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被人称为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这里的纯净自然景色和土著人文被众多游客所称赞,更是由于《指环王》在这里拍摄而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新西兰的景色可以很壮丽,可以很俊秀,新西兰可以表现出现代社会和古代文明之间和谐的统一景致。
位于太平洋南部,介于南极洲和赤道之间。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北邻汤加、斐济。新西兰由北岛、南岛、斯图尔特岛及其附近一些小岛组成,面积27万多平方公里,专属经济区12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900公里。新西兰素以“绿色”著称。虽然境内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其总面积75%以上,但这里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差不大,植物生长十分茂盛,森林覆盖率达29%,天然牧场或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广袤的森林和牧场使新西兰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新西兰水力资源丰富,全国80%的电力为水力发电。森林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9%,生态环境非常好。北岛多火山和温泉,南岛多冰河与湖泊。北岛第一峰鲁阿佩胡火山高2,797米,火山上有新西兰最大的湖泊陶波湖,面积616平方公里。南岛横跨南纬40°~47°,岛上有全国第一峰库克山,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山外有一系列冰川湖。岛的西南端有米福国家公园,奇峰兀突。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是新西兰的政治金融中心,它位于北岛南端,面临库克海峡。相比北京数百万的人口密度,它只有三十六万人,人口密度甚至还比不上中国的其他省会城市。但这座城市是新西兰主要旅游消费和旅游人文景观的聚集。
游览自然风光在惠灵顿显然不合适。这座城市作为新西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然是以现代建筑风格和人文景观制胜。其中惠灵顿的议会大厦是一栋形同蜂巢的现代化建筑。是惠灵顿的象征。它由三部分组成,由于独特的外观而被称为蜂巢建筑。这座建筑于1980年竣工,内部设有大臣室。因为此楼形同蜂巢,因此蜂巢一词也成为新西兰议会的代名词。平时,建筑物周围没有严肃的警卫,游人可自由的散步。大部分时间还可参加有导游的免费旅游团进入内部参观。
惠灵顿的政府大楼则是南半球最大的木造建筑物之一,这里保留有记载新西兰历史的纪念碑,建成于1876年,占地面积约为9,208平方米。位于市中心,巍然耸立却并不高昂,记载新西兰的历史,也成为政府机关引以为豪的一栋兼具古风和现代感的奇妙建筑。
同样在市中心还有唐布尔图书馆、植物园、旧圣保罗教堂、多明尼恩博物馆、国立美术馆等游览胜地。这些建筑都从不同风格上让我们看到了惠灵顿这个神奇的城市所具有的特殊魅力,无论是现代风格还是古代移民风格,这些建筑风格虽不统一,但合理统筹在不同的位置还是体现出了一份和谐。
在首都可以购买到新西兰翡翠、毛利人的木雕、披肩以及各种贝壳类食品、羊毛制品等等,走在主要的购物街兰姆大道上,各色商店中令琅满目的新西兰特色商品令人目不暇接。同样精彩的各种城市建筑也在兰姆大街上吸引着国外游人的眼睛,无论是现代的线条,还是自然的贝壳,这些雕塑都体现着惠灵顿在现代和自然之间表现出的平衡。
离开了市中心,一定要到西南部的维多利亚山上去看看。维多利亚山的山坡上保存着1893~1906年新西兰总理塞顿使用过的办公室,这位对新西兰政治立法有过重要影响的总理让新西兰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妇女有选举权的国家。维多利亚山附近是英国航海家库克的纪念碑岛。库克船长曾在1769~1777年间先后五次到达新西兰。维多利亚背面的卡因枷锁国家人造森林,占地15万公顷,绵延1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林之一。站在170米高的维多利亚山顶峰远眺,视野开阔,整个惠灵顿市尽收眼底,傍晚时分,城市的夜景随着海上的日落逐渐显现出来,这种浪漫别有一番滋味。
夜上浓妆,惠灵顿被霓虹灯装点成为了一个五颜六色的天堂,这个城市的美丽夜色甚至可以媲美西班牙的小岛Ibiza。这里的夜店也可以每晚让你感受这个旅游胜地的疯狂,各种表演让你沉醉在其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新西兰奇异景观
维多摩萤火虫洞(Waitmo Cave)位于新西兰北岛东岸,是新西兰最有名的天然奇景。 这里是世界罕见的活性岩石洞穴,该洞穴约在一万五千年前形成,该洞穴的山上原有一个冰封的小湖泊,后由于气候变化,冰雪渐渐退去,流入下方的石灰质之岩层裂缝,逐渐冲蚀成一个洞穴,因生成年代仍属年轻,洞穴内尚有水流,而且洞穴仍在不断扩大。下方因水流冲积较坚硬的黑石,造成如球一般圆滑的黑石滞留在洞口,非常可爱,但这些天然的圆石是禁止游人带走的。洞穴上下均有通口,吸引许多昆虫入内繁殖,其中有捕食昆虫的萤火虫,萤火虫吐着一粒接着一粒如珠子般的粘丝,以及尾部发出的蓝色萤光,星罗棋布攀附在岩洞深处的上方,像极了满天星斗般迷样的情景。洞内幽深,萤光闪烁,流水淬炼,令人不禁敛气息声。如果你想体验这种满天萤火虫的浪漫感觉,那么在这座岩中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新西兰的神奇湾深420米,长40公里,它是所有峡湾中最深的,长度屈居新西兰第二。该峡湾内有2个内湾和许多美丽的瀑布,其中包括位于大厅湾的布朗瀑布和位于深湾海伦那瀑布。布朗瀑布从619米的高处冲泻而下。高达900米的司令峰是大厅湾入口处十分醒目的景观。另外,神奇湾还是瓶鼻海豚、新西兰海豹和峡湾冠企鹅的栖息地。
游览神奇湾最好的方式是跟随当地旅游团,先乘旅游车,后乘游船观光。从玛纳波里出发的行程十分热门,首先乘船越过玛纳波里湖到西湾,随后乘汽车经过壮丽的威尔默特关,到达神奇湾入口处的深湾。中途还可以参观位于西湾的地下发电站。如果从蒂阿瑙出发,不仅可以领略神奇湾的神秘,还可顺道浏览玛纳波里湖和蜂巢山。途中经过的威廉莫特出口,是眺望神奇湾的最佳地点。
来到华卡雷瓦雷瓦地热保护区集温泉,这里集保健和观赏于一身。区内烟雾弥漫,新西兰最大的间歇泉波胡图就坐落在此地,胡图泉水喷出高达30公尺,通常每天喷出20次,擎天水柱倾泻而出,蔚为奇观,成为罗托鲁瓦的最佳地标。每次喷出泉水都吸引着众多游人驻足观看。这里还是游客疗养的重要地区。该处温泉之中还有上百种矿物质,尤其是硫磺泉颇为著名,可以治疗各种皮肤病,即使没有任何病,在这里的温泉泡一泡,也是休闲解乏的一个绝佳选择。
毛利人文
在新西兰还可以参观毛利传统文化中心,入口处有一个典型的毛利村落,中午大会堂中有传统毛利歌舞表演。村落旁就是毛利艺术暨艺品协会展示及出售毛利族纺织品与雕刻品。
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土著人,是这片土地最早的主人。毛利人最早是亚洲的居民,在3世纪时他们向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迁徙。毛利人的著名航海家库比(kupe)在一次航行中发现了新西兰,此岛被他称为——Aotearoa——毛利语“奥特来罗瓦”意为“遥远的白云之乡 ”。1350年,毛利人分乘7只独木舟,横渡了大约3,200公里的海洋,在太平洋上经过漫长艰险的航行到达了新西兰,毛利人也就成为新西兰最早的居民。早期的毛利人既无自己的书写文字,又未与其他的文明社会接触,但是在这个重洋围困的孤岛上,一个蒙昧民族却按其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创造了精湛的文学与艺术,令世人惊叹不已。他们的绘画、木雕、编织和建筑装饰各具鲜明的艺术风格,展现出极佳的艺术天赋,不少作品现为世界各大博物馆所珍藏。他们利用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如“森林之神”“大海之神”等来叙说自己的历史和家族情况。“波依舞”是极有代表性的舞蹈,体现毛利妇女的婀娜多姿。男子舞蹈称为“哈卡”也称战舞,是一种决战前鼓舞士气威慑敌人的舞蹈。纹身是一种装饰也是地位的象征,男子可纹在脸部、身体和臂部,女子只能纹在嘴唇或腭部。在英国殖民前,毛利人约有20多万人,分为50多个部落,有部落联盟。也有部分地区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分化明显,出现了贵族和奴隶阶层。社会以父系大家族公社为单位,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盛行刀耕火种,部分从事渔猎和采集。
