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历史上有哪些文化名人

宁波历史上有哪些文化名人,第1张

王守仁、黄宗羲、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姚燮等。

1、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

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2、黄宗羲

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

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尊素长子。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其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3、万斯大

万斯大(1633-1683),字充宗,别字褐夫,因患足疾而自号跛翁,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清初著名经学家。

万泰第六子,与其弟万斯同等俱师事黄宗羲,为黄氏之高足弟子。其为人刚毅质直,义形于色。

又性和易,好结纳贤豪,奖引后进。绝意进取,独精经学,广搜诸家之说,昼夜钻研,穷其旨要,尤邃于《春秋》、《三礼》。其治经学,以礼学为根柢,会通诸经,折衷群言,是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

4、万斯同

万斯同(1638年3月9日—1702年5月4日),清初著名史学家。字季野,号石园,门生私谥贞文先生,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师事黄宗羲。康熙间荐博学鸿词科,不就。

精史学,以布衣参与编修《明史》,前后十九年,不署衔,不受俸。《明史稿》五百卷,皆其手定。著有《历代史表》、《纪元汇考》、《儒林宗派》、《群书辩疑》、《石园诗文集》等。

5、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清代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博学才俊。

乾隆元年(1736)会试中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因不附权贵,于次年辞官归里,不复出任,专心致力于学术,相继讲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曾主讲绍兴蕺山书院,从者云集,后又应邀主讲广东端溪书院,对南粤学风影响很大。

在学术上,其推崇黄宗羲,自称为梨洲私淑弟子,又受万斯同影响,专研宋和南明史事,留意乡邦文献,尤好搜罗古典文献及金石旧拓,曾编成《天一阁碑目》。

其著作颇丰,撰有《鲒琦亭集》38卷及《外编》50卷,《诗集》10卷,还有《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经书问答》、《句馀土音》等。

又七校《水经注》,三笺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续选《甬上耆旧诗》,为我国文化宝库增添了许多珍贵遗产。

全祖望卒年51岁,葬在六世祖全少微墓之西南。墓呈横长方形,墓碑上刻“谢山全太史墓”,西北侧尚有全氏明代神道石坊一方。

6、姚燮

姚燮(1805—1864),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宁波府镇海县崇邱乡姚家斗(今属宁波市北仑区下邵乡)人,祖籍浙江诸暨。晚清文学家、画家。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等多个领域。五岁赋诗,一生作诗万首。又擅画人物花鸟,尤精墨梅,人称“大梅先生”。

著有《复庄诗问》《复庄骈俪文榷》《疏影楼词》《今乐考证》《红楼梦纲领》《退红衫》《梅心雪》《苦海航》等,编有《今乐府选》《皇朝骈文类苑》等,所著编为《大梅山馆集》传世。

——宁波

  去达蓬山吧,刚刚造好的。而且如果你可以网上发一下贴,看有谁是卖达蓬山的票的,会便宜很多的,下面是一些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达蓬山原名香山,位于慈溪市东南部,横跨三北、龙山、范市三镇,达蓬山重峦叠嶂、林木葱郁,登山远眺,浩瀚东海尽收眼底。 寻访达蓬之路,可以从达蓬山南的河头横溪村、达蓬山东麓的凤浦岙、达蓬山北的古道上山。之所以命名为“达蓬”,意即从这里出发可以航海到达仙境蓬莱

  而距今2000多年前的达蓬山东边,尚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公元前210年徐福就是在这里亲率三千童男童女和水手、百工等近五千人东渡日本,为秦始皇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其渡口就位于如今的凤浦岙村。

  达蓬山海拔高400多米。幽深的山谷,峰峦簇拥,溪流蜿蜒,满目苍翠。山上岩石奇峭成香炉、石笋、伏虎、偃龙之状,令人目不暇接。目前,市气象台在山顶建有现代化的天气雷达站,游人登上山顶,在眺望东海景色同时,还可以小憩片刻,顺便参观现代化的气象观测设备,也是一举两得。

