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5156educom/page/07-09-02/27236html这里有短文两篇蝉贝壳的教案,课文,导读,感想的PPt文件下载,可以用的,我用过了。
下面是教案:短文两篇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蝉[①]小思
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②]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它就是曾知知不休的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③]?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朋友说:知道么?它等了17[④]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⑤]了那烦人的聒聒!
1980年6月23日
贝壳[⑥]席慕蓉
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我一圈的复杂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采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海边捡起这一枚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研讨与练习
一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语句的深刻意蕴。
1.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2.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三对比阅读两篇课文,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读一读,写一写
零落断续收敛宽恕卑微一丝不苟
3短文两篇教参
课文研讨
蝉
一、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著?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不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而已。
结尾作者写自己被这蝉的生命意义感动着,“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又照应到文章开头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的“烦”字上,但已经从开头的“烦”变成现在的宽恕,形成一个首尾照应又有变化的完整结构。文虽短而理深厚,言有尽而意无穷。它提示着我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二、问题研究
1.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2.“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贝壳
一、整体把握
作者是位画家,又是位诗人,内心细腻敏感,特别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海边的一枚小小的贝壳就打动了她。和《蝉》的写法不同,本文用了直入主题的方法,一上来就赞美贝壳的美: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她感叹“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停笔,而是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和《蝉》一样,《贝壳》也是由具体细微的物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它们对物的观察、描摹都很细致入微。但本文柔美、细腻的特点更突出,当我们品读着它,感动像傍晚的潮汐,慢慢涌来。
二、问题研究
1.课文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此处的“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练习说明
一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题旨在了解作者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同时引导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现的主题。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二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语句的深刻意蕴。
1.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2.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本题旨在通过对语句的揣摩,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1.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的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2.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固执”和“简单”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感动着世界。
三对比阅读两篇课文,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把两篇课文结合起来阅读,在对比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教学建议
一、引导学生自读《蝉》与《贝壳》,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对比欣赏。
二、引导学生注意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三、两篇文章都擅于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对于蝉和贝壳这样小的东西都有仔细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四、可以给学生推荐小思和席慕蓉的其他作品,以进一步了解她们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感情。
五、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教学步骤
1.导入
以席慕蓉的一首诗或一段散文导入,引起学生对作者和作品的兴趣。例如:
(1)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
