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法国被称为“浪漫之国”?

为什么法国被称为“浪漫之国”?,第1张

提起法国,人们的第一联想就是浪漫:塞纳河边的散步,香榭里舍林荫下的低徊,酒吧里的慢酌,咖啡馆里的细语---。法国式的浪漫无一例外地与鲜花、烛光、香水、拥吻联系在一起。只有你真正到了法国,才会发现其实法国人的这些浪漫表达体现了他们对优雅、精致、舒适生活的追求。  初到法国时,很不习惯他们的亲脸礼节。男人与女人之间,女人与女人之间,无论初见、再见或是分别,总会彼此贴一下两边的脸颊,同时伴随嘴里响亮地“啵“一声,法语称之为“BIZOUX”(必租)。到得后来,入乡随俗,虽然那声“啵”无论如何学不标准,但对亲脸却习以为常,而且还慢慢体会出它的好处来。这种近距离接触无形中拉近了陌生人之间的距离,能使原本可能拘谨的气氛马上缓和起来;而好朋友之间再加上拥抱,更觉得亲切。无疑,在非正式场合,这种礼节是结交朋友的敲门砖。  鲜花是法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与其说是点缀,不如说上生活的一部分。集市上,大街上,超市里,随处可见卖花的店面或摊位。那些花儿或是插在花筒里,或是各种花扎成花束,颜色之鲜艳,种类之繁多,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走在路上,常常可见怀抱一束花的男人,面露微笑,眼含温柔,此时的他一定是心中充满柔情吧?而收到花的人又将是怎样一种心情呢?家中有花的日子,即使在再阴霾的天也将是阳光明媚,法国人深谙这一点。不论花的贵贱,不论生活贫富,只在花瓶里插上几支姹紫嫣红,整个房间即被照亮。  香氛,是法国人生活的另一个方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香水生产国,法国人的香水消费量也位居世界第一。他们对用香的讲究已达到无与伦比的地步。且不说冬夏有别,昼夜有别,光是配套使用的香氛产品就让人瞠目结舌:同一种香型同一种品牌的肥皂、沐浴乳、按摩膏、体霜、面霜、淡香水、香精、熏香油---陈列在货架上,林林总总,目不暇接。男人、女人、年轻人、年老人,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味道与众不同,个性张扬。而当人们劳累一天回到家里,点上香熏,沉浸在充满香气的热水里,空气中弥漫着自己喜欢的香味,那种放松,那种惬意!对香氛的追求已在不经意中变成了对生活的实实在在的享受。  法国人无论用什么买什么都讲究色彩和气氛的搭配,穿衣戴帽如此,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也是如此。比如请客吃饭,讲究的家庭会端上色彩雅致、做工精细的陶瓷餐具或银制餐具:餐巾与餐桌布是成套的,刀、叉、勺、盘、碗也是搭配得完美无缺;有些单身汉则使用一次性纸餐具,但花形图案颜色同样完美融合,反映着主人的个人品位和喜好。每个家庭几乎都备有烛台,蜡烛有高矮胖瘦,各色各样,完全随心情而用。朋友小聚时点上几枝蜡烛,弹上几首曲子,烛光曳曳,人影婆娑,乐声缈缈,偶尔呷上一口红酒,酒不醉人人自醉。  其实,法国人的浪漫无处不在。在街上行走,随时可以见到激情拥吻的年轻情侣,他们那种旁若无人的忘我情景只会引人羡慕;也常常看到发色苍苍的老夫妇携手挽臂,躅躅而行,那自然又是另一种让人感动的浪漫;甚至商店橱窗竖立的身穿情侣装的模特情侣,超市货架上一排排精心摆置、颜色协调的用品,街头广告牌上匠心独具、创意无限、令人浮想联翩的广告,还有街角那家橱窗和内部装饰一周一变换的小小点心店以及那一款款小巧精致、点缀鲜艳水果的甜点,--- 目之所及,无处不映现着他们在不经意中流露出来的优雅。  浪漫已经渗透于法国人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它是一种优雅,一种从容。在法国人的眼中,浪漫已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情调的可以追求,而是融于生活的每一时刻,每个方面,是一种的现实的生活方式。  『异国风情』浪漫的法国  作者:梦中的你 提交日期:2001-4-4 16:49:28  版块刚刚开张,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要写些什么才好。就慢慢地来整理出头绪吧。  法国是我们所公认的最浪漫的地方,偶然想起它,就先从这里开始吧。  法兰西共和国(La Republique Francaise),位于欧洲大陆西部。它三边临海,三边靠岸,领土的六边形体就首先给了我们一些它特有的味道。  法国是欧洲浪漫的中心,它的悠久历史、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名胜古迹及乡野风光吸引着许多向往着那里的人们。风情万种的花都巴黎,美丽迷人的蓝色海岸,阿尔卑斯山的滑雪场等也都会为我们留有一丝幻想。  法兰西共和国始建于5世纪。它在15世纪末形成中央集权国家。 1789年曾经爆发过资产阶级革命。此后,先后建立过五次共和国和两次帝国。