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万。主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深1.5米。由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 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联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称。公元452年兴建。八世纪为亚得里亚海贸易中心。十世纪曾建立城市共和国,中世纪为地中海最繁荣的贸易中心之一。新航路开通后,因欧洲商业中心渐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1866年并入意大利王国。工商业发达,有炼铝、化学、炼焦、化肥、炼油、钢铁等工业。以生产珠宝玉石工艺品、玻璃器皿、花皮革制品、花边、刺绣等著称。陆上的马尔盖拉港是重要油港和客运港。驰名的旅游中心,年有3百万游客。古老的圣马可广场是城市活动中心,广场周围耸立着大教堂、钟楼等拜占庭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离岸2公里处的线状沙洲-利多是欧洲最著名的海滨浴场。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这个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欧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其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缀接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
威尼斯(意大利文Venezia)是意大利东北部的城市,市区涵盖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海边的小岛和邻近一处半岛。威尼斯有很多运河,有水乡的美誉。威尼斯中心旧市区街道狭窄,是行人徒步区,禁止汽车进入,是欧洲最大的无汽车地区。2003年人口274000人。
历史
威尼斯的成立可回溯到568年。当时,意大利北部遭受伦巴底人(Lombards)的侵略,许多难民逃到威尼斯岛避难。在8世纪中,威尼斯人抵抗贝宾三世(Pepin III)的帝国扩展,而附属于拜占庭帝国。过后,威尼斯逐渐发展强大。当拜占庭帝国没落之时,威尼斯的自治权渐增,最后取得独立,成立威尼斯共和国 (9世纪至18世纪),由威尼斯公爵(Doge)统治。威尼斯共和国在当时拥有强大的海上军事势力,是十字军东征的重要基地之一。除此之外,威尼斯也是文艺复兴时代重要的商业(尤其是香料贸易)与艺术中心。
1797年5月12日,威尼斯被法国的拿破仑侵占,失去了几百年来的自治权。稍后,拿破仑在1797年10月12日依干波佛米奥条约(Treaty of Campo Formio)把威尼斯交于奥地利。奥地利当局在1789年1月18日正式接管威尼斯。1805年,拿破仑与奥地利签署伯勒斯堡条约(Treaty of Pressburg),从奥地利人手中取回威尼斯,并把其纳入自己的意大利王国内。1814年,随着拿破仑的战败,威尼斯又再次归奥地利统治。1866年,威尼斯成为现代意大利的一部分。
1966年11月4日,大潮涌入潟卤古城,圣马可广场陷入水深12米以下,大水造成5000多人无家可归,并摧毁无数的艺术作品。且当年淹水次数高达100多次。
交通
19世纪之时,一条铁路长堤把威尼斯主岛西北部与意大利半岛连接起来,为威尼斯带来一座本身的火车站。20世纪时,又加建了公路长堤和停车场。威尼斯主岛西北部因而成为使用铁路和道路通往威尼斯的入口处。然而,威尼斯市内禁止车辆进入。
威尼斯市内道路狭窄,运河交错。步行外,水上交通是主要的代步方法。其中,“刚朵拉”(gondola)是威尼斯最具代表性和传统的水上代步小船。但现今威尼斯人通常会使用较为经济的水上巴士(vaporetti)穿行市内主要水道和威尼斯的其他小岛。
威尼斯的国际机场,马可波罗国际机场,建在威尼斯对岸的意大利半岛大陆上。
旅游景点
1987年,威尼斯及其潟湖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
圣马可广场(Piazza San Marco)
公爵府(Palazzo Ducale)
里奥多桥(Ponte di Rialto)
著名人物
马可波罗(1254-1324),旅行家
提香(1477-1576),画家
安多尼奥·韦瓦第(1678-1741),音乐家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提起水城威尼斯,不禁令人想起莎翁笔下的威尼斯商人和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这座举世闻名的小城位于意大利东北部、米兰以东160英里,素有“亚得里亚海明珠”之称。然而,绚烂如琉璃、脆弱如蝉翼的威尼斯却在全世界人的目光中以惊人的速度不断下沉。为了挽救城市不被海水淹没,科学家们提出了两种抢救方法:修建防洪水闸和把海水注入地下,抬高整座威尼斯城。