一篇虚幻的神话任它
绿草如茵花开似锦
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
在坠落的昏眩里
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摘自《无怨的青春•距离》)
(2)我喜欢回顾,是因为我不喜欢忘记。我总认为,在世间,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时刻似乎都有一种特定的安排,在当时也许不觉得,但是在以后回想起来,却都有一种深意。我有过许多美丽的时刻,实在舍不得将它们忘记。(摘自《成长的痕迹•回顾所来径》)
(3)整个人类的生命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着的艺术创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开始,在我之后也不会停顿不会结束,而我的来临我的存在却是这漫长的琢磨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我的每一种努力都会留下印记。(摘自《生命的滋味》)
简单介绍两位作者。让学生默读两篇课文。
2.朗读。
3.请学生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引出学习重点。
4.品读课文,揣摩字句,讨论交流。
(1)《蝉》中的“想起秋风颜色”,“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2)“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4)《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5.推荐席慕蓉或小思的另外几篇诗文,留给学生课外阅读欣赏。
有关资料
一、小思简介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卢颿。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19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
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摘自《承教小记》,华汉文化事业公司2006年增订第廿二版。文字略有改动)
二、试谈小思——以《承教小记》为主(黄继持)
读小思的文章令人气静神凝。这里故意不用“气定神闲”的“闲”字,怕引起类似“闲散”“闲逸”的联想。小思的小品与晚明的小品,两者用心是颇为不同的。她笔名的“思”字下得恰当。几乎每一篇文章,包括貌若闲逸的写景之什,都具思理,有时还严肃得几近凝重。不过,那思理是从生活实感领悟出来,又归结到真性常情的,所以能清人神志而悦人心。小思笔名,据说原来想用“夏飔”。炎夏清风,豁人心神,正堪喻其文品。至于“飔”字另一义训为“疾风”,则踔厉风发,豪放飙举者,显然不是小思给人的印象。应该是,风华内敛,潜气内转,修养有素而见诸文。她不逞才情而走上艺术之路。
在小思,大抵可以说,艺术不能离开性情与思想安然流露的韵致。性情与思想,修养工夫主要不在“文中”,正如陆放翁所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但性情与思想,是否能够转化为艺术,恐怕也要下一定“文中”的工夫。不过,当“文外”“诗外”者化入艺术之中,则原来的性情与思想也就成为艺术的有机成素。谈说起来,便不仅仅是揄扬作者人品道德或思想境界,而是谈“艺”所不可或缺的一环了。
论小思的散文,或说其文词清醇雅正,针线绵密,剪裁有度;或说其淡素自然,却观之不厌;或说其情理交融,而精莹明澈;或甚且稍涉夸饰套用东坡居士评陶靖节语: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都大体上能够指出其文风貌。然而徒论风貌,毕竟不能尽作者“文心”之全。作品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作者的性情学问思想,两者关系,大抵是“不即不离,不一不二”的吧:既不可直接等同,也不可绝缘孤立。这本是文艺通则,但读小思这样的散文作家,更加不可忽略。“文心”之全,便应统摄“文外”“文中”。虽则评文规矩,只能就文论文;文中有人,可观文知人;却不能倒转过来,作出据人评文,以人代文的事体。我们寻绎小思之“思”,也只应在文中寻绎,并不是把她的思想“还原“,便算品评了她的文章。不过对于探求她的“文心”,大概还会有点帮助。
(节选自《承教小记》,华汉文化事业公司2006年增订第廿二版)
三、席慕蓉简介
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她从小酷爱绘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后在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任教。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1981年她“从来没有刻意去做过些什么努力”的诗集《七里香》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读者喜爱。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四、初心——《生命的滋味》序(席慕蓉)
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层,而是在极深极深的内里。
它不常显露,是很难用语言文字去清楚形容的质素,我们只能偶尔透过直觉去感知它的存在,像是从灵魂深处隐约传来的呼唤。
总是在无法预知的时刻——或是从书页间的一个段落,或是在人生长路上的一处转折,那感动忽然来临,我们心中霎时充满了可能是伴随着刺痛狂喜,也可能是一种神圣而又甘美得无法言传的颤栗。恍如有一种悲悯从高处对我们俯视,又恍如重逢那消逝已久的美好世界,那生命最初始的对一切美好事物似曾相识的乡愁。
是相对忘言,是很可能一说即错的邂逅。
因为,这感知的“直觉”,也是一种很难去界定的东西。我们只知道它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只能被激发,却不能去刻意培养,更不会随着年龄与知识的累积而增长。
它是“初心”,是上苍分配给每一个个体的天赋,是让我们在恰当的时刻能够短暂地参透天机的触角;有人得到的多,有人得到的少,有人参透的范围很深很广,有人却只分得一处小小的角落。
我想,我是属于后者。
然而,即使仅只有一处小小的角落,我也常在那难得的时刻突然来临时慌乱得不知所措,更不会用言语去清楚形容,非得等到时间慢慢过去,等到自己逐渐安静下来之后,我才可能在灯下用文字来试着为那些已然消逝了的光影造像。
(摘自《生命的滋味》,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五、有书如歌(王鼎钧)
大体上说,这是一位悟性极高的女作家,描写在物质基础具备之后的灵性,描写有教养有节制之后的纯朴天真,从而提供了大众化的禅意哲理,几乎描绘出一种生活方式来。
……
底下原有的图样,是她的生活。上面一张新画成的图样,是她的画,她的诗,她的散文。作品是作者对人生的解释,她在散文中所表现的是经她解释过了的人生,而她对生活的体认是“知足”,是“充满感激”,是“世间很多安排都自有深意”。这种感悟并不是像标签贴在文章前头,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质,充沛于每一篇文章、每一段文句之中,而是用这种心情重新生活过,再写下来。这样“说到做到”的作品是相当难得的。写下来的生活,自然是更好看、更出色的生活。