罗托鲁亚便是毛利文化的中心。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可以在这里的毛利文化村欣赏独特的,撼人心魄的毛利歌舞表演,观看毛利人或古朴或精致的雕刻,了解毛利人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毛利文化村将毛利人的古老房屋,经过修缮后集中在这里,村的中央有一处展览所,内部陈列了毛利人独特的雕刻品,是游客了解毛利族文化的最佳场所。这里您不仅可以一睹繁花似锦的毛利皇宫,衣着奇特的毛利原住居民的风景,更可以欣赏到拥有浓郁波利尼西亚风情的毛利舞蹈表演和他们极具民族特色的日常生活。如果您有兴趣,还可以体验一下毛利人最独特的“碰鼻礼”。
一进入文化村,就看见村口毛利人的红色人体木雕,造型独特,雕刻精美,看上去像族长的两个毛利人在众人的簇拥下携手合作,象征着毛利人万众一心,共存共荣。文化村里面有毛利人的会议厅、住房和贮藏室等早期建筑,柱子上雕有记述阿拉瓦部族历史的精美图案。会议厅门上雕有古代希内莫阿**不顾父亲反对,女扮男装,只身横渡罗托鲁阿湖,与心上人喜结连理的故事。早期毛利人的住房,用蒲草和棕榈树枝搭成,简陋低矮,人在里面无法直腰。各种贮藏室均有高脚支撑,工具室则类似我国云南傣族的竹楼,但较矮小;族长的食品室,则离地很高,外形似杂技演员用竹子顶着的椅子;毛利人用于集会、祭祀、婚庆和接待客人的礼堂则显得比较气派,布置也很考究。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参观毛利人的生活起居和木刻艺术,而且还可以欣赏毛利人的歌舞表演。文化村里还专门设立了一个雕刻厂,里面的雕刻工具大都是古代的石刀、石斧、石凿等,游人可以在这里亲自体验毛利艺人的雕刻生活。
参观毛利文化村,不仅得到了极大的文化享受,而且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示。新西兰尽管建国历史不长,文化底蕴不够丰厚,但它们比较好地把土著毛利人的文化保留、传承下来,并通过文化村的形式展示给世人。这不仅弘扬了新西兰的民族文化,而且累积了新西兰国家的文化底蕴。
新西兰的美景和人文共同构建了这个小岛上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在继承着毛利文化的基础上,新西兰现代人正在创建一个更完美的人间净土。
顶(0)踩(0)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1 评论 订阅 收藏 顶部 返回列表 相关大洋洲:
新西兰:最后一片人间净土澳洲新玩法 要多爽就有多爽全球十大最受欢迎旅游国家排行榜(组图)悉尼:蓝山咖啡 集市情怀南澳大利亚:梦幻田园美酒飘香认识一个美丽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感受皇后镇魅惑的力量墨尔本:优雅之旅 粉妆新贵 发表评论:不能超过500字节,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评价: 中立 好评 差评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栏推荐
在世界战争史上,滑铁卢大战以战线短、时间短、影响大、结局意外而著称。正如维克多•雨果所说,滑铁卢是一场一流的战争,而得胜的却是二流的将军。至于其中的原因,维克多•雨果也在《悲惨世界》滑铁卢一卷中作了这样的描述:大战的前一天突降大雨,整个滑铁卢田野变成一片泥沼,拿破仑•波拿巴的作战主力火炮队在泥沼中挣扎,迟迟进不了阵地,所以进攻炮打晚了。失败由此成为定局。如果没有那场大雨,进攻炮提早打响,大战在普鲁士人围上来之前就结束,历史会不会是另一种写法?
这一战,不仅彻底结束了拿破仑•波拿巴的军事生涯和政治生命,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也使这一大片堆满了六万多具将士尸骨的土地永远载入史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凭吊的古战场,“滑铁卢”这三个字也从此成为“失败”的代名词而流传下来,并在全世界广泛使用。
威灵顿公爵当年的总参谋部就设在滑铁卢镇上,那是一座两层的小楼,现在是威灵顿纪念馆。这个纪念馆里至今保存着比利时国王关于威灵顿的“授封书”:授予威灵顿滑铁卢亲王一世称号,并将滑铁卢周围1083公顷的森林和土地同时封授。此称号和封地永远有效并可世袭。
遗憾的是,威灵顿虽然获利不小,但却没留下什么威名。对于前来凭吊古战场的各国游客来说,寻找威灵顿将军纪念馆并不难。但奇怪的是,游客中对于这位得胜的将军似乎并不感兴趣,去过他纪念馆的人实在是少得可怜,而且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威灵顿为何许人。前来滑铁卢的人只知有拿破仑•波拿巴,不知有威灵顿,这着实是桩耐人寻味的怪事。
在今天的滑铁卢,除了威灵顿公爵住过的这幢作为联军统帅部的纪念馆以外,再也找不到一处关于这位凯旋将军的纪念地、纪念碑或者别的什么纪念物。滑铁卢镇上有许多出售纪念品的小商店,这些纪念品无论是还是纪念章几乎都是拿破仑•波拿巴的头像和名字,却很难见到与威灵顿有关的东西。惟一能听到或见到威灵顿名字的地方,是铁狮峰下的滑铁卢战争纪念馆,那里有许多、实物以及音像制品,它们向游客再现了这场大战的经过,其中自然要提到交战双方军队的统帅。许多游客就是在这里才第一次得知拿破仑•波拿巴在滑铁卢碰到的对手原来是个英国人,他的名字叫威灵顿。
滑铁卢战争是个谜。它对胜者和败者都一样是不明不白的。对拿破仑,它是恐怖,布吕歇尔只看见炮火,威灵顿完全莫名其妙。看那些报告吧。公报是漫无头绪的,评论是不得要领的。这部分人讷讷,那部分人期期。若米尼把滑铁卢战事分成四个阶段;米夫林又把它截成三个转变,惟有夏拉,虽然在某几个论点上我们的见解和他不一致,但他却独具慧眼,是抓住那位人杰和天意接触时产生的惨局中各个特殊环节的人。其他的历史家都有些目眩神迷,也就不免在眩惑中摸索。那确是一个风驰电掣的日子,好战的专制政体的崩溃震动了所有的王国,各国君王都为之大惊失色,强权覆灭,黩武主义败退。
威灵顿,便是进行报复的古典战争,波拿巴初露头角时,曾在意大利碰过他,并把他打得落花流水。那老枭曾败在雏鹰手里。古老的战术不仅一败涂地,而且臭名远扬。那个当时才二十六岁的科西嘉人是什么,那个风流倜傥的无知少年,势孤敌众,两手空空,没有粮秣,没有军火,没有炮,没有鞋,几乎没有军队,以一小撮人反抗强敌,奋击沆瀣一气的欧洲,他在无可奈何之中竟不近情理地多次获得胜利,那究竟是怎么回事?从什么地方钻出了那样一个霹雳似的暴客,能够一口气,用一贯的手法,先后粉碎德皇的五个军,把博利厄摔在阿尔文齐身上,维尔姆泽摔在博利厄身上,梅拉斯摔在维尔姆泽身上,麦克又摔在梅拉斯身上。那目空一切的新生尤物是什么人?学院派的军事学家在逃遁时都把他看作异端。因此在旧恺撒主义与新恺撒主义之间,在规行矩步的刀法与雷奔电掣的剑法之间,庸才与天才之间,有了无可调和的仇恨。仇恨终于在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写出了那最后的字,在洛迪、芒泰贝洛、芒泰诺泰、曼图亚、马伦哥、阿尔科拉之后,添上了滑铁卢。庸人们的胜利,多数人的慰藉。上天竟同意了这种讽刺。拿破仑在日薄西山时又遇见了小维尔姆泽。这些都是拿破仑打胜仗的地方。维尔姆泽(Wumser,1724—1797),奥军将领,一七九六年为拿破仑所败,此时已去世。的确,要打败维尔姆泽,只需使威灵顿的头发变白就是了。
滑铁卢是一场头等战争,却被一个次等的将领胜了去。在滑铁卢战争中,我们应当钦佩的是英格兰,是英国式的刚毅,英国式的果敢,英国式的热血;英格兰的优越,它不至见怪吧,在于它本身。不是它的将领,而是它的士兵。威灵顿在给贵人巴塞司特的一封信里提到他的军队,那在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作战的军队,是一支“可恶的军队”。那些七零八落埋在滑铁卢耕地下的可怜枯骨对他的话又作何感想?
