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收集一些美文美句名篇名句等凡是好的都送来,不在乎精益求精 个在乎多多益善,同志们快来吧!

本人收集一些美文美句名篇名句等凡是好的都送来,不在乎精益求精 个在乎多多益善,同志们快来吧!,第1张

林清玄的:

美丽的心

在一个演讲会上,一位听众问我:“林先生,我发现来听你演讲的人,不论男女部

长得很美丽。我想请问你,是美丽的人特别喜欢读你的书呢,还是读了你的书会变得美

丽?”

由于他的问题如此突兀,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我说:“你看到这些人这么美丽,那是因为你有美丽的心来看他们,就像现在我们

看着你,觉得你也十分美丽呀!”

演讲完后,我沿着夜黯的公园走回家,发现在月色中的公园也非常的美丽,花树温

婉,池水浮金,空气中流着花香,是呀!这世界如是美丽,有的人特别容易看见,是缘

于他们有美丽的心。

令人遗憾的是,通常我们只看见公园的美丽、花与树的美丽,月亮与星星的美丽,

很少人去看见别人的美丽,去看见那在街头、在餐厅、在很多很多地方的许多美丽的心。

我的写作,不只是在告诉人关于这人间的美丽,而是在唤起一些沉睡着的美丽的心。

澈如水晶

从花莲回来,走苏花公路,到崇德隧道口附近,看到几个工人在排石板阶梯,他们

专注的神情吸引了我,我便下车了。

工人用一种近乎悠闲的样子排石板梯,他完全不用水泥或任何粘接物,他只是把造

型都不同的石板沿山坡调整,让石板密实在山坡上,并与下一个石板接合。

这看起来不甚费力的工作,事实上是孕含了极独运的匠心,以及全副的精神,工人

必须要完全了解每一块大小不同的石板和每一寸不同斜度的山坡才做得到。

不远处,就是海了,一层青、一层蓝、一层靛的,完全没有污染的海。

“这石阶可以通到海边吗?”怕惊扰了他的工作,我小声的问工人。

他正一分一分地挪着手上的石块,约三十秒后,他头也没抬地说:“往下走,转两

次弯,就到海边了。”

我兴奋地沿石阶跳跃而下,心情欢愉像一个孩子,我发现阶梯的两旁开满牵牛花,

比平常看到的还要硕大,是最美丽的浅紫色,色泽清丽,还带着今天清晨的露水。

到了海边,看到海岸的卵石美丽不输给牵牛花,粒粒皆美,独一无二。一艘渔船正

顺着波浪在海岸不远处载沉载浮。

我蹲下来捡石头。

我向来都喜欢海边的卵石,因为这些石头从来没有隐藏,也不故意显露,它只是在

海岸如实呈现它的美与风采。它不怕人笑,也不排斥别人的掌声。

这石头、这海洋、这路边的牵牛花、这专心排石阶的工人,都如是如实地在演出自

己,既没有隐藏,也没有显露。这样一想,使我震惊起来:呀!呀!原来我们身边最美

的事物,无不如实、明白、澈如水晶。

只可惜这水晶映现的沛然万象,凡俗的眼睛都把它当玻璃来看待。

如果我们要看见这世界的美,需要有一对水晶一样自然清澈的眼睛;如果我们要体

会宇宙更深邃的意义,则需要一颗水晶一样清明、没有造作的心。

百年含笑

在乡间的庭院,一个老人带我去看一棵百年的含笑花,说那是他的父亲亲手栽植的。

那百年含笑的高大使我大吃一惊,因为我们平常看到的含笑花只有几尺高,百年的

含笑花竟有两三丈高。

更令人惊奇的是,那棵高大的含笑,花朵开得密密麻麻,香气之盛有如一座香水工

厂,方圆几尺的地上都被洁白的含笑花瓣铺满了。

我想到小时候家里种的几棵含笑,盛开时,我最喜欢摘一些放在铅笔盒、放在书包、

放在口袋中,走到哪里就香到那里。含笑花的香有渗透力,有时春天过去很久,含笑都

谢尽之后,铅笔上还留着春天时含笑的香味,使我写字时有着欢喜的心情。

正在出神的时候,听到老人说:“这百年的含笑开得和它第一次开时一样的香,我

如果能像它一样,百年之后也能含笑归土,就好了!”