……
许多人说,读者所喜欢的,是书中那些纯良纤细的生活感受,以及处处闪亮的哲理短句。若是这样,容我指出,这些哲理是作者从自己的直接生活中领悟而来,成为生活的指引及注脚,有了这些万点清明,作品就细而不腻,庸而不俗,读者也迷而不失,感而不“伤”。(节选自《生命的滋味》附录《有书如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略有改动)
荷叶母亲
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课文指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一般在语文或地理中出现。英语,有对话和短文。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夏天的昆虫》原文+教案,欢迎大家参考!
《夏天的昆虫》原文
夏天的昆虫
汪曾祺
蝈蝈
蝈蝈我们那里叫做“叫蛐子”。因为它长得粗壮结实,样子也不大好看,还特别在前面加一个“侉”字,叫做“侉叫蛐子”。这东西就是会呱呱地叫。有时嫌它叫得太吵人了,在它的笼子上拍一下,它就大叫一声:“呱!”—一停止了。它什么都吃。据说吃了辣椒更爱叫,我就挑顶竦的辣椒喂它。这东西是咬人的。有时捏住笼子,它会从竹篦的洞里咬你的指头肚子一口。
另有一种秋叫蛐子,较晚出,体小,通体碧绿,叫声清脆。秋叫蛐子养在牛角做的圆盘中,顶面有一块玻璃。我能自己做这种牛角盒子要紧的是弄出一块大小合适的圆玻璃。把玻璃放在水盒里,用剪子剪,不碎裂。秋叫蛐子比侉叫蛐子贵得多。养好了,可以越冬。
叫蛐子是可以吃的。……扔在枯树枝火中,一会儿就熟了。味极似虾。
蝉
蝉大别有三类。一种是“海溜”,最大,色黑,叫声洪亮。这是蝉里的楚霸王,生命力很强。我曾捉了一只,养在一个断了发条的旧座钟里,活了好多天。一种是“嘟溜——一嘟溜——一嘟溜”一种叫“叽溜”,最小,暗赭色,也是因其叫声而得名。
蝉喜欢栖息在柳树上。古人常画“高柳鸣蝉”,是有道理的。
北京的孩子捉蝉用粘竿,——竹竿头上涂了粘胶。我们小时候则用蜘蛛网。选一根结实的长芦苇,一头撅成三角形,用线缚住,看见有大蜘蛛网就一绞,三角里络满了蜘蛛网,很粘。瞅准了一只蝉:轻轻一捂,蝉的翅膀就被粘住了。
蜻蜓
家乡的蜻蜓有四种。
一种极大,头胸浓绿色,腹部有黑色的环纹,尾部两侧有革质的小圆片,叫做“绿豆纲。”这家伙厉害得很,飞时巨大的翅膀磨得嚓嚓地响。或捉之置室内,它会对着窗玻璃猛撞。
一种常见的蜻蜓,有灰蓝色和绿色的。蜻蜓的眼睛很尖,但到黄昏后眼力就有点不济。他们栖息着不动,从后面轻轻伸手,一捏就能捏住。玩蜻蜓有一种恶作剧的玩法:掐一根狗尾巴草,把草茎插进蜻蜓的屁股,一撒手,蜻蜓就带着狗尾巴的穗子飞了。
一种是红蜻蜓。不知道什么道理,说这是灶王爷的马。
另有一种纯黑的蜻蜓,身上,翅膀都是深黑色,我们叫这鬼蜻蜓,因为这有点鬼气,也叫“寡妇”。
刀螂
刀螂即螳螂、螳螂是很好看的。螳螂的头可以四面转动。螳螂翅膀嫩绿,颜色和脉纹都很美。昆虫翅膀好看的,为螳螂及纺织娘。
或问:体写这些昆虫什么意思答曰:我只是希望现在的孩子也能玩玩这些昆虫,对自然发生兴趣。现在的孩子大都只在电子玩具包围中长大,未必是好事。
附赏析
这篇短文是著名作家汪曾祺写的。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本文向读者介绍了蝈蝈、蝉、蜻蜓、刀螂的品种、习性和孩童捕捉昆虫的情形。在写法上,有的主要描写虫的叫声、饲养;有的主要写虫的形状、捕捉方法等。字里行间流露对昆虫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阅读时要好好体会。
《夏天的昆虫》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作者,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体会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和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
分析文章自问自答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一、预习检查
⒈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和字形。
呱呱叫guā竹篦bì栖息qī嫩绿nèn
碧绿bì清脆qīng厉害lì缚住fù
⒉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呱呱:形容极好。
栖息:有止息、隐居、暂住之意,另有寄居之所之意。
缚住:捆住;束缚;捕获。
⒊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等。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二、课文导入
播放一些昆虫的,请学生观看并结合自己的了解具体谈谈对某些昆虫的认识。
三、教学步骤
1提问:通读全文,请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向读者介绍了蝈蝈、蝉、蜻蜓、刀螂的品种、习性和孩童捕捉昆虫的情形。在写法上,有的主要描写虫的叫声、饲养;有的主要写虫的形状、捕捉方法等。字里行间流露对昆虫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2提问:课文说了哪些关于侉叫蛐子习性的内容,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明确:①就会呱呱地叫;②什么都吃,据说吃了辣的更爱叫;③咬人。
3提问:课文说了哪些蝉的品种,它们各有什么特色
明确:①海溜:最大,色黑,叫声洪亮,生命力很强。②嘟溜:体较小,绿色而有银光,样子最好看,叫声也好听。③叽溜:最小,暗赭色,因其叫声而得名。
共同点:喜欢栖息在柳树上。
4提问:作者是抓住“螳螂”的哪些特征来进行介绍的请你写一个于“螳螂”有关的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
明确:头、翅膀、颜色和脉纹。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它的意思是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喻指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却不顾身后的祸患。
5提问:阅读全文,想一想:夏天的昆虫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蝈蝈、蝉、蜻蜓、刀螂这四种来介绍介绍每种昆虫各说了些什么
明确:这四种昆虫是作者童年在家乡的时候常常见到的昆虫,甚至在作者童年的时候跟这些昆虫一起嬉戏过,仔细观察过,有些还捕捉过,这对作者来说是童年珍贵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①介绍蝈蝈的时候说了蝈蝈的种类、习性和蝈蝈的饲养方法。
②介绍蝉的时候主要是介绍了蝉的种类和捉蝉的方法。
③介绍蜻蜓的时候主要是介绍蜻蜓的种类。
④介绍刀螂的时候就主要写了刀螂的外形。
6提问:最后一自然段是课文的结束语,交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你以前读过的文章,有没有类似的写法记住这段话,注意学习和运用这种写法。