概括起来说,在滑铁卢确是战争少,屠杀多。滑铁卢在所有的阵地战中是战线最短而队伍最密集的一次。拿破仑,一法里的四分之三,威灵顿,半法里,每边七万二千战士。屠杀便由那样的密度造成的。
有人作过这样的计算,并且列出了这样的比例数字,阵亡人数在奥斯特里茨,法军百分之十四,俄军百分之三十,奥军百分之四十四;在瓦格拉姆,法军百分之十三,奥军百分之十四;在莫斯科河,法军百分之三十七,俄军,四十四;在包岑,法军百分之十三,俄军和奥军,十四;在滑铁卢,法军百分之五十六,联军,三十一。滑铁卢总计,百分之四十一。战士十四万四千,阵亡六万。
-------------------------------------------------------------------------------------------
首先要纠正一下大家的误解。威灵顿在雨果的小说里成了“二流将军”,更因为在决定性的战役中和布吕歇尔一起打败皇帝而令不少拿破仑爱好者对其耿耿于怀。因此,不少人自欺欺人的认为“只是普军击败了皇帝而已,威灵顿其实什么都没做。” 其实,连雨果都不得不承认,“没有威灵顿在前一个阶段支撑,布吕歇尔的赶到不会起任何作用。” (见《悲惨世界》)
至于卡尔大公,相对于他大家更了解沙俄的库图佐夫,也许因为卡尔大公从未在任何一个战局彻底的像俄军在1812年那样打垮法军。不过大家可以参照下俄国的地理,广阔而贫瘠的国土,克劳塞维茨在评价1812年战局时说:“拿破仑在这次战役基本没犯过错误。” 库图佐夫从某种意义上讲赢的很侥幸,抵达莫斯科的时候,法军已经从50-60万减少到十几万人,而这之前指挥俄军的是巴克莱。德。托利而非库图佐夫。
废话先说到这里,进入主题讨论威灵顿和卡尔大公的军事才能。
分析一位将领的成就和能力,战绩是最好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手段,当然这里的“战绩”一词指的是包括战役过程的战史而非结果。
首先来谈谈威灵顿公爵。
他第一次独立指挥部队是在1803年的印度,当时他的哥哥理查德是印度总督。在那里,他打了他一生中的成名战——阿撒耶战役。在那次战役中,他以接近1比6倍的兵力劣势击败了敌人。对手是印度土王军,虽然敌人的战斗力比起欧洲训练精良的军队还差了不少,但由于兵力占优势,至少在火力威力方面会发挥很大效力。当时的情况也十分有趣:当威灵顿(当时还是阿瑟维尔斯利)发现敌人的时候,印度土王军并没发现英军。而敌人这样的阵容,威灵顿完全有理由选择撤退,另外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撤退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可是威灵顿却决定开战,他这样做的原因是看见印度土王军军队配置出现了极大失误,觉得自己有机可乘,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从这可以看出他的胆略是超人的。
他当时那样做的原因是:
1,印度土王军的骑兵和它的主力部队被一条河流分开,假如我军袭击主力部队时,骑兵不能快速机动回去救应。
2,印度土王军的主力在两条河流的交叉狭窄处不远的地方布置,这只能加强军队的纵深而已,却无法利用兵力优势发挥火力。
3,马上出击可以发挥出敌不意的优势。
良好的判断不是全部,只有把计划良好的实施才能取得出色战果。威灵顿指挥英军快速渡河袭击土王军主力部队,土王军大败,7千英军(其实部队里还包括了印度盟友)击败了4万印度土王军。
这场战役显示了威灵顿的指挥艺术。而他真正为人所识还是在1807年开始的半岛战争。
从1808到1814年,威灵顿作为英军主帅显示了很高的战略才能和战术才能。在这段战史中,他击败了帝国最优秀的将军和元帅们,如马塞纳,苏尔特,维克多。除了布尔格斯围城遭遇小型失败外,他从来没在大型会战中败过一次。虽然在战略上他时有撤退行为,但那是在严密思考之后才进行的,而事实证明他那样做是十分理智的。
1808年:朱诺将军杀入葡萄牙,威灵顿在维梅罗打败了朱诺,那场战役成为朱诺的滑铁卢。
1809年:苏尔特元帅割据波尔图,威灵顿以出色的部署使得苏尔特这样大胆的人也放弃了波尔图主动撤退。
1809年:威灵顿进军西班牙,杀向马德里。约瑟夫带领维克多和儒尔当仓促应战(并没听儒尔当的建议等待苏尔特来,维克多认为英军不堪一击,最后他吃到了苦头),两军在塔腊维拉发生激战,法军数次攻势全部被打退,虽然战局可以勉强称平(因为内伊的新一股法军的前进,威灵顿为了保护补给线而撤退),但法军受了很大损伤。
1810年:马塞纳元帅率领远征军攻入葡萄牙,威灵顿实行坚壁清野,并在布萨科利用马塞纳的轻敌击败了这个帝国数一数二的名将。并在利兹本前利用山地和海岸线构筑了宽广牢固的防线:托尔维德拉防线。马塞纳勉强支撑到了1811年3月后撤退。
1811年:富安特奥诺罗战役,马塞纳成功突破英军右翼,但还是攻不破威灵顿的防线,只好彻底告退。
1812年:这次是马尔蒙元帅指挥法军,对撤退中的威灵顿军给予大力追击,却被威灵顿突然杀了一个回马枪,在萨拉曼卡被英军打的大败。
1813年:维多利亚战役,威灵顿彻底击败约瑟夫,解放西班牙。
1814年:趁胜追击杀到法国南部,在各路联军中第一个进入法军领土。
威灵顿对于手下部队也有套“原创”,那就是后坡战术+散兵线+细红线两排横队。威灵顿习惯在后坡布置军队,既可以隐蔽已方军队部署配置,又可以防止法军炮火威胁;散兵是对付横队的有力手段,威灵顿因此在主力的侧翼和前方都布置一个装备更精良的散兵线;细红线两排横队可以充分发挥火力,对付没有炮兵支持的攻击纵队十分奏效。
细节方面,可以参考杜鲁伊的“威灵顿的军队及其战术”:
在伊比利亚半岛战役中,威灵顿决定采用三种作战办法来战胜法军的战术,一是在战斗打响前不暴露自己的横队位置;二是要防止法国军队用散兵部队袭扰自己的横队;三是保护好自己部队的侧翼。第一种办法往往是在可能时将自己步兵部署在山后反斜面,第二种办法是建立轻装部队,而第三种办法则是运用天然障碍和巧妙地使用骑兵。
在对付法国大革命军队的初期,英军作战不力。后来在威灵顿将军的统帅下开始转败为胜。到了拿破仑战争的末期,英军的声威大振。伊比利亚半岛和滑铁卢两次战役均在威灵顿领导下获胜,威灵顿将军因此而赢得了极高的军事荣誉。
在1796年诞生了不少将星,而皇帝和威灵顿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两位。
-----------------------------------------------------
大家看了上面的两段相信对威灵顿都会有一个自己的见解了
