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基地设计方案+构想图

月球基地设计方案+构想图,第1张

探索外太空长期以来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嫦娥奔月”的古老神话,表达了我们的祖先对遥远世界的神往。

如今,怀着这个信念,来自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和日本的科学家正准备联手建造一个月球村。<<各国登月计划一览>>

到2024年,人类将可以真正实现奔月的梦想。

仰视天穹,皎洁的月亮高挂在天空。

很多科学家相信,作为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曾经是地球的一部分。大约455亿年前,一块有火星那么大的小行星冲向地球,将月球从地球中撞飞出去。这次撞击不仅使得地球有了一个环绕它旋转的忠实伙伴,也使得大部分在地球上已经遗失的太阳系历史在月球这个荒芜的地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月球,就像一面时间的镜子。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这片荒凉之地变成充满生气的科研基地及大工业场所。

《新月宣言》隆重登场

11月22日到26日,一个有关建立地球村的大型月球探索计划在印度最浪漫的城市U-DAIPUR隆重召开。

月球基地想像图

这次会议吸引了来自17个国家的大约200多名科学家,并推出了一份《新月宣言》——它将成为国际间“二十一世纪月球探索”合作的行动计划书。在会议期间,所有与会的专家都将目光锁定在了新时期的月球开发计划以及将来对月球资源的利用上。

会议闭幕时,一名大会代表在闭幕词中表示:“我们承认,我们对月球的了解已经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这和我们所追求的还相差甚远,我们不仅要明白月球的早期历史和现在的环境,而且还要研究下一步探索月球的步骤以及如何利用其资源为人类造福。”会议还就未来探月任务发表了一份声明,希望与会国在月球探索领域多加合作。

美国、俄罗斯和日本已实施了月球探索任务,中国正计划进行无人太空飞行。同时,美国、中国、日本和印度都在计划实施雄心勃勃的探月计划。印度也计划在2007年底或2008年初发射“月球之旅”无人驾驶探月飞行器。

月球探索的详细计划已作安排

在此次探测月球的行动计划中,欧洲似乎对月球要比美国更感兴趣。

从会议中就能看出,美国无意在此次会议中担纲领袖作用,NASA似乎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火星计划上。早些时候,一艘小型太空飞船驶入月球轨道,这表示欧洲第一次探月任务获得成功,并为飞船研究月球表面铺平了道路。

这次大会上,欧盟成为了该项计划的“带头大哥”,并安排了今后月球探索的详细计划:目前,先由欧盟的欧洲首个月球探测器“SMART-1”号进入月球“大门”,也就是太空中月球引力作用大于地球引力作用的边界位置。

接着,印度的极地卫星发射火箭,将携带一个边长15米的立方体卫星“Chandrayaan-Ⅰ”,以每秒10公里的速度进入地球轨道,在5天半的时间里绕地球飞行35万公里。而后,卫星挣脱地球引力,开始长达386000公里的月球之旅。

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和日本再分别向月球发射太空飞船。

与此同时,美国国家宇航局再考虑将一辆双人登月车向月球探索轨道开去。

《新月宣言》将解开月球几大谜?

据报道,在印度参会的一位太空专家指出,虽然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月球对科学界而言仍旧是个谜。

他们表示,有关月球起源、月球上的矿物质、月球是否有维持人类生命所需的水等一系列问题仍旧困扰着科学家。

所以,此次《新月宣言》就要弄明白这几件事。首先,就是月球的起源。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行星学家保罗斯普迪斯说:“月球的起源还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月球是在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地球后形成的。这也是众所周知的所谓‘大撞击假说’。”

其次,就是通过对月球的探索,了解到每一个天体到底之间相距多选。然后还需了解月球内部的组织物理和化学机构。

最后也是最终的目标,即在月球上建立一个自然实验室,从而研究大气环境和月球表面是否有厚冰层。之前,曾有研究数据显示,月球表面似乎有多处厚冰层,但冰层水的纯度以及其物理状态目前还不得而知。

《新月宣言》表示,他们希望今后对月球的探索能够早日解开月球神秘的面纱,从而造福人类。

2024年,人类正式入住月球村

根据重返月球的计划,人类将于2005年在月球建立月面前哨站,2010年建立设备齐全的永久性居住地,2020年兴建实验工厂、农场等。和首次登月不同,人类在2024年将要在月球上长期呆下去,建立月球村。

据了解,首先要建立的是一大型的天体物、宇宙线物理的研究基地。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生产生活用的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生产只有在引力场十分微弱的条件下才能生产的特殊优质材料。

自美国宇航员尤金塞尔南于1972年登月以来,人类就再也没有踏上过月球的土地。如果说月球真的曾经属于地球的话,那人类必然将再次踏上这块大陆,利用其中的资源。这是可以用现有的技术实现的唯一的一个伟大计划。

对于如此巨大的工程,月球探索计划不仅有着科学上的意义,国际间的商业合作也会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标签: 科技