我说:“阿伯仔,这没有什么问题,你一定可以含笑归土的。”

老人笑了,笑得就如一朵含笑花,那么洁白、纯真,散发着香气。

“不管生命的历程变成怎样,我们每天每天都要含笑开放,让香气飘扬呀!”——

看着老人的笑,我心里这样想着。

水中的蓝天

开车从莺歌到树林,经过一个名叫“柑园”的地方,看到几个农夫正在插秧。由于

太久没看到农夫插秧了,再加上春日景明。大地辽阔,使我为那无声的画面感动,忍不

住下车。

农夫弯腰的姿势正如饱满的稻穗,一步一步将秧苗插进水田,并细致敬谨的往后退

去。

每次看到农人在田里专心工作,心里就为那劳动的美所感动。特别是插秧的姿势最

美,这世间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向前的,惟有插秧是向后的,也只有向后插秧,才能插出

笔直的稻田;那弯腰退后的样子,总使我想起从前随父亲在田间工作的情景,生起感恩

和恭敬的心。

我站在田岸边,面对着新铺着绿秧的土地,深深的呼吸,感觉到春天真的来了,空

气里有各种薰人的香气。刚下过连绵春雨的田地,不仅有着迷蒙之美,也使得土地湿软,

种作更为容易。春日真好,春雨也好!

看着农夫的身影,我想起一首禅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是一首以生活的插秧来象征在心田插秧的诗。意思是惟有在心田里插秧的人,才

能从心水中看见广阔的蓝天,只有六根清净才是修行者惟一的道路;要趣人那清净之境,

只有反观回转自己的心,就像农夫插秧一样,退步原来正是向前。

站在百尺竿头的人,若要更进一步,就不能向前飞跃,否则便会粉身碎骨。只有先

从竿头滑下,才能去爬一百零一尺的竿子。

人生里退后一步并不全是坏的,如果在前进时采取后退的姿势,以谦让恭谨的方式

向前,就更完美了。

“前进”与“后退”不是绝对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灵没有提升,则前进正

是后退,反之,若在失败中挫折里,心性有所觉醒,则后退正是前进。

农人退后插秧,是前进,还是退后呢?

甲得从前在小乘佛教国家旅行,进佛寺礼拜,寺院的执事总会教导,离开大殿时必

须弯腰后退,以表示对佛的恭敬。

此刻看着农夫弯腰后退插秧的姿势,想到与佛寺离去时的姿势多么相像,仿佛从那

细致的后退中,看见了每一株秧苗都有佛的存在。

“青青秧苗,皆是法身”,农人几千年来就以美丽谦卑的姿势那样的实践着。那美

丽的姿势化成金**的稻穗,那弯腰的谦卑则化为累累垂首的稻子,在土地中生长,从

无到有、无中生有,不正是法身显化的奇迹吗?

从柑园的农田离开,车于穿行过柳树与七里香夹道的小路,我的身心爽然,有如山

间溪流一样明净,好像刚刚在佛寺里虔诚的拜过佛,正弯腰往寺门的方向退去。

空中的蓝天与水中的蓝天一起包围着我,从两颊飞过,带着音乐。

鲁迅: 希望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

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灵魂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

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

忽然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

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

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

蝴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

然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

么?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Petofi San

dor(1823-49)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什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抛弃你。

这伟大的抒情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为了祖国而死在可萨克兵的矛尖上,已

经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

但是,可惨的人生!桀骜英勇如Petofi,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茫茫的东

方了。他说: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

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

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然而青年

们很平安。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

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那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没有笑的渺茫

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将被后代怀着敬仰之情来朝拜的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坟墓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被忘掉了。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后事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或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沉,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巨人树 (美)斯坦贝克