明确:这是一种自问自答的写法。作者通过自己问问题自己解答,道出了自己写这篇文章的主要意图,就是希望现在的孩子能够多多的去亲近大自然,仔细观察,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兴趣。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四、作业布置
短短的文章,作者就将四种昆虫的形态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无疑都来源于作者的仔细观察。请你们自己仔细观察一种动物,从外形、生活习性、饲养等方面给你们所观察的动物写一个小片段。
教案遵循原则
编写依据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平行班用的同一课题的教案设计,根据上课班级学生的实际差异宜有所区别,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做拓展活动的指导方案也属于一种教案。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
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
创新性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课总还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定了教案要自己来写。教师备课也应该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学百家,树一宗”。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地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而不要照搬照抄,要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独立思考,然后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
差异性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艺术性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教师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能说,要做到恰当的安排。
可操作性
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考虑变化性
由于我们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生,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计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常常有可能离开教案所预想的情况,因此教师不能死扣教案,把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学生能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大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教学方案。出现打乱教案现象,也不要紧张。要因势利导,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因为事实上,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教学的一定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一旦出现偏离教学目标或教学计划的现象也不要紧张,这可以在整个教学进度中去调整。
夏热,正以一种酣畅淋漓的姿态迎面而来。
蝉还是不费余力的唱着。仿佛是想用它的声音提醒我们,它在用它的方式爱这个夏天。
其实,任谁的心里都知道它是夏的一道风景,没有它的声音,夏便不成夏了,没有它的声音,夏那该着多无趣啊。所以,就让我们用心地听吧。听着,听着你就会感觉是在听一首经典的老歌。老歌总是会如花香般默默的熏染着心海,让内心的浮躁慢慢的淡定而悠然起来。
如上个夏,这个夏天就这样在蝉的吟唱声里轻轻地走着,走进那片浓烈,走进那片灿烂。
七月,是花与绿的交织。只是浅夏里那让人薄醉的绿仿佛在一夜间就清远了,让人都还没有察觉到,就在一场又一场夏花的盛开里远了……
初春,我写绿有些妖了。妖的无论你走到哪它都能牵制你的视线。那尽入眼帘的绿,蓬然的就会生出一种迷离的气息潋滟了你整个情怀。夏绿,已褪去了初春那抹风情,给人一种清宁的感觉。在这个消耗的季节,我喜欢这种感觉。然而,我更喜欢阳光透过一树树的绿而倾泻下来的光影,喜欢那迂回的光影让心晃漾出一种薄醉与迷离的意境,这种意境仿佛是在心的时空里穿越,梦幻而美好。
还好,这个夏天我一成不变的在安然中度着。夏日里没有太多的事情可做,清闲的我在雨落的日子听雨,花开的日子赏花。日子,就在一落,一开间轻轻的翻过了多彩的扉页。
当然,闲来无事时最喜欢的还是在我的那一方小小的空间,写字,养花,展现着我的小欢小爱,小情小调。以及享受着与它们一起厮磨的那份安好。
不知为何,在这个夏里,心似被风吹过,轻盈的没有一丝欲念。许是在过去的一年里经历一些事而让心静了下来。静下来的心就像夏夜里的那一弯安静的月,淡然,清幽。而曾经那些浓浓的心迹,如含香飘飞在风里的花儿,渐渐地远了,远了,只将一缕余香留在了心里……
小城,因连着下了几场雨,阳光便没那么的亮烈了。推开窗,有风拂来,轻轻地闭上眼,竟还有着一种轻柔的感觉,这种感觉恍惚的自己变成了一朵在风中舞蹈的花儿,而我竟是那么惬意的在花的世界里悠然而开,飘然而落。
想来,我有多么的喜欢花,以至于梦里梦外都有着花的影子。是的,我喜欢花。春天里我说我喜欢春天里的花,夏日里我还说我也喜欢夏日里的花。其实,什么季节的花不重要,重要的只要它是花,是花就会收了我的心。
都说女子如花,花似女子。如若做花,那么我就开成一朵蔷薇。蔷薇,这两个字写起来就让人心生摇曳,读起来就更让人内心缠绵。在我,想开的蔷薇不是开在阳台上的花盆里,不是开在院子里花池里的那种,我要开在那种能恍惚出光阴气息的栅栏边,或低矮的围墙旁。在我的心里,那种姿态且素又媚,就像一个旧时的女子,让你只一眼便一定魅惑了你的心。
是呢,不管你是铿锵之意的男子,还是柔情万千的女子,入心的东西不仅会打动你还会让你心生出一份软意来。
此刻在我的小城,蔷薇已看不到一朵半朵。而我偏要漫过盛夏的风,在心灵的深处漫开一场盛开的花事。在温柔的梦幻中,蔷薇在我的心里开啊开啊!一朵,二朵,三朵……越开越缠绵,越开越艳丽,难管难收的,就像是在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是的是的,蔷薇是很容易就让人联想起爱情来,这样的爱情只有蔷薇可给。不是吗?劳伦斯在疯狂的爱情中不也写了一首爱情诗——《所有的蔷薇》。想来,她有多美,多写意,才能让劳伦斯写下这首诗。请记得,不是一朵,是所有,是《所有的蔷薇》。
我一直相信,花是有爱情的,她缠了谁的心,谁缠了她的心都是命里注定的,任谁逃也逃不了。只是,深爱都来不及的爱情,又有谁会想逃离呢?想是不会有的吧!
此时,我心生潮汐,仿佛这场爱情是为我而来。我要多浓烈就多浓烈,我要多浪漫就多浪漫。爱情就这样攻略了我心里的每一个地方,每一寸角落。呀!这样的感觉真的好。如若你爱过,便会懂得。其实,爱情不爱到这般又怎么能算是爱情?
爱情,多么幸福而美好的事啊!我希望我的爱情来自蔷薇而不是玫瑰。在我,爱情的花朵唯有蔷薇才开得更为饱满,丰盈。只是,这场爱情蔷薇知道么?