  游客集散中心

  游客集散中心是游客到达的第一站,大家可以在这里享受交通换乘、旅游咨询、售票、医疗、婴儿护理、宠物寄养等各项服务。

  达蓬天地

  达蓬天地是一个充满温情、浪漫的湖畔休闲街区,小资和怀旧的情调在这里弥漫。身处其中,我们可以在优雅、复古的商业购物区闲逛,流连于风格各异的的中西餐厅、酒吧、咖啡屋、特色小商品店之间,还可以在欢乐广场进行彻夜狂欢,令人难以拒绝的浪漫气息扑面而来。

  80天环游地球

  “80天环游地球”世界自然人文主题乐园地处达蓬山下窖湖湖畔,占地250亩,在青山绿水之中,风光旖旎,清新怡人。它是一座将自然山水、历史人文和现代游乐巧妙融合的自然人文主题乐园,文化内涵丰富,老翁少壮皆宜,适合挚友相伴共释激情,亦可全家相携齐赏美景。它以游览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古迹为主线,在时空上横跨东方与西方、古老与现代,设计新颖独特,极富表现力,集中展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风土人情、风光名胜和自然之谜。园内共设七个区:亚洲区、大洋洲区、南美洲区、北美洲区、欧洲区、非洲区和亚洲印度区,将带您从亚洲开始,环游世界一周,旅行过程中精心设计了包括30多项娱乐项目、50多处人文景观、10多项艺术表演、20多项主题游戏和商业辅助性项目在内的110余项体验项目。您可以在这里寻找历史的遗迹,梳理文明的脉络,在畅快游玩的同时,领略不同地域的文化艺术风情爱琴海的甜蜜温馨、巴西雨林的深邃神秘、巴黎凯旋门的优雅庄严、吴哥魅影的婉转流连、古埃及金字塔的宏伟惊情……无处不引人入胜,无处不让人叹为观止。

  亚洲区

  亚洲区是快乐之旅的首站。在这里,您能敲响祈福大鼓许下美好祝愿,您能和栩栩如生、威风凛凛的秦始皇兵马俑亲密合影;您能感受到吴哥宗教文化与现代4D科技结合而生的吴哥魅影带来的视觉冲击;您能与新加坡特有的雕塑鱼尾狮像一起池边戏水……这里散发着神奇东方古老的气息,我们从这里扬帆启航,开始环游世界的瑰丽之旅。

  大洋洲区

  传说1000多年前,毛利人从太平洋中部乘木筏迁徙至大洋洲,从此定居在这里。时至今日,他们依然恪守着热情好客的传统——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跳着别具一格的舞蹈,手捧美丽的花环,欢迎四方宾客的到来。欢快热情的毛利人还在这里为小朋友创建了一个最适合他们的游戏天堂,无论是梦幻般的金银岛转转马、爱丽丝坪小蜜蜂,还是童话般的帝王谷泡城,毛利人在古朴原始的自然环境中激发着孩子们自在活泼的天性,送给每个来到这里的孩子一个最欢快的童年。

  南美洲区

  这里是属于探险家的乐园。阳光穿过热带雨林的千枝万条,洒下道道金线,似乎哪里都是路,哪里又都不是路,充满了不可知的虚幻。雨林深处,或许会有一场美妙的巴西雨林漂流之旅与您不期而遇,或许会有惊险刺激的加勒比海盗船令您心跳加速,或许还会有传说中的加勒比海盗藏宝洞等待您探穴寻宝……这就是神秘而又狂野的南美洲,用探险的刺激诱惑着您,用独特的风情俘虏了您。如果您有足够的胆量,那么,一起来吧!