在那年代毕竟我们这些人是根本无法了解或知道那人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物的
只能以个人的看法来决定这人在自己的心中的认为到底是英雄还是狗熊
但感觉像威灵顿这样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二流将军 别的什么都不要说 不去管 就单单各国都支持他去和拿破伦开战这事来讲 就能知道他的实力绝对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第八部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于一八四九至一八五O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语气,其中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狄更斯出身社会底层,祖父、祖母都长期在克鲁勋爵府当佣人。父新约翰是海军军需处职员,在狄更斯十二岁那年,因负债无力偿还,带累妻子儿女和他一起住进了马夏尔西债务人监狱。当时狄更斯在泰晤士河畔的华伦黑鞋油作坊当童工,比他大两岁的姐姐范妮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全家人中只有他俩没有在狱中居住。父亲出狱后,伙更斯曾一度进惠灵顿学校学习,不久又因家贫而永久辍学,十五岁时进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后来,他学会速记,被伦敦民事律师议会聘为审案记录员。一八三一至一八三二年间,狄更斯先后担任《议会镜报》和《真阳报》派驻议会的记者。这些经历有助于他日后走上写作的道路。他一生所受学校教育不足四年,他的成功全靠自己的天才、勤奋以及艰苦生活的磨练。一八三六年,狄更斯终于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而名满天下,当时他年仅二十四岁。
一八四八年,范妮因患肺结核早逝,她的死使狄更斯非常悲伤,因为在众多兄弟姐妹中,只有他俩在才能、志趣上十分接近。他俩都有杰出的表演才能,童年时曾随父亲到罗彻斯特的米特尔饭店,站在大餐桌上表演歌舞,赢得众人的赞叹。范妮死后,狄更斯写下一篇七千字的回忆文章,记录他俩一起度过的充满艰辛的童年。狄更斯身后,他的好友福斯特在《狄更斯传》中首次向公众披露了狄更斯的早年,小活,根据的正是这篇回忆。狄更斯写这篇回忆是为创作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做准备。他小说主人公取过许多名字,最后才想到“大卫·科波菲尔”。福斯特听了,立刻叫好,因为这个名字的缩写DC正是作者名字缩写的颠倒。于是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便定了下来。
狄更斯早期作品大多是结构松散的“流浪汉传奇”,足凭借灵感信笔挥洒的即兴创作,而本书则是他的中期作品,更加注重结构技巧和艺术的分寸感。狄更斯在本书第十一章中,把他的创作方法概括为“经验想象,糅合为一”。他写小说,并不拘泥于临摹实际发生的事,而是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生活素材进行崭新的创造。尽管书中大卫幼年时跟母亲学字母的情景是他本人的亲身经历,大卫在母亲改嫁后,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中阅读的正是他本人在那个年龄所读的书,母亲被折磨死后,大卫被送去当童工的年龄也正是狄更斯当童工时的年龄,然而,小说和实事完全不同:狄更斯不是孤儿,而他笔下的大卫却是“遗腹子”。同时,狄更斯又把自己父母的某些性格糅进了大卫的房东、推销商米考伯夫妇身上。
大卫早年生活的篇章以孩子的心理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早已被成年人淡忘的童年世界,写得十分真切感人。例如:大卫以儿童特殊的敏感对追求母亲的那个冷酷、残暴、贪婪的商人摩德斯通一开始就怀有敌意,当摩德斯通虚情假意地伸手拍拍大卫时,他发现那只手放肆地碰到母亲的手,便生气地把它推开。大卫向母亲复述摩德斯通带他出去玩时的情景,当他说到摩德斯通的一个朋友在谈话中老提起一位“漂亮的小寡妇”时,母亲一边笑着,一边要他把当时的情景讲了一遍又一遍。叙事完全从天真无邪的孩子的视角出发,幼儿并不知道人家讲的就是自己的母亲,而年轻寡妇要求再醮、对幸福生活的热烈憧憬已跃然纸上。又如:大卫跟保姆裴果提到她哥哥家去玩,她的哥哥裴果提先生是一位渔民。大卫看见他从海上作业后回来洗脸,觉得他与虾蟹具有某种相似之处,因为那张黑脸被热水一烫,立刻就发红了。这个奇特的联想,充满童趣和狄更斯特有的幽默。
书摘: 于是,在上床前,我坐在卧室里给她写信。我告诉她我已见过他了,他求我告诉她我在本书适当之处已写过的那番话。我忠实地复述,就算我有权利夸大,我也不需要夸大。那一番话那么真挚和善良,不需要我或任何人予以润色修饰。我把信放在外面,准备一早就送出;还附了一行给皮果提先生,请他把信转交给她;这以后我就去睡了,时值破晓。
可是我一直到太阳出来才睡着,所以一直很累很无力。第二天我一直躺到很迟,精神很差。我姨奶奶悄悄来到床前把我惊醒。我在睡着时也感觉到她在我身边,相信我们大家都会有这种感觉。
“特洛,我亲爱的,”我睁开眼时,她说道,“我正犹豫不决,是不是该把你叫醒。皮果提先生来了;要他上来吗?”
我答应说要,不一会儿他就上来了。
“卫少爷,”我们握过手后,他说道,“我把你的信交给了爱米丽,少爷,她就写了这个;并求我请你看看。如果你认为这中间没什么不妥的,就请你转交。”
“你看过了吗?”我说道。
他悲伤地点点头。我打开信,看到:
“我已得到你的口信。哦,我能怎么写才能感谢你对我的那仁慈而纯洁的善心呢?我把那些话牢记在心,至死不忘。那些话是些很锋利的刺,不过也是极度的安慰。
我为那些话祷告,哦,我祷告得很多。当我知道你是怎样,舅舅是怎样,我觉得上帝也是怎样的,我可以向他哭诉。永别了。现在,我亲爱的,我的朋友,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别了。在另一个世界上,如果我得到赦免,我可以成为一个小孩去你那里。无限感激。无限祝福。祝你永远平安。
这就是那封泪痕斑斑的信。
“我可以告诉她,说你认为没有不妥,答应替她转交吗,卫少爷?”我看完后,皮果提先生说道。
“没问题,”我说道,“不过,我想——”
“哦,卫少爷?”