我在巨人树身边过了两天。这儿没有旅客,没有带着照相机吵闹的人群,只有一种大教堂式的肃穆。也许是那厚厚的软树皮吸收了声音才造成这寂静的吧!巨人树耸立着,直到天顶,看不到地平线。黎明来得很早,直到太阳升得老高,辽远天空中的羊齿植物般的绿叶才把阳光过滤成金绿色,分作一道道、一片片的光和影。太阳刚过天顶,便是下午了,紧接着黄昏也到了。黄昏带来一片寂静的阴影,跟上午一样,很漫长。

这样时间变了,平时的早晚划分也变了。我一向认为黎明和黄昏是安静的。在这儿,在这座水杉林里,整天都很安静。鸟儿在蒙胧的光影中飞动,在片片阳光里穿梭,像点点火花,却很少喧哗。脚下是一片积聚了两千多年的针叶铺成的垫子。在这厚实的绒毯上听不见脚步声。我在这儿有一种远离尘世的隐居感。在这儿人们都凝神屏气不敢说话,深怕惊扰了什么——怕惊扰了什么呢?我从孩提时代起,就觉得树林里有某种东西在活动——某种我所不理解的东西。这似乎淡忘了的感觉又立即回到我的心里。

夜黑得很深沉,头顶上只有一小块灰白和偶然的一颗星星。黑暗里有一种呼吸,因为这些控制了白天、占有了黑夜的巨灵是活的,有存在,有感觉,在它们深处的知觉里或许能够彼此交感!我和这类东西(奇怪,我总无法把它们叫作树)来往了大半辈子了。我从小就赤裸裸地接触它们。我能懂得它们——它们的强力和古老。但没有经验的人类到这儿来却感到不安。他们怕危险,怕被关闭、封锁起来。怕抵抗不了那过分强大的力。他们害怕,不但因为巨衫的巨大,而且因为它的奇特。怎呢能不害怕呢?这些树是早侏罗纪的一个品种的最后的孑遗,那是在遥远的地质年代里,那时巨衫曾蓬勃繁衍在四个大陆之上,人们发现过白垩纪初期的这种古代植物的化石。它们在第三纪始新纪和第三纪中新纪曾覆盖了整个英格兰、欧洲和美洲。可是冰河来了,巨人树无可挽回地绝灭了,只有这一片树林幸存下来。这是个令人目眩神骇的纪念品,纪念着地球洪荒时代的形象。在踏进森林里去时,巨人树是否提醒了我们:人类在这个古老的世界上还是乳臭未干、十分稚嫩的,这才使我们不安了呢。毫无疑问,我们死去后,这个活着的世界还要庄严地活下去,在这样的必然性面前,谁还能作出什么有力的抵抗呢?

真实的高贵 (美)海明威

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每个人都是领航员。但是,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就不是人生,以最幸福的人的生活为例——它是一团纠缠在一起的麻线,丧亲之痛和幸福祝愿彼此相接,使我们一会伤心,一会高兴,甚至死亡本身也会使生命更加可亲。在人生的的清醒时刻,在哀痛和伤心的阴影之下,人们真实的自我最接近。在人生或者职业的各种事务中,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头脑的作用不如心情,天资不如由判断力所节制着的自制、耐心和规律。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看来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小的。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悔悟,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树之赞(德)黑塞