  北美洲区

  自由奔放的激情与简单随性的快乐在卡通嘉年华里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您可以随心所欲的与自由女神像深情对视,与西部牛仔比拼潇洒勇敢;也可以在曼哈顿滑车的刺激中尽心享受,在北美飓风的紧张中尽情宣泄。这里浓缩着北美洲的冒险精神和浪漫气质,带着童真和梦幻的色彩,成为演绎快乐的舞台。

  欧洲区

  庄重与华丽在这里结合得如此完美,古典与浪漫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坐上跳跃云霄高空俯视,震撼于古罗马角斗场的恢弘,敬畏着沉睡千年的众神,历史的痕迹散播着淡淡的哀伤气息,烦恼随即却又在漫步海水沙滩时,被明媚的阳光与凉爽的海风吹散。若有缘还可携心爱之人走进雅典卫城巴洛克风格的婚殿,在神圣与华丽中上演极致的浪漫,开始编织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非洲区

  漫漫黄沙中,那宏伟的建筑,依稀就是魂牵梦绕已久的胡夫大金字塔和守护它数千年的狮身人面像;燥热暖风里,法老们古老的咒语,断断续续飘来,召唤着我们不由自主的向前,渴望一探究竟。坐上埃及的太阳船,穿过金字塔黑暗的甬道,劈波斩浪的刹那,才发现早已沉醉在古埃及异度时空的迷梦中。

  亚洲印度区

  重回亚洲,寻访最具活力与影响力的中印文化,触摸古老佛像,顿陷空灵。耳边随风响起的是悦耳的铜铃声,那是来自敦煌的神,神态各异的慈悲之佛与霓裳羽衣的飞天仙女神情依然,静静诉说着一段古老的神话。奇幻的梵音,魅惑的舞蹈和空气中弥漫的咖喱香味,冲击着我们的感官,又将我们带回现实。依依不舍地收起风帆,回味着一路的惊心动魄和酣畅淋漓,结束环球之旅,到达欢乐彼岸。

  东尽观沧海,往事一慨然。

  浪中数万叠,黥背血千年。

  何物秦始皇,于此求神仙。

  ——清·黄宗羲诗

  徐福文化园简介

  徐福文化园是达蓬山旅游度假区具有悠久历史的旅游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徐福文化园中不但有徐福东渡摩崖石刻、秦渡庵、小休洞、跑马岗、饮马潭、御马坟、千人坛、龙门坊、方士石、灵台石、风洞岗、望父石、徐福祠、求仙亭等与徐福东渡有关的历史遗迹,还重建了东渡遗址秦渡庵,整修了徐福东渡摩崖石刻、炼丹洞、小休洞等遗迹,新建了祈福阁、秦皇别苑、徐福像、童男童女群雕等人文景观,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重现徐福东渡的壮观场景。其中的徐福东渡摩崖石刻是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反映徐福东渡场景的唯一物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徐福文化园将徐福东渡丰富的历史遗存和风光秀美的自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福寿文化和徐福勇于开拓的航海精神,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徐福文化园在开发上积极发掘历史资源,挖掘文化内涵,重点抢救徐福文化遗存,形成了以徐福文化和秦文化为核心,福寿文化为特色,文化胜景与自然美景相结合的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和特色生态的文化旅游区。

  徐福东渡遗址遗迹

  一、乌龟石

  乌龟石是一只天然形成的石龟,在石龟身上有贝壳和海螺的化石,证明了他原系:“海底居民”能到这里来“做客”完全得感谢大自然的恩赐。

  相传玉皇大帝得道之时幻化出龟蛇二将,龟将游至达蓬山,见满山奇花异草,景色怡人,便在此常驻。他熟知天文气象,常提前预示村民,使他们免受风雨侵袭。徐福东渡前有一次正要出海时,被龟将告知将有大风暴而躲过一难。但龟将却因触犯天条遭雷击而死,化为这座石龟,据说当天气变坏之时石龟会流泪并放出臭气,提醒人们不要出海。

  二、祈求坛

  原名千人坛,相传昔日秦始皇东游会稽,登山望秩以求神仙。至此,见群峰连延东入于海,乃命徐福立坛祈求处,也是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在此朝东北方向焚香祭海求仙的地方,意寓祈求徐福平安渡海到达蓬莱仙岛之意,因同时可容上千人祭拜,因此得名千人坛。现在原千人坛上式重新建起一座祈求坛。

  三、求仙亭

  求仙亭位于祈求坛边,是徐福东观沧海、祭拜之处,相传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为顺利入海求得不死之药,每天在东方发白时命童男童女焚香祭海求神仙保佑。为纪念徐福东渡一事,故建求仙亭一座。