不断下沉的“海上明珠” 威尼斯这座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是由威尼斯泻湖中央的117座岛屿组成的,泻湖最终流入亚得里亚海。威尼斯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452年,当时,人们为了躲避匈奴王阿拉提的入侵而来到泻湖的岛屿上。从此以后,水——这道天然的屏障,保护他们世代在岛上安全地繁衍生息。
水曾是威尼斯的保护神,现在却成了威尼斯最大的敌人。大陆板块漂移、地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人们大量开采地下水等诸多因素使得整个城市在过去的百年内下沉了23厘米。专家们预计,这种下沉速度还在不断加剧,再下沉23厘米只需要短短50年时间。现在,威尼斯人生活的中心——圣马可广场只高于警戒水位30厘米。每年冬天,这里都要遭受大约60次洪水侵袭,洪灾发生率是100年前的6倍。
防洪水闸与海水注入地下
为了阻止这座华美古老的城市彻底沉入水中,威尼斯人在2003年启动了代号为“摩西”的修建防洪水闸的计划。他们将在泻湖入口处修建79座浮动水闸。当水位正常时,300吨重的水闸内充满水,静止在水底。一旦水位超过警戒线1米,就向水闸内注入空气,水被排出,水闸跟着上浮。整个工程预计2011年完工。但是,就阻止威尼斯下沉来说,单靠这项措施远远不够。
为此,来自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科学家甘博拉蒂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利用石油工业中常使用的技术,把海水注入地下,抬高整座威尼斯城。据《泰晤士报》7月23日报道,甘博拉蒂预计此项工程将在未来十年内每年向地下注入1800万立方米海水,从而将整座城市抬高大约30厘米。
根据甘博拉蒂的计划,海水将被注入泻湖以下600-800米的砂石层,将这一层增厚40-50米。由于砂石层上下都有不易渗水的粘土层保护,所以海水只会横向流失,这也是为什么甘博拉蒂坚持要连续注水10年之久。
目前,这一计划已经获得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威尼斯当局将在下周拨专款进行此项计划的可行性研究。一位参与讨论的工程师表示,如果这个计划可行,那么“它将在未来的数年里大大减缓海平面上升给威尼斯城带来的冲击”。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这个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欧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期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350座桥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
威尼斯(意大利文Venezia)是意大利东北部的城市,市区涵盖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海边的小岛和邻近一处半岛。威尼斯有很多运河,有水乡的美誉。威尼斯中心旧市区街道狭窄,是行人徒步区,禁止汽车进入,是欧洲最大的无汽车地区。2003年人口274000人。
历史
威尼斯的成立可回溯到568年。当时,意大利北部遭受伦巴底人(Lombards)的侵略,许多难民逃到威尼斯岛避难。在8世纪中,威尼斯人抵抗贝宾三世(Pepin III)的帝国扩展,而附属于拜占庭帝国。过后,威尼斯逐渐发展强大。当拜占庭帝国没落之时,威尼斯的自治权渐增,最后取得独立,成立威尼斯共和国 (9世纪至18世纪),由威尼斯公爵(Doge)统治。威尼斯共和国在当时拥有强大的海上军事势力,是十字军东征的重要基地之一。除此之外,威尼斯也是文艺复兴时代重要的商业(尤其是香料贸易)与艺术中心。
1797年5月12日,威尼斯被法国的拿破仑侵占,失去了几百年来的自治权。稍后,拿破仑在1797年10月12日依干波佛米奥条约(Treaty of Campo Formio)把威尼斯交于奥地利。奥地利当局在1789年1月18日正式接管威尼斯。1805年,拿破仑与奥地利签署伯勒斯堡条约(Treaty of Pressburg),从奥地利人手中取回威尼斯,并把其纳入自己的意大利王国内。1814年,随着拿破仑的战败,威尼斯又再次归奥地利统治。1866年,威尼斯成为现代意大利的一部分。
1966年11月4日,大潮涌入潟卤古城,圣马可广场陷入水深12米以下,大水造成5000多人无家可归,并摧毁无数的艺术作品。且当年淹水次数高达100多次。