1958年第五共和国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号殖民帝国,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20倍。战后,法属殖民地大部先后独立。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星形广场、埃菲尔铁塔和凡尔赛宫,都极具意义代表着法国的悠久文化历史,它们所蕴藏的奥秘与文化内涵,都曾令人类为此自豪和慨叹。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俗,法国是香槟酒、白兰地酒的故乡。法国人认为除夕之夜家中若有剩酒,来年便要交厄运。法国最名贵的菜是鹅肝,法国人最爱吃蜗牛和青蛙腿。  法国时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选料丰富、优异,设计大胆,制作技术高超,使法国时装一直引导世界时装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时装店,老板们的口号是:“时装不卖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两个妇女穿着一模一样的服装。目前高级时装最有名的有:“吉莱热”、“巴朗夏卡”、“吉旺熙”、“夏奈尔”、“狄奥尔”、“卡丹”和圣洛朗”。近年来,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巴黎女郎的裙子,其式样之多。款式之新,在别国很难见到。法国人是把收入的最小部分用于穿着的欧洲国家,法国人一般很注意服装方面的鉴赏力,也接受比较便宜的而不十分讲究的仿制品。  哺养庞物在我国现今的家庭中开始有了一定的潮流,然而当今的法国家庭,对小动物的恩宠更加悉心,且不惜耗费巨金收买哺养。法国现今有一半以上的家庭中都饲养着各种小动物,总头数在3000万只以上。1/3的家庭养狗,狗的数量已近4万条。各种狗医院、狗服装店屡见不鲜。但是,动物不仅给法国人带来了乐趣,也造成一定灾难。法国每年发生狗伤人的事件50多万起。 但法国人却仍然与他们的庞物保留着很深厚的感情。  法国是一个讲文明礼貌的国家。对妇女谦恭礼貌是法国人引以自豪的传统。法国人见面打招呼,最常见的方式莫过于握手。不过握手时一是握时间不应过长,二是没有必要握住人家的手使劲晃动。一般是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年长者向年幼者先伸手。上级向下级先伸手。  法国是第一个公认以吻表示感情的国家。法国人的吻有严格的界限:他们在见到久别重逢的亲友、同事时,是贴贴脸或颊,长辈对小辈则是亲额头,只有在爱人和情侣之间,才亲嘴或接吻。  法国的婚俗也有其独特的方工。法国人结婚前要先行订婚,订婚的仪式比较简单,一般由女方的家长宴请男方的家长及兄弟姐妹,也可同时邀请其他亲戚、甚至一两名好友出席。现在法国的婚礼也已慢慢趋向简单化,但却仍不失为最隆重的家庭节日,带有庄严神圣的色彩。婚礼由市长或他的一名副手主持,习惯上是在周二、四、五、六早9时至下午5时之间。婚后也同样会大宴宾客。法国农村有的地方在婚前要签订财产婚约并办理公证。婚约中要写明未婚夫妇的全部财产、未婚妻的嫁妆和未婚夫的产业。婚龄纪念在民间已成为一种喜庆的风俗。女子守寡300天后,或宣布与丈夫分居300天后可以再嫁,男子则无时间上的限制。  每年11月1日是法国的圣灵节,它相当于中国的清明节。法国人习惯上在这一天去墓地祭奠,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  法国还有一个节日叫做圣喀德琳娜节。它是巴黎“大龄女青年”的节日。每年11月25日这一天,年满25岁而尚未婚配的姑娘们到喀德琳娜塑像前献一束鲜花,再到大时装店跳舞,饮酒狂欢,最后会选出一位最美的姑娘作为节日的王后。  每一个国家都有其不同的历史,每一个国家都会蕴藏着不同的文化历史与背景,慢慢地探究,原来生活真的是可以以丰富多彩的面孔面对我们。  法国人很喜欢喝酒,他们对酒有着特殊的爱好。 法国是产酒大国,其葡萄酒产量居世界之首。法国白兰地和香槟是闻名于世的美酒。法国也是酒的消费大国,据统计,就葡萄酒一项,平均每个法国人一年消耗量就超过75公斤。 在法国,许多家庭有酒窖,里面珍存着各种好酒。在生活比较讲究的家庭里,有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和度数高低的众多的瓶装酒作为陈设品,有的数以百计,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在大小饭店和餐馆里,餐桌上摆放的菜单只有二三页,但酒谱却是洋洋大观,厚厚的一本 法国人不仅喜欢喝酒,而且喝酒的方式也别出心裁:饭前有饭前酒,吃时有送饭酒,饭后有饭后酒。除了饮酒的程序外,还要根据上菜的品种喝相应的酒。如果是鸡、鸭鱼类(呈白色),就喝白酒;如果是猪、牛、羊肉(呈红色),则饮红酒。一般居民尤其是体力劳动者,经常在中午劳动者,经常在中午吃饭前,到附近酒店喝一二杯酒下午下班后,又照例去喝一二杯,每天喝好几次酒。