  四、炼丹洞

  炼丹洞是一座天然的石穴,相传为徐福之师张仙修道炼丹之地。张仙在此炼成丹药后,“不予独夫”,仙足一蹬,跨到蓬莱仙岛去了。

  五、小休洞

  明天启《慈溪县志》载:“小休洞在县北三十里达蓬山,岑穴窈窕,秦始皇东游,欲自此航海达蓬莱。”此洞仅容一人横卧而入,洞内直横相穿,深达十余丈。一到冬天特别是下雪天,洞外白雪皑皑,洞口冒出一缕缕热气,象似神仙洞府,故有人称之为“仙人洞”。

  六、望火塘

  望火塘原址在达蓬山东北虎头山上,相传徐福出海后,一些老弱残兵便用巨石垒墙,伏如关口,中间是通道,塘内可堆木柴,夜间举火,白天浓烟弥漫,是为徐福返航指明航向。重建的望火塘只取其意。

  七、秦渡庵

  秦渡庵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18年秋),原名“东渡庵”,是徐福后人为纪念徐福东渡而建,历经千年,于清顺治十七年被强盗抢劫后所毁。相传徐福曾在此命人砍柴割草、搭屋造舍、平整土地,开掘水井,修筑通往海口的道路,作渡海前的练习。中国著名徐福研究专家罗其湘肯定它是“我国唯一保留下来的徐福东渡的历史遗迹”。自认为是徐福后裔的日本前首相羽田孜亲书“秦渡庵”三个字以示纪念,这座年代久远的被弃的秦渡庵成了徐福成功东渡的历史见证。

  八、古海洋贝壳化石

  自然界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将亿万年前的海洋贝壳嵌进了今日高山上的岩壁中。上古的海洋,徐福东渡的启航地,今日的旅游胜地,真正让人领略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九、仙人埠头

  相传唐初达蓬山徐久堂有个徐姓樵夫,是徐福的遗民,一次到山上砍柴,在石坪旁遇到两位童发鹤颜的老人在下棋,便站在一旁观看,饿了捡起老人食过的残桃吃了几口便饱了,只见山上周围的草木一会儿青一会儿黄,等老人一局终了飘然离去才想起回家,但地上的扁担、柴绳、斧柄已经朽烂,回到家里也面目全非,不认识一个人,只听村民说百余年前有个徐姓太公上山砍柴一直没有回来。原来樵夫遇到的是两位神仙,下棋的地方就是仙人埠头。

  十、旗盘石

  徐福东渡前夕,秦始皇命人建造了旗盘,竖起一面杆高三丈三尺,幅宽丈余,上绣一石缸大小“秦”字,周围以虎头、麟、凤作衬的大纛旗,为徐福返航指示航向,后为渔人用来指引航标。

  十一、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是后人为缅怀徐福东渡这一历史事件而保存下来的历史古迹,大约刻于唐宋间,故而十分珍贵,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石刻面朝东南,高12米,宽35米,整幅画面展现“人马步金桥”、“鲤鱼跳龙门”、“麟凤呈祥瑞”等场面,表现了徐福率童男童女从达蓬山东渡出海的史实,也是全国唯一幸存的反映徐福东渡的历史古迹。清康熙庚子年僧人惠初游览达蓬山时,在其中挖了神龛,并刻有“灵台自若”等字样。 十二、龙门坊 ��在秦渡庵西的岗上,有一处较为平坦的地方,叫龙门坊,又名十 八磨坊。徐福选定达蓬山为启航地后,从全国选了三千童男童女和诸工百作等,在达蓬山上安营扎寨,经秦始皇同意,就在这块山岗上建造茅舍,命石匠造磨,凿制捣臼和碾子,逐步办起了磨坊,因是皇家需要才建起来的,便命名为“龙门坊”。后到了唐贞观年间,大将尉迟恭在浙江抗击扶桑海寇,驻兵达蓬山,在龙门坊增设碾子,磨坊发展到十八爿,并且长期住有居民,人们又称这里为“十八磨坊”。

  徐福传说

  秦始皇求仙

  明末文人黄宗羲在游达篷山后,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达篷纪游,其中之六是:“东尽观沧海,往事一慨然,浪中鼓万叠,鲸背血千年,何物秦始皇,于此求神仙。”

  秦始皇为什么要到达篷山来求仙,他是怎样求仙的?