其实很多人是分不清蔷薇和玫瑰来的,原本她们就是一对姐妹花,几乎同样的花色,同样的大小,不仔细看,还真认不出她们。而我不知为何只一眼便知道。
玫瑰虽代表着爱情,而我却不倾心于她。在我的印象里,玫瑰受到的恩宠太多太多。以至于她内里内外都肆无忌惮的泛着一股张扬和跋扈的气息,这样的气息不是我这个常人能沾染得上。是的,我可以拥有一千朵蔷薇的爱意,我也受不起一朵玫瑰的馨香。就如有的人说的',玫瑰那里面有着倾城的涟漪,是爱也爱的痴狂,分也分的决绝。
蔷薇不会,她懂得爱情,懂得爱情会葱茏了一个季节,也会凋零了一场繁华。所以她没有玫瑰那份贪恋,她不受世间太多的爱。是的,她懂得,她真的懂得,爱情里谁与谁都是有定数的,贪恋的太多必会为其所伤。如是,她只认定只一眼便懂得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温情,浓郁,绵长,是经得起光阴的。
光阴,在流水般的时光里让我温柔地沉沦在它的怀里。虽然有凉,有暖,那有什么关系呢?就如,一场花开。也许,我走遍一生都无法参与到一场盛开里。可我,还可以用文字的方式去触摸,给自己一份安好!其实,有时候心境或意境是自己给予自己的,你认为有,它便有,你认为它不存在,即使在眼前,也只视不见的。
我很喜欢光阴这个词。在最近的文字里我频繁的用到。每每写了,读了,心都会滋生出一蓬缠缠的情意。这个词我用在哪里感觉都很贴近自己的心意。它比时光,岁月更让人懂得,懂得它内里的那些细碎,庸常以及小欢小爱。在我的心里,这个词还有着一种想象的意境,仿佛看到在一棵有着年代的老槐树下坐着一对相依相偎满头白发的老人。他们这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是我要的,我要的光阴啊!
七月,如此清淡,而我却如受蛊惑的沉湎于一场心灵的姹紫嫣红的花开里。有人说我是个极爱梦幻的女孩子。梦幻,在我的脑海里自有它的曼妙和意境,在我的心里更是可以拟云成画,拈花成诗,这样的梦幻于我来说是快乐的,是幸福的…
也有人说恋上文字爱上花的女子有着太多的缱绻情长。是的,如我,在自己的世界里淡着,暖着,懂得遇见,懂得感恩。真的,如果可以,我永远都做这样的女子。在文字的妍开里婉约着细腻的心事,在花开的馨香里细数着幸福的时光。
在雪小禅的博客里看到这样一段话,“女人的一生,大概就是一朵花的过程。人生四季,绽放的只那一季”。看了这句话,心忽的就生出一份软意来。这段话多贴切,多意境。是啊!女人不就是一朵花开的过程么!在自己的世界里,静静的开,幸福的开,唯美的开……做为女人,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浪漫,更诗意?
日子,水一样淌过,不经意间已近秋了。暮夏的夜很美,一缕清辉款款而泻,有一种温润浪漫的气息。在这样让人沉迷的夜色里,心柔柔的,淡淡的,仿佛是一首安静的诗,悠然而淡远。此时,于我想做的只是,凝望,不语,坐在这片安静的时光里,守一场心灵的花开,唯美而浪漫的做着如花的梦境连同生命中的风风雨雨,走在四季,走在时光的最深处……
这个夏天,就这样在轻隽的时光里走过。
下个夏天,我等你。
等蝉鸣,等蔷薇花开!
今天周六在家休息,吃完早餐开始看**《谎言大师》,一开始看到两个老戏骨演员出场,就知道这部**肯定很有老头。
看完整部**,很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感觉。
两位老戏骨都不是盖的,演得效果,让人感觉,扑簌迷离,云里雾里。剧情其实是很老套的剧情,就是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复仇。
可是**却是一环扣一环的,一开始就以一个骗子高手的形式隆重推出男主角。
男主角罗伊浪漫约会网络朋友贝蒂。老骗子罗伊自认为是一个骗子高手,自导自演了多个金钱骗局,骗走了好多英国中标阶层的钱财。
骗子罗伊并不是自己一个人行骗,而是组织了一个诈骗组织,打着投资公司的噱头,游走在法律的钢丝上,道德就不用说了,罗伊完全没有道德良心,金钱至上,他自己说过他不想他下半辈子只靠养老保险金生活,他想骗到足够多的钱,可以年老的时候,在沙滩上晒太阳喝酒。
就在罗伊一边骗钱,一边又和浪漫邂逅的贝蒂打得火热的时候,罗伊被家底殷实的贝蒂给吸引住了,他准备把贝蒂的家产席卷一空,干票大的,准备退休。
先知道,他却是早被贝蒂盯上的目标,骗子高手最后被昔日的旧识骗得钱财两空。原来贝蒂根本不是什么贝蒂,她是德国的莉莉,是他小时候在德国辅导过的英语的纳粹军官的孩子莉莉。
他因为不满被莉莉的姐姐们羞辱,他趁着在房间给莉莉辅导英语的时候强奸了莉莉,幼小的莉莉心灵受到重创,她从此一直被关在自己的当年被强奸的“心灵小屋”里出不来。虽然她当时就原谅了罗伊的行为,没有像家人举报罗伊的暴行。
最后罗伊被他曾经骗过的仇家们群殴,他中风入院,成为一个半身不遂的中风老人,再也没有办法行骗作恶。
莉莉为曾经亲密的一家人报仇雪恨以后,也恢复到自己昔日正常的人生状态里,除了内心的波澜起伏和罗伊的命运转变,一切好像都很平静,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小思[女、港](193963—)
原名卢玮鉴,多用在学术研究论文和资料汇编的署名上,在散文创作上多用笔名小思,其他笔名有明川等。生于香港,1964年毕业于新亚学院,一年后在罗富国师范学院毕业获教育文凭,先后曾在4所中学任教,其间于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研究中国文学一年。1977年任香港嘉撤培德书院中文科教师,1978年起在香港大学任教,目前是该校中文系讲师。曾任《中国学生周报》(1965—1973)、《星岛日报》副刊《星晨版》《七好文集》(1974)、《突破少年》(1979—1980)、《学生时代》的《三人行》(1981)等栏目的专栏作家。