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 Louis David)简介:

雅克·路易·大卫出生于巴黎的一个五金商家庭,10岁时父亲过世,由皇家砖瓦匠的叔父抚养,酷爱绘画的大卫在亲友帮助下被送到布歇那里学画,布歇发现大卫的气质与自己的罗可可风格不一致,就将他转到皇家美术院教授维恩门下。

大卫并不是天才,他个性沉默寡言,喜欢思考,不太合群,缺少典雅,使人感到少年老成,他以惊人的毅力和勤奋刻苦精神,认真地学习过普桑、布歇、格勒兹和卡拉瓦乔。

23岁的大卫第一次参加罗马奖考试,考题是智慧女神雅典娜与战神马尔斯的战斗,艺术风格基本上是模仿罗可可风格,但是人物形象情绪激烈、步伐沉重,因此画面很不协调而落选,直到27岁大卫历经3次失败后才获得罗马奖赴罗马留学。他在罗马学习期间为古代希腊罗马艺术遗迹所感动,产生了研究和学习的浓厚兴趣,他下决心暂时不搞艺术创作,专心钻研希腊罗马雕刻,认真画了4年的素描,32岁时曾带着一幅素描稿《帕脱克卢斯的葬仪》回巴黎沙龙展出。在接受古代艺术影响的同时,大卫在思想政治上也受到古罗马共和政体的潜移默化,滋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热情。后来他竭力想借用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样式,传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思想感情。

大卫最初的创作都是从古希腊罗马的传说和艺术中寻求美的源泉和理想,把古代英雄的品德和艺术样式视为审美的最高标准。他曾说过,古代是当代画家的学校,它是当代画家艺术创造取之不尽的源泉。后来由于接触到一些反封建的革命党人,如雅各宾党的***罗伯斯庇尔等,他在政治思想和艺术观念上产生了一些变化,创作了一些富有时代精神的作品。从这时起大卫就勇敢地站在时代的高度,用自己的艺术为反封建斗争服务,逐渐走进现实主义潮流。他说过:“艺术必须帮助全体民众的幸福与教化,艺术必须向广大民众揭示市民的美德和勇气”。从此,大卫把艺术作为反封建的战斗武器使用,作为战士登上了画坛和政坛。他在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是《贺拉斯兄弟宣誓》。

如果说罗可可艺术是路易十五时代为适应快要上断头台的没落贵族阶级的空虚心灵的需要,那大卫的艺术是直接为资产阶级大革命服务的。大卫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探索艺术创作,突破了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比启蒙思潮下的写实主义更进一步地描绘了时代的革命斗争现实,他借历史题材揭示如何建立和巩固新的社会制度与新的社会风尚的革命思想。当大革命的风暴到来时,大卫不仅仅是画家,他还作为社会活动家、革命家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他被选为国民议会的议员,成为革命领袖罗伯斯庇尔的战友,并以国民教育委员的身份从事大量的革命艺术活动。他公开倡导艺术必须为政治斗争服务,他说:“艺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为了帮助某一个政治概念的胜利而存在”。

在大革命中,大卫根据国民议会的建议创作了一些具有鲜明革命时代特征的肖像画,其中最杰出的是《马拉之死》。

1794年是大卫艺术生涯中最光辉的年月,他的艺术充满了时代革命气息,具有鲜明的政治思想倾向性,并将古典主义的艺术形式和现实的时代生活相结合,成为一位革命艺术家。但是随着“热月党”政变,雅各宾党政权被推翻,大卫被捕入狱,出狱后看到国家发生的变化令他触目惊心。革命的理想破灭了,整个社会陷于黑暗恐怖的深渊,这使大卫心灰意冷,又无能为力。从此在创作上他放弃了现实的题材,又沉浸在对古代社会的向往之中,再也没有画过富有革命激情的作品。他在那黑暗的岁月里停止了一切社会活动,情绪非常消沉,艺术生命也面临枯竭。这时的画家期望和平,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了《萨宾妇女》。