“我想,”我说道,“我要再去雅茅斯。在你们船开以前,我还有足够的时间来回一趟。我一直挂念着怀着孤独寂寞之心的他;这一次我把她亲笔写的信交到他手上,然后你可以在出发前告诉她,他已收到信了,这会对他们双方都是一桩善举。我郑重地接受了他的委托,亲爱的好人,我要做得越周到越好。这段路于我不算什么。我心里很躁郁,活动活动要好些。今天晚上我就动身。”
虽然他一个劲想劝阻我,但我明白他也同意我那么做,我也知道,就算我的想法本来不坚定,现在也坚定了。他在我请求下,去售票处为我在邮车上定了个坐位。那天晚上,我坐上车,走上我曾怀着无限沉浮之感来往于其间的那条大路。
“你不觉得,”在离开伦敦后的第一个站上,我问那个车夫道,“天色很特别吗?我不记得我见过这种天色呢。”
“我也不记得——没像这样的。”他回答道,“那是风呀,先生,我想,海上就要出事了。”
那疾驰的云一片暗黑色,像是染上了从湿柴上冒出的烟的那种杂乱颜色一样,它在空中起伏翻腾成令人心惊的一堆,高得叫人以为那云堆的高度比从天上穿到地下最深的洞底还要大;月亮像发了疯一样,什么也不顾地要从那云堆钻过去,仿佛受于自然规律可惊的变化也让她迷了路,迷了心智。风已经刮了整整一天;而那时风声仍很大,仍在刮。又过了2小时后,风更猛更厉,天色更阴暗了。
到了夜色更深时,云密密聚合在一起,把已经很暗的天空又严严实实地铺了个满;风越来越猛了,风势仍在增大,直到我们的马也几乎不能顶风而行了。在那一晚上最黑的时候(时已值9月底,夜已不短了),车前的引路马几次转过身来或僵立不动;我们常常担心马车会被吹翻,一阵阵雨急急地像刀一样落下,在这种时候,只要有墙或树可以躲躲,我们就马上停下,因为我们再也不能坚持了。
破晓时,风更刮得猛了。过去,我在雅茅斯时,听船上的人说过飓风如大炮,可我还从没见过这种风,或任何与此相近的风。我们来到伊普斯维奇时已很晚了。自离开伦敦10英里后,我们就只好一寸一寸往前挪。我们发现集市上有一群人,这些人因为害怕烟囱被吹掉,夜里就起床了。我们换马时,聚集在旅店前的一些人告诉我们说,在一个很高的教堂顶上的铁皮都被掀掉了而落在一条横街上,把那条街也阻断了。另一些人告诉我们,说有几个从附近村子里来的人,曾见到一些大树被从土里拔出来而横倒在地上,还见到整个整个吹到田间和路上落下的干草垛。那暴风雨未见变弱,还势头更猛了。
我们挣扎着向前时,越临近海边(大风从海里全力向岸上吹),风势越强烈得可怕。早在我们望见海之前。我们的嘴唇上就溅上了海里的飞沫,我们身上就喷着了咸咸的海水。海水流出来,把雅茅斯附近好几里的平原淹没;每一个小水洼,每一条水沟,都使劲拍打着围岸,鼓足它们那小小浪花的力量向我们勇猛进攻。我们看到海时,地平线上时时有浪头从翻滚的深渊腾起,就像是对岸出现了忽隐忽现的高塔和高建筑一样。我们终于来到镇上时,东倒西歪的人们来到车门口,风把他们的头发吹得高高飘起,他们对在那样的晚上邮车还能赶到表示惊诧。
我在那家老旅店订下床位后,便沿着沙草横飞,海沫四溅的街去看海,一路上我得小心提防着吹坠的石板和瓦片,拉住被风吹得天旋地转的街角处过路人的衣角,艰难地往前行走。我来到海边时,看到在建筑物后躲着的不仅仅是船夫,镇上一半的人都来了;一些人不时顶着风去看海,然后被吹得踉踉跄跄回来。
我站到这些人群中,发现妇人们在哭泣,因为她们的丈夫乘着捕鱼的或捕蚝的船儿出海,而这样的船在到达安全地点后沉没的可能性太大了。人群中还有头发已灰白的老水手,他们看着水面上的天,一边摇头,一边相互小声说着什么;还有焦急紧张的船主们,有挤在一起看着大人脸色的小孩,有激动而不安的健壮船夫,后者从掩护着他们的物体后用望远镜观察大海,好像观察一个敌人一样。
在一阵阵吹得人睁不开眼的狂风中,在飞舞旋转的沙石和可怕的喧闹声中终于得到一个暂时的间歇而足以看看海时,我被那海吓得不知所措了。高高的水墙一堵接一堵冲过来,达到最高峰后跌下时,似乎连它们中最小的一堵也能吞没这个市镇。退却的海涛轰隆一声往后撤去,似乎要在海边挖一个深深的坑,要把地面毁坏。浪头白花花的巨浪轰轰然扑向海岸,在到达陆地前就撞击得粉碎,每一片碎浪都饱含了一切的愤怒力量,急急忙忙又重新组合成另一个怪物。起伏的高山变成了深谷,起伏的深谷(不时从那中间飞过孤零零的海燕)又变成了高山。大量大量的海水发出震耳的轰鸣声震动着、摇撼着海岸;随着每声轰鸣而来的海潮聚成一种形象,然后马上变幻并离去,在这同时又把另一股奔腾的潮水击退、驱开;在地平线那头像彼岸的高塔和建筑的浪影时起时落;乌云急急地厚厚罩下;我似乎看到天崩地裂。(第55章)
<b>内容概括</b>
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大卫回家后,后父常常责打他,并且剥夺了他母亲对他的关怀和爱抚。母亲去世后,后父立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让他过着不能温饱的生活。他历尽艰辛,最后找到了姨婆贝西**。
贝西**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大卫求学期间,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威克菲尔家里,与他的女儿安妮斯结下情谊。但大卫对威克菲尔雇用的一个名叫希普的书记极为反感,讨厌他那种阳奉阴违、曲意逢迎的丑态。
大卫中学毕业后外出旅行,邂逅童年时代的同学斯提福兹。两人一起来到雅茅斯,访问辟果提一家。已经和海穆订婚的爱弥丽经受不住阔少爷斯提福兹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斯提福兹私奔国外。辟果提痛苦万分,发誓要找回爱弥丽。
大卫回到伦敦,在斯本罗律师事务所任见习生。他从安妮斯口中获悉,威克菲尔律师落入诡计多端的希普所设计的陷阱,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这使大卫非常愤慨。但这时,大卫堕入情网,爱上斯本罗律师的女儿朵拉。他俩婚后生活并不理想,因为朵拉是个容貌美丽、但头脑简单的“洋娃娃”。姨婆也濒临破产。这时,大卫再次遇见他当童工时的房东密考伯,密考伯现在是希普的秘书。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破产的种种阴谋。在事实面前,希普只好伏罪。后因他案并发,被判终身监禁。贝西**为了感谢密考伯,送他一笔资金,使他在澳大利亚发财致富,事业上取得成功。
与此同时,辟果提多方奔波,终于找到了被斯提福兹抛弃后沦落在伦敦的爱弥丽,决定将她带到澳大利亚,重新生活。启程前夕,海上风狂雨骤,一艘来自西班牙的客轮在雅茅斯遇险沉没,桅杆上攀着一个濒死的旅客。海穆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当人们捞起他的尸体时,船上那名旅客的尸体也漂到岸边,原来是诱拐爱弥丽的斯提福兹!爱弥丽怀念海穆,去澳大利亚后在劳动中寻找安宁,终身不嫁。
大卫成了作家。朵拉却患了重病,在辟果提去澳前夕离开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出国旅行,其间,安妮斯始终与他保持联系。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发觉安妮斯始终爱着他。他俩终于结成良缘,与姨婆贝西和女仆辟果提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小说在线阅读:http://wwwtianyabookcom/waiguo2005/d/digengsi/dwkb/indexhtml