儒勒·凡尔纳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28~1905325)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构成市区一部分的劳阿尔河上的菲伊德岛生活学习到中学毕业。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时,他曾志愿上船当见习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接回了家。为此凡尔纳挨了一顿狠揍,并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客观上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如此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18岁时,他遵父嘱,去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却爱上了文学和戏剧。一次,凡尔纳自一场晚会早退,下楼时他忽然童心大发,沿楼梯扶手悠然滑下,不想正撞在一位胖绅士身上。凡尔纳非常尴尬,道歉之后随口询问对方吃饭没有,对方回答说刚吃过南特炒鸡蛋。凡尔纳听罢摇头,声称巴黎根本没有正宗的南特炒鸡蛋,因为他即南特人而且拿手此菜。胖绅士闻言大喜,诚邀凡尔纳登门献艺。二人友谊从此开始,并一度合写戏剧,为凡尔纳走上创作之路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位胖绅士的名字是大仲马。毕业后,他更是一门心思投入诗歌和戏剧的创作,为此不仅受到父亲的严厉训斥,并失去了父亲的经济资助。他不得不在贫困中奋斗,以读书为乐。他十分欣赏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和英国的莎士比亚。在巴黎,他创作了20个剧本(未出版)和一些充满浪漫激情的诗歌。

后来,凡尔纳与大仲马合作创作了剧本《折断的麦秆》并得以上演,这标志着凡尔纳在文学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在继续创作的过程中,凡尔纳感到文学创作似乎缺乏出路,而且他发现当时文坛上的人都在找出路,都在试图把其他领域的知识融进戏剧。比如大仲马是将历史学融进文学,而巴尔扎克则把社会伦理学融进文学…… 这时凡尔纳发现,只剩下地理学还没有被开发。

于是凡尔纳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试验,创作出《冰川上面过冬》等作品,但未发表。

1856年凡尔纳乘火车来到北部城市亚眠,遇到一名带着两个孩子的漂亮寡妇,一见终情并求婚,继而结婚。接着凡尔纳搬家过去,从此开始认真创作。其时29岁。

凡尔纳创作出《气球上的五星期》后,16家出版社无人理睬,愤然投入火中,被妻子抢救出来,送入第17家出版社后被出版。赏识此书的编辑叫赫茨尔,从此凡尔纳遇到了知音,与之结下终身友谊。黑格尔与凡尔纳签订合同,一年为其出版两本科幻小说。

《气球上的五星期》出版之后,凡尔纳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多方面的探索时期,他试验多种写法,朝多种方向进行探索,一发不可收拾。每年出版两本,总标题为《奇异的旅行》,包括《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等,囊括了陆地、海洋和天空……此后探索停止,开始成熟,进入平稳的发展时期,创作出《80天环绕地球》《太阳系历险记》《两年假期》等优秀作品。随着声望的增高,凡尔纳的财富也在迅速增长。

凡尔纳的晚年不是十分幸福,创作减少并进入衰弱期,其《卡尔巴阡的古堡》有一定的自传性,表现了生活中隐秘的侧面。

1905年3月17日凡尔纳出现偏瘫,24日失去知觉,25日晨8:00去世。

1905年3月28日大出殡,全世界纷纷电唁,悼念这位伟大的科幻作家。

凡尔纳的故事生动幽默,妙语横生,又能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所以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凡尔纳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通俗小说作家,有一种能够把自己的幻觉变得能够触摸的本领,其感觉是全方位的,从平淡的文学中传达出某种人类的热情。但凡尔纳的小说中人物除了少数几个外都是一模一样的,他似乎塑造不出更重要的人物,人物都是脸谱化的简单的好人坏人,没有什么心理活动;从其作品人物性别单一化上还可看出他对女人的偏见,隐隐流露出深受其苦的心态。此外凡尔纳的作品中充满了明显的社会倾向,是一个爱国者(法国人最好)、民族解放主义者(支持被压迫民族斗争),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从某些作品中表现出无秩序者),最后还是一个银河帝国主义者(有缔造宇宙帝国的欲望)。

凡尔纳的作品里充满了知识,但他本人却是一名宇宙神秘主义者,对世界有一种神秘的崇拜。在他的小说中,有时候思考问题不够深刻,主题也常常重复。

但总的来说,凡尔纳的尝试仍然是伟大的。他写的虽然都是平凡小事,但读后仍使我们激动不已。正如1884年教皇在接见凡尔纳时曾说:“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

儒勒·凡尔纳作品集

《八十天环游地球》 《海底两万里》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环绕月球》 《神秘岛》 《世界主宰者》

