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看到天空中有一个橙色有点接近红色的东西,我想知道那是什麽啊?

昨天晚上我看到天空中有一个橙色有点接近红色的东西,我想知道那是什麽啊?,第1张

应该是孔明灯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

大约于清朝道光年间,先民由大陆福建省惠安、安溪等县传入台湾的台北县、平溪乡、十分寮地区,即基隆河的上游。据十分寮地区父老前辈的口述表示,早年于前清年间十分地区闹过土匪,由于地处山区,所以村民都向山中逃过,待土匪走后,留守在村中的人,就在夜间施放天灯做为信号,告知山上避难的村民,可以下山回家了,也借此种方式向村民报平安。由于当日由山上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农历正月十五即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的元宵节,十分地区的村民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且向邻村的村民互报平安。也因此十分地区的村民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http://vheadblogsinacomcn/player/outer_playerswfauto=0&vid=15268691&uid=1506600981

纸」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些甚至与中华的文化、风俗结合成具有教育性、娱乐性的纸文物;仔细看看四周,都不难发现他的踪迹,让我们来看看他们不同的风貌吧!

1春联

每逢新年,从以前驱魔避邪的「桃符」,发展至后来保佑平安的春联,贴春联已成为一种祝贺新年的习俗。

说到「桃符」,就得从神荼、郁垒两位专司审查恶鬼的神说起:古时人们认为桃木可以避邪,便在桃木画上两位神将以保平安;唐代时,传说唐太宗生病,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两人看守,后来便将两人画于门上防止鬼怪搔扰;日后也有钟魁、天官等门神的出现,这便是门神画、年画的由来。渐渐的除了驱魔避邪外,还具有吉祥、祈福的意义。

在春节前夕题桃符的的作法蔚为习俗后,到宋朝写春联已经变为流行;明代,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喜欢春联,这个名词便是他发明的,从那时起春联用红纸开始书写。到现在,中国人的习俗中,吃完年夜饭、贴完春联和门神画后,要关起大门,待初一早上再打开,意味「迎财神」。

而与春联有关的如:贴在门楣上的门笺、窗户上的美丽窗花等,都是非常有年味的吉祥装饰。

(资料来源:乐在春联,雄狮美术)

2纸灯笼:

传说元宵节点灯有个故事,玉皇大帝派遣天鹅降临人间,却不小心被人误伤,玉帝发怒,派遣天兵天将放火处罚人类,幸好有神仙告知,让人家家户户点灯、放烟火,藉以逃过灾难。

实际上,人民辛苦了一年,过年后大家高高兴兴玩一玩,张灯结彩,皇城里也不禁止夜间欢乐,还下令守卫军不要管理。

而古时花灯的制作,在材料上则有用到纸、竹子、木等。

(资料来源:欢乐花灯,雄狮美术)

3纸风筝:

风筝在中国北方称做"纸鸢",南方称 "鹞子"。五代有一位名叫李邺的人,在宫中做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并在纸鸢的前头系上竹哨,放风筝时,风会吹入竹哨,发出如”筝〃一般的声音,所以取名为 "风筝"。严格来说,有发出声音的才叫「风筝」,没有发出声音的则为「纸鸢」了。

相传墨子曾用木片制风筝,叫做木鸢,飞三日也不坠落。直到东汉和帝蔡伦发明造纸后的很多年,才开始有纸制的风筝了。

(资料来源:民俗艺术专辑)

4金银纸:

每当中国人的祭祀扫墓,总会烧些金银纸钱祭祀祖先,这是因为在中国人的信仰里面,认为人往生后去到另一个世界里,也一样需要用钱。它的由来,是古人死后要用金银财宝陪葬,到了唐朝时才剪纸为钱,代替金银铜钱等烧给死者。后来简化了,在纸上贴上锡箔纸,代表银;在锡箔上涂上金色,代表金,更简单的,在粗竹纸上印上金字、银字,代表金银,还有印钞票的,就更现代化了。

(资料来源:金银纸艺术)

5油纸伞:

讲到油纸伞,便联想起电视**的白蛇传中,白素贞撑着油纸伞与许仙在雨中邂逅的情景,好不浪漫!台湾的美浓客家人认为纸油伞是一种吉祥的象征意义,「油纸」与「有子」音近似,「伞」字中的四个人,也是象征圆满、多子多孙的意思;所以在男孩子16岁的成年礼、和女儿出嫁时,父母会送一把油纸伞做为礼物。

除了与风俗有关的纸制品外,生活里写信的的邮票、藏书票、传真纸、喇叭纸、陶纸、防臭纸、包装的纸袋、洗衣店里的洗衣卷标纸、纸免洗餐具、香烟纸、茶袋纸、纸尿布等,都是生活中随处可及的纸用品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432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