树,是予我以谆谆教诲的传道士。我崇敬每一棵树,不论它们是以麇集方式还是以家族方式生活的树,也无论它们是生长在莽莽原始森林之中还是小片树林里。然而最使我崇拜的还是那孤独矗立的参天大树!它们犹如一位孤寂之人,却不是因某一弱点而遁世隐居的君子,而是如同被置于孤独之境地的伟大人物,就像贝多芬,就像尼采。它们的树梢飒飒作响着整个世界,它们的根须静卧于永恒之中。但它并不沉醉在这永恒之中,而是终其毕生精力追求一个目标:完成它们与生俱有的并居于它们之中的品质道德,树立自己的形象,表现自我。世间没有任何一种事物能像一株挺拔茁壮的大树那样神圣、那样完美无缺。倘若有一棵被锯倒的大树在阳光下裸露着它那致命的伤口,那你就可以在那鲜亮的树桩——也是它的墓碑上读到它的整个历史:那一圈圈年轮和一个个疤痕忠实地记录着它所经历的每一次搏斗、每一次疾病和每一次痛苦,当然还有全部的幸福。它们记录着它的整个成长过程,既有那饥贫的年头,也有那丰盈的岁月,还有那每每战胜的袭击和回回挺过来的风暴。因而,每一个农民的儿子都懂得,最坚硬的树木,从而也是最珍贵的材料,其年轮最紧密。他们知道,在那高山之巅历尽险恶生长的大树,才是那坚不可摧、雷霆万钧、为世楷模的栋梁之材。

每一棵树都是神圣之物,谁能和它们谈心,谁能倾听它们的心曲,谁就能返璞归真。它们不是向你喋喋不休地唠叨什么训诫和丹方,它们撇开个别现象,向你谆谆教诲生命的原始真谛。

这一棵树会告诉你:我身体之中蕴藏着一颗核心,一束火花,一个思想,我是永恒生命中之生命。敢于尝试、敢于成功——永恒的母亲和我共同冒着危险而取得的成功,这就是我的与众不同之处;我的形体、我皮肤上的血管、脉络同样举世无双;我的眼睫毛——叶片的微微颤动,还有皮肤上那些小小的疤痕更是绝无仅有。我的天职就是:用典型的个性去塑造永恒、表现永恒。

那一棵树又会告诉你:我的力量就是信任。我对我的前辈一无所知,我对每年由我而生的千千万万子孙也一无所知。我毕尽终生体验我种子中的全部奥妙,舍此别无他求。我相信,上帝在我之中。我相信,我的任务神圣无比,我就生活在这信赖之中。

倘若我们忧伤,倘若我们失去了生活的力量,那么,会有一棵树告诉我们:平静!平静!看看我吧,生活不容易,生活也不难!这就是童心。让上帝与你的心灵说话,你就会安静下来。你之所以有所欲望,是因为你所走的道路把你引向背离母亲、背离故乡的地方。但是,每一步,每一天会把你重新引回母亲的身旁。故乡既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故乡就在你心中,别无他处可寻。

每当我在晚风中倾听树林沙沙而响,就会有一种渴望漫游的情感攫住我的心房。你要是静静地听它多说一会儿,你就可以知道,在它们的核心处,在它们的意念之中也有这种漫游的欲望。这种欲望并不像它表面看起来的那样是为了逃避痛苦,而是向往故乡,向往母亲的记忆,向往新的生活譬喻的一种欲望。这种欲望引导我们走向回家的路。条条道路通往故乡,每一步都是一次诞生,每一步都是一次死亡,每一座坟茔都是母亲。

如果我们害怕我们的童心,树木就会在晚风中簌簌耳语。树林有长远的思想,既冗长又平静,因为它们的生命比我们长久。在我们还没有学会倾听它们之前,它们比我们智慧,可是当我们学会倾听它们之后,我们思想的短暂、快速以及孩童般的急促恰恰赢得了空前的幸运。只有当你学习倾听树木之后,你才不会想成为一棵树,就会满足你的现状。这就是故乡,这就是幸福。

闲适

周国平

没有空玩儿,没有空看看天空和大地,没有空看看自己的灵魂……

我的回答是:永远没有空——随时都有空。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锺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一个人何必要著作等身呢倘想流芳千古,一首不朽的小诗足矣。倘无此奢求,则只要活得自在即可,写作也不过是这活得自在的一种方式罢了。

有的人活得精彩,有的人活得自在,活得潇洒者介乎其间,而非超乎其上。

光阴似箭,然而只是对于忙人才如此。日程表排得满满的,永远有做不完的事,这时便会觉得时间以逼人之势驱赶着自己,几乎没有喘息的工夫。

相反,倘若并不觉得有非做不可的事情,心静如止水,光阴也就停住了。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