  原来秦始皇是接受徐福的意见才这样做的,赢政统一六国后,以为自己功过三皇,德超五帝,自称始皇帝但他搞焚书坑儒,苛政暴虐,百姓十分不满,引起各种反抗。有人在落到东郡田野的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的字。在华阴平舒道上假装山鬼,拦住使者叫嚷:“今年祖龙死!”然后一溜烟地跑了。巫卜者书写“亡秦者胡也”的天书。秦始皇在东巡博浪沙时,遭到张良指使力士用120公斤大铁锤袭击,幸亏击中的是副车,秦始皇才没有丧命。这么一来,秦始皇害怕了。他派蒙括北筑长城,防御北方胡人的入侵,又千方百计寻找神仙,求长生不老的仙药。方士徐福为了解脱自己的干系,便乘机上奏道:“臣师张仙在浙东香山修仙炼丹,那里与蓬莱仙岛隔海相望,师傅与蓬莱岛的仙人经常往来,他有时与仙人在香山仙人埠头的石枰上下棋,陛下只要沐浴斋戒,诚心求访,定能见到神仙的。若能造好十条楼船,选上三千童男童女,诸工百作,粮食种子,便能到达蓬莱,求取长生不老的仙药。”秦始皇信以为真,便命人监造楼船,挑选童男童女等人选,到浙东香山一应取齐。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为了求仙,得到长生不老草药。特地用香汤淋浴,斋戒三日,然后进行第五次东巡,他过丹阳,至钱塘,临浙江,上会嵇,祭大禹,最后到达慈溪的香山。这里山上到处是兰花、香草,秦始皇一上山就感到香气扑鼻,心旷神怡,无限欣慰。

  秦始皇一行在香山寺歇上一宵,次日上午,车驾行至斗鸡岙,见岙两侧巨石高耸,各高五、六丈,其形体酷似两只振羽昂首相斗的雄鸡,相持在碧空中,那昂藏的躯体使大片“黄茅白苇地,相映成咫尺”,实在壮观。秦始皇看了斗鸡石,赞叹不已,称赞了徐福。

  观赏完斗鸡石,秦始皇登上一冈,在山上歇马。正好此冈形同马鞍,又值秦始皇在此处歇马,故命名为马鞍冈。

  过了马鞍冈,登上香山山脊。秦始皇急着要见神仙,求得仙药。他由徐福陪同,扪萝攀枝,登上巨岩,伛偻着身子穿过危石峭壁的双门,进入张仙洞。但是张仙已经不在,只在洞侧的岩壁上留下一个五趾灿然的组足印。秦始皇呆呆的看着岩壁上天然的脚印出神。良久,他扫兴的问徐福,:“你师傅到哪里去了?何时回来”徐福答道:“师傅一定到蓬莱仙岛去了。他什么时候回来我可不知道。看来要求取长生不老仙药,非得去蓬莱不可。可是海上天气多变,危险万分,陛下,你看怎么办?”秦始皇想了一下,嚷着要观望蓬莱仙岛。他由徐福陪同,穿洞,下石,开山劈路而行。不一会儿,徐福把秦始皇带到东边山脊的一块地,这里是香山观看海市蜃楼的好场所。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但届时云雾弥漫着汪洋大海,连二十里外的东霍山都看不见,怎么能看到蓬莱仙岛呢?秦始皇只得怏怏地回到香山寺歇息。

  过了几天,那天清晨天气很好,蓝天、白云,旭日东升,阳光灿烂。秦始皇一行又来到几天前观景的地方。但见碧空万里,东海白浪滔天,隐隐约约望见蓬莱岛上楼台层层,白龙缠绕,但转眼之间,蓬莱仙境就被云雾遮盖了。

  秦始皇真的看到蓬莱仙岛不成?如果不是的,着“楼台层层”、“白龙缠绕”又是什么呢?原来秦始皇看到的是岱山岛,它那周围的小岛远望形同楼层,而在阳光下的白沙滩犹如“白龙”。

  秦始皇见了蓬莱仙境,对徐福的话便深信不疑。后人为了纪念秦始皇曾在此观景,特建造观景庵一座,以示纪念。现观景庵虽已倾倒,但庵的脚墙俱在,规模之大,令人叹服!