交通
19世纪之时,一条铁路长堤把威尼斯主岛西北部与意大利半岛连接起来,为威尼斯带来一座本身的火车站。20世纪时,又加建了公路长堤和停车场。威尼斯主岛西北部因而成为使用铁路和道路通往威尼斯的入口处。然而,威尼斯市内禁止车辆进入。
威尼斯市内道路狭窄,运河交错。步行外,水上交通是主要的代步方法。其中,“刚朵拉”(gondola)是威尼斯最具代表性和传统的水上代步小船。但现今威尼斯人通常会使用较为经济的水上巴士(vaporetti)穿行市内主要水道和威尼斯的其他小岛。
威尼斯的国际机场,马可波罗国际机场,建在威尼斯对岸的意大利半岛大陆上。
旅游景点
1987年,威尼斯及其潟湖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
圣马可广场(Piazza San Marco)
公爵府(Palazzo Ducale)
里奥多桥(Ponte di Rialto)
著名人物
马可波罗(1254-1324),旅行家
提香(1477-1576),画家
安多尼奥·韦瓦第(1678-1741),音乐家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提起水城威尼斯,不禁令人想起莎翁笔下的威尼斯商人和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这座举世闻名的小城位于意大利东北部、米兰以东160英里,素有“亚得里亚海明珠”之称。然而,绚烂如琉璃、脆弱如蝉翼的威尼斯却在全世界人的目光中以惊人的速度不断下沉。为了挽救城市不被海水淹没,科学家们提出了两种抢救方法:修建防洪水闸和把海水注入地下,抬高整座威尼斯城。
不断下沉的“海上明珠” 威尼斯这座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是由威尼斯泻湖中央的117座岛屿组成的,泻湖最终流入亚得里亚海。威尼斯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452年,当时,人们为了躲避匈奴王阿拉提的入侵而来到泻湖的岛屿上。从此以后,水——这道天然的屏障,保护他们世代在岛上安全地繁衍生息。
水曾是威尼斯的保护神,现在却成了威尼斯最大的敌人。大陆板块漂移、地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人们大量开采地下水等诸多因素使得整个城市在过去的百年内下沉了23厘米。专家们预计,这种下沉速度还在不断加剧,再下沉23厘米只需要短短50年时间。现在,威尼斯人生活的中心——圣马可广场只高于警戒水位30厘米。每年冬天,这里都要遭受大约60次洪水侵袭,洪灾发生率是100年前的6倍。
防洪水闸与海水注入地下
为了阻止这座华美古老的城市彻底沉入水中,威尼斯人在2003年启动了代号为“摩西”的修建防洪水闸的计划。他们将在泻湖入口处修建79座浮动水闸。当水位正常时,300吨重的水闸内充满水,静止在水底。一旦水位超过警戒线1米,就向水闸内注入空气,水被排出,水闸跟着上浮。整个工程预计2011年完工。但是,就阻止威尼斯下沉来说,单靠这项措施远远不够。
为此,来自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科学家甘博拉蒂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利用石油工业中常使用的技术,把海水注入地下,抬高整座威尼斯城。据《泰晤士报》7月23日报道,甘博拉蒂预计此项工程将在未来十年内每年向地下注入1800万立方米海水,从而将整座城市抬高大约30厘米。
根据甘博拉蒂的计划,海水将被注入泻湖以下600-800米的砂石层,将这一层增厚40-50米。由于砂石层上下都有不易渗水的粘土层保护,所以海水只会横向流失,这也是为什么甘博拉蒂坚持要连续注水10年之久。
目前,这一计划已经获得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威尼斯当局将在下周拨专款进行此项计划的可行性研究。一位参与讨论的工程师表示,如果这个计划可行,那么“它将在未来的数年里大大减缓海平面上升给威尼斯城带来的冲击”。
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期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350座桥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
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
这个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却被一百多条蛛网般密布的运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岛,岛与岛之间只凭各式桥梁错落连接,初来乍到很快便会迷失在这座“水城”中。好在有大运河呈S形贯穿整个城市。沿着这条号称“威尼斯最长的街道”,可以饱览威尼斯的