夜里睡了一个好觉,早晨起来又遇到一个晴朗的日子,便会有一种格外轻松愉快的心情,好像自己变年轻了,而且会永远年轻下去。

耶和华在西奈山向摩西传十诫,其第四诫是:星期天必须休息,守为圣日。他甚至下令,凡星期天工作者格杀勿论。有一个人在星期天捡柴,他便吩咐摩西,让信徒们用石头把这人砸死了。

未免太残忍了。

不过,我们不妨把这看作寓言,其寓意是:闲暇和休息也是神圣的。

闲暇是生命的自由空间。只是劳作,没有闲暇,人会丧失性灵,忘掉人生之根本。这岂不就是渎神所以,对于一个人人匆忙赚钱的时代,摩西第四诫是一个必要的警告。

当然,工作同样是神圣的。无所作为的懒汉和没头没脑的工作狂乃是远离神圣的两极。创造之后的休息,如同创世后第七日的上帝那样,这时我们最像一个神。

闲适和散漫都是从俗务中抽身出来的状态,心境却迥异。闲适者回到了自我,在自己的天地里流连徜徉,悠然自得,内心是宁静而澄澈的。散漫者找不到自我,只好依然在外物的世界里东抓西模,无所适从,内心是烦乱而浑浊的。

天地悠悠,生命短促,一个人一生的确做不成多少事。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善待自己,不必活得那么紧张匆忙了。但是,也正因为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不抱野心,只为自己高兴而好好做成几件事了。

回首往事,多少事想做而未做。瞻望前程,还有多少事准备做。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态,也是—种积极的心态。如果一个人感觉到活在世上已经无事可做,他的人生恐怕就要打上句号了。当然,如果一个人在未完成的心态中和死亡照面,他又会感到突兀和委屈,乃至于死不瞑目。但是,只要我们认识到人生中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无论死亡何时到来,人生永远末完成,那么,我们就会在生命的任何阶段上与死亡达成和解,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也保持着超脱的心境。

分到一套房间,立即兴致勃勃地投入装修。缺一卷墙纸,托人买了来,可是兴奋已逝,于是墙上永远袒露着未裱糊的一角。

世上事大抵如此,永远未完成,而在未完成中,生活便正常地进行着。所谓不了了之,不了就是了之,未完成是生活的常态。

一天是很短的。早晨的计划,晚上发现只完成很小一部分。一生也是很短的。年轻时的心愿,年老时发现只实现很小一部分。

今天的计划没完成,还有明天。今生的心愿没实现,却不再有来世了。所以,不妨榨取每一天,但不要苛求绝无增援力量的一生。要记住:人一生能做的事情不多,无论做成几件,都是值得满意的。

一个作家在创作旺盛时期就死了。人们叹息:他本来还可以做许多事的……

可是,想做的事情未做完就死,这几乎是必然的。不要企求把事情做完,总是有爱做的事情要做,总是在做着爱做的事情,就应该满意了。

“你们不要为明天忧虑,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就够了。”耶稣有一些很聪明的教导,这是其中之一。

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当然也对。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自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的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这样你不但比较轻松,而且比较容易把这难处解决。如果你把今天、明天以及后来许多天的难处都担在肩上,你不但沉重,而且可能连一个难处也解决不了。

生活需要什么

多彩的生活从来就让人把握不准航向,竭尽全力“扼住命运的咽喉”,到头来却不能不接受命运之神的安排。掌握生命之舟的到底是人还是神?有人感叹:这个人的出现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有人抱怨:这场车祸把我推向了生活的彼岸。有时就是偶然造成了一个人生活的突变,我们无力回天。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太多的规矩和禁忌,程式化的价值评判标准有时又会让我们别无选择,正在运行的轨道不可回转。人啊,就是这么的无奈,生活就是这么的难以预言。