  看到蓬莱仙境,秦始皇将香山改名为达蓬山,一应人等来到一袅袅冒气的小洞口小休。此洞洞口窄小,仅容一人横卧而入。横洞深十余丈,中间有“厅”,下有岔道,直洞深达数十丈。一到冬天,特别是下雪天,其他地方都是白雪皑皑,此处却冒出缕缕热气。秦始皇看到这个不断冒气的小洞,感到新奇。由于秦始皇曾在此洞口小休过,故命名为小休洞。

  而后,秦始皇又登上山顶,观看了仙人下棋的地方—仙人埠头。这里一石如秤,旁有两方坐石,真是下棋的好地方。附近岩石上有一水潭,潭中之水岁浅,但清洁、甘美、食之既解渴,又不会伤身体。秦始皇尝了水之后:“这真是石汤罐》。”故此潭取名为石汤罐。

  最后,徐福陪同秦始皇来到南山顶的一块石下。此石外呈圆形,高数仞,其上是平台,可容千人,十分雄伟壮观。秦始皇便命徐福在这里立坛祈祷,以求上苍保佑,早日到达蓬莱得见神仙,求回长生不老仙草。秦始皇亲自焚香,顶礼膜拜,祈求神仙开恩,施长生不老仙药予赢政,必当造庙塑像,春秋二祭。因为这里曾有徐福在此立坛,秦始皇亲自祭天,这块巨石便命名为“千人坛”。

  中华石窗园

  中华石窗园是宁波地区最大的郊野风格私家园林,以展示中国古代石窗艺术为主题,整个景区由雅戈尔中国石窗博物馆、南宋遗址泽山书院及山野自然生态三大部分组成。石窗博物馆所收藏的石窗是收藏家历经十余年艰辛收集,走遍大江南北,耗尽巨资,现精选一千一百余片石窗,基本能反映我国各个不同时间的古石窗,更有现国内最古老的宋朝石窗和堪称中国最大的古石窗,数量之多,规格之全、系统性之强、规模之大为国内首创,是中国唯一的石窗博物馆。

  1、泽山书院

  翘角飞檐,松香古韵,尽显南宋建筑遗风;讲堂斋舍,祠堂楼阁,阅览黄震退隐之庐;文联画卷,经书古籍,品读东发学派真谛。

  2、九龙喷泉

  青石踞九龙,中盘三星送瑞福。仙乐飘飘,一泓清水自龙出,烟雾氤氲朦胧罩。不经间,七色彩虹四周绕。

  3、博古馆

  人间百媚千红,凝结在方寸石窗之上。影化的龙形,仙人的法器,佛家的象征。文房四宝,平安驱邪,画面简约流畅,精刻细致。博古馆,简单背后的不简单。

  4、六角亭

  亭子用亭盖和亭柱为框,好比一幅画的画框。而这时亭已非亭,亭就是山水,山水就是亭,游人则尽如醉翁,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5、人物馆

  是神话传说,是历史典故,是戏文故事,是人间百态。追溯石窗历史,解读石窗内容,欣赏石窗佳品。回顾历史,聆听神话传奇。人物馆,带你步入景色宜人的花厅,带你鉴赏先辈佳作,带你领略人生百态,民间乐事。

  6、茶楼

  江南装修风格,木窗、石窗、宫灯、门环,曲水流觞,给崇尚古典文化的茶客一个纳凉休憩的去处。

  7、精品馆

  将石窗的展示与现代建筑相结合,是园区的亮点,也是古建筑群的另类,矛盾的和谐。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国内最大的古石窗带给你的震撼与钦佩。古石窗中的精品佳作,展现于精品馆。