南半球大西洋东部岛国新西兰,是世界上最早迎来新的一天的国家,领土面积与英国相仿,是我国台湾岛的7倍。港台人按音译称其纽西兰,荷兰语新西兰的意思为“新的海中陆地”,最先登陆的岛民毛利人则称这里为“长长的白云之乡”。毛利人的这个美丽而浪漫的称谓,我觉得最为贴切。
在新西兰的日子里,我们先从南岛的基督城向南,又从北岛的惠灵顿向北,在这修长的岛国南下北上,马不停蹄,“云游”的城镇甚多,考察的范围甚广,那绿色的草原、广袤的山野、澄澈的湖水、灿烂的星空,无不令人洗心革面,雪山皑皑、河水滔滔、鸥鸟翻飞……蓝天白云更是如影随形。这么一个处处田园牧歌、约30%国土为保护区的既现代、又天然的国度,在1000年前,还鲜有人迹,在200年前还没有国家。
大约在公元1100年,一个叫库彼的波利尼西亚航海者发现了新西兰,他的妻子把这里取名为“长长的白云之乡”,回到波利尼西亚后,向人们描述了这块美妙的土地,但直到1350年,作为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毛利人,由于家乡食物的匮乏而开始移民新西兰,他们的独木舟船队浩浩荡荡,在北岛罗托鲁瓦附近的东海岸登陆,然后逐渐移居内陆。
罗托鲁瓦是一个重镇,热泉喷涌,地热资源丰富,几乎家家有温泉可泡。想必当年毛利人也是由此而乐不思蜀。在十八世纪,新西兰的毛利人约有十几万,他们与世隔绝,有自己的语言,无国家的概念,能歌善舞,醉心艺术,工于雕刻、编织等。在罗托鲁瓦你能目睹毛利妇女娴熟的剑麻搓绳手艺,也能欣赏他们美妙的歌舞表演,有趣的是,据维多利亚大学科学家进行的基因分析,毛利人的祖先应当源自中国,可谓“本是同根生”呀。
1642年,荷兰探险家阿尔贝塔斯曼乘两条船从爪哇、印尼南行探险,意外地抵达新西兰,成为第一个发现这块土地的欧洲人,只是因为北岛毛利人的抗拒而未登陆。记得我们的飞机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之间的海域经过时,飞行图显示:塔斯曼海,就是以这位探险家的名字命名的。
1769年,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船长在考察澳大利亚之前,也发现了新西兰,经与毛利人沟通,登上了陆地,便成为第一踏足新西兰的欧洲人。库克船长在新西兰人的心目中,可谓举足轻重,很多地方都能见到他的塑像,全国最高的、海拔3764米的山峰,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库克峰。
1840年,英国总督赫伯森从悉尼来到新西兰,与毛利人谈判,在当年的2月6日,签署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怀唐义条约》,以后,新西兰便将2月6日定为国庆节。因为,这一天,英国人在新西兰的统治地位得以确定,大规模移民由此开始。在我们所经城市的显要位置,几乎都能见到记载最初定居者名字的纪念碑。
奇特的活化石——三眼楔齿蜥
出于本职和爱好,出访之前,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得知在1.5亿年前,南半球的新西兰,尚与南极、南美、非洲、澳大利亚连在一块,组成冈瓦纳古陆,以后才逐渐分离,由于新西兰独立于其他陆地,在世界上所有动物区系中,属于最古老的一个,在很大程度上保留有中生代末期的动物类群。
同时,新西兰也是一个相当贫乏的动物区,本地的哺乳动物,除了两种蝙蝠外,一无所有。两栖爬行类,少的可怜,蛇根本没有,但一种名为三眼楔齿蜥的爬行动物,却格外引人注目。
由于在新西兰这块土地上,没有三眼楔齿蜥的捕食天敌,它们悠哉悠哉地生活,默默地延续着,从恐龙时代一直走到今天,堪为侏罗纪时代的孑遗物种——活化石。近几百年以来因人类登陆,肆意捕杀,并带来了老鼠,使这种动物在主岛上灭绝殆尽。
维多利亚大学生物系苏珊女士让我们看摸她养的一只活的三眼楔齿蜥,它是一只一尺多长、浑身覆鳞的、文文静静的,约有17岁龄的雄性动物,但还未进入成年。三眼楔齿蜥的寿命可达百年,20岁才进入性成熟期。
它们的低调、缓慢、深居简出的生存策略,正是它们得以长久延续的关键。它的名字叫三眼,可为什么看不见呢?一问苏珊女士才知,它的确有个“颅顶眼”但并非真正是能看东西的眼睛。
甭管怎样,能与这来自恐龙时代的神奇生灵做亲密接触,也算开眼了,但愿三眼楔齿蜥,永远成为这个世外桃源的活神仙。
几维鸟,新西兰人的象征
在古老的新西兰的南北两岛上,因为没有走兽和蛇,鸟类不必逃避,地面食物丰富,飞翔能力逐渐退化。这里分布着很多本地特有的鸟类,而且,不少是无翼鸟,因此,新西兰有无翼鸟故乡的称号,但大多无翼鸟在近几百年人类登陆后灭绝了,仅恐鸟灭绝的就有15种。
新西兰唯一保存下来的无翼鸟,就是著名的几维鸟。港台译为奇异鸟,又名鹬鸵。当然,在英语中是直接叫几维,不叫鸟。 成年几维体重约2000克,但是,蛋的重量达500克,几乎是体重的四分之一,按照这个相对比例,世界上再没有什么鸟能产下比几维更大的蛋了。从绝对值比较,几维的蛋,远不如象鸟、恐鸟的大,甚至不如鸵鸟、鸸鹋的大。几维的另一形态特征是喙部修长,喙部即为鸟嘴,几维的嘴长超过腿长,嘴端有鼻孔,无翼、无尾。
几维共有三种:北岛中部的普通棕几维、南岛西北的大斑几维、卡皮提岛的小斑几维。
几维在新西兰人的生活中,触目皆是,有银行的名字叫几维的,新西兰的两角与一元的钱币上一面印的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头像,另一面便是几维。几维是新西兰的国鸟,新西兰人更是坦然地以几维自称。记得我在新西兰时,正赶上电视里直播奥运篮球赛事,中国队对新西兰队,可人家播音员不称本国球员为新西兰队,而是简称几维。
在我看来,从新西兰的这种特有珍禽的身上所表现出的与世无争、不事张扬、既务实又悠闲的性情来比喻新西兰人,倒也贴切。但也有一件事却多少令我有点耿耿于怀,那就是,新西兰人把从我们中国引种去的猕猴桃称为几维果。
百年猕猴桃,他乡奇异果
在新西兰考察的日子里,我们吃的最多、也是最爱吃的水果,就是猕猴桃。猕猴桃原来只产于中国,不是像有些人以为是猕猴爱吃的桃,它是因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猕猴桃味美价廉,营养丰富,可惜,在这里被“几维人”称为几维果,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100年前,新西兰的一位叫伊莎贝尔的女校长,到中国湖北宜昌看望她的姐姐,并把中国猕猴桃种子带回了新西兰。经过当地园艺专家亚历山大的悉心培育,第一棵新西兰猕猴桃——几维果诞生了。之所以叫几维果,他们自有一番道理:色泽棕黄,毛短而少,顶部的把酷似“鸟嘴”,活脱脱一个果中几维,所以,在新西兰,猕猴桃的英语便是几维果。
这样,原产中国的猕猴桃,经过百年耕耘,在气候及温湿度适宜的新西兰,不仅扎下了根,而且独占鳌头,且又风靡了世界。
带毛的定时炸弹——帚尾袋貂