《米歇尔·斯特罗哥夫》 《气球上的五星期》 《空中历险记》

《墨西哥的“幽灵”》 《佐奇瑞大师》 《牛博士》

《一个在冰雪中度过的冬天》 《征服者罗比尔》 《两年假期》

《从地球到月球》 《八十天环绕地球》 《奥兰情游》

《升D先生和降E**》 《隐身新娘》 《昂梯菲尔奇遇记》

《大海入侵》 《烽火岛》 《太阳系历险记》

《巴尔萨克考察队的惊险遭遇》 《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 《大木筏》

《喀尔巴阡古堡》 《金火山》 《鲁滨逊叔叔》

《多瑙河领航员》 《鲁滨逊学校》 《马丁·帕兹》

《旅行基金》 《漂逝的半岛》 《桑道夫伯爵》

《黑印度》 《南非洲历险记》 《突破封锁》

《沙皇的邮件》 《印度贵妇的五亿法郎》 《小把戏》

《迎着三色旗》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于一八七0年问世,暨今已逾百年,而仍能以多种文字的各种版本风行世界,广有读者,仅此一端,即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吸引力之大。主张书不及百岁不看的读者,是大可放心一阅的。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内景只是一艘潜水艇。但就是这么四个半人,这么一艘潜水艇,在将近一年的时间中,纵横海底两万里,为我们演绎出一个个故事,展现出一幅幅画面;故事曲折惊险,引人入胜,画面多姿多彩,气象万千。这样一部小说,读来既使人赏心悦目,也令人动魄惊心。故事并不复杂:法国人阿罗纳克斯,一位博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其时,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科考活动结束之后,博物学家正准备束装就道,返回法国,却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于是改弦更张,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动。经过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怪物”重创,博物学家和他的仆人以及为清除“怪物”被特意请到驱逐舰上来的一名捕鲸手,都成了 “怪物”的俘虏!“怪物”非他,原来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鹦鹉螺”号。潜艇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内莫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阿罗纳克斯一行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十个月之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博物学家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海底两万里》写的主要是他们在这十个月里的经历。《海底两万里》已经有几种中译本,“两万里”也就成了个约定俗成的说法;究其实,这里的“里”指的是法国古里,而古法里又有海陆之分,一古海里约合 5556公里,一古陆里约合4445公里;既然是在海底周游,这里的两万里,理应为两万古海里。如此说来,他们在海底行驶的路程,就应该在十一万公里以上了。这是要说明的。十一万公里的行程,是个大场面,一路所见,可以说无奇不有。谁见过海底森林谁见过海底煤矿谁见过“养”在贝壳里、价值连城的大珍珠当了俘虏的阿罗纳克斯和他的朋友们都见到了,而且曾经徜徉其间。他们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兰德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儒艮,儒艮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他们在大西洋里和章鱼进行过血战,一名船员惨死;这些场面,都十分惊心动魄。此外,书中还描写了抹香鲸如何残杀长须鲸, “鹦鹉螺”号潜艇又是如何杀死成群的抹香鲸的,那情景也十分罕见。阿罗纳克斯是个博物学家,博古通今,乘潜艇在水下航行,使他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他和他那位对分类学入了迷的仆人孔塞伊,将这些海洋生物向我们做了详实的介绍,界、门、纲、目、科、属、种,说得井井有条,使读者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阿罗纳克斯还把在海洋中见到的种种奇观,一一娓娓道来,令读者大开眼界,知道了什么是太平洋黑流,什么是墨西哥暖流,飓风是怎样形成的,马尾藻海又是什么样……我们知道珊瑚礁是怎样形成的吗知道海洋究竟有多深吗知道海水传播声音的速度有多快吗这一类知识,书中比比皆是。 “鹦鹉螺”号也曾遇险,在珊瑚礁上搁过浅,受到过巴布亚土著的袭击,最可怕的是,在南极被厚厚的冰层困住,艇内缺氧,艇上的人几乎不能生还。但是,凭着潜艇的精良构造和艇长的超人智慧,种种险境,均被化解,终于完成了十一万公里的海底行程。凡尔纳时代,潜水艇刚刚面世,还是一种神秘的东西;“鹦鹉螺”号艇长内莫又是个身世不明之人,他逃避人类,蛰居海底,而又隐隐约约和陆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种特殊联系。凡此种种,都给小说增加了一层神秘色彩。既是小说,人物当然是虚构的,作家给“鹦鹉螺”号艇长取的拉丁文名字,更明白无误地指出了这一点——“内莫”,在拉丁文里是子虚乌有的意思。但这并没有妨碍作者把他描写成一个有血有肉、让读者觉得可信的人物。 本书作者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科幻小说家,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很小的时候就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和丰富的想像力。他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一炮打响,引起轰动,使他成了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后来一发而不可收,又写了一系列科学幻想冒险小说,卷帙浩繁,不下六七十种,被收入一套名为《奇异的旅行》的丛书。《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的第二部,前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后有《神秘岛》。作者想像力丰富,文笔细腻,构思奇巧,其作品既引人人胜,又很有教育意义,适合各种年龄的读者。而且,凡尔纳的幻想不是异想天开,都以科学为依据;他所预见到的很多器械,后来都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实有之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637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