卢玮鉴一直在对几十年前中国文化人来香港活动情况进行研究 ,发掘了大量珍贵史料2,整理、编辑 、印行了不少有关香港文学研究的资料;对香港文学史的编写提供了很有参考价值的素材和研究成果。她是香港文学史研究方面目前最有影响的学者。
小思在散文创作上也有很大造诣,她对年轻人有深厚的感情,她的散文能将严肃的人生态度、高尚的思想和精美的抒情文字容汇于一体。
小思经常参加各种文学学术活动,并在香港多项青年文学活动中担任评判和讲演人,她是香港青年作家协会顾问。
[著作书目]
路上谈(散文集)1979,香港纯一
日影行(散文集)1982,香港山边社
承教小记(散文集)1983,香港明川出版社
不迁(散文集)1985,香港华汉文化事业公司
叶叶的心愿(散文集)1985,友谊
香港文纵—内地作家南来及其文化活动(研究论文集)1987,香港华汉
丰子恺漫画选择选绎编,1976,香港纯一出版社
缘缘堂集外遗文 选编,1979,香港问学社
香港的忧郁—文人笔下的香港(1925—1941)编选,1983,香港华风书局
[研究资料书目]
香港文学月刊卢玮鉴专集 1985,第3期
一棵开花的树 (以下均为席慕容的诗歌)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七里香
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了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出塞曲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
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景象
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凉
如果你不爱听
那是因为
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像那草原千里闪著金光
像那风沙呼啸过大漠
像那黄河岸 阴山旁
英雄骑马壮
骑马荣归故乡
抉择
假如我来世上一遭
只为与你相聚一次
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
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与悲凄
那麽 就让一切该发生的
都在瞬间出现吧
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
让我与你相遇
与你别离
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
然后 再缓缓地老去
初相遇
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
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
我喜欢那样的梦
在梦里 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释
心里甚至还能感觉到所有被浪费的时光
竟然都能重回时的狂喜和感激
胸怀中满溢著幸福
只因为你就在我眼前
对我微笑 一如当年
我真喜欢那样的梦
明明知道你已为我跋涉千里
却又觉得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好像你我才初初相遇
雨中的了悟
如果雨之后还要雨
如果忧伤之后仍是忧伤
请让我从容面对这别离之后的
别离 微笑地继续去寻找
一个不可能再出现的 你
青春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麽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著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信仰
我相信 爱的本质一如
生命的单纯与温柔
我相信 所有的
光与影的反射和相投
我相信 满树的花朵
只源於冰雪中的一粒种子
我相信 三百篇诗
反复述说著的 也就只是
年少时没能说出的
那一个字
我相信 上苍一切的安排
我也相信 如果你愿与我
一起去追溯
在那遥远而谦卑的源头之上
我们终於会互相明白
前缘
人若真能转世 世间若真有轮回
那麽 我的爱 我们前世曾经是什麽
你 若曾是江南采莲的女子
我 必是你皓腕下错过的那朵
你 若曾是逃学的顽童
我 必是从你袋中掉下的那颗崭新的弹珠
在路旁的草丛中
目送你毫不知情地远去
你若曾是面壁的高僧
我必是殿前的那一柱香
焚烧著 陪伴过你一段静默的时光
因此 今生相逢 总觉得有些前缘未尽
却又很恍忽 无法仔细地去分辨
无法一一地向你说出
为什麽
我可以锁住笔 为什麽
却锁不住爱和忧伤
在长长的一生里 为什麽
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
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
盼望
其实 我盼望的
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
我从没要求过 你给我
你的一生
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
与你相遇 如果能
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
那麽 再长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 就只是
回首时
那短短的一瞬
送别
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