沿东线南行,时而,与那条南岛唯一的铁道并行,时而,与惊涛拍岸的大海相望。我为了得到最佳观光效果,坐在了人们认为乘车最危险的副司机的位置。坐在车的前排,可以随时捕捉到一一映入眼帘的事物,特别是各种动物,分栏相围的牛群羊群、穿着马甲的马、引自南美的驼羊、大规模圈养的赤鹿、貌似乌鸦的澳洲喜鹊、成双成对的黑胸麻鸭(当时被我们直译成天堂鸭)、妖艳红嘴的黑天鹅,甚至追跑打闹的野兔、碧空翱翔的雄鹰……
但最令人奇怪的是公路上,总能见到被汽车轧死的小动物,有兔、有鹰、有刺猬,更多被轧死的就是“果子狸”。我感到疑惑,亚洲的果子狸怎么会跑到这南半球的岛国呢?如果新西兰有这么多的果子狸,闹非典时,他们一定也大为紧张吧?怎么没听说呢?从那些动物的遗骸看,脸不花,尾不长,不像果子狸,英语称为“咆貅”。在奥克兰博物馆,了解到这种动物的来龙去脉。
原来,这是一种引自澳大利亚的袋貂科、帚尾袋貂的动物——帚尾袋貂。它体长32-58厘米,体重约2-5公斤,体色棕黑、有浓密的灰色绒毛,吻尖耳大,面目如狐,尾长而卷,尾后半部有扫帚状的毛,因此得名。帚尾袋貂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东南、西南及塔斯马尼亚岛,是澳大利亚最普通的有袋动物,夜行为主,觅食各种植物果叶、捕捉昆虫及小动物,白天隐身于树洞、灌丛或兔穴之中。
最早的引入时间是1800年,也许是种群个体少,没有成功。1858年,再次引入,获得成功,1890-1900年期间,人们又做了努力,一下从澳大利亚及其塔斯马尼亚引来200-300只,多数放生于南岛,少数放到北岛南端惠灵顿稍北的一个地方。当时,人们之所以一再地往新西兰引进异地物种,完全是为了经济目的,这种易活、易捕、对人无威胁的小野兽,被作为狩猎和毛皮动物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受到法律的保护。的确,我们在新西兰的一些商店也见到用袋貂毛织的袜子。甚至听说,在南岛西部,还有人吃这种动物。但是,无论是人吃,还是汽车轧,或猎抢打,都无法遏制帚尾袋貂的增长势头。如换成中国,它们的下场自然会同果子狸一样了。
在人少资源多的新西兰,对帚尾袋貂的利用程度,远没有它们自身繁衍的快,这种繁殖力强盛的动物,在新西兰这块没有天敌控制的土地上,日益发展壮大,呈爆炸式增长,不到一个世纪,已遍及全国,达7000万只,平均每个新西兰人摊17只,而他们全国的羊才4000万只,平均每人10只,每只帚尾袋貂一宿要吃300克植物的果叶,那么,全新西兰每天约有3吨的植物会被帚尾袋貂吃掉了,不仅对植物,对牲口、对鹿产业是极大的威胁,它们还会吃掉和侵犯很多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带来结核病等。请神容易送神难,人们当初“见其利而不见其弊”的行为,如今带来了恶果,也被专家称为“带毛的定时炸弹”。
养鹿王国——新西兰
中国是世界上鹿的种类最丰富的国家,有约20种,占世界之半;也是中医药文化传承最悠久的国家,其中,鹿茸入药,由来已久。新西兰的养鹿业,发展迅猛,已居世界之首。多年来,仅在从皇后镇快到基督城的南岛中线的沿途,路旁见到的赤鹿饲养种群就很大,数以万计。
有一天,在南岛南阿尔卑斯山脚下,我们在曾拍“指环王”的雪山草场前小憩后,便驶上一个叫林德峡谷的地方,这里立有一个石碑,上面注明,1871年,有人释放了七头赤鹿于此。看来,新西兰养鹿的历史已经超过百年。
人们养鹿的目的,起初是狩猎,食肉和用皮张。以后,用鹿的头角做客厅的装饰,近年,取茸入药,做保健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新西兰有广阔的原野、充足的阳光,适度的雨量,牧草繁茂,加上鹿茸、鹿肉出口贸易的带动,养鹿业便蓬勃发展起来。目前,全新西兰的养鹿场达5000个以上,鹿的存栏数量达180万头,居世界第一。
煮熟的鸭子不让进,严防死守把国门
听说新西兰的检疫入关极其严格,我们也算是亲有体会了。同行的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杨博士给朋友捎了两只北京烤鸭,入境时,被海关“截获”,没收犘液醚畈┦砍鲜堤畋¨了入境卡,如果隐瞒不报,被查验出来,至少罚款几百美金,想来挺后怕。事实上更害怕的是新西兰。这个孤悬海外的岛国,以养殖业、特别是畜牧业为生,如果带入病疫,造成的危害将会是灭顶之灾。还听说,在2004奥运会上,新西兰的自行车选手乌尔莫刚刚得了金牌,头上戴着橄榄树的花环。新西兰农业部的官员就敏感地告诫:出于安全原因,其花环不得带入国境,如果违背新西兰动植物进口限制的规定,偷偷带进动植物,将受到巨额罚款乃至坐牢处罚。
其实,新西兰的入境检查之所这么敏感、严格,是有道理的。建国不到200年的新西兰,的确从引入物种上得到了巨大实惠,像以上提到的猕猴桃、养鹿业,但也换来了沉痛的教训,像帚尾袋貂的爆发、本地物种的丧失……新西兰到底引进了哪些物种?即新西兰的海外移民,除了人类,还有谁?人类及其动物移民大军的迁入,究竟给新西兰的土著——本地特有动物造成了怎样灭绝性的结局?
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访了数家博物馆,或用我写的书交换,或直接索要相关资料。为什么要在博物馆,特别是有自然类的博物馆,应该展示这类主题呢?我想,这就是科普的重要任务,它涉及国计民生,个人行为,生态安全,经济稳定。终于,我在奥克兰博物馆得到了完整的答案,在一排排引进动物的标本前驻足,抄写下一个个引入动物的名字,犹如受到了一次“生态地震”的震动和启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异国他乡,我就强烈感觉,应该把这些事件和故事介绍给我国的公众,毕竟,我国的盲目引种状况也同样严峻。
中国与新西兰
在没有到新西兰以前,我对这样一个南半球国家,几乎是一无所知,到了新西兰的基督城,才知道这里的“南极中心”是世界上与南极关系最密切的城市;新西兰是世界上最早迎来新一天的国家;新西兰是世界上最早推行女权运动的国家之一;新西兰的“价值党”是世界上最早的绿党之一;新西兰还是个与中国关系源远流长的国家。也许,有到过新西兰的人会说,新西兰与中国的关系不就是中餐馆多、中国留学生多、中国游客多、中国制造的商品多吗?其实不然。
中国与新西兰虽远隔重洋,可在地缘上同属亚太地区,并有着漫长的交往史。早在1860年,就有华人移民新西兰,成为那里早期的移民群体之一。
位于南岛皇后镇附近的一个叫箭镇的地方,这里有一个中国村,但已经没有任何中国人了。小河流淌,逝者如斯,诉说着早年的艰辛。一座座矮小的窝棚,类似一处土著人的遗址,通过解说牌得知,1886-1906年间,共有25名华工在这里采金。他们之中没有女性,因此,也没有后代,随着一个个老死他乡,最后一位熬到1920年,便结束了这段华工的海外辛酸史。
早年的华工,都受到当时新西兰政府极不公正的待遇。在汉米尔顿博物馆有一个名为“野蛮的税”的展览,就是揭示早期华人移民被迫交纳(每人100新币)人头税的历史。后来,新西兰政府对此给予了道歉。1874-1881年,共有5000名华人在新西兰打工,其中一半在南岛奥塔戈省。达尼丁,便是该省一座因淘金而兴盛起来的城市,曾有来自广东的大批华人来此谋生,他们当时大多从事的是服务性的工作,开菜园、开餐馆、开洗衣店,含辛茹苦。为了改善命运,他们把很大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女身上。的确,很多老华侨的儿女都很争气,如今,不少当年老华侨的子孙,第三代、第四代,现在已经当上律师、医生,成为新西兰社会的佼佼者。