没有钱的生活是维持不住的,有钱的生活是需要提升和感受的。

生活需要金钱。

“食色,性也”,活在世上,要吃饭穿衣,要结婚生子。吃饱喝足了才会有心情去看潮起潮落,去欣赏云卷云舒。饥肠辘辘怎么气定神闲,露宿街头怎么“清心寡欲”,“无欲则刚”那只是在没有生计之忧后对生活的选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金钱具有魔鬼般的力量,它能让人的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有钱就能吃鱼翅熊掌,有钱就能穿名牌时尚,有钱就能住海滨别墅,有钱就能周游天下,有钱就能呼风唤雨。《钱神论》对钱的无所不能做过精彩的描述,“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无位而尊,无势而热。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纷诤辨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非钱不拔;恕仇嫌恨,非钱不解;令问笑谈,非钱不发。有钱可使鬼,而况人乎!”钱是情人之间的“情”,是爱人之间的“爱”,没有钱的爱情是何等的脆弱,光谈爱情没有钱那是虚幻的空中楼阁。钱是朋友之间的“来往”,是亲人之间的“关爱”,没有钱就无以尽情、尽孝、尽责。钱让英雄低头附耳,让美女折腰献媚,让孝子愁眉不展,让慈母眼泪簌簌。钱满足着人的欲望,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提升着人的生活层次。钱可以换来名人字画,欣赏之余附庸风雅;钱可以换来名著百家,看完看不完先塞满书架;钱可以换来珠宝玉器,今生不用也可继承传家。钱让你喝到想喝的酒,看到想看的花。建造偌大的私家园林,照自己的想法设计规划,让亭台楼榭装饰自己的家。钱送孩子上清华学哈佛,接受世界上最完美的教育,在先进文化的滋养下长大。钱是最大的魔鬼,它让丑女易容而变美,让下贱包装而成娇贵,让寒冷的冬天温暖如春,让炎炎的夏夜凉爽似秋。有钱的人享受了太多的不该享受,富贵病也由此而生。

生活需要技巧。

懂生活的男人会尽情的享受现代文明,把金钱变成机器为己所用,把精端的家用电器搬回家;懂生活的男人会在周末驾车偕同家人去欣赏山水如画,懂得浪漫懂得闲暇;会学得一手精湛的厨艺,上的厅堂下的厨房;会跳出优美的舞步,保龄球高尔夫尽情挥洒;知道怎么吃西餐怎么喝咖啡,知道什么日子献什么花。会生活的女人能用油盐酱醋把廉价的物色煨出美味的汤,留住男人的胃,用充足的营养滋补全家;能把粗劣的皮肤保养的水鲜细滑,吸引住男人的眼球,抬高自己的身价;能用五彩的服饰扮靓自己也扮靓世界,把几颗头发挽出草草花花;能把简陋的居室弄成温暖的避风港,留住男人的心,抚慰抹平心灵的疮疤。自然科学的发展让丰富代替了单调,让精彩代替了呆板。飞机的速度使百姓走出了皇帝也难以企及的世界,互联网的信息容量才真正实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梦想。

现代人讲品位,讲究有味,讲究层次。人的味道各有不同,有人如火,有人如水,有人如酒,有人如茶。大街上的女人是品位生活的一道风景。穿着循规蹈矩不愠不火的小家碧玉;穿着时髦略带保守的大家闺秀;穿着时尚而优雅的小资或波波;一身正规套装的外资公司白领; 在PARTY上穿着漂亮晚礼服举止优雅的女人则无疑是最有品位的。透过时装所展现出来的品位是各异的,其实一个细节就能透出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品位。因为品位是人的出身背景、文化层次、生活素养的综合折射,那是只能靠感觉才能体验到的东西。不是什么人都能够随便拥有高品位的。巴尔扎克曾说:培养一个贵族至少需要三代的教养。修炼学识,修炼人格,修炼文化,有深厚的积淀、精心的“修炼”就会有高雅潇洒,而无需刻意的装扮。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一颦一笑,尽现至善至美的儒雅。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底蕴,独特的气质所具有的魅力一如画家笔下的风景画。