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你
内疚和悔恨
总要深深地种植在离别后的心中
尽管他们说 世间种种
最后终必成空
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
可是我 一直都在这样做
错过那花满枝桠的昨日
又要错过今朝
今朝 仍要重复那相同的别离
馀生将成陌路
一去千里
在暮霭里
向你深深地俯首
请为我珍重
尽管他们说 世间种种
最后终必 终必成空
接友人书
那辜负了的
岂仅是迟迟的春日
那忘记了的
又岂仅是你我的面容
那奔腾著向眼前涌来的
是尘封的日 尘封的夜
尘封的华年和秋草
那低首敛眉徐徐退去的
是无声的歌
无字的诗稿
悲歌
今生将不再见你
只为 再见的
已不是你
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现
再现的 只是些沧桑的
日月和流年
渡口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从此生根
浮云白日 山川庄严温柔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华年从此停顿
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
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
而明日
明日又隔天涯
无怨的青春
在年青的时候
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
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她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
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 那麽
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暇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
也要好好地说一声再见
也要在心里存著感谢
感谢她给了你一份记意
长大了之后 你才会知道
在蓦然回首的一刹那
没有怨恨的青春 才会了无遗憾
如山岗上那静静的晚月
乡愁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爱你
在我心中荡漾的 是一片飘浮的云
你尽管说吧 说你爱我或者不爱
你尽管去选择那些难懂的字句
把它们反反复复地排列开来
你尽管说吧 朋友
你的心情 我都会明白
你尽管变吧 变得快乐或者冷漠
你尽管去试戴所有的复杂的面具
走一些曲折的路
你尽管去做吧 朋友
你的心情我都会明白
人世间 尽管有变迁
友朋里 尽管有难测的胸怀
我只知道 朋友
你是我最初和最后的爱
在迢遥的星空上 我是你的
我是你的
永远的流浪者 用漂泊的一生
安静的守护著
你的温柔 和你的幸福
可是 朋友
漂流在恒星的走廊上
想你 却无法传递
流浪者的心情啊
朋友 你可明白
爱你 永远
与你同行
我一直想要 和你一起 走上那条美丽的山路
有柔风 有白云 有你在我身旁
倾听我快乐和感激的心
我的要求其实很微小 只要有过那样的一个夏日
只要走过 那样的一次
而朝我迎来的 日复以夜 却都是一些不被料到的安排
还有那麽多琐碎的错误 将我们慢慢地慢慢地隔开
让今夜的我 终於明白
所有的悲欢都已成灰烬 任世间哪一条路我都不能
与你同行
暮色
在一个年轻的夜里
听过一首歌
轻怜 缠绵
如山风拂过百合
再渴望时
却声息 寂灭
不见来踪 一无来处
空留那月光 浸人肌肤
而在二十年后的一个黄昏里
有什麽与那一夜相似
竟而使那旋律翩然来临
山鸣鼓应 直逼我心
回顾所来径啊
苍苍横著的翠微
这半生的坎坷啊
在暮色中
竟化为甜蜜的热泪
莲的心事
我 是一朵盛开的夏荷
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也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 不忧 也不惧
现在 正是
我最美丽的时刻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
谁人知我莲的心事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 就是
太迟
请别哭泣
我已无诗
世间也再无飞花 无细雨
尘封的四季啊
请别哭泣
万般 万般的无奈
爱的馀烬已熄
重回人间
猛然醒觉那千条百条 都是
已知的路 已了然的轨迹
跟著人群走下去吧
就这样微笑地走到尽头
我柔弱的心啊
请试著去忘记 请千万千万
别再哭泣
树的画像
当迎风的笑靥已不再芬芳
温柔的话语都已沉寂
当星星的瞳子渐冷渐暗
而千山万径都绝灭踪迹
我只是一棵孤独的树
在抗拒著秋的来临
禅意(-)
当你沉默地离去
说过的或没有说过的话 都已忘记
我将我的哭泣 也夹在书页里
好像我们年少时的那几朵茉莉
也许 会在多年后的一个黄昏里
从偶而翻开的扉页中落下
没有芳香 再无声息
窗外 那时也许正落著细细的
细细的雨
禅意(二)
当一切都已过去
我知道
我会把你忘记
心上的重担卸落
请你 请你原谅我
生命原是要不断地受伤和不断地复原
世界 仍然是一个
在温柔地等待著我成熟的果园
天 这样蓝
树 这样绿
生活 原来可以这样的安宁和美丽
雾起时
雾起时 我就在你的怀里
这林间 充满了湿润的芳香
充满了那不断要重现的少年时光
雾散后
却已是一生
山空湖静
只剩下那 在千人万人中
也绝不会错认的背影
历史博物馆
--人的一生,也可以象一座博物馆吗
一
最起初 只有那一轮山月
和极冷极暗记忆里的洞穴
然后你微笑着向我走来