中新友谊的历史,也是可圈可点的。1937年,日军侵华,中国政府向国际联盟发出紧急呼吁,在多国会议上,新西兰代表威廉乔丹仗义执言,支持中国抗日,并与前苏联(当时只有这两个国家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投了“国际联合行动”的赞成票。
在抗日战争中,新西兰医生凯瑟琳霍尔“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像白求恩一样,在晋察冀边区行医,治病救人,舍生忘死,聂荣臻元帅曾特地为她题词:“救死扶伤,忘我献身,支持抗战,青史永存”。
恐怕大家最熟悉的新西兰人,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路易爱黎(1897年12月2日-1987年12月27日)。1927年,他来到中国上海,从此留居中国。他一生致力于向国际社会宣传、介绍中国,出版、翻译大量中国的诗歌,撰写了大批介绍中国的书籍,可谓著作等身,达63部之多,为中新友谊做出卓越贡献。
灭绝,从新西兰恐鸟谈起
在新西兰,面对碧水蓝天,绿野山川,让你时时会萌生那惊鸿一瞥的幻影,这么一个美丽安祥的大洋中的伊甸园,一只只憨头憨脑的、两人高的大鸟,出现在远远的天边,可是,一见到人,就匆匆掉头,消失在人类世界的地平线……
恐鸟是澳洲最高的鸟,成鸟有两个成人那么高,体重达270公斤。800万年前,恐鸟就已经生活在新西兰,曾一度繁盛,达25种之多,其蛋大如篮球,约十几公斤重,一只恐鸟的蛋,相当于100只鸡蛋。
1350年,毛利人划着独木舟来到新西兰,首批毛利人从北岛一上岸,就见到一只只又高又大的鸟走来晃去,吓得他们恐惧万分,慌忙逃回船上,所以,就给这些鸟起名“恐鸟”。
人类发现恐鸟之时,也是恐鸟将要遭殃之日。不久,这些波利尼西亚人手持长矛,陆续登岛,屠杀恐鸟,取走鸟蛋,还将鼠、狗等动物引到新西兰这个原本洁净的土地上,终于使这些大鸟灭绝了。北岛恐鸟,17世纪灭绝,南岛恐鸟约在1850年灭绝。
在毛利人墓穴雕刻中,人们发现一些奇怪的涉及到恐鸟的哀诗,面对新西兰的毛利文明渐为欧洲文明所取代,这些谶语可谓不幸言中:“哀哉,我们将因失去恐鸟而失落。”
从人类学角度看,毛利人对恐鸟的缱绻怀念之情,也折射出自然的生物多样性对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影响是多么深刻。遗憾的是,灭绝意味着永远。
在新西兰的一个画廊,我曾见到这样一幅画,成群的家鸡家兔家猫家狗家牛家羊的涌入,与此同时,一个个本土的动物——恐鸟、泰卡鸡、垂耳鸦、笑猫头鹰……流离失所,淡出画面,走向绝种。
在新西兰,自从人类登陆以来就引发了新西兰生命世界的多米诺骨牌的连连倒塌。
新西兰旅游,处处都能饱览壮丽景象。 你可以登上惠灵顿维多利亚山 (mount victoria)、奥克兰一树山 (one tree hill) 和伊甸山 (mount eden)、基督城 (christchurch) 海港山 (port hills)、达尼丁 (dunedin) 的升旗山 (flagstaff hill),鸟瞰山下,都市风光尽收眼底。一些边境风光可能难以造访,但绝对会让你不虚此行。如瓦纳卡 (wanaka) 铁山 (mount iron) 山顶,东海角 (east cape) 的希古朗伊山 (mount hikurangi)。有些景色无需攀登即可欣赏,如奥塔哥海岸 (otago coast) 上千姿百态的摩拉基 (moeraki) 大圆石和普纳凯基 (punakaiki) 的千层石岩 (pancake rocks)。艺术,是你可以在新西兰领略的又一种风光。驾舟欣赏陶波湖 (taupo) 矿石海湾 (mine bay) 的石刻,或在卡提卡提街上散步,你会发现那里的壁画记载了该城市的历史。新西兰将是你们爱恋之旅的绝佳目的地——携手而来,体验众多的精彩活动,领略迷人的秀丽风光。乘坐独木舟从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中的河道顺流而下;到北部地区共同探秘找寻神奇大地;在奥克兰浩瀚的星河下裸足共舞——新西兰将点燃你们深藏已久的浪漫激情,带给你们伴随此生的美好回忆。浪漫激情,点点滴滴坐拥奥克兰夜景的浪漫晚餐 的详细内容 作为一流的浪漫度假目的地,新西兰拥有众多独一无二的探险活动。此外,豪华舒适的酒店、舒爽轻松的水疗、馨香的花瓣床饰,也将为你的浪漫之旅带来一丝甜蜜的气息。同时,大都市琳琅的购物商店、精彩的夜生活、丰富的戏剧与艺术文化也将带给你非同一般的新式浪漫情怀。 新奇体验,一一尝试众多新奇体验也在等待你们—日出时分,沿着北部地区空旷的海滩策马徐行;伴着林中鸟儿的轻吟,漫步前往森林中的健行,前往林中的温泉,享受宁静的二人时光;乘坐热气球,飞上云端,俯瞰辽阔的坎特伯雷平原,为你带来全新的视角。 漂亮的好牧羊人教堂(church of the good shepherd)坐落在蒂卡普湖岸边,是用石头搭建的。 的详细内容 这里拥有梦幻般的绮丽风光——库克山或塔拉纳基山等令人叹为观止的神奇火山、壮观雄奇的峡湾地区、耀眼的金沙滩以及绵延不绝的奇妙黑沙滩;北部地区高大苍劲的古老贝壳杉;罗托鲁瓦众多怪趣的间歇泉——这些新西兰的世界遗产瑰宝一定会带给你们妙不可喻的心灵满足。 新西兰拥有众多各具特色的一流自驾主题公路,如美食美酒之路、艺术与工艺品之路以及观光路线等,任选一条悠悠漫游,细细品味沿途的风土人情。途中,你可以停车参加酒香馥郁的酒庄之旅,或是与淳朴热情的当地人聊天交谈,体验地道别致的新西兰风情。从远北地区一路穿行至南岛的最南端,热情友好的新西兰人都将为你的旅途带来难以忘怀的温暖陪伴。 心灵之语,侧耳倾听梅思文是一个进行各种户外探险活动的好地方。 的详细内容 在北部地区,你可以亲身体验飞翔的乐趣,随着滑翔伞迎风飞舞,伴着蹦极绳飞驰而下,极致刺激,毕生难忘;乘坐怀特岛直升机浮于云端、俯瞰大地;探寻马尔堡地区雨林的野生动物;聆听私人导游讲述毛利文化的传奇故事;扬帆出海前往小岛体验美味的野餐之行;漫步于著名的福克斯冰川古老而厚重的冰层之上——更多新奇妙趣的旅程等待你们的发掘,牵手相依,共同探寻新西兰的无限之美。 新西兰某些特定活动时间也是你决定旅行的良好参考——明媚的夏季,新西兰全国各地的音乐节将点燃你的音乐激情;随着冬雪到来,皇后镇滑雪等高山活动的精彩冬之祭也拉开帷幕;此外2月的美丽的基督城也将迎来浪漫节,与身边的爱人一起体验异国的浓情蜜意吧! 浪漫住宿,随心而选 瓦卡蒂普湖布兰凯特湾旅馆 的详细内容 日间盛情浪漫的活动后,我们还为你准备了放松身心的优质下榻之处。各式精品度假屋和其它豪华酒店,拥有优美的周边景观和一流的房内设施。用餐时,你可以选择静享甜蜜二人世界或是融入其他宾客,谈笑间一一品尝新西兰的上乘的美食与佳酿,温馨精致的环境,将为你的用餐带来更为舒适的体验。此时此刻,你不再是客居异乡,而是真正融入了这个美妙的国度。 踏上旅途,与你的爱人携手而来,共游这片神奇的大地、共访这些热情的人民、共赏这里美好的风情——新西兰的一切都将让你们心醉神迷,在这个浪漫的世界,爱恋之花将绽放地更加绚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