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初期,楚国君主首先称王。随后,吴、越等国国君也相继称王。上述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专制制度动摇 B.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C.分封制的动摇 D.周王至尊地位动摇
2.就说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而言。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
A.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反映牛耕的文物
B.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
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
3.皇帝见丞相到,起立施礼后才坐下,礼官在旁则高唱赞曰:“皇帝为丞相起”。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西汉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4.把中国小说的发展推到一个新阶段,为明清小说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的是
A.魏晋志怪小说 B.宋词 C.宋代话本 D.元曲
5. 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时达到了顶峰。然而,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时“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帆船很不结实,由于船只吃水浅,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导致当时中国造船技术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下降 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中国致力于内河航运的发展 D.西方把蒸汽机运用于造船业
6.《南京条约》签订后,有英国资本家认为:“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上述材料表明
①英国纺织品在中国供不应求 ②该资本家不完全了解中国国情
③该资本家认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④英国工厂急需更新设备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接恭亲王咨文, 敬悉銮舆(皇帝的车驾)已出巡热河,(夷)氛逼近京城仅二十余里,为之悲泣,不知所以为计。”该日记记载的事件发生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8.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西文明相碰撞的历史,正是在西方文明的撞击下,中国近代盛开了进步之花。根据这种观点,对洋务运动的定位应是
A.同治中兴 B.同光新政
C.自强新政 D.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9.人们通常用“封建余孽”这个词特指近现代社会中残存的拥护封建制度的分子。这种用法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变法后 B.新文化运动后
C.辛亥革命后 D.新中国成立后
10.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11.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中指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A.蒋介石准备抗击日本的侵略 B.蒋介石已看透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
C.国民政府已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D.国民政府已经做好全面抗战的准备
12.右图是“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发行的股票。
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年度股息红利及1956年一、二季度
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化,
主要是由于企业
A.经营效益的变化
B.分配制度的变化
C.生产方式的变化
D.所有制性质的变化
13.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
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
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中反映的历史
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南方谈话
C.“文革”时期全面整顿 D.中共十五大
14.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主要经过了四个重要发展阶段。其中对应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战略是
A.科技为政治服务的战略 B.以“大科技”发展为主的战略
C.调整和重建中发展阶段 D.科技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战略
15.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年份外贸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
进出口总金额
进口金额
出口金额
1978
206.4
108.9
97.5
1980
381.4
200.2
181.2
1985
696.0
422.5
273.5
1990
1154.4
533.5
620.9
1995
2808.6
1320.8
1487.8
2000
4742.9
2250.9
2492
2003
8509.9
4127.6
4382.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根据海关统计数字
表中数据直接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①外贸出现入超逐渐转为出超 ②外贸出现较大波动
③外贸总额不断攀升 ④经济地位不断提升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在西方,有人称他为“雅典的乔治·华盛顿”。这里的“他”是指
A.梭伦 B.柏拉图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
17.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中,最先对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8.右图为反映罗斯福新政的一幅漫画,画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
新政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旁边站着一名护士。
根据美国的政治体制和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判断,
漫画中的“护士”应是
A.国会 B.州政府
C.大法官 D.副总统
19.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
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顶尖的图景。这主要说明英国
工业革命
A.比古代神话还神奇 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
C.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D.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
20.某启蒙思想家说:“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该思想家应该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21.为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奠定基础的学科是
A.生物学 B.物理学 C.化学 D.天文学
22.“斯大林模式”一词由西方学者首先使用,泛指所有“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官方和学界从不使用这个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接过了这个词用以概括整个苏联70年的历史,并且道:“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戈尔巴乔夫的上述言行
A.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B.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C.缓和了苏联国内社会矛盾 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23.下列关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领导建立的军事政治组织 ②它的建立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③它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 ④两极格局瓦解后其规模逐渐缩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4.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到1996年年中,全世界已有101个区域经济圈,其中60%以上即69个是在90年代以后建立的。导致“区域经济圈”在90年代以后大量建立的政治因素是
A.两极格局瓦解 B.中国改革开放
C.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多极格局加强
25.“专注于对自然的任意和瞬间的描绘,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无动于衷。”此类美术作品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
二、非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第31、32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一题。
26.(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本州(杭州)所赖苏、湖、常、秀、淮、广等处客米到来,湖州市、米市桥、黑桥(皆为杭州撑内地名)俱是米行……又有新开门外草桥下南街,亦开米市三四十家,接客打发,分依铺家……”
[材料二] “杭城(杭州)之外,城南西东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各可比外路一州郡,足见杭城繁盛矣。”
——皆据(宋)吴自牧《梦粱录》
问题: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南宋时期农业与商业的关系。(6分)
27.(1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过去一个半世纪,总体看来,是世界影响中国的时代……2006年,《环球时报》评出对中国近现代发展影响最大的50名外国人。重温这50人与中国的关系,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有时是主动的,但也有很多时候是被动的,甚至是被迫的。
[材料一] 马克思:他为共产主义者所塑造的共产主义信仰鼓舞着千百万人前仆后继,为推翻一个旧世界而英勇奋斗。他所缔造的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使成千上万的苦难中国人获得了精神上的涅盘,坚定地走上了寻求救国救民救自己的道路。
[材料二]嘉约翰:1859年在广州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教会医院——博济医院。“挖肝剖腹”,这个血淋淋的词现在已经很少被提到,但在100多年前,刚刚由传教士们带进中国的西医就被视为这样的“巫术”。19世纪中期他在广州行医时,也受到过这样的指责。他的诊所之所以能生存下来,一是靠了传教士的执著精神……三是有留美回国的中国学者的帮助。他的功绩还在于设立了西医学校,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西医大夫。西医进入中国,当然不只是带来了一种新的治病方式,它还带来了一种生命观人生观,一种哲学或是生活的理念。
[材料三] 伊藤博文:1894年,在伊藤内阁主持下,日本终于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1895年春天,作为日本谈判代表的伊藤博文在和清朝谈判代表李鸿章见面的时候,曾嘲弄李说:“我曾经告诉过您要进行改革,否则我国会后来者居上,现在看看结果如何?”