生活需要态度。

品味生活是一种态度。品味在于品,品就是欣赏,无力欣赏或不欣赏,生活就没味了甚至变味。欣赏就是在感悟中赏识,就是领略一份美好。生活中有太多的美好,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萧然自得,任何事物都有真正的玄机。一个人有没有欣赏能力,会不会欣赏是至关重要的。它需要有一双睿智的眼睛,需要具备敏感的艺术心灵,需要有那份澄澈的境界,是慧眼独具和心灵感悟的结合。懂得欣赏的人,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欣赏到强悍和凝重,会在大河的澎湃中欣赏到气度和激荡,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欣赏到生命的执著和坚强,会在大树的挺拔中欣赏到自立和张扬。欣赏他人的高谈阔论口吐莲花,欣赏他人的龙飞凤舞书墨飘香,欣赏他人的高亢激昂舒缓悠扬,从他人的成功中得到启迪。懂得欣赏而不是一味的羡慕和嫉妒,把它当作自己身边的风景画,就会感受到一份生活的美好,也不会“恨无知音赏”。

选择也是一种态度。人生有太多的十字路口,需要做出太多的选择。面对色彩纷呈的世界,有人选择宁静淡泊,有人选择享乐奢华;面对困难,有人选择奋斗抗争,有人选择放弃惧怕;面对余钱,有人买化妆品美容,有人买书滋润心田;面对黑夜,有人选择彻夜静读,有人选择通宵狂欢;面对诗歌,有人选择李白的飘逸豪放,有人选择杜甫的沉郁顿挫;面对怨仇,有人选择“一笑泯千仇”的宽容,有人选择“十年不晚”的报复;面对女人,刘备选择了孙氏娇娘以固江山,诸葛亮选择了黄氏糟糠韬略共商;面对爱情,梁祝选择了凄美的“团圆”,陆游选择了伤感的“离别”;班马选择了文,孙吴选择了武,梅兰芳选择了戏曲,齐白石选择了丹青,八旗子弟则选择了上午遛鸟喝茶下午泡澡搓麻。学会选择,就是在有限的人生旅途中拾取了最有价值的精华,就能舍弃不该背负的重压;学会选择,就能避免曲折坎坷,走出自己的平坦大道。生活中有太多迷人的风景,我们只能摘取一小部分片断,人生的艺术就在于“进退适时,取舍得当”。

生活需要节奏。

生活就像一支悠扬的乐曲,有舒缓,有急快,有激昂,有深沉。它需要的是节奏,是韵律,弦太紧就容易崩,弦太松就不成调。音符、音节和谐的搭配才能奏出优美的乐章。衣食无忧的人往往懒散,退休在家的人往往无事可忙,生活变得无聊。工作的人往往紧张,中年人往往承受不了重压,生活变得沉重。适度的忙碌和休闲在生活中互为调味品,没有休闲就等于没有生活,没有忙碌就是放弃了人生。节奏的变化需要过渡,没有过渡的跳跃让人难以调适,甚至迷茫。悦耳的节奏会让我们活出身体的健康,活出心情的舒畅。

当亚当与夏娃吃下第一枚禁果时,欲的种子便埋在了人的心底,没有人能超然物外。欲,只会日渐滋长。有位哲人说过:人的欲望好比海水,喝得愈多,愈是口渴。讲究生活的质量,追求生活的品位。大至哲学,小至养生,人生有太多的学问,生活有太多的技巧。古今学人莫不探究,佛家弟子则终生参悟,小小百姓亦多精研生活技能。最具体的学问是生活的技巧,最精华的学问是生活的态度,最易掌握的学问是控制生活的节奏。生活中的所有都会转化为人的情感,积淀成对人、对物的感情,积淀成对人生的消极或积极的态度,积淀成对社会的热爱或反叛。生活不能像上帝一样删繁就简,也不能像电视剧一样拍不好再重演。上帝造人时是那么的简单,人在生活中却这么的冗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575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