我们从大卫的经历和艺术生涯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一个艺术家只有投身于时代的变革,才能创造出震撼人心的优秀作品,一旦脱离时代和人民大众,艺术生命也就枯萎了。大卫给后辈的艺术家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他曾说过一些激励人心的话,至今对我们艺术创造仍有教育意义,他说:“绘画不是技巧,技巧不能构成画家。”他还说:“拿调色板的不一定是画家,拿调色板的手必须服从头脑”。这些都成为画家的箴言。

当拿破仑夺取政权建立帝制以后,大卫又为拿破仑服务,成为帝国的首席画家,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很多反映拿破仑的英雄业绩和形象的作品。1816年拿破仑被推翻,波旁王朝复辟,将曾对处死路易十六投赞成票的大卫驱逐,他被迫迁居比利时布鲁塞尔,最终客死异国。

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 Louis David)年表:

雅克·路易斯·大卫(Jacques Louis David,1748-1825)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杰出画家,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

1748年 大卫出身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最初的绘画老师是他的亲戚,著名的罗可可画家布歇(Boucher Francois,1703-1770)。

1758年 父亲去逝,由其叔父和建筑师德麦戎抚养。

1766年 和皇家绘画雕刻学院历史画家维恩学画。

1774年 从皇家美术院毕业后获罗马大奖,赴意大利游学,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美术影响。

1780年 返回巴黎。

1784年 再次去罗马并创作了历史画“荷拉斯兄弟的之誓”。

1793年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路易十六王朝,大卫加入了资产阶级左翼的雅各宾党,并被推举为国民议会主席。大卫因雅各宾党两次入狱。同年,雅各宾党的***马拉被刺,大卫怀着悲愤的激情创作了“马拉之死”。

1794年7月 拿破仑发动政变,推翻了雅各宾党专政,因大卫参加了雅各宾党,他被罗列了17条罪状而被捕入狱,险遭杀身之祸。

1799年 成为拿破仑的首席宫廷画师。同时期他还教出一批优秀的画家,如: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等。

1814年3月 拿破仑失败。

1816年 大卫作为一个弑君犯而被迫侨居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1825年 客死异乡,享年77岁。

巴黎,一座不夜之城、爱情之城,塞纳河畔的艺术与历史之都,拥有世界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巴黎当之无愧地在全世界享有最浪漫城市的美誉,巴黎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达到了无可匹及的巅峰。

巴黎是法国的文化中心。那裏有众多的世界闻名的大学、学院、图书馆以及博物院、展览馆、剧场、剧院及1985年5月落成的“晶球”全景**院等。巴黎是文学家、艺术家的摇篮。如果说巴黎的生活场景是莫里哀、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等大文豪的创作源泉,那麼塞纳河便是印象主义画派的母亲。1858年,17岁的克洛德•莫内便在画家欧仁、布坦的指导下,开始静静地坐在塞纳河边,细心地观赏和描绘著阳光的变化。

以夏特勒(Chatelet)广场为基点,其周围到香榭大道都是市中心(Centre),亦即这块巴黎市中心是全城最古老,但也最热闹的地点。市中心的「中心」是为塞纳河所围绕的西堤岛(Cite)上的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和巴黎地方法院(Conciergerie)。西堤岛之北,是协和广场(Pl de Concorde)、巴黎歌剧院(即加尼埃歌剧院)、马德莲教堂(Sainte Marie Madeleine)、罗浮宫(Palais du Louvre)、杜勒丽花园(Parc des Tuileries)等都位於右岸市中心这一地区。从卡卢索凯旋门(Arc de Triumphe du Caroussel)为起点,进入杜乐丽花园,经协和广场方尖碑,顺著香榭大道直通庄严的凯旋门,再延续到拉德芳斯(La Defense)的方舟建筑(Grande Arche),这条中轴线是举世知名的风景线。

若以香榭大道为分界线,往西看,巴黎的象徵——艾菲尔铁塔、荣军院(Les Invallides)在左岸。更北一些,蒙马特山丘上的圣心堂(Basilique du Sacre Coeur)白色尖顶彷如地标似地耸立,是仅次於艾菲尔铁塔高度的巴黎地标景物。

很少有地方能像巴黎这样,聚集世界上所有知名品牌的商店於一街,让人逛到昏天黑地,买到手脚发软……。巴黎塞纳河左岸、右岸时尚大购物,简言之就是另类搞怪与高雅矫作的大对决,这种现象同时反映出以市中心延伸出去,两岸居民文化发展的异端。对观光客来说,可以各取所需。不少人来到巴黎,都会去右岸的蒙塔涅大道名店街朝圣一番!即使只是逛橱窗,名牌货标价高得令人咋舌,瞥一眼时尚工业的结晶也值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268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