在清凉的早上 浮云散开
既然我该循路前去迎你
请让我们在水草丰美的地方定居
我会学着在甲骨上卜凶吉
并且把爱与信仰 都烧进
有着水纹云纹的彩陶里
那时侯 所有的故事
都开始在一条芳香的河边
涉江而过 芙蓉千朵
诗也简单 心也简单
二
雁鸟急飞 季节变异
沿着河流我慢慢向南寻去
曾刻过木质观音浑圆的手
也曾细雕着 一座
隋朝石佛微笑的唇
迸飞的碎粹之后 逐渐呈现
那心中最亲爱与最熟悉的轮廓
在巨大阴冷的石窟里
我是谦卑无怨的工匠
生生世世 反复描摹
三
可是 究竟在哪里有了差错
为什么 在千世的轮回里
我总是与盼望的时刻擦肩而过
风沙来前 我为你
曾经那样深深埋下的线索
风沙过后 为什么
总会有些重要得细节被你遗漏
归路难求 且在月明的夜里
含泪为你斟上一杯葡萄美酒
然后再急拔琵琶 催你上马
那时候 曾经水草丰美的世界
早已进入神话 只剩下
枯萎的红柳和白杨 万里黄沙
四
去又往返 仿佛
总有潮音在暗夜里呼唤
胸臆间满是不可解的温柔
用五彩丝线绣不完的春日
越离越远 云层越积越厚
我斑驳的心啊
在传说与传说之间缓缓游走
五
今生重来与你重逢
你在柜外 我已在柜中
隔着一片冰冷的玻璃
我热切地等待着你的来临
在错谔间 你似乎听到一些声音
当然你绝不可能相信
这所有的绢 所有的帛
所有的三彩和泥塑
这柜中所有的刻工和雕纹啊
都是我给你的爱 都是
我历经千劫百难不死的灵魂
六
在暮色里你漠然转身 渐行渐远
长廊寂寂 诸神静默
我终于成木成石 一如前世
廊外 仍有千朵芙蓉
淡淡地开在水中
浅紫 柔粉
还有那雪样的白
像一副佚名的宋画
在时光里慢慢点染 慢慢湮开
诗的价值
若你忽然问我
为什么要写诗
为什么 不去做些
别的有用的事
那么 我也不知道
该怎样回答
我如金匠 日夜捶击敲打
只为把痛苦延展成
薄如蝉翼的金饰
不知道这样努力地
把忧伤的来源转化成
光泽细柔的词句
是不是 也有一种
美丽的价值
如歌的行板
一定有些什么
是我所不能了解的
不然 草木怎么都会
循序生长
而侯鸟都能飞回故乡
一定有些什么
是我所无能无力的
不然 日与夜怎么交替得
那样快 所有的时刻
都已错过 忧伤蚀我心怀
一定有些什么 在叶落之后
是我所必须放弃的
是十六岁时的那本日记
还是 我藏了一生的
那些美丽的如山百合般的
秘密
爱的筵席
是令人日渐消瘦的心事
是举箸前莫名的伤悲
是记忆里一场不散的筵席
是不能饮不可饮 也要拼却的
一醉
年轻的心
不再回头的
不再是古老的辰光
也不只是那些个夜晚的
星群和月亮
尽管 每个清晨仍然会
开窗探望
每个夏季 仍然
会有茉莉的清香
可是 是有些什么
已经失落了
在拥挤的市街前
在仓皇下降的暮色中
我年轻的心啊
会有茉莉的清香
可是 是有些什么
已经失落了
在拥挤的市街前
在仓皇下降的暮色中
我年轻的心啊
永不再重逢
蚌与珠
无法消除那创痕的存在
于是 用温热的泪液
你将昔日层层包裹起来
那记忆却在你怀中日渐
晶莹光耀 每一转侧
都来触到痛处
使回首的你怆然老去
在深深的静默的 海底
缘起
就在众荷之间
我把我的一生都
交付给你了
没有什么可以斟酌
可以来得及盘算
是的 没有什么
可以由我们来安排的啊
在千层万层的莲叶之前
当你一回眸
有很多事情就从此决定了
在那样一个 充满了
花香的 午后
一个画荷的下午
在那个七月的午后
在新雨的荷前 如果
如果你没有回头
我本来可以取任何一种题材
本来可以画成 一张
完全不同的素描或是水彩
我的一生 本来可以有
不同的遭逢 如果
在新雨的荷前
你只是静静地走过
在那个七月的午后 如果
如果你没有 回头
十六岁的花季
在陌生的城市里醒来
唇间仍留着你的名字
爱人我已离你千万里
我也知道
十六岁的花季只开一次
但我仍在意裙裾的洁白
在意那一切被赞美的
被宠爱与抚慰的情怀
在意那金色的梦幻的网
替我挡住异域的风霜
爱原来是一种酒
饮了就化作思念
而在陌生的城市里
我夜夜举杯
遥向着十六岁的那一年
惑
我难道是真的在爱着你吗
难道 难道不是
在爱着那不复返的青春
那一朵
还没开过就枯萎了的花
和那样仓促的一个夏季
那一张
还没着色就废弃了的画
和那样不经心的一次别离
我难道是真的在爱着你吗
不然 不然怎么会
爱上
那样不堪的青春
疑问
我用一生
来思索一个问题
年轻时 如羞涩的蓓蕾
无法启口
等花满枝丫
却又别离
而今夜相见
却又碍着你我的白发
可笑啊 不幸的我
终于要用一生
来思索一个问题
我的信仰
我相信 爱的本质一如
生命的单纯与温柔
我相信 所有的
光与影的反射和相投
我相信 满树的花朵
只源于冰雪中的一粒种子
我相信 三百篇诗
反复述说着的 也就只是
年少时没能说出的
那一个字
我相信 上苍一切的安排
我也相信 如果你愿与我
一起去追溯
在那遥远而谦卑的源头之上
我们终于会互相明白
山月(一)
--旧作之一
在山中 午夜 松林象海浪
月光替松林剪影
你笑着说 这不是松
管它是什么 深远的黑 透明的蓝
一点点淡青 一片片银白
还有那幽幽的绿 映照着 映照着
林中的你 在 你的林中
你殷勤款待因为你是富豪
有着许许多多山中的故事
佛晓的星星 林火 传奇的梅花鹿
你说着 说着
却留神着不对我说 那一个字
我等着 用化石般的耐心
可是 月光使我聋了 山风不断袭来
在午夜 古老的林中百合苍白
山月(二)
--旧作之二
我曾踏月而去
只因你在山中
而在今夜诉说着的热泪里
犹见你微笑的面容
丛山黯暗
我华年已逝
想林中次次春回 依然
会有强健的你
挽我拾级而上
而月色如水 芳草凄迷
山月(三)
--旧作之三
请你静听 月下
有商女在唱后庭
(唱时必定流泪了吧)
雨雪霏霏 如泪
如泪
(唱歌的我是不是商女呢)
不知道 千年的梦里
都有些什么样的曲折和反复
五百年前 五百年后
有没有一个女子前来 为你
含泪低唱
而月色一样满山
青春一样如酒
无悔的人
她曾对我许下
一句非常温柔的诺言
而那轮山月
曾照过她在林中 年轻的
皎洁的容颜
用芳香的一瞬 来换我
今日所有的忧伤和寂寞
在长歌痛苦的人群里
她可知道 我仍是啊
无悔的那一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