精华而不用担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栋宫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于14至16世纪,有拜占庭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平日里大运河真的像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样,各式船只往来穿梭其上,最别致的当然还是贡多拉。
虽说威尼斯的守护神和城市象征是圣马克广场上那头带翅膀的狮子,可在人们心中,说到威尼斯就自然会想到穿梭于水巷中的贡多拉。这是一种月牙形的黑色平底小船,几百年前,威尼斯贵族们喜欢乘坐雕刻精美,装饰着绫罗绸缎的贡多拉互相斗富。为了刹住这种奢靡的风气,威尼斯政府颁布了一条发令,禁止把贡多拉漆成彩色,于是,曾经争奇斗艳的贡多拉都变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黑色小船。
晚上乘一小时贡多拉的花费可以乘“水上公交”绕威尼斯30圈,可是即便昂贵,你又怎么舍得放弃夜游威尼斯的终极浪漫?夜晚的水面倒影着月色,经过一天的喧嚣,此时的河面重归平静,贡多拉在如丝般的碧波上静静前行。两岸爬满青苔的古老墙根发出特殊的潮湿气味,仿佛伸手可触。河水汩汩,船儿荡漾,让人忍不住幻想自己回到几百年前艺术辉煌一时的威尼斯,自己是王公贵族,正乘坐贡多拉,赴一场假面舞会。只有撑船的威尼斯小伙儿在狭窄水巷拐弯处的一声吆喝,才把人又带回到现实世界中来。
船行之处,处处有桥。威尼斯的桥有350座之多,最有名的莫过于叹息桥。它是连接总督府和监狱的一座封闭式的巴洛克风格的桥。至于为什么这座桥有这么个无奈的名字,说法很多。有个说法是一名死囚走过叹息桥时,透过桥上的窗户看到对面房子里自己的女友拥抱着新情人,不禁深深叹息。叹息桥因此得名。不管这个传说是不是有来由,至少现在的叹息桥已经成了恋人见证爱情的地方无数情侣在这里上演深情一幕,也算得是威尼斯的一景。
威尼斯的浪漫中多少掺杂一些凄美,地下水抽取过多,造成威尼斯的陆地不断下沉,再加上周期性的潮水,因水而美丽的威尼斯正在被洪水慢慢侵蚀。她还会为我们的世界美丽多久?这已经不是我们能够左右得了的事情。我们能做的仅仅靠近她,欣赏她,把心盛满浪漫的感受再离开。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这个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欧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期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350座桥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
威尼斯肥沃的冲积土质,就地而取材的石块,加上用邻近内陆的木头做的小船往来其间;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们建起了威尼斯。这个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却被一百多条蛛网般密布的运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岛,岛与岛之间只凭各式桥梁错落连接,初来乍到很快便会迷失在这座“水城”中。好在有大运河呈S形贯穿整个城市。沿着这条号称“威尼斯最长的街道”,可以饱览威尼斯的精华而不用担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栋宫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于14至16世纪,有拜占庭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平日里大运河真的像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样,各式船只往来穿梭其上,最别致的当然还是贡多拉。
威尼斯有毁于火中又重生的凤凰歌剧院,徐志摩笔下忧伤的叹息桥,伟大的文艺复兴和拜占庭式建筑,世界上最美的广场之一—圣马可广场,有美得令人窒息的回廊,大师安东尼奥尼**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这儿拍摄;这儿是文艺复兴的一个重镇,产过历史上最重要的画派之一:威尼斯画派;德国音乐大师理查德•瓦格纳在这里与世长辞……这个城市昔日的光荣与梦想通过保存异常完好的建筑延续到今天,她独特的气氛令游人感到如受魔法,令凡是来过的威尼斯游客都念念不舍,乐而忘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