——据《影响近现代中国的50个外国人》(2006年07月28日《环球时报》)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三及与之相关的史实,分别声明近代中国是如何“主动”、“被动”、“被迫”外部世界影响的?(12分)
(2)你如何看待外部世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3分)
28.(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从调查中得知,洽村村民在这一时期结婚的大多数都没有送嫁妆。N说:“吃大锅饭,吃食堂,人都是国家的了,还送什么嫁妆。”
[材料二] 这进一步表现为兴起送一些政治色彩较浓的东西作为嫁妆,如:毛主席语录、毛主席纪念章等,这构成了那个时期嫁妆的鲜明特色。S说:“毛主席像章也是当时最好、最时兴的嫁妆,那个时期结婚的人都送。”
[材料三] 我想首先回顾20世纪80年代至今,嫁妆在洽村的演变。这一时期,送嫁妆的风气在洽村已经开始普遍化……与1949年前的情形相比,它保留了传统中的一些痕迹,至少证明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无法完全割裂传统,但是当今嫁妆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异。以下是我在洽村调查所整理的资料:
时期
所送的嫁妆(除被褥、桌柜等)
80年代
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机
90年代
组合家具、VCD播放机、彩电、冰箱
现在
取暖器、大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沙发、高档组合家具、
农机设备、摩托车、小面包车、音箱、高级床上用品
——材料均出自翟一达《传承与嬗变:洽村的嫁妆变迁》
问题:
(1)分别指出与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洽村送嫁妆情况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2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洽村嫁妆变迁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8分)
(3)谈谈你对洽村嫁妆变迁的认识。(3分)
29.(1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政治上的成就伴随着。它在封建领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它是等级制君主国或专制君主国中同贵族抗衡的势力,甚至是大君主国的主要基础;最后,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
——《宣言》
问题:
(1)以英法两国的相关史实为例,概括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主要方式,并举例声明(9分)
(2)英法资产阶级为确立和巩固“独占的政治统治”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举措。请概括其特点。(分)
30.(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是西方七个最大的工业化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的机制。它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产生,经历了“经济议题首脑会议”、“政治议题首脑会议”和“多元议题首脑会议”三个阶段。它对维护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客观上有助于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协作和全球治理机制。
[料材二]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主张减少政府干预的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逐渐主导着七国的经济政策,使得七国首脑会议在经济政策协调方面降低了“调门”;同时,由于东西方关系的再度紧张,在美国的极力推动下,首脑会议的议题开始扩展到政治领域。经济议题首脑会议发展成了政治经济议题首脑会议。……七国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逼迫苏联(俄罗斯)东欧加速“民主化”和“保护人权”,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成了七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工具。
[材料三] 1989年的巴黎会议粗暴干涉了中国的内政,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在制裁难以奏效的情况下,缓和了对华立场,对中国进行“接触”,希望“以触促变”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与中国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甚至出现了吸纳中国加入的呼声。全球治理委员会(1995年)指出,“将迅速崛起的中国排斥在外,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就缺乏合法性和有效性”。
——据陈素权《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历史考察(1975-1996)》
问题:
(1)简述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产生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议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西方七国集团首脑会议“吸纳中国加入的呼声”?(3分)
31题和32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一题。
31.(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据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一]大学士刚毅曾于慈禧面前“伏地痛哭”,指责维新变法。当戊戌五、六月间,皇上言改革,举朝言改革,民间言改革,而彼独悍然曰:“吾誓不改革。”表示“痛心疾首于新政,必尽罢之而后快。”大学士徐桐甚至无耻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据朱贤枚《慈禧扼杀戊戌变法的前后》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依托古人宣传改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顽固势力对维新变法的态度。结合变法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他们持这种态度的原因(5分)
(3)指出维新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2分)
32.(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不搞好地质构造工作,地震预报和其他工作就不好进行。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象……总之,这是地球表层一部分地区所发生的现象。有的地区在活动,有的地区则安静。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地质现象……但传统的习惯都是按物理的现象来处理,所以一般用物理的手段来了解地震。
──据李四光《论地震》
问题:
(1)与传统的了解地震的手段相比,李四光提出用什么手段了解地震?(1分)
(2)概括李四光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作出了主要贡献。(6分)
(3)指出李四光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2分)
1、B,2、B,3、A,4、B,5、D,6、B,7、D,8、D,9、D,10、C,11、B,12、B,13、A,14、B,15、A,16、A,17、D,18、C,19、B,20、B
11、是,12、否,13、否,14、否,15、否,16、是,17、否,18、是,19、否,20、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