  8、天水岩水池

  天水岩水池由山顶蜿蜒穿过整个景区,远望去天水一线,池内流水淙淙,鱼儿自由游弋,彰显出和谐迤逦的自然风光,水边平台更增添了山水人的共融。您可以到此尽享临池戏水、回归自然的无穷乐趣。

  9、小九天瀑布

  小九天瀑布让您真正体会唐代大诗人李白诗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之情,这瀑布像银河从天而降,又像无数朵白云在青山上飘…;更像天女手中的银色飘带,从天上飘到山崖下面,伸进幽蓝色的深涧……。

  佛迹寺

  佛迹寺是座落于达蓬山巅的古寺。关于佛迹寺的来历,缘起于其附近的一个佛迹洞。相传唐天宝元年(742年),有位名叫达慧的云游僧来到山上,发现了荒芜多年的佛迹洞,洞内留有观音佛脚印一个,以为佛迹,遂建起了这座巍峨的寺院。佛迹寺原来还有中佛迹寺和下佛迹寺,现在已经只剩下遗址。

  现重建的佛迹寺依托“千年佛迹”,又现当年古寺的宏伟壮丽。佛迹寺于礼佛区的主轴上依次排列天王殿(山门)、大殿、藏经楼,东西角楼、祖师殿、伽蓝殿、药师殿、弥陀殿及廊等分列左右两翼,共同合成佛迹寺的主体礼佛空间。

  香客寮、僧寮以及念佛堂组成院落,由北向南依次叠落。东侧由方丈院、素菜馆、钟楼、斋堂、居士寮组成、观音院单独设于东端。 有道是“东拜海天佛国,西祈千年福地”,浙东名寺佛迹寺屹立于郁郁葱葱的达蓬山巅,为各方香客保一生平安。

  [1]

  达蓬山交通线路

  自驾游指南

  浒山--景区,329国道或中横线至三北达蓬南路直入,约40分钟车程。

  宁波--景区,江东经常洪隧道走329国道至三北达蓬南路直入,或绕城高速掌起下经329国道至三北达蓬南路直入。

  杭州湾大桥--景区,沈海高速观海卫出口下,走中横线至三北达蓬南路直入,或沈海高速掌起出口下,走329国道至三北达蓬南路直入,约20分钟车程。

  公交路线

  宁波北站至慈溪浒山中巴,在三北达蓬南路下,约40分钟车程。

  杭州、上海路线

  上海—达蓬山 杭州湾跨海大桥 掌起下 车程1小时45分钟

  杭州—达蓬山 杭甬高速 掌起下 车程 1小时30分钟

中国旅游日是每年的5月19日,非法定节假日。该节日起源于2001年5月19日,浙江宁海人麻绍勤以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的名义,向社会发出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倡议,建议《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开篇之日(5月19日)定名为中国旅游日。

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中国旅游日标志释义

造型解析: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印鉴艺术。甲骨文“旅”字的变形与方形的印鉴外轮廓,突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发展“根”与“植”的关系,为“中国旅游日”注入了更加鲜明的文化色彩,在延续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创造了新的视觉意象。变形的“旅”字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旅游场景:一面旗帜引领下的一队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地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中。这有着强烈的具象化意义和象征,突显了“中国旅游日”的主旨与核心,引导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旅游,体现了“中国旅游日”的号召力、影响力。同时,变形的甲骨文“旅”字暗含了“519”这组数字,进一步强调了“中国旅游日”的日期,让“中国旅游日”更加深入人心。

颜色运用:蓝绿颜色的运用,不仅色彩鲜明,视觉冲击力强,而且渐变的过渡处理让两个主体色彩自然融合,和谐大气。蓝色代表天空,绿色代表自然,象征着中国旅游蓬勃发展的朝气和生命力,以及中国旅游所倡导的绿色、环保、和谐、文明发展的主旨和理念。同时,变形的“旅”字演化的游人们行走在蓝天绿地中,也体现了中国人自古追求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生境界,在注重环保与和谐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

标志字体选择:标志字体上采用了中国传统隶书的“中国旅游日”及英文Arial体“China  Tourism  Day”的中英文双语对照,在突显“中国旅游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彰显了中国旅游的国际化视野与现代发展理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070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