的青睐,在长安朝廷中曾经万人瞩目,风光无限,那可真是"大鹏飞兮振八裔"!但最终还是因为疏于心计,被朝中的小人合力排挤出了朝廷,不得不远离了政治中心,虽然空有一腔豪情,却已是报国无门了,岂不就是"中天摧兮力不济"!这首诗是用楚辞体写就的,这种体裁从被屈原创造出的第一天起,就带有明显的悲剧色彩和极强的个性风格。所以,李白用楚辞体诗歌来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与追求是再合适